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25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7個綠線條的生字只認不寫,認識三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初步體會祖國的廣大,人民生活的幸福。

3、藉助相關材料,知道草原及牧民的概況,有意識的培養此方面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理解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看圖理解詞語,啟發想象,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麗的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些天我們跟隨春姑娘認識了頑強生長的春筍,落在不同地方狀態會不一樣的小雨點,去過了可愛的小池塘,美麗的梅花山。今天,我們將要去一個新的地方。

2.板書:草原

(1)學習生字原。

①指名呼讀音節yuan。(複習整體認讀音節)

②教學廠字頭。

③指名説説怎樣記住原。(引導用熟字記憶)

(2)介紹草原:在我國的內蒙古以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並有一些耐旱的樹木,這些地方適合放牧牛羊。

3.春天到了,草原的

早晨會是什麼樣的?(補充課題:的早晨)齊讀課題。小朋友們趕快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碰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多拼讀幾遍)並且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剛才老師看到大家書讀得特別起勁!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誰願意接受挑戰?指名認讀生字,讀對了,其餘學生跟讀3遍。有沒有生字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説。小老師領讀,齊讀。

(2)這些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麼記住的?指名説。

羊和洋對比

無和元作比

處和外作比

用“民”組詞

(3)(課件出示詞語)生字認得不錯,這些帶有生字的詞語會讀嗎? 指名讀 開火車讀 齊讀

(4)這些詞語讀好了,讀課文一定沒有問題!

(5)合作讀,一個同學讀,另一個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文字裏描寫的畫面。

(6)下面老師想聽聽同學們朗讀課文,誰願意展示一下?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讀後評議。

(7) 領讀幾個長句子,提醒學生注意停頓的地方。

“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的寧靜。

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

三、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師:課文讀到這裏,草原還在同學們心中留下了什麼印象?全班交流。

2.交流。

3.師小結:聽了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的腦海裏也彷彿出現了鋪滿新綠的草原,歡樂的牛羊,牧羊人那婉轉、悠揚、歡樂的歌聲,藍天白雲,這些美麗的畫面一定會深深的印在了同學們的腦海裏。草原的早晨真的很美,來,讓我們一起把文章再讀一遍。——————師生配樂讀文。

四、指導寫字。

處 打 動 牧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

《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表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在教這課時,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方面,從看圖入手,先引導學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畫面內容,然後再指導朗讀。通過熟讀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來説,草原是陌生的,我就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掛圖來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課文閲讀分析中,我緊扣了一個“情”字:

一、在導入課文時,激發動機——入情

由於我們的學生生活在現代化的`大都市裏,到處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購物娛樂都很方便,但是對於草原確是陌生的。因此課的一開始,我即請孩子們聽着優美的歌聲,欣賞草原的畫面。孩子們被優美的歌聲和美麗的草原美景所感染。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察覺他們嚮往這個美麗的地方,然後讓他們帶着嚮往之情去讀課文。

二、在感受課文的描寫中——動情

如何讓孩子們“動情”呢?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去感受課文的描寫。所以我主張“強化語感,淡化分析”。先讓孩子們自由誦讀,然後聽老師範讀,讓孩子們正確把握語氣,把握感情。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總是飽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音樂、表演的藝術形式,讓他們通過讀去品味。例如:我在處理課文歡樂踴躍這一場景時,想方設法用音樂和圖畫相結合的方法,讓孩子們體會“湧出的…”、“蹦跳的…”、“跨上的…”、“追趕的…”這一歡樂的場景。此時此刻的課堂,師生都沉浸在一個無形的充滿情感交流的草原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表情朗讀中——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發了,他們會情不自禁的進行抒發。我採用分小組進行賽讀、點名誦讀、小組選代表表情誦讀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盡情的誦讀,抒發他們內心的真切感受。這節課,師生的情感隨課文的情感起伏而推進、延續,使課堂變成了草原,孩子們成了羊兒、馬兒……

學完這一課後,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繪製一幅圖畫。《美麗的草原》,遠處,藍天下的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飄蕩……這是一幅多美的圖畫。在作業畫展中展示出了學生那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通過學生親手繪畫,即培養了他們愛美的情趣,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真正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2

