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1.2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篇)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

《蘇菲的世界》全書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並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着精闢的思想的大人物進行了一次心靈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看這樣一部作品,等於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蘇菲的所到之處,處處凝結着文明的精華,彌散着哲學的氣息。在這樣一本小説裏,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學史,本身就極具魅力。一直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而不切實際的學問,生澀難懂,但其實一直是我不瞭解哲學。這本小説系統地涵蓋了各種哲學思潮。隨着小説人物在書中不停的追逐和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越來越深入的使我瞭解到以前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麼,在哪裏,給很多哲學著作敲了鍾,或是指明瞭路。很多研究哲學的學者都認為“哲學”就應該是生澀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論,並以自己能用艱澀的.語言描繪為榮。而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哲學理論不能普及和推廣,

但《蘇菲的世界》改變了這一現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述哲學史,本身也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命題,隨着探求進程的步步深入,使我瞭解到更多的哲學原理。與其説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説是在欣賞一部人類文明通史的真實演義!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2

這是一本關於哲理的書,我開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我開始並不知道,這本書是講些什麼的,當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這是講哲學,每當我看到一個問題,我也會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就比如,第一個問題“你是誰?”我當時的第一個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蘇菲卻比我們想的還要多,她還聯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們想的.還要深入,還有“世界從何而來”“哲學是什麼”“奇怪的生物”這些問題把我弄得暈頭轉向,使我對這本書沒有了興趣,讓我接着讀下去的是那個寄信胡神祕人,她是誰呢?為什麼要寄信給蘇菲呢?我繼續的往下讀,後面的內容並不象前面那樣難以解讀,而且越往後面讀,我就覺得我的四周被金燦燦的陽光照着。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兩千四百年前的樣子,使我大吃了一驚,我當時的思想是和蘇菲一樣的,這是不是在拍電影呀!怎麼會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夢,對於雅典之旅,這就像是在講一個故事,讓人通俗易懂。這本書講了許多關於哲理的知識,都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都沒有提出疑問,並認真思考過。哲理是一門很複雜又是很簡單的一門學問,但這門學問最重要的就是動腦筋和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會認真思考,直到尋找到答案,我們應該學習蘇菲那種愛思考,堅持不解的精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這個世界的知識分子肯定會比現在多得多。《蘇菲的世界》帶給了我另一種感覺,一種難以解説的感覺,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塵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論你怎麼努力,永遠都觸碰不到它的邊緣,既然望不到邊,那就讓我們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3

“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裏,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作的一本哲學啟蒙書。不同於其它的哲學作品,這本書以故事小説的情節層層深入,讀起來也不似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十分精彩並且深深吸引着我。初讀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講述的是一個年齡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蘇菲收到了神祕的哲學家的來信,而後她照着信裏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序言部分裏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擁有好奇心。並且書中也舉例説嬰兒時期的我們對一切都擁有着強大的好奇心,我們迫不及待想去觸摸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看到小狗我們會學着它們叫等等。。。。。。然而當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思維就漸漸被禁錮了,我們變得對一切淡然,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存在。但這卻是我們最大的錯誤!我們應該像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仍充滿着好氣並且在做完每一件事後進行思考,只有對很多事情進行了一些思考過後,我們才會更好的完成,靈魂才會變得更有趣,充滿了求知慾。這個世界其實一直都有着一些不合理的甚至複雜難解神祕莫測的事情,哲學家很敏感,他們不單純地妥協,而是敏感地,對這一切進行着思考。。。。。。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成為了優秀哲學家的原因。

正是因為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所以,要改變。。。。。。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4

《蘇菲的世界》對於許多人來説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作者喬斯坦·賈德用生動的語言為讀者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是世界與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故事由一個14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讓蘇菲在迷茫中開始思考,並在哲學家艾伯特的引導下開始學習西方哲學。蘇菲在一次次的書信中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從神話、命運到啟蒙,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賈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問,將蘇菲一點點引入其中,跟隨着蘇菲的腳步,也讓我不由自主跟着蘇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學習......

