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彙總14篇)

來源:文書谷 6.22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愛的教育》讀後感(彙總14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人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讀《愛的教育》讀後感300字400字500字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這樣無知,這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讀後感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年級一班的王潤澤,很高興能在這裏和大家分享閲讀的快樂。高爾基曾經説過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也曾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今天我帶來了近期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有兩種不同版本,這也證明了它深受讀者的喜愛。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挈斯耗時10年精心完成的。我的這本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它被列入到國際安徒生獎之中;20xx年,它被教育部制定為中國小生語文新課標課外閲讀書目。這本書多次被改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遍佈全世界。成為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並且是一部人生成長的必讀書。

這個版本的《愛的教育》一共有四十一篇。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因此又叫《一個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主人公是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和他的一羣小夥伴,有愛打抱不平的安利柯好友——卡隆;有品學兼優兼任班長的代洛西、還有身體瘦弱、對待學習毫不馬虎的潑來可西,也有性格活潑、很懂禮貌的可萊蹄,還有身體殘疾的斯代地,也有喜歡捉弄人的弗朗帶,也有喜歡欺負同學的華梯尼……這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了愛。大至國家、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

書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深深影響着我。你聽:一天,羅貝帝正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一名一年級國小生摔倒在馬路中間,這時,一輛馬車奔馳而來,馬上就要撞到他了,就在這時,羅貝帝跑過去一把推開了他,遺憾的是,自己卻被軋傷了。羅貝帝既勇敢又機智,在危機時刻他只想到了救人而忘了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提倡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精神嗎?你看:每月故事—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敍利奧替父抄籤條,撒丁島的少年鼓手,馬爾科萬里尋母記,等等……都是“愛”的典範,滿滿的正能量!也教育了我要做一個愛家人、愛朋友、愛祖國的時代少年。

朋友們,讓我們捧起這本偉大的愛的經典,用心去感受人間至純至真至愛,相信你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葉輕舟

載着理想之帆

在海面上盪漾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條小魚

在海的懷抱裏心情歡暢

用畢生的熱血開發書中的寶藏

書是知識的海洋

它富饒浩瀚又寬廣

它美麗、博大

藴含着祖祖輩輩的希望和嚮往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我時常會問大人:“愛是什麼?”,他們的回答都不一樣,我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直到今年夏天,在參加了杭州市“品味書香,詠讀經典”活動,當我讀完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以後,書中的故事似乎回答了我提出的問題。合上書,我細細品味着,那些過去曾感受到的愛,以及過去沒有察覺到的愛,都像一幅幅畫卷慢慢地呈現到我的面前。

從出生的第一天,我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家人一直叫我 “小寶”。幾個月的時候,媽媽為了防止我從牀上墜落,就給我的小腳踝上戴上一個銀鈴。夜裏,我的小腳丫只要一動,銀鈴就會發出清脆的叮噹聲,媽媽就會驚醒,哼着童謠,輕輕地搖晃,哄我快快睡覺;長大了一點,爺爺對我説:“你出生了以後,爸爸總要半夜起牀,給你蓋被子,夏天和冬天還要開一會兒窗户,通通風,讓你呼吸清新的空氣,他可辛苦了!”我在親人的呵護下漸漸地成長,我感受到的愛就如清新的空氣,滋潤着我的心扉;我感受到的愛就如清澈的泉水,灌溉着我的心田┅┅

《愛的教育》沒有華麗的語言,也少見優美的句子,卻帶給我一個又一個照亮我內心世界的愛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他記述了在四年級的十個月中的'點點滴滴。我最佩服書中所説的那個十三歲的意大利男孩,他雖然只比我大兩歲,卻敢隻身一人,從家鄉熱那亞飄洋過海,去南美洲一個陌生城市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六千英里尋母。他一路上遇到了無數坎坷和挫折,還有飢餓與疾病,但他沒有放棄,是什麼給了他無比的力量和勇氣?是他對母親的愛!

在我讀《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時候,我國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到8月23日,災害已奪走了1435條生命,還有330人失蹤;舟曲5公里長、500米寬的區域都被夷為平地。在那些天裏,我看電視,讀報紙,每當我看到關於舟曲的報道,我的心都會因為悲傷而一次次抽緊,我的眼睛也因為大愛而一次次模糊。災難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愛無疆,這場災難加深了我對《愛的教育》的理解。

讀了《愛的教育》以後,我懂得了愛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美好;我堅信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汶川、玉樹、舟曲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我是一名國小生,我能奉獻給舟曲人民怎樣的愛呢?這些天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捐款、捐物,給那裏的小朋友寫信,結識一位舟曲的小朋友,讓舟曲的小朋友感受我對他們的牽掛,感受我們杭州小朋友炙熱的愛。我盼望早日開學!

