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5篇

來源:文書谷 2.8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5篇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 。

一、説教材:

《蘿蔔回來了》是一篇講述小動物們相互關心的童話故事,故事中以“蘿蔔”為線索,將小動物們把蘿蔔送給朋友分享的一個個情節,串聯成一篇充滿愛心和喜劇特色的故事。故事採用反覆式的結構,類似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其中描述小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既有重複,又有不一樣的內容,既易於為幼兒掌握複述,又對他們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種方式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兒思維的特點,因而可以很好的為幼兒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節奏社會生活,讓現在大多數幼兒都缺乏“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體驗,進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可見向孩子進行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我們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並已逐漸學會了交往,這時候,給他們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對他們今後的為人處世都將起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

結合故事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培養目標,因此我選擇了《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為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故事中善良、生動地人物形象來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意識。

二、説教學目標:

(一)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學習複述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會説句子“天這麼冷,**一定很餓,我找到了東西要和**一起吃”。

3 、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為故事是語言技能鍛鍊、情感表述的載體,只有把握了故事內容,才一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作為活動的教育重點。難點: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為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

幼兒園課程整合評優課説課比賽20xx 。 4 。 2

解故事內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起孩子對“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為我的活動難點。

三、説教學準備: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

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故事中所涉及的動物以及食物。

物質準備:PPT課件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階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課件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同時清晰地表現出了送蘿蔔的過程,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這種“自己捨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愛的傳遞過程。

四、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主要採用了下列幾種教法:

1 、設問法:每次欣賞之前我都進行了設問,讓孩子帶着問題進入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讓孩子能有目的的傾聽故事,利於故事內容的理解。

2 、講述法: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增強了,運用語速、音量的變化,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3 、多媒體演示法:由於孩子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階段,所以對事物的認識依賴於圖片、模型等,這個故事雖然內容重複,但是涉及的人物眾多,容易混淆,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讓孩子對人物形象以及“送蘿蔔”過程能更清楚的把握。(二)學法:

我採用了以下幾個學法:

l 、觀察法:孩子對生動的圖片總是感興趣的,所以我採用觀察法,讓他們觀察背景圖(大雪天)以及人物圖,這樣不僅增強孩子的活動參與性,也幫助孩子抓住故事線索,瞭解故事內容。

2 、視、聽、講結合法:讓孩子通過多種器官的感知,把語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機融合,特別是觀察“送蘿蔔”過程圖的環節中,孩子們在明晰人物間關係的同時,聽聽、講講,利於故事內容、語言的學習。

3 、模仿扮演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在“心理描述”語句的學習中,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模仿角色的心理對話,在角色表演中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五、説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重複、語言通俗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激趣導入,引發疑問―分段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完整欣賞故事《蘿蔔回來了》,理解朋友之間互相關愛之情―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1 、激趣導入,引發疑問。

出示雪景圖片,瞭解下雪。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什麼時候會下雪呢?

師小結:是呀,冬天到了,你瞧,地上、山上、樹上都蓋滿了雪。此環節的重點是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的線索,運用了觀察法,讓孩子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個瞭解。

2 、分段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

(1)小兔送蘿蔔。

師:看,誰來了?小兔要去幹什麼呢?(看課件)

小兔去把蘿蔔送給誰了?它是送給它最好的朋友,小猴。可是小猴?(不在家)小兔就把蘿蔔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2)小猴送蘿蔔。

師:小猴哪去了?(看課件)

小猴把蘿蔔送給了誰?(小鹿)可是小鹿?(也不在家)那小鹿去哪了呢?(3)小鹿送蘿蔔。

師:這時候,小鹿也在雪地裏找呀找呀,它一邊找一邊會説什麼呢?我們來説説看。(看課件)

小鹿把蘿蔔送給誰了?(小兔)小兔在幹嘛?(睡覺)小鹿不願意吵醒它,就把蘿蔔輕輕地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小兔醒來,睜開眼睛一看,它看到什麼?它會説什麼呢?(放錄音)它説這句話的時候心裏怎麼樣?

(教師鼓勵幼兒用生動的語言模仿小動物的心理描述語句。)此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教師通過提問法、多媒體演示法幫助孩子瞭解故事中情節的`發展順序,幼兒通過視、聽、講結合法,模仿扮演法來學習重複的語句,增進對故事情感的理解。

3 、完整欣賞故事((蘿蔔回來了}},理解朋友之間互相關愛之情。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蘿蔔回來了》,現在我們完整的來聽一聽。(播放課件及錄音)

蘿蔔最後又回到小兔子那了,怎麼回事呀?小兔找到一隻蘿蔔,先送給了小

猴,小猴又送給了小鹿,小鹿又把蘿蔔送給了小兔,就這樣,蘿蔔回來了。老師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好了哦!小兔子呀,送蘿蔔呀,送小猴,送小猴,小猴送給小鹿,小鹿送給小兔,蘿蔔回來啦,蘿蔔回來啦!好聽嗎?我們也來唱唱。

此環節完整欣賞了故事,課件中“送蘿蔔”路線圖的運用,幫助孩子進一步清楚瞭解了故事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活動的重點。

4 、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師:故事裏的小兔、小猴、小鹿,你們喜歡它們嗎?為什麼?老師也很喜歡它們,因為它們願意把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真是一羣相親相愛的好朋友!提問:“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你是怎麼樣來關心他的?" “好朋友又是怎麼樣來關心你的?”等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師小結:“恩,我們小朋友也是一羣相親相愛的好朋友!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我們到時候也準備一樣小禮物,送給你的好朋友好嗎?"

此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即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師運用討論交流法來激發孩子對故事情感的把握和遷移,解決了本環節的難點。延伸活動:

1 、故事表演;2 、自制禮物送給朋友。

我覺得這種孩子參與的形式能讓孩子較深刻地感悟到這個“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並把情感的理解上升到實際行動中。

以上是我對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的説課稿,謝謝各位老師!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2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聽説遊戲?小老鼠打電話選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班上冊)一書。該遊戲充滿童趣,貼近幼兒生活,易於理解解。目前,通訊設施非常發達,朋友間經常以電話聯繫,打電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中班上冊幼兒年齡偏小且現在多數都是獨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現粗心大意的行為,所以這一遊戲既富有時代特徵又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 選取《小老鼠打電話》這一教材是因為:

1、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打電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遊戲的語言易於幼兒模仿學習。

3、通過遊戲,幼兒能感受一些禮貌用語的用法且學習怎樣打電話。

4、遊戲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體會到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上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玩打電話遊戲,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往往拿着話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説什麼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樂意觀看錶演,感受遊戲的樂趣。

2、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説角色對話。

(三)教學重、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樂意參與遊戲表演,大膽學説角色對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中班上冊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説了半句話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説了,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佈置小老鼠的家:牆上掛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廚房用具及一部電話機。(這是為情景表演而準備)

2、小老鼠和小花貓的頭飾各一個。課前準備好情境表演內容。(這也是為情境表演而準備的)

3、玩具電話機每個幼兒一部(這是為幼兒玩遊戲而準備的)

二、説學情:

中班上冊的幼兒年齡在4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最喜歡邊用手當話筒邊唱《打電話》這首歌。但是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説又不知道該怎樣説,既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加上幼兒打電話也缺乏生活經驗,雖然想打電話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打好電話。因此,我通過這次遊戲活動,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練習打電話,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三、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 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 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四、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五、活動程序:

根據中班上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三餓環節:

(一)觀看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以一種神祕的口吻介紹幼兒即將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錶演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老鼠家發生了一件什麼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電話,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説出遊戲內容,並再次觀看錶演。

首先我提以下兩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剛才,你們看見了一些什麼?

