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3篇

來源:文書谷 3.1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3篇

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1

做一隻快快樂樂的小螞蟻,在平凡的日子裏,平平淡淡的幸福生活,也是極好的。畢淑敏在《幸福的七種顏色》説到:“快樂是一種心靈自在安詳的舞蹈,快樂是給人以愛自己也同時享有愛的歡愉的沐浴。快樂是身心的舒適和鬆弛,快樂是一種和諧和寧靜。”原來,幸福、快樂竟是如此簡單。

畢淑敏的作品多與自己的職業角色有關,她當過醫生、心理師、作家,筆下文字滲透着睿智和温情,是對生活的一種詮釋,可以説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她的文章質樸真誠,訴説的是對世界的驚奇,對生命刻骨銘心的感悟,對生活始終不變的熱愛。她像一位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裏與你對話,回憶經歷中最美好的片段:它也許是一朵很小的曠野花,也許是一盞冬天的紅燈籠,也許是蒼茫的大漠暮色,瑣碎而平凡,卻能為你推開平淡,遇見生命的遼闊。

幸福有的時候很簡單,生活豐富多彩,遠不止七種幸福的顏色,心態對了,世界就對了,自己也就幸福了,感知多彩幸福,生活則會越來越色彩斑斕。

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2

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而讀完《幸福有7種顏色》,幸福便是我眼中獨特的彩虹,不止七色,而是透着所有讓人愉悦舒心的顏色。

多喜歡那個測試後的一段話——只有我們把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滿了,滿足了,我們才能把幸福、快樂、愛,分享給周圍的人。他們會因我們的豐足而幸福快樂,我們也會因他們的豐足而幸福快樂。

所以,愛自己。所有的'幸福源於自己的心。我們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有很多時候我們拼命在外部世界尋找自己的幸福,結果往往辛苦又徒勞。其實幸福是在內心深處的,它是有顏色的。閉上眼睛,用心去體會自己心中的色彩,我們就能感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是心態的問題。

我的幸福除卻家庭,更多的和孩子們有關。面對着那麼多的孩子,每一天都是如此忙碌與重複,可是,細細想來,每個新的一天宛如一張白紙,孩子們總能為我塗上幸福的顏色。

色彩與色彩相互調和便能變成新的顏色,任何顏色加上白色便能改變明度。心情亦然。彩虹都有暗色,幸福又怎會是單純的明亮的色彩,學會用色彩拌亮心情,在憂傷不快時添上一抹純純的白,淡掉那份不悦,學會感知所有的幸福。

幸福,該如彩虹般絢爛無比。

幸福的七種顏色讀後感3

拿到畢淑敏的《幸福的七種顏色》,粗略地翻閲了一下,瞭解到它只是在靜靜地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有關“幸福不幸福”的故事。幸福是什麼?這個概念有點龐大,有點抽象。詞典上的解釋:幸福——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

那麼,為什麼幸福還會有顏色呢,還那麼明確地列出是七種顏色?因為這個七啊,神祕又空靈,還常泛指表明“多”的意思。是啊,這難道不也是對幸福作出的一種解釋麼?神祕而又空靈的幸福啊,以各種形式存在這個空間中,只是,你看見它了嗎?

這本書它並不刻意強調幸福是什麼,卻淡淡地讓你覺得自己越來越幸福,覺得自己是一個被幸福包圍的人。它讓我相信,沒有什麼困難能抵擋住幸福的腳步,它讓我相信“千頭萬緒”是可以打理得清楚而明瞭的。

這裏,也只是隨口講一些愚見,我的文字顯得自不量力。畢竟幸福太龐大,太抽象。但正因幸福是龐大的,我們可以選擇去吸收,去濃縮,於是,我又覺得幸福是乖巧而真實的。我相信,幸福並不來源於一味的順境,而是生長於一種從容、堅定與樂觀的態度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