愛,是生命的太陽光。只要有愛,生活就一定會陽光燦爛!

《愛的教育》讀後感4

閒暇偶閲了《愛的教育》。那平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情,鄉國之戀……

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並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不可謂不偉大。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截然不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情感——對自己的祖國意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的感情。

《愛的教育》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那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愛又在教育中得到昇華。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閲歷,但是都能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讓我體會到了愛中包含着的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可以讓人忘記了痛。恍惚還記得,疼痛最初的記憶似乎是在兒時的一個夏天。日子被火熱的陽光飛快的融化成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眼看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我在學校裏一不小心撞破了頭。忘記當時是怎樣的疼,只是後來聽媽媽説,滿腦子裏都是我號啕大哭的聲音。

媽媽急忙把我送到醫院,一路疲憊,到了醫院她依然奔波不停,我被在頭上縫了好幾針。我想,那時候,也許是很痛吧。當我哭出聲的時候,媽媽説:堅強些,沒有什麼。我相信你會站起來的,對嗎?後來才漸漸懂這句話的意思了,我不要擔心,不要害怕。那時的媽媽眼神裏閃着點點光芒。是不忍,是關心,還是鼓勵?我的.心中升起一陣感動的薄霧,我看見了媽媽的眼角有一處處晶瑩,像水晶的無暇。痛一定會留下傷疤嗎?痛,就會哭出聲嗎?尼采説:保持堅強,我勇敢的心。不要問為什麼!疼,也許留不了什麼痕跡,一直記着的,只是一種神情。相信愛,會讓我站起來。愛是一塊光鮮亮麗的布,撫去心中的陰暗潮濕。這對愛你的人,他們是多麼欣慰啊,疼痛也會隨着歲月的歌唱聲中,一起遠去。所以,疼痛的時候,不要出聲,因為有愛。

在感動中我懂得了感恩。我們得到的太多了,可是我們又給予了他人什麼呢?一生的困難挫折何止千萬,但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就會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感恩命運給了生命如此斑斕的色彩,給了我們世間許多的冷暖與悲歡;感恩生命給了我們如花般的綻放,賦予了我們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感恩社會給了我們豐富而厚重的人生況味,給了我們歲月風霜的錘打與歷練。

心懷感恩,正如葉子把陽光和雨露融入生命,把鳥聲和蟬鳴寫進心悱,把厚重的承載和飄零作為生命最為深情的謝幕與告別。人生因此而精彩!

在感動與愛中,我懂得了感恩,在感恩中,我學會了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5

在《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篇日記——“照看爸爸的孩子,”全文都融入了濃濃的愛意。講述的是一個鄉下孩子進城探望生病的父親的故事,讓我看了以後淚流滿面。

在醫院裏,小男孩西西洛把一個病人誤當做自己的父親,細心照顧。孩子日夜守護着給他喂水、喂藥,病人每呻吟一聲,孩子的心就跟着緊縮一下……可在後來,故事並沒有按照我們慣常的想象往下發展,而是發生了一個另人難以預料的轉折:當他發現病人不是自己的父親時,父親讓他回家,西西洛依然留下照顧那個病人,爸爸被感動了,醫生也被感動了,直到那個病人去世,西西洛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多麼可愛,多麼淳樸的西西洛呀,他不怕苦,不嫌髒為病人服務着。西西洛不願意自己離開他的爸爸,孩子這樣説:“不,爸爸……他願意我在他身邊,現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沒有勇氣離開他……”西西洛是發自內心的`,他是對愛的傳遞。

就是這句樸素的話語,能讓任何一下健談的、自以為高尚的成年人啞口無言。愛的美德正是我們急不可待的要教到孩子手裏的珍寶。那麼什麼是愛呢?忍不住想要引用聖埃克絮佩裏童話中小王子説過的一句放:“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麼地方藏着一口水井。”除卻各種對愛的術語化很強的解釋,我想愛就是這要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夠擁有它,不僅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運和的勇氣,但水井,卻能為我們的前行提供永遠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頭。