2、小老鼠和小花貓是好朋友嗎?既然小花貓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為什麼小老鼠打電話卻來了小花貓?(根據幼兒的反應,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撥號是時東張西望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發現小老鼠撥號不專心”)除了撥錯電話號碼外,還有什麼地方也説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觀看錶演,而後提問:“小老鼠打電話是怎麼説的?它為什麼不知道接電話的是小花貓?小老鼠要怎麼打電話才能把好朋友請來呢?” 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角色間的對話 ,從中體會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後果。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表演重點片段、設疑、再次觀看錶演,而後再提問,內容一環扣一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

(三)幼兒相互間玩打電話遊戲,練習對話。

隨着活動的進行,幼兒一定很想自己親自嘗試打電話。為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我設計這一環節讓幼兒 自由結伴玩打電話遊戲。“小朋友,你們想打電話嗎?你是怎樣給好朋友打電話的呢?現在你們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電話遊戲吧。”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練習打電話,表達自己的意思,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説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小老鼠打電話

小老鼠, 打電話,

要找夥伴來玩耍。

開開門,嚇一跳,

怎麼來的是小貓?

鑽進洞裏仔細查,

原來撥錯號碼啦。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一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耳朵上的綠星》。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活動方法、説活動準備、説活動過程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第一個方面是説教材

首先進行教材分析:

《耳朵上的綠星》是一篇小故事,屬於語言領域的內容,《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然後是説活動目標。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知識基礎和本次活動的內容,我從認識、能力和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第一,認知上: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第二是能力上: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三,情感上:懂得同伴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萌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

根據以上目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立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

因為只有理解了故事的內容,幼兒才會產生興趣和求知慾,從而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難點是:感受同伴間互相幫助帶來的快樂。

因為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年齡又比較小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所以我把情感的體驗作為我的活動難點。

第二個方面是説活動方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從“支持”、“合作”、“引導”三方面出發,採用了以下活動方法:

先説教法: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我採用情景教學法、課件演示法、操作法等教學方法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既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又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再説學法:引導幼兒通過參與、討論、模仿、操作、展示等活動方式,逐步完成活動任務,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

第三個方面是説活動準備。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空間準備:創設一個花園情景

知識準備: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查閲有關螢火蟲發光的祕密的資料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動物頭飾等。這些準備一是可以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更好的把握知識重點;二是能幫助幼兒認識動物的特性,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感受成功的快樂,以此突破活動的難點。

我解説的第四個方面是活動流程。

根據本次的活動內容以及幼兒的認知基礎,圍繞活動目標、重點和難點,我將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礎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個環節。

首先是第一個環節:開始部分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我將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活動,引出小松鼠和螢火蟲兩位小主人公,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帶領幼兒一起進入花園當中,使幼兒能夠快快樂樂地融入到活動中來。

第二個環節是基本部分

這一部分正式進入故事欣賞,首先,我先完整將一遍故事,請幼兒欣賞,理解大概內容,然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故事裏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幼兒以不同的方式來回答,並鼓勵他們大膽講述。在第一遍的朗讀中,讓幼兒邊理解邊感受故事的樂趣,從而讓他們知道故事裏有小松鼠,有小草和玫瑰花,還有螢火蟲,他們都非常善良。通過幼兒的自由講述和老師的適當提示,讓他們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然後我將分段講述第二遍故事,讓幼兒思考幾個問題:小松鼠看到小草和玫瑰花的時候,想怎樣打扮自己?小松鼠又是怎樣做的?小松鼠跳上舞台的時候,為什麼觀眾都驚呆了?根據他們的回答,我把小動物頭飾發給幼兒,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敍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最後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幼兒再一次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這樣通過動靜結合,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使活動得以生動、豐富的開展。第三個環節是結束部分

在這個環節,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觀察、交流、比較等方式完成以下活動內容:螢火蟲為什麼要打扮小松鼠?然後我會根據幼兒交流的結果作出總結:因為小松鼠愛護小草和小花,所以螢火蟲要把小松鼠打扮得很漂亮。小朋友們,小動物都知道愛護小草和小花,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助,那麼,我們更要做一個愛護花草樹木、關心小朋友的好孩子!

總結

總之,在設計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將運用《綱要》的教育理念,努力為幼兒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活動氛圍,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螃蟹和龍蝦》。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三主題《有趣的海洋》的總目標為:以幼兒對“有趣的海洋”的興趣為核心經驗切入,從幼兒熟悉並喜歡的海洋動物開始,通過了講故事,讀兒歌,欣賞圖片,做遊戲等各種不同的活動內容,萌發幼兒對海洋的探求願望像。所設活動:頭飾,道具等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説教材分析

一 説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説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螃蟹和龍蝦》是一部有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螃蟹和龍蝦對話的形式,讓人煥然一新。

二 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謙讓,遇到困難互相幫助。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去謙讓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通過使幼兒懂得“謙讓”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説重點 難點

重點:注意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的生動有趣。

難點:猜測並大膽表述螃蟹和龍蝦之間發生的故事,學習相關詞彙。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螃蟹和龍蝦謙讓,遇到困難互相幫助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 説教學準備

1頭飾: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螃蟹、龍蝦的圖片。

第二部分:説教法、學法

一 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螃蟹説:“你往後退,”,我就用霸道的語氣説,激發幼兒,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2、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螃蟹和龍蝦發生事情時,他們是怎樣解決問題?

3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和假若設性的提問。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二 説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謙讓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説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 説教學程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説明一下:

一 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圖片(螃蟹、龍蝦)的圖片,引導幼兒説他們是誰?長得怎麼樣?有什麼本領?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併為下一步的教學開展進行了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誰;(3)他們長得怎麼樣?(4)有什麼本領?