《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草原對於海南的學生來説是陌生的,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並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一定的困難。上課時,我先範讀課文,讓學生在老師的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像草原景象,再讓學生欣賞一段優美的草原風光片。老師的朗讀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多媒體的播放給學生展示了真正的草原風光,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幫助學生構建起草原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語言來説説自己的感受。學生的語言正確而富有個性,他們好象融入了美麗的大草原中,加上老師及時的評價和鼓勵,使發言者深受鼓舞,也激起了其他學生的競爭熱情,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個片段:

師:小朋友都讀得很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在老師讀的時候,小朋友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課文,一邊想: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交流。

生:我好象看見草原很大很大,草原上長滿了很多嫩綠的草。

生:我好像看到很多羊衝出圈門,奔向草原。

生:我好像看見牧羊人騎着駿馬一邊放羊,一邊唱歌。

師:小朋友聽得很仔細,想像真豐富。

生:我想去大草原看看,那兒是不是真的像書上寫的一樣。

師:老師也很想去大草原看看呢,來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草原,去看一看那裏的景色。

(多媒體播放一段草原風光片)

師:小朋友,你覺得草原怎麼樣啊?

生:草原真大啊!到處是碧綠碧綠的`草。

師:你説得真好。“碧綠碧綠”這個詞用得不錯。草原是很大,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來寫草原的大?

生:無邊的草原。

師:説對了,草原大的一眼望不到邊。所以説草原是——無邊的草原

生:我看到草原很美麗。天藍藍的,白雲在天空中飄動。

師:你説得真精彩。其他小朋友你們覺得草原怎麼樣?

生:我也覺得草原很美麗。草原上到處都有五顏六色的小花。羊兒很多,像天上的白雲一樣多。

師:你的語言真豐富,還説了一個打比方的句子,把草原上的羊羣比作藍天上的白雲,真了不起。看來草原不僅大,而且還很----美麗

生:我聽見牧羊人在唱着響亮的歌,他們肯定生活得很幸福。

師:你不僅會看,還學會思考了。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3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通過講授《草原的早晨》這一課,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節成功,生動的課,千萬不能在課堂中形成“學生死角”

在這一節課上,由於自己本身對教案的不熟悉,導致在上課時不能更多的關注全體學生,尤其表現在學生回答問題方面:

教師在設計問題以及在課堂上與學生生成問題時,應首先以學生思維及角度從實際出發考慮。而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如果大部分學生還回答不出來,此時教師應讓學生再繼續深入地理解,吃透教材,教師切不可在此時只叫那些反應快,優秀的.孩子回答,而要面向全體。

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於心,只有這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與學生的配合遊刃有餘,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謂“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4

在上《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時,上課已接近尾聲,我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讓孩子們在朗讀想像中體會草原靜謐的美。按教學設計,我該引導學生朗讀全文了,讓他們能在朗讀中體會草原的動態美與靜態美,同時領會課文的條理。可剛讀完第三自然段,第一組裏就冒出一隻小手,“汪明宇,你有什麼事嗎?”我耐心地問。汪明宇站起來,拿起書汪明宇,,鄭重其事地説:“老師,我知道為什麼説羊羣像白雲。”我很高興,提醒全班學生:“同學們注意了,現在汪明宇小朋友有一個重大發現,讓我們來聽一聽。” 汪明宇説:“因為白雲是白的,羊羣也是白的,所以説羊羣像白雲。“

汪明宇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冒出了更多的小手:“老師,我還知道。老師.我還知道。”“吳雪倩,你説説看。” 吳雪倩站起來,説:“如果是一隻羊的話就不像白雲了,要許多隻羊在一起才像白雲,”

“對。還有,如果羊羣在跑的時候也不像白雲,因為白雲不會跑得那麼快。只有羊羣一邊吃草一邊走的時候才像朵朵白雲在飄動。”楊俊乾脆就不站起來,坐在座位上直接插話。這時我再讓學生讀這句話,學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下課鈴響了,雖然教學任務沒能完成,但我很興奮。

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隻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失去一次又次和學生真正交流學習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在乎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師不再是孤獨的演奏者,才能使課堂響起動聽的交響樂。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5

談到語文課的“八字憲法”——聽説讀寫字詞句段。這幾天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總是有意識地在這些方面加以注意,不追求花裏胡哨的東西,而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儘量地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教學本課,我注意緊扣字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適當藉助媒體,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感受春天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

一、抓基礎。

一年級的孩子,我注意加強句子教學,幫助孩子建立句子的概念。讀了一句話,明白這句話講的是什麼。例如:課文第二段

“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追趕那歡樂的羊羣。”

