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的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3.14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刷子李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1

優賽歸來,細細咀嚼課堂細節,靜靜聆聽行家教誨,默默享受語文的每一份情懷,心裏湧起的是盡是感動。感動於華茂學生的精彩表現,感動於評委老師的充分的肯定,感動於同事和教研員一路伴我同行,感動於同行們真摯的鼓勵和鞭策。滴水瓣花總關情,點點滴滴到心頭。

有人説,“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楊聰的課該屬第三佳境了吧,正如那來自生命深處的歌會,自然本色,妙於天成,設計大處潑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觀天地,揮毫凌雲煙”之氣派,非我輩所能及。而反觀自己的課堂,大有捉襟見肘之感,恰似一幅藏於深室的畫一旦掛於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這或許就是我的課堂的最大遺憾。誠然,我的課堂還遠遠未達到好課的最高境界,無法渾然天成。

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很稚嫩,遠不及賽友們之淵博厚重。我需要多請教,多探索,多實踐,於是我在設計上下了功夫。從字詞的預熱、環境的把握、情節的切入、語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讀到文本的感悟與拓展,無不留下我精心設計的心血。

我先是熟讀文本,以至成誦。其間,發現了三個可以帶動全文教學的點:一是文中用了52個“一”。細品之,我把它概括為“一個綽號藏奇絕”、“一個傳説話奇絕”、“一段實錄證奇絕”、“一襲黑衣襯奇絕”、“一手絕活寫奇絕”、“一番教誨表奇絕”;二是文中幾個跟黑衣白點的中心情節密切相關的幾個帶“然”的詞:“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這個詞也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雙重解讀,即人生意義上的人物解讀和文化意義上的人物解讀。

在設置教學環節時,我時刻謹記“以生為本”,“貼着學生教”,一切的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學情為設計的起點。

整體教學設計便基於此展開。其中,選擇以曹小三的口吻來複述的方法以期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進一步領會情節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變化、刷子李之奇絕;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深入體會本色、津味之語言特色。

於是,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的美!那始終盈於課堂的融融的對話氛圍、那含於同學眼中的真摯與熱切,那精彩紛呈、張揚個性的多元解讀、那默默流淌在師生心頭的審美的河流,所有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語言的浪花,濺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給學生一方土壤,學生就會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只要你給學生一把“刷子”,學生便會舞出無限的精彩!我至今難忘那豔驚全場的天津快板,感謝那位用天津話即興演繹的同學,讓我們領略了不曾預約的美麗!或許有同仁認為天津快板定是教師功夫,那真是委屈了那位同學。我是地道的金華人,未曾去過天津,亦不會天津快板,更無能力指導演繹這麼精彩的快板。這位同學的這一特長,為我的課堂增添了色彩,這可以説是我莫大的幸運。

然而,靜心思之,這堂課在“三個維度”——温度(教師情感的温熱度)、廣度(在主題的範圍內旁延擴展)、深度(語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恆久)的體現上,明顯地感到了廣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結尾的人物系列來彌補這一點,然而正如專家點評,這“只是對課文的一個延伸”,“給課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讓課堂就此結束”,“未關注刷子李們的苦難生活”。是的,課堂因此沒有生命的超級震撼力,也就沒有好課應有的高度而流於平庸!拓寬備課視野,深化文本處理和加強課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補的課程!

此外,語言賞析還不夠地道,這也是我備課時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讓學生深刻體會文本津味語言特色,從而深刻解讀帶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態,挖掘人物背後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藴。對這一點,我自覺只做到了蜻蜓點水。

執教《刷子李》,有亮點,有敗筆,留給我更多的是對如何真正踐行新課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謝各位同行對我課堂的關注與批評,感謝你們給了我參照系,給了我反思力,讓我們為演繹精彩語文而一路同行!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2

課文《刷子李》是篇略讀課文,文章語言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敍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

本文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就注重了細節描寫。這是課文在寫法上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牆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千丈,同時又心細如髮,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而曹小三開始聽説師傅有手絕活時,“半信半疑”;師傅刷牆時,“最關心的還是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看見師傅身上出現白點時,以為師傅“名氣有詐”。這樣把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本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在哪裏。教學的時候先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自由劃有關句子,然後再交流。

在教學刷子李刷牆效果奇的這一部分,我採用範讀、指讀、齊讀等形式,鼓勵學生借鑑評書的特點,誇張得讀好句子。學生們由平淡無味道最後情緒高漲,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教學“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着鼓點,和着琴音”時,

