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7.85K

《無聲告白》讀後感1

想到紀伯倫的《論孩子》摘抄: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無聲告白》讀後感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也終將自己有生命的延續,但那個延續是重複還是新異,我們都該有自己的選擇。我學着你的樣子活成我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2

《無聲告白》是我花一天時間讀完的一本小説。看完之後,總覺得想寫點兒什麼。這本小説作者是居住在美國的華裔,不知道是不是華裔的骨子裏面都有潛在的自卑感,因此特別渴望“成功”或者藉由子女的“成功”來贏得別人眼中的讚許,從而肯定自身的價值。所以,這部小説在種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滿了作者主觀的感受,可能很多內容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小説中的母親是美國人,但是其言談和行為卻十分中國化,以致我讀的時候總會有點兒“齣戲”。我甚至我覺得,如果忽略書中的美國背景,把種族差異換成城鄉差異,整個情節放到中國,也十分合適。舉個例子,家長們是不是都很喜歡送書給孩子作為禮物?

中國人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將自己無法實現的人生理想寄託到孩子身上。所以,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很值得中國家長記住: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讓孩子重複一條你自己的道路呢,還是應該讓他自我發現興趣所在?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浮躁的社會環境都給不了孩子自我發現自身興趣和特長的時間,家長們的集體焦慮直接導致孩子們臉上呈現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曾經坐在少年宮的大廳裏觀察過來來往往的孩子,年齡越小,臉上的笑容越多;年齡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希望我的兩個女兒臉上的笑容能夠持久些。雖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快樂學習很難成為現實。但是,多陪陪孩子,多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從今天開始,少一點兒灌輸,多一點兒溝通,給孩子們的成長多一點兒空間和時間。

《無聲告白》讀後感3

《無聲告白》是美國的香港第二代移民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説,文字很細膩,寫作也很清新自然流暢。

對於我來説,我讀這本書,讀到了很多,有很多共鳴,描述詹姆斯心境時所説,雖然詹姆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但他卻沒有一刻覺得有家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羣像,出國後,我們能發現自己與我們的國家緊密相連,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打扮自己,不敢放鬆。別人覺得我們宅,我們自閉,我們只會讀書。那就要更努力去社交,保持好成績,出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樣的.緊張也是在提醒着我們,這一方水土,是戰場,不是家。

而對於這裏面的感情描寫我也覺得非常的細膩,作者在描寫詹姆斯和瑪麗琳初見時在詹姆斯的辦公室裏,瑪麗琳觀察到對面人五官的細節,動作的細節,那種小鹿亂撞的緊張,看着伍綺詩的文字,似乎眼前有了畫面,似乎心跳也隨着加速了。

總之,這本書有着神奇的魅力,看着看着就會深陷其中,並不是為了知道後面的結局,而是這樣的文字就是一種舒服的感受,不知不覺就想一直看下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4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綺詩我剛開始看此書時,有點暈,它一會兒講故事裏現在發生的事,一會兒又講故事裏以前日子發生的事,只好帶着疑惑慢慢品味,之後便發現作者講訴回憶是為了更好地解釋現在。

每件事的發生會有它的前因後果,如何將這些前因後果串得很好,這就很考驗作家的功力了。從小説的構造,講述順序來説,在我心裏,伍綺詩是很成功的。閲讀的過程就像是站在山頂上的我,一步一步等着雲開霧散。

但我讀完這本書的感覺有點微妙,不知道是喜歡還是不喜歡,要説喜歡吧,沒有喜歡到一直想重讀的衝動(對於喜歡的書,我會不抗拒地翻很多遍,一遍一遍地回到書中的情景去);可要説不喜歡吧,倒也不抗拒重讀第二遍,只是最好時隔一些時日再開啟第二遍的閲讀。

中國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生活軌跡跟莉迪亞很像呀。我們被父母帶到這個世上,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以得到什麼。然後,年幼的我們就順着社會及父母的經驗生活,父母認為孩子應該讀書,我們就接受教育,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會舞蹈,我們就上舞蹈課……直到我們慢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面對父母的期待,卻不敢説不,不敢説出自己的想法了。可父母所期待的人生,作為孩子的我們並不想要,然後陷入彷徨。

莉迪亞就是如此,因為害怕失去媽媽,害怕失去爸爸,她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隱藏,一次又一次地迎合媽媽的期待。直到不得不爆發的那一天,她反抗了……她選擇離開這個自己無法選擇的世界,選擇不再掙扎了。

瑪麗林和詹姆斯那把莉迪亞壓得喘不過氣的期待到底是怎麼得來的呢?

