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讀後感精品12篇

來源:文書谷 1.69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皮囊》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皮囊》讀後感精品12篇

《皮囊》讀後感1

週末看完了蔡崇達的《皮囊》,第一次聽説這本書,是在遼寧衞視的[説天下],媒體渲染的是劉德華為這本書寫了序,“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人生際遇的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裏碰到甚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啟發,都是明燈。”説的真好,因而好奇買來一看。

書中所寫皆真情,母親堅持建房,出於對父親的愛,那種感情固執而倔強,甚至不顧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對,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原始最簡單的愛就是成就他,想盡一切辦法讓他開心和驕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讓他抬頭笑,這是人間最質樸實在的愛。而並非為了愛ta而離開,最愚蠢的事莫過於讓你找個更好的。世上有太多更好的,更好的房子,車子,衣服,食物,甚至是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是為一個人付出的一份情,無法複製,世間唯一。

很多時候,我也有考慮過關於死亡的事。記得小時候,和祖母感情好,她雖然眼睛不好,但是總有許多做不完的針線活,可穿針對她是一件困難的事,於是小小的我就是她的眼,在整個漫長的寒假我都要陪着她坐在炕上給她穿針,一根接一根的長線。在枯燥乏味的沉靜中,她也會絮絮叨叨的給我説一些我聽不懂得話,好讓時間過得快一點,這些話包括展望我的未來,預測她的老去和死亡,那時小,搞不懂未來,但是知道死亡的含義,就是躺在地上永遠不起來,還要被埋在地下永遠不相見。每當她説到她將來死了如何,我就哭起來,活也不幹了和她鬧,説你不準死,你死了我也不活了,她哈哈大笑説人總是要死的。那時候就不明白,人為什麼非要死,尤其是自己喜歡的人。現在明白了,世上如果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死亡了。所幸祖母現在還陪伴我,我每個星期都給她打兩次電話,她總也有説不完的話,不過也多是重複,大抵是擔心我的`未來,説我沒有穩定的工作,生活拮据,怕我沒有遇到好人,過得不好。直到現在,我一想到祖母有一天還是要離開,就難過的想哭。我是希望人死後真的有靈魂的,那樣她就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的看着我,抬頭三尺,我説話她就能聽見。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多少人每天都拖着疲憊的身體工作到深夜,但是有幾個人會因為這樣的辛苦而快樂?有幾個人還在堅持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想做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假如喜歡讀書,就一本接一本的讀,想寫字就寫,想寫什麼故事就寫什麼故事,沒有限制,就像每個人的人生一樣不設限,千萬個人有千萬種活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就足矣。把生活過在自己心上,而非別人的嘴上。這一副皮囊只是為了讓你的靈魂更豐富和深刻,而不是為了肉體的享受讓靈魂遭受折磨。

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關鍵是普通的坦然,普通的歡喜,沒有精心算計的疲憊,沒有強顏歡笑的虛偽,靈魂可安放,精神可寄託,此生便可無憾了。

《皮囊》讀後感2

《皮囊》是蔡崇達先生的第一部文學作品,所有的故事在偏僻的福建漁業小鎮上聚焦發散、輪番上演。它共收錄14篇散文作品,一則後記。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真實而不乏客觀冷靜。過往本多辛酸,如抽絲剝繭再臨其境,難免有淚輕彈。娓娓道來,款款收筆,動容處直教人唏噓,深思處又頗具灼見。捧一顆赤誠心,每寫一篇,心傷一遍,數顆淚珠砸下,便是百孔千瘡。

閩南閩南,一聲聲呼喚故土,竟是淚眼婆娑。百般思量,卻都是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這些刻在骨頭裏的故事,每一道,都是一份參悟的契機。

作者寫父親去世。他握着父親冰冷而僵硬的手破口大罵,淚水決堤。他拼命工作,攢了近二十萬的積蓄,他要送父親去美國治療,他的希冀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偏執到根深蒂固,只差離離原上草。

然而所有的未完成卻告訴他子欲養而親不待,那個支撐他五年的信念轟然倒塌,他憤怒、恐懼、彷徨,所有的計劃都硬生生偏離軌道,他手足無措的像個孩子,直到整理遺物翻到一張自己的相片,靜靜躺在父親的牀頭。從那被撫摸到發白的相片,他甚至可以窺見他那年邁而殘疾的父親,抬起蒼老枯瘦的雙手,透過窗外清澈明亮的月光,順着邊角向相片中心攀巖,惜若珍寶。於是,“才知道自己恰恰剝奪了我所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於是,皮囊下包裹的那顆心不再沉睡。