2、分段講述故事,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1)有一天,螃蟹和龍蝦在一條不寬的泥路上想遇了,螃蟹是怎麼做的?(揮了揮他的兩把鉗子)他説了什麼話?(喂,你這傢伙,怎麼走到我這條路上來了,快往邊上讓一讓。)龍蝦是怎麼做的?(高高地舉起他的兩把鉗子)他説了什麼話?(瞧你那扁塌塌的模樣,幹嗎橫在路上,快往後退。)他們是怎麼打架的?(四把大鉗夾在一起。)發生了什麼事?(有兩隻小手捏住了他們)它們的心情是怎麼?(螃蟹驚慌、龍蝦嚇得哭了起來。)它們會怎麼做?(螃蟹使盡地向上爬,龍蝦憋足了勁往上蹦)他們逃出去了嗎?(逃去了)他們是逃麼出臉盆的(螃蟹馱起龍蝦,使勁往上一頂,龍蝦借力一蹦。)(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圖片,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1)螃蟹和龍蝦開始的時候為了什麼打架。(2)後來為什麼又互相幫助了?(3)為什麼它們不好意思了?這次它們會怎麼過這條泥路呢?(4)這個故事有趣嗎?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螃蟹和龍蝦在遇到困難時會互相幫助,團結才能力量大。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 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二個方面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是如何謙讓:(1)在家如何做到謙讓?(2)與小朋友如何謙讓?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幼兒即興表演:幼兒扮演角色,邊聽故事邊進行動作表演。學説故事中的對話。在愉快、温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幼兒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5

一、説教材:

綱要中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説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故事《點子公司》故事情節生動,故事主人公小狐狸機靈聰明。對於求知慾和好奇心較強的中班孩子來説是充滿興趣的。故事多有重複的段落,也有開放的地方,這樣一來孩子的思維可以充分地發散,也可以大膽地用語言表達,所以我根據中班孩子好奇好探究動腦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點子公司》,讓幼兒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解決難題的方法,鍛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二、説目標:

下面我簡單説一説本次活動的目標;目標對活動起着導向和牽引的作用,目標定位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整堂活動,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特點,以及語言的發展規律。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下:1、欣賞故事《點子公司》,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狐狸聰明、愛幫助人的形象。2、能積極地參與討論幫助小動物出點子,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解決難題的方法,鍛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3、體驗幫助別人的愉悦心情。

 三、重難點: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已經比較強,語言發展比較好,從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能積極參與討論幫小動物們出點子,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解決難題的方法。

四、説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和更好地來達成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活動準備如下:

1 、物質準備:

1 、點子公司的PPT課件(其中包含點子公司,小狐狸、小猴子、大象、狗、獅子等動物圖)

2 、小狗、獅子、兔子的圖片

3 、點子公司的招牌

4 、相關的故事錄音。

5 、狐狸玩偶1個

2 、知識經驗準備:

對不同小動物的動物形象和特徵有了事先的瞭解和認識。接下來我來説説我本次活動所使用的教法和學法。

五、説説教法和學法:

1 、直觀教學法:直觀的形象最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也最容易讓孩子們接受,給孩子們直觀的經驗。

2 、討論法:中班孩子個人的思維和想象力還需要靠教師的引導來激發,通過討論能把小朋友的思維和想象充分地打開,讓孩子們能大膽思考大膽説話。

3 、視聽講結合法:運用這個方法讓孩子們能運用多種感官去熟悉故事的內容和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讓活動的環節不那麼單調,容易吸引住孩子的注意。

4 、多媒體課件法:多媒體課件把故事的主要情節展現在孩子們面前,能幫助孩子熟悉和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主角小狐狸聰明、愛幫助人的形象。

六、説活動過程:下面我來説説本次活動的主要環節:

一、出示一隻狐狸玩偶,引出講述的主題。

1、教師出示狐狸玩偶點題,提問什麼叫“點子”?引導幼兒思考。隨後小結:點子就是好辦法,好主意,好方法。只要誰有難題,去找狐狸,他就會幫你出點子,想辦法。由此幫助幼兒理解點子的含義。

本環節我採用直接出示狐狸玩偶引入活動,用直觀的形象展示在幼兒面前,激起幼兒的興趣,將孩子自然地帶入到活動中來,並採用點題式的方法幫助孩子們理解“點子”的含義,為下面的講故事環節做好鋪墊。

二、小狐狸幫動物們出點子。

教師根據故事情節邊講故事邊播放課件:“小狐狸該在森林裏開了一家點子公司,( PPT:出示點子公司圖)專門幫人出點子,解決難題。

1 、狐狸幫猴先生出點子。

開張第一天,(出示PPT:猴先生手拿一隻爛桃子)提問:誰來了?教師繼續根據故事內容講述故事邊提問:“你聽到小狐狸給小猴子想了什麼好辦法?“那小狐狸為什麼要猴先生做許多鳥窩呢?"(有了小鳥就可以把樹上的蟲子吃掉,鼓勵幼兒説較完整的話)

隨後教師小結:( PPT)猴先生照小狐狸的點子去做了,果然飛來了許多小鳥,它們看守着果樹,吃掉了害蟲,桃子長得又紅又大,這消息一傳開,許多動物都想叫狐狸出點子了。

這個小環節我花的時間會稍多一些,因為故事剛剛引入,孩子們需要熟悉故事的情節和內容,節奏稍微慢一些,同時鼓勵孩子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解決難題

的方法,這樣也可以為下面小狐狸幫助兩個小動物出點子打好基礎,幼兒就能更快地熟悉瞭解故事內容,並有利於激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大膽用語言表達。

2 、狐狸幫大象出點子。

( PPT)教師播放錄音吸引住幼兒的注意(錄音)並提問:你聽見大象遇到了什麼難題?那你們猜猜狐狸幫大象想到了什麼好點子?(開個浴室,給客人洗澡、做個演員,給觀眾表演節目、搬運東西,… …引導孩子繼續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教師再作適當小結:首先肯定孩子們的'點子,同時請幼兒聽聽狐狸是怎麼説的。(錄音)引導幼兒一起來學一學狐狸是怎麼是怎麼説的。

因為故事情節幾乎是重複的,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這個環節我稍稍改變了講故事的方法,插入錄音講述的方式,吸引孩子仔細去聽錄音,不僅肯定孩子的想法,同時也以小狐狸的口吻給予孩子們一些提示,幫助發散孩子的思維,而不是把知識硬塞給孩子們,鼓勵他們能全身心放開大膽去思考和表達。

3 、狐狸幫刺猾出點子。

繼續點PPT “看!這次又是誰遇到了困難也找上門了?"(課件:刺猾手拿着鞋子)(錄音)提問:這回狐狸會想出什麼點子呢?如果你是狐狸你會想出什麼點子呢?用故事錄音小結:聽(錄音)並請孩子一起學一學!進一步鞏固知識鍛鍊幼兒的語言。

4 、結合PPT圖片,老師扮演其它的小動物小朋友試着扮演狐狸,共同完整講述故事1遍鞏固和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記憶,並提問你喜歡故事中的狐狸嗎?為什麼?

這個大環節比較長的,我採用邊講故事邊根據故事內容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慢慢熟悉理解故事的內容,也能讓孩子在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自然地達成重難點,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根據孩子的認知能力的特點,我把故事分成3段,分別講述狐狸幫助3只小動物的經歷,這樣使活動條理更清晰,降低中班幼兒記憶的難度,為了使重複的內容顯得不那麼單調,每一小段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上我也有小小的改變,從而來吸引孩子在活動中的注意,也更有助於孩子們熟悉和理解故事內容,容易被中班孩子接受。

三、大家各自選擇為小狗、獅子、小兔出點子。

A 、(出示圖片)狗媽媽要出遠門,她的小狗寶寶在家會很沒勁,請小狐狸想個辦法怎樣能乖乖呆在家裏,又能開開心心的呢?

