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通用12篇)

來源:文書谷 2.94W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通用12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1

《文具》是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中的內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能夠正確數出6~10的物體個數;會讀、寫6~10各數;會用操作、畫圖等方法表示數量在6~10的物體個數;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數量,並進行簡單的交流。

一、數一數、連一連。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在數數的時候,點着數,並且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的數。以及連線必須用鉛筆、直尺這種常規作圖工具規範作圖,培養規範作圖的.習慣。

二、想一想、做一做。重點在於讓學生學習用不同方式(擺小棒、畫圖、手勢)來表示數,經歷從具體情境中逐步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實物、圖形與數字符號之間的關係。所以需要動手擺一擺、畫一畫,多説一説。但由於我低年級教學經驗的不足以及我對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不夠了解,導致只淺淺的讓學生口頭表達了,並沒有動手操作。

三、描一描、寫一寫。此環節重點在於幫助學生建立符號與圖形的聯繫,在此基礎上先描一描數的書寫方法和結構,再試着寫一寫。寫數的技能需要日積月累,以及學生的手指肌肉還處於發育中,所以,我並不着急一開始就讓學生寫多好,只要方法學會,認識,會寫即可,可以慢慢練。

自評:

由於我常年教高年級,所以我在課堂上比較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會鼓勵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表達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好的書寫習慣的培養。

不足之處:一年級新生剛入學,課堂常規還沒有完全熟練,低年級數學課如何上,如何飽滿又有趣,我還完全沒有找準思路和方法,所以還需要多研究,多思考。

作業設計:

找找生活中的6、7、8、9、10.

作業指導:

讓學生經歷“數出實物的數量——用圖表示數量的多少——用數字表示數量的多少”的過程,加深抽象的數字與生活經驗的自然聯繫。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2

本節課是鞏固已經學過的加減混合運算知識,同時將數的運算範圍擴大,讓孩子們學會2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一方面要讓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把情境圖中看到的內容用加減混合算式表達出來。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性格特點,本節課我採用了有趣的情境貫穿整個課堂,以逛森林引入課題,在情境圖中觀察小鳥數量的變化,飛來了幾隻,又飛走了幾隻。引發思考列式再討論算法。揭示課題。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對情境圖的理解上,用2個算式來表達,着重培養孩子們看圖説圖意,訓練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數學語言的培養。這一點在上課時也做的比較好,請孩子多説多表達,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當孩子們説了圖意後,討論運算順序,在教學中我忽略了引導孩子,不管是加法還是減法在前面都要先算前面的,再算後面的,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因為引導不細緻以致於孩子們在課堂上説從大到小,從多到少計算等,其實這也是體現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之前10以內的加減法是學習過從左往右的計算順序的,在教學設計時未設想到孩子們對知識的遺忘性較大。總結出運算順序後,在接下來的練習中,重點突破看圖列算式,找到“原來”的數字,在原來的`基礎上加減。教學設計時,我把這個難點進行了分散,第一個場景先出示了原來的數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加減,第2幅圖直接出示變化後的情境,讓孩子們自己去找變化之前的數字,這對孩子們來説是難點,要去思考變化前的情境。教學中,這點做的不夠好,雖然注重了難點的教學,但是未真正的突破。可以讓孩子上台講解一幅圖的意思,不僅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讓孩子們通過孩子的語言去理解知識,這樣他們更易理解。

總體來説,本節課環節比較清晰,學生們對導入環節很感興趣,都踴躍的舉手參與,但對難點突破的環節上處理得不夠好,學生的積極性還未充分的調動起來,部分孩子對圖意的理解上還是很困難。如果根據出示不完整的算式讓孩子們根據圖意填寫完整,再來説圖意,這樣給了孩子一個過渡的平台,也許可以理解得更快。在鞏固練習中,題型的設計較為單一,可以設計一些遊戲環節,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畢竟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是很長,需要教師不斷的帶動,調節整個課堂的氣氛,讓他們在輕鬆自由自主的氛圍中愉快學習,輕鬆的學習。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3

今天教學了《加減混合》一課,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由於是靜止的圖,學生觀察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學習例題前先設計了幾個學生實際的情境表演,既對前面連加、連減的知識進行了複習,又由此引出了本節課的新知。