李敬澤先生曾為本書作序,他説: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顆心,又以怎樣的方式沉睡不醒,那被污濁與慾望拖住的厚重皮囊讓你聽不見行將枯萎的內心呻吟。

生命本多輕盈,皮囊之於心,是庇佑,護住心脈,固本必穩;心之於皮囊,是指引,長夜如斯,心如明燈。有皮囊而無心,如行屍走肉,空有軀殼;有心而無皮囊,如垂暮之人,心有餘而力不足。

人與人之間本是心與心的共鳴,卻原來不是用看的,而是感受,是惺惺相惜。

我始終堅信,只要點亮一盞心燈,無數盞心燈都將被點亮。這就是感受的力量,閲讀亦如此。

“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這是我認為的‘寫作的終極意義’,這是我認為的‘閲讀的終極意義’。”

人有各異,實屬幸運。

我們應該從他人的瑣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重疊、剝離、迴歸,剖析自己人性的缺口,將本來殘缺而脆弱的心,一點點修正、補足、填充,變成一顆強大的心、一顆面對起伏而鎮定自若的心、一顆會思考能辨善的心。

《皮囊》讀後感3

好看的皮囊到處都是,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曾經風靡一時的網絡語言。

而“皮囊”一詞如此之火卻不是因為《皮囊》這本書,來自同學的強力推薦,偶然書店翻到,便被第一章的阿太所吸引。提到老太,我總是想到魯迅先生的《閏土》裏的豆腐西施,然而不同於豆腐西施,阿太是一位睿智、淳樸、果敢的智者,也許你會説,是不是太誇大了,然而藝術來源生活,生活平淡卻不平庸,生活教會我們的是我所遠遠想不到的,所孕育出的智者又豈是歷史上的所記錄的寥寥者。

隨心所向

你知道對阿太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嗎,當屬:肉體就是拿來用的,不是用來伺候的。人們總是在探究肉體和靈魂的關係,然而那麼多探論各説其詞,真正能説服我的卻是阿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具皮囊,皮囊裏面包裹的是一顆心,而那顆心最終指引我們去向何處。有過快跑嗎,跑到極速,總有種靈魂脱離肉體的快感,自在飛奔,不受約束。肉體的束縛感往往讓人失落。然而肉體的作用卻也不能否認,他輔助我們,隨心所向!

人性

文章中主要講述作者的周圍的人,許多文章歌頌為偉人、歌頌歷史,卻往往忽略最親近的人,所以有了這麼一句話:最熟悉的陌生人!作者文筆真摯,感情充沛,那些故事彙集到一起,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算是特別豐沛的人生經歷。從整本書來看,作者緊緊圍繞自己周邊最熟悉、最親密的人展開:倔強的殘疾父親、對生活勇敢而又無助的母親、自尊心強烈到殺死自己的天才文展、滿嘴“世界”和“理想”而遭受現實沉重打擊的`厚朴、被小鎮古制舊俗扼殺生命的張美麗……一個個個性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透過作者的眼睛,彷彿讓人看到了泛着太陽細碎光影的海面,嗅到了一陣陣帶着鹹味的拂面海風,更領閲到了特有的閩贛小鎮風情,那裏的人如同我們身邊熟知的每一個人,發生着我們都熟知的每一個故事。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父親作為家庭支柱精神之光的中國式家族的情感命脈,看到了最底層人民面對現實用力強悍活着的尊嚴和自強,看到了面對生與死人性最初的一面,這是我覺得書中最親切、最温暖、最打動我的地方。

王小波説: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身無能的憤怒。

慶幸讀到這本書,看看不一樣的人生,看看黑狗達的過去,能讓我們珍惜現在,珍惜身邊人,珍惜本心,守護真心。

生活中總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很重要,靈魂的清澈和滿足更重要的,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裏説的那樣,“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心醒着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願你走過人世喧囂,歸來仍是純真少年!

