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3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1

今年假期,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只覺得平鋪直敍的描繪着作者家鄉的點點滴滴,甚至感到有些瑣碎,而等我靜下心來一遍遍的品味,才發現裏面的特別之處。

伴隨着作者小時候的身影,我也跟着走進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東北一個封建落後的小城——呼蘭河。那個小城沒有半點顏色,那裏的人們更沒有顏色,他們是為了活着而活着,有時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着。

那裏的“盛舉”在我看來是十分新鮮的,更是荒唐可笑的,然而那卻是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下來的封建習俗,從沒有人想過去改變。在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驅使下,人們做出了很多自以為是“積德”事實上極端殘酷的事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12歲本該是一個健康活潑,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過早地嚐遍了人間心酸。小小年紀被賣作了童養媳,失去家人的呵護與疼愛已經足夠可憐,她還要拼命的幹活,忍受婆家無端地打罵,甚至以“治病”為由遭到慘不忍睹的非人折磨。這不是僅僅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整呼蘭河的問題。一羣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提不起勁的人還會被別人的生死觸動靈魂嗎?我想,扼殺了團圓媳婦的,就是所有呼蘭河人這種消極愚昧,麻木無知的生存態度吧!

封建迷信的可怕,麻木不仁的可怕,“順其自然”的可怕,“不反抗”可怕,就是《呼蘭河傳》為後人敲響的警鐘。

呼蘭河傳讀後感2

翻開《呼蘭河傳》這本書,灰暗的天空,市民的是非,把讀者的眼睛緊緊牽住。

走進城鎮,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着,平靜的好像西湖的水面。從城鎮的深處傳來嬉戲的笑聲,那正是從作者和祖父的後花園中傳出來的.。作者的生活十分豐富,也十分孤獨,從作者的祖父那兒獲得了一絲歡喜。祖父是一個和藹可親、善良的人。有時卻會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捧腹大笑,也有時候會哭鬧。“祖父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他只長大了身軀,卻沒改變過他那顆和善的心。”

但有些呼蘭河城中的人卻十分可恨。胡家的團圓媳婦,見人也不知道羞,剛到老胡家就吃三碗飯……寫出了小團圓媳婦的不小心,婆婆開始“教導”了,沒想到她卻“病”了。於是封建社會中的市民開始想餿主意了:“請狐仙,腦神鬧鬼,畫符,用燙水燙……”

但小團圓媳婦被這些“醫生”治死了。馮歪嘴子身上還有希望,王大姐死了,馮歪嘴子把自己的孩子養大,艱難得生活了下去。

人生活下去靠的是什麼?是意志。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寒假裏,我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要屬小團圓媳婦的那一段了,那可真不是一段好的回憶。

小團圓媳婦常被她的婆婆打,因為小團圓媳婦只有十二歲可卻像十四歲那麼高。等她把小團圓媳婦打病了,就花五十吊錢給雲遊真人來醫。後來可憐的小團圓媳婦被她折磨死了,太不像個婆婆樣了!

我覺得小團圓婆婆才真是愚昧無知。她太可恨了,把小團圓媳婦折磨死了還認為婆婆打媳婦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不妥,小團圓媳婦有這樣一個婆婆真是不幸啊!

我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名七年級的女學生家裏,只要她做錯了事,她的媽媽就會卡着她的脖子解氣。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是拿她來出氣,幾乎每天女孩都是鼻青臉腫的。警方發現時,女孩已經被打死了。於是警方給這位媽媽判了刑。

我很幸運,爸媽從沒打過我。我想和各位父母説:“別總輕易打孩子們,給他們一些認識錯誤的時間,這樣家暴孩子太可憐了。”我也替小團圓媳婦感到悲哀,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滿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説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説一個人只要讀書就是在進步;也就像階梯一樣,每爬一層,代表離終點又近了一步。所以,我們不僅要讀書,還要愛讀書。都説人活到老學到老。

呼蘭河傳作者是蕭紅,本書的主要內容也都在寫蕭紅小時候的一些事情。主要人物有:蕭紅、蕭紅的外祖父、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為什麼説主要人物有蕭紅的外祖父,而沒有她的爸爸媽媽和她的外祖母呢?主要就是因為蕭紅的爸爸媽媽和她的外祖母對蕭紅非常的壞,一點兒也不關心他,不顧及他的感受;他的外祖父就跟他們不一樣了,對蕭紅格外的'好,所以文章中寫到蕭紅的爸爸媽媽和他的外祖父的內容很少,而有一大部分都是寫蕭紅小時候和她的外祖父一些事情。

