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後感【薦】

來源:文書谷 9.98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塔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烏塔讀後感【薦】

烏塔讀後感1

在這幾天裏,我學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使我感悟深刻。

課文講述了“我”在一次旅行中偶遇了烏塔一一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我”在與她的交談中得知,烏塔趁着這次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等地。為了這次偉大的旅行,她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聊到最終,她給了我一個啟示:愛孩子,就要給他們自由,放手讓他自我去完成。

學完課文後,我心中思緒萬千: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一個人遊玩歐洲,假如換做是我,可是連想都不敢想啊!但烏塔,不僅僅心中抱有這個目標,更何況還實現了它!那裏也正是我對烏塔的'欽佩之處。

烏塔的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我:小時候的我是家裏的“國王”,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自我卻挑起了家務的擔子。可我呢?連雙襪子都不曾用水浸過。

一個週末,父母有事外出,我不得不一個人留在家中。臨走前,爸爸交代我:“兒子,一會兒把衞生間裏的衣服洗一下。”“哦。”我懶洋洋地應一句。

這活兒看似簡便,對我卻十分傷腦筋。我把衣服泡在水裏。“我在洗手間耳濡目染,這點只是小意思!”唉!我也期望如此。可惜事與願違:我對衣服又哄、又擰、又扇耳光,可它們仍不懷好意地衝我嬉皮笑臉。到了大中午,洗衣任務還沒完成。

此刻,我洗衣服肯定不會那麼笨拙了,可我仍忘不了小時候的事情。我依舊忘不了那句千古名言: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烏塔》要告訴大家的,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烏塔讀後感2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旅行很多國家的故事。

讀完這篇課文,我想到了自己。我今年已經10歲了,但是還不會燒菜,洗衣服,去旅行的話,也是跟着媽媽一起去的,從來沒有試過自己去旅行。

元旦的時候,媽媽急着要出門,就把公交卡交給了我,讓我自己坐車去妹妹家。我在黃山區坐上車,本來應該在職工醫院下車,可是,我到了阿波羅那一站,已經下車了,然後步行到了妹妹家,這件事,讓我很懊喪。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可是,我想了想我的周圍的同學,他們也和我一樣,依然是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甚至現在上學也要別人接送,我覺得我們應該擺脱小皇帝,小公主,做一個自力更生的人,這樣長大之後,對社會才能有用。

我們每個少先隊員,要做到自力更生,不依靠別人。首先要做到:

一、每天晚上要把自己的書包收拾好,不要等到每天早上匆忙之下再收拾,這樣很容易忘帶書本;

二、上學的時候,不要讓家長送你,這樣會耽誤父母的時間;

三、不要賴牀,如果你賴牀,父母連叫三聲你還不起來,我就給你的父母支一個我媽經常用的招,她喊我之後,我還不起來,她就會用涼水敷我的'臉,或直接把我的被子掀開;

四、要學着在生活上,幫父母做點事情,學會生活的技能。

我覺得做到了這些,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自力更生,將來一定會能很好地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做一個能幹、有用的人。為了這個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烏塔讀後感3

我讀了《烏塔》一文,眼前浮現出了一個自強、勇敢、細心、自信、獨立堅強的小姑娘。

烏塔小姑娘年僅14歲,卻遊遍了歐洲許多有名的景點,而且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掙的。我們呢,連學校舉行的野炊活動都要父母來幫忙,而且買菜的錢都是父母給的。還有的人12歲了都還和父母一起睡覺,不能自己獨立生活,自覺性也比外國的孩子差,吃飯、睡覺也要父母督促,寫作業也要父母監督才肯寫。烏塔早在11歲就準備了全部工作,想得很周到,她的'父母也不放心,但烏塔有辦法。可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呢?卻是父母嬌生慣養的寶貝,我有一次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新聞:有一個17歲的男孩子連疊被子、掃地、洗桌子、拖地都不會。

還有一次,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她在網上看見了一個新聞叫“中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意思是有些人讓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比賽攀山,中國孩子有的覺得揹包重,就扔了一些飲用水;有的在半路上吃光了食物;有的向日本孩子求助。等攀上山了,中國孩子氣喘吁吁,但日本孩子強健有力,而且還剩下了一些食物和飲用水。有人問他們:“已經上山了,你們為什麼不把東西吃光?”日本孩子説:“只要有一點路,就不能吃光食物。”

讀了《烏塔》一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定要學會獨立、堅強。

烏塔讀後感4

烏塔這一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名為烏塔的14歲少女獨自遊覽了歐洲。她花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的路費和資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烏塔的獨立,自主和勇氣。這是一個00後的人所不能做到的。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自己:記得那是一個週末,作業已經做完了。我突然突發奇想,心血來潮的想要自己去商場,並説好半小時後回來,後來因為商場太無聊,沒幾分鐘就回去了,可是,回去的路才走了一半,就碰上了滿頭大汗來找我的媽媽。和媽媽一起回家後,外婆告訴我説:“你才出門沒幾分鐘,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非要出去找你。

