【精華】散步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34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步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散步讀後感

散步讀後感1

散步從本意來説就是走路,而讀完《散步》這篇文章,我有了更深的瞭解。

作者筆下的散步,寫出了他和家人的一次散步,因為一次不同的意見,讓作者明白了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場景。在一個路口有了分歧,媽媽要走大道,孩子要走小道,我為了再陪伴媽媽,忍着走了大路,而媽媽卻為了自己的孫子走小道,我揹着媽媽,妻子揹着兒子,一步步的向前走……

我身上也發生過這種事,在一個安靜平和的.週末,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鍋,有肉有菜,可能是沒來得及買,我最愛的金針菇只有一點點,我只能大海撈針似的在鍋裏找,而我和奶奶同時夾到了金針菇,那時我還小,在我眼中沒有我讓人,只有人讓我。這時爸爸讓我把金針菇給奶奶,可我還是不聽,心想:為什麼,這是我先夾到的,就要我自己吃。爸爸見不管用,狠狠地訓斥我,一把把我的金針菇搶下來,給了奶奶,我表示不滿和氣憤!因為我們都是人,誰吃還不是吃,為什麼從我這拿,到了嘴的鴨子飛了,誰不生氣呢?這時奶奶把金針菇給了我,對我説:“岐岐,金針菇你吃吧。”爸爸見此景對我説:“看你奶奶對你多好,那你吃吧,下回別跟奶奶搶了,要懂得分享。”

雖然這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通過《散步》這篇文章聯想到此,忽然在我小小的內心感受到一股暖流,這就是家人,這就是親情,這就是幸福!如今我再也不跟奶奶搶了,因為我知道奶奶愛我,我們家人都很愛我,現在“謙讓”成為了我們家的家風。

散步讀後感2

今天我認真閲讀了莫懷戚的散步,感受頗深。其實莫懷戚的散步,説的是一件家庭中非常小的小事,就是一家三代人散步——兒子背母親,母親背兒子等細節,但是通過他的描述,我們能感受到一家三口的濃濃親情,非常温馨和美好,讓人回味無窮。

讀了莫懷戚的散步,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教育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富二代,可以説是傳統文化缺失,家庭教育沒有到位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這個,父母是有很大的責任的。那為人父母的,該怎樣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言行教育引導孩子?莫懷戚的散步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答案。其中莫懷戚的描述的陪母親、攜妻子散步,從猶豫該走大路還是小路到決定背起母親走大路等,無不表現出對年長母親的關愛呵護,以及對幼小兒子的教育和引導。

另一個,我們還可以看出做子女的很重要,肩負着家庭和諧的重任。現在物質條件雖然好了,但是人情卻更為淡漠了。有的子女和同事朋友跑的比父母要勤。人間親情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莫懷戚的散步告訴我們,尊老愛幼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一直延續下去。父母其實不需要你為他們做很多,哪怕是春天裏的一次散步,也能讓他們感受到子女的孝順。

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導師。莫懷戚的散步中主人公給孩子言傳身教,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俗話説:“百善孝為先”。我相信,主人公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如他孝順父母一樣來孝順他。而我們每個人只有都做到了家庭的和諧才能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世界也才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散步讀後感3

今天,女兒學校老師安排給我們家長一個家庭作業:寫一篇莫懷戚《散步》的讀後感。我反覆地讀着,很感動。那看似平常的一次散步,卻在我的腦海中永遠留存下了一對中年夫婦揹着老人和孩子在初春的田野裏散步的感人畫面。

親情無價,愛在傳遞,而濃濃的親情,無時不刻地體現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正如文中寫道:“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我仔細品味着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語,用心感受着如今我們人到中年的責任和義務。老人和孩子,分別代表着我們的過去和未來,而作為“揹着這個世界”的中年人,我們要承擔起孝敬老人和愛護孩子,承上啟下的雙重責任。我們的父母把無私的愛給了我們,我們又要把這愛傳承給下一代。但這愛不是父母單方面付出,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當我們的父母年老時,我們更要烏鴉反哺。