這本書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作者在書中這樣説到:“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仔細想想,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只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我們知道的越來越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漸消失了。我記得《小王子》裏有這麼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而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找回曾經擁有的好奇心。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5

蘇菲是一個十四歲的挪威女孩兒,她像許多故事裏的主人公一樣有許多不凡的經歷——莫名闖入生活的哲學老師,開啟一段深奧卻有趣的哲學學習課程;種種超自然現象的發生,以及一封封送給彼岸一個名為席德的少女的信。

一切是那麼神奇和不可思議,那晚我睡着了,夢見我跟隨蘇菲與他一起冒險,一起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哲學課程,第一節課。這個平凡的世界開始變得多彩了,我已經十四歲了,在這幾乎要徹底融入一切庸俗而又似乎可靠的規則的`年紀裏,《蘇菲的世界》厲聲叫醒了我,它喚醒了我幼年才有的對世界充滿好奇探索的心靈,我運用了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世界,並思考一些有趣的問題,世界是怎樣誕生的?我是誰?我從哪裏來?

這絕不是空洞無味,好高騖遠的無病呻吟,而是我重獲新生時,那對我的存在所做的一次審視,讓我發現了那麼多生活的細節美,好像一個瞎子真正看到了世界,魯鈍的又變得鋒鋭了。

這本書以歷史時間線為縱軸,涉及了許多歷史,科學知識,同時也寫了許多名人和哲學家的故事,讓我得以與偉大的靈魂對話。這本書讓我的思想變得更有深度;對問題的看待,更加全面;健全了我的人格,豐富了我的視野,讓我如痴如醉。隨着近代哲學史講演完畢,蘇菲的冒險也告一段落,一個荒誕而偉大的結尾給了讀者最後的結語,如果蘇菲所謀求的真相是她只是一個書中人物,來自本書中另一個人物的筆下,那麼我的生活與世界是否也只是一個缸中之腦的故事,蘇菲和她的老師逃出了書本的故事,開始了無人可知的冒險,。而我能不能逃出框架,明白“我們都是星塵”這句話的深意。

我想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這個世界需要哲學,而我們的生活更需要哲學,讓我們打開《蘇菲的世界》,領略哲學之美。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名叫《蘇菲的世界》,它帶我認識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蘇菲是一個普通的國中女孩,在放學回家時收到了幾封神祕的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從此她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併成為了哲學家艾伯特的學生。然而,這個平靜的世界下的真相比蘇菲想象中的複雜,她跟隨着老師的腳步,運用她獨特的智慧,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另一個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哲學的歷史與發展,從仰望星空的柏拉圖,到神祕的中世紀哲學,從關注時政的蘇格拉底到總結自然規律的亞里士多德。這個世界,哲學無處不在。在這個理性與感性並存的世界中,我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分別提出了人先有感性概念,和人先有感性概念這兩種説法,孰對孰錯。在這個有趣的問題中,我更支持後者,當然,柏拉圖的説法也很有道理,不過我更相信,人沒有天生的概念,這些基本概念大多是人們從無數經驗中總結而出來的。哲學就是這麼的奇妙,只要你言之有理,皆有可能。而我就是喜歡哲學的這一點,每人都可以各抒己見,爭做真理之海中最潔白的浪濤。

如果世界從魔術師的帽子里拉出來的兔子,大多數人都是在兔毛底端的雜菌,不斷往下爬。而哲學家則會迎難而上,不斷向毛尖衝刺。當然,中間落下的'人數不勝數,但仍有小部分人,抓緊兔毛,去把兔子看個清楚。蘇菲正是那一小部分人,鍥而不捨,激流猛進,在不斷的探索與失敗中去找尋真理的那一道光。光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如果這種精神讓我們用在任意一個領域,那都是事半功倍的。

宇宙是片大海,我們都是其中的水花。“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到底有沒有真正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7

剛打開這部小説,看到那麼多哲學的知識,我便失去了興趣。但讀到蘇菲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時,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誰。帶着這份好奇,我把書讀完了。

表面看來,這是一本講述哲學知識的書,但實際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歷史書,甚至是一本懸疑小説。

小説裏介紹哲學家時,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歐洲古代的歷史文明。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內容,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小説裏也做了一定的介紹。而席德是誰,還有席德的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兩個疑慮又將此書變得帶有一點懸疑色彩。當我看到狗開口説人話,香蕉皮內寫着字,蘇菲的哲學老師把他叫成席德時,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而這部小説最令我欣賞的就是作者把許多看似毫無關係的用哲學課程聯繫在了一起。小説裏的蘇菲學習哲學是為了擺脱席德父親的控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當你知道席德的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家,這一切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書的結尾,席德與她父親和蘇菲與她的老師的位置關係完全顛倒了。原來蘇菲對於席德的疑惑變為了席德對於蘇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將他們換一個角度,故事又會產生新的趣味。

