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95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

今天,師傅來聽課,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上課時,還是免不了緊張、激動。

《奇怪的大石頭》是一篇自己較喜歡的課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通讀全文,印象深刻,課前我認真做了備課,設計了教學方案。首先明確課文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們正確流利的朗讀全文。

2、瞭解童年李四光對石頭產生的疑問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特別把“意義”兩字放得很關鍵。

上課時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楚教材講了一件什麼事,接着讓學生説説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一個什麼印象?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言,並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後探討李四光是怎麼樣解決內心疑惑的?帶着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中,課上的很成功,學生們聽得也很有味。

《奇怪的大石頭》題材的主人公──童年李四光,塑造的這位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內心蒙發的精神更對學生求知慾和好勝心的激發得到啟發,故事也點出了一個精髓:善於提問、善於思考的好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所以我要讓我的學生通過這篇教材受到更大的啟發和對學習的動力,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能夠在閲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閲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習上落伍。”是啊,“思考”與“閲讀”。記得自己孩堤時,全然不知上學的`目的是什麼?只知道機械的去上學和放學,對老師的害怕也遠遠大於父媽,那時就樹立了對老師的尊敬和崇敬,直到今天自己也做了教師,面對自己的學生特別親切,角色中我是他們的老師,而在我老師眼裏我永遠是她的學生,今天我把小時候的迷惑問了我的學生:“父母為什麼送你們上學?”面對這羣三年級孩子的回答,讓我既為之懈動又驚歎,內心深深的感慨。

腦海中不得不把自己童年時的坦然無知與他們進行比較,出生在八十年代初和出身在九十年代末這十幾年時光裏,令如今的孩子蒙受了更大的學習壓力和對未來理想生活的崇高嚮往,看到孩子們每天帶着承重的包袱起早抹黑,作為他們的老師深深為之感動,但令我們為之愉悦的更是看到當今孩子的聰明、活潑、文明禮貌以及多才多藝。

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生的老師看到的、想到的、要做的都很多很多,面對的壓力也很大。有的孩子父母送孩子上學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為自己長大後工作做準備,而學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事實。首先我們上學是為了學會如何學習,這樣,當我們離開學校時,我們能繼續學習。一個懂得學習的人總是一個有成就的人,因為不管他何時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他都會教自己如何以最好的辦法來做,因此,學校的目的不僅僅是教語言、數學、地理等知識,也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2

《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李四光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於是,我便改變了以往師提生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下面是我的一段教學片段:

師: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即提出一個小問題,就會有小進步,提出一個大問題,就會有大進步。提出的問題越多,進步就越大。沒有問題的同學可能是你全懂了,呆會兒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就由你來答或者是你沒有一點進步。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劃出你的疑問,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誰的進步最大,好嗎?

生:讀課文,認真批註。師巡視。

師:哪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先來發言?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怎樣來到這裏的?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裏來的。

生:那“這裏”指的是什麼地方?

生:“這裏”指的是李四光的家鄉,我從資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鄉在湖北黃岡。

生:這塊石頭究竟是什麼時候被帶過來的?

生:老師不是説了嗎?是第四紀的時候,大約從250萬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看來,這位同學不問出個具體的年月誓不罷休)

(學生們個個沉默無言,眼神裏充滿了疑問。)

師:這位同學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關於這個問題,課後我們去查一查,好嗎?

生:第四紀冰川怎麼只帶來了一塊大石頭呢?

生:是呀,這裏怎麼只有一塊大石頭呢?(同學們紛紛向我發問)

師:我想,這是這塊石頭與這個地方的緣分,是緣分讓這塊大石頭來到了這裏。其餘的石頭大概與這個地方缺少緣分吧。就像我們班的同學來自四面八方,是緣分讓我們相聚、相知,我們彼此間應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才是啊!

生:老師,這塊大石頭怎麼這麼大,它是怎麼形成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備課時還真沒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問題推給了學生。)

師:有哪位同學知道呀?誰能答出來,誰就是這位同學的老師。

(誰知,學生們一個個都皺着眉頭,連連搖頭,用疑問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給他們指點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麼辦呢?沒辦法,只有推到課後去完成了。)

師:這位同學的問題提的很棒,老師把這個問題作為作業,留給大家課後思考。”

教學反思:

