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來源:文書谷 1.16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錦集7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

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觀察物體、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等。

(一) 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小數乘法和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空間與圖形方面,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在統計與概率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通過操作與實驗,讓學生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學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數的基礎上教學中位數。

(四)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 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五)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理解多邊行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的筆算和簡算。

2、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公式。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數據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爭做環保小衞士,向周邊的居民宣傳有關禁毒知識,做禁毒宣傳的小能手。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本學期教學總的目標要求: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經歷探索和理解分數的意義、性質和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2、讓學生在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的特徵以及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面積公式的過程中,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基本技能。

3、經歷用複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相關數據的過程,能進行簡單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折線統計圖。

數學思考:

1、在認識等式、方程,探等過程中,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2、在認識公倍數、公因數等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

3、在認識分數的意義等過程中,發展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不斷增強數感。

4、在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認識圓等過程中,鍛鍊形象思維,發展空間觀念。

5、在學習統計過程中,進一步增強統計觀念,培養統計能力。

解決問題: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的方程、分數、數對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2、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體會其特點和價值。

3、在用數對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和簡單的圖形變換等活動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應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與態度:

1、能積極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嚴謹性,不斷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

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本學期教學主要內容:

本冊的教學內容主要有:方程、確定位置、公倍數和公因數、認識分數、找規律、分數的基本性質、簡單的統計、分數加法和減法、實踐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圓、實踐活動、整理與複習

三、教改措施:

1、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學生知識形成和探究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方法的積累,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學習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動腦、動口相結合,討論、搶答等形式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內學知識,課外學技能,運用理論,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知識的掌握靈活運用。

4、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細心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5、精講多練,熟能生巧。

四、班級情況總體分析:

五班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7人。上學期及格率均為98%,優秀率達72%。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等能力。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本學期將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五、各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教學重點與難點等:

1、方程(8課時)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係;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實際問題,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係

教學難點: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實際問題

2、確定位置(2課時)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的聯繫,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教學難點: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公倍數和公因數(6課時)

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學習和教學重點: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難點: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4、認識分數(10課時)

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探索並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會用分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使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班共有學生26人。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後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兩班的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的乘法和除法;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四個部分。

(一)小數的乘法和除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於整個國小階段中取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單元的應用題主要是複習已學過的兩、三步應用題,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為下一單元學習新的應用題作準備。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小數乘、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難點: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關鍵:小數點的處理。

(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本單元包括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兩節。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掌握整數混合運算和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的'總結和提高。應用題前一部分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整理總結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擴展一般應用題的範圍,後一部分是教學以反應兩個物體運動為內容的一些行程應用題。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熟練進行計算;難點: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掌握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是今後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面積的基礎。

這單元的教學重點: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難點: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關鍵: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簡易方程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解簡易方程和方程解應用題等代數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良好基礎。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難點: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

三、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的筆算和簡算、口算。

2、使學生認識中括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四步)。

3、使學生掌握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以及相遇的行程問題,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

5、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6、使學生在掌握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列方程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能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進步培養學生檢驗地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四、教學進度

(一)、小數的乘法和除法(22課時左右)

1、小數乘法——9課時

2、小數除法12課時整理和複習2課時 機動3課時

(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13課時)

1、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3課時

2、應用題…7課時

3、整理和複習…2課時

4、實踐活動:節約能源…1課時 機動5課時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10課時左右)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3、梯形面積的計算…3課時

4、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1課時

5、整理和複習…2課時

6、實踐活動;綠化校園…1課時 機動3課時

(四)、總複習…6課時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五年級數學備課組以國小教務處工作計劃為指導,以課改為契機,以學校總體工作為依據,以提高教研質量和教學質量為目標,全面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建立以學生髮展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深入“三環·五模·六度”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提高備課組教師的教學水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精心編制導學案,向課堂要質量;以數學新課程標準精神為指導,加強數學教學的研究,實施開放式教學,全面提高五年級組教學、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 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結合前期的課改探索歷程,分析課改中的得與失,探索課改的新舉措、新動向。在工作中要務實推進導學案的使用,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確定適宜的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系統把握教材和適當整合其他教學資源編制教案,讓導學案真正發揮實效,建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對話交流、動態生成、合作共享,實現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協同發展的課堂。

(二)本學期,五年級數學組在教學方面落實“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在深入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導學案和教案。

(三)我們將立足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教研活動安排,進一步開展“三環·五模·六度建構式生態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積極參與並主動承擔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升五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

(四)通過聽課和評課以及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素養,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三、 工作措施

