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通用12篇)

來源:文書谷 2.3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通用12篇)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國小數學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的教材。這局部教材是在同學認識了周長和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我從同學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問題,為同學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吸引同學探索的慾望,引導同學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學習新知。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同學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有條理地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培養同學觀察、推理、分析、綜合、籠統、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同學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着課程規範,我在認識了本節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同學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點:讓同學在自身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四、教學方法:

依據同學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

1、從同學愛聽的故事動身,為同學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

2、聯繫生活實際,讓同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同學的協作能力;

4、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同學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研討新知、引導同學總結、點撥同學迷惑等教學方法。

五、同學的學法:

“同學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同學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動身,讓同學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

通過動手操作、獨立考慮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總結規律,完善自身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同學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點:

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教學用具:

課件、釘子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後,它一直很不服氣,就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裏,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佈比賽路線。説:“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説:“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麼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徵是什麼呢?

怎麼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彙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説説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小組討論後彙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

寬x2+長x2=周長(長+寬)x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麼幾種,這裏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國小數學西南師大版,三年級第六單元第二節課,第一課時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吸引學生探索的慾望,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學習新知。

二、説目標。

根據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條理地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着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四、説教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從學生愛聽的故事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點撥學生迷惑等教學方法。五、説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總結規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六、説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傳統的教,將讓位於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運用電教手段,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後,它一直很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裏,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佈比賽路線。説:“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説:“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目標指名讀讀)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設計思路: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召喚下,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新知的動機。)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麼特點?(長方形)長方形的特徵是什麼呢?怎麼算長方形的周長呢?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彙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説説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小組討論後彙報小結: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寬×2+長×2=周長(長+寬)×2=周長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麼多種,這裏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設計思路: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於、善於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造。在這個環節中,儘量讓學生多做多説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並且驗證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鍊。)

2、小龜的路程提問:怎樣計算烏龜的路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徵是什麼?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總結成公式。彙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邊長×2+邊長×2=周長邊長×4=周長(設計思路:有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進行知識遷移,學生會輕輕鬆鬆的總結出來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設計思路:前後照應,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鞏固深化,聯繫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它們的周長。

2、求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

3、求毛巾的周長:(課件出示)

4、求跑兩週多長:(課件出示)

5、求籬笆的長:(課件出示)(設計思路:課堂教學的好壞,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學生髮展的有無,一一都要通過練習來檢驗。本課中,依據教學重、難點,分層設計了以上幾個習題,通過練習,既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又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四)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都學到了什麼?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麼收穫?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説,然後告訴大家。

(五)課後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小組為單位,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蒐集數據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設計思路: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繫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周長的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這幾個習題的設計,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驗周長。)

五、説規律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按照新課標要求,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總結規律,説出規律。既鍛鍊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説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設計思路:本課的板書,主要圍繞教學目標,顯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本課重點,雖很簡練,但通過板書能看出本課所講的重點內容。)文章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4

今天,再次走進楊老師的課堂,收穫頗多也有一些想法,下面來談談我的感受:

1、具有系統的大數學觀

聽了楊老師的多節課讓我感到,她的確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年輕的“老”教師,具有大數學觀,每次上課都能讓人感受到,她的數學課如行雲流水、融會貫通。比如:她在講《周長》一課時,測量周長的時候她除了肯定了學生用尺子測量的方法,還滲透了用線圍量和將圓形物體滾動一週滾量的方法,為六年級圓周長的測量打下基礎。《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一課,楊老師滲透了用字母表示數。她給學生展示的是完整知識體系,而不是割裂的支離破碎的東西。

2、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今天的課堂上,我注意到楊老師幾次停下來,就是這幾十秒的停頓,帶給我很多的觸動。“30秒想想這道題是怎麼求的?”“思考一下,再用你喜歡的方法解答”......就是這寶貴的幾十秒,讓課堂有了思維的聲音。

3、直觀演示清晰明白

楊老師在講到練習題試一試時:出示了表格,給出周長求長或寬。在學生彙報計算過程和自己想法的過程中,楊老師用貼在黑板上的吹塑紙表示的長方形長和寬,進行直觀演示,一目瞭然清晰準確。

兩點建議:

