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08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1

一、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科學探究目標: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特徵。

我在上課的時候只是用了對比的詞語和水洗髮液對比的動作,沒有在過程中,呈現對比觀察的方法。其實應該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使用了對比水和洗髮液的方法後請學生來分享,讓他們説一説是你是通過什麼方法觀察到的。學生很自然能想到使用的是對比水和洗髮液的方法觀察到水的特徵的。

2.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體會到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這個目標在今天的課上沒有達成。應該在這節課最後,問一問學生:我們知道了水有這些特徵,那水有什麼作用呢?

二、注意課程前後聯繫

在活動2中,讓學生觀察它們(水、洗髮液)有什麼不同,我是通過讓他們觀察有什麼不同,讓學生來説我將水洗髮液分一類、木塊分為一類的理由,其實可以請學生來比較,然後使用前一課的分類知識,請他們自己來給三個物體分類,打算怎麼分?學生很容易就能通過板書觀察到將水和洗髮液分為一類,因為它們都是無固定形狀的、會流動的,而木塊有固定形狀,不會流動。

三、我的思考

1.針對水的顏色是白色的這個問題,劉老師的建議是當學生説到水的顏色是白色時,就拿出洗髮液問洗髮液是什麼顏色,學生知道是白色的,將水和洗髮液的顏色進行對比,讓學生改變水的顏色是白色的這個看法。但我自己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比還是説水是白色的,我繼續追問,也有學生説是銀色的,部分孩子知道水不是白色的了。因為我也只在一個班這樣上了,所以不知道其他班用水和洗髮液顏色對比能不能發現水是無色的,不知道老師們上完是什麼效果呢?下來我還得在這裏打個補丁。

2.關於透明和無色,我在劉洋老師的反思中看到了以下內容:

水透明和無色這兩個特徵,學生會混為一談。我在上這課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對此有點思考,我會突出無色和透明是兩個特徵,準備有顏色的透明物體,這是什麼顏色的,那它透明嗎,這樣用今天易老師那個方法很好讓學生理解什麼是透明。這樣可以隨勢提問顏色和是否透明是一個特徵嗎?然後再來解決無色這個問題,白色物體和無色物體進行對比觀察能得出。但今天易老師提到認為無色是淺白色,我們可不可以直接告訴他們這不是淺白色而是無色,如果給他們解釋他們也不會理解,而且還會造成無色和透明這兩個特徵的混合。

我覺得這種方法簡單明瞭,比較贊同。後來劉老師也提到如果學生實在説不出水的顏色是無色我們也可以直接告訴學生。

3.本節課使用的扇聞法,可以適當給學生介紹一下為什麼要使用,使用時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其實我自己沒想好怎麼給學生説,下來還要動動腦筋。

4.讓學生將今天學到的科學方法運用到生活中,是對本節課內容和方法的又一次昇華。

四、備課、磨課收穫

(一)備課

1.以前備課方向很不明確,後來慢慢知道應該去仔細研讀教參,到這次教案打磨,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自己在説的時候都發現了自己分析的教材學情層次太淺了。通過下來對學生的一個簡單瞭解,我的學情把握更準確了,當然這對制定教學重難點是很有幫助的。

2.不輕易修改教參提供的教學目標。

3.應該對這一堂課的內容、方法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進行環節設計時才不會偏向。

(二)磨課

1.感歎科學真的太嚴謹了!從準備的水換成礦泉水到瓶蓋和瓶身的對應,都體現了嚴謹性,也是以後再上類似課必須考慮到的地方。

2.磨課時老師們給我提了很多建議,對我這節課真的太有幫助了,包括週五課後老師們提的建議對我幫助也很大,一羣人的智慧真的太強大了,自己在金牛區科學教師大家庭裏真的很幸運!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2

本週帶着孩子們開始了觀察一瓶水。

首先,在導入部分我用自由談話的方式,通過問題,你瞭解哪些關於水的知識來引出課題-觀察一瓶水,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暢所欲言,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在對比觀察水和洗髮水的時候,我用找相同和不同來引出觀察活動,聚焦了觀察的目的。然後我提前對觀察液體方法中的聞進行了指導,並告訴學生我們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有些液體是有毒的,如果我們直接靠近聞容易吸入比較多的液體,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要規範實驗操作,養成好的習慣!

在關於水和洗髮水的滑不滑比較,有了洗髮水的比較學生大多數都講的.是水不滑,但其實和直接捻搓相比,有了水明顯要滑一些,在這裏我又組織學生進行了再一次的搓捻,讓他們發現其實水摸起來也是比較滑的!當學生説到會流動時,有小朋友提出洗髮水比水流的慢,我問你是怎麼知道的?然後告訴孩子們按照科學活動手冊回家通過實驗更科學的進行研究!

