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遊戲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46W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遊戲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鞋盒”是幼兒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本次體育活動利用鞋盒作為幼兒遊戲的對象,通過幼兒自由的嘗試,體驗各種鞋盒的玩法,從而培養其創新意識,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也讓幼兒體會到:只要肯動腦,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包括一些沒用的東西都能成為我們遊戲的材料,而且一物多用。

二、説幼兒

剛開始幼兒的表現還算令人滿意,但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不足就慢慢顯露出來了。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時間達不到要求,好動,坐不住,自制力不強,不能安靜地傾聽別人。

我們為能夠保證幼兒的課堂質量動了很多腦筋,變換座位,桌子的擺放,讓幼兒有較高地新鮮感,但幼兒的注意力極易被身邊的一點點小事所吸引。經過小班一學年的學習和鍛鍊,每名幼兒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有的變大膽了,有的每天能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了,整個班級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學習興趣和操作常規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幼兒在學習興趣上還有待於提高,關心他人不夠等缺點。身體發展方面,幼兒喜歡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高,活動量大,個別男孩動作靈活。但在行為習慣,規則意識方面存在不足。加強幼兒自我服務的同時並能簡單的為他人服務逐漸形成了具有相對趨向的班級發展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缺點:

1、優勢表現:

(1)個性發展較好。我班幼兒大多性格較開朗、活潑、樂羣,能主動與人交往,也願意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2)好奇心強,樂於表現。在科學活動中,孩子們常常興趣濃厚、發言踴躍。

(3)活躍、好動,喜愛參與體育活動。大部分幼兒身體動作較協調、靈活。幼兒總體體質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

(4)班級常規進一步完善。進入中班,我班幼兒的規則意識進一步增強,大部分幼兒能較好的聽取老師的意見,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班級常規。

2、不足表現:

(1)我班有部分幼兒,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問題較為突出,需要教師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予引導和教育。

(2)與操作活動中的活躍氣氛相比,我班幼兒對於一些安靜的活動興趣不高。針對以上情況我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三、説目標

本節課共設計了三個目標,重點是讓中班幼兒進一步熟練掌握各項基本動作,較好的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在活動中增加遊戲的角色,情節,增加動作的難度,以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的敏捷性。同時鞏固幼兒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步的速度。

此階段教學應注意:繼續鞏固和提高已掌握動作,使動作更加熟練和不斷提高。根據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水平,該階段應不斷提高動作質量。所以在這個活動中,我着力於鞏固幼兒跨步跑的正確姿勢。

目標二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如何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嘗試跨越鞋盒擺成的障礙物,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若能恰到好處地進行引導,給幼兒充足的.空間,讓幼兒發揮想象、創造,給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己嘗試,親身體驗。從而達到開啟他們的創新思維。

目標三是一個關於“跨步跑”的遊戲,目的在於鞏固“跨步”的姿勢。

四、説過程

開始部分,幼兒手拿鞋盒入場,在音樂聲中做韻律操。這是整個活動的開始,是讓幼兒有個好的心情進行後而活動的基礎,相當於準備運動。在節奏較強的音樂聲中有精神地做操。同時做操的器械是鞋盒,對幼兒來講較為新鮮,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並與下面的環節相聯繫。

基礎部分啟發幼兒邊想邊嘗試跨越鞋盒,這個部分我共設計了三次讓幼兒自由活動,給他們自己體驗的機會。目的是要通過反覆的嘗試體驗讓幼兒自己感受到“腿抬的高低是能否跨越鞋盒的關鍵”。第一次讓幼兒嘗試,是給幼兒一個充分發揮創造力。想象力的機會。以此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配上音樂,以喧染氣氛。第二次嘗試是又一次地發揮了幼兒創新意識。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創新。也可調動那些缺乏想象的幼兒。最後一次嘗試是為幼兒提供一個練習鞏固的機會,也是完成目標1、2的關鍵。最後的遊戲是利用有難度的障礙物練習幼兒“跨步”的姿勢與速度。中班的幼兒競爭意識還不是很強,故設計成遊戲的形式進行,從而也是一個高潮,從而達到鍛鍊的目的。

結束部分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鬆肌體的情緒。也是動靜交替,讓幼兒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並對活動進行評價,整個過程考慮到幼兒地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五、説教法