瑪麗林對莉迪亞的期待來源於瑪麗林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她希望女兒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詹姆斯因為種族問題而倍受歧視,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被種族歧視而傷害,希望她們活得比小時候的自己開心。可過多的期待會變成沉重的壓力。

這本小説的內容很貼切生活,很貼切現實,現實生活裏的很多孩子便是這樣。

父母的期待真的是很沉重的壓力,我覺得我很幸運,我的人生選擇權大多掌握在我的手裏,可就算這樣,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有用之才的那種熱切希望還是會使我有壓力。

讀完一本書,要記錄些什麼?

可能有人會喜歡記錄故事的情節,記錄打動自己的句子

就我來説,我更喜歡記錄由閲讀產生的怪想法,怪觀點。

《無聲告白》讀後感5

曼德拉這個名字,曾無數次出現在我的筆下,他的事蹟、他的精神、他的胸懷,每每成為我文章最精華閃耀的部分。然而僅作論據引用,大多對曼德拉的認識是淺薄、公式化:他是南非領袖,他是黑人反種族隔離的先鋒,他因此被構陷入獄27年......

這首《光輝歲月》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所創作的一首歌,歌中歌頌了曼德拉的生平和精神。極簡的歌詞,勾勒出一個曼德拉,勾勒出一種精神,勾勒出一種形象——為種族歧視不斷鬥爭的戰士。

《無聲告白》一書,文字代替畫面,描繪了香港移民到美國的'第二代的生活縮影。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種種問題拷問着在藍眼睛王國中生存的黃眼睛一家。

小羣體尚且排外,不用説一個種族。不論他們來自何方,説的是不是純正的英文。只要是與本人種不同,在那個年代就是異類。排異目光,差別待遇,成就不了一個人,卻能毀掉一個家庭。

我並非黑人,曼德拉所犧牲的、追求的、維護的到底是什麼,説得出寫得出但一直不能切身感受。看完這本書,聽着這首歌,凝視那句膚色鬥爭,是了,怎麼能感受不到呢。我非黑人,我是黃種人,中國人,我的髮色是黑色的,眼珠是棕色的,皮膚燦爛着陽光的顏色。

生於祖國強盛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可我們黃色皮膚的先輩們,在那個慘淡的時代,所遭受的隔離與歧視,比黑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的委屈與痛苦,隔着時代的萬水千山,隱隱傳來。他們鬥爭、反抗,讓不屈的嘶吼迴盪在陽光燦爛的光輝歲月。

不僅僅是如此,歧視無處不在,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地域歧視、疾病歧視......一個羣體合起來異化另一個羣體,同時自己卻又受着另一個階層的羣體壓迫。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歧視的意義是什麼呢?

脱去皮發,掩去外貌,眾人皆為白骨一架。捨去種性,拋開世俗,死後不過黃土一抔。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為何要歧視呢?

《無聲告白》讀後感6

故事以莉迪亞的死拉開序幕。

莉迪亞的死不是故事的開端也不是故事的結局,但卻是這個家庭走向更好的開始。

這本書裏,有母親瑪麗琳終其一生也沒完成的夢想,雖然也掙扎過,但沒有結果。這也是促成莉迪亞死的原因之一。也有父親詹姆斯從小受到的歧視,沒有朋友,所以在他的世界裏有朋友更重要一些。還有喜歡天文並努力實現自我夢想的哥哥內斯,一向想得到疼愛卻飽受忽視的妹妹漢娜,以及讓莉迪亞看到另一種生活的傑克。

那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主角,他們都飽受生活帶給他們喜與樂,苦與悲;他們都肩負着別人對他們的期盼,也都想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由整理]

故事的情節緊湊連貫,跌宕起伏,讓人沉浸在其中。

生活中的我們也會活在別人的期盼之中,父母長輩總是不期望我們走一些他們走過的彎路,也期望我們能實現他們未曾實現的夢想從而彌補他們人生的遺憾,我們雖然明白要找到真正的自我,但卻在愛的牢籠下不知方向,不知去向。我們寧可讓自我委屈一些也不願意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可這只是我們的.初衷,若不是真正的熱愛我們很難堅持到最後。

好在,故事的最後,他們每一個人都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或許,我們還在掙扎,不明白自我想要什麼,或者忘了自我想要的是什麼。

或許,我們明白自我想要的是什麼,可現實中有太多的羈絆。

別太糾結,別太聽信別人,能夠聽,但別全信;誰也不是你,誰也不能替你過一生。也別再為那些想做而沒做的事情找漂亮的藉口,想做就去做了,過了這個時候都不是最好的時候。

那些愛我們的人也會願意放手成全。

《無聲告白》讀後感7

20xx年7月30日,完成了對《無聲告白》的閲讀。這本被稱為“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説是懸疑類小説,不如説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傑作。