我先讓孩子們讀這段,這段一共幾句話?(2句)先讀讀第一句,這句話講的是什麼?(羊兒)羊兒怎麼樣?(羊兒湧出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再讀第二句,這句話講的是什麼?(牧民)牧民怎麼樣?(牧民們跨上駿馬,追趕那歡樂的羊羣。)

別以為這是多麼簡單的問題。對於一年級的小孩子來説,要知道這句話講的是什麼,不簡單。就説第一句吧,第一個孩子回答:“講的`是草原。”再讀,第二個孩子回答:“講的是圈門。”再讀,第三個孩子回答:“講的是羊兒。”多麼不容易!要是沒有經常性的這樣的訓練,孩子們是不容易懂得句子的意思的,當然將來也就不可能較好地讀懂段落,理解篇章。

二、品字詞。

師:“一隻只”是幾隻?

生:有幾隻。

生:有好多隻。

生:也許有幾百只,上千只。

師:是的。“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你知道了什麼?

生:好多好多的羊兒從圈門裏擠出來。

生:羊兒跑得很快。

生:它們邊跑邊跳,衝向無邊的草原。

抓住“一隻只”“湧”體會羊兒很多;“蹦跳着”感受羊兒出圈的歡快之態;“奔向”感受羊兒迫不及待地投向大草原的樣子;“無邊”體會草原的廣大。

三、抓朗讀。

還是剛剛那段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一生讀)

師:羊兒好多啊!草原好大呀!誰再讀?(一生讀)

師:聽了他的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好多的羊兒,跑得很快很快。

生:鋪滿新綠的草原上,白色的羊羣在奔跑。

師:是啊,鋪滿新綠的大草原無邊無際,白色的羊羣湧出圈門,蹦跳着,奔跑着,多美呀!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生齊讀)

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並把想象中的畫面以讀的方式表現了出來。

四、促想象。

(第三段)

師:小朋友都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小朋友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你好看到草原上的什麼?(師讀)

生:我好象看到很多羊在草原上跑。

生:我好象牧羊人在唱歌。

生:我好象看到羊羣像一朵朵白雲在飄動。

孩子們想象得多好!我的朗讀不一定有多聲情並茂,但我給了孩子們想像的空間與時間。孩子們建立了一定的語言表象,透過文字,他們看到了一幅畫,一幅美麗的草原風光圖。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6

《草原的早晨》中的語句感悟 共飲一杯

昨天上午第一節課,重點指導孩子對這篇課文的朗讀,我把課文中的一些語句的朗讀權力放給了孩子們,不是我教給他們怎麼讀,而是讓他們認為這些語句你應該怎麼讀!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講到“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是呀,從低年級就應該開始訓練學生的獨特的閲讀感受!因此,在這節課我就試着做了,結果讓我收到了一份喜悦!

如:“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我引導:“你讀了這句話,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你該怎樣讀?”有的學生説:“我看到美麗的花兒醒了!”有的説:“草兒也醒了,伸了伸懶腰!”有的説:“我聽見羊咩咩地叫了!”“是呀,那你就讀讀你眼中剛醒來的草原吧!”孩子們自然把“醒來了”讀得各有各的.特色!

有了上面的例子,當讀這一句時“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時,孩子們好象知道該怎麼讀了,我説,當你讀這句話時,就把你看到的,感受到讀出來就行,練了一會,他們讀得還令我滿意,(包括中下生)問起他們為什麼這樣讀時,他們興奮極了,“我看見羊都往外擠,咩咩地叫,我知道小羊高興,就這樣讀了!”“我看見大草原了,小羊撒歡往外跑!”幾個學生説完,真的象小羊一樣,擠出教室門外,嘴裏還咩咩地叫着!