整個教學過程始終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鍊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培養其主動性,創造性,發展其能力。活動中我主要採用遊戲法,和重複練習法。整個活動我選擇在户外進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組織幼兒活動,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鬆愉悦的活動氛圍,以此來達到該次活動的最終目標。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民間體育遊戲是以現代幼兒體育及藝術教育思想和身心發展規律為指導,以各民族流傳的民間體育遊戲、競技為題材,進行實踐探索的活動。如何有效挖掘和開發民間體育遊戲的意藴和教育價值,使之成為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增強幼兒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弘揚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是我園省級重點課題《開發民間體育遊戲,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的實踐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海綿條柔軟、可塑性強,通過對其進行彎彎繞繞的操作,可以滿足孩子任何創造活動的需要。利用海綿條作為教具,通過民間體育遊戲,創設多元化的體育運動模式,讓幼兒在活動中發展跑、跳、平衡、投擲等動作技能,是我們這節課總體設計思路。因此本活動適合於大班幼兒。

二、幼兒發展情況分析及目標設計

大班幼兒正處於交往能力不斷增強,運動技能不斷髮展這一關鍵的階段。因此,根據本活動的特點及大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本活動主要希望達到以下目的:

1、嘗試運用海綿條的柔軟可變性,探索海綿條的多種玩法;

2、利用海綿條,結合民間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平衡、跑、跳、投擲等動作技能;

3、通過幼兒對民間遊戲的瞭解,弘揚我國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精神。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有效結合民間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基本動作

本活動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幼兒學習用合作的方法,探索海綿條的多種玩法。

四、説教學準備

1、器械準備:人手一根海綿條(分紅、黃、藍、綠四組),數字標記貼,老鷹圖片。

2、場景準備:沼澤地、民間遊戲城門等;雞媽媽、雞寶寶胸飾若干;錄有民間童謠的音樂磁帶。

五、説教學過程

(一)讓幼兒盡情地玩,激發參與的慾望。

在課程的第一環節,我們利用興趣導學法引出主題,設計了利用海綿條進行課前訓練及《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活動。《老鷹抓小雞》是民間常見的深為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形式,我們通過民樂童謠有目的的在課程的一開始就將幼兒直接引入到民間遊戲氛圍中;並利用老鷹和小雞的角色,進一步延續貫穿活動。此環節有效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慾望,為其感受盡情

(二)指導幼兒有意識地玩,體驗求知的快樂。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海綿條柔軟,可塑性強,幼兒可以通過對其進行彎彎繞繞,建構出多種玩法。在第二環節——創編玩法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為了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會“怎樣玩才最有趣?”我們採取觀察探索、分組操作及個別指導法,通過指導幼兒思維方向,引導幼兒大膽探索,為每個幼兒創設自由的創作空間。我們都知道體育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動作,還可以發展語言。在玩的過程中幼兒都有一種表達的慾望和傾向,因此,在創編過程中,我還為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讓孩子們分組進行操作、討論。如:試一試海綿條彎彎繞繞後會變成什麼?可以怎樣玩?試一試合作後海綿條又有什麼變化,還能怎樣玩?通過激發他們的好奇心,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

(三)引導幼兒在玩中發展,感受協作的快樂。

在課程的第三環節,我們圍繞民間體育遊戲,採取了綜合教學法,讓幼兒在“全體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中,有效發展幼兒基本動作。這一環節圍繞重點和難點,通過走獨木橋、城門城門幾時開、跳房子、三大炮等四個民間遊戲,分別發展幼兒的走、鑽、單腳跳、投擲的動作。針對大班幼兒的動作發展,在每個環節中都有意識的增加動作難度,如獨木橋的逐漸變窄,城門的高度降低,跳房子的格式變化等。老師還要在遊戲的過程中觀察幼兒表現來調節玩的次數和強度。三大炮遊戲與老鷹捉小雞遊戲首尾呼應,遊戲情境完整、統一。所有的`活動場景都由幼兒自己運用海綿條合作搭建,在創造中進行遊戲,充分發揮自主性,使幼兒成為學習、遊戲的主人。每一個民間遊戲都有一首童謠,使音樂與遊戲有機結合,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

(四)實現玩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學習不是從上課開始,下課結束的,應該實現活動在生活中的延伸。老師在課程的延伸中要和幼兒共同收集民間遊戲資料,利用多種教育方法,讓幼兒繼續在民間遊戲感受快樂。