這節課總算結束了,可是這節課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課堂上孩子們那咄咄逼人的質疑讓我驚喜,也令我不知所措、備受尷尬。為什麼孩子們提的問題,自己備課時卻沒有想到呢?反思自己的備課,老師只顧追求“先聲奪人”的效果,追求教學問題設計的巧妙,追求教學語言的優美,追求教學形式的新穎等,只以教師成人的'眼光來備課,這樣的備出來的課堂完全是老師在牽着學生表演,老師牽哪兒,學生走哪兒。只要老師所提的問題被一一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算大功告成。從不考慮這些問題是否是學生所關注的,是否是學生想急於弄明白的。這樣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抹殺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解學生之所疑,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把語文課堂真正地還給孩子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3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

教學中我首先明確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們正確流利的'朗讀全文

2、瞭解童年李四光對石頭產生的疑問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上課時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處“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言,並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後探討李四光是怎麼樣解決內心疑惑的?説實話因為是隨堂上課,我在上課之前是做好準備的,我想好了上課應該説什麼,學生可能會説什麼,我又該怎樣回答他們。可是一上課,好多東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樣。

對本堂課的不足點我總結如下:

一、對課本的閲讀語言平淡,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説説“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地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二、閲讀的針對性不強,課文讓學生反覆讀。但是學生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沒有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情感來。我現在想想,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可以分:

1、解決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

2、有感情地讀。

3、因為深入瞭解了課文,以情景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三、我本課的教學目標沒有很好的完成。我在上課時感覺是在設計一個過程,好學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樣就可以了,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學生偏離我的想法就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

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4

《奇怪的大石頭》為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及山東版語文第五冊的課文 ,講述了李四光的軼事。不妨看看人教三年級上冊《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以下我從課堂教學情況和自身原因兩個方面談談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

就課堂教學情況而言,我重點地思考了三點:

一、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充分

對於課堂時間的把握,我還欠成熟。教案中,我還設計第五個環節,就是書寫指導,但在課堂上我還來不及實施這個環節。在詞語教學這一環節,糜老師幫我計算了一下時間,總共花了十分鐘的時間。之後是學生讀詞、還有問學生問題的時候,都顯得在時間銜接上不夠緊湊,存在一些脱節的問題。這些應該把握好時間的地方,我應該在下次引導好學生,使整個課堂教學緊湊,從而讓整個課堂顯示出一種精神抖擻的氣氛。

二、目標意識不夠強烈

很慚愧,一個教了兩年書的語文教師還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概述一堂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往僅會認真地參考教參中的教學過程,而對於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給於的關注偏少。對於本節課的設計,也是過多的把時間花在了過程的設計上,對整體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課之後,特別是聽了糜老師的'評課之後,才真正認識到目標的重要性。當一個環節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環節便淪落為只是老師的一種修飾,而學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師的演出。這怎麼能夠是一堂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課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課呢?

所以,一堂課設計的好與壞以及學生上課情緒的調節很重要,但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個整體目標的基礎上的。

三、發展觀念不夠明確

剛才説了目標重要性,通過反思我認識到對於課堂教學目標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確定的目標太低,以及缺乏足夠的發展意識。我潛意識中還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級只要會讀詞,讀通課文的要求上。而對於三年級的學生,這遠遠是不夠的。三年級學生還更需要的是培養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而我卻一直都擔心學生答不上來,從而沒有設定專門為培養概括和思維能力為目標的環節。糜老師説的對,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這些學生到了六年級還是不會。所以,通過這個課我認識到,定目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準確目標,要努力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的發展情況來確定目標。

我再仔細地反省了一下,我會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對學生的瞭解還不夠,不清楚三年級已經有了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基礎。其次還有自身的語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像糜老師那種引人入勝的,想要把所有內容一字不落聽進耳朵、記在心裏的力量。最後是我自己還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學生快快樂樂地學習”的位置上,還沒有意識到“老師應該有引導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向更高的難度挑戰的精神。”

面對教學中存在的這麼多問題,糜老師能讓我及時發現問題關鍵所在,是我今後進步的前提。以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和學生上,也會找對教學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師在以後能給我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進步。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5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由於這節課是新教師亮相課,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教學內容,展現完整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之前,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和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打算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然後讓學生概括出李四光善於思考、善於提問、執着追求的優秀品質。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提前對學生的瞭解不夠,在生字的學習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加上自己課堂語言瑣碎,使得整個課堂節奏過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品味課文,概括問題。並且課文內容沒有完成,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重點問題還沒涉及到,顯得本末倒置。總之給人的感覺是很失敗。