剛一上課,我直接讓3個孩子站在台前做遊戲,然後先上來了2個女孩和他們一起玩,又來了3個男孩加入到他們中間,這時我讓孩子們説一説,“你都看到了什麼?”孩子們根據學生的表演完整的將整個過程講述了出來。“那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麼解答?”孩子們的回答都非常的精彩。而後8個孩子接着表演,他們在一起玩,一會兒先回去了3個,接着又回去了2個,再讓學生敍述看到的過程,並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學生的興趣依然很濃,這一環節就在創設的`這種生活實際場景中,對學生進行了一次直觀提示性的複習:連續來,全部用加法,連續走,要從總數中連續去掉。

上下車問題是典型的加減混合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在進行新授課時我又利用上下車的情境表演引出新授課:現在車上有乘客7人,百貨大樓到了,本站下車3人……上車2人。”這時,學生都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沉浸在自己參與的情境之中。在這一活動化的情境中,當教師説出下車3人,車上的3個同學從車上走下去時,學生馬上舉手説:“下車的3人已經不在車上了,要減掉。”“這時又上車2人。”“又上車2人就要再加上2人。”這時,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請同學們估一估,這時車上的人是多了,還是少了?”學生很快估算出“車上的人減少了,因為下車的比上車的多1人”,同時學生還出現了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如“7-3 2”、“7 2-3”等。活動化的情境為學生找到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我再一次感受到課堂表演的魅力。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4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內容對孩子來説不是很難,所以我把這節課的目標定為:

(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針對題目選擇合理正確的方法計算。

(2)讓學生體會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應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產生

(3)讓學生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運算能力。

針對這些目標的完成,我認真進行課前準備,仔細研讀教參,思考學生的回答,為了呈現更好的`課堂效果,我還琢磨自己的語言,既能讓學生聽得懂又能簡潔精煉。

課前的複習我準備了多道複習題,讓學生充分複習整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這個環節設計比較好,效果很好,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知識。新知的引入我是利用教材上所給的情景進行導入,語言上我力求精準,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展示教材上的情境圖時,第一時間不是看問題,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出從圖中得到的信息。沒想到在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孩子們從表中發現了很多信息,但與本課關係不是很大。這時候,我就會引導他們,讓他們的思路和本節課的內容有關係。在得到相應的信息後,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這時會得到兩個算式。為了驗證這兩個算式是一樣的,我讓學生分成兩個陣營,一個計算有括號的算式,一個計算沒有括號的算式。同學彙報結果以後,讓他們自己思考兩組算式是不是都對。這就是數學中的一題多解。

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這一點上我覺得處理的還不錯,問題出示以後,我沒有急着去總結,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在觀察之後,學生自己得出了結論: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以前學過的整數運算順序是一樣,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總結,而我一直處於引導、合作的地位,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主體性,也體現了新課標中所倡導教師的主導性,最後通過練習讓學生順利的掌握了新知。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5

上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學生剛剛入學,學習習慣還未養成。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教材的特點,本學期我在教學中做的以下努力,取得了一些效果,現反思上學期教學點滴工作,促進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1、備課方面:

學期初,我認真鑽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師教學用書》、教材、教法,對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瞭解教材,就要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幅圖、每個符號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材料,怎樣才能做好。

2、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雖然一年級教學內容淺,但要組織好一節課必須下一番功夫。由於學生中大部分都讀過學前班,本學期學習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説是舊知識,因此課堂上如何把“舊知識”變為“新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至此,我儘量使教法新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饋,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

3、問題輔導方面:

對後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降低難度,進行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4、不足之處:

對教材的鑽研不是很透徹,對數學教學工作還缺乏經驗和自信心,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掌握規律把握不到位。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逐步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使數學教學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6

“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初步認識了常見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編排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用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拼擺出新的圖形,體會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的關係。但這部分內容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課或拼擺各種有趣圖案的活動課,使教學重點偏離教材編排的初衷。一個單元教學下來,我覺得教學中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在動手操作中,突出圖形的變換。

本單元所設計的活動,不論是做風車、折飛機,還是圖形的拼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間的關係,因此在操作時要注重讓學生描述圖形的變換過程。

(1)在摺紙活動中描述圖形的變化。如做風車,不能只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做風車,而且還應該讓他們邊折邊按圖中的文字説明圖形的每一步變換過程。

