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鄉》有感(集合15篇)

來源:文書谷 1.98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故鄉》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故鄉》有感(集合15篇)

讀《故鄉》有感1

散文又稱美文,包括情感美、抒情美、意境美、情趣美、色彩美、文字美等方面,而哲理美則是散文美的最高境界。在浩如煙海的散文世界裏,唯有情感美和哲理美的文章,才得以打動人心,才得以傳頌和傳世。近讀散文集《故鄉的刺玫花》(胡云林著,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深為文章中藴含的哲理美所打動,也引起我對散文哲理美的一些思考和感想。

《紅樓夢》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實際説的是人生經歷與做文章的關係,人的生活經歷就是一篇大文章。散文其實是作者社會閲歷、思想感情、觀點凝鍊、藝術修養、知識積累以及人生感悟等融為一體的創作結果,其中尤以人生感悟為主要元素,是貫穿文章中的主線和靈魂。作者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生,在學校就熱愛文學,苦心鑽研經典作品,古今中外,無所不讀,很早就夯實了文學寫作的基礎。畢業後又在黨政機關工作多年,但最終還是落腳在新聞崗位,長期擔任領導職務,這些寶貴的經歷是十分豐富的財富,最近幾年成為他散文寫作的富礦。同時,作者是一個善於思考、勤於用腦的人,常常面對社會世象、人生際遇會用自己的知識、觀念、智慧去感悟其中的道理,思想的結果往往提升自己的生活態度,也就是積極面對和處理。這些都貫穿在作者的散文裏,也就是把對社會對生活的體悟上升到藝術思維,實現生活到藝術的飛躍,形成他頗具個性和鮮明特色的一系列文章。

對於這本書裏的文章,趙俊賢教授以高深的文藝理論和深厚的感情,做了高水平、高質量的評論,已經闡述得非常全面非常深刻,我輩難以望其項背。趙教授高度評價並讚美説:“奇文也,雲林之散文當之無愧!讀雲林的.散文,委實是一種美的享受。”受趙教授評論的啟發,我不妨以享受美的心情,不揣淺陋對文章中所藴含的哲理美談點感受。

哲理美需要深厚廣博的知識作底藴,知識多了視野會更廣闊,思想就會更深邃,思維就會更活躍,能夠站得高看得遠。書中的文章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尤以歷史、人文、文學、山水、植物等方面都比較多,豐富的知識加上作者的悟性,常常情不自禁地生髮出哲理的思考。如《尋找張三丰》,作者在大量查找歷史資料,多次到金台觀參觀,對於長期以來人們頗為困惑不解的為什麼張三丰在道教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卻難以確定他到底最後到了什麼地方,因為他總是來無蹤去無影,飄飄渺渺,神仙一般,留下了那麼多的神奇傳説。作者從自己的體悟中這樣説:“可你(張三丰)為什麼總是不現身呢?我想,你不會是領略了‘得不到的東西要聖潔的多呀!’那句諺語吧!是的,靈光圈下的塑像,總比真實的東西要聖潔的多呀!到不了的地方,人們可以用自己的想象來彌補、來完善、來美化,可以把它描畫為最理想的境界。”這就把真實與虛幻的辯證關係融入藝術的構思中,讓人回味、品味,也就把人們對張三丰的崇拜更加突出出來。這類文章集中在“生命的霞光”一節,其中《雪花告訴我們》《甜苦之間》《深谷幽蘭》《竹韻》《春意莫匆匆》等,都寫得深刻、細膩、生動感人。《甜苦之間》通過對放蜂人一年四季轉輾南北、風雨兼程的生活,以及放蜂人對蜜蜂的特殊情感,闡述了“苦”與“甜”的辯證關係,放蜂人在經歷了奔波辛苦之後,卻也享受了收穫之甜,更從小蜜蜂釀造生活的奉獻中得到人生的啟發,才覺得“我們養蜂人的生活就是一首詩。”這就是生活,就是哲理,這正應了佛教中的一句話:“人生的真理,其實就藏在平淡無味中。”再如《雪花告訴我們》一文,作者旨在説明一個樸素的真理,凡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雖然它們就存在那麼幾天或轉瞬即逝,如曇花、彗星、煙花火炮,就在瞬間那麼一閃一亮一爆,然而卻是那麼鮮豔奪目,那麼震天動地,那麼與眾不同,實現了自身的價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我們思考、對待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包括人生的價值很有啟發。