蕭紅出生的時候囑咐都已經60多歲了,蕭紅三、四歲時,祖父快70了,70歲的祖父非常愛蕭紅,他們爺倆在後園笑個不停,祖父的後園就是小蕭紅的天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都是自由的。在蕭紅的描述中,他的童年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他從小在後園裏長大,蕭紅和祖父在後園裏一起玩,一起幹活,蕭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快樂。

呼蘭河傳讀後感5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呼蘭河傳》書中講述了蕭紅從小出生在呼蘭河童年的故事。

呼蘭河的冬天是非常的寒冷,過了一夜就凍的門都打不開了,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十分生痛,手背上臉上都被凍得裂口,人人都説冬天真可怕,房子上掛滿冰凌,別看動物們有厚厚的皮毛,它們也是冷的不得了,不停的叫喚。

蕭紅從小出生在呼蘭河,因為父母和祖母對蕭紅十分冷淡,所以蕭紅從小就喜歡跟祖父在一起。祖父是一個為人非常和諧可親的人,蕭紅和祖父一起勞動種地,她是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小姑娘,但有時很天真,幹了很多傻事,例如把韭菜當野菜扔掉,把狗尾巴草當穀穗留着等,祖父也不責罵她,而是耐心的教她,祖父給田地除草,蕭紅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回來,插到了爺爺的帽子上,爺爺聞到了玫瑰花香,説真香,十里路都能聞到,蕭紅情不自禁的開懷大笑。

童年是快樂的,有時候也是悲傷的,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浪漫的`年齡,而她卻被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婆婆一天打八,還把她吊起來,狠狠的抽,打她是為了讓他懂規矩,遭受慘不忍睹的非人折磨,最後慘死,難道是因為婆婆的愚昧殘忍嗎?當我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小城的問題,可怕的封建迷信人民對於生死的茫然無知。

讀完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同,讓我們珍惜當下的生活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6

呼蘭河本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城,這裏住着普普通通的人,他們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就是這些平淡的生活被蕭紅匯聚在一起,變成了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呼蘭河傳》。

這本小説中我最喜歡的是祖父的.園子,祖父就像那僅剩的一縷陽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靈,在這園子裏,作者就像那園子裏的倭瓜,黃瓜,玉米,蝴蝶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成長;在這個園子裏作者的世界絕不是那房子裏的狹窄世界,而是寬廣的;在這個園子裏作者的笑聲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會感到震耳。在這裏,“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童年永遠是最純真,最美好的歲月。

看到作者寫的祖父的園子後,我腦海裏就會浮現出我姥爺的小菜園。姥爺沒事的時候就去他的菜園忙乎,我有時間也跟着他去。在小菜園裏姥爺幹什麼我就學他幹什麼,總跟着他後面轉,我總喊着我幫您幹。其實我和年少時的蕭紅一樣,經常給姥爺添亂,也犯過很多的錯誤,把韭菜當野草連根拔,不小心踩到剛剛發芽的小菜苗……但姥爺從來也不批評我不埋怨我,還總是誇我乾的好。這個小菜園如蕭紅筆下的祖父的園子一樣伴隨着我長大。

蕭紅生活在一個灰暗的時代,唯一一縷快樂的陽光,就是祖父給她的。而我的童年,如同海灘上五彩繽紛的貝殼,閃爍着,美麗着。

呼蘭河傳讀後感7

“所以我就向這‘温暖’和的‘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這句話是蕭紅髮出的一段感歎。在她的生命中,祖父成了唯一真正愛過她的人。

在蕭紅短暫的一生中,一個人難以在她的腦海中抹去,這個人就是她的祖父。她的父親,是那麼冷酷無情,每個眼神,都透露着冷漠。但是有了祖父,才讓她明白,這世間也有着無盡的'愛和温暖。

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都充斥着祖父對蕭紅的愛。任憑她在園中隨意瞎鬧,也只是在一旁看着,呵呵地笑着。這讓我感受到了祖父對蕭紅的寵愛。在這大園子中,淘氣的蕭紅摘下玫瑰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祖父發現時,爺孫倆都被逗得哈哈大笑。這也讓我感受到了爺孫倆互相打趣的温馨。祖父的園子,成了蕭紅童年時最温暖的歸宿,和祖父一起成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樣温馨和諧的情節,也深深的觸動了我。

讓我感同身受,在我的身邊,也有像祖父一樣在我身上傾注了無線的愛的人—我的外婆。

每次我一回到家,她總會準備好一桌子我愛吃的菜。她如果看見有什麼好東西,也總不會自己佔有,而是將它們小心翼翼地塞入口袋,見到我時,又塞到我的手中。她總會説:“我不喜歡吃,所以留給你吃吧。”將外婆留給我的零食握在手中,總會感到心頭一暖。這小小的舉動透露着外婆對我深沉的愛。