親情是世上最珍貴的,寫到這裏,我也感到很慚愧,想起了我的老爸、老媽,好久沒回去陪他們散步了,每天忙碌着,為工作,為家庭,為孩子,卻忽略了爸媽。早已習慣了父母為我們付出,可我們對爸媽的回報卻很少,真該回去好好陪伴他們。趁着爸媽身體還不錯,帶着他們去他們想去的地方旅行,陪着他們聊着過去的事情,那是多麼愜意的畫面……

行,明天就回家陪着老爸、老媽散步去……因為有一天,我們也將變成他們……

散步讀後感4

《散步》一文中,開頭寫作者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而不想出來散步,但最後還是出來了。看到這裏,我們都會以為作者的母親是被作者強迫拉出來的,其實作者本意不是這樣的。俗話説:“生命在於運動”,作者也是想讓多病的母親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鍛鍊一下身體,這對老人來説是有好處的。從這兒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從老母親對孫兒的疼愛,不禁讓我想起了《荔枝》一文。這是作家肖復興寫的,文中主要是講作者給母親買了一些荔枝,但是母親捨不得吃,卻給了她最心愛的孫子吃了。

種種事蹟都表明,親情是多麼珍貴。我們都要去愛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的親人都深愛着我們,我們也應當愛他們,如果你沒有愛,請從現在開始,愛你們的親人吧!

散步讀後感5

週末午飯後,兒子突然叫我寫“散步”讀後感,很少拿筆的我實感為難,為了完成任務,於是,拿起課本讀了起來。

“散步”記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互敬互愛,融洽合睦的生活場景,讀着讀着被作者濃濃的親情所感動,更勾起了我對親情的思緒無限……

我想起我小時候的那個年代,印象中雖沒有“散步”文中的那些影子,只有父母日出日作,忙碌生機的場面;那時,我除了上學讀書外,其餘時光均在幫助家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兒時的.那個家添點生活所需;有時偶能出下遠門,父母總是忙這忙那,不停地叮囑,站在路邊默默地送着我漸漸遠去的身影,然後,數着時辰盼着我歸來的日期……幕幕情景,也依然是跟“散步”文中那樣充滿着幸福,享受着親情。

而今,自己已是孩子的父親,為人之父自感責任之重,平時,習慣於忙自己的事情而疏忽和孩子的溝通;離開自己多年的父母也沒能接過來好好照顧她們,陪她們説説話,散散步。為此,心中充滿歉意。

人們都説,人到了中年最累,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身上責任重大,既要贍養父母,又要教育孩子,可誰又能説這不是一種幸福。願這份責任能給我們一家人也能擁有“散步”文中的那種融融之樂。

兒子進到國中後大不一樣了;學習主動起來了;成績也上去了,在班上和全年級都排在了前面;還當上了班幹部。這次的家長會感覺就是不一樣,當上台替兒子領獎狀時,感到特別自豪!

散步讀後感6

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它主要講了作者、妻子、兒子和作者的母親在田野散步。一開始,母親因為身體不好所以不願意出來的,母親此刻老了,並且十分信服兒子的話,就和兒子一齊出來了。沒想到,之後卻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平順的大路,而作者的兒子卻要走趣味的小路,但當作者説要走大路時,母親卻説,還是走小路吧,她走可是去的地方讓兒子揹着她。於是作者背起了母親,妻子背起了自我兒子慢慢地、穩穩地走着,好像作者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雖然這是一篇看似平淡的'短文,卻讓我從中讀出了愛,是作者對母親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代替的”“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由此我還想到了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作者一樣孝敬父母的人。我們學過《許世友四跪慈母》這篇課文。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當他十三歲那年,因為家境貧窮當看到母親賣妹妹時,他為了親人的命運,給母親下跪,請求母親把幺妹留下來。第二跪是:1926年,許世友參加了革命,成了敵人搜捕的主要對象,他們捉不到許世友,就毒打他的母親。他讓母親受到連累,遭到毒打,心中十分難受。第三跪是:許世友看着家裏東西被燒光,僅有兩座草棚,許世友百感交集便跪在了地上。第四跪是:臨別之際,許世友跪在了地下。為了革命事業,他不能留下來照顧受苦受難的母親,心中滿是愧疚和心痛。從中我們能夠看出許世友對母親深厚的感情。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我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散步讀後感7