詩意美為哲理美充實了美的內涵,使之更加雋永,餘音繞樑,耐人尋味,揮之不去。過去,楊朔主張要把散文當詩一樣去寫,當然詩與散文是不同的兩種文體,各自雖有相通之處,但他們卻有着不同的質的規定性。提倡把散文當詩一樣去寫,並不是説要把散文寫成詩,我理解就是散文要有詩意美,比如詩歌講究意境,這與散文是相通的,好的散文必然會讓人感受到美的意境。《故鄉的刺玫花》一文就是詩意美與哲理美相結合的一篇佳作,作者對故鄉的刺玫花情有獨鍾,通過描寫刺玫花的美麗,烘托出故鄉一種特有的美麗和情致,實則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懷念、熱愛、歌頌,由物及人,進一步把這份情感融入對“二嫂”的誇讚,這樣把對故鄉的情感一步一步表達得很到位很貼切。如果這些還是表相化一些的話,作者的哲理思考就把內在的美深化了。文章寫道:“湊巧的是,二嫂也是一個刺玫花痴。。。。。。有一天中午,我從學校放假回來路過田埂,恍惚見一張漂亮的臉蛋在刺玫花叢中漾來漾去,幾疑是花仙女下凡了;仔細再看,才看出是二嫂。我説;‘二嫂,你是刺玫花精吧,比刺玫花還要漂亮呢!’二嫂説;‘你才知道呀!我就是刺玫花精,我嫁到你們村,就是奔着這漂亮的刺玫花來的。’從此,二嫂有了一個外號:刺玫花精。”這一段描寫充滿着詩情畫意,宛若一位畫家,稍動筆墨,就把一幅情趣盎然、人花相映的風情畫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且語言具有詩一樣的味道,詩一樣的韻味。

這裏,我順便説一下,作者對詩詞的寫作也是有着很深的造詣的,我曾經讀過他的幾首古詩,感覺作者也是詩的寫手,寫得相當好。在本書的《醉花陰》一文裏,作者仿李清照《醉花陰》,反其意所寫的詞:“憐香心結何時解?瘋狂賞花節。清明連穀雨,梅櫻燦爛,牡丹妖冶。傾城圍觀競踴躍,畏春去芳歌。老幼共歡悦,人流奔瀉,花嬌情更切。”從這首詞可以看出作者詩詞創作的功底。作者很懂得詩意美的意境,有了這樣的藝術修養,“文理相通”,在散文寫作中就有了這樣的潛意識,故而增加了文章的詩意美。

語言美為哲理美增加了色彩,修飾了哲理美。散文是語言的藝術,“散文易學而難工。”從一定意義上説,這個“難工”就難在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老到的散文家必定具有駕馭語言文字的嫻熟功力,常常是能夠做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通過語言藝術把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感人。本書作者在學校學的語言文學專業,所以文字老到,語言功底厚實,表達能力很強,為哲理美披上美麗的外衣。如《巡海圖》一文開頭説:“主人公是一位三十餘歲的少婦,身着盛裝瑩瑩佇立,雙目含情注視着遠方的大海;腳下是大理石砌成的荷池,碧波盪漾,一塵不染;背後是依山而建的宮殿式的樓房,層層迭起,錯落有致。啊,好一幅優美的圖畫。”這段美麗的文字勾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人與自然的和諧美也就是哲理美通過文字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得到美的享受。再如《春芽》一文中,作者聽了族兄在春天對樹木發芽現象——一種聲音,由奇怪到正常的觀察認識後説;“樹木也和人一樣,是有靈性的。這幼芽,就是抱在懷裏的嬰兒,也在迎着春風春雨在長啊!”由於作者是因為“仁慈的上帝”恩賜了一個可愛的小孫女,才引發出對族兄護林的聯想,所以寫得很有情趣很有意藴。在《那條小路》一文中,作者由於違犯學校紀律受到學校批評,班主任胡老師對他開導説:“我不是給你們講過怎麼寫文章麼!一個人的人生就像寫一篇大文章,也得有一個主題思想。你現在是學生,主題思想就是學習,升高中,考大學,一定要一心一意,心無旁騖。看戲並無不可,那隻能放在星期天休息時間。況且等你學業成就之後,還沒有看戲的時間麼!”胡老師語重心長地一番話,實際是用寫文章比喻人生,啟發作者珍惜學習時間,極富哲理,而且樸實、優美,把一個很值得尊敬和懷念的胡老師慈祥、關心、愛戴學生的形象表現出來,為作者退休後仍然尋找那條“之”字形的小路,鋪墊了情感氛圍,這就是對胡老師的懷念和終身感激之情,讀來讓人感動。

總之,我覺得哲理美貫穿着全書幾乎所有篇章,不僅僅是限於我所談的這些方面。我只是覺得哲理美使文章有了思想的深度,瀰漫着理性的光芒,透射出人性美。這樣的文章能不引起讀者思想感情的共鳴麼!正如趙俊賢教授所説:“讀雲林的散文,委實是一種美的享受”。

讀《故鄉》有感2

從我出生到現在的十二年裏,我閲書無數,在這沒有千本也有數百本的書堆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非“民族魂”魯迅所著的《故鄉》莫屬了。

幾年前,我懵懵懂懂地看完了《故鄉》,卻無法從中體會到一絲情感,只當是一篇白話文敷衍了事地讀完罷了,而現在重讀一遍,又是另一種味道:我感受到了作者對舊社會等級階層的不滿;對童年時無憂生活的懷念;對後輩們身上所藴含的希望……