對蕭紅來説,祖父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她從祖父那明白了,人生除掉了冷冰和憎惡外,還有温暖和愛,這成了她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後感8

《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主人公説蕭紅,作者也説蕭紅。文學巨匠矛盾,曾經這樣高度評價蕭紅的這部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副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本書從題材上看是一部自傳式長篇小説,結構自由如散文詩,語音樸素自然。從思想上看,小説用回憶式的筆調,表達了對舊中國人,扭曲人性的強烈控訴,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等劣根性憂憤和悲憫。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章,這章介紹了小團圓媳婦是怎樣被捉弄,又是怎樣死去的。寫盡了婆婆的狠毒、殘忍,更寫出了當時人們的殘忍、麻木。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七章,這章裏馮歪子和其他人不同,他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但還是堅強、樂觀的活着,他為人善良,善解人意,樂於助人,這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在蕭紅的'童年,對蕭紅最好的就是蕭紅的祖父了,他是她唯一的親人,雨蕭紅相比,我比她幸福多了,蕭紅在惡劣的社會下都那麼堅強、樂觀,那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又該怎樣呢?我們要比他們更堅強、更樂觀,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每一天!

呼蘭河傳讀後感9

呼蘭河是一個十分“平靜”的小城。在這裏跳大神、放河燈這些事兒在人們眼中也算得上是大事兒了,剩下的也不過就是親戚間的雞毛蒜皮、妯娌間的相互攀比。在那裏,封建舊疾固不可徹,人們迷信愚昧,各種傳統習俗使他們逐漸成為了“集體無意識”的烏合之眾。例如:小團圓媳婦病了,她的婆婆找盡了偏方,請盡了鬼神,卻堅決不肯請大夫去看一看。可以説,小團圓媳婦的死,就是死在這種愚昧無知上!

這裏的人們都很“聰明”。以大泥坑作為盾牌,自欺欺人地吃着便宜的瘟豬肉。還對生活中種種和大泥坑一般給自己造成阻礙的東西視而不見,對自身不如意的生活不求改觀,只為所謂的“安穩”而苟且度日。

這裏的人們更是悲慘的。他們為了有飯吃、有地方住而不顧一絲尊嚴,他們用頑強的毅力支撐着生活,並繼續迷信且麻木地過着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生活。

這就是小城呼蘭河與呼蘭河的.人們。他們可恨並又可憐着。在文章天真幽默而樸實的話語中,字句間透着對這些人的諷刺,但仔細讀來,對這些人又變成了一種同情,對這些封建社會中的悲慘犧牲品的同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小説集開場詳細介紹了呼蘭河的歷史人文面貌,詳細介紹了東北三省特有的氣侯,從裂了大貸款口子,這種詞句中,令人親臨其境,深有一定的感,令人一下子進到書裏,然後詳細介紹了呼蘭河的風俗習慣,及其各種各樣大家自覺得的“盛舉”,在我國三四十時代,舊思想迫害着大家,迷信活動抑制着大家。

小團圓媳婦剛十二歲左右,恰逢豆蔻年華,性格外向,就由於看起來比同年齡人高,非説起自身是十四歲,而她並不像其他女性一樣低三下四,行走抬着頭,被李家覺得是應當要管教管教她,對她又打又罵,小團圓媳婦捱打得病了,李家又輕信了假道士職業的饞言,白白的花了一千多吊錢,沒有有起色,又説讓她出馬,又讓她在光天化日下當許多人的面用滾熱的沸水冼澡,歷經三次摧殘,小團圓媳婦閉上雙眼……有二伯,由於家境獨特被別人區別看待,造成他的性格極其怪異,而馮嘴歪子,會拉磨做豆腐,會做年糕,與王老大姐擁有一雙子女,由於兩個人皆是二婚,因而各種各樣風言風語,謠傳五花八門……小栓,一個命苦的小孩,出世人體就不太好,本應很早過世,可是他的爸爸不願意,聽信讒言,跟人互換了人血饅頭給小栓吃,小栓吃完並沒有用,卻不知道……那就是革命志士的`血水!