1、夯實基礎很重要

新課的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長方形,學生合作探索出求周長的方法,這時候學生還停留在在比較淺層次的`直觀理解之上,處在建立模型的初級階段,教師如果能在這裏加幾個簡單的小練習有助於學生理解。正如楊老師在反思裏寫到的,對學生能力的估計不夠準確,這個環節後楊老師直接介紹了用字母表示數,沒有對基礎夯實,處理的有些匆忙,導致學生在下一個環節中回答問題出現困難。

2、練習設計難易適度

我觀察了一下,這節課在學習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之後。進入練習和檢測兩個環節,在出示的9道題中,只有兩道基礎題,其他題均為拔高題,我想這樣的題對於學困生來説,顯然超出能力範圍。

歡迎老師們交流、指正!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能利用對圖形的認識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準備:

準備小棒、6個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流程一、基本練習

PPT出示(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等腰梯形)

1、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周長”,你能説説屏幕上圖形的周長是指什麼嗎?(暫停)

2、師:圍成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邊講解PPT邊閃動平面圖形的邊線,接着PPT導入平面圖形每條邊長的數據)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你會算嗎?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3、師:這兩個圖形的周長都是12釐米,你們算對了嗎?

流程二、引入課題

PPT出示

1、師:學校裏有一塊長方形的籃球場和一塊正方形的草坪。小明和小紅分別沿着籃球場和草坪的邊各走一圈,他們走的一樣快,怎樣能知道誰先走完呢?

2、師:對了,計算出籃球場和草坪的周長,謎底就會自然揭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PPT出示課題)

流程三、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PPT導入:上面圖片中左上角籃球場放大充滿全屏,並標明數據,

1、師:我們先來研究籃球場的周長。請同學們先想一想什麼是籃球場的周長?怎樣算籃球場的周長?然後試着列式算一算,最後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暫停)

2、師:同學們一定想出了很多種算法,老師這裏收集到幾種,我們一起來看看。

PPT導入:(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

3、師:第一種算法是把四條邊的長順次加起來;第二種算法是把相同的`數放在一起加,第三種算法是先算兩條長是多少,再算兩條寬是多少,最後加起來。其實,這三種方法都是按照周長的概念計算的。也有同學是這樣算的,你們看的懂嗎?互相説一説。(暫停)

PPT導入:

(4)26+14=40(米),40×2=80(米)

4、師:因為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所以也可以先將一條長和一條寬的長度加起來,再乘上2,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5、師: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現在你會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嗎?在小組裏説説看。(暫停)

第三段: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流程四、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1、師:下面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PPT出示:上面圖片中右下角草坪放大充滿全屏,並標上:草坪的邊長是20米。

2、師:請同學們自己先列式算一算,然後在小組裏交流自己的算法。(暫停)

PPT導入:

(1)20+20+20+20=80(米)

(2)20×4=80(米)

3、師:同學們可能出現下面兩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你們能看懂嗎?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

4、師:現在你們能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嗎?小明沿着籃球場的邊走一圈,小紅沿着草坪的邊走一圈,如果他們走得一樣快,誰先走完呢?為什麼?

第四段:教學想想做做1、2、3、4、5、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第1、2題”

1、師:現在我們來完成“想想做做”第1、2兩題。在動手做之前請同學們先思考:你準備測量幾條邊的長度,然後再動手測量、計算。(暫停)

2、師: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在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時只需測量一組長和寬就行了。而正方形四條邊全相等,所以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時只要測量一條邊的長度。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第3題

課件出示:這是想想做做的第3題:

1、師:請大家在作業本上計算每個圖形的周長,然後在小組裏説一説自己的算法,比一比誰的算法最簡便。(暫停)

2、師:我們一起來核對一下,你們是這樣算的嗎?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第4、5題

1、師:下面我們利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師:先想一想,計算需要多少米長的鋁合金材料,就是計算鏡子的什麼?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試試看。(暫停)

3、師:鏡子的形狀是長方形,計算需要多少米長的鋁合金材料,就是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暫停)因此做這樣一個鏡框,應該需要大約6米的鋁合金材料。

請同學們在課本上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6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第6題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動手拼一拼的遊戲。活動要求是:用4個邊長1釐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暫停)

2、師:老師也和同學一起拼,你們拼的方法和老師一樣嗎?(邊演示課件邊説明)

3、師:用4個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拼的方法是唯一的。這個正方形邊長是多少釐米?(暫停)周長又是多少呢?