小説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麼死的?隨着作者謀篇佈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死後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希望與眾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為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儘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隻言片語離開這個家,希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棄。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小姑娘陰錯陽差發現了母親保留的外婆的烹飪書,看着被淚水浸濕的紙張,誤以為是母親的眼淚。她暗暗發誓,只要母親能回來,她會盡力去完成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希望。而母親回來了,錯誤開始了,她這短暫的一生,承載了母親不甘平凡的夢想,被壓得喘不過氣。父親是一箇中國人,在黃頭髮、藍眼睛的美國人中間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遭到歧視和嘲笑是再正常不過的。自己的卑微弱小在兒子內斯的身上顯露,“游泳事件”讓他以為兒子也要重蹈覆轍。反而他卻覺得迪莉婭是受歡迎的姑娘,有着和身邊人一樣的藍眼睛,那麼漂亮可愛。因此,迪莉婭短暫的一生承載了父親“合羣”、“要受歡迎”的理念,用一生,去彌補父親小時候的陰影。

愛的重量把迪莉婭壓垮了。這是愛嗎?愛她,請給她選擇的權利,讓她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在她生日的時候,母親送解剖書、父親送連衣裙,告訴她去實現長久以來她不喜歡的“夢想”,去融合長久以來她無法融合的“圈子”。

太多的愛給了迪莉婭,其他孩子呢?內斯的事情,父母已不怎麼關注。漢娜?有時會被totally遺忘。或許內斯小時候會有些憎恨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妹妹吧,不然也不會做出推她入水的舉動。而當他把妹妹就上來,妹妹不撒開他的手時,讀者就應瞭解了,內斯是迪莉婭在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可以依賴、求助的人了。內斯大了,也能體會到迪莉婭的不易,也會在飯桌上岔開話題,解救她於水火,但他畢竟還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要離開這個家,他要去哈佛。所以,當他要離開家的時候,迪莉婭是真的絕望了。當他承諾callback卻食言的時候,迪莉婭真的傷心了。畢竟,內斯是一個心思沒那麼細膩的男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夢,他不會一直關注妹妹的心理變化,畢竟他不是她,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痛苦。

一切的錯,迪莉婭想,來自恐懼。恐懼母親再次離開,恐懼自己不能讓他們滿意。需要糾正這個錯誤,從哪裏開始呢?她一腳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個夜裏,迪莉婭死了。作者描寫的很美,讀到這裏,有種relieve的感覺,她終於解脱了。

關於文中傑克對內斯的暗戀、父母最初的相遇結合、父親的出軌,不再贅述。迪莉婭這個從頭就死的人物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她的死亡讓所有人陷入悲傷,甚至歇斯底里,但文章最後,結束的很“暖”。母親原諒父親的出軌,二人擁吻,內斯揍了傑克,但和妹妹為他上藥療傷,隨着迪莉婭完全地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似乎都漸漸地從悲傷中甦醒,讓生活步入正軌,去接受事實。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她,她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需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温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着她硬着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擇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通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直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會走不下去的。也不要祈禱會有人拉你一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在你入水後會有人拉你一次、兩次,但無法救你於水深火熱,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學會游泳,讓自己變得剛強。總去袒露自己的傷疤,展示一副可憐的樣子,時間久了,只會招來人的嘲笑和瞧不起。但一定要有1-2個特別體己的朋友,讓你的心事有個outlet,這樣,不至於抑鬱。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因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為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where there is awill,there is a way。

《無聲告白》讀後感8

買了電子版後我花了兩天就讀完了,是我讀書最快的速度了,讀的過程中,內心時刻充滿着激動和恐懼,激動在於我心中的價值觀被這本書很好的展現出來,恐懼是因為我怕自己會踏上莉迪亞的“不歸路”。書本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人物心理和細節,但總的內容這篇文章就可以涵蓋,但是它帶來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文章以女主莉迪亞的死亡拉開序幕,用莉迪亞死亡後家庭生活的變化和死亡前現實的生活交織描寫。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個美籍華人,靠着父母餐廳端盤子等不體面的工作把詹姆斯變成了美國國籍,但詹姆斯因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大家以他為話題點,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圍的人羣,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於他的獨特的外表,不管在哪裏都感覺周圍充斥着異樣的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他繼續努力讀研讀博,他本以為可以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因為當時他的導師告訴他有個歷史教職剛空缺出來,然後最後也許是因為他獨特的外表或是不善於交際,他最終沒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海爾伍德任教。從那時起,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討厭過去的一切,討厭怯懦、獨特、孤獨,嚮往合羣和普通。