《皮囊》讀後感4

“我知道,即使那座房子終究會被拆除,即使自己在一段時間裏過着艱苦的生活,但我也知道,我這一輩子,都有家可回。”從一句話,就愛上一本書,我想也許這就是蔡崇達這本《皮囊》的魅力所在吧。簡簡單單的文字,帶着一份濃濃的親情,留在我們心中的就是那份久久不散的感動。這本書是蔡崇達依照自己的經驗而寫成的一本自傳性質的小説。一點點的向我們講述着自己人生之路上的那些坎坷經歷。還記得韓寒曾經評價這本書的時候説過“好的文字往往會帶給人們兩種閲讀感受,一種是一口氣讀完,一種是捨不得讀完。”而在我的感覺中,這本書是兼而有之吧,總想着一口氣讀完,是因為被生活中那些簡單的故事而吸引,不捨的讀完,是合不上那份源自生活的啟迪和感悟。

也許對這所房子來説,曾經全家都是反對的。父親中風癱瘓,住院治病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而這個時候,母親執着的蓋那所房子更是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飯桌上吃的永遠都是那些“來歷不明的菜”,生活裏永遠都是那些無休止的爭吵。沒有人會理解倔強的母親為何一定要蓋起那樣的一所房子,讓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的雪上加霜。就像是作者所説的“那是一份為了做給別人看的任性,對我們自己的生活毫無意義。”可母親還是堅持的去做了,自己一個人承受了生活中所有的壓力,只為了哪一所房子可以儘快的蓋起來,甚至自己親自動手設計,把作者的學費也拿了出來。

其實自己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曾經以為這是一個多麼任性的'母親。那些小小的倔強在少女身上可能是值得人們讚揚的品質,但在一箇中年婦女,有家有業的人身上,又像是一份不負責任。只是當我們一點點的讀着那些文字,又會滿滿的被這個母親所感動。讓我們思考着是一份什麼樣子的堅強才讓她抗下了生活中所有的苦難,為了有一個家而承受了所有的壓力,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心酸。是呀,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癱瘓的父親看到這個家依舊是那樣的完整;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子女們知道無論多難,風風雨雨中總有一個家可以回;有這樣的一所房子,可以讓她自己知道她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所打垮。

那一所房子,或許早已經不再是一個住的地方,那是一種信念,一種歸宿,一種温暖。讓每一個人在外闖蕩的孩子知道又一個人在默默的守護着他們。讓無法面對的坎坷看起來也不過就是如此。“回家”我相信無論是對於誰來説,這都是一個值得欣慰的詞,而這樣的欣慰,就來自於母親那些不被人們所理解的倔強,就來自於那些無數苦難中的堅持。因為有你,所以我有家可回。因為有你,無論生活中有多少風雨,都讓我們相信總有陽光。

《皮囊》讀後感5

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辨認。是的,看見別人,看見自己……

剛讀了工會讀書角書單中的《皮囊》這本書,是當代作家“蔡崇達”創作的長篇散文集。書的前半部分寫的是太婆、母親和父親,是作者的原生家庭。書的後半部分,寫的是生活在小鎮的張美麗、兩個阿小、文展和厚朴,是影響到作者成長的外在環境,是抹不去的生命底色。

故事開篇是全書的靈魂,九十多歲的太婆,手張羅着閨女的葬禮,一個人跑來跑去。一會兒掀開棺材,一會兒衝到廚房,走到大廳聽見有人殺一隻雞沒割中動脈,雞灑着血到處跳,太婆一把抓住那隻雞,狠狠往地上一摔。雞的腳掙扎了一下,終於停歇了。“這不結了——別讓這肉體再折騰它的魂靈”,沒文化的太婆這句話撼動“三觀”,作為肉體的皮囊只是生存的最低生理需求,為了印證這一點,看着閨女的'軀體進入焚化爐,她斜着眼一聲不哭。事一了結,太婆迸發出她蓬勃的生命力,印證瞭如何從肉體到自我實現和超越,就算切斷了手指也只是冷靜的“唉呀”,內心堅定和踏實。這樣的文字,無端讓人驚心。這樣的太婆,讓人敬佩又陡生憐憫。在那副看似強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髮人送黑髮人,揮別先她而去的女兒;也曾在摔傷腿之後,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門口,只為等待家中娃娃放學回來的身影。她有她獨特的生活哲學,也有她命運裏被堅實皮囊所遮蔽的巨大憂傷。皮囊,無論再堅實,再怎麼偽裝,終究有朽敗的時候。一旦被揭開,裏面的人心可能脆弱無助到你不能想象。