就像這部小説一樣,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甚至我們自己都有兩個或多個面。許多的事情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你得到它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無形或有形的傷害。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而關於我們自己,你是否會發現,有時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卻會一語不發?或是有些人在家總是面無表情,但在學校,單位對人卻是滿臉笑容。正是因為我們對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這個多彩的社會。

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多面性,但我們可以正確的分析,並作出正確的選擇,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8

初次閲讀《蘇菲的世界》,他奇特的封面吸引了我。從魔術帽中鑽出的兔子,和抽象派式的畫面。這是一本寫哲學的書。哲學,在我們的印象中並沒有深刻的瞭解。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哲學不僅僅是人為什麼生和死,也不僅僅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循環。

這本書通過蘇菲被他的哲學老師所吸引,沉入哲學的海洋,從而向我們娓娓道來。這裏面有我們所知的柏拉圖,蘇格拉底,亞力士多德,還有現代的先驅者馬克思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被我們耳熟能詳的德謨克里特斯,斯賓諾莎等。

這本書讓我陷入久久的沉思。如蘇格拉底: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讓我想起我曾經因自大傲慢而做錯了不少事情。更有我們究竟是上帝手中的提線木偶,還是我們的體內居住着神靈的思想碰撞。

曾經的我認為哲學與生活無關,不過是那些大思想家更深層次的'胡思亂想罷了。讀完這本書,我更是知道哲學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看着少校那一個個一環接一環奇思妙想的圈套。似乎將蘇菲與他的哲學老師玩弄在鼓掌之間。

我開始慢慢的思考,是否我的生活中也有一個像少校這樣的人將我玩弄。我卻一無所知。我是否就如在魔術帽中鑽出的兔子的兔毛上仰視整個世界,始終被困在一個局裏。一個人的肉體允許突破不了這個宇宙的極限,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就像霍金一樣,可以追尋到宇宙的深處,探索黑洞的奧妙。將周身置之度外,在渺小的大腦中有着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能像個木偶一樣,一無所思。我們要敢於用思想去突破這個世界的極限,去暢想未來。不積跬步,何以致千里。要突出重圍,不被現有的所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9

有一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世界,也改變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中的哲學問題,我覺得它是無數個世界的概況與總結,讓哲學不再枯燥和乏味,而是可以打開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世界。

本書講述了一位叫蘇菲的少女不斷收到一位神祕人寄來的信,在神祕人的引導下,她開始思索,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生的知識,企圖嘗試解開一個個哲學問題,從而打開了蘇菲那個充滿好奇心的世界。

“你是誰?”“你從何而來?”這一個個哲學問題看似簡單,卻富有深奧而遠大的答案,這個答案從不分對與錯,只是追尋着心中所想。“我是誰?”“我是蘭博雅。”“我是地球人。”“你從何而來?”“我從媽媽的肚子裏來。”還是“這個世界創造了我?”這些都有無止境的思考,無止境的答案。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哲學是個不切合實際的學問?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不願意去思考這些哲學性的問題呢?也許是因為他們已失去好奇心,把這個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他們只相信具有實際性的`科學證據,並且就此任自己陷入柴米油鹽的生活中而渾然不覺,這些人的世界中只有一定,沒有猜想。

就如我們碰到一個新奇的事物,我們必然會一時注意,讓這樣東西變得不再新奇,去接近它,去接受它。就像小孩子碰到狗,就會對着狗汪汪直叫,而大人卻不會,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有興趣。但內心裝有好奇心的人,不會厭倦每一樣東西,哪怕已經看過成千上萬遍,他們也從不厭倦,而是去研究這件東西沒有人發現的點,找出不一樣的內容出來。人一生下來,除了養活自己的本命以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探索世界,觀察世界,發現世界。那樣的人生才具有意義。

少女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開始的地方。她用自己的好奇心,聰明的才智,開闢出一個全新,不一樣的世界。蘇菲也教會我們很多哲學問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0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為: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説。它曾經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整本書。

有的朋友説,《蘇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思考;