剩下的內容孩子們自己就這樣解決了,我也上得很輕鬆,再不象以前那樣這樣引導,那樣引導,最後還氣得你半死,總還覺得他們沒讀到位!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7

語文課上,我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讓他們在朗讀想象中去體會草原靜謐的美。按教學思路,我該引導學生朗讀全文了,讓他們能在朗讀中體會草原的動態美與靜態美,同時領會課文的條理。可剛一讀完第三自然段,第一大組裏就冒出了一隻小手。“曹悦,你有什麼事嗎?”我耐心地問。曹悦站起來,拿起書,鄭重其事地説:“老師,我知道為什麼説羊羣像白雲。”我很高興,提醒全班學生:“同學們注意了,現在曹悦小朋友有一個重大發現,讓我們來聽一聽。”

曹悦説:“因為白雲是白的,羊羣也是白的,所以説羊羣像白雲。”曹悦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冒出了更多的小手:“老師,我還知道。老師,我還知道。”“於潤澤,你説説看。”於潤澤站起來,説:“如果是一隻羊的話就不像白雲了,要許多隻羊在一起才像白雲。”“對。還有,如果羊羣在跑的時候也不像白雲,因為白雲不會跑得那麼快。只有羊羣一邊吃草一邊走的時候才像朵朵白雲在飄動。”劉悒杉乾脆就不站起來,坐在座位上直接插話。再讀這句話,學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這時,下課鈴響了,雖然教學任務沒能完成,但我很興奮。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而且孩子們在小組學習中充分討論,暢所欲言,讓他們的'思維不受侷限,更加開闊。在交流中他們思維的火花相互碰撞,對課文的理解在一步步加深。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隻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失去一次又一次和學生真正交流學習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經歷了這一次後,使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8

今天聽徐建花老師執教了一年級的《草原》這一課,把我的思緒一下子又拉到了六年前——自己帶一年級時候的情景:聽着孩子們奶聲奶氣的朗讀,看他們雖不精彩但卻極力投入的上課,看他們為了老師一句簡單的表揚一本正經努力地讀書……不禁有些感慨——這些,是現在高年級課堂所缺少的一種生動和真實!

一年級的孩子,初生的牛犢不怕虎,他們是率真而勇敢的,答錯了也不會怕聽課的老師笑話,但同時,我們也從這堂課上可以想見徐老師平時是怎樣讓這些孩子如沐春風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的,是怎樣努力地構建這民主和諧的課堂的。每一次表揚、每一次鼓勵、每一個微笑都是孩子舉手勇氣的,是他們自信心的基石,因此全班學生髮言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

低年級的課堂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是重難點,今天,徐老師採用了多種方法突破:圖文結合,教師示範朗讀,學生個別讀,學生齊讀……恰當而巧妙。

對於江南水鄉的學生來説,草原是相當陌生的,上課前,老師選擇的歌曲、圖片在不經意間就把學生帶到了那遼闊的打草原上,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像的缺憾。在教學時,徐老師更是通過多媒體課件、通過歌曲創設情境、通過具體的語言描述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讓學生通過傾聽教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並通過自己的朗讀再次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説,這樣虛實結合,兩次感知,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概念,因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感知是深刻的`,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是恰到好處的。

低年級學課文要不要板書設計?如果要,怎樣的板書才是合理的?怎樣的板書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我覺得教師在板書時不僅是在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更是寫字的“言傳身教”——給學生示範,所以我覺得板書的設計更要少而精,要用足夠短的時間寫,卻派到足夠大的用場。如:理清條理、指導複述課文,背誦課文時候,關鍵的一個字、一個詞等。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9

這篇課文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在備課時,我就在想:這樣一篇離孩子的生活實際較遠的課文,怎麼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怎樣讓他們能夠樂於學習,樂於融入文本所描繪的情景呢?

在教這課時,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方面,從看圖入手,先引導學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畫面內容,然後再指導朗讀。通過熟讀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來説,草原是陌生的,我就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多媒體圖片來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象的缺憾。再讓學生在老師的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象草原景象,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通過傾聽老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課中又通過一些圖片讓學生理解“鋪滿新綠” 、“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等詞句。

於是,帶着這樣的課件走進課堂,孩子們通過欣賞草原風光、傾聽草原歌曲再借助文本進行閲讀,他們和書本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在真實的情感體驗和互動交流中他們也放飛了自己的心靈,跟着牧羊人人一起高歌一曲,在唯美的課文描述中感受到了大草原的無限美景和牧民們愜意歡快的生活,從而對大草原充滿了期盼之情。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可以説,我在備課時的擔憂成了杞人憂天,這樣一篇課文的學習,反倒引起了孩子們對草原的無限嚮往之情,確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文字優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可草原離孩子們的生活太遠了,農村孩子親眼見的機會可以説不可能(我們老師也不一定人人見過),這就要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藉助文本的朗讀來體會。因此,我藉助網絡準備了草原風光圖及跟課文基本相符的視頻資料。把學生帶進情境,讀中去感悟。