同時由於詹姆斯的兒子性格軟弱,這也讓詹姆斯想起了年輕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過去的自己。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歡現在的兒子。當他兒子告訴他他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宇航員的那一刻,他不知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覺得莉迪亞很像年輕的瑪麗琳,那麼合羣、惹人喜愛,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關愛給了莉迪亞,因為內心的自己多麼嚮往自己年輕時可以像莉迪亞這樣。

莉迪亞由於害怕母親再度離開家,讓家庭支離破碎。害怕父親每天對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選擇了妥協。雖然説自己會聽從莉迪亞的想法,她只是給她建議,但每次目前都帶着強烈期待,也許她自己沒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裏,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來回答。以至於讓媽媽認為她就是想要與眾不同、就是想要當醫生。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選擇撥打語言助手,自己則假裝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家庭和事業本身就無法分隔開,一旦產生它們勢必會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圖把家庭和生活分開的手段都是徒勞,因為夢想再大也逃不過人心。我記得畢業後不久面試了白鷺芳洲藝術基地的銷售崗位,後來得知它主要是個性化婚禮策劃的,而且老闆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經有了培養孩子的根本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一切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脱離父母的、獨立的'個體。他屬於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夢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的器皿。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幫助,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他喜歡動物不喜歡英語,用動物組成英語字母的形式或許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引導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會變成他的興趣。我的原則是,如果你本身足夠厲害,你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工作,那麼你可以事無鉅細的關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過你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你什麼都不需要做,無為而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只需要傾聽孩子,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習生涯中有兩個東西極其重要,興趣和朋友。

生命無法回溯,現在的一切終究會連點成線,在你年老時刻,回憶起來,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無聲告白》讀後感9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詹姆斯,瑪莉莎,莉迪亞,內斯,漢娜,還有傑克。

這些人的性格,情緒,情感,在這本小説中一覽無遺。

在美國鶴立雞羣的中國人,詹姆斯一直試圖融入美國這個大熔爐,讓自己顯得平常一些。這些內心的渴望,通過對孩子的教育顯露出來,是那麼強烈,而孩子的遭遇,卻顯得他的期望那麼脆弱無助。

一直都渴望與眾不同的美國女生瑪莉莎,夢想是突破女性以家庭為主的觀念,同男生一樣平等地受人愛戴,做一名醫生。可是,被詹姆斯吸引,放棄了夢想,嫁作人婦,歸於平淡。

被父母捧在手心的莉迪亞,承受着父母巨大的期待,壓抑着自己的個性,終於在內斯離開,發現自己喜歡的傑克竟然愛着內斯後,找到了事情到這個地步的原因,精神崩潰,從船上踏了出去,沉在了湖底。

而內斯,在莉迪亞被萬般寵愛下,所期待的不過是父母平等的愛,和對莉迪亞的重壓減少一些。在發現無法改變家庭的這種關係時,他奮發圖強,考進了哈佛,卻又在追尋自由之時,失去了陪伴自己的妹妹。

漢娜,這個怯懦的敏感的卻又洞悉一切的小女兒,一直都知道發生了什麼,卻總是躲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怕打擾了這些幸福抑或悲傷。她是一個完全被忽略的孩子,在受關注後不知所措,只會如家人所期待的那樣,做出該有的反應。

一直努力的讓自己不受注意,卻在別人給予關注後不知所措,假裝毫不在意。其實,內心早已波濤洶湧。是心太窮了嗎?

這本小説是一個女孩自殺引起的的一系列事情,同時引發了一系列思考和家人的反思。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伴隨其一生。父母的一舉一動,不知道怎麼樣就會傷害到孩子。

愛是枷鎖,是負擔,如果這愛是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學會尊重他人,無論對方是自己父母還是孩子,更不論其他人了。將對方當做一個完全的.個體,尊重對方的行為,並且以一個同樣的個體去理解對方。尤其是對自己愛的人。

這是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尊重他人,且對自己坦誠。

我想,那麼我們的愛,就不會成為對方想擺脱的東西,而是陪伴對方一往無前的巨大力量。

讓愛自由,讓自己愛的人自由。

《無聲告白》讀後感10

這本書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看,手機放着充電,心裏對自己説看到一百頁就可以玩手機,到了一百頁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小章節開始,又對自己説把這個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幾頁,這時候拿起手機才發現,原來都十一點了,該洗澡睡覺了,這種感覺也好棒,好想告訴某個人,可是貌似無人分享。

首先,封面的那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給一百分!