而更讓我們這些自詡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儘管愛的表現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為受教育者靈魂精髓的那部分卻不能強意授予,只有一種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一旦疏忽了這點,愛便失卻了成為品格的動力,而淪於虛假和下流。屆時,這不僅將成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更將是家國之悲哀,同類之不幸。

作為教育者,拒絕冷漠,傳播愛心,不僅僅是我們對於自己的一份責任,更是我們對受教者、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就讓我們懷揣樸素的關愛,把心中的這口水井帶給沙漠中行走的孩子,帶去安全和保障,更帶去靈魂的浸潤和生命的水源。

這時我不由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對父親,對母親是怎樣的呢?在他們勞累一天,我是聽話的嗎?當他們生病時,我幫他們端茶倒水了嗎?不,我沒做到。通過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要學習西西洛,學習他愛的無私。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對同學更加關愛,對老師更加尊進,對父母更加孝順。讓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更讓我感受到要尊重父母親,關愛同學,關心朋友,把愛給別人,也給自己更開心。這樣才會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會讓人感動不已。

其中,最引起我共鳴的是老師對學生最純潔的愛。

去年暑假兒子從海外學習歸來,我們一家三口自駕回老家看望親戚朋友,回到我們當年就讀高中的縣城,我們唯一去拜訪的就是我國中的化學老師—孟老師,當我們在老同學的帶路下來到孟老師家樓下,我發出“孟老師、孟老師”的呼喚時,我看到從二樓的陽台上伸出一個白花花的頭並言到:“好像是媛媛”。聽到這個聲音,那一刻我震撼了。孟老師教我那是三十幾年前的事,後來我大學畢業在省城教書時他來公幹曾見過一兩次,但我到深圳近十年,我們至少十幾年沒見面,今天他竟然還那麼準確的聽出了我的聲音。大概在他心裏,我是給他印象深刻,在他心中留有位置的永遠的學生吧。

在省城,我們帶兒子去拜訪的還是老師—我們高二畢業班時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還有他的先生—物理老師兼校長,那時的我們還不如我兒子現在大,個頭更是矮一大截,看到青澀的`兒子,老師一定想到了當年年輕氣盛的我們吧,當年先生大學聯考考完數學出來,和同學一對答案發現大都不一樣,因而感覺上大學無望,自我投降準備放棄後面的考試了。是班主任在學校的河邊找到他,並讓他重拾信心走上考場,並進而以全校最高分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作家柳青説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老師,好老師,富有愛心的老師往往成為我們人生的引領者,成為我們迷航時的燈塔。多年以後,老師敎給些我們什麼知識我們可能忘記了,有些知識或許已經過時了,可是,老師當年給你的一個表揚、一句鼓勵、一個讚許的動作、一個肯定的眼神、一次發自內心的恨鐵不成鋼的批評,如今想起來仍然温暖着我們的心窩。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愛的教育》告訴我們: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晚上8:30分,我準備入睡,孩子把湯小團的書熱情的推薦給我,我隨意的翻了翻。於我們這樣的年齡來講,讀湯小團這樣的兒童讀物顯然讀不進去。在我的童年時期課外讀物少之又少,印象中有《西遊記》、《水滸》連環畫可看外,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我就只有跟隨姐姐看她的課外讀物《簡愛》成人版、《青春之歌》及爸爸的成人書籍《警世名言》、《醒世恆言》等。所以,兒童讀物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看到旁邊的《愛的教育》,源於對世界名著及在一個多世紀裏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暢銷不衰的書籍的好奇,我拿過此書和孩子一起閲讀起來。

當我們閲讀到第三個小故事的時候,這本書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當然,吸引我的不再是它是世界名著的文學價值的頭銜,而是裏面每一個小故事的表達方式及細膩情感的文字敍述。一直讀下去,漸無睡意。整本書由 00多個小故事組成,作者把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及對祖國的愛都寫得深入肺腑,讓人感懷。

《愛的教育》是一本淨化靈魂、提升個人修養的好書。有它陪伴孩子們一代一代的成長下去,它的愛也將一直在這個世界延續……我想管仲先生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思想也莫過如此了。而《愛的教育》用 00多個小故事以日記式的手法,用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文字為我們詮釋了這個世界愛的'美好,洗滌了每個人心中的污濁之氣,弘揚了正能量的精神。

每個故事展示的都是心靈美的舞蹈,都讓人感動。最觸動我心靈的是《20美金的價值》這個小故事。之所以觸動我的心靈,源自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生活裏,每個個體及大小家庭的團體都在忙碌着,思維高速運轉着,精神緊張着,前進的步伐快着,很多家長都似乎早已經忘記陪伴的重要性,包括我。此刻,我沉思着……