我啟發學生説:“此時此刻你覺得刷子李還是粉刷匠嗎?想想他更像什麼?”學生積極踴躍的發言,有的説像舞蹈家,有的説像指揮家,還有的説像書法家……我再請學生自己做悠然擺來,悠然擺去的'動作,讓學生體會刷子李動作的優美。

在體會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時,我藉助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

今天的課堂氣氛濃厚,學生説得津津有味,文章描寫的情景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但語言幽默風趣、簡單易懂,令學生喜歡,學生也就很容易抓住字詞咀嚼其中的韻味,讓學更加有趣,讓學生更加快樂。下課後,我也認真反思了這節課,覺得還有許多不足: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個別地方過度不是很自然,而且有的地方進行的不夠順暢,最後如果能在滲透一些細節描寫的常識,我想會更對學生的寫作有幫助,再有就是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盡力改正這些不足,以利於自己更快得成長起來。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3

《刷子李》是一片略讀課文,總體來説,上這篇文章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我主要從兩個問題切入,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悟,分別是:這個人為什麼叫刷子李?他奇在哪?

透過竺老師的點評,有以下幾點思考。我受啟發最大的是小練筆部分。原先自己設想的是讓學生練筆説一説曹小三在聽完師父的話後表達決心,但是這樣的練筆設計得有些淺,所以修改後的教案,我將練筆部分分成兩個,一個是練説,説一説能夠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練説部分,練説部分能夠問:同學們,此時此刻,應對這樣一位身懷絕技的二師父,曹小三想説什麼?他會怎樣向父親表態呢?

二是練筆部分練説説決心,練筆結合課文最後一句,先齊讀,最後讓他們寫寫自己明白了什麼,這樣不僅僅提升了文章的高度,也能讓孩子從文中受到一些道理的啟示和啟發。為了這個練筆,能夠在分析課文的時候就將一些感悟滲透到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上。如刷子李刷的規矩齊,師能夠問:為什麼要定下這樣一個奇特的規矩(因為太累,多了,肯定受不了,不貪多,保證質量最重要。)又如在理解勻勻實實部分,師能夠問:為什麼能刷得那麼嚴嚴實實?引導學生説出輕重均勻,速度快,蘸得不多不少,為什麼能夠做到呢,主要是平時的`刻苦練習和研磨,讓學生認識到平時積累的重要性。

另外,要更加重視朗讀方面的訓練,仍要重視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多加指導,要更加重視,個性要抓住關鍵字進行朗讀的訓練;還要重視評價,用不同的、準確的評價性語言來研究學生的回答,這也是自己以後需要努力的。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作者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曹小三學徒時窺見師傅黑褲子上的白點而懷疑師傅徒有虛名來表現大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

教學從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入手,讓學生熟讀課文,弄清“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再把描寫精彩的句子找出來讀讀,體會表達的效果。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潛心揣摩。本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體會作者抓住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時,我着重從刷子李的絕活入手,體會作者是怎樣突出這個“絕”字的`。

學生讀到刷子李刷牆動作時,抓住他嫻熟的動作描寫還有那令人吃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感受他的“絕”。品讀之中,刷子李的形象在作者筆下油然“活”了起來。

為了拓展學生的閲讀範圍,我推薦了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本書。本冊自讀課文中就收錄了其中的《蘇七塊》。學生在課堂上瀏覽閲讀,按着本文的學習方法體會蘇七塊的“絕活”。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5

文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普普通通,卻有“俗世奇人”之美稱。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為他是生活於市井裏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為他刷牆的技藝高超,讓“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説不信”。他有才能、有個性,喜怒哀樂樣樣俱全,但行事言語又高於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稱最為恰當。

這篇課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作者寫“刷子李”的奇妙絕活時,首先極力寫他手藝之高,“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裏什麼都不用放,單坐着,就如同昇天一般美。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這是在與自己挑戰?還是以特立獨行顯示自己的超凡出眾?但不管怎麼寫,這樣寫卻吊起了讀者的胃口。然後作者從一個小徒弟的視角印證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現,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現“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後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敍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緊緊抓住了讀者,起到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課文在寫法上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牆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千丈,同時又心細如髮,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另外,本文的語言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充分體會。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6

破天荒,第一次未試課而錄課。雖然用心備了課,但一直忐忑不安,有太多的顧慮縈繞心頭:課的容量是否合適?教學環節是否恰當?這樣的設計學生是否有興趣……加上自己今年教一年級,凡事開頭難,常常忙得焦頭爛額,也顧不上去高年級熟悉學生,心中自然更加惶恐。