我認為:我們因該學習外國的育兒方式,作為國小生,路,要自己走。

我沒有想到,一位14歲的小女孩烏塔有這自立、自理等表現讓我深深地受到感動。讓我羨慕的是她爸爸媽媽放手讓她去遊歷歐洲。

爸爸媽媽,等到一定的時期,你就要放手讓我們放開翅膀。去發現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遊,他有主見而不盲幹,大膽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他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是我們第二十七課。讀完課文,我陷入了沉思。

烏塔才十四歲,她的媽媽卻可以讓她獨自出去旅遊。而我們連去書城看書都要媽媽陪同,這是因為我們嗎?不是的,是因為家長把我們看得太緊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獨自能力,只要讓孩子多出去幾次就可以了。我們媽媽可能幾分鐘就打來一個電話,而烏塔媽媽沒打電話,而是烏塔給媽媽打電話。

父母們,請讓我們獨自開闢一個天地!

烏塔讀後感5

上週,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讀《烏塔》有感作文500字。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遊玩歐洲的故事。文章最後針對中國的父母與德國的父母對孩子採取的不同愛的方式,提出了怎樣愛孩子的問題。在我認為如果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在中國,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天天依賴着父母。在國外一、二歲的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小心跌倒,父母即使在旁邊也只是説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孩子自己爬起來。

在中國如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父母那怕有再重要的事情要辦,都會跑過去扶起孩子,讀後感《讀《烏塔》有感作文500字》。拍拍孩子身上的灰塵。

雖然在中國少有幾個能獨立的孩子,可卻被父母“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整天只能從電視上了解外面的世界,沒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説讓孩子獨自出國旅遊了,就是讓孩子獨自去趟公園家長就不同意。在孩子的眼裏天下無賊、無強盜;但在大人們眼裏壞人太多了,似乎所有的壞人都瞄上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才的安全,他們讓孩子們的童年沒有歡樂,讓孩子永遠在自己的翅膀下長大。

親愛的家長們,我們知道您的用心良苦,更能理解您那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您不要把它折斷,我們會自己行走,請您不要總是扶着我,我們想像熊鷹一樣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請您不要把我們的理想破滅。

烏塔讀後感6

讀完《烏塔》這篇課文,我合上書本時,彷彿看到烏塔正化身為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之中,她的翅膀強勁而有力。而我正像是圈養在華麗的籠子裏的小鳥,每天錦衣玉食,但翅膀卻慢慢地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每個孩子都想着出去旅遊,但在中國,我相信很多孩子和我一樣,從沒想過自己出去玩。在我的記憶裏,為數不多的幾次旅遊都是一家人成羣結隊去的,父母都把我看得牢牢的,生怕我丟了。學校裏組織野炊,父母也是擔心不已,為我打點好一切,又不斷地吩咐老師要照看好我。我就像温室的花朵,沒有急風驟雨的吹打,沒有陽光的曝曬,也沒有風霜的侵凌。這朵花長得高大而美麗,但一旦離開了温室,又能存活多久呢?父母的溺愛,讓我習慣了依賴。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都去打工掙錢,端盤子、發廣告、帶孩子等,什麼都做過,但我從未想過要憑自己的'能力去掙錢,我也從未培養那些生存的能力。與烏塔相比,我實在是差得太遠了。

聽説鷹媽媽在小鷹的翅膀結實了之後,就會把小鷹推下懸崖,使小鷹不得不練習飛翔、練習捕食,因此小鷹才具備了生存的能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那就放手吧,讓他們見識更廣闊的天地,真正學會接受世界,感受內心的自由和激情。像老鷹一樣果敢放手,才會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烏塔讀後感7

在這周我們學了一篇文章《烏塔》,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自己遊歷歐洲的故事,讓文中的“我”又驚訝又佩服。

烏塔的獨立性深深地打動了我,她用三年設計好了這次旅行,查了每個地方的警察局號的碼,以便遇到危險時求助;讀了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六日去餐館、超市當小時工賺取路費。

我看了文中的烏塔,又看了看我,我可真是非法和她比呀!我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總要讓爺爺奶奶幫着,學習就更別提了,自覺性太差,總要讓父母叮囑和輔導。

但是就在今年暑假我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在沒有家人陪同的情況下去旅遊過。今年暑假時我參加了一個去桂林拓展訓練的夏令營。當時我的衣食住行全都是我自己打理的,不但如此,我還不時地幫助我的室友晾曬衣服、開電視……在參加夏令營時也做了不少超越自己的事情,比如:8公里徒步與自行車騎行、15公里的獨木舟漂流和5公里的江在上漂流。不光有這些項目,還有一些非常刺激的項目,比如:探索溶洞、攀巖、溜索、速降。在夏令營的這幾天可把我累壞了,三番兩次的中暑和還有一次差點被淹死,但是總體來説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暑假夏令營。