魯迅在這篇小説中藉助閏土這個人物描寫了兩個不同的故鄉:一個是過去的故鄉,一個是現在的故鄉,對於過去的故鄉,作者借閏土之口,寫出了他小時候所向往的美好境地,並寫出自己對自由的嚮往。而現在的故鄉,卻讓作者感到十分惆悵:二十年的時間,讓故鄉、故鄉的人有了太多轉變。閏土由“兒時的玩伴”轉變成了“下人”,身份成了他們倆之間可悲的、無法跨越的“厚障壁”。作者還在文中刻畫了“豆腐西施”這樣的形象,用她的刁鑽、無恥反映出中國勞動人民的“辛苦麻木”。儘管故鄉變得如此不堪,但作者仍從孩子們、後代們身上看到了改變舊社會的希望,正如他自己説的那樣:“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文中閏土向魯迅所描述的,正是我們孩子所神往的'地方呀!大人們可能都會認為,吃得飽,穿得暖,能上學對孩子來説已經很幸福了。但有些事情卻被忽略了:我們也需要自由,也需要知道許多新鮮事,也需要親身經歷各種事物呀!而現在,我卻只能坐在矮矮的板凳上,託頭聽着爸爸講述他們小時候的有趣經歷了。

讀完這篇小説,我對於文中閏土與魯迅之間的友情我也頗有感觸。在學校中,我有一位知音好友,遇到問題我們一起攻破,遇到困難我們互相幫助,可以説我們的現在的友情是牢不可破的,但讀了《故鄉》之後,我卻有了一絲擔憂:三年後也許我們還是好友,但五年後、十年後呢?我們是否會像魯迅與閏土一樣,隔上厚厚的壁障呢?為此,我想了好久,總算得出一個結論:好好把握現在的友情,以後多聯繫,也許就不會互相生疏了。真希望純真的友情能保存到永遠!

魯迅的作品微言大義,他的話,讓我回味無窮、受益匪淺。《故鄉》,定能被千古傳誦!

讀《故鄉》有感3

讀完了故鄉,我也擔心長大後會和自己的同學生疏了。

小時候,魯迅與閏土都是哥弟稱呼,可這次一見,卻完全不同了。閏土一來,就喊他老爺,還叫水生給他磕頭。他在家裏很拘束,完全沒有以前小孩子的無拘無束了。小時候,他在家裏和在自己家一樣,什麼都幹。和魯迅也是好兄弟,什麼都和他説,還答應他,去自己家捉魚、看西瓜、撿貝殼……可是這次,他的處境很艱難,對魯迅也是恭恭敬敬的了。

我們現在還是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比較無拘束的。可是再長大一些,就會有許許多多的顧慮,等到同學聚會的時候,每個人就都會有自己的心事,再也不會和別人什麼都説了。所以我們也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個人,小時候就要放開一點玩,長大了就不能玩了。

當閏土出現在魯迅面前時,魯迅很熱情的去接待他,可是閏土卻像不認識的'農民與地主之間的關係一樣很恭敬得叫他,使他們都很尷尬。只是因為閏土的心裏,不像以前,裝着的是稀奇事,而是他的生活平困,不好意思面對“老爺"。最後沒辦法,魯迅只好用送東西來收場了……

讀《故鄉》有感4

窗外,天灰濛濛的一片,刺骨的寒風肆意地吹着地上的枯萎的樹葉。格外地寒冷,不禁讓人打起哆嗦來。一看就知道是秋天來了。

在這日子裏,我讀了《故鄉土,祖國情》這篇文章之後,我才體會到什麼是愛國。英國的英格索爾説過:“力爭使祖國變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愛國的。”這不就是曾經在我們中國母親在最苦難的時刻拯救過我們中國的那些偉人嗎?就是因為他們,我們的中國才有今天,才有今天這段輝煌的歷史。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棲息之地;沒有祖國,我們就沒有了今天的快樂生活;沒有祖國,我們就沒有了這幸福的家園。相對而來,有了祖國,就有了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有了尊嚴,有了……《故鄉土,祖國情》裏的主人公肖邦,他就有着一顆愛國之心。肖邦是波蘭的音樂天才,他那時只有16歲,彈的.琴就十分美妙、唯美。他認真勤奮地學習音樂,終於有了個好結果。但是天空不會永遠是晴空萬里的,總會有烏雲出現。當時俄國佔領了波蘭,肖邦情不得已地離開了祖國。肖邦抵達維也納不久,華沙人民起義,把俄國趕出了波蘭。那一個晚上,肖邦寫了三首曲子,這三首曲子都十分深切地寫出了他內心的感受。他之間去了許多國家,創作了許多曲子,他在國外漂泊的歲月中,不幸染上了肺癆。最後,去世了。他死的時候,手中緊緊地握着祖國的泥土。在1849年10月17日,巴黎所有的優秀藝術家都參加了肖邦的葬禮,他們演奏了肖邦的遺作《葬禮進行曲》。

這一位才華橫溢又具有愛國之心的音樂家,就這樣帶着亡國與祖國之土長眠於地下了。

肖邦永遠忠於祖國,他用他的歌聲為祖國歌唱和戰鬥。

讀《故鄉》有感5

今年暑假,我閲讀了《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它詮釋了一個完美地愛的傳奇。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男孩比利一家住在深山裏,他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願望——獲得了一對浣熊獵犬。並且在他們的一起努力下,老丹和小安不負眾望,贏回了捕獵比賽的金獎盃。但老丹卻用生命守護了主人,小安也不願獨活於世。於是,一株紅色羊齒草悄悄地在墳頭綻放……