除了熟悉的親人,作者也寫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裏的病號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屬,敢愛敢恨卻為世俗不容的小鎮姑娘,以及離開家鄉闖蕩最終一事無成的天才少年。他們離當今社會上所描述的那種“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遠,生活裏的失意與痛苦,他們一一嚐盡。他們也許有過意氣風發,有過拼搏與執着,但無常的命運最後還是把他們一股腦地裹進憂傷的洪流。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具活鮮的皮囊,不管這皮囊是什麼質地,它包裹着一顆心。心就像一盞明燈,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與人由此辨認。"用觀照自身來認識自己,管控自己身上的這具皮囊,認識自己,就必須認識周圍的他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遭遇的人,認識他們,照亮他們,由此就能知道自己是誰,在別人眼中又是誰。

人只有真正的認識自己了,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最恐懼的是什麼,才明白自己是與眾不同卻又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皮囊》讀後感6

韓寒作序説:“好的文字往往給人兩種閲讀感受,一口氣讀完或者捨不得讀完。”至於《皮囊》,我很害怕讀完這一個個故事,我怕,我害怕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存檔在崇達(本書作者)的皮囊裏,我害怕分泌的液體在眼裏逗留太久,我更害怕宂長的回想,想起我人生列車裏的那些過客一個個匆匆下車,來不及道別,來不及想念,便成為遠處的風景……

書中一個個小故事,都是崇達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和生活場景築建而成。平凡、真摯、沒有做作,沒有虛偽,只有失落、遺憾、温暖,還有親情、友情。脱掉這副皮囊,摘掉虛偽笑臉面具,直面痛苦和難過,思考着:到底我是誰,我要去哪裏……或許只有這樣,我才會看懂自己,或許這一串串疑慮甚至要用一生來回答。

關於親情

崇達寫了母親的倔強和堅強、阿太的樂觀和寄語、父親的.殘疾和不屈……

《皮囊》裏面有這麼一段;“淡淡的月光從窗户透進來,我才發覺父親的牀頭貼着一張我好幾年前的大頭貼,翻起身來看,那大頭貼,在我臉部的位置發白得很奇怪。再一細看,才察覺,那是父親用手每天摸白。”

我們年輕人努力拼搏,不圖別的,不少人也是為了掙多點錢,孝順他們,害怕“還沒成功,父母便老去”,所以我們年輕人,仍然無法忍受不成功,仍然花很多時間奔跑在尋找成功的路上,仍然用各種心靈雞湯不斷麻醉自己。但崇達嘗試用文字——這面鏡子,警醒我們:家裏的燈,永遠為你亮着;家裏的牀,永遠一塵不染;家裏的角落,依然有你的味道。

關於友情、鄉情

崇達筆下的小鎮美女張美麗,因為人言可畏自盡,不得不感歎百千的善行都抵不過有色眼睛的斜視;大學同窗厚朴,因為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落差也自盡,或許如崇達所説“有些人確實一門心思突破一切想抵達所謂的新世界,但轉頭一看,卻發覺他們只知道用老的規則衡量自己,才發覺,其實他們徹頭徹尾地活在舊體系裏”;國小的玩伴,兩個阿小,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像兩條相交線,只在瞬間交織在一起,最終越走越遠,直到回不到過去那份共處的時光。

這幾篇文章,活脱脱的現實,仿似身邊的例子。人性的醜惡、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其實,我也常常感觸,再好的朋友,有因為距離而跟你漸行漸遠的,有因為價值而放棄並肩作戰的,有因為步調而無法繼續陪的奔跑的。

無論怎樣,即使多年後再見,卻找不到熟悉的話題,面面相覷。越長大,越孤單。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朋友圈繁榮似錦,可是通訊錄一路滑屏下來,卻找不到幾個可以願意被打擾的人。

《皮囊》讀後感7

蔡崇達的這本書,我在其出版了五年才第一次看,總是掛在榜上,卻遲遲沒能完成。終於,趁着次旅行在長白山的酒店和來回的路上,把它讀完了。

讀過之後,談不上感想,因為已經有更多更好更深刻的表達評論過了。自己的感受是有一種胸悶的壓抑從翻開的第一頁就開始,一直持續到一半過,他講完自己的家庭開始講朋友,這才好過來。情緒是始終隨着他的敍述變化的,彷彿自己是一個住在他家隔壁的鄰居,親眼目睹了一般,又如他內心的一個小人,一直站在他肩頭陪他一起經歷,他的每個表達我似乎都能明白,未曾有過相似的經歷,卻又是那般感同身受,痛哭流涕。