4、師:下面我們用6個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拼成的長方形長、寬各多少釐米?(暫停)

5、師:有的同學拼成的是長6釐米,寬1釐米的長方形;有的同學拼成的是長3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邊説邊導入兩個長方形)。猜一猜它們的周長會相等嗎?再算一算驗證你的猜想。(暫停)

6、師:比較拼成的兩個長方形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7、師:用6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可以拼成一行,也可以拼成兩行,由於拼法不同,長寬不同,周長也不相等。

第六段:全課總結

流程九、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可以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你還有什麼收穫?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2~93頁例1、例2、例3、例4,第94頁課堂活動中的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2.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的由來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每個學生都準備長9 cm和6 cm的小棒各兩根,兩張長10 cm,寬5 cm的長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課件出示以下兩個圖形。

(1)説一説: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

(2)指一指:兩個圖形的周長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師揭示: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點評:有目的地對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進行復習,為學生探索它們的周長計算方法作好了孕伏。]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學例1

(1)擺一擺。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棒(長9 cm和6 cm的各兩根),用4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2)指一指。

擺好後,同桌互相指一指,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

(3)提出問題。

教師:看着圍好的`長方形,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問題)教師: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4)自主探索。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巡視。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指名彙報算法。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算法:①9+9+6+6=30(cm)

②9×2=18(cm)6×2=12(cm)18+12=30(cm)

③9+6=15(cm)15×2=30(cm)

學生彙報每種算法時,教師讓學生説説列式依據,針對第③種算法,教師再提出“怎樣用一個式子表示呢”,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後,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時,引導學生認識第③種算法也可以用下面的一個式子表示:(9+6)×2=15×2=30(cm)

教師強調:有小括號的式子,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6)比較、交流以上幾種算法。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發現用第③種方法計算比較方便。再讓學生説一説式子中9+6表示什麼,為什麼要乘2?

(7)歸納公式。

想一想: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點評:通過操作、提問——引導、探究——交流、展示——比較、歸納等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新課改理念的落實。教師一方面充分地相信學生,給了其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通過組織交流、評價、比較等活動,既張揚了學生個性,鼓勵多種算法,又能讓學生在評價比較中自覺接受較優的算法。]

2.教學例2

(1)過渡:我們瞭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那麼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2)出示例2的圖。

教師:這個正方形有什麼特點?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正方形的4條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點評:這樣設計,學生很容易把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正方形的計算中來。]

三、應用公式解決問題1.教學例3

課件出示:求下面圖形的周長。(單位:cm)

(1)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指名兩位學生上台板演。

(2)全班交流,注意書寫格式。長方形的周長:(4+2)×2=12(cm)正方形的周長:3×4=12(cm)2苯萄Ю4

小娟有條紅色的絲帶,用這條絲帶剛好圍成一個長8 cm,寬6 cm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條絲帶圍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

(1)理解題意。

讓學生説説題目提供了哪些數學信息,提出了什麼問題?

(2)嘗試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彙報,讓學生口述想法。(通過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得出絲帶的長度,絲帶的長度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長,再通過周長計算出正方形的邊長。)

(6+8)×2=28(cm)28÷4=7(cm)

答: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7cm。

(4)深化認識。

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麼想法?

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在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具體的解決方法。

[點評:採取先嚐試解決問題,再通過小組交流,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的辦法。把讓學生説出想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對加深學生理解周長意義、解決有關周長問題起到一定作用。]

四、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中的1,2,3題。

1.第1題

(1)打開第94頁,讓學生觀察釘子板中的兩個圖形,然後求它們的周長。

(2)全班交流時,讓學生説出結果,並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第2題

(1)讓學生自己測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然後獨立計算它的周長。

(2)全班交流。讓學生板書計算過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第3題

(1)學生兩人一組,把課前準備的兩張10 cm,寬5 cm的長方形紙板拼起來。

(2)計算所拼的圖形的周長,教師巡視。

(3)彙報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拼法和算法:①拼成長方形,如下圖所示:(10+10)×2+5×2=50(cm)(10×2+5)×2=50(cm)10+10+10+10+5+5=50(cm)?

②拼成正方形。如下圖所示。 5+5+5+5+10+10=40(cm)(5×2+10)×2=40(cm)10×4=40(cm)??

教師:你發現了什麼?