在呼蘭河這個地方,人的本性和人的內心交織在一起,美少女和老年人交織在一起,愚昧無知和愚昧迫害着大家,呼蘭河傳,是一首敍事詩,一幅多姿多彩風土人情畫,一首淒涼的童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那粉房裏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牆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蕪。”合上《呼蘭河傳》藍黑的封面,蒼涼感在心中鬱結。這部蕭紅在自己的生命盡頭為故土呼蘭河城所作的傳,筆力所觸之處盡見生之掙扎與死之漠然。小城裏的每一個生命,都像那漏粉草房裏含着眼淚的歌聲,卑微、孤苦、淒涼。

與小城中熙攘悽清的死亡圖景截然不同的是,蕭紅家裏的後花園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綠洲。在這裏,“一切都活了”——它們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黃的、大紅帶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活得有氣憤,花像“睡醒了似的”,鳥像“上天了似的”,蟲子就像“在説話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黃瓜願意開花就開花,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後花園中的一切,無不展現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樣態:生動,活潑,肆意汪洋。

掩卷沉思,這部為呼蘭河城所作的傳,又何嘗不是蕭紅為自己所作的傳呢?蕭紅終其一生尋找的,不過是平常人家的愛與温暖,尋常生命的獨立與自由。不幸的是,“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蕭紅藉助自己手中的筆,描畫了如真如幻的後花園中的生命意象,讓自己回返童年,無法掩抑的是她對愛與生命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早已期盼的書——《呼蘭河傳》。

我們才學過一篇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就選自這本書。我趕緊翻開書,很快就找到了那個片段。但其中有關果樹的這段未“登入”課文,以及作者認錯穀子不認真聽去做的事也略省了一些。

從頭開始讀,我又發現另一篇課文《火燒雲》。其中這個片段非常優美“五秒鐘之內,天空裏有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那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騎到它背上。”“這地方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紅堂堂的了,一會兒金洞洞的了,一會半紫半黃的,一會半灰百合色。”

這本書沒一會我就看完了。我印象較深的是這段話“老了也沒什麼關係,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着。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這段話讓我感到了一絲悲涼,也覺的`那些人活的太麻木,對生活沒有一些熱情感。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也就是當地老百姓的平凡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平庸、愚昧、麻木的精神狀態,也講述了蕭紅童年的快樂而又反襯出她現實生活的淒涼、寂寞。

書中也用了許多寫作方法,就比如深刻的象意義,富有想象力的語言,細膩的描寫......

這本書看似平凡,其孕育了語文的多種奧妙,我也要吸取蕭紅阿姨的寫作精華,相信我的作文水平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呼蘭河傳》的書,這本書是作家蕭紅在生命末期於香港完成的小説。這本書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平凡、卑瑣、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讀了《呼蘭河傳》後,我才知道。書中的小團圓媳婦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户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裏,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在鄰居們的眼裏,婆婆打她為的是讓團圓媳婦變得更懂事。沒過多久就被熱水燙死、冷水凍死了。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麼多的錢,使了那麼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時光總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説。作者蕭紅以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抒情的散文風格,描述了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了作者對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的否定。

整部小説以呼蘭河城為中心,細緻地描繪了小城的自然風光、風俗習慣、人物故事等,展現了呼蘭河城瑣碎而又平凡的生活。那裏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地方,如絢爛耀眼的火燒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後花園、讓“我”可以冒險的儲藏室等,這些都使“我”的童年、生活多了一絲温暖和色彩,讓“我”對那時的生活滿懷眷戀。

《呼蘭河傳》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第一章是對呼蘭河城鎮的描繪,作者以對嚴寒環境的描寫起筆,以十字街為中心,描寫了東二街到西二街道甚至小衚衕的人情風貌。那些趕車的、賣饅頭的、賣豆腐的、賣麻花的,形成呼蘭河城人民的瑣碎而又平凡的實際生活,在這些平凡的生活中,呼蘭河人民的愚昧無知、自私、冷漠展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常常是與美好、温暖等詞語聯繫在一起的。而作家蕭紅筆下,故鄉不僅僅是美好與温暖的,還有壓抑和憤滿,充滿了悽婉與哀傷,然而,在這些悽慘和哀傷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作者蕭紅對純真的執着追求和嚮往。

《呼蘭河傳》讀完了,聽着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在寒假中,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她把我帶到了20世紀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趣味、獨特。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伕和馬經常翻進坑裏去,翻進去了之後,車伕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那裏面。他們想到了許多方法,如:拆牆、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到過把坑填平,沒有一個人。真是些愚蠢的人們啊!

在作者童年的後花園裏,她與她的祖父一齊玩耍,一齊幹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有一次祖父和作者在後花園裏剷草,她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做野草一齊割掉,把狗尾草當做穀穗留着。作者小時候真是幼小而又無知。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寫了人們的無知、愚蠢。蕭紅經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害的舊思想。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還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