在語文課上,老師發美文給我們看,在這無數優美的文章中,那篇《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打動了我。

上帝讓“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啊!那是走的多麼慢的呀!當“我”被它的速度激怒,對它拳打腳踢。可是它的速度不會再快了。“我”心中抱怨上帝有這麼多的動物,那麼多的昆蟲,為何偏要牽着蝸牛去散步呀!可是當我靜下心來,慢慢看周圍卻發現周圍的景色是那樣細緻,那樣的美。

就像我每天都要家匆匆趕到學校,又從學校匆匆趕回家一樣,一路上,我只能看見外面的葉子長出來,葉子是路色的,葉子落光了,有花開了,花都敗了,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沒帶月票,只好自己慢慢走回家去,這一路我才發現,葉子不只有一種綠色,花兒更是姿態各異、五顏六色,它們不再像我往常所看到的那樣粗略了,而是更加精細了。

只要慢慢的走多細小、多美麗的景色都能被發現,只要慢慢的思考,再複雜的問題也有解開的時候,如果不慢慢的走,我又何曾知道原來葉子不只是綠色,它是有嫩黃色、翠綠色、深綠色,花兒不只是全部打開的,有的.只是花骨朵,有的是才展開兩三瓣,有的是花瓣掉落的只剩下三四片花瓣,不慢慢走這些是看不出來的。如果不慢慢思考,直接放棄的話,那麼可能永遠不知道它的答案,只有慢慢的想了我才知道答案。

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需要一隻與你一起散步的蝸牛呢?

散步讀後感8

生命不是匆匆而過的時間,而是我們真心感悟的過程……

不知你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沒有:上帝給我個任務,讓我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可蝸牛盡力爬,也只是挪那麼一點。我催他、罵他、唬他,甚至想踢他,“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散步?”好吧,我不管了。任蝸牛慢慢爬,我在後面生悶氣。咦?我聞到了花香,我感到了微風,我聽到了鳥叫,我看到了星辰,原來夜裏的風是這樣温柔,星斗是這麼亮麗。咦?以前怎麼沒有這種體會?莫非我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你找到你的蝸牛了嗎?

阿爾卑斯山上的`標語:“慢慢走,請注意欣賞。”歌手的感歎,還有哲學家的領悟。放放鬆,為自己發現一些樂趣,隨心所欲地去欣賞身邊美好卻被我們曾經遺忘的事物吧!

牽着蝸牛散步,其實就是放慢我們前進的腳步,去細心地關注身邊的美麗,學會欣賞一切。更是去發現世上真正美麗的事物,並去珍惜。

急匆匆的教不會讓你無法看清楚身邊的景色,甚至是路過。

小時候,經常和夥伴們坐在地上,仰頭看着天上閃爍的星星,一顆,兩顆……在星空中尋找北斗七星,尋找最亮的星星。長大了,急匆匆地上學,急匆匆地回家,還有大堆的作業。天又黑了,星星又眨起了眼睛,就算我完成了作業,可仍有更多的事等着我去做。

無意間的抬頭,窗外的星星又閃又亮,真的好美……

我們不用把自己的作息表排得滿滿的,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間,去發現去欣賞……

正如這篇文章的結尾:走的時候,是為了另一個境界;停的時候,是為了欣賞人生。

散步讀後感9

散步於我是為數不多的可稱之為運動的項目之一了,上班日每一天早出晚歸,週末又是難得的休息日,竟漸漸連散步也許久不進行了。

至近段時間生病入院,醫生細細端詳我半晌,“是不是每一天沒有什麼運動?”心內暗叫慚愧,這都能夠被人看出?醫生看出了我的疑惑,笑,“不用奇怪,一看你的工作性質,再看你的坐立姿態,就知不是愛運動的人了。”言畢,叮囑我每一天除飲食有度外,必須要堅持早、中、晚的三個半小時左右運動。