六、説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激發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從而達到了所設定的活動目標。此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探索的對象。”我相信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一定能夠自由的玩、大膽的想、勇敢的説,從而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3

一.説活動教材

本活動選自省編教材小班上學期活動《我的小手和小腳》.我班幼兒剛剛入園兩個月,年齡大多為三歲左右,通過之前活動幼兒已認識了小手和小腳,也初步知道怎樣保護小手和小腳.為了幼兒能更加協調靈活的運用小手和小腳做遊戲,並在遊戲中獲得快樂,在選材時,我參照《教育教學活動計劃安排建議表》, 根據我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現有發展水平,結合《綱要》中 “在探索中求知,在活動中發展.” 的要求,我設計了小手小腳動起來的遊戲活動。

本活動的重點為喜歡玩有關小手和小腳的遊戲,通過遊戲體驗快樂. 難點為運用小手和小腳協調靈活的做遊戲.

二.説活動目標

遊戲是幼兒最重要的活動形式,又是兒童的一種創造性活動.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現有發展水平,特制訂活動的目標為:

1.情感目標:喜歡玩有關小手和小腳的遊戲,在遊戲中體驗快樂.

2.認知能力目標:運用小手和小腳協調靈活的做遊戲.

上述目標的設定我考慮到了三歲幼兒情緒特點和認知水平,以遊戲激發幼兒愉快的情緒體驗,並賦予一定的認知任務,將愉快、學習、能力獲得融為一體,使幼兒在生活、遊戲中習得知識和技能。

三.説活動準備:

環境是產生互動的容器,具有教育性價值,由幼兒自主控制活動是遊戲的最內在本質.“活動準備”本身也是教育過程,環境創設、遊戲所需材料、知識基礎都應該成為教師活動之前的必修課,為達到目標,完成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環境創設:開放益智區,提供手勢圖片.開放户外操作區,提供按摩球.皮球等。

2、物質準備:音樂.錄音機.照相機. 電腦. 實物投影儀. 顏料。

3、知識準備: 幼兒已認識了小手和小腳.初步知道怎樣保護小手和小腳。

四. 説教法學法

艾裏克森指出:促進幼兒自主性和主動性的發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務。本活動中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法,示範法,引導發現法等教學方法, 運用了遊戲,自主探究等學法,讓幼兒體驗在玩中學的快樂。教師應做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與幫助者。

五. 説活動過程

本活動為了達到上述活動目標,設計了四個環節:

1.用小手小腳律動,導入活動。

2.幼兒分組活動,教師適時指導。

3.展示活動照片,體驗分享樂趣。

4.活動擴展,手腳印畫。

1. 小手小腳律動,導入活動:

我是這樣説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自己的小手小腳!”(放音樂演示) 這個律動能鍛鍊幼兒手腳的協調靈活性,音樂節奏感很強,幼兒很喜歡做,所以興趣很快被調動起來。

2. 幼兒分組活動,教師適時指導:

這一環節我是這樣提問的:“小朋友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靈活的腳,我們一起用小手和小腳做遊戲好嗎?”“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玩的手指遊戲和小腳遊戲,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遊戲。” 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活動,兩名教師分組教學。

我指導益智區幼兒手指遊戲,幼兒通過提供的手勢圖片自主的進行模仿操作,對能力差的幼兒適時的進行指導,並用有趣的語言鼓勵幼兒,如:"寶寶的小手真靈巧,變成了小螃蟹!"當幼兒模仿操作結束時,我以<<我的小烏龜>>的手指兒歌吸引幼兒的注意(示範),幼兒很喜歡這個手指遊戲,小手都跟着我動起來,其中的響聲詞'嘣'幼兒很喜歡模仿,小手也隨着兒歌內容一伸一縮動了起來。

另一名教師指導户外操作區幼兒遊戲,幼兒光小腳丫走觸覺道,玩皮球,用觸覺球互相按摩小手小腳。

《綱要》中倡導幼兒自主的學習,提倡預設課程和生成課程的有機結合。我充分考慮了這一點,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的形式.其中的手指遊戲我的小烏龜是已預設的課程,玩皮球遊戲幼兒會生成很多種玩法,我所提供的觸覺道可以走也可以爬.幼兒遊戲時我用照相機記錄了他們活動時的