B 、(出示圖片)善良的獅子想和森林裏的小動物交朋友,請小狐狸想個辦法讓大家都能喜歡它。

c .(出示圖片)小兔出去玩的時候,它的圍巾飛到樹上拿不下來,請你幫它出個好點子把圍巾取下來。

分組請幼兒選一隻小動物,與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幫助它出點子,想完了一個也可以再幫另一個小動物想辦法。

3、幼兒討論後,教師請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到幫助小動物們解決難題的辦法了嗎?

4、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小結:

( a、小狗們可以看電視、吃好吃的東西、玩好玩的玩具、看圖書… … b、善良的獅子可以給朋友微笑、和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好吃的、不和朋友吵架、c、可以拿把梯子爬上去把圍巾取下來、可以請小鳥或者小猴子幫忙取… …)這個環節是一個知識經驗的鞏固和加深的環節,我把主動權和自主權還給孩子,讓他們來當一回聰明的小狐狸幫助小動物出點子,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也進一步鞏固孩子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説出解決難題的方法,鍛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更好地達成目標。

四、延伸,為小朋友出點子。

把點子公司的廣告牌防盜遊戲區中,在自己的班級開一個點子公司,幫助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小朋友。

故事《點子公司》作為教育內容,中班孩子畢竟還比較小,同時存在個體差異,所以我將本次活動延伸到遊戲中,讓孩子們繼續動腦筋出點子,進一步鍛鍊中班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可以為能力較弱的孩子提供平台鞏固和加深對故事情節和內容的理解。

附故事:

森林裏住着一隻狐狸,他很會動腦筋,有許多好點子。後來,小狐狸便在森林裏開了一家點子公司,專門幫人出點子,解決難題。

開張第一天,猴先生帶着一隻爛桃子來了,猴先生對狐狸説:“我的果樹上長滿了蟲,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農藥就消滅果樹上的害蟲呢?”小狐狸眼珠一轉,想出了好辦法,他對猴先生説:“你只要在果樹上做許多鳥窩就可以了。”猴先生照小狐狸的點子去做了,果然飛來了許多小鳥,它們看守着果樹,吃掉了害蟲,蘋果長得又紅又大,這消息一傳開,許多動物都想叫狐狸出點子了。森林裏有隻大象也來找狐狸幫忙了,他對狐狸説:“我因為太重、太胖,連工作都沒了,你能替我想個好方法嗎?”狐狸聽了,微微一笑,就想出了好點子,狐狸對大象説:“你的力氣那麼大,可以幫大家搬運東西阿。”從此以後,大象就去幫人家搬運木頭,還賺了不少錢呢!

有隻刺猾手拿着鞋子也來找狐狸了,刺猾對狐狸説:“我是鞋店的老闆,我做了許多的鞋子,可是積壓在倉庫裏沒人來買,請您為我出個點子吧!”狐狸思考了一會,好點子又冒出來了,小狐狸對鞋店老闆刺猾説:“你可以做塊招牌寫上買一送一啊!”刺猾按狐狸的方法做後,生意好得不得了一下子把積壓的鞋子賣光了,刺猾老闆開心極了!

慢慢地,點子公司的名氣越來越大,來求狐狸幫忙的動物也越來越多,點子公司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了!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6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活動《小象的心願》。

一、説教材

這個活動選自中班下學期建構式教材的主題“小鬼顯身手”,隨着主題的開展我們已經進行了一系類有意思的活動,例如“百人糕”、“我是建築師”等。孩子們瞭解了許多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及其工作所需的設施與物品。在不斷的角色體驗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角色意識逐漸增強,他們開始渴望嘗試新的職業角色,渴望在模仿成人勞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

故事《小象的心願》講述的是一隻善良的小象一心為大家做好事卻屢次失敗,最終通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實現心願的過程。從這個故事中,幼兒既可以感受小象實現心願前後強烈的情感對比,也可以瞭解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特點,需要不同的本領,為他人服務應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需要孩子們仔細觀察圖片,充分調動自己已有的關於職業的經驗去評價小象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並説明理由。幼兒的閲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將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

故事裏的小象其實是中班幼兒的一個縮影,生活中他們也喜歡模仿成人為他人服務,同時也會遭遇和小象一樣的挫折。因此,故事中小象的遭遇會引起幼兒強烈的共鳴,吸引他們急迫地去了解小象究竟怎麼樣了。其次,就當前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而言和年齡特點而言,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已經能比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願意與他人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也能比較完整的描述畫面信息並推測故事情節。而且中班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想象力都逐步發展,這些為開展這個語言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説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參照《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所提出的語言領域的兩個主要目標:一是願意講話並能清楚地表達,二是具有初步的閲讀理解能力。我對原教材中的目標做了如下調整:

1、將“仔細觀察畫面,感受小象為大家做事的願望及其行為特點”變為了“仔細觀察圖片,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發現與想法。”這條目標指向技能目標。

2、將“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理解的故事情節和意義。”調整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幫助他人應該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這條目標指向認知目標。

3、增設情感目標。萌發主動幫助他人的願望。

我覺得這樣調整之後的目標更加具體、可操作。

在此基礎上,我將我將“仔細觀察圖片,感受小象為大家做事的願望及其行為特點”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難點是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理解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三、説準備

為了更好地解決重難點,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

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圖片、動畫等內容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思維。

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的關於職業的認知。

2、創設社會性區角,如“飲食店”、“理髮店”等,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為豐富的角色體驗。

四、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以“心願”為線索,設計了心願是什麼、小象的心願落空和我幫小象實現心願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心願是什麼?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提問“心願是什麼”,讓幼兒説説自己對心願的理解,引發幼兒的興趣。

第二步,進一步提問:“你有什麼心願?”讓幼兒訴説自己的心願,提高幼兒的活動積極性與主動性。

第三步,引出小象的心願是為大家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為下面活動的展開做鋪墊。

整個第一環節就是一個談話引入活動主題的過程,在這個環節中我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性提問及談話法。通過層層遞進的三個步驟將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遷移到了活動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象的心願的美好,並對小象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故事充滿期待。同時,這也是為解決活動難點,感受小象的小象為大家做事的願望而服務的。

第二環節小象的心願落空是整個活動的中心,也是達成前兩條目標的關鍵所在。

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的教法是課件演示法與故事講述法相結合。主要有三個步驟。

首先,我將利用ppt同時出現小象三張工作失敗的圖片並提問:“小象在做什麼事情”,讓幼兒隨機選擇他所熟悉的圖片進行觀察描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完整表達並適當追問:“小象的心願實現了嗎?為什麼?”。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然後,我將以故事裏的語言對畫面進行完整地描述,讓孩子品味原文的同時再次感悟故事的意義,在小象一次次的失敗中體會心願落空的悲傷感。