向別的老師借了一節課用來錄相。因為沒有多餘的時間熟悉學生,直接就開始上課了。下課鈴響時,我的課也接近尾聲。回顧整節課,頗有感觸:

一、平平淡淡也是一種不足

一堂課上有些環節,學生心不在焉,或者毫無興趣的時候,往往在告訴我們:這個環節或許無效,起碼需要改進。因為不能在學生的心裏激起任何漣漪的課堂,也不可能讓他們從中受益,促進其發展。

在這節課上,學生默讀課文,畫出“體現刷子李‘奇’的句子”這一環節時,學生顯得很無趣,似乎懶得動手在書上標畫。何以如此?是這個問題激不起學生的興趣,對此類問題他們早已麻木?還是他們覺得這類問題太簡單,缺乏思維含量?值得思考。默讀之後的交流環節,也不夠熱烈,平平淡淡波瀾不驚。這跟我步步為營生怕出錯的心理有關。在交流時我一直強調要“按順序交流”,只是為了與課件上重點句的順序相吻合,若學生不按文章敍述順序來交流,我點課件就會出麻煩。由於老師的.拘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似乎也囿於“按順序”這個圈,而不敢大膽作答。

對於課件的問題,現在想來很容易解決:在主頁做個目錄,然後鏈接到想要的語句就可以了。一個簡單的技術就可以化解拘謹的尷尬,讓教學更自如。

對學生的無趣,原因可能在教學環節本身的安排上。那麼這個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環節——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該如何在課堂上實施?又有什麼好方法?固有的思路與經驗暫時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需要用時間去探索與實踐。

二、學生興奮的課堂可能是成功的

當然,這只是可能,而且前提是課堂必須是有效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標要求的。這節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學習《張大力》這一環節。當學生感知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後,迫不及待地閲讀了《張大力》這個故事。但我為他們印發的故事沒有結尾,讀完後讓他猜測故事的結尾,激起了他們的思維,一下子調動了他們已有的經驗和智慧,思維的火花也在對未知的猜測中被點燃。雖然他們的結尾無非是兩種:拿銀子離開或老闆賴帳這種直線式的結尾,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一次構思的嘗試。此時再讀完馮驥才先生的結尾,鮮明的對比讓他們不得不佩服作者構思的巧妙。讀完這個結尾,他們都不禁啞然失笑,為自己的意想不到而驚歎不已。從他們興奮的眼神中,我感到了欣慰。

起碼這個環節是受學生歡迎的,而且在他們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也給他們固有的思維帶來了衝擊,更感受到大作家的魅力,為課外閲讀馮驥才的書奠定了基礎。

不過,這個環節還可以做得更好。雖然這個環節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頭戲,但從時間比例上來説,顯得不相襯。可以讓學生在此駐足停留,比如可以多叫幾個學生猜測結尾,事實上我只請兩個學生髮表了自己的意見;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寫一個結尾,寫完之後再與作者的原文進行對比。在這個原本可以做好的環節我卻有點蜻蜓點水,做得不夠紮實,效果自然也要打折扣。

三、把學生的視角引向課外也算一種功德

在閲讀完《刷子李》和《張大力》兩篇文章後,我向學生推薦了《俗世奇人》這本書。下午放學,他們老師就來問我《俗世奇人》這本書到底是否到底如何,她説他們班的孩子説這學期想共讀這本書。我想,即使孩子在課堂上收穫甚少,而願意去閲讀我推薦的一本書,不能不説是別樣的收穫。

整節課,總的來説還是按照之前的預設進行得有條不紊,學生的發言也與之前的預設出入不大,這説明對學情的把握還可以。但這也恰恰是自己最應改進的地方——預設有餘,而生成缺乏。一節沒有生成的課,往往是死板的,也是缺乏靈氣的,同時它也透露出老師對學生的不信任和教師本身循規蹈矩的保守思想。

“藝術止於創造,始於模仿。”教學也同樣如此,要想創造出精彩的課堂就得走出保守模仿的境地,從大膽嘗試開始。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7

一、以學定教,突顯學生主體地位:

我們要追求真實有效的教學,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許多老師常常把學生的學習起點設為“零”,在沒有考證學情的情況下,盲目地按照既定的教學思路開展學習活動,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學習每一篇課文前,我們得了解學生的興趣點、知識的盲點、斷點、空白點在哪裏,這樣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學習《刷子李》這篇課文,我也將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地交流:文中的刷子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在學生的交流中,我隨機提煉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刷子李着裝奇特、規矩奇怪、技藝高超。並隨機板書。這些信息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教師的作用是當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時候,放手讓他們自己學懂;當學生感到困難時,適當地加以指導。這些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品味“高超”,緊扣略讀課文目標:

這篇課文前的一段提示語告訴我們,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是“想想刷子李的高超技藝表現在哪裏”“課文是怎樣寫出他的技藝高超的”。研讀目標一,課文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刷牆時的情景”和“刷牆後的效果”來表現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因此,在交流研讀時,我緊扣目標,採用多種形式展開教學。“刷牆時的情景”在學生品讀重點語段後,讓學生抓關鍵詞,想象當時的'情景,來細心品悟。而學習“刷牆後的效果”則讓學生羅列三個重點語句,在自由讀,指名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抓住關鍵詞來談自己的感受。學生有的放矢,學得認真投入,讀得入情入境,達到預期目標。

三、探討“曹小三”,落實寫作方法:

這篇課文寫作方法獨特,作家特地安排了“曹小三”這個人物來側面烘托刷子李的高超技藝。於是,從“情景”、“效果”這兩個正面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藝後,我拋出了一個問題:“作者為什麼還要安排曹小三呢?是不是多餘的呢?”帶着這個問題,學生再去瀏覽課文,劃出曹小三的相關語句,填一填描寫他心理活動的詞語,學生髮現作者安排“曹小三”這個人物有着特殊的含義,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這樣文章的寫作手法也就表現出來了,實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8

這篇課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既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教學的時候先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自由劃有關句子,然後再交流。課文語言樸素,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敍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注重了細節描寫。這是課文在寫法上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牆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同時又心細如髮,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而曹小三開始聽説師傅有手絕活時,“半信半疑”;師傅刷牆時,“最關心的還是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看見師傅身上出現白點時,以為師傅“名氣有詐”。這樣把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

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圍繞“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裏?作者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有哪些描寫最精彩的句子等問題交流討論。

為幫助學生真切地體會“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我採用了抓住直接描寫“刷子李”刷牆的重點句段的情景。組織學生一句一句地讀,邊讀邊想象情景:刷牆時的動作好似跳舞,刷牆時發出的聲音好似樂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無縫的屏障等。“他刷漿時,幹完活黑衣服上為什麼沒有一個白點”,通過集中討論,學生們取長補短,從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

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對“粉刷”知道得多,但對這種活的過程及細節瞭解的少,學文前應讓同學們展開訪問或者親自去看看這種工作,那樣效果會更好。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9

習慣於睡前打坐冥想,以平復紛繁的心緒.年處的意外,打亂了我生活的節奏,100多天來,牀頭的思慮中混雜了默默靜思每天語文教學的每一份情懷的沉浮,心裏總不時湧起全然的真摯感動.感動於有時學生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感動於年級組老師的充分的肯定和提點,感動於好友和知己在憂鬱時一路伴我同行,感動於同行們真摯的鼓勵和鞭策.滴水瓣花總關情,點點滴滴到心頭.

有人説,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許多的老師終生的追求該是難以企及的第三佳境吧正如那來自生命深處的歌會,自然本色,妙於天成,設計大處潑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觀天地,揮毫凌雲煙之氣派,仿若神鵰俠侶中獨孤求敗已如登峯造極之境,非我輩所能及.而反觀自己的課堂,大有捉襟見肘之感,恰似一幅藏於深室的畫一旦掛於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這或許就是我的課堂的最大遺憾.誠然,我的課堂還遠遠未達到好課的最高境界,無法渾然天成.

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很稚嫩,遠不及同年級組的前輩們之淵博厚重.需要多請教,多探索,多實踐,於是我在設計上下了功夫.從字詞的預熱,環境的把握,情節的切入,語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讀到文本的感悟與拓展,無不留下我膠盡腦汁的心血歷程.

《刷子李》本是為了五年級組的教研課所準備,卻不料被鄭老師否決了.但出於對這個故事設計的欣賞,希望能和班上的63個孩子分享我閲讀時的情緒,準備教學這個內容前,我格外的用心.