我不認識他,但讀完開始很想認識他,甚至於,開始有點想更深地去了解他,第一次有了想和作者發生“關係”的慾望。也想問問他,真的想明白了沒有,那個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其實整本書就是蔡崇達自己的皮囊,一個由原生家庭,親戚朋友,信仰、工作、生活拼湊起來的人。他選的這幾個故事,恰恰是對他人生最好的一個小結,從不同側面描寫了這個人的內心,通過別人的視角,更細緻得剖出了自己心理的溝壑。我不知道作者本人知道不知道,又或者他本就刻意為之,我看懂了,並且入迷出神。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去看,整本書就是蔡崇達精神世界的反射,第一張《皮囊》應該講的是他的信仰,他內心神域的部分,來自阿太,組成靈魂。《母親的房子》應該是構成了他愛情觀和堅韌性格的部分,來自母親,那種沉默篤定的堅持。《殘疾》雖然自始至終説的是性格暴躁,因殘致鬱的父親,但其實是他自己,他的卑微,他的粗鄙,是蔡崇達自己性格里,最不完美和不完整的部分。《重症病房裏的聖誕節》裏面是他開始面對生死之惑的頓悟,而《張美麗》則是他的初戀,是他的性開竅期,也是對美麗的'追逐與自慚形穢的對比。《阿小和阿小》我看得最入迷,那種從三個人的視角反覆發生變化的微妙,那種原生的自卑,滋生的自負與追求,和崇拜和憧憬的負面作用,以及最後現實的反轉,殘酷卻又血淋淋的美,甚為震動。雖然,時期有重疊和對不上的,但朋友的幾章我認為是他部分自己的消亡。《天才文展》是他的天才夢,《厚朴》是他的熱血夢,《海是藏不住的》是他的慾望,在生命的時間軸上不斷消亡,開始思考,開始回答,開始有樸素的願望。

我最喜歡他書裏的幾句話,精準又透着玩味,-他從香港阿小那裏傳染了“香港病”。

-到了大城市,你會發現,咱們這種小鎮捏出來的人多粗陋。然後你會恨生養你的地方,它拖累了你。-這樣的人,還因為出身,總可以嗅到他們身上的泥土味。這使得他們的理想粗暴卻淳樸,讓人感覺不到野心勃勃或者城市孩子般的精明,我樂於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就如同喜歡某種精緻的土特產一般。

-多麼貧瘠的想像力,連想像的樣本都是中學課本里的,-夢想原來是卑微的執着。

書的最後,他希望可以看見每一個人。而我,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加豐富多彩,並且擲地有聲

《皮囊》讀後感8

最近在讀《皮囊》,第一次看到一個作家對親情,對友情,對生活,對自身有那麼深刻的剖析。書中故事平凡如左鄰右舍的家長裏短,但每個故事都能透過身體直抵靈魂深處。

大三時的某節課上,我們的導師推薦了這本書,推薦理由如今已記不起了,猶記得當時自己頗為認真的將書名與作者記錄在摘錄本上,然後便遺忘了。前些時間,閒暇之餘去圖書館打發時間,金黃色的無一字的書脊讓我滿心好奇,隨手翻閲,如獲至寶,便借來細細讀之。我不敢妄自給這本書下定義,如果你知道文學評論界的行業翹楚李敬澤為它作序的話;如果你知道劉德華三十年來首次親筆推介它的話;如果你知道它被白巖鬆、劉同、蔣方舟、李承鵬等曾聯名推薦的話……那麼你必定不會看輕它分毫。

童年的回憶,成長的挫折,生活的艱辛,親人的苦痛……無不觸動着我,哭過之後卻是被書中人物強韌的內心所深深震撼。那個倔強的阿太,那個強撐尊嚴的父親,那個信仰堅定的母親,那個默默無聞卻最是成功的黑狗達……生活這條路,誰也沒走過,誰也不知道路的盡頭是什麼,大家都在搏。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一番話,讓我思忖良久。是呀,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污濁給拖住,我雖沒有蔡先生悲涼的童年,卻也是他文字裏小鎮中的小人物,也是戴着皮囊在世間忙碌的靈魂。假使沒有皮囊這個包袱,那麼我們該是輕鬆自在的吧。

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希望的:“我希望自己懂的處理、欣賞人性的各種醜陋與美好,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我希望自己能把一路看到的風景,都用審美的筆觸表達出來。”