教學伊始,我先讓孩子們在我的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象草原景象,然後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段優美的草原風光圖片。這兩次感知,一虛一實,前者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讓學生通過傾聽老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後者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像的缺憾。這樣虛實結合,兩次感知,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印象,縮短了草原和學生的距離。

貼近了草原,再要求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熱鬧就不再是個難點。《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是呀,從低年級就應該開始訓練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因此,這節課我就試着做了,結果讓我收到了一份喜悦!如指導朗讀“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我引導:“讀了這句話,小朋友似乎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的學生説:“我看到美麗的花兒醒了!”有的説:“草兒也醒了,伸了伸懶腰!”有的説:“我聽見羊兒在羊圈裏咩咩地叫着!”還有的説:“牛兒馬兒也醒了,牧民們甩着鞭子準備去放牧。”……孩子們真棒,真正體會到醒來後的草原熱鬧的情景,我趕緊趁熱打鐵:“是呀,那你就讀讀你眼中剛醒來的草原吧!”孩子們自然把“醒來了”讀得各有各的特色!

再如,當讀“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這一句時時,孩子們好象知道該怎麼讀了,我説,當你讀這句話時,就把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讀出來就行,練了一會,他們(包括中下生)讀得還令我滿意。問起他們為什麼這樣讀時,他們興奮極了,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我看見羊兒都往外擠,咩咩地叫,我知道小羊高興,就這樣讀了!”“我想,羊兒一個晚上沒吃東西了,肚子早就餓了,現在一定急着出圈門,到大草原上去吃鮮嫩可口的小草。”“我看見大草原了,小羊撒歡往外跑!”幾個學生説完,真的象小羊一樣,擠出教室門外,嘴裏還咩咩地叫着!

第三自然段圖文對照,找一找“羊羣”與“白雲”的相似點,認識這種打比方的方法。“迴盪”一詞理解有難度,我借鑑了“精彩片斷”里老師的教學手法,藉助音樂聽中感受,從而理解,解決難點。

教完了這一課,我感受頗深:孩子們的閲讀能力真是不可低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還會繼續嘗試放手,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1

《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在教這課時,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方面,藉助多媒體課件,先引導學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畫面內容,然後再指導朗讀。通過熟讀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來説,草原是陌生的,我就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圖片來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通過讀書,有所觸動,有所感受,進行質疑。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繫,有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講授這一課時,也存在了多方面的不足。由於自己教學經驗的不足及本身對教案的不熟悉,導致在上課時不能更多的關注學生。尤其表現在與學生的交流方面。

1.上課無激情,不夠投入。應在語言、體態等方面多加註意,能夠身臨其境。

2.未能與學生進行目光式的交流。

3.如何讓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避免讓學生齊讀,頓讀、機器式的朗讀。

4.對於詞語的理解應靠表情等讓學生感受的,而不是單純的靠教師解釋。

5.在語言組織方面,要避免使用“分析課文”“檢查”等詞,注意邏輯性。

6.在授課時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7.注意使用課件時,阿拉伯數字的使用、格式安排及語言銜接等方面。

所以通過講授《草原的`早晨》這一課,讓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節成功的、生動的課,千萬不能在課堂中形成“學生死角”。也讓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把教材,教案深熟於心,只有這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與學生的配合遊刃有餘,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謂“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2

蘇教版第二冊《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一共有兩句話“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鞭聲打破黎明的寧靜”等詞句,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因此,在教學這一段是,我藉助音樂邊演示投影片邊深情地講述:“天快亮了,無邊的草原靜悄悄的。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勤勞的牧民們趕着羊兒開始放牧了,草原頓時熱鬧起來了。”孩子們彷彿也感受到了遼闊草原的蓬勃生機。接着,我又讓學生們看圖練讀,讀好象聲詞“啪!啪!”,討論理解“打破”,“黎明”,“寧靜”等詞語的意思,感受草原的“寧靜”。雖然同學們的感情朗讀的韻味越來越濃,可我總感到還不夠。於是,我讓大家討論:“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又是什麼聲音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裏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各抒己見。

“喔!喔!喔”響亮的公雞啼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嘰嘰喳喳!嘰嘰喳喳!”小鳥的歌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笛!笛!笛”汽車的喇叭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丁鈴鈴!丁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刷!刷!”清晰的掃地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嘀嘀嗒嗒!嘀嘀嗒嗒!”一陣大雨聲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