思緒帶着我回到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幸福而愉快的,那時候天是藍的,雲是潔白的,河流是清澈的,我想原始部落的景象也不過如此了吧;小狗狗,小兔子在愉悦的歡跑着,小鳥在不同的樹上來回飛跳着,我沒事就和夥伴們一起與天上的白雲賽跑着……反觀今天的孩子們,看起來,他們(她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享受着這個社會最好的物質福利,父母給予的最好條件的愛。可最好條件的愛並不是最好的愛。《愛的教育—20美金的價值》告訴我,最好的愛是陪伴。

感謝老師佈置了親子共讀這個課外作業,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情感。通過共讀,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既創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空間,又讓孩子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通過共讀,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孩子閲讀的習慣;通過共讀,感受到了更多的親情,也讓我增長了更多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對孩子有了更多時間的陪伴。

夜,漸深。愛是什麼?我在想:“用我們中國的文字詮釋“愛”,愛是用心組成的陪伴;愛是信仰,是付出,是無條件;愛是最柔的風,最強的力量;愛是暖,是人間的四月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8

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説《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説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

這本小説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教育中的愛是什麼?讀了《愛的教育》,對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話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是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常會令人終身難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我想就是愛的結果。愛是神聖的,師愛偉大!

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對學生一視同仁,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也説“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羣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倘若為了某種利益去虛偽地愛學生,一旦目的達到便不管了,這樣反而事與願違,甚至扭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想,愛對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藴,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的成長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整個課堂比作是河牀的話,那麼師愛是浮動在整個河牀上面最耀眼、最燦爛、最動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的潮汐。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詮釋了愛的內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愛滿天下”辦教育,不也正是有愛的奉獻精神嗎?!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學生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

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湧動。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滿校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説它和我差不多年紀,今天我捧在手裏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鉅著。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後者是亞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夏先生説:“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在我們的中國小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比如在《我們的老師》、《爸爸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

我感到書裏面的最可貴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説實在的,在我們的中國小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但在它所愛的地方。”這是英國的一句諺語,看到這個,我想到的只有“愛”這個字,愛是什麼?我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小時候,大人們總是在我面前提起愛,我問他們:“愛是什麼?”他們摸摸我的頭説:“長大你就知道了。”現在我長大了,卻還是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答案。

愛是什麼?在《再塑生命》中,海倫凱勒也曾這樣問。她的老師告訴她,愛在心中。“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愛是時而無形時而有形的動心,它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愛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東西,沒有它,我們便不想再生活下去。它給我們幸福,快樂,笑容,勇氣,堅強這些美麗的東西。愛,是這個世界最美麗的東西,沒有任何言辭能夠描述它,沒有任何語言能夠翻譯它,沒有任何人能夠解釋它的含義,它就是我們的生命源泉。

《愛的教育》讓我深深感受到愛的存在,安利柯和他的小夥伴之間美麗的友誼,師生之愛,親情之愛,祖國之愛,這些充滿了人間温情的故事催人淚下,故事裏的每個人都有着一顆美麗的.心靈,他們的正義之心鞭策着我的心靈,他們的善良觸動我的心絃,他們的恆心和毅力促使我變得更堅定,他們的天真讓我看到了世界的美麗。

對世界而言,善良,正義,勇敢正是現在的人們所缺少的,也正是這個世界需要的。善良編織愛,正義昇華愛,勇敢創造愛。只有愛才能使世界美麗,只有愛才能改變人性,只有愛才能維持生命。在灑滿愛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幸福的,而我們需要那樣的世界,用我們的雙手創造這樣的世界,讓貧苦的人們擁有幸福,讓流浪的小孩擁有幸福,讓孤單的老人擁有幸福,讓世界不再有黑暗,不再有飢餓,不再有欺凌,不再有孤單,不再有壓迫,只有愛。我們可以做到,讓心回到最初,“人之初,性本善”回到最初的善良之際,並維持,那麼世界便不再有邪惡。

原點是最初的美好,善良能夠創造愛。愛是最美麗的東西,我們需要它。我相信,善良無處不在,我相信,愛無處不在。愛是什麼?我解答不出來,但我知道,就連時間也無法帶走它,它是一個永遠都在脈動的生命,它讓我們感受美好,誰都離不開它。