通過這次活動,我增強了獨立性,學會了有困難要自己面對,我變得更加勇敢了再害怕的項目也敢於嘗試了,磨練了我的意志,增長了我的見識,真正體會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的獨立、勇敢的精神。我有一個想法,我的媽媽在秦皇島工作,我想我自己一個人坐火車秦皇島,在媽媽的公寓中給媽媽一個驚喜,大家説怎麼樣呢?

烏塔讀後感8

《烏塔》一課記敍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國小,可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

烏塔勇敢,獨立自主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孩子呢?他們(包括我)都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們,會帶我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我們一個人出遠門,那是因為中國的獨生子女太嬌氣,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可這些又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爸爸媽媽太嬌慣我們了。家長們望子成龍,可家長們的愛心表現為讓孩子免受苦,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故事大致分為四部分: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盪。4、中國孩子的表現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我想:還沒看故事,看看這些小標題,你可能有些氣憤了吧?難道中國孩子就不如別國孩子強?難道他們就這麼嬌氣嗎?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了競爭的社會,如果祖國的花朵的根只浮在地表而不深深地、穩穩地紮實扎牢,那我們的中國能不落伍嗎?

烏塔讀後感9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課。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同齡孩子不同,因為她一個人遊闖了瑞士、奧地利等國家。

烏塔,她是那麼勇敢!一個人獨闖意大利。想想我們,或許我們裏面沒有一個人敢獨自出走。因為親人太嬌慣我們了,當然更主要的是我們沒有生活常識,遇到困難也不知道如何解決。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差警察局的號碼,做好安全防範工作,一個人獨自旅遊,想必會遇到很多困難,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認為烏塔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這樣既能鍛鍊自己的獨自生活能力,也可以瞭解一些國家地理知識,豐富我們的視野,並且可以鍛鍊自己的膽量。烏塔在準備去意大利的旅費時,從不向大人伸手要錢,是她自己週末去發廣告單,暑假去幫人看小孩,賺取了旅費,她這種做法也是對的,靠自己的勞動換取“果實”。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烏塔就是這樣做的,因為他明確的對作者説:“在電視上看到過意大利許多次,但只有親自來到這裏,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我雖然不如烏塔那麼勇敢,但是我也會從小事做起: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學會了自覺打理生活,姥姥家裏有事,不能過來照顧我,我就學着自己做飯……但與烏塔相比,我還遠遠不夠,以後我要更加努力改正缺點,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時多看一些書籍,增長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烏塔讀後感10

今天看了一篇課文《烏塔》。遇到一個細心自強的小女孩。看了這篇課文,受益匪淺。

本文主要講:王曉節在羅馬遇到了一個獨自在歐洲旅行的14歲德國女孩—— Uta。為了準備這次旅行,她花了三年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自力更生,細心的小女孩。

當我讀到“我花了三年時間和孩子們玩。”説這話的時候,我不禁被Uta的'獨立感動了。突然意識到:Uta真的是個細心的小姑娘。旅遊的時候她可以自己賺路費。即使她用父母的錢去旅遊,她也是一個人去很遠的地方旅遊,這是我們中國孩子做不到的。和烏塔比起來,我們中國孩子太嬌嫩了。因為我們中國孩子在家裏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覺得中國的孩子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深入思考一下:為什麼其他國家的孩子可以自己掙錢而我們不能?"

和Uta比起來,我一想到自己就忍不住感到羞愧。我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晚上。我正在悠閒地看電視。我媽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心想:你為什麼不去這個漆黑的夜晚?但我無法反駁,只好拿着媽媽給的一大筆錢去超市。然而,當我走到沒有幾盞燈的孤獨的路上時,我害怕得好像要爬上山頂,陷入火海。每當我看到路邊的一棵大樹像有牙齒和爪子的怪物一樣閃閃發光,我就害怕,毛骨悚然,害怕極了.如果我是烏塔,她一定會毫不猶豫,毫無畏懼地去超市。和Uta比起來,我太弱了。

看完《烏塔》,我決定做一個自立、有組織、有計劃、獨立的小女孩。

烏塔讀後感11

暑假,我又讀了一遍《烏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我覺得主人公烏塔是一個熱愛生活、喜歡旅遊又膽大細心的女孩。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先查警察局的電話,為了不讓爸爸媽媽擔心,她會給爸爸媽媽打一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並且她旅遊的費用有一半是自己打工掙來的!