(2)在拼組活動中描述圖形的變換。在拼組活動中,應讓學生説明是用什麼形狀的圖形拼成了什麼新的圖形,由此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係。

(3)在剪、卷活動中描述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變換關係。

2.注意通過多種層次的拼組活動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係。拼組活動,教材只呈現了一些簡單的範例。教學中,可以組織豐富的有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圖形間的變換關係。如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可以分這樣幾個層次:

(1)用相同形狀的圖形拼出同樣形狀的圖形。

(2)用相同形狀的圖形拼出不同樣形狀的圖形。

(3)用不同形狀的圖形拼出新的圖形。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7

對於國小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兒童,學校中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學生剛接觸數學不久,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激起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對於前後的知識,學生已在幾年的生活經驗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必須從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出發,順應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把已有的經驗轉化為新的數學知識模型,讓他們在活動中既獲得較為豐富的情感體驗,又進一步認識、獲取新的知識,從而為今後進一步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這節課貫徹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的思想,從學生感興趣的有趣的情境引入,以數學活動為主線,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觀察交流,使學生建立起紮實的 前後位置概念,體會位置的相對性,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正面數前後的同學和轉到後面數相對比,去親身感受前後位置的相對性。排隊買票入場、百米賽跑、卡丁車比賽等一系列教學環節,都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動探索、體驗、領悟與創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感悟數學、學習數學,正確理解和掌握前後的`位置關係,並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排隊買票環節中,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方法,通過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去數數,傳達給學生不同的方法,再次感受前後。學生通過對百米賽跑的仔細觀察,發現前後問題,注重引導學生用前後描述位置。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不僅僅關注學生對前後意義的理解,更多的關注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卡丁車比賽中,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通過前方小記者發回的比賽情況,自己動手去擺,去思考,去想象,學會如何辨析,如何排除,讓學生在現實中感悟數學,體會數學。

教學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面向全體同學,注重個體差異,而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題。既夯實了知識基礎,有注重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環節是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做到及時評價。在卡丁車比賽環節中,學生都能用不同的語言表述每輛車的位置,提升的高度不夠,可以試着讓他們用前後提一提問題,同位之間一問一答,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8

《整理房間》是國小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類的第一課時。在“整理房間”的情境活動中,主要通過學生對房間裏物品的整理過程,體會分類需要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他們已有着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我就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與數學實踐進行了很好的整合。本節課我以“以圖圖的媽媽出差”為教學線索,來組織展開教學活動。教後,我對整節課的教學情況進行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處:

1、營造和諧、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

上課一開始,我先問學生:“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老朋友,快來看看是誰啊!”引出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圖圖,然後設計情境,置於圖圖媽媽出差這樣一個情境中,營造了一種和諧、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中,不但習得知識技能,更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使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地融為一體。

2、教學注重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繫。

教學通過幫圖圖整理房間,分水果和蔬菜、分鉛筆、教室的人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感到實際生活中,往往需要把一些物體按某種標準分類。在讓學生學會分類方法的同時,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注意把課內的知識向課外延伸。

在總結的時候,我讓學生把目光轉向生活,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安排一個實踐活動,利用課餘時間整理自己的房間,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不足之處:

1、合作學習沒有落實到位。

幫圖圖整理房間這個環節,我本來是安排一個同桌互相説一説,你想怎樣幫圖圖整理房間。但是我説完沒多久,很多學生就舉手説,他已經想好了。我迫於無奈,也急於求成,馬上請同學起來説。沒有花一定的時間讓同學討論。

2、評價單一。

沒有讓學生互相評價,只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這樣就造成評價比較枯燥、乏味。

3、學生良好習慣還未養成。

在課堂上,我發現學生的傾聽力和注意力的持久性欠佳,還有待於以後的教學中慢慢培養。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9

我執教的《一起做遊戲——玩一玩》一課是一節綜合實踐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1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藉助撲克牌來玩較複雜的數學遊戲,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遊戲活動中理解、運用、完善遊戲規則;在遊戲難度的提示推進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判斷;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思考、尋求取勝的策略。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不斷開拓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遊戲中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通過教學實踐,我對這節課的認識更加深入,對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做以下反思。