(一)加強備課組建設

1.整體構建備課組,進一步規範備課組活動制度:每大周開展一次備課組活動。提高備課組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全組數學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共享。

2.強化備課組長的責任意識:在統籌全組工作的前提下,備課組長分工負責。

(二)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每一個教師都會感受到一種壓力和挑戰,為此我們必須要構建理想的知識結構。組織備課組教師學習20xx版《數學課程標準》,加強教學理論學習與業務知識的'學習,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用課程標準的新理念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開展課程改革工作。

全組教師都應把學習視為職業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時,莫忘給自己“充電”:讀讀專著,翻翻教學雜誌,做做讀書筆記,瀏覽教學網頁,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三)做好教學中的常規工作。

1.備課:做到心中有教材、有課標、有教法、有學生。導學案設計要真正起到“導”的作用,並且根據教學實際及時做好導學案的修改和教後反思的記錄工作。

2.上課:要求在課堂中落實新的課程標準,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在“自研課”“展示課”中真正得到鍛鍊與發展,提高四十分鐘的效率,關注每一位學生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聽課:珍惜每次外出聽課的機會,把經驗帶回來,在備課組活動中交流;加強組內互觀課活動,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4.評課:備課組加強評課研究活動,教師人人蔘與組內評課活動,並且要注意評課的質量,學會看出關鍵問題,抓住主要問題來評課。

(四)備課組長帶領本組成員做好每課時研究工作。

認真進行集體研討、集體備課,優化導學案,及時發現問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五)以課題研究為主題,提高教師合作教學能力

備課組確立一個教學研究專題,以專題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基於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數學教師合作叫研究”的課題研究為核心,加強備課組教師的合作意識,共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六)配合教導處加強質量監控,提高教學質量。

(1)做好學生優秀作業的收集工作,促使學生共同進步。

(2)教學中科學安排學習進度及學習要點,制定補差補缺的計劃,制定提高優秀率的措施。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合作學習的習慣,好習慣的養成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學內容

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八個方向,能夠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還掌握了比例尺的知識。本單元綜合應用已有的經驗,用方向和距離比較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

編排3道例題和一個練習,把教學內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詞,用方向和距離講述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在平面圖上指出它的位置;

例3,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行走的路線;

實踐活動《實際測量》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知道了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就能確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體的位置不大精確,因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範圍比較寬,而且僅有方向,沒有距離。用方向和距離比較準確地表示物體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實際距離三個具體內容。

·引出新的方向詞。本單元先後教學四個方向詞,它們是北偏東、北偏西、南偏東、南偏西,這些詞是人們約定的,不能隨意創造或變化。

例1聯繫原有經驗,航海情境圖上燈塔1在輪船的東北方向,燈塔2在輪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東北方向叫做北偏東,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兩個新方向詞。在原有方向知識基礎上認識新方向詞,有助於理解詞的具體含義。北偏東即正北往東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解了北偏東、北偏西,再認識南偏東、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準確表示方向。北偏東仍然是較寬的範圍,用來表示方向還不夠精確。教材指出“從航海圖上可以看到,燈塔1在輪船的北偏東30°方向。”這裏的北偏東30°方向表示了輪船為端點的一條射線,燈塔1是這條射線上的一個點。因此,方向詞的後面添上角的度數,才能準確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教學這個知識,不僅讓學生學會如何表示方向,還要體會這樣表示的好處。

·用距離準確表示位置。北偏東30°講了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哪裏是燈塔1?於是,量出燈塔1到輪船的圖上距離,根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輪船北偏東30°方向6千米處”準確地描述了燈塔1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個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逐步體會方向和距離能夠確定位置。

2.在平面圖上指出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物體所在的方向與距離,在平面圖上標出它的位置。這道例題裏沒有新的知識,只是理解“北偏東40°方向2千米處”的基礎上畫圖。畫圖通常分兩步,先畫出北偏東40°方向,再在這個方向上畫出相應的點。教材讓學生先畫圖,再交流畫的方法與體會。

·用量角器畫射線。“北偏東40°”是以燈塔為端點的一條射線的方向,在圖上表示清涼島的位置,應該畫出這條射線。畫射線可以使用量角器,把表示燈塔的點作頂點,正北方向為角的一條邊,偏東40°角的另一條邊就是北偏東40°方向。

·算出圖上距離,在射線上描點。2千米是清涼島到燈塔的實際距離,在平面圖上表示清涼島的位置,需要這兩點間的圖上距離。平面圖繪出的是線段比例尺,“鳥”選用了比較方便的算法求圖上距離。算出圖上距離4釐米,就能用直尺在射線上找到相應的點表示清涼島。