在比較完水和洗髮水後還沒來得及對信息進行整理就下課了!因為前面還有10分鐘左右,我們對孩子們前面上課發言,小組表現好等獲得的積分進行了兑換!下節課的時候,我打算安排對怎樣通過實驗對比洗髮水和水的流動速度跟孩子們進行討論,然後再將後面的內容完成,一節課的時間安排應該比較合適!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3

1.課前精心準備,選取合適材料,讓探究更有實效性。

《觀察一瓶水》這一課要求給學生每組準備同樣的水、洗髮液、木塊。通過實驗,讓學生認識到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為此我在課前給每組學生準備了同樣的水、洗髮液各一杯和一個木塊,在實驗過程中要用到的紙巾和垃圾盒,以及實驗需要用到的各種形狀的空瓶子。這節課中我選擇了符合國小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的實驗材料,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並且具有趣味性,使學生很願意通過對材料的探索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

2.教學思路清晰,組織學生

經歷“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等一系列實驗過程一一再找一找有哪些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最後發現總結出水、洗髮液和木塊這三種物體的特徵”的學習活動過程。

比較順利地實施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環節一環扣着一環,層次比較清楚。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一層一層地把重點突破,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的目的,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

嘗試讓各組成員互相配合,大膽想象、實驗,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迎學上與短較活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踴躍發言。

3.在教學中結合所教內容滲透科學的觀察方法

具體表現為:

(1)可以用眼晴看,用鼻子聞,用手摸的方法進行觀察。

(2)因為洗髮液不能食用,所以不可以用嘗的方法,任何場合都不能用“嘗”的方法。

(3)也交給學生正確的聞氣味的方式。

(4)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便於總結出物體的特徵。

4.充分利用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滲透環保教育。

由於水的應用非常廣泛,人類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越來越厲害。通過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水資源在不斷減少,從而激發學生要珍惜每一滴水。

5.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

課堂上,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分組活動,親自動手操作。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充分運用感官參與,在操作過程中對水的特徵有了深刻的`感悟和體驗,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還存在很多不足:

(1)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多。

(2)在突破“水無固定形狀”這一難點時,放手還不夠。主要是考慮到一年級小朋友自制力差,所以沒有讓他們自己準備不同形狀的瓶子自己親自倒一倒,要是讓每個小組都嘗試做一做,理解可能就會更深刻。

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注意:

(1)要尊重並及時評價學生的意見或研究成果;提出的問題和任務要貼近學生生活;

(2)要讓學生敢説、愛説、會説,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積極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這樣才會有活躍的思維,才能收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4

週二上《觀察一瓶水》,週一下午年級通知發佈學習建議。同學們好,為了讓同學們上課前準備地更充分,做如下建議:

一、科學學習內容:

1.課題《觀察一瓶水》

2.準備本節課所需器材:

(1)半瓶水(透明瓶子裝)、半瓶洗髮液(透明瓶子裝)、小碗1個、小木塊2個、透明杯子1個

(2)科學記錄本(上節課已經使用過)、鉛筆、橡皮。

温馨提示:疫情期間請勿特意出門購買實驗材料。

二、孩子們的學習方向

1.水有許多特徵,如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等。

2.發現水和洗髮液會流動,與木塊相比,它們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3.學生能用無色、無味、會流動、透明、形狀不固定等科學詞彙,描述和記錄觀察結果。

三、學生反饋情況

從學生反饋來看,(因為清除空間,照片忘記保存了。)整體實驗效果不錯,不過出現個別操作問題,和實驗材質的差異,在附加活動中,比賽水,洗髮露,油的速度,孩子們出現不同情況,因為分享在班級羣裏,有個別孩子得出不同的結果,就會有些焦慮,因為考慮到多種特殊因素,我最終採取在家長的陪同下鼓勵孩子繼續操作實驗,以多次操作實驗後的結果為準,慢慢培養和激發孩子們的'探究精神以及敢用自己的實驗結果支撐自己的觀點,這對小朋友來説還是比較重要,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同就不敢發聲,學會自己找方法解決問題。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5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我們周圍的物體》單元的第5課,經過前四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了一些常見固體在重量、形狀、顏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課還學習了根據物體不同的特徵進行分類,瞭解不同的分類標準有着不同的分類結果。學生在進行分類活動的同時對物體的自身屬性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本課的學習主要分為三個活動:1.觀察方塊。目的在於複習觀察方法,為後面觀察水喝洗髮液做鋪墊。2.觀察比較水和洗髮液的相同和不同。3.觀察污水,提倡環境保護。通過以上三個活動,一方面使學生髮現水的無色、無味、透明的特徵,進一步學習眼看、鼻聞、手摸的觀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瞭解水具有流動性,無固定形狀。本課需要學生運用之前學到的觀察比較的方法繼續觀察水的主要特徵,為後面認識空氣特性做必要準備。

對於本節課,有以下幾點思考:

1、培養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

低年段學生注意力低下,很容易被外在事物影響從而分心。而科學課又是一門動手實踐的課程,這意味着上好一堂科學課的難度更大。於是,我把培養科學課的學習習慣當做首要任務。課前,我總是要求學生將所有學習用品先放進抽屜,根據老師的需要再一項一項地拿出來,這樣,種類繁多的學具和課本就能根據課堂需要,井然有序地出現,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課堂“亂”像。在課堂活動中,為了培養孩子們有序的開展活動,我把大家分成了9個科學小組,課前做好小組長培訓工作,如:分發、回收活動器材、引導小組成員開展活動。只要把小組長培養成有經驗、會組織的孩子,那麼,科學活動開展起來將會事半功倍。活動開展完畢後,會有固定的交流環節,這一環節最容出現有的在講,有的在玩兒。針對這一現象,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加訓練。比如,在交流之前,我們先收好探究材料,全班靜坐1分鐘把心靜下來,再開始組織交流,交流時要求聲音響亮,説完整的話,教師及時鼓勵每一個發言者,是學生投入到交流環節中來。

2、注重觀察方法的培養。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看、聞、摸,還有對比觀察的'方法來進行探究的。一年級學生雖然會觀察,但要達到我們要求的探究目標就需要教師層層遞進的指導。觀察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眼睛看,所以,用眼睛觀察是第一步的,並且能觀察出水做多的特徵。聞和摸的方法相對來説複雜一點,所以,我用微視頻來介紹了聞的方法,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每一個步驟。摸的方法由我演示,再指導學生具體的操作。

3、淡化結論,注重學情。

基於低年段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在設計本節課時避免了將知識點着重強調,只在總結水的特徵時有所強化。雖然本節課要弄清水的特徵,但我認為本堂課沒有必要強調“特徵”二字,學生通過探究發現了這些特徵,只要能説出來即可。也就是説,學生只要弄清“水是什麼樣的?”即可,我們注重探究的過程和學生興趣,至於概念化的知識點,我們沒有做過多的要求。

4、滲透德育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教育是貫穿每個學段和每個科目的,科學課上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呢?我們想到了用清水河污水作對比觀察。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上來講,使學生認識到水是珍貴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我用三個問題:你們有污染水的行為?你們身邊有人污染過水嗎?污染水的行為是對的嗎?層層遞進,學生也有了保護水的意識,我們德育教育的目的也達到了。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6

這是一節觀察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用多種感官觀察水的特徵,教學難點是認識水無固定形狀。上完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養成習慣,規範用語。

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們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影響而分心,根據學生的這些年齡特點,可以在彙報前,先讓學生坐好,對於先坐好的同學給予鼓勵。結合一年級語文課的要求:讓學生學會説完整話,所以在彙報時我注重讓學生説完整話,多鼓勵學生使用“我發現”這樣的説法,使學生在發言之初就亮明觀點,是同意、不同意還是補充前面同學的觀點,從而養成習慣,規範用語。

2.分工合作,有序進行。

科學課是一門動手實踐的課程,需要互相配合,這就意味着在一年級要上好一節科學課,難度更大,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序的開展活動,我安排由兩人一組開展觀察活動,並指定好每組的小組長,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課堂“亂”的現象,也可以確保器材的分發和回收有序地進行,兩人一組進行實驗,可以加強同桌間的合作學習和交流,培養學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識。

3.明確目的,觀察到位。

一年級的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要明確任務和目標,所以老師在提問時,問題的指向性要明確,可以直接問學生:“水有沒有顏色?水有沒有味道?誰有沒有氣味?”相信學生當觀察的任務明確後,帶着問題去觀察,效果可能會更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水,通過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手摸等一系列實驗過程,最終有效地總結出水的特徵,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對水的特徵有深刻的感悟和體驗,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這節課我認為還存在以下不足:

(1)對於學生的回答,激勵的手段較少。

(2)對學生的生成問題引導不到位,可以多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3)沒有體現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可以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圖片,視頻等讓學生認識到水資源在不斷的減少,從而激發學生要珍惜每一滴水,水是珍貴的資源,需要珍惜和保護。

《觀察一瓶水》教學反思7

《觀察一瓶水》是教科版國小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是一節觀察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用多種感官觀察水的特徵,教學難點是認識水無固定形狀。上完這節課,我有以下思考:由於一年級的學生不善於使自己的思維活動服從於一定的目的任務,在思考問題時往往被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所吸引,學生在收集數據時,要明確任務和目標,老師要給予指導,不能讓收集的信息遊離於表面的積累,以至於常常我們答非所問。所以老師在提問時,問題的指向性要明確,可以直接問學生:“水有沒有顏色?水有沒有味道?誰有沒有氣味?”相信學生當觀察的任務明確後,帶着問題去觀察,效果可能會更好。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水,通過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嘴巴嘗、用手摸等一系列實驗過程,最終有效地總結出水的特徵,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對水的特徵有深刻的感悟和體驗,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快樂。

不足:

對於學生的'回答,激勵的手段較少。

對學生的生成問題引導不到位,可以多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沒有體現情感目標,可以滲透德育教育,通過圖片,視頻等讓學生認識到水是珍貴資源,需要我們節約愛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