課後我自己做了認真的反思,從自身來説首先是自己對新教材的認識不夠,沒有深入研究課文內容,重點把握不到位,課堂上線索不明確,思路不清晰。其次是自己上課語言太過隨便,話太瑣屑。第三是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到位,而且太過消極。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在一種積極地的狀態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另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1、加強學生識字的自主學習。到了三年級,識字寫字部分已不是教學的重點,此時就應該根據兩年多學習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自學生字後,讓學生説説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後我再挑幾個重要的字範寫、講解、書空、強調。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培養了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

1、問題由學生中來再由學生來解決。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獲仔細讀課題,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經過歸併、篩選後將問題呈現作為課堂主要研究的方向。這樣的方法學生會仔細地去讀課文,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課堂上努力地解決問題。

2、重點語句的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三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一些重點的語句在每個孩子讀來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個別發表見解的互補及點撥,讓孩子自主理解重點語句,通過抓字、詞的體悟,幫助理解含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連感情朗讀的任務也由學生完成了。

我想自己確實還是太年輕了,我不瞭解不懂不明白的東西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多去向老教師學習,把握好自己成長的每一步。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6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侯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認真鑽研了教學用書,確定了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展開討論,進行探討。學生抓住“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頭是獨立的一塊;從“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這句話知道了這塊石頭非常大;從老師説的話“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明白了這塊石頭已經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老師説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想這麼大的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去呢?”而且連大人也説不清楚。通過這幾方面,學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這塊大石頭確實“怪”。正是因為這樣,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緊接着,我引導學生討論第二個問題。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

(3)雖然老師和父親都説不清楚石頭的來歷,但是李四光沒有放棄求索,在不斷地思索和解決疑問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了他那勤于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精神。因此,我教育學生要學習李四光這種執著求索的精神品質,又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的最後幾段,重點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等關鍵詞語來體會,學生通過反覆誦讀體會,進一步理解了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時,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加以理解和體會。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7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來歷的故事。

我在鑽研教材時確定了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課上,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語言文字中涵泳,從語言文字中獲得信息。引導學生從“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頭是獨立的一塊;從“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這句話知道了這塊石頭非常大;從老師説的話“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明白了這塊石頭已經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老師説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想這麼大的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去呢?”;從“聽説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爸爸也説不清楚”知道石頭來歷不明。太多太多的疑問,足以説明這是一塊奇怪的大石頭。

孩子們發現“怪”的過程,正是探討李四光內心疑惑的'整個過程,跟着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的學習中,從而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

我把課件做成了超級鏈接的形式,做到課件與學生髮現的內容保持一致,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對句子的理解和感受,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這是傳授給學生的捕魚之術,更是一種學習的技巧。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使得情感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由於課文比較長,沒有佈置過預習,因此,我在課堂上給了比較多的時間讀課文,初讀,要求讀通,同桌之間對讀,要求讀流利,三讀,找相關句子。這樣,用去了比較多的時間,以至於後面的教學有點匆忙走過場的感覺。

另外,“奇怪的大石頭到底怪在哪裏”是否是學生所關注的,是否是學生急於想弄明白的呢?我也在反思,因此,“解學生所疑,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把語文課堂真正地還給孩子們”的要求還很遠。這也應該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8

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願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並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整個教學設計我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為基礎,採用媒體直觀展示法,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行之有效又契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使本堂課生動、紮實、有效而又亮點不斷閃現!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回答精彩時,我帶頭鼓掌,當某個學生鼓起勇氣舉起雙手時,讓學生給他鼓掌,當全班齊讀課文很棒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鼓掌,讓學生在掌聲中成長。看着學生因鼓掌而激動的臉龐,我不禁也深深感動了,不經意的一點掌聲對孩子來説意義非凡啊!我覺得教師要很好地運用學生的掌聲,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掌聲的內涵,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本

整堂課,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品讀領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這樣五個教學環節。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後創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走到一位同學邊,摸摸她的頭):英子,英子,你為什麼低頭呀?你能説説你的心裏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把自己當作英子,説:“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我到底上去,還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麼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鬱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讓一位女同學上台)我鼓勵學生説:“難道我們不該為小英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裏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又創設情境:“小朋友,此時,你就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麼?”學生熱情的話語打動了我們:“別怕!我們不會嘲笑你!”“勇敢點!”等等,很感人。

當同學們給了英子兩次熱烈的掌聲時,老師引導:快把這誇獎的'掌聲響起來吧!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湧動,英子你想説:……“謝謝你們,你們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你們的愛使我終身難忘。我要自信地面對一切。”就這樣,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感受到英子從憂鬱到開朗的變化過程,從而感受到大家的愛。這部分情境的創設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我努力讓孩子在這次互動的愛的學習活動中去理解課文內容。