三幅圖片依次講完後我將提問:你們來幫難過的小象分析一下,為什麼它三件事情都做不好?引導幼兒對小象的失敗做一個整體的分析並作出總結:小象年紀小,有些本領沒學會,就急着去做造房子、燒菜、做衣服這些很難的事情,所以不能成功。

第三環節我幫小象實現心願有四個步驟。

一是請幼兒從生活經驗及小象的特點出發幫小象尋找合適的工作。

其次是引導幼兒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幫助小象澆花,體驗小象為他人服務的樂趣。

第三步是請幼兒觀察小象給大家送花的圖片,引導幼兒在觀察描述中感受小象實現心願的喜悦。

活動最後,我將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對這一故事有一個完整的欣賞過程並提問你想為別人做些什麼事情?藉以進一步萌發幼兒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完成第三條目標。

延伸活動:請幼兒在活動之後幫同伴或老師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為他人服務的樂趣。

五、説活動亮點

1、圍繞“心願”展開,環環緊扣

我從“心願”出發設計的三個環節,能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情感體驗。第一環節,幼兒因為述説心願而對小象的心願充滿期待;第二環節,幼兒因小象屢屢失敗而感到沮喪;第三環節,幼兒又因幫助小象實現心願而欣喜不已。這樣的活動設計能使幼兒感覺自己是與小象站在一起的朋友,與小象同苦同樂,而不是看着小象做事情的旁觀者。幼兒從中可以獲得更多的感性經驗,自然他們想要表達的情感也更多。情感體驗與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都可以獲得提升。

2、改變故事教學的策略,變“教師講述故事”為主為“幼兒看圖講述”為主。

這樣設計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樂於觀察、樂於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與想法。讓幼兒在一個相對寬鬆的語言環境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角色體驗,拉近距離

借角色體驗拉近幼兒與小象的距離,讓幼兒體驗通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心願時的滿足感。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7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活動《快樂的果園》,下面我將從以下幾點開始説起。

一、説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裏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二、説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説,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為:

1、欣賞散文詩,並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豐收和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三、説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感受果園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四、説活動準

其實像這樣的散文詩教學,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沒有采用多媒體手段,但是也盡力去做好每一個準備工作。先給幼兒創設一個有果園的環境,裏面有梨樹、桃樹、蘋果樹,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快樂小舞曲》音樂歌帶,還做了散文詩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的頭飾,準備好幼兒表演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要用的籃子。應該説,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8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爸爸媽媽和我》,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活動延伸等環節對本教學活動進行解説。

一、説教材。

(一)説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教案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説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五、説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A、導入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家裏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B、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教師朗誦詩歌

3.學習詩歌ppt

課件:圖一(1)畫面上有什麼?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

課件:圖二(2)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説一説)

(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C、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D、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敍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説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9

説教材

教材分析:

《紙雨傘》是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材中的一則看圖講述活動。這則故事的情節簡單,講述了小袋鼠非常喜歡自己用紙做的“雨傘”,可就在它撐着雨傘高興不已的時候“雨傘”被雨淋破了,小袋鼠傷心難過地故事。“看圖講述” 是啟發幼兒在觀察圖片、理解圖意的基礎上用恰當的詞句表達圖意的一種活動,也是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通過講述活動着重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獨立構思、清楚完整表述等方面的能力。《紙雨傘》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袋鼠,情節展開能帶給幼兒很大的想象空間,能帶給幼兒大膽講述的慾望。

説學情

3——6 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語言是幼兒進行思維、表達情感和需求、反映思想的工具。幼兒通過語言瞭解周圍的世界,認識他們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為了使看圖講述活動能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我注重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進行交流,讓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這樣既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更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從而學習用語言來表達看到的事物。

説活動目標

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中故事的內容。

2、 引導幼兒通過有序的觀察,充分理解圖片中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

3、 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在活動中樂於表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圖片中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

難點:引導幼兒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中故事的內容。

説教學準備

根據活動目標的制定,我做了如下準備:

“變魔術”用紙、多媒體課件、優美音樂一段。

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着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説能力和感知能力。我準備採用遊戲律動法、看圖講述法、表演體驗法、以及交流討論法來完成本節活動的教學。

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規律以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目標及要求。

説活動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語言能力和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遊戲引入、激發興趣。

以遊戲“變魔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教師用紙“變魔術”折一條小魚,給小魚畫上眼睛後帶領隨音樂做律動《小金魚》。律動結束提問幼兒:紙除了可以折成小魚,還可能用來幹什麼?接着談話“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愛玩紙的朋友”,課件展示小袋鼠圖片引出故事主人公。

2、課件輔助,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1)課件展示第一張圖片請幼兒觀察,並猜猜小袋鼠會用紙做什麼,再展示第二張圖片,引導幼兒想象、描述小袋鼠擁有了漂亮“雨傘”時的心情,並進行表演。

(2)課件逐一播放其餘圖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在此,我將第五張和第六張圖片進行了組合,重組後的圖片內容為:烏雲、雨點和滿臉淚水的袋鼠。當幼兒看到此畫面的時候就會很自然地想:小袋鼠怎麼會哭呢?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有經驗的孩子很快就會想到“紙雨傘會被雨淋破的道理”。

3、請幼兒按照圖片順序連貫地講述。

(1)同桌或是離得近的孩子相互講述。

(2)請個別幼兒上前講述。

4、活動延伸

教師提供一些材料,請幼兒摸一摸,再説一説用什麼材料來做雨傘不會被雨淋破,激發幼兒幫袋鼠做一把不會被雨淋破的雨傘。

5、活動結束

播放歡快的音樂,帶幼兒走出活動室。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氣球》這個故事選擇《幼兒教育》20xx年第五期,此活動經過我們語言教研組一課三研活動後,形成了適宜我園中班幼兒的一個活動方案,該故事講述了一隻快樂的小氣球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中小氣球活潑可愛、充滿了童趣,而且走到哪裏,歌唱到哪裏,經常以幫助別人為快樂,擁有一顆自信善良的心,該故事情節簡單,富有想象性,表演性,適於中班幼兒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説出自己的想法,但非常喜歡參與遊戲,喜歡將自己看成故事中的一員,同時,我考慮到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選擇這個故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的現實需要,又將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融合起來,我想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小氣球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的品質,培養幼兒快樂自信的生活。

3、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幼兒敢説、想説、願意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小,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繪畫過程中,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學講故事中的對話和短句:"彆着急,我來幫助你"。"......誰有困難我來幫。"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4.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中班幼兒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的只能説一半,有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5、説活動準備

教具:一開紙兩張,彩筆若干,貼絨教具:小氣球、小鳥和小雞。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準備豐富有效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繪畫講述法:以往的故事教學是教師應用各種教具、掛圖講述故事,今天我採用繪畫的方法,使幼兒深入其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之中,在繪畫的同時,我採用插入式的貼絨教具,隨着故事情節的跟進,逐一出示,更加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角色表演法:通過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角色表演,讓幼兒很自然地學講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人人都介入愉快的活動之中,改變了過去能力強的幼兒唱主角,能力差的幼兒當配角的情況,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有效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3、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的一問一答,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將提問改為多樣性,啟發性,發散性的問題,如:小鳥為什麼要哭,猜猜發生什麼事情了?小氣球會對小鳥説什麼?