《愛的教育》,教育我們應持有善良之心,為他人,為自己創造愛。 《愛的教育》,讓我體會了最美的事物——愛,帶我暢遊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好像隱約在告訴我:愛在不遠處,別停下前進的步伐。 愛在心中,用心體會,便能找到它。 我想説:“就讓我們都回到最初吧,拿回屬於自己的善良,創造更多愛,讓愛佈滿世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是什麼”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甚至“消失”,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愛的教育》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和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我們羨慕的。讀這本書時,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裏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同時懷着這份心情,也將我在成長道路上碰到的挫敗,化為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這是我獲得的意外收穫。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讓我知道他們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究竟是什麼?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答案。愛像空氣,每天圍繞在我們身邊,它無影無形,太容易被我們所忽略。就如親情,如此平凡而偉大,卻無法感受。是啊,往往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被我們所忽略吧。一想到自己曾經忽略一些平凡而又温暖的細節時,心中就不是滋味。我真的很後悔沒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當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貴。是的,人們總是那麼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受到:人生是多麼的美好!

有一句讓人很幸福的'話:“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們真的很幸福。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也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能夠將心中的恨化為勇氣,它使你能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能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你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你。

讀《愛的教育》,心中一直是温馨與感動,文字很真,意思很深。讓我們用心感受生活,那必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在寒假裏,我讀了老師推薦的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就像小花得到了雨露的滋潤。這本書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爸爸告訴我,作家是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曾參加過意大利的解放戰爭。退役後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編著出版了軍營生活。他的作品明快、新穎,主要是向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書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採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 對父母, 對師長, 對朋友的愛。愛,像空氣一樣平凡,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卻容易被我們忽略。

其實愛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生命,我們每時每刻都被愛包圍着。愛,有很多種,有對祖國的熱愛,有父母和老師的關愛, 有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愛等等。這本書裏的少年愛國者講述了一個十一歲的意大利流浪少年在一隻法蘭西輪船上發生的`故事。少年的生事很可憐,被賣到戲班,受盡虐待,後來被迫逃跑四處流浪。船上有幾個喝酒的人,出於同情,給了他一些錢。這些錢對他來説太重要了,可以填飽兩年來一直飢餓的肚子,可以買件衣服抵禦寒冷……但當他聽到幾個喝酒的人説他國家的壞話的時候,少年把錢擲向那幾個人,怒叫到:“拿回去!我不要説我國壞話的人的東西。”看了這個故事,我對流浪少年非常敬佩。因為他不是以個人利益為重,而是以維護自己民族的尊嚴為重。他對祖國的熱愛感染了我,我認為這就是對國家的崇高的熱愛。這時我想到了2008北京奧運會,當雄偉的國歌奏響,當鮮紅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當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點燃,我感覺到祖國是多麼的偉大。我為祖國驕傲,我為祖國自豪!説到父母的關愛,我想到愛的教育中我的母親這個故事。這是一封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信。信中父親寫到安利柯對自己的母親説了不該説的話,父親聽了很心痛,因為在安利柯生病的時候,是母親日夜守在他的牀前,無微不至地照顧他。讀到這裏,我不由地想起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護。有一次我生病住院,高燒不退,眼睛都燒紅了。在那幾天幾夜裏,爸爸媽媽一直守護在我的身邊。媽媽給我喂藥,爸爸給我做冰敷。深夜,我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感覺到他們還在不時地給我抹身體降温。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燒終於退了,我的病也慢慢地好了。

我眼睛不紅了,但他們卻熬紅了雙眼,讀了這個故事後,更讓我懂得了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情感中最神聖的東西。愛,更需要無私地奉獻。在2008年這不平凡的一年裏,我們經歷了嚴峻的考驗。面對冷酷無情的冰災、地震,我們並沒有害怕,而是萬眾一心,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共度難關。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正是因為這種無私的愛的奉獻,我們征服了一切困難,讓災區人民重建家園。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愛的奉獻這首歌:“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就會將變成美麗的春天!成玟霖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德·亞米契斯。他憑着對生活的深刻熱愛,對孩子的真正瞭解,真正關懷,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家庭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序中説這本書也可以叫做一個國小生一學年的故事。這本書是意大利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12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也有他父母對他勸戒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愛的教育》很吸引我,它訴説着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咱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所以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其實隨處可見,卻也隨處不見,因為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咱們所忽略,可是咱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更讓我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而面對咱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對於生活的熱愛。

書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儘管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依然相信愛的偉大,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愛,而每一個人也感受和付出着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