讀它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反省的過程,不斷完善豐沛自己的內心世界,遇見更好的自己。“認心又認人”,是李敬澤先生對這它的評價,我想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有這些。蔡崇達先生的文字讓人不斷的.審視自己,與自己對話。如當代作家韓寒所説:“慢一些,不爭一些,也許得到的更多,到達的更快。”書中記錄了蔡先生的一首詩叫《世界》:“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裏都不去,我可以在這裏,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看多了遙遠的世界與遠方的別人,這一次,請停下來,讀一讀身邊的親人與朋友。雖然上帝給的路不一定是直的,但是我們心裏,要始終有一個直的目標,直的方向。願我也能如己所願,無論在哪裏,去哪裏,多久多遙遠,都有家可回,有人可依,不四下流離,可以呆在一個地方,用清澈的、滿足的靈魂,守着我愛着的人,生根發芽。

《皮囊》讀後感9

這本書是18年我在出差途中買的,一個人坐長途車需要消磨時間,買下這本書一方面是覺得看書相比看手機來説對眼睛更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書的書名起的着實不錯——《皮囊》。

有些意外和搞笑的是,因為讀了這本書,我在飛馳的高鐵上哭了一路。(可以想象那畫面,列車上,一個獨自出行的女孩子,前一秒還在安靜的看書,下一秒就決堤般流淚的場景。)自畢業以來,讀書的數量就開始驟減,所以已經很久沒有因為看一篇文章或讀一本書而流淚了,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還是因為讀了史鐵生的《合歡樹》,父母親情,最容易讓人感同身受,也最容易刺激淚腺。

若是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或概括這本書,我想,我會説——沉重、傷感卻又温暖。

書中的內容大多都是在回憶,作者蔡崇達遠離故鄉泉州,回憶着他的父母親,還有母親明知即將拆遷,卻還是執意即使借錢也要蓋起的房子。

作者筆下的父親,在年輕時是個氣盛的男人,曾許諾母親會靠自己的力量為其蓋一座大房子,讓母親成為街坊四鄰羨慕的對象。可無奈後來由於中風早早就卧病在牀,變得脾氣古怪,給家庭帶來不少負擔,因此父親之於作者,多少是一個被埋怨的存在。

後來父親去世,收拾遺物時才發現,父親的卧室裏,牀頭櫃子的一個極其隱祕的位置,貼着一張小小的一寸相片,相片裏是還在上學的自己,當年稚嫩的臉由於被人觸摸過太多次已經褪色泛白。這是一個被病痛折磨卧牀多年的父親,在無數個思念的夜晚,用自己因中風而不停顫抖的手,反覆的擦拭與撫摸着相片,因為相片中印刻着兒子的臉。

讀至此處,感動,以至落淚。

再説作者的母親,是個堅強且固執的女子,就算家中負債累累,也會因丈夫當年的承諾和期盼而傾注所有去蓋起這座房子。期初我還不太明白這種有些執迷不悟的堅持到底是為了什麼,直到後來,我老家原本的房子也已拆遷,父母買了新房,本以為簡簡單單裝修一下就行,但是父母卻花了大筆的錢在裝修上。

我很不認同,我是家裏的獨女,而我日後肯定會紮根在外地,將來必然是要將父母接到自己身邊的,所以這樣大費周章的裝修一個不會一直居住的房子實在是種浪費。但是,爸媽給了我這樣的回答:“我們生在這,這就是家,所以,總要回來的。”忽然間我明白,為何作者會因為母親所蓋的一座將要被拆遷的.房子而感到一種莫名的歸屬。因為,他知道“我有家可回”。

於是,讀至此處,再次落淚。

“家”能給你帶來一種無法取代的“舒服”。那種舒服是,我認識這裏的每塊石頭,這裏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我知道這裏的每個角落,怎樣被歲月堆積成現在的光影,這裏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時間滋長成現在的模樣。

蔡崇達在這本書中給我帶來的觸動太多,彷彿在閲讀的每一個時刻都能讓我找到歸屬。芸芸眾生,大家披着不同的皮囊,但相同的是,每一具皮囊下都包裹着一顆心。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着一顆心的羈旅。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着的時候,就會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皮囊》讀後感10

其實我一開始看這本書,不太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我以為其阿太的去世,父親的殘疾是讓作者表達對其肉體的不滿,因為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肉體。肉體之於人,會疲勞;會生病;會逝去,這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但後來我發現作者並不是想説這麼淺顯的一個道理。