一個14的孩子獨自遊歷歐洲,這在我們中國父母的.眼裏簡直不可思議。如果中國的孩子告訴父母自己想要獨自去旅遊,他的父母一定會嚴詞拒絕!中國的父母太關心孩子的安危了,他們擔心孩子遇到危險,擔心孩子遇到壞人,所以不敢想象孩子獨自去旅遊。有時就連孩子想要去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擔心傷到孩子或怕孩子做不好就不讓做;孩子想去做些小手工,父母擔心孩子獨自完成不了就要陪同做;孩子想要去做遊戲,父母擔心孩子跌倒摔傷就這個遊戲危險不能做,那個動作不可以。久而久之,中國的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就越來越弱,越來越依賴父母,然後成為了温室裏生長的禾苗。

我們不一定要像烏塔一樣獨自去旅遊,但是要像她一樣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温室裏生長的禾苗在風雨中是撐不了多久的,有了這種能力我們就能練就一對狂風暴雨也吹不折的翅膀,可以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

烏塔讀後感12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間,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勇氣實在令我佩服。

當我讀到烏塔説,她在家裏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電話或者寄張明信卡片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給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讓我的`爸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着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設計旅行路線或閲讀哪個地方的旅遊指南。至於查當地的警察局的電話,我想都沒有想過,只不過玩累了想家了,才會給爸媽打個電話。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她要去的哪個地方的書籍,掙了許多旅費,還養成了獨立生活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裏,嬌生慣養,做什麼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來不自己做,有時還讓父母給零花錢。而國外的一些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次花錢都在想怎樣花才划得來,不僅精打細算,還會掙錢。這種從小就學會自己理財和獨立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衷心的希望,家長也能給我們適當的空間,讓我們能夠自由的飛翔,也讓我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1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走四方,竟把足跡遍佈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户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遊遍亞洲已經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屢見不鮮。恐怕我不用談美國“驚世駭俗”的對於中國學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説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遊、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佈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説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裏怕壞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才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遊走歐洲!讓我到她那麼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為什麼?為什麼?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於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麼,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讀後感14

“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

“你一個人嗎?”

“當然。”

上面這是前幾天學的課文《烏塔》中作者和烏塔的對話。

我真沒想到,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然敢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還去了那麼多世界有名的城市,真是讓我無比羨慕啊!我也好想去啊!但是老實説,我不敢。不僅是因為路途遙遠,而且我對那裏有些地方連聽都沒聽過呢,尤其是還需要很多money(錢),再説爸媽也不會讓我一個人出去的'。唉,也許這就是中國小孩子的煩惱吧。

當然,對於自己,我覺得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足,如果真讓我單獨出遠門,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在家裏,有奶奶為我們做飯,有媽媽為我們洗衣服,有爸爸為我們掙錢,所以自己很少去做自己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比起烏塔,覺得自己真是差得太遠了。

看到烏塔為了掙自己的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時,我想自己那時不是正在寫作業、和朋友玩,就是在超市買零食,逍遙自在。

這篇文章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以後我也要像烏塔那樣,如果確定了目標,就要向這方面努力。並且事前要做好計劃,預想好會出現哪些意想不到的狀況,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我聽媽媽説,國外的教育方法和我們很不一樣,現在看了這篇文章果然如此。我國注重的是學習、考試,而不會讓孩子自己出去稍遠一點的地方,更別説自己旅遊了。

所以,我希望爸爸媽媽也能多給我們一些機會讓我們自己出去鍛鍊,相信我們一定也會做得很好。

烏塔讀後感15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後,我有許多感受。

烏塔是一個德國小孩,她用了三年時間計劃了一次歐洲旅行,所有費用都是自己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而且旅行過程中有着非常強的防範意識。我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烏塔這種行為遠遠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

國外的生活與我們國內大不相同,烏塔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在中國,還是父母手心上的明珠。我覺得,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我們從小便被父母千般萬般的疼愛,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連上個學還要家長每天車接車送。烏塔年僅14歲,就敢於自己一個人獨自遊歷整個歐洲。我們的潛意識就是,自己的事父母做,也正是這種思想成功地造就了我們極強的依賴性。

從我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還很少有人像烏塔一樣勇敢。我們一般認為,這種行為能讓我們變得更加獨立,卻也存在着一些危險,所以很多家長是不會允許孩子去做這樣的事的.。其實不是事情有一點點危險就不去做了,我們可以做好防護,學會如何自護自救,這樣的事為什麼不能去做呢?

中國很多家庭對孩子充滿了溺愛,這不讓做,那也不讓做。“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所向金寵聽,不及林間自在啼。”如果像這詩裏寫的一樣,總是把小鳥關在籠子裏,雖能聽到悦耳的鳴叫,但它永遠也得不到應有的快樂。所以,我們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自強自立的品質。

這就是我讀《烏塔》後最強烈的感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