先小組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髮現:拼法不同,形狀不同,周長也不同。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是用什麼方法學到這些知識的?

[點評:本節課將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究及其應用一起進行教學,教師是想讓學生對該知識形成較為完整的結構,並進行及時的鞏固。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本校實際,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密度。]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7

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認識平面圖形和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後面學習繼續學習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我組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觀察,再配以電教媒體的動態演示,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從以下方面着手進行教學的:

一、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老師。教學中我設計了兩個小動物沿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比賽,看誰最先跑到終點的場景,兩個小動物認為都認為自己的路程長?到底誰的長呢?從而產生認知衝突,激發了學生的“情商”和探索慾望,使他們以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二、通過“轉化”的思想探索計算公式

由於學生有前面圖形的周長的計算基礎,讓學生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已經不是難點,但是如何從眾多的計算方法中,概括出一般的'計算公式是教學中的又一個難點,我充分利用電教媒體,通過動態演示把長方形、正方形“轉化”成一條直線,從而概括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乘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乘4

三、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利用概括出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有設計了以下練習題:

1、基本練習,鞏固所學計算公式。

2、為靠牆的長方形為上柵欄,怎樣計算柵欄的周長?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只需要圍三條邊的長。

3、用12根小棒擺一擺,看能擺出什麼樣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並計算出周長。從而培養學生的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8

一、學習目標

1、探索並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4.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同一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會準確地測量並能正確地計算物體周長的方法。

教具、學具的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捲尺、直尺、繩子、一些圖形的卡片等。

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二、教學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為學校設計了美麗的花壇,並且想幫他們圍上護欄,今天,我們就當一回小小採購員,為其中的兩個花壇安裝護欄(板書:小小採購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圖,學生從圖中找出信息

2.要當小小採購員,你首先要知道什麼?(護欄周長多少米,需要多少錢)

3.解決長方形周長

(1)出示8米

4米

(指名到板前指一指長方形的周長)教師用紅色粉筆沿長方形的周長畫一週。

(2)獨立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完成後小組交流,小組彙報,教師板書,在彙報時,説明自己的`理由。

學生在彙報的同時教師可以進行課件動畫演示

學生可能這樣計算:8+4+8+4=24(米)

長方形一週的長等於長加寬加長加寬,所以8+4+8+4=24(米)。

啟發學生討論:還可以怎麼計算?

2×4+2×8=24(米)

啟發學生討論還可以怎樣想?

2×(8+4)=24(米)

啟發學生討論、探索、參與知識的形成,不死記算法。

(3)引導學生比較算法。讓學生説一説自己覺得哪一種算法比較簡便?並説説自己的理由。

4.長方形花壇護欄需要8元/米的甲種護欄,需要多少錢?(學生獨立完成)

小結:在今天當小小採購員的過程中,我們還學習到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板書)

三、鞏固練習

1.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釐米,寬30釐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釐米花邊?

2.人民路國小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90米,寬45米,小明沿着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訂正。(兩生板演)

四、課堂檢測

(一)一個長方形花壇,長5米,寬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二)出示本班同學的一張長方形的美術作品:

長4分米,寬2分米,給它裱上漂亮的邊框,至少應該買多少邊框材料呢?

請同學上台反饋,進一步感知長方形周長的簡便計算。

(三)課件出示:一塊一面靠牆的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4米,如果圍上籬笆,至少需要多少米?

五、課堂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六、課後作業

自主練習1、2題。

七、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長方形花壇周長多少米?

8+4+8+4=24(米)

2×4+2×8=24(米)

2×(8+4)=24(米)

長方形花壇護欄需要多少錢?

24×8=192(元)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9

教學內容: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現代國小數學》第五冊79~80頁).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歸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

電腦課件,長方形鐵絲框,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圖形的紙片,火柴棍.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什麼是圖形的周長?

2.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

二、引入課題:

(出示 )做這樣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多長的鐵絲?實際是求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出示課題.

三、展開與討論:

先請你們試一試.(電腦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周長嗎?怎樣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學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討論: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長,為什麼有的只能用一種方法?而有的'可以用兩種方法呢?

四、探索與歸納:

1.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電腦出示 ,學生拿出學具)請你量一量手中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長5cm,寬3cm)

小組討論: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怎麼求?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討論後由各組彙報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電腦演示每種算式的推理過程)

提問: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麼?