1、基於學生實際,適度調整教學內容安排。

首先,學生在學前就玩過很多的撲克牌遊戲。其次,前期的加減法教學中也採用了玩撲克牌來鞏固計算的方法。再次,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還利用撲克牌讓學生玩過比大小、對口令等相關遊戲。所以學生對撲克牌並不陌生,可以説是很熟悉的。所以這節課所涉及的讓孩子們用撲克牌來體現數學內容,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因此,沒有在課程開始去安排認一認的環節。

2、符合學生認知,將遊戲規則分解呈現。

這節課讓我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數學存在的價值,藉助於學到的數學知識(10以內加減法)來提取有益的數學信息,開展一系列數學遊戲活動。既然是遊戲,我們就應清楚遊戲規則。對於一年級國小生來説,能讀懂規則、理解規則,並將規則還原到遊戲之中,卻有着着實不小的困難。特別是出現了4條遊戲規則,這裏不只是單一的遊戲形式,也不僅僅是提取並應用數學信息來解決遊戲問題,是邊遵守着規則,邊計算着牌面上的點數之和,還要想着獲勝的策略。遊戲中體現出學生邊思考邊玩,邊比較,邊猜測,是一種多元的、綜合的思維能力的體現,玩的非常不簡單。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規則,我在教學設計時採取了分層、分梯次解讀遊戲規則的方式。以規則為主線貫穿了7次遊戲活動。引導學生在一次次提升遊戲難度的活動中,體會到遊戲規則的必要性,體會到之所以不斷地補充完善遊戲規則,是遊戲趨於合理公平的目的。通過對每一條規則的“嘗試——分析——再遊戲”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真正明白了形成規則的遊戲才公平、好玩。也促使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通過思考、猜想、判斷,來體驗數學真的很好玩。同時,在小組合作中體會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培養了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本節課的遊戲一個接一個,學生的思維活動也是一環扣一環。孩子們在層層深入的遊戲中,逐步體會到想玩遊戲就得知道怎麼玩。在不斷的玩的過程中感悟到玩遊戲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課堂上正因為有了孩子們充滿靈性而智慧地玩,他們才真正從成功或失敗中體會到了遊戲的樂趣。一節課下來,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教師只有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有智慧的'去玩遊戲,才會讓學生感受到遊戲是好玩的,學生才能發現在遊戲中思考的重要性,才會真正體會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3、結合學生特點,加強小組合作指導。

一年級的孩子愛表現,往往比較自我。他們有了收穫會急於與人分享,但又不善於傾聽他人的發言。他們活潑但是好動,往往會只顧玩學具,不善於邊思考邊活動。如何組織好這種遊戲活動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所以在四人遊戲之前,我特別設計了小組成員編號、分工、明確活動中任務這樣一個環節。在給孩子們明確任務時,不僅僅説了職責、提了要求,甚至細化到活動中的語言。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們一個活動有“法”可依的支持;活動有“章”可循的指導;活動有“序”推進的力量。讓他們明白小組活動的流程順序,知道小組活動中自己以及他人都該做些什麼,從而學會如何進行活動。

當然控制課堂不是這節課才開始的,是從平時就開始對孩子們進行要求和培養的。從我接這個班起,根據每節課的學習,由始至終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到這節遊戲課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孩子們能玩起來,在收的時候,孩子們也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我們平時不能怕孩子們活動時混亂而不去組織活動,這樣的活動課其實是體現了教師平時對孩子的調控能力。

這節課的教學並非十全十美,我認為自己在活動課的時間調控和把握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本節課在遊戲中體現着數學知識,遊戲的進行也依賴於數學知識。我認為自己在“遊戲之後是不是可以迴歸數學”這個問題上的研討力度還應更深入些。最後,如何給一年級孩子上好數學遊戲活動課也是值得我進一步探究的課題。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10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全體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思維活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設學生關注的情境。

情境創設要體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功能,必須從學生感興趣的或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事物入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本節課的情境設計緊扣教學主題,富有數學味。這個情境看似簡單,但不會給學生一覽無餘的感覺,因為每棵樹上都有兩種顏色的蘋果,簡潔中藴涵着層次性。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兩棵樹為基準,大多數學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節課的主題,顯示出該情境的直觀性,滿足大多數學生成功的願望。以蘋果的.顏色為基準,部分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這樣給信息獲取能力較強的學生一個機會,顯示出該情境的層次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發現。同時該情境把8、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例題和協地統一起來,極少其他非數學因素的干擾,使教學環節的銜接非常自然,在教學中發揮了高效性。