3.用方向和距離描述行走的路線。

例3説説李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在現實的情境裏應用方向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

李偉家到學校的路線是三條線段組成的折線,描述行走路線要依次逐段地説,每一段都應説出行走的方向與路程。“兔”和“鳥”描述的共同點是都清楚講述了方向與路程,不同點在用的方向詞上。兩種講述都正確,要提倡像“鳥”那樣説,通過具體應用鞏固確定位置的知識。示意圖上有兩個60°角,其中一個用於描述上學路線,另一個描述放學路線。

4.測定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

受測量工具的限制,地面上相隔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往往不能一次就直接量得。這就需要先通過兩點測定一條直線,把兩點間的距離分成幾段,逐段測量並相加。實踐活動《實際測量》教學這種方法。

認識工具。測量較短的長度,有各種尺供選用。平整土地、興修水利、架橋鋪路......都需要測量較長的距離,僅用尺不能直接度量,還需其他工具,如標杆、測繩等。

測定直線。使用標杆在兩點之間測定直線,是這次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教材通過圖畫表達在A、B兩點間測定直線的方法,先在A點和B點各豎一根標杆,然後在兩點間的C點和D點豎標杆。要使所有標杆都在同一條直線上,一名男孩觀察,女孩在調整。這樣就把A、B兩點間的距離分成三段測量,各段長度的總和就是A、B兩點間的距離。

看懂圖示的方法以後,在操場上選擇相距較遠的兩點,實踐這種方法。

步測。沒有測量工具或者測量要求不高的時候,可以步測。步測需要知道一步的長度,教材指導獲得步長的方法,設計了求步長的活動。學生按教材的設計,就能算出平均步長。

目測。如果對測量結果的要求不高,還可以目測。教材講了什麼是目測,介紹了練習目測的方法。目測技術要經過大量練習才會逐漸掌握,國小生只能知道目測,進行的目測是很不精確的。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數學》105-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2、過程與方法:觀察、比較、討論,經歷“認知衝突——否定——建構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數這個統計量的必要性。

3、情感與態度: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明確中位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徵方面的'差異,對統計數據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這是老師統計到的我班跳繩組同學的成績。(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問:想一想用什麼數表示他們跳繩的一般水平呢?

→還記得平均數怎麼算嗎?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平均數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問:對照平均數,仔細觀察每個同學的成績,試試能有什麼發現?

→是啊,平均數怎麼會比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高呢?

為了便於觀察,下面看→跳繩組成績條形統計圖:

→分析的好!

→像這樣,當一組數據中出現特別偏大的數時,平均數受到影響,明顯偏高↑偏大,已經偏離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用平均數表示他們的〈一般水平〉還合適嗎?

→那在這裏(示表四)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那在這裏,用哪一個數代表他們的一般水平更合適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認識中位數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個數,比117小的也有3個數,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統計中,我們把117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什麼是中位數?

總結:只要是按順序排列,中間位置的數就是〈中位數〉,它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過:下面是跳遠組同學的成績:

姓名 李明 陳東 劉雲 馬剛 王路 張同 趙方

成績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別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

(2)、用哪個數代表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1)平均數是多少?

找中位數遇到問題了是嗎?

首先要把數據怎麼辦?→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間有兩個數,哪個是中位數?

→就用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2=()

總→當一組數據是偶數個時,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

(2)、平均數是2.56,中位數是2.83。

→用哪個數代表他們跳遠的一般水平更合適?為什麼?

→是呀,平均數比大多數人的跳遠成績都低了?什麼原因?

這裏出現兩個特別〈偏小〉的數,使平均數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績都低,所以,用中位數代表跳遠成績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3)、現在請你對比平均數和中位數,它們有什麼不同?

↑偏大

平均數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數的影響,

↘在一組有序數據的中間,代表這組數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組數中沒有偏大數,也沒有偏小數,平均數會怎樣?

↓請看

下面是同學們1分鐘仰卧起坐的成績,請完成表格

平均數中位數

32.532

↘↙

(1)為什麼這麼接近?

(2)現在你認為哪個數表示一般水平合適?

總:當一組數中沒有偏大、偏小數時,平均數與中位數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過:通過以上活動,同學們對中位數有了更深的認識,明確了它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分析與推測:

知道了什麼?第幾名?

↓過:看來,中位數就是一組數據的分水嶺。它代表了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們知道嗎?→

3、調查與思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讓生説收穫感想。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教材簡介: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乘法、積的近似值、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並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會用“四捨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關於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4.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教學措施:

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2.指導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提高簡單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係的規律。

課時安排:

6課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