有的朋友説,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

的確,挪威作者喬德坦·賈德將哲學以小説的形式展現給我們,讓我們更方便地瞭解它。

14歲的少女蘇菲在一天放學回家,意外地發現了一封寫給自己的信,裏面只有一張跟信封一樣大小的紙,上面寫着:“你是誰?”這個問題從此改變了她的世界……在神祕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從蘇格拉底到康德,從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學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它讓我也開始思考起了哲學,這種看不見摸不着卻生活在人心中的東西。世上的人“在這隻被拉出宇宙的帽子的白兔毛皮深處待得太舒服了”,以至於他們“被這個世界磨掉了好奇心”,“習慣了這個世界”。這本書好像一個哲學家,在我“已經開始朝着兔子(就是從宇宙的帽子中被拉出來的那隻)温暖舒適的毛皮深處向下爬時,卻被這位哲學家中途攔住。”

哲學家帕斯卡爾曾有一句名言:“對於人沒有什麼比他自己的狀態更為重要的了。”但是人卻忘了這個世界的存在。《蘇菲的世界》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這種問題。但是,我是誰,世界是從哪裏來呢?沒有人能回答,也沒有人知道。也許,這是人世間永遠無法回答的問題吧。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1

《蘇菲的世界》記述了眾多哲學家。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我認為還是馬克思。

因為,馬克思是首位將哲學與實際的社會學、經濟學聯繫起來的哲學家。馬克思認為,人們的思考、歷史的發展,是由物質的'變化推動,並且將社會的物質、經濟、社會條件稱為社會基礎,將社會的思想、規則、宗教、科學等稱為上層構造。

並且,馬克思指出了上層構造與社會基礎之間的辯證關係:基礎決定上層構造,上層構造也能影響基礎。

馬克思的成就還體現在對於階級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時候,階層衝突都存在,它只會緩和,不會消失,並且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轉的弊端,提出共產主義構想,影響深遠。

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這是我讀了他的哲學觀點後最大的感受。馬克思是哲學家中第一個切實關心到無產階級惡劣生存狀況的哲學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學家一樣,埋頭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質”“生命的意義”這類過於空泛、對於現實毫無價值的終極問題,而是敏鋭地抓住了現有社會制度的弊端,並提出瞭解決方案——共產主義制度。儘管依然侷限於當時社會生產力,頑固等因素,但馬克思依舊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是一名開拓者。

同時,他的哲學思想中,藴含的一種特質,也是令人敬佩的。馬克思主義指出,黑格爾哲學本末倒置。馬克思將推動世界發展的力量歸結為物質,是一種典型的唯物主義。黑格爾則將這種力量歸結於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義的感覺。馬克思將物質放在第一位,説明他對命運的一種不相信,對於人類力量的堅定信念。而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中最為可貴的一種特質。

總而言之,馬克思,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2

14歲的少女蘇菲在放學回家後收到了兩封奇怪的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從此開始,蘇菲的命運改變了。在一位神祕導師的引導下,蘇菲開始學習哲學,試着破譯這個世界的謎團。但是蘇菲發現這個世界遠比她想象中更離奇古怪……

一開始,我真的以為這是一本偵探小説,否則怎會如此引人入勝?讀着讀着,才發現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我今年12歲,上五年級,在我的概念裏只知道有哲學家的存在,並不明白哲學是怎麼回事。媽媽説,哲學這個詞,解釋起來有點複雜,可以打個比方,醫學家研究怎麼治病救人,植物學家研究怎麼栽培植物,使花開得更好看,果實結得更豐滿,味道更鮮美,史學家研究國家政權怎麼興盛怎麼衰亡。哲學家呢,不研究具體的東西,他們會把剛才那些學者的成果進行一一比較,發現不管是人也好,植物也好,國家政權也好,它們都得符合一個生長、興盛、衰弱、死亡的過程,沒有例外。哲學家就會把這個過程用到其它地方,分析其它事物,比如動物、人性、等等。所以哲學應該就是研究事物普遍規律的一門學問。

如此説來,哲學應該枯燥乏味、神祕而深奧的,可《蘇菲的世界》卻如此生動,它刻畫的蘇菲就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女孩,她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有不斷探索這個世界的慾望,從蘇菲身上,我也開始學會了思考,人必須得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我知道天是藍色的,草是綠色的,這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讓我失去了思考的價值,就像學習,對書中的知識、老師傳授方式,從不咀嚼就欣然吞下。一個人失去了好奇心,便也失去了對事物探索的精神,進而我們的`思維開始被固定,最後因為惰性變得呆板,毫無創新可言。