進一步用“湊十法”口算8、7、6加幾的進位加法,我以此為支點,在教學中進行生成點的選擇。當讓學生説説兩棵樹一共有13個蘋果用算式怎樣表示時,居然有學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11

本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24頁的教學內容,是本人送課下鄉行進的一次教學活動交流所上的示範課,深感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必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對本課教學反思如下:

一、故事導入 ,引起興趣

《新課標》提出“數學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那麼生動、熟悉、有趣的情境對於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來説顯得更加重要。一年級的孩子剛入學不久,他們的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影響,因此,我在新課開始用故事引入課題,意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的心思及時地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並設置問題,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但這個環節的設計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卻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在市區,孩子們知道可以聽故事顯得興致勃勃,並能聽出故事的意思來,在老師提問題的時候能及時思考,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在農村地區上這節課時,由於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學前教育不足,面對老師講的故事和提的問題無所適從,直到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有些學生還處在思考的狀態中,未能及時調節過來。因此,我想,對於某些低年級的孩子來説,從課前就留下問題待課後解決有點不妥當。尤其是面對層次相對低的孩子,直接切入課題也許更好。這也正反映出一個最重要的備課先決條件:備學生。

二、創設情境,教授新課。

低年級國小生對數學的理解,常常有賴於數學內容的載體。在這裏,我努力創設一個親切融洽的氛圍,向孩子們介紹新朋友淘氣和笑笑,在新朋友的帶領下一起到停車場去看看。我非常注意這一小節的引導,並不是死搬硬套説要列式計算,而是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孩子們通過眼睛去發現、去尋找,在共同的交流中體會到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這一環節的設計算是比較成功的,孩子們都能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幅圖然後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學習興趣也很濃。

三、比較異同,體會加法交換律

新課標的理念中指出要創設“開放性的課堂”,而一年級的孩子畢竟還小,怎樣創設適合他們的“開放性課堂”呢?學生個性的發展及能力的成長不是一撅而就的,需要階梯式的循序漸進。我在課堂上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先互相説一説自己所發現的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再向全班彙報。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孩子們表達的意欲,讓他們初步體驗交流的樂趣,幫助他們真正養成合作交流的習慣,這才會不致使“合作交流”變成臨時排練的表演。而且,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總有令人驚喜的發現。因此我認為,相信學生是真正“放開”的基礎。

四、動手探索,鞏固思維。

活動教學理論認為:“活動”與“發展”是教學中的一對基本範疇。“活動”應是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課堂上,我讓孩子們通過擺小棒等動手操作,進一步加深對一幅圖列兩道算式的理解,讓孩子們擺一擺、説一説、算一算,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能力,促進其協調發展,更深化了本課內容的認知建構過程,取得不錯的效果。

五、聯繫生活,精心設計練習

本節課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設計了形象、生動、有趣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練習方式,尤其是做手指操這一環節,不但給他們提供了活動休息的機會,還讓他們知道,在自己的身邊、身上都能發現數學知識,這正好體現了新課標中使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將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理念。

由於面對不同層次的孩子進行教學,教學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今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改善。

一年級數學上冊課後反思 12

一年級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概念的難點。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從已經掌握的比較物體多少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教學時,將猴子吃水果的童話故事與比多少的數學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使學生在幫助猴子分水果的過程中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時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符號簡潔、明瞭的應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號來刻畫客觀世界中兩個量之間的大小關係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學生不但要學習運算符號“ ”、“-”,還要學習關係符號“<”、“>”和“=”。如何讓剛入校門不久的學生掌握這三種符號的含義並正確使用它們呢?認識了這三種符號後,我讓學生説説你用什麼好方法來記住這三個符號?怎麼來區別“<”、“>”?有的學生説:“左邊大,大於號;左邊小,小於號”。有的説:“大於號開口在左邊,小於號開口在右邊”。有的説:“開口旁邊是大數,尖尖旁邊是小數”。有的説“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學生將符號“<”、“>”的形狀內化後用語言描繪出來,經歷這樣的活動過程能加深學生對符號的理解和記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