二、關注學生的閲讀體驗,體現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本節課重點指導第一次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閲讀中感悟。

整節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後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閲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昇華。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9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同樣講的也是篇名人故事,關於李四光小時候的故事。

我定了兩個課時的任務,第一課時將課文中的生字詞完全掌握,第二課時集中精力講解課文。今天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講解。首先,在課前我帶領學生重新複習一遍字詞,朗讀一遍課文,然後拋出一個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但是對於三年級的大部分學生來説,並不能很好地概括總結,需要老師引導,再多加訓練。然後我板書課題,從解題開始,一步步引導學生抓住本文的一個重點:石頭怪在哪裏?通過從課文中找相關語句,大體總結出大石頭的“四怪”。解決完這個問題之後,我先讓學生找出文中李四光提出的幾個問題,通過這幾個問題,體會李四光是個怎樣的人--善於思考、善於觀察、善於提問。最後,小總結:正是由於李四光從小具有這些優秀品質,所以最後成為了著名的地質學家,與開頭第一段呼應。更是鼓勵學生像李四光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最後的`時間,我把這一單元學到的名人故事以及他們的一些優秀品質大體上給學生攏了一遍,至少得讓他們知道這單元的重點是什麼。另外,第8課是略讀課文,同樣也是關於名人的,講的是宋慶齡講誠信的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明白什麼意思,所以把主動權放給學生。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0

我把目標定位為理解課文內容並從中體會李四光善於思考和執着的精神。我引導學生通過多讀、多思考來理解課文,把學生帶入情景,扮演李四光和老師進行對話感知問題,學生對扮演李四很感興趣;最後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一讀再讀,深入思考問題是怎樣解決的,經過共同的討論,我們得出結論:

1、李四光思考了許多年

2、李四光在英國學習了地質學知識

3、李四光專門回家鄉對石頭進行了考察。

4、繼續研究發現長江流域有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蹟。

通過這樣的結論和總結,我立即引導學生談收穫,通過看李四光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想。學生一開始不太敢談,只有幾個舉手的,但我抓住這幾個同學的帶動作用然後啟發,學生就談的好多了:不放棄、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永不放棄、愛思考、不輕易放棄,甚至連士兵突擊裏許三多的名言“不拋棄、不放棄”都有學生談到。我又抓住學生平時積累成語的習慣來激勵學生,有同學用上成語了,你也可以用平時積累的成語來描述,學生又談了不少,而且讓人感覺到學生對課文的主旨體會的比較到位,最後以我的“鍥而不捨”做了小結。一節課下來,我發現不少學生在啟發與鼓勵下變的.更愛思考了。也更會思考了。第三節課,我乘着東風讓學生寫上課的收穫,結果有的學生寫了兩頁還多,從知識方面到精神方面,學生確實能把收穫談出來了。我又趁勢告訴學生,能寫出這麼好的收穫,你就已經會寫很棒的讀書筆記了,在收穫前邊再加上對課文的介紹和對重點句段的體會等等,一篇很棒的讀書筆記就誕生了。孩子們為自己的這一收穫興奮不已,紛紛舉着手告訴我,“老師,我寫了兩頁多收穫呢!”

課後,我思考,這篇課文的教學真的收穫不小,單單是意外地教會了學生寫讀書筆記就讓我很是欣慰。以後繼續努力,儘可能多的營造這樣多方面豐收的課堂。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1

《奇怪的石頭》這節課教的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長大後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明白了大石頭了由來的故事,在讓學生們讀課文時我反思了自己在3.2上這節課的失誤。採用了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的方式,總結主要內容時運用了提示語“李四光小時候______,後來,______,終於明白了_______。”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變得積極起來,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課後有個學生找到我問我為什麼這節課這麼好玩。這句話能看出這節課的`成功。

第二節分析課文,在講對李四光印象時,同學們卻沉默了,一下子課堂陷入了僵局,現在想來可能是沒有總結上節課內容的緣故,以至於同學們李四光談不上什麼印象了。看到這個情況後,我把這個問題一步步分析,從愛提問同學們總結出他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從在老師的回答中發現問題總結出他是個愛動腦的孩子,從長大後他不放棄研究能看出他是一個執著追求的孩子。從而總結出中心思想。這節課自己認為不是很好,課堂氣氛很低沉。同學們都不積極,以至於心思都不在課本上問題也很少同學能想出來,以後要加強調動興趣的能力。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3: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2

《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李四光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於是,我便改變了以往師提生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

課堂上學生跟着李四光的思路,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

1、這塊大石頭從哪兒來的?

2、是誰把它放在那裏的?