……

從生活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是引導學生走進教材的重要方法。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他們把學的東西與生活現實聯繫起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一個個例子互為補充,豐富了常識,開闊了視野,加深了理解。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3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

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文意在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文章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生動,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情感薰陶的好課例。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並

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7個綠線條的生字只認不寫,認識1個新偏旁(廠字旁),會寫“原、無、門、打”。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

三、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

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1、以讀為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四、説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幾天來,我們跟着春風姐姐遊了美麗的小池塘,逛了花兒盛開的梅花山。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出示草原視頻……這是哪兒呢?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原 學習生字“原”,寬寬一個“廠字頭”,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個小,注意下半部分與“泉”的區別。誰來讀好這個詞?讀準字音。

3、簡介草原,導入課題:草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裏的風光非常優美,那裏的人民勤勞勇敢。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裏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書:5、草原的早晨

誰會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聽出來他哪個音讀得特別準?“晨”是個前鼻音,又是個輕聲。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4、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嗎?引導學生根據課

題進行質疑。

5、教師以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輕讀綠色線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後再讀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

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碰到難讀的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多媒體出示詞語:

先逐個指名認讀,相機正音;説説難讀的字,分清前後鼻音,再一個詞領讀, 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讀。

綠色通道里的詞:

鞭聲 黎明 寧靜 鋪滿 新綠 跨上 駿馬

先一個詞領讀,再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3、再次輕讀課文,讀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錯、不破,遇到難讀的

句子多讀幾遍。

4、檢查自讀情況:

(1)交流: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三個自然段)

(2)指名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

隨機校讀,重點指導讀好幾個較長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第二自然段的

第一句話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互相糾正。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你現在又知道了什麼?交流時指導學生用課文中

的句子説話。

(6)集體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原、門、無、打。

1、出示生字 學生認讀生字,並口頭組詞。

2、交流記憶方法:重點指導學生把“原”的下面部分與“泉”區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結構和擺佈,並説説書寫注意點,同時教師在田字格內示範

書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並隨着進行書空。

4、學生練習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5、反饋糾正:展示學生的`作業並進行點評。

《草原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會寫“原、

門、無、打”四個生字。

3、初步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學重難點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草原的美麗。

2、學習生字,並練習正確、規範地書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幾天來,我們跟着春風姐姐來到了美麗的小池塘,爬上了花兒盛開的

梅花山。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出示草原視頻??這是哪兒呢?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原 學習生字“原”,寬寬一個“廠字頭”,下

半部分是白下面一個小,注意下半部分與“泉”的區別。誰來讀好這個詞?讀準字

音。

3、簡介草原,導入課題:草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裏的風光

非常優美,那裏的人民勤勞勇敢。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裏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

是在春天的早晨。板書: 5、草原的早晨

誰會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聽出來他哪個音讀得特別準?“晨”是個前鼻音,又

是個輕聲。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4、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嗎?引導學生根據課

題進行質疑。

5、教師以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生自由讀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碰到難讀

的字可以多讀幾遍,做到:不添、不漏、不錯、不破,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多媒體出示詞語:

wú yuán pū xīn

無邊 草原 鋪滿 新綠

biān dǎ lí níng jìng

鞭聲 打破 黎明 寧 靜

yáng yǒng juàn m?n bang

羊兒 湧 出 圈 門 蹦跳

mù mín kuà jùn zhuī gǎn

牧 民 跨 上 駿馬 追 趕

chù d?ng

遠處 飄動

先一個詞領讀,再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2)交流: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三個自然段)

(3)指名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校讀,重點指導讀好幾個較長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

(4)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5)同桌互相讀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互相糾正。

(6)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你現在又知道了什麼?交流時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説話。

(7)集體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原、門、無、打。

1、出示生字、 學生認讀生字,並口頭組詞。

2、交流記憶方法:重點指導學生把“原”的下面部分與“泉”區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結構和擺佈,並説説書寫注意點,同時教師在田字格內示範書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並隨着進行書空。