於是,散步又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醫院的長廊上,我見到了相濡為沫的老人相伴着前行,無語但温馨;看到了白髮蒼蒼的母親顫巍巍的牽着孩子行走,邊走嘴裏還反覆叮囑着説了無數次的句子;當然也有孩子陪着父母散步的,孩子走的雄赳赳氣昂昂,父母們拖着病體,用喜悦、欣賞、疼愛的目光投向自我的`孩子,似乎感覺不到病痛的折磨。

當我每一天混雜於這支大軍中,日復一日的看着各色人等,各類家庭演繹着故事,一種沉甸甸的心境愈來愈濃,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前輩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傳承着濃濃的愛,濃濃的親情,濃濃的關愛就是這樣的“潤物細無聲”。

散步,乃至其他運動方式,細細體味,就是善待自我,關愛他人的一種方式了,自身好了,才有本事去關愛他人,造福社會呢。

散步讀後感10

《散步》是我上國中學的第一篇課文。

這篇課文並不算長,作者用了短短的文字描寫了一件極為普通的小事——散步,卻彰顯出了普通記敍文沒有的主題與特點。

文章的大意是這樣的,我與母親、妻子、兒子在田野裏散步,在走哪一條路時起了分歧。兒子要走大路,母親要走小路,我無法選擇起來。最後決定聽從母親的,走小路。於是,每到一處,我背起母親,妻子背起兒子,我們就在田野裏慢慢地慢慢地走着。

這以小見大的.事,彰顯了文章的主題:尊老愛幼。從小時候起,父母就教育我要經常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多與他們聊聊天,要尊重他們,説話不可以沒有禮貌。對比自己小的孩子,要愛護。我並不喜歡小孩子,經常做不到後面的那一條規定。看看自己的父親呢,每個月都會跑回農村老家看一看爺爺奶奶,對那些連話都不會説的小孩更是極具耐心。而我呢,雖然每個星期都會打電話給爺爺奶奶,但説不到三言兩語就掛了電話,對小孩子更沒有耐心。雖然父親一再教導我,但我總是做不到像父親那樣有耐心。

有一個最好的例子,奶奶耳背,身體不好,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但是奶奶又不知道。經常看到父親一遍一遍地在對奶奶説食物的名字。如果按照我的作風,就會打一張表格,拿去看吧,別來問我。在這一點上,我與父親要求的尊老愛幼完全不符。

課文的最後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體現出來的就是母子之間情誼深厚。有句名言説得好,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所以説,多去和父母交流,多去和老一輩人聊聊天,做到傳統美德中的孝敬才是最重要的。

散步讀後感11

今天我們學到散步這一課了,老師叫我們先讀課文。看完後我深受感動。本來散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們一家幾乎每天都散步,但看到這篇文章,我的心酸酸的。

《散步》一文主要寫了作者、老母親、妻子和兒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過程中,體現了他們一家的其樂融融、互相幫助、互相關懷,更説明了親情無價。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通過這篇課文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看到了家庭中不能沒有親情,生活中不能缺少融洽、和諧的氣氛,這樣,當我們在競爭的壓力包圍中回到家裏,才能得到真正的釋放和解脱。和諧的家庭是我們最好的避風港!

散步讀後感12

最近,我讀了一篇散文,題目叫《散步》,是龍應台寫的。

這篇散文寫了龍應台和她的好友家萱,為了使她們已經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安心,分別製造了“銀行證明”和大字海報。這讓我聯想到了我自己的親人。

我曾經有一位老太。她是我媽媽的奶奶。老太活了86歲,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是在老人院裏度過的。

我的父母不像龍應台有那麼多時間可以陪着她的`母親,所以,就讓外婆請了一個保姆過來照顧老太。可是保姆讓老太看不上,老太要求住到老人院裏去。在老人院住了一段時間,在我們去看她的時候,她又開始要求回家住。據爸爸説,當時他們大人覺得老太只是一時的想法,因為當初就是她自己提出要住老人院的。於是,大人們就沒理會老太的哀求,以“最近很忙”為藉口,回絕了她。

我們走後,又在門口偷看。只見老太在窗口高喊:“三輪車!快把我送回家!”這聲音聽起來讓人十分不忍。但估計最近大人們真的很忙,於是我們就走了。但不知道,這竟是永遠的訣別!