這些問題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又能讓幼兒根據現實情況想到解決的辦法。

三、説學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説説,玩玩,唱唱的活動氛圍中活動,掌握重難點,幼兒運用了猜測討論法,遊戲練習法等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幼兒在討論談話中,顯得無拘無束,能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是幼兒間經驗分享的過程,是幼兒練習説話和向同伴學習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遊戲是孩子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為活動,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一邊遊戲一邊聯繫到故事中的內容,做到了很好的學習,這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説活動程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談話導入活動這個環節,我採用故事中小氣球一直愛唱的那首歌導入活動,用教師爽朗的歌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用繪畫的形式貫穿故事始終,吸引幼兒的眼球。在此環節中,我還採用有效的提問和幼兒的討論不斷的引出故事情節的方法,在幼兒的討論和談話中,你一言我一語,能大膽的説出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3、完整講述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這個環節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通過整個故事情節的講述,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與教師一起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通過談話,平時小朋友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能得到快樂。

這些程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而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編制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反映生活。其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易於被幼兒接受。《小蝸牛的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選用了幼兒所熟悉的小鳥、大象、小兔子等動物形象,以小蝸牛的內心想法、行為活動為主線展開情節講述。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説學情分析

中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了相應發展,能夠比較好的運用語言與同伴進行交流,但是此階段幼兒理解水平有限,要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還純在一定困難。

二説教學目標

按照《新綱要》的教育木匾,並且結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情感目標:體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朋友間的友愛,樂於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

2、能力目標:提高欣賞童話故事的能力,並且發展感受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知識目標: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三説重點、難點

根據上述活動目標,我確定了活動的重點、難點如下:

1、活動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並且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2、活動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3、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中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等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説教學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空白圓形卡片、彩筆,幼兒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二)知識經驗準備:中班的幼兒已經能看懂單一的圖畫,並能夠根據畫面説出有什麼東西,發生率什麼事。

五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裏如下的教法:

1、直觀演示法: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是幼兒通過直接觀賞故事圖片來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講述法: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激發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3、討論法:教師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

4、提問法:提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

二)説學法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觀察法、發現法、講述法。

1、觀察法:幼兒仔細觀察故事的畫面,瞭解故事講述的內容,大致理解故事內涵和情節。

2、討論法:幼兒通過與同伴一起交流討論故事裏講述的內容,大膽猜想,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3、講述法:幼兒在大致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並且嘗試複述故事。

六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出示兩張表情(微笑、哭泣)圖片,引導幼兒説一説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麼?

在此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

【設計意圖】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兒童參與活動的興趣,並且引出主題。既能激發幼兒積極聽講的興趣,也將活動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

二)進行部分:講述故事內容,提出具體問題。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教師提出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故事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呢?

2、分段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教師分兩次提問(播放課件前,播放課件後):

(1)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大家知道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

(2)朋友感到怎樣?

(3)咦?看看小蝸牛這怎麼了?猜猜它為什麼不高興?(播放故事錄音:小蝸牛不開行的原因)

(4)小朋友們來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合作討論。

3、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欣賞結束,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逐級提問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

(2)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

教師逐步引導兒童理解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但它有幫助朋友的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於是就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教師要着重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思想內涵,並且進行情感教育。

【設計意圖】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解決活動重點。

三)結束部分: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題

教師要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

(1)我為爸爸媽媽做了什麼;

(2)我為小朋友做了什麼;

(3)我為老師做了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簡單表述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並且激發幼兒主動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興趣。並且解決活動難點。

七説活動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理解了《小蝸牛的微笑》的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並且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在以後的生活中,相信幼兒會更主動的幫助他人,給別人帶來快樂。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2

一、教材解析:

繪本《我家是動物園》描繪了日本男孩祥太家人温馨而幽默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徵,故事角色明顯,情節多變,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如此的接近,彷彿就是他們家發生的故事。但中班幼兒在閲讀過程中具有明顯的依賴性、情緒性、模仿性,為此我選取其中的典型畫面,藉助多媒體即T的形式,將繪本的精髓以最佳方式呈現給幼兒,引導每個孩子成為小小的觀察家,藉助觀察、想象、探究去理解故事內容,在不斷的猜測中深深地被作品所吸引,讓幼兒的情感與繪本產生強烈的衝撞與共鳴,從而進入繪本世界主動閲讀,領略文學傳達的視覺意境,主動與繪本溝通、對話、交流,有效地發展語言的理解和講述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 3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語言領域中對中班幼兒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有利於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 “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或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和韻律”,根據這些目標和要求,我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觀察畫面,理解畫面中人物特徵、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係。

2 、用故事中獨特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進行講述並嘗試仿編。

3 、體驗圖畫故事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和內容的温馨感。

依據我對本教材的理解,確定了本節課的活動重點是:理解畫面中人物特徵、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係;活動的難點是用故事中獨特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進行講述。

三、説活動準備: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及熱情,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我做了以下的準備:

1、經驗準備:與孩子一起探討一些動物的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冊,圖畫書中的人物與動物相對應的圖文卡片一套。

四、説教法、學法:

兒童早期閲讀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為了幫助幼兒逐漸成為有效的閲讀者,我遵循幼兒在閲讀中感受、體驗、理解、想象、表達的心理過程,綜合了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法、視聽講結合法、懸念導入法、提問法等,讓幼兒在理解畫面、對話內容的過程中,獲得早期閲讀的經驗,增強對繪本主題的領悟能力。我分別採用觀察法、交流討論法、圖表提示法,調動幼兒多種感官主動地觀察探究,發現畫面所傳遞的信息,在看看、聽聽、講講、説説的輕鬆氣氛中達成教學目的,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説活動過程:

有效的繪本教學不僅需要有價值的教材,還要注意到幼兒閲讀過程的複雜性,讓幼兒的觀察、想象、探究、理解和情感等綜合參與到閲讀中,使閲讀成為一種理解與對話的過程,引導幼兒順利進入到閲讀的世界裏,把一個個斷續的畫面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五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環節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問:你們喜歡動物嗎?平時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小動物?現在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個小男孩説他家是動物園,家怎麼會是動物園呢?

環節分析

在本環節中我用輕鬆的談話導入活動,選擇了動物園這個切入點,既喚醒了幼兒的經驗準備,又引出了活動的興趣點一一家怎麼會是動物園?設置懸念,引發好奇心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環節二:閲讀封面,展示封面及扉頁畫面,問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推開閲讀之門。結合提環節分析

1、聽一聽:教師介紹日本男孩祥太的名字

2、説一説:看一看祥太是個怎麼樣的孩子?(原來祥太是個調皮的孩子,像動物園裏的小猴子。)

3、猜一猜:祥太的家人也很特別,他們的生活愛好、説話方式也很特別呀,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像是什麼?