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比利和這兩隻浣熊獵犬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還有就是這對浣熊獵犬之間團結、互助的深厚情誼。比利深受着它們:他從不會打它們,最多最多隻是訓斥;在嚴寒的冬季,他不畏河水有多冷,毅然下水救起困在旋渦裏的小安;不管誰,只要有傷害小安的舉動,他就會上前阻止甚至打架……正是因為這樣,獵犬們才對比利忠心耿耿,讓比利有求必應。

老丹和小安之間也互幫互助,只要小安不在,或它沒分到屬於它的食物,老丹就不會吃自己的那份食物。相反,小安也是這樣。還有,它們倆如果有誰沒出獵,另一個肯定不會走,哪怕被主人拽走,它也會想方設法地回到狗舍,陪伴另一隻。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和我那5歲的妹妹——豆豆。豆豆很可愛,而且和我感情特別好,每次別人問她:“你最喜歡誰呀?”她總會大聲説:“張可姐姐——”;每一次去外婆家吃飯,她都會緊緊地抱住我,久久不肯讓我離去。

有一次,我帶豆豆在公園裏玩,豆豆不小心跌了一跤,皮擦破了,疼得哇哇直哭,怎麼都不肯站起來走,還嚷嚷着:姐姐抱我!姐姐抱我!怎麼辦呢?她雖然只有5歲,可是依然很重。但看着妹妹那眼裏的淚花、看着那信賴的`眼神,我深呼一口氣,咬緊牙關,背起了妹妹,一步一步,一腳深一腳淺地往回走,路上好幾次都想放下,但終究沒有放下,最終把豆豆揹回了家。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愛的傳奇!

其實,親人之間也好,同學之間也好,如果都能像比利和浣熊獵犬那樣相處,那麼,每個人都能寫出屬於自己的愛的傳奇!

讀《故鄉》有感6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故鄉的柿子》,寫得真好。

文章的作者深情描述了故鄉的柿子生長、成熟、顏色變化的過程。

“細雨如絲,一棵棵柿子樹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快樂的`生長着。”這是作者開頭描寫柿子樹的句子,我覺得很美。

然後作者寫到,幾場春雨後,樹上就掛滿了小小的、深綠色的柿子。是橢圓形的,又亮又光滑,柿子先是深綠色,慢慢長大後,就變成淡黃色,這時的柿子很苦,不能吃,等到柿子快熟的時候,又變成了深黃色,待到熟透後,才變成了深紅色。

因為我的家鄉也有許多柿子樹,所有,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一棵棵柿子樹,樹上掛滿了深紅色的柿子,像一個個小燈籠。

傍晚的時候,我還特意去看了小區裏的的柿子樹,上面真的掛滿了深綠色的柿子,很光滑,但不是很亮,上面有一層白白的東西,像擦了粉。

媽媽説,到秋天的時候,柿子就成熟了。

而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我想看滿樹的“小燈籠”,更想品嚐那甜津津的味道!

讀《故鄉》有感7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良師,也是一個能伴你終生的摯友。今年寒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第一次接觸了魯迅先生的作品——《故鄉》。

《故鄉》是魯迅先生於1919年12月回故鄉紹興接母親到北京時,目睹農村的破敗和農民的悽苦,而寫下的著作。

魯迅先生在這篇小説中描寫了“我”的三個感受。一是愉快。回到家鄉,回憶閏土曾帶給“我”的那段少年時期的美好的記憶時“我”是愉快的。那段記憶中有活潑、健康、陽光的閏土,有閏土帶來的那些令人感到新鮮的.經歷,有閏土和“我”之間那份沒有貴賤,不分主僕的純潔友誼。這段回憶讓我半生回味。可當見到閏土時,“我”卻失望了,閏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衰老、膽怯、可悲的“老頭”。當看到閏土為了生存,為了家人,向身份比自己“高貴”的人低頭,甚至下跪,就連對兒時的玩伴也不例外時,“我”感到深深痛心和失望。

水生的到來,多少使“我”又產生了希望,看到水生和宏兒無瑕的友誼,“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我”和閏土,也看到了希望。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為生活地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感到悲哀。那時的社會使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會溜鬚拍馬、可悲的人。但同時我也看到了社會的希望,正如魯迅先生在文中所説,“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還是希望後輩們“有他們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生活。”

讀《故鄉》有感8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説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看到文章《故鄉》的第一句話,我就忍不住繼續仔細往下讀了起來。開頭的一句話,竟然就能抒發這麼多的情感,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回到故鄉時候的失望與落寞,對自己不能憶起故鄉曾經樣子的懊惱。多麼真切的語句啊。

後來慢慢地往後讀,讀到母親提到搬家的時候,眼角有一絲落寞,然後又決口不提搬家的事情了。短短的一句話,將母親難捨故土,不想遠離這裏的心情描寫地淋漓盡致了。母親的眼神淒涼,一個老人在故土住了這麼多年,看到故鄉日漸荒廢,人的容顏也慢慢變了,有的人心也變了,見證了太多的滄海桑田,內心是何等的淒涼。想到自己的爺爺奶奶,一生的操勞,鍾愛的老家,內心竟也有了點心疼。