又過了幾日,老太就這樣在老人院去世了。這讓我們追悔莫及,媽媽説這是她永遠的遺憾。我覺得,應該趁老人活着的時候,對他們好一點,孝順一點。不管怎樣,這次老太的事情,給了我們一個教訓。我們家的老人只剩下奶奶和外婆了,一定要對她們好一點。

老人雖然老了,可是還會想着為下一代多幹些事;而我們還年輕,就更應該為老人多做些事。烏鴉還會反哺,何況我們呢?龍應台能細緻入微體貼老人,我們應該也能夠。

散步讀後感13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着作。作者沒有建構什麼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雲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昇華與淨化。對於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並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於哲學的分析、輯的考察,也可以在於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不是糾纏於本質、對象、特徵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藉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散步讀後感14

《散步》一文中,開頭寫作者的老母親因為身體不好而不想出來散步,但最終還是出來了。看到那裏,我們都會以為作者的母親是被作者強迫拉出來的,其實作者本意不是這樣的。俗話説:“生命在於運動”,作者也是想讓多病的母親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鍛鍊一下身體,這對老人來説是有好處的.。從這兒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敬愛。

在散步時,作者的母親和兒子發生了分歧,因為作者的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對老人來説是比較方便的。而作者兒子卻要走小路,因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能夠玩一玩。可是,作者畢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聽他的。作者研究到母親體弱多病,應當順她的意。所以作者決定委屈兒子,因為作者陪伴他的時日還長。作者便説:“走大路”。然而,出於對孫兒的愛,就決定走小路了。

從這件開始由意見分歧到因為作者對母親的孝心和母親對孫兒的愛而意見一致的事,充分説明了他們一家人是多麼和睦。看到那裏,我不禁想到了我自我。作者對母親是多麼孝順,而我呢?當母親累了時連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實在是太慚愧了!

從老母親對孫兒的疼愛,不禁讓我想起了《荔枝》一文。這是作家肖復興寫的,文中主要是講作者給母親買了一些荔枝,可是母親捨不得吃,卻給了她最心愛的孫子吃了。

種種事蹟都證明,親情是多麼珍貴。我們都要去愛我們的親人,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其實,我們的親人都深愛着我們,我們也應當愛他們,如果你沒有愛,請從此刻開始,愛你們的親人吧!

散步讀後感15

今天,老師給我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母雞蘿絲去散步》。裏面主要講了母雞蘿絲出門去散步,剛好被狐狸給看到,狐狸非常想吃母雞蘿絲,就躲在雞窩的下面。蘿絲走到了院子,狐狸也就跟到了院子,母雞的旁邊有一把耙子,當母雞快要走過耙子的時候,狐狸猛地一跳,可是他並沒有抓住母雞,卻一腳踩住了耙子,耙子像一個人剛從睡夢中驚醒一樣,“登”的一下豎立起來,打着了他。

蘿絲繼續走,她走到池塘,狐狸也就跟到池塘,蘿絲快要走過池塘的時候,狐狸又猛地一跳,這次他照樣沒有抓住蘿絲,卻把自己給摔到了池塘裏,激起一大片水柱,把旁邊的兩隻小青蛙嚇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母雞蘿絲一點兒都沒有察覺,仍然悠閒的'散步。

蘿絲仍然在散步,她走到乾草堆,狐狸也跟到乾草堆。當蘿絲走到乾草堆的正上方是,狐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猛撲過來,這一次狐狸還沒有抓住母雞,可他自己卻摔到了乾草堆裏。

母雞蘿絲繼續向前走,她走到了磨坊,狐狸就也跟到了磨坊,蘿絲走過磨坊的時候,她不小心用腿纏住了掛麪粉的繩子,等她走遠了,繩子被掛斷了,麪粉從袋子裏呼的一下全灑在狐狸身上,麪粉袋墜落的時候狐狸撲了上來……最後蘿絲安全的回到了家。

貪吃的狐狸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