多對這個世界問幾個為什麼,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像也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存在着。《蘇菲的世界》是值得一讀的,它所展示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哲學,更多的還是關於生命等的有意義的問題,它讓我學會了用哲學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重新認識自己。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3

這次看的是英文版的,很多專有的名詞可能並沒有和中文的對上,比如説所謂的“唯物”、“唯心”啊。不過好在書是給一個十幾歲的小孩上哲學課,專有名詞和流派都有比較好的解釋,所以説具體的中文名詞是什麼不重要,至少我認為意思我是明白了。(當然也可能我認為自己明白了,但實際並不是那個意思呵呵)

其實我並沒有接受過真正的哲學教育,我所學的哲學叫做馬克思主義哲學,其實是嚴重影響了我們思維的發散性,培養出來的都是統一的三觀。我以為自己會對於有人認為世界是意識的感到十分荒唐和可笑,但當我沿着歷史的發展和走勢,讀到那些思想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可笑或荒唐,我甚至認為他們每個人,每種觀點都有道理,先被蘇格拉底説服,後又認為柏拉圖説得對,後又被持相反觀點的亞里士多德説服,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是在不斷思考的,只不過思考的結果是,我並不十分確定什麼事。我想我有些理解為什麼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最後反而相信了有所謂的`上帝等神明的存在,因為當人知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就越發不能確定什麼,而人總是需要確定的去相信某些事物,也許最後就只能把這神祕且神奇的力量歸屬給上帝了吧。

我一直是非常喜歡哲學,但有時也怕自己想的太多,不是説“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嗎,這中間的尺度有時還真是難以把握。但我認為這是不在我控制範圍之內的事,這不是什麼選擇你可以這麼做,也可以不這麼做的事,這就是我的生活狀態和方式,或者換句話説,這就是我。不是我要刻意的去思考一些哲學的命題,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會想很多。也許我唯一能控制的是不斷地調節自己的平衡。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4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説,它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全文以“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一疑問開頭,展開了一個以叫蘇菲的少女為線索的哲學話題。這位少女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魔鏡、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來給席德明信片、會説話的漢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寫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現實出現的夢中的金十字架、撿到的10元硬幣……接迥而至的奇聞怪事讓蘇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在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並不喜歡它,總覺得哲學是種高深莫測的.東西,我讀不進去,後來在硬着頭皮讀下去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本書這麼有趣,哲學也很常見,比如一些問題“我是誰”、“我現在在夢境中還是在現實中”等等,這些問題看似很簡單實則具有很大的哲學性,在哲學的世界中,有太多的未知奧妙,哲學就是一個有一個的疑問,人們總是在想:每一個人都是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又赤裸裸的離開,究竟是為了什麼。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可以啟發人們內心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人生意義的好奇,促使人成長,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測未知,但未知卻吸引着人們去探索,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的讀後感15

《蘇菲的世界》這是一本富有哲學意義的書,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靈魂三問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到哪裏去?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部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説。一封未知的來信,帶來了一個個關於哲學的理論與思考。

故事主人公是蘇菲,一個十四歲少女,過着平凡生活,直到一封未知來信打破了蘇菲平靜的生活。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魔鏡、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來給席德明信片、會説話的漢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寫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現實出現的夢中的金十字架、撿到的10元硬幣……接踵而至的奇聞怪事讓蘇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在一位神祕導師艾勃特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信件中提到一個人席德,原來蘇菲是個虛擬人物,這一切都是席德的父親為了慶祝女兒生日虛構出來的故事。蘇菲和她的導師艾伯特知道這一切之後,並不想被人控制,他們做出反抗,離開生活許久的伊甸園,離開席德生活的世界。

當你知道自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你的心理建設會不會崩塌?如果自己是蘇菲會有怎樣的故事呢?自己是個虛構的人物,然而自己並不是主人公,只是一個配角,這又和現實世界有何區別呢?現實的世界不過是我來過一遭,而後幾十年過去我又消失在這個世界,和虛構出來的有何不同呢?虛構的人物有個人主宰着她的未來,那個創作者雖然是現實人物,她的一生又被誰主宰呢?這就是哲學不解之謎吧。蘇菲打破了戒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