讀到作者回憶與閏土兒時交談玩耍捨不得對方離開時,我想起了從小的發小們。因為我讀書讀到中途就轉去城市裏了,幾年的不見,明顯感到與他們之間有了淡淡的隔閡,以前一起嬉戲打鬧的.場景竟也不好意思提及。最悲傷的事情,是曾經熟悉的人漸行漸遠。透過文字我也能體會作者心裏的失落與無奈。

曾經那麼愛美的豆腐“西施”,再也不像年輕的時候愛擦粉,愛打扮了,坐着的樣子也不再那麼端莊了。甚至變得有點嫉妒日子比她好的人,惹上了貪婪小便宜的惡習。時間那麼久,有的人仍然可以做出水芙蓉堅守本心,有的人卻在時光裏淪落了,變成了自己最不想變成的樣子。這是一個人的悲哀,也是一個落魄時代的悲哀。

年少的閏土和自己無所不語,長大的閏土對自己卑躬屈膝。年輕的“豆腐西施”保持着自己最美好的樣子,老了的“西施”整天思考佔小便宜,人生有時很諷刺。每一個人都曾經歷最艱苦的時刻,只是,唯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裏沉淪。

讀《故鄉》有感9

太陽炙烤着大地,風是熱的,在這烈日炎炎的夏日裏,我依然選擇一到週末就去圖書館。邁着歡快的腳步,我又一次來到了圖書館。頓時,一陣清涼迎面撲來,紙墨的香味沁人心脾。我猶如往常一樣,如飢似渴地掃視着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書,這本,那本,我都想看。這次,我的眼睛停留在《紅色羊齒草的故鄉》上。雖然這本書在家裏我已讀過,可再次看到它,還是不由自主地拿出它,輕輕地撫摸着它的封面,捧着書依偎在書架旁有滋有味地讀了起來。

可愛的男孩比利努力攢錢,買下了他夢寐以求的一對小獵犬——老丹和小安。他們一起度過了捕捉浣熊的美好時光。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勇敢善戰的老丹和聰明伶俐的小安,他們形影不離,互相關愛,在小主人比利遭遇惡獅,生命危在旦夕時,勇敢的老丹用自己的'生命守護了小主人,深情的小安絕食了。最後,小安在老丹的墳頭睡着了,在它們沉睡的地方竟長出了紅色羊齒草……

讀着讀着,我眼前浮現出了奶奶家兩隻可愛的雞,一隻叫絨絨,是隻聰明但瘦小的母雞;另一隻叫長毛,是隻健壯的公雞。每當吃午餐時,絨絨總能迅速地找到蟲子的藏身之處,隨後便咯咯地叫着去找長毛,長毛便用他強有力的爪子刨開土地,用尖尖的嘴啄出蟲子遞給絨絨吃,絨絨又會把蟲子分一半給長毛,兩個小傢伙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它們的午餐。可不知為什麼,一天清晨母雞絨絨突然停止了呼吸,公雞長毛呆立在一旁,久久也不願離開!這不正如老丹和小安嗎?這種温暖心靈的故事很多很多。有一回,我下樓梯時,一不留神腳受傷了,行動不便。同學們有的替我打飯,有的幫我背書包,有的代我收作業……每當吃午餐時,送飯的同學總是自己還未吃上飯,便匆匆忙忙地端來熱騰騰飯菜,輕輕地遞到我面前,噓寒問暖,“這些飯夠嗎?”“菜是不是涼的呢,要不我明天拿個蓋子蓋吧……”我説:“以後你自己吃完飯再給我送飯吧”她總是搖頭。每次等我吃完飯,她才安心地端着空盤子往餐廳奔去。看着她一蹦一跳遠去的背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眼眶濕潤了,真想衝上前去,大聲地説:明天你吃完飯再給我送飯吧……

天氣炎熱,街口有大媽在贈送免費涼茶;馬路上少先隊員正攙扶盲人過馬路;公園裏,一位大哥哥正幫忙撿小妹妹飛走的氣球……在我們身邊,總能不經意地發現這些美好的畫面,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論是情同手足的親人、朋友,還是素昧平生的路人,這股正能量無處不在。

讀《故鄉》有感10

十四歲時第一次讀周作人先生的《故鄉的野菜》,感覺特別的親切。像野菜一樣樸素卻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抒寫着故鄉自然清新的野趣,洋溢着淳樸又濃郁的鄉情。

“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隻‘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遊戲的工作。”多有鄉野氣息!“花紫紅色,數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着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為小孩所喜。”多美啊,真是妙趣橫生!“清明前後掃墓時,有些人家——大約是保存古風的人家——用黃花麥果作供,但不作餅狀,做成小顆如指頂大,或細條如小指,以五六個作一攢,名曰繭果。”真讓人垂涎!諸如此類自然清新的文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獨特的故鄉鄉野意趣,讀來無不讓我遐想聯翩,心生歡喜。“薺菜馬蘭頭,姐姐嫁在後門頭。”“黃花麥果韌結結,關得大門自要吃: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讀着這些歌謠,我的耳畔似飄蕩着那些和我一樣的鄉里孩子們俏皮的童聲了……