作者用沒有太多的關聯的每一章節,每一字每一句告訴我們,最重要在於我們內心的靈魂能夠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想要走一條什麼樣的道路,這樣及時皮囊能限制你但是不能阻止你。

第一章的阿太,告訴了作者,肉體只是一個虛妄的皮囊,我們不能因為皮囊的限制而不做我們想做的事情;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不能讓肉體主導靈魂,也不能讓肉體去折磨靈魂;我對作者筆下的阿太也印象很深,那個永遠充滿活力,永遠感覺不會被什麼打倒的老太太,看書的時候總感覺這個老太太就在我的書本里,可愛的活着。

父親的突然中風導致的殘疾,我有一瞬間以為會打到這個本來也就不堅強的家庭,但是脆弱以及別人看來強要尊嚴的母親卻讓我彷彿看到了我自己的媽媽。我的媽媽現在是一個普通而又堅強的女人。曾經她也是個有着可愛夢想,心裏充滿着一切美好事物的女孩,我能看到那張婚紗照上的媽媽笑得有多開心、直到爸爸做的生意失敗,那時候我還沒有剛出生,欠了一身的債,我的`媽媽就開始扛起來許多他本不應該也扛不起的責任。一個女人的肩膀看起來很脆弱很單薄,但是當他心中有信念的時候,我覺得誰也比不上了。那是媽媽一邊要照顧我,肚子裏面還有一個我的弟弟,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確實太小,讓我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明白。媽媽的艱辛,我覺得沒有經歷過得人根本不能理解。所以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母親或者説是女人都一樣,都沒有世人想象中的那麼脆弱,他們能夠扛起一片天。

王美麗我覺得是對於作者比較重要的一個人,這個女人我覺得小鎮上不會有人會輕易的忘記她,即使大家可能很想遠離這個人,不想與她染上任何的一點關係,但是他們不會遺忘她。她用鮮血證明了自己,證明了王美麗這個人。

文展是個極力想走出小鎮的少年,他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方向,他也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慢慢走,即使艱難,即使很難看到希望,但是文展還是充滿這希望,但是文展是驕傲的,遇到了那麼多的困難還是打倒了他,他不得不回到這個小鎮,不得不面對現實,但是我知道他的靈魂已經走到了他想要去的地方發光發亮。

厚朴的結局讓我覺得一陣悲哀,我覺得每個人身邊都有類似厚朴一樣的人存在。他以為他們是最離經叛道的人,最偏離規矩,最接近自由的人,但是殊不知他們的內心在逃避,逃避一些不願意面對的事情。

文中作者沒有可以渲染氣氛,但是我能夠從每一篇文中感受到作者小時候生活的艱難,長大後身上的責任。每個人在走向長大走向社會的路上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會有截然不同的結局。但是經過他們才會發現那是你不避免的行程,有了他們你才能更懂得世上的愛,各種情感以及生命的可貴。

《皮囊》讀後感11

最近我在讀一本書——《皮囊》,我很喜歡文中的一句話:“生活很悲傷,生命很頑強。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永遠沒辦法抵達遠方的人……”我很小就隨父母來到廈門,積分入學上了公辦國小,公辦中學。我的身邊太多懷着各式夢想來到這個城裏打工的人,他們遠離了家鄉,卻又難以真正融入這個城市,成了文中所寫的“用力生活卻終究孤獨的人”。這個城裏有太多這樣的人,比如我的一家。

一直以來我身邊的同學攀比的是腳上從幾百塊到兩千多的鞋子,暑假和父母去了哪些地方旅遊,週末去了哪些格調很高的地方吃飯,我很少參與他們的討論。儘管我也曾為了得不到新的手機而抱怨,為了週末我也不得不穿着校服和同學去玩而煩惱。但是,這樣的`抱怨已經成了過去。我已深深地明白生活本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苦處。

當我們一家來到廈門後,老家的老屋裏就是爺爺奶奶兩個人。奶奶在老家一點也沒閒着,他白天去人家家裏打一些小散工,中午回來的路上要順道揀一些水瓶、紙板什麼的收集好,可以賣錢。家裏還有菜地,兩個老人一直很精心的打理,吃不完的就挑去市集賣。爸媽一直勸他們不要這麼辛苦,但是兩個老人感到自己還可以賺錢,話裏話外很得意。我今年寒假比爸媽提前回去,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白天時,奶奶出門了,爺爺一個人把電視的聲音開得很大,他很喜歡看抗戰片。電視裏槍啊炮啊,打得非常熱鬧,爺爺一個人坐在小椅子上,盯着電視,電視機的亮在他的臉上照出奇異的光。此時,這個客廳似乎放大了一倍,那些寂寞也放大了一倍。