4、讀一讀書名:《我家是動物園》 。

封面往往傳遞出繪本的主題和圖畫的風格,設計者的奇思妙想簡直就是在用封面和孩子做有趣的捉迷藏。我運用PPT展示封面,結合提問“看看祥太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吸引了全體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觀察之中打開故事大門,發現封面上包含的信息。觀察是閲讀的“金鑰匙”,孩子們通過觀察發現祥太的愛好、性格和猴子間的類似,初步感知了人物與動物之間巧妙的內在聯繫,也引起強烈的好奇心。接着讓幼兒猜一猜,讀一讀,自然引領幼兒踏上閲讀之旅。

環節三:閲讀圖書內容,理解人物與動物的對應關係,學習用故事中獨特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進行講述。

演示PPT,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祥太爸爸、媽媽的特點。

環節分析

1、觀察畫面,先進行“猜測”, “驗證”,嘗試用故事中獨特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介紹爸爸。預設問題:“你覺得爸爸會是什麼動物”“祥太為什麼説爸爸像獅子?"

2、結合圖夾文卡片,師幼模仿祥太的口吻介紹爸爸,初步感知故事的語言結構與表達方式。

3、同法介紹媽媽。

預設問題:“猜猜祥太會覺得媽媽是隻什麼動物?" “你從哪裏發現的?" “為什麼祥太覺得媽媽是一隻流熊?" “誰能像祥太一樣用特別的話介紹媽媽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文卡片,讓幼兒熟悉語言結構與表達方式)

利用PPT讓幼兒在觀察中驚喜地發現畫面中人物特徵、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係,然後輕鬆地學習用故事中獨特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方式進行講述,這一環節是本次教學的重難點。我採用了小步遞進,逐步引人的策略突出教學重點,具體是這樣操作的:以PPT展示畫面分別推出每一個角色,預設一些開放性的提問,不斷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經驗來“猜測”, “你覺得爸爸會是什麼動物”“猜猜祥太會覺得媽媽是隻什麼動物”,有利於幼兒認真仔細地觀察畫面,進行推理、判斷、驗證。

難點的突破我是這樣處理的:在孩子們饒有興趣的猜測過程中配合PPT的操作,結合表格式的圖文卡片,及時梳理迴應幼兒,藉助畫面信息的支持,利用圖片、文字結合的方式使幼兒更快地理解故事內容,掌握祥太家人與動物之間的特徵、喜好的類似。中班幼兒好模仿,我先給幼兒示範講述,通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書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有了PPT的支持及我的示範,幼兒主動與繪本對話,用“這是… …其實呢… …他是… … ”的句式介紹祥太的家人,主動建構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閲讀活動成了學習的樂園。

環節四:自主閲讀,認真觀察並嘗試用這是… …其實呢… …他是… …的句式講述畫面內容

提供畫冊自主閲讀,然後通過切換PPt畫面,有選擇地介紹樣太其他家人的特點。

1、幼兒自主閲讀。

師:“祥太的家人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小書,一起從小書裏找找吧”“你能發現祥太的家人有趣的事情?" “請你學一學祥太特別的説話方式,説説他家的人嗎?"

環節分析

隨着觀察以及講述經驗的`逐步提升,幼兒產生了自主閲讀、模仿講述的衝動。但繪本的內容廣而多,好在每個內容可以獨立,我就選取了幾個典型畫面做好標記後讓幼兒進行閲讀。同時還提出了具體的閲讀要求:“祥太的家人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自己從小書裏找找吧”“請你

2、藉助PPT組織幼兒交流閲讀內容,要求模仿祥太的口吻,嘗試用“這是… …其實呢… …他是… … ”的句式來介紹其他成員,

預設問題:“你有沒有發現祥太的家人有趣的事情?" “為什麼祥太覺得xx其實是xx動物呢?" “你能像祥太那樣用特別的話説嗎?"

3、教師根據個別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文卡,再集體模仿講述。

學一學祥太特別的説話方式,介紹他的家人?”這樣幼兒自主閲讀過程中目的性更強了。

如何反饋幼兒的自主閲讀情況?我利用PPT的靈活,把繪本的內容進行重組,實現畫面與相對應動物的自由切換,幫助幼兒敏鋭地捕捉到了畫面傳遞的信息:爺爺的身高像長頸鹿,奶奶像狐狸一樣愛美,妹妹像兔子一樣愛蹦蹦跳跳。這樣幼兒能更加生動、全面、清晰地理解繪本內容,並在圖文卡片的啟示下,運用“這是… …其實呢… …他是… … ”的句式講述畫面內容。

環節五:發現同伴或家人的特點嘗試仿編。經驗遷移,運用“這是…其實

呢…他是… … ”的句式來描述身邊熟悉的人與動物之間的相似之處,體驗生活的幽默。

1、師:我們的身邊也有和祥太家人一樣有趣的特點,請你也用“這是…,其實呢…他是… … ”的句式來介紹。

2、幼兒自由仿編給同伴聽。

3、個別幼兒仿編給集體聽。

環節分析

這個環節作為延伸活動,能夠及時遷移學習經驗,引導幼兒與作者對話,將對故事的理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找到一個巧妙的觀察角度發現自己熟悉的人與動物間的聯繫,積極運用“這是…其實呢…他是… … ”的語言結構大膽地表達,對於表述不清的孩子委婉的給以引導,用清楚規範的語句反饋給他,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

六、説活動特色:

1、藉助多媒體,為幼兒提供主動閲讀、仔細觀察、探究感悟的平台具目的性、挑戰性。

2、優化閲讀環境,通過集體閲讀、自主閲讀、分享閲讀的不同策略,程中幼兒與畫面、文字的互動,做到閲讀前有問題,閲讀後有梳理,效。

3、適度留白,給予幼兒自己理解、探究、運用、遷移的時間與空間兒的主體地位,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發展幼兒的閲讀能力。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大灰狼快樂了》是我們這個學期教學方案裏面高興奮興主題中的一個活動,高興奮興主題思想是:喜、怒、哀、樂之情人皆有之,而歡樂作為一種主動心情對於幼兒的成長尤為重要。開心的心情既來自於成人的關懷呵護,更取決於幼兒自身的主觀體驗。《大灰狼快樂了》這個活動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激發了幼兒對喜、怒、哀、樂等主觀心情的體驗,從中孩子們感受到歡樂和歡樂。

《幼兒園訓練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進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愛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主動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舞幼兒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進展幼兒語言表達力量和思維力量。依據這一目標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錯了事只要想方法補救就會使自己重新歡樂起來。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變與表情改變。

3、會自己動手製作1—2種表情圖。

二、教學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錯了事只要想方法補救就會使自己重新歡樂起來。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中班幼兒比較單純,不會察言觀色,不太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依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變與表情改變。

三、教學預備:

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訓練於生活情境、嬉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預備:大灰狼興奮、難過、生氣時的表情圖、三幅依據故事內容設計的圖片、幼兒畫表情圖的紙和蠟筆。

四、教學方法:

依據幼兒的學習狀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直觀法是由於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詳細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詳細形象性思維。從以幼兒表演的形式挺直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愛好。