我從小生活在七仙嶺下,從名字看,她就很吸引人。相傳當地黎族女子勞作之餘用橘葉泡温泉洗浴,得以容顏美麗,王母娘娘聽説後,派七仙女下凡偷師,誰料七仙女來到保亭後,被熱帶雨林温泉風光所迷,化作七峯永駐人間。七仙嶺以山上的熱帶雨林和温泉著稱,位於我們縣的東北邊,是海南省的名山之一。她“身上”無奇不有,她是我們的樂園。

春天裏,七仙嶺到處是胖嫩胖嫩的野菜,簡直是一座天然的大菜園。《故鄉的野菜》中講到的這裏幾乎都有,蕨菜呀,薺菜呀,馬蘭頭呀,還有好些叫不出名的。我甚至懷疑所有的“綠葉”都是野菜,她們看起來太誘人。望着滿山的嫩綠,我們這羣山裏的孩子心都盪漾了。週末作業,父母嘮叨甚至是老師的.責怪都擋不住我們的腳步。我們在山上肆意的説笑、歡呼、奔跑,時而也聚精會神的尋着自己或家人鍾情的野菜,摘野菜,挖野菜。不知不覺籃子滿了,可是心未滿,把籃子隨意放在一處,又開始追逐説笑了。每次回家的時候,籃子總是充實又美麗,因為它不僅裝着野菜,還有野花的裝扮,還有歡笑的陪伴……

在七仙嶺上我很多次想着自己壯麗的未來:像蒲公英一樣飛出大山,在更廣闊的天地裏紮根、茁壯……

可十四歲那年讀了《故鄉的野菜》後,望着大山,我矛盾了。心想:很多現在理所當然的東西在未來會變得遙不可及,或許他們還會被時間或空間與我永遠分離。眼前的“樂園”——七仙嶺,春日裏胖嫩胖嫩的野菜,夥伴俏皮的童聲,山野中奔跑着的矯捷的身影……

近日再讀《故鄉的野菜》,矛盾被解開了。或許在離開的日子裏,遺憾是美,懷念也是一種美:或許離開是為了更好的迴歸。

故鄉的野菜不會忘,故鄉的野趣不會忘,野菜旁的暢想不會忘。

讀《故鄉》有感11

故鄉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種情感,一種親切的感覺。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他的故鄉是一個舞台,演繹三種人生。或許在今天看來,魯迅半白半文的風格,一直讓人感覺生澀。閏土是文中一個主要人物,他就是一個農民的代表。閏土的少年時光多美好!抓鳥,刺猹,拾貝,觀魚,多快樂的生活。但中年時的閏土呢?多災多難,生活灰暗得不能形容,這又是怎樣的不幸!不是因為世界的黑暗,而是人性的黑暗。逆來順受代替了勇氣,小偷小摸代替正直,拜天拜地代替了自信,一個閏土的麻木或許不算什麼,但千萬個閏土的麻木不仁又會怎樣?倘若人人振奮起來,閏土又怎會成一個悲劇?楊二嫂也是魯迅筆下的人物之一。她絕不只是一個笑話。她代表了無數市井小民。或許她唯利是圖造謠生事,但在文中魯迅並沒有呵斥。為什麼?在魯迅看來,市井小民就是如此“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攮攮皆為利往”貪點小便宜,又何妨?這才是真正的世俗。因此楊二嫂會一直存在。對於這種人,不理即是,又何必批判?“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民生活的痛苦不堪,引起了先生的思考。舊社會就是一條路,努力的.改變社會的封建、迷信,改變人們封建的思想,新時代的大門才能打開。而《故鄉》種最令人傷心的,莫過於失去“故鄉”這個美好地方的“我”。其實故鄉沒變,變得只是“我”心中的觀念罷了。

讀《故鄉》有感12

進了學校,小強和娟就分開走了,因為他們的寢室在不同的方向。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根本不知道要讀那篇文章。離開地球是我的無奈,離去也是我的選擇;可它突然把剛才吃進肚子的食物吐了出來,然後又去吃,吃了又吐,吐了又吃......這樣折騰了好幾回後,終於把食物真正地吃下去了。

然而鄉愁並非主要的,最讓人感到悲哀的卻是閏土的巨大改變。那個金黃圓月下西瓜田裏的閏土不見了,站在作者面前的是一個捏着長煙管裹着薄棉衣在冷風中瑟瑟發抖的農民。閏土悽苦的生活是什麼造成的呢?是那個社會。這一切都讓人感傷,鄉愁夾雜着作者對故鄉破敗的感慨,不免有萬種滋味齊聚在心頭的感覺。惟有希望才會讓人在寒冬裏感到心底的一絲温暖。哀傷與希望的交織可以説是《故鄉》的基調。

對我來説,回憶故鄉的時候只有留戀,因為自己的`快樂的童年留在故鄉。

從鄉下小鎮來到北京,進了一所美麗的大學,卻喪失了我的聽覺,除了麻雀、灰喜鵲,和嘰嘰喳喳的烏鴉,我聽不到其他的鳥叫。我盯着那羣飛遠的麻雀,告訴自己它們是黃鸝,是杜鵑,是布穀鳥....