在廈門,爸媽的工作都很非常忙碌。白天爸爸要去打工,晚上要去騎摩托車掙錢。晚上很晚了,我才會聽到他摩托車回來的聲音和大鐵門沉重的“噹啷”聲。媽媽也很忙,早出晚歸,有時老家有點事情,打電話來,媽媽又要急急忙地回老家去處理。他們偶爾才有空在家陪我吃飯。吃飯時,爸爸喜歡看那些驚心動魄的搶劫案、殺人案。吃完了飯,他會一邊用牙籤摳着牙,一邊走來走去地發表對剛才的案子的一些意見。但是這樣的日子是很少的,大多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在出租屋裏。他們不在家的日子,我不太喜歡開電視,我總覺得電視裏熱鬧的聲音會讓我更感到屋子的冷清。我做作業累了,我就會走到陽台去給我的豬籠草澆水,從豬籠草的瓶口觀察有沒有新的蟲子上鈎。日子就是這麼一天一天地過去,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地生活着。

文章寫到此處,讓我們回到《皮囊》吧。文中的作者的經歷和我一樣,父母都在努力賺錢,想買一間房子,給自己和子女在這個城裏找一個温暖的家,房子是他們的終極夢想。與其説是為了子女將來哪怕落魄時也有個歸宿,不如説是他們以為有了這套房子,便可以真正融入這個城市的卑微願望。

夢想原來是卑微的執着,這個城裏有很多務實、謙卑的,隱忍的、努力的外地人,我希望城市對他們懷着更多寬容,讓他們如小小的水分子融入河流。

《皮囊》讀後感12

這幾天,我看了《皮囊》這本書,被它的內容所深深吸引。

開篇就寫到阿太,她雖絕情,但她是作者心靈的歸宿,她教會作者:"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可以説,這句話對作者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全文的主旨。

當時,母親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建好房子,她經歷過挫折,許多人都讓她放棄。而且當時他們家境貧寒,不得不兼職着幾份工作,一個人幹很重的活,作者也必須在放假時做家教來負擔沉重的建房費用。作者開始並不懂,直到後來,他知道,母親這樣做不過是想讓父親在街坊鄰里面前抬得起頭來。這件事不就充分體現出母親對父親從未表達過也不可能説出口,但又萬分深沉的愛嗎?這樣的愛,讓作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讓作者就算在外打拼,也知道自己永遠是個有家可回的人。不幸的是,父親半身癱瘓了。為了讓父親振作起來,他們一家人都傳遞着一種樂觀的心態,以及一種對彼此,對未來的信心。父親在台風來時還堅持要出去練習走路,也能看出父親對這個家很有責任心,以及對生活給他帶來的苦難的`不屈服。這象徵着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但命運終究給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努力並沒有結果,他半身癱瘓的狀況並沒有因他的每天練習而改變。最後因為他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竟然有了一種小孩子的脾氣,這或許是他癱瘓後唯一能讓他振作的生活方式。他對生命更是釋然了,這也是他對生活最後的屈服。作者得知父親走的時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開幕式正在倒計時的時候。這時候是全世界的狂歡,但沒人知道,這一刻,作者的世界崩塌了;這一天,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走了。讓作者感觸最深的,大抵是和父親一起做手術但後來卻不知蹤影的一個男孩及他的父親吧。他突然知道了生命的脆弱和轉瞬即逝,一個人活在過世界上的痕跡,被風一吹被,或者沙子一埋,就不見了。

這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就是 "阿小和阿小"這個篇章。看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讀出了作者自以為的卑微。剛剛認識香港阿小的時候,作者面對一個社會上游人士,嫉妒他搶走了些許讚揚他的目光,又因為他時尚的玩具,穿着和思想而自。因此,當他讀懂了香港阿小與他不一的心理的時候,他選擇了疏遠。但有錢並不意味着全部,香港阿小也很孤獨,他心裏裝着驕傲,卻失去了孩子般的童年。長大了,作者來到了北京,諾大的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當他走在人山人海的地方,總能輕易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在那個小村子裏,雖人少條件不好,有的卻是存在感。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經歷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到他曾感受到過的事情,他寫下的是刻在骨頭裏的故事,留下的是那些我們終究要回答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