採納提問法是由於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認真地觀看,啟發幼兒主動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詳細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納嬉戲法是由於嬉戲是幼兒最寵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乏時,嬉戲能增加幼兒參加活動的愛好。幼兒在輕鬆、開心的嬉戲活動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把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程序:

我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一)產生懸念

首先我以一種神奇的口吻向幼兒介紹一個伴侶,其次用猜想法猜想大灰狼怎麼一會兒興奮、一會兒生氣、一會兒難過以此吸引幼兒的留意力。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的留意力,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二)分段觀賞故事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表演、設疑、內容一環扣一環,讓幼兒在爭論、談話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開心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力量。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其次個活動目標。

(三)梳理故事情節,給圖片排序。

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按挨次一張一張出示圖片,幼兒看圖回答問題,而這次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出示全部的圖片,讓幼兒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兒的觀看力,培育了幼兒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四)做表情圖

我設計了一個放鬆心情的環節。讓幼兒聽着表情歌,做做表情動作,畫一畫表情圖。讓幼兒在輕鬆、開心的表演中,體驗樂趣。將整個活動推向.,最終實現了活動目標。

六、活動延長:

綱要中提出:“為幼兒創設呈現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溝通,相互觀賞,共同提高,及滿意他們溝通成果的願望。“因此,我請幼兒把自己畫的作品在面牆上展現出來,課後可以讓他們相互觀賞,相互仿照,獲得勝利的滿意感,並從與他人的溝通中獲得有益的閲歷,讓每一位幼兒得到提高。

七、説亮點:

1、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出示全部的圖片,讓幼兒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兒的觀看力,培育了幼兒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2、依據中班幼兒喜愛嬉戲的特點,讓幼兒通過畫表情圖,使每個幼兒都參加進來,大大程度上削減了幼兒的難度,使幼兒有滿意感和驕傲感。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4

一、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裏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簡單瞭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徵的知識經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遊》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學説動物間的對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幼兒產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並對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興趣。

五、活動內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遊去》、《春回大地》、《郊遊》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 ,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麼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幹什麼?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着幼兒,去求知、去探索。《綱要》中明確規定: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鋭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的好奇、好問、樂於探索的精神等。基於此,《醒來了 》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昇華。通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説 故事 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六、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 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祕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遊,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現大自然中藴藏的春的祕密; 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徵,自然變化的認識 ,在春的懷抱裏,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髮現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總之,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驗也愈加豐富 。尤其是活動開始,聽着熟悉的《郊遊》樂曲,做着舒展。優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開展概述活動:

1. 首先 以遊戲引題: 温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遊,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悦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 接着 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的畫面?為什麼?”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裏怎麼樣?”“它會怎麼説?”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説。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説 、敢説,喜歡説,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 幼兒自我發現後。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裏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為什麼?”本環節主要是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瞭解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4. 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説小魚 、小青蛙、 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説,師生分角色説.男孩女孩分角色説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説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 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並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瞭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後,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裏”,共同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後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通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

(四)活動延伸:

通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裏,自然中院子裏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後,聽着《郊遊》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裏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通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通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節。尤其是最後,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為行動,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裏,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裏,大自然裏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祕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現故事中存在的祕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中班語言活動説課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仁們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活動《貪吃的哈羅德》,選自億童活動。接下來我將由以下8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指導思想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中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而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學習貫穿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所以我選擇了一節語言活動,做為今天的説課內容。

二、説教學內容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及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所一我選擇了《貪吃的哈羅德》這節語言教育活動,這節教育活動是具有想象力的教育繪本,當我們一提到蛇,顧名思義,想到的是血腥和殘酷的印象,喜歡在陰濕的草地裏生活,越漂亮的蛇,越有毒,而這節教育活動從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視角,講述了一條叫做哈羅德的貪吃蛇,陸陸續續吃了很多的小動物,原來一個非常恐怖、緊張的故事,卻因為哈羅德的一個打噴嚏發生了大逆轉,哈羅德竟然把小動物們噴到了馬戲團裏。出乎意料的結局,與孩子幼小的心靈相吻合,離奇的故事情節,生動活潑的繪本圖畫,充分調動起幼兒的閲讀興趣和參與慾望,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繪本的樂趣,並喜歡上繪本閲讀。

三、説學情現在社會語言是展示自我,彰顯個性的重要手段,而中班幼兒的語言學習,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又是呈上啟下的時期,所以我們教師要多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説目標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教師要給幼兒創設一個想説、敢説、願意説的語言環境。而教育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屬,對教育起着導向的作用,所以我預設了3個目標:

1、體會故事的幽默,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情感目標)

2、理解故事內容,願意想象動物被吞進肚子的場景,並能續編故事。(能力目標)

3、認讀字詞:孔雀、長頸鹿、馬戲團。(知識目標)

五、説活動重難點重點定位於:理解故事,學習重點字詞難點在於:願意想象動物被吞進肚子的場景,並能續編故事

六、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上好一堂課的一半,事半功倍,為了使目標更好的達成我做了以下的兩方面的準備:

1、知識準備:瞭解為了使本節課知識目標更好的達成,我上網查閲資料,更好的剖析本節課的知識點,更好的講解重點字詞,更深層次挖掘知識,我查閲資料瞭解到,孔雀是印度的國鳥,長頸鹿是最高的陸生動物。

2、物質準備:為了使幼兒更好的學習繪本故事,我精心製作了PPT方便於幼兒理解繪本故事。製作了字卡方便幼兒學習本節課的重點字詞。

七、説教學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節成功的課離不開老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所以本節課我以幼兒為主體,採取由淺入深出的教學原則,所以本節課我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談話法,為幼兒製造一個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啟發提問法,目的是發散幼兒的思維,不侷限幼兒的想法。

3、引導發現法,為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課件展示法,更直觀的理解繪本故事的離奇,感受繪本帶來的樂趣。

我克服了傳統説教的形式,提出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通過觀察、思考體會學習繪本的快樂,所以本節課我運用的學法是觀察法和發現法。

八、説活動流程及課後延伸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特點和我們班級的實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的五個環節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談話導入——理解閲讀——複述故事內容,學習字卡——集體遊戲——課後延伸。

1、本節課我以談話導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羅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閲讀理解環節,採取啟發提問法,目的是發散幼兒的思維,不侷限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參與到繪本故事中,願意跟隨故事的發展,學習繪本故事。

3、複述故事環節,帶領幼兒複述故事,鍛鍊幼兒的記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本節課的重點。

4、集體遊戲,通過貪吃蛇的遊戲讓小朋友們認讀字卡,變成一條貪吃蛇,鞏固學習重點字詞,並體會集體遊戲的樂趣。

5、課後延伸,通過讓幼兒續編故事,想一想貪吃的哈羅德肚子空蕩蕩的會去哪裏呢?發揮幼兒的想像,發散幼兒的思維,延伸到三樓的大區角《燒烤區》。

本節課我以談話導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羅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我本節課的説課,謝謝大家的聆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