我聽不到麥叢裏斑雞一長一短的叫聲,我聽不到松樹林裏金翅兒的啼鳴,我聽不到秋空裏“滴滴水”的清脆的裂響,我聽不到屋檐上燕子的歌。

我也聽不到溪流的塗塗的聲音,也聽不到晨霧裏不知名的蟲子晨曲,我也聽不到原野上黃牛的長哞和陽光裏曬太陽的豬患快意的呼喊......

我再也沒有看到自由飛翔的羽翼,再也沒有看到夕陽裏飄起的炊煙,再也沒有看到拖着鼻涕打鬧的童年......

我的故鄉有座荒家,裏面埋葬着我的夢想,我的靈魂,我的心。有一天它會裂開,跳出一隻金褐色的蟋蟀,它震響雙翅,進入我的夢鄉。關於希望

以前看過豐子愷先生的一篇短文,叫做《實行的悲哀》。大意是説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打算的時候興致勃勃,充滿了激情,可是真正實行起來了,卻會發現不過爾爾,難免有些失望。他特憊舉了學生放假的例子,大概也是我們當學生共同的感受吧,即放假前對假期的生活充滿了憧憬,真到了假期,想像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其實也平淡得很。他把這形容為一種“悲哀”。

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小説時,我就深切地為這種“悲哀”所籠策。當然,還有一句更流行的話能將這種悲哀表達得更加貼切,那就是“相見不如懷念”。

其實,細緻地想一下,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結論:人的想像力總比現實的可能性要大。當把一件事情想像得很美好時,現實不會那麼美好;當把一件事情想像得很糟時,現實也不至於那麼壞。於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可能就是要比生活在憧憬中的人要平靜一些,不至於在大喜大悲中大起大落。

按照上面的説法,豐子愷先生文章的題目就應該改作《憧憬的悲哀》了。不是嗎?是我們自己無端地構造出一個“美好的假期”,而最後只能在現實中跌落;是“我”一直念念不忘早已不存在的月夜下的閏土,才會感到“氣悶”和“悲哀”。

想到這裏,就愈感到小説結尾處的深刻了。“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原來讀這句話時,總覺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裏。現在才發現,它是在敍述一種人生態度。魯迅先生説的“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意思並非讓人們放棄希望,而是把希望放在一個並不顯眼的位置,不要讓希望總是佔據自己過多的視野。在現實中踏實地走着,這樣就不會總是失望,於是路有了,離希望也更近了。

我想魯迅先生的告誡也許特別適用於我們年輕人。從小就在 “長大了以後要當科學家”、“長大了以後要當藝術家”的口號中生活慣了,倒是很少被教育去認識現實中的困難。於是總是在失望中去接受現實,好像現實和理想總是矛盾的。為什麼不能從一開始就平靜恬淡一點呢?這就會有更多前進時的喜悦,更少受挫時的沮喪了。

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是需要理想和勇氣的,但這遠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走,並且要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恆,永不放棄。

讀《故鄉》有感13

酣酣鄉水,思念無盡;美美鄉心,温暖無限。

她自歐洲踏過泛泛之途來美,尋不到家鄉的水,只可飲啜着異鄉異土的水罷。行旅匆匆,人亦匆匆,掀起心中煙沙,連心情變得麻木,而陪伴麻木的心的是無盡的;追憶着大陸故鄉的情茶和安居三十多年第二故鄉的安水,她的心裏,是對故鄉的以往無盡的思念,花開後花又落,思念一層疊一層。

淅淅瀝瀝的風雨迷濕了回鄉的念頭;混混亂亂的凡塵迷花了望鄉的視眼;無情無心的生活將人活生生地從故鄉剝離,剩下的只有痴鄉的心,以及家鄉最能安撫心的最美好的東西。

憶及往昔,在悠悠涼風的仲夏傍晚,大人們忙了一天的農活,坐在自家的庭院裏靜靜地享受這傍晚時光,梵歌載載,任時光的白馬馳過,等一聲塵埃落定。老舊廚房的燈光暗暗的越發温馨,炊煙伴着炒菜聲裊裊升起,伴之而來的還有讓人垂涎的飯菜香味。

躺在院子裏的竹製搖椅上,伴着花貓,搖一搖清風蒲扇,愉悦地聞着母雞“咯咯噠……”的聲音,看着鴨蛋黃一樣的夕陽緩緩地落下,慢漫地帶走白日炎炎的熱氣,胭紅的雲朵一層疊着一層波浪似得以太陽為中心往外湧,越外面顏色越發白皙,不過他們在時間的沖洗下終將黯淡了。白白的`月兒彎彎,似一團小棉絮,在藍藍的天幕中早早地掛着,用柔美的眼神俯望着舊舊的民房,幽幽的山崗,緩緩地清。我愜意地躺在搖椅上,毫無壓力感,只等夏風薰心。

支一方方的小木桌子,架在院子裏,石榴樹下。拿幾條矮矮的小板凳,飯菜逐個端上來,擺上筷子、瓷碗,香噴噴的幾個簡單菜色,引得未成熟的石榴透着微紅的臉蛋紛紛低下頭來,似乎也想嚐嚐這鄉間晚飯。