(根據生答板書):(5+3)×2=16(cm)

提問: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括號裏求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乘以2?

小組討論:你能根據第四種算法總結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板書):

2.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引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根據公式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電腦出示)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7+5)×2=24(cm)

(電腦演示: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6+5)×2=22(cm)

(電腦演示:再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由學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哪種方法好?為什麼?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是一個什麼圖形?

根據這種簡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試一試.

利用公式計算周長.(單位:cm)

4.看書79~80頁.

5.質疑.

提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釋疑)

提問:要想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五、鞏固和提高:

1.判斷.(用手勢表示“√”、“×”)

(1)一個長方形,長10釐米,寬5釐米,周長是10+5×2=30(釐米) ( )

(2)邊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3×4=12(釐米) ( )

(3)一個長方形,長加寬的和是10釐米,周長是10×2=20(釐米) ( )

討論:(出示 和 )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寬相等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是不是所有長、寬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都不相等呢?

下面請你們動手擺一擺.

2.用14根火柴擺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長方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長方形的周長哪個長?(一樣長)為什麼?(都是用14根火柴擺成的)

引申:把(3)號長方形其中兩根火柴平移成下圖:(演示)

提問:改變後的圖形和原圖形的周長哪個長?為什麼?

想一想,是否還可以改變成別的形狀而周長不變?

(學生再次動手擺)

3.口答書81頁第③題,看下圖,求(1)、(2)、(3)、(4)號正方形的周長.(單位:cm)

4.(電腦出示)下圖中,每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共多少?

把這兩個正方形合併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為什麼?

(電腦演示合併過程)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遊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與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時,就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如果有兩個答案,那麼可以舉雙手.

六、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七、作業:書81頁練一練⑤題留作思考.

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面,如果要鋪上地毯,要計算地毯的長度,你應該怎樣測量?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10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周長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教材提供學生熟悉的學校籃球場的題材,提出計算籃球場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全班交流來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在交流的基礎上比較,選擇算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則安排在“試一試”中讓學生獨立探索、計算。通過交流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從直接看圖計算,量一量獲取有關數據再計算,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最後在圖形的拼擺中關注圖形周長的變化,這樣由淺入深,既鞏固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又使學生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還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教材P63例題,P64試一試,及想想做做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來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通過測量、計算、拼圖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生初步體會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以及拼圖中圖形邊長以及周長的變化,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其中樂趣。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周長計算的算法理解及交流喜歡的算法基礎上逐步掌握長方形周長計算。

教學過程:

一、疑問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手中的是邊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形,你們想用它們來拼圖形嗎?

1、出示題目“用4個邊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師:請一生讀題。你會拼嗎? 生:拼一拼。

全班交流。

2、師:用同樣的4個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這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會不會相等呢?今天就來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揭示課題)學完了這一課再來解答這一問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索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1、導入,師:你去過標準的籃球場嗎?

生:有,沒有。

師:這裏有一個標準的籃球場,(演示課件:這是學校的籃球場)

這個籃球場是什麼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誰來指指籃球場邊的各部分名稱。(生指一指)幾條長?幾條寬?

師:籃球場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一起來看看。(演示課件: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

師:根據長和寬,你能提什麼問題?(演示課件: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2、師:誰來指一指籃球場周長。(生指)籃球場周長也就是圍成這個籃球場幾條邊長的和。你會算嗎?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生:獨立計算,師巡視學生。

師:有不一樣的上去寫。

生:①26×2+14+14=80(米)

②14×2+26+26=80(米)

③26+26+14+14=80(米)

④ 26×2=52(米)

14×2=28(米)

52+28=80(米)

⑤ 26+14=40(米)

40×2=80(米)

3、交流:

①26×2+14+14,26是籃球場的什麼?(長)為什麼×2?14呢?為什麼有2個14相加?

②14×2+26+26。同上。

③26+26+14+14,你根據什麼來求周長?(長+長+寬+寬=長方形周長)

④你根據什麼來求周長?(長×2+寬×2)為什麼×2?

比較:③和②有何不同?(26+26-26×2,14+14-14×2)

⑤26+14=40指的是什麼?為什麼×2(生指一指,1個長和寬,2個長和寬)

4、師:你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麼?