4、學生練習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5、反饋糾正:展示學生的作業並進行點評。

《草原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草原對於我們學生來説是陌生的,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並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一定的困難。多媒體展示圖片及草原風光視頻給學生展示了草原風光,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幫助學生構建起草原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語言來説説自己的感受。面對一篇優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讓教材變為 “學”材,從單純地研究如何“教”轉到如何“學”上來,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實現語文教學的素質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課文讀通,讀透,讀好,真正讀出味來。又通過多種形式掌握字詞句,凡須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在教學中我着眼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着力於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 獨立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興趣、願望和能力。在這一節課上,由於自己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用時過多,導致課堂上學生寫字時間的不足,在上課時不能更多的關注全體學生,尤其表現在學生回答問題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以及在課堂上與學生生成問題時,應首先以學生思維及角度從實際出發考慮。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於心,只有這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與學生的配合遊刃有餘,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謂“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4

草原對於江南水鄉的學生來説是相當陌生的,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並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教學伊始,我先讓孩子們在我的配樂朗讀中無拘無束地想象草原景象,然後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段優美的草原風光圖片。這兩次感知,一虛一實,前者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想像空間,讓學生通過傾聽老師的誦讀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每個學生都可以產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經驗之上的獨特感受;後者給學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圖景,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彌補了因地域差異、經驗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學生想像的缺憾。這樣虛實結合,兩次感知,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自己用心參與,逐步構建起草原的印象,縮短了草原和學生的`距離。

貼近了草原,再要求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熱鬧就不再是個難點。《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是呀,從低年級就應該開始訓練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因此,這節課我就試着做了,結果讓我收到了一份喜悦!如指導朗讀“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我引導:“讀了這句話,小朋友似乎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的學生説:“我看到美麗的花兒醒了!”有的説:“草兒也醒了,伸了伸懶腰!”有的説:“我聽見羊兒在羊圈裏咩咩地叫着!”還有的説:“牛兒馬兒也醒了,牧民們甩着鞭子準備去放牧。”……孩子們真棒,真正體會到醒來後的草原熱鬧的情景,我趕緊趁熱打鐵:“是呀,那你就讀讀你眼中剛醒來的草原吧!”孩子們自然把“醒來了”讀得各有各的特色!再如,當讀“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這一句時時,孩子們好象知道該怎麼讀了,我説,當你讀這句話時,就把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讀出來就行,練了一會,他們(包括中下生)讀得還令我滿意。問起他們為什麼這樣讀時,他們興奮極了,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我看見羊兒都往外擠,咩咩地叫,我知道小羊高興,就這樣讀了!”“我想,羊兒一個晚上沒吃東西了,肚子早就餓了,現在一定急着出圈門,到大草原上去吃鮮嫩可口的小草。”“我看見大草原了,小羊撒歡往外跑!”幾個學生説完,真的象小羊一樣,擠出教室門外,嘴裏還咩咩地叫着!

教完了這一課,我感受頗深:孩子們的閲讀能力真是不可低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還會繼續嘗試放手,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

草原的早晨教學反思15

《草原的早晨》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出草原一片繁榮新旺的新氣象。

班上的孩子,只有李易騁去過大草原,其他的孩子都沒有見過美麗的草原。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努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多媒體,拉近學生與“草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

因此我首先播放音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然後教師範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看圖想象,然後把美麗的草原圖片以課件的形式播放出來,讓孩子們有一個更加直觀鮮明的印象,這樣,通過“畫中感,讀中悟”,最終讓孩子們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和歡樂!

第一自然段理解“鋪滿新綠”這一詞時,先讓學生想像再出示畫面,然後描述看到草原是什麼樣子,很快理解了詞意。緊接着問:來到了草原,你感受到了什麼? “草原到處都是綠色,真美呀!”“我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草原”……

第二自然段草原醒來歡快的情景。我讓學生觀看了一段視頻,然後去品讀文字。學生很快感受到了那歡快的氣氛,而且能結合具體的詞語來理解。理解“湧出”“蹦跳”“奔向”時,有一個小朋友説:“下雪了,我們湧出了教室,蹦跳着奔向操場……”他們從生活找到相應的場景,在理解的基礎上來閲讀,讀得更有滋有味。

第三自然段圖文對照,找一找“羊羣”與“白雲”的相似點,認識這種打比方的方法。“迴盪”一詞理解有難度,我借鑑了“精彩片斷”里老師的教學手法,藉助音樂聽中感受,從而理解,解決難點。

儘管有很多孩子學得津津有味,但是還有少數孩子在後半堂課跑神了,我沒有及時關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