爺爺拿着蚊香放在桌下,夜色未深沉,可那時明淨的天空從夕陽落下的山崗透着微微的亮撒滿了滿天的星星,眨着好奇的大眼睛痴痴地望着誘人的小鄉村;涼潤的晚風晃着院子裏的石榴樹,温柔地拂過我的臉頰,用泥土和樹葉的想起刺激着我的嗅覺,揚起妹妹的長髮,又帶着飯菜的香味戀戀不捨地走向遠方。峨峨遙山,俯瞰清河,淌淌清河,醉望遙山;柔柔的月兒用柔柔的月光柔柔地撒向月下大地;螢火裝點着燦爛仲夏,對荷蛙鳴,蟀歌連綿,燈光,音樂,組成一個樂隊,在美美的夏晚忘情的演奏。

幾多繁華少,那美好而瞬逝的韶華,我燦燦的年華,隨着成長的孤車駛過萬千風景,縱使世人所説的美景,我未見幾何,它們終是敵不過童年那夢一樣的仲夏夜,那故鄉的夏景。

水是故鄉甜,琦君讚美其故鄉的酣水,是對温馨的回憶一份難解的不捨;而我的心,在日漸繁重的學業裏,我只能用那空餘一點的年華,憶幾許風景,平靜心中因無風乍起的波浪

讀《故鄉》有感14

這本書講述了小男孩比利,最大的願望就是得到心愛獵犬,為了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比利替釣魚人賣過魚蝦、賣過蔬菜、摘過漿果。可是,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實現願望的信念!

他憑着堅固的勞動和頑強的毅力,在兩年裏終於得到了一對獵犬———老丹和小安。我在為比利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感受到:比利的家庭雖然不富裕,大但他有一種很寶貴的品質,那就是堅持不懈,才如意以嘗的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比利與自己心愛的獵犬形影不離,並且成功訓練了這對獵犬。在比利第一次打獵時,他斷然砍斷了一棵要幾個人合抱才能抱住的粗壯的楓樹來獲取小獵犬的信任,也讓我感覺到比利是個説到做到守信用的人。

在看看老丹和小安,這倆只獵犬勝過多少擁有貴族血統的'名貴犬。他們每天穿越山頭,尋蹤冰河,撲捉浣熊,結下生死與共的情誼。

老丹和小安獲得了獵比賽的金盃獎和銀盃獎,追蹤到最為狡猾的浣熊鬼,在奧沙克山區為比利贏得了崇高的聲譽,但是在一次捕獵中,比利遭遇惡獅。在與惡獅的搏鬥中,忠實的老丹為了保護主人而身負重傷,奄奄一息。讀着這段文字,我的眼前彷彿出現老丹那種無助的眼神,那毛茸茸的長耳被撕得一條一條的,肚皮兩邊的肋骨被利爪抓開,露出了白色的骨頭,血肉模糊的傷口遍佈全身,我忍不住停下來,一遍又一遍地讀着這些文字,我的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在心裏祈禱,希望老丹可以戰勝傷痛,勇敢地站起來!可是事與願違。老丹死了。可愛温順的小安失去了同伴,也不願活下去了,我再也忍不助眼眶裏打轉的淚水,心裏萬分傷心、難過。

但是,在老丹和小安的墳墓上,竟然長出了一株美麗的紅色羊齒草!它像彩虹一樣架在兩座墳墓之間。傳説紅色羊齒草生長的地方是神聖之地。因此只有天使才能播下羊齒草的種子!

這是一對多麼忠誠的狗!也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他們都能為自己的主人和夥伴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當天使為他們播撒羊齒草種子時,就説明老丹和小安得到了永生!

讀《故鄉》有感15

《回到故鄉的狼》一文中,作者將北美第一批殖民者對狼的殘忍、西歐查理曼大帝對狼的仇視與土著印第安人對狼的尊重、古埃及的呂科波利斯城市對狼的崇拜、加拿大人對狼的寬容、一箇中國朋友對狼的懷念,這兩類對狼的截然不同的態度相對照,在其具有強烈情感傾向的語言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對狼的存在的重視。作者引用了殖民者説過的一句名言:“惟一的好狼是被打死的狼”,並指出:“人在對狼的態度轉變中,經濟利益是惟一準則,狼在生態環境中所起的作用,則從未被考慮過。”

作者的語氣中流露出了對捕殺狼的行為的憤怒,對人類以經濟利益為準則而瘋狂的.捕殺狼的不滿。作者認為人不能簡單的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為了保護人類自身的利益就盲目的開展“滅狼”計劃。作者看到的是狼在生態整體中所起的作用,這與“生態整體主義”的主張是相契合的。“生態整體主義(ecological holism)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而不是把人類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把是否有利於維持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和諧、穩定、平衡和持續存在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為評判人類生活方式、科技進步、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終極標準。”

作者的出發點是生態系統的整體利益,而人類大肆捕殺狼的出發點則是基於人自身的利益,根本不去考慮狼在自然整體中的作用。沒有考慮到失去了狼,鹿就會過量繁殖而超過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造成生態失衡。如果人能站在生態整體的高度,就會看到大自然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聯繫的,是不可或缺的。狼的存在雖然使鹿的生命受到了威脅,但是從生態整體來看,卻保護了整個環境的平衡。作者對大地倫理的認識恰恰就是以有機整體的世界觀為基點的倫理見解,《回到故鄉的狼》一文展現了作者的這種生態整體的倫理觀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