生:第⑤種,因為第5種較簡便,

第③④種,因為③④種比較好理解。

5、師:要求長方形周長,必須要知道和寬,如果長和寬不知道,怎麼辦呢?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提示:對邊相等,只要量幾個長和寬就可以了?)多種答案

(二)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1、導入:剛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學習的很好,你們想學習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嗎?(課件演示: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5釐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師:邊長是幾條邊的長?邊長25釐米是哪一段,周長呢?請生指一指。會計算出正方形周長嗎?

生:獨在計算後上黑板寫

①25+25+25+25=100(釐米)

②25×4=100(釐米)

2、全班交流

(1)、25+25+25+25,25指什麼?(邊長),根據什麼來求正方形周長?

(2)、25X4,為何邊長X4?

4、你喜歡那種算法?為什麼?

5、要求正方形周長,必須要知道什麼?(邊長)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提示:4條邊相等,只要量幾條邊長就行了?)2X4=8cm 1x4=4 cm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口頭報(1)6+3=9 cm 6X2=12 cm

9X2=18 cm 3X2=6 cm 12+6=18 cm

(2)3+4=7 cm 3X2=6 cm 7X2=14 cm

4X2=8 cm 6+8 =14cm

(3) 3+3+3+3=12 cm

3X4=12 cm

過渡語:有很多實際問題都要用到周長的計算,(學生説教室周圍用到周長的計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師:鏡子長2m,寬1m,鏡子邊框用鋁合金材料做的,要求大約要多少鋁合金材料,就是求鏡子的什麼?(周長)

生:口頭報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師:“四周欄杆”指的什麼?(生上來指一指)求“四周欄杆”長就是求什麼?

生:口頭報答案。

4、(1)解決導入中的那道題,

□□□□中,長寬各多少?為什麼?周長是多少?

□□中,邊長是多少?周長是多少?

□□

周長相等嗎?

(2)用6個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拼,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圖形?長和寬各是多少?周長是多少?(出示黑板)

生:上黑板拼出不同答案。

師:出示黑板:□□□□□□ □□□

□□□ 問:長寬各多少?周長呢?(生動手算)周長相等嗎?

(3)用12個拼呢?(出示黑板)

生:上黑板拼

師:同上。“哪個周長最長,哪個周長最短?”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課中,通過創設兩隻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中開始學習,並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學活動,激勵學生主動探究。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為學生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先説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學生藉助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策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了數學直覺;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學生感悟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説説自己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及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策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及時反思,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認知過程。比如,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學生注意策略的優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穫與體會,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在貓王國裏,有對有趣的好朋友。它們是貓先生加菲(顯示)和貓小姐凱蒂(顯示)。它們倆可喜歡散步啦!加菲每天圍着這個市民廣場走一圈(動畫演示),凱蒂則圍着這片寧靜的湖面走一圈(動畫演示)。這一天,它們卻吵了起來,吵什麼呢,我們一塊來聽聽。(播放:甲:我每天走的路多。乙:我走得多。甲:是我走得多,不然我怎麼會這麼苗條。乙:不對,不對,我走多,要不我怎麼回這麼健壯。)

引導:看來,如果沒人來幫幫忙,它們可會無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學們,你們來猜一猜,到底誰走得路多些?

引導:加菲和凱蒂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説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加菲和凱蒂散步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

揭題:你想得真快!老師非常欣賞你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揭題出示)

[評析: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設置懸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新課展開

1.提問: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生可能回答:用繩子繞一圈,量一量繩子的.長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長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長.寬各是多少,再計算。)

談話: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小組討論一下,在這裏哪種辦法比較合適。説説你的想法。(用繩子饒一圈太訂煩,有侷限性;在不要求精確結果時用步測很好,這兒就不合適。

2.提問:加菲採用了你們的辦法,量出了長方形的長是50米(顯示),寬是45米(顯示),請你猜一猜,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討論完成。

3.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

4.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5.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要求説清這樣做的道理。

可能有這四種:

(1)50+45+50+45=190(米)這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一條一條加起來。

(2)50+50+45+45=190(米)先加兩個長,再加兩寬。

(3)50×2=100(米),45×2=90(米),100+90=190(米)。

(4)50+45=95(米)95×2=190(米)。

7.提問:用這些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都必須知道什麼?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説説你的想法。

8.提問:數學中簡單明瞭的東西喜歡的人總是多一些。這種同學們比較喜歡的方法還能列成綜合算式願意來説説嗎?那你覺得列綜合算式解答時最應該注意什麼?給大家提個醒,好嗎?