我先是熟讀文本,以至成誦.其間,發現了三個可以帶動全文教學的點:一是文中用了52個一.細品之,我把它概括為一個綽號藏奇絕,一個傳説話奇絕,一段實錄證奇絕,一襲黑衣襯奇絕,一手絕活寫奇絕,一番教誨表奇絕;二是文中幾個跟黑衣白點的中心情節密切相關的幾個帶然的詞: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這個詞也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雙重解讀,即人生意義上的人物解讀和文化意義上的人物解讀.

在設置教學環節時,我時刻謹記以生為本,貼着學生教,一切的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學情為設計的起點.

整體教學設計便基於此展開.其中,選擇以曹小三的口吻來複述的方法以期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進一步領會情節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變化,刷子李之奇絕;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深入體會本色,津味之語言特色.

於是,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的美!那始終盈於課堂的融融的對話氛圍,那含於同學眼中的真摯與熱切,那精彩紛呈,張揚個性的多元解讀,那默默流淌在師生心頭的審美的河流,所有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語言的浪花,濺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給學生一方土壤,學生就會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只要你給學生一把刷子,學生便會舞出無限的精彩!我至今難忘那豔驚全場的天津快板,感謝那段用天津話即興演繹的音頻,讓我們從流暢的諺語中領略了不曾預約的綻放在上個世紀的美麗!找尋這段快板的材料,還得感謝於一位網上認識的至交好友,千辛萬苦的搜索和思量後,選擇的這段材料給課堂帶來了亮點.任何華麗的辭藻,鋪張的修飾都不及真實的體驗能感動人心.它為我的課堂增添了色彩,孩子們是真心實意的對當時的天津衞產生了興趣,這可以説是我莫大的幸運.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10

《刷子李》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藝為話題,作者只選擇一件小事來寫,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一個技藝高超的刷子李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立在可我們的眼前,課文內容曲折有趣,吸引學生,為了更好的感受人物形象,我主要關注了以下這兩個方面。

一、注重誦讀,感知文章風格

課文《刷子李》語言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敍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根據文中情境進行誦讀,首先,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明確課文主要講什麼。然後找出重點句段由師生共同揣摩品味,並有教師範讀其中的一二段。最後分角色朗讀,按人物語言、敍述語言引導學生朗讀。總之,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文章,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文章的意境和風格,感受人物形象。

二、品味詞句,領悟語言美

本課的語言、動作描寫具有個性化,體現了小人物的大智慧。對於文中尤為傳神的`詞句應該引導學生品讀,於是我採用了(1)抓住直接描寫“刷子李”刷牆的重點句段的情景。組織學生一句一句地品,邊讀邊想象情景:刷牆時的動作好似跳舞,刷牆時發出的聲音好似樂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無縫的屏障等。(2)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集中討論,如 “他刷漿時,幹完活黑衣服上為什麼沒有一個白點”,通過集中討論,學生們取長補短,從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

刷子李的教學反思11

有人説,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我在設計上下了功夫。從字詞的預熱、環境的把握、情節的切入、語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讀到文本的感悟與拓展,無不留下我精心設計的心血。我先是熟讀文本,以至成誦。其間,發現了三個可以帶動全文教學的點:一是文中用了52個一。細品之,我把它概括為一個綽號藏奇絕、一個傳説話奇絕、一段實錄證奇絕、一襲黑衣襯奇絕、一手絕活寫奇絕、一番教誨表奇絕;二是文中幾個跟黑衣白點的中心情節密切相關的幾個帶然的詞: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這個詞也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雙重解讀,即人生意義上的人物解讀和文化意義上的人物解讀。

在設置教學環節時,我時刻謹記以生為本,貼着學生教,一切的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學情為設計的中國。

整體教學設計便基於此展開。其中,選擇以曹小三的口吻來複述的方法以期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進一步領會情節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變化、刷子李之奇絕;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深入體會本色、津味之語言特色。然而,靜心思之,這堂課在三個維度──温度(教師情感的温熱度)、廣度(在主題的範圍內旁延擴展)、深度(語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恆久)的體現上,明顯地感到了廣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結尾的人物系列來彌補這一點,然而正如專家點評,這只是對課文的一個延伸,給課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讓課堂就此結束,未關注刷子李們的苦難生活。是的`,課堂因此沒有生命的超級震撼力,也就沒有好課應有的高度而流於平庸!拓寬備課視野,深化文本處理和加強課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補的課程!

此外,語言賞析還不夠地道,這也是我備課時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讓學生深刻體會文本津味語言特色,從而深刻解讀帶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態,挖掘人物背後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藴。對這一點,我自覺只做到了蜻蜓點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