3、這塊大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

接着針對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找出答案,探討李四光解決內心疑惑的.整個過程,跟着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的學習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整節課學生們聽得很投入,發言也很積極。

這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總覺得有點美中不足。因為是教學觀摩活動,所以我儘量追求教學問題設計的巧妙,追求教學語言的優美,追求教學形式的新穎等,只要學生順着老師預定的方向走,教學任務就算大功告成,而缺少考慮——這些問題是否是學生所關注的,是否是學生想急於弄明白的。從這一點上來説,我還沒有真正“放手”,解學生之所疑,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把語文課堂真正地還給孩子們。這應該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3

對本堂課的不足點我總結如下:

一、對課本的閲讀太輕描淡寫

在文本的處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説説“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二、閲讀的針對性不強

對於課文我我讓學生們一直在讀,但是學生們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心裏是不清楚為什麼老師讓我們讀課文。我現在想來,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可以分有感情地讀。因為深入了課文,以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三、目標不明確

現在想來我本課的目標沒有很的完成。我現在上課我感覺我一直在設計一個過程,常在想學生們回答的和我一樣,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學生偏離我就不知道如何應付,常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這堂課中,也有經過自己反覆研讀教材,迸發出來的亮點,與學生能夠融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的'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本課的課件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視覺上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染,做到課件與授課內容保持一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另外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上也做到了完善的突破,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巨石到底怪在哪裏時,能夠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找出相關的句子,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還有在針對課文中李四光提出的那些問題進行逐步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李四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不斷地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去品析人物特點,這是傳授給學生的捕魚之術,更是一種學習的技巧。

讀文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文的。方式方法不夠新穎,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讀,中間的過渡語句沒有設計得更加精確優美,學生是在老師的感染下去體會文中的思想,而這堂課中,學生也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完成學習讀書任務。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習!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老師的語言語調是整堂課的血脈,是連串珠子的繩子,所以在這方面,還要不斷的練習説話,説話不只是簡單的説,而是要説出一種情,道出一種味,這才是課堂的精華,這也是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的血液。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4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對於教學上我首先明確課文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們正確流利的朗讀全文

2、瞭解童年李四光對石頭產生的疑問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上課時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楚“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言,並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後探討李四光是怎麼樣解決內心疑惑的?説實話我在上課之前是認真的準備的,我想好了上課應該説什麼,學生可能會説什麼,我又該怎樣回答他們。可是一上課,好多東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樣。

對本堂課的不足點我總結如下:

一.對課本的閲讀太輕描淡寫

在文本的處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説説“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二.閲讀的針對性不強

對於課文我我讓學生們一直在讀,但是學生們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心裏是不清楚為什麼老師讓我們讀課文。我現在想來,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可以分1.有感情地讀.2.因為深入了課文,以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三.目標不明確

現在想來我本課的目標沒有很的完成。我現在上課我感覺我一直在設計一個過程,常在想最好學生們回答的和我一樣,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學生偏離我就不知道如何應付,常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這堂課中,也有經過自己反覆研讀教材,迸發出來的亮點,與學生能夠融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的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本課的課件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視覺上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染,做到課件與授課內容保持一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另外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上也做到了完善的突破,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巨石到底怪在哪裏時,能夠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找出相關的句子,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還有在針對課文中李四光提出的那些問題進行逐步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李四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不斷地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去品析人物特點,這是傳授給學生的捕魚之術,更是一種學習的技巧。

讀文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文的方式方法不夠新穎,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讀,中間的過渡語句沒有設計得更加精確優美,學生是在老師的感染下去體會文中的思想,而這堂課中,學生也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完成學習讀書任務。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習!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老師的語言語調是整堂課的血脈,是連串珠子的繩子,所以在這方面,還要不斷的練習説話,説話不只是簡單的説,而是要説出一種情,道出一種味,這才是課堂的精華,這也是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的血液。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15

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侯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認真鑽研了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展開討論,進行探討。學生抓住“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頭是獨立的一塊;從“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這句話知道了這塊石頭非常大;從老師説的話“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明白了這塊石頭已經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老師説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想這麼大的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去呢?”而且連大人也説不清楚。通過這幾方面,學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這塊大石頭確實“怪”。正是因為這樣,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緊接着,我引導學生討論第二個問題。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雖然老師和父親都説不清楚石頭的來歷,但是李四光沒有放棄求索,我教育學生要學習李四光這種執著求索的精神品質,又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的最後幾段,重點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等關鍵詞語來體會,學生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解決了第二個問題,進一步理解了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時,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加以理解和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注意這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