9.小結:現在我們發現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在小組裏説説可以怎樣算長方形的周長。

[評析:由於學生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這裏教師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10.解決了加菲的問題,我們該幫一下凱蒂了,她量得正方形邊長是45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開始吧。別忘了算它後可以跟你好朋友交流交流算法。

學生彙報。

出示兩種算法,説明:其實這兩個算式之間還藏着一個有關加法和乘法的數學祕密呢,今後你們説明後了。

[評析: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已使學生感悟到學習方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就由學生主動去探索,這樣的設計比較合理,展現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11.提問:原來,兩人走得一樣多,知道了結果,加菲也對周長產生了興趣。它來到籃場(出示書上的圖)。你們願意跟加菲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計算。

把書翻到67頁,看看你的方法跟書上的哪一種方法是一樣的。

提問:加菲有點累了,球場服務員兔子女士馬上遞上手帕,貓先生不急着擦汗,卻問我們(顯示:正方形手帕邊長25釐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口答,並説説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聯繫生活

過渡:掌握了方法,再難的問題我們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就請你們用已掌握的方法再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1.“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口答。

2.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那正方形呢?這兒有幾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現在請你先動手量出需要的數據,再計算。(出示第1.2題)

3.生活中經常需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這不貓先生又想給它的鏡子做做美化了(出示第4題)。學生搶答,説出算法。

4.星期天,我們的加菲又閒不住了,他去效外租了一塊邊長6米的正方形土地種花,考慮到這塊地有可能被踐踏,要在四周圍欄杆,請你幫他算一算,欄杆一共長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面借用這堵牆壁,欄杆需多長呢?(電腦出示圖片)

5.出示第6題。動手拼一拼。(電腦演示拼的過程及結果)

[評析: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應用,練習過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學生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總結全課(略)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三年級數學下冊説課稿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2、在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裏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教學過程:

一、探索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一)提出問題,測量相關數據。

1、談話:今天的數學課我們還是從黑板説起。同學們都知道黑板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工人師傅為了加固黑板,往往要給黑板一週加鋁合金邊。

2、指一指:你知道我們教室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誰能來指一指?

3、想一想:要求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其實就是求什麼呢?

要求這塊黑板面的`周長,你需要知道什麼?

(需要知道黑板的長和寬,)

4、測量:請個同學跟老師合作一起測量

(測量之前先提問:你需要測量幾條長几條寬?為什麼呢?)

(量得數據並板書:長大約4米,寬大約1米)

【例題的呈現沒有給學生提供現成的條件和問題,而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黑板作為研究對象。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測量數據,不僅明白了求長方形周長所需要的合適的條件和一般需要條件,而且能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的良好習慣。】

(二)試求黑板一週鋁合金邊的長

1、測量好了長和寬,你能求出黑板面的周長嗎?

2、交流算法:説説自己的方法的意思。

學生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教師隨機板書:

a、4+4+1+1=10(米)

b、4+1+4+1=10(米)

c、4×2=8(米)1×2=2(米)8+2=10(米)

d、4+1=5(米)5×2=10(米)

提問:請用方法c的同學們想想和方法a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能再説説每步求的是什麼呢?

大家都來想一想d方法,第一步求出的是什麼?你能在圖上指一指嗎?第二步為什麼要乘2?

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算法?説説你的理由。

【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都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數學活動。在這裏,沒有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把現成的計算公式直接告訴學生,硬把成人思考的解題思路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憑他們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策略去解決問題,然後通過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學生既可以加深對算法的理解,又可以博採眾長,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師不引導學生用所謂“最簡單”的方法,而讓學生自己逐步體會。】

(三)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學校有一片籃球場,看圖:指一指什麼是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

1、獨立解決

2、交流方法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雖未統一,但總有學生喜歡或已內化的方法。此處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讓學生逐步體會最簡單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正方形手帕邊長25釐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獨立嘗試。

(2)交流方法,説説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會有下列算法:

a、25+25+25+25=100(釐米)

b、25×4=100(釐米)

(3)比較:兩種算法之間有什麼聯繫?比較這兩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

【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後,教材沒有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也作為例題出現,而是安排在“試一試”中,其意圖十分明顯。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是水到渠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