全書不長,十七萬字,我看的很仔細,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想錯過,偶爾漏掉了一段文字,就會感覺後面不怎麼連貫,甚至無法理解,所以編排精巧,情節緊湊,短小精悍。作為小説故事的旁觀者,簡單説點啥應該無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還是避免評頭論足的好!

故事以莉迪亞失蹤最後從湖底打撈出來,提出懸念,引起讀者的疑惑和興趣,後面娓娓道來,每一個與之有關聯的人,每一個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比如與眾不同與竭力合羣,夢想和現實,每一個扭曲陰暗和偏離真實的綜合體造就了那場悲劇。

母親瑪麗琳:年輕的時候才華出眾,成績斐然,混在藍色校服裏的唯一白襯衣,即使被嘲弄,她做醫生的夢想堅不可摧,她拒絕學習家政課,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飯、教育子女終其一生,追求與眾不同,因為結晶放棄夢想選擇了哈佛優秀的東方男人託付終身,後來深感壓抑離家出走繼續追夢,這一舉動刺激並對其他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可是卻不得已因為第三個孩子而終止,最終回到家中,自欺欺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卻毫無知覺。

父親詹姆斯·李:身為學校裏唯一的華人,他從小就遭受排擠,忍受孤獨,沒有朋友,討厭周遭異樣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樣也經歷着同樣的遭遇),他渴望“合羣”,他覺得妻子瑪麗琳看起來是那麼合羣,想到這裏,頓時他們婚姻的結合看起來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本專業是最優秀的最無法留下哈佛最終去了偏遠的小城,鬱郁不得志,在學校跟同事關係也不好,想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他鼓勵或許説強迫更合適,兒女去交朋友,特別是對優秀的女兒莉迪亞,不理解兒子對天文學的熱衷,他希望他們“合羣”,可事與願違。

哥哥內斯:最瞭解莉迪亞享受的父母過分的愛是無盡沉重的負擔,他一個眼神就能寬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卻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連他通過自己努力被哈佛錄取的驚天好消息也比不上莉迪亞物理成績下滑,他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可是始終極力維護莉迪亞,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後被莉迪亞的行為傷到,開始變得驀然,憤怒,不想理她,一門心思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逃往哈佛。

妹妹漢娜:可能是家裏最無足輕重的人,因為餐桌上竟然會忘記給她擺放餐具。在這樣一個破碎又平衡的家庭裏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她聰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她什麼也做不了,一直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閣樓,渴望要得到多一點關心和愛護,哪怕一點點,她去每個人的房間,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這樣不會被發現,然後十分愛惜的珍藏起來。這個可憐的小人兒,讓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學,她會得到更多的愛。

主角莉迪亞:幼時因為母親逃離的陰影開始做一些取悦母親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想要留住母親。父母親最看重她,幾乎忽略了哥哥和妹妹,面對母親自己做醫生的想法無止境的灌輸,給她買大量的醫學書籍,佈置大量的'作業,她説的最多的就是“當然,媽媽”,卻偷偷把一本做菜的書珍藏起來。父親總是要她去結交朋友,她會假裝在電話旁跟同學聊天,其實號碼都沒有撥通,等到父親走開就掛掉電話。這些沉重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並不喜歡,哥哥的理解是她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了,撕毀了參觀學校的邀請信,因為內心的挽留,可是她奪走了哥哥最盼望的東西,哥哥後來對自己遭遇的視若不見,加上學習任務實在太難,發現父親跟助教的情人關係等等,她固執地學壞想要報復,放縱自己,最後當所有的偽裝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崩潰一般,她內心激動不已而後平靜,或許她做到了擺脱別人的期待,決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繭之蛹,隨着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也就終結了,一條生命就完結了。

讀罷,開始的沉重與傷痛逐漸釋然,就像書本的封面背景,從左至右,濃厚的墨黑色逐漸散開來。我在思考,從大的環境來想,如果這個社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好一些,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這個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

從不妄想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比較具有可行性。母親,不必太固執,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傾聽多思考,或許會不一樣吧。父親一直給自己定位為孤僻不合羣,得不到解脱,也許是他從未脱下的眼光,禁錮在自設的枷鎖,理所當然的影響了下一輩。孩子吧,且不論對錯,是家庭環境影響了他們。我希望小孩子更多的應該是能夠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友善充滿愛戀,遇到困難能夠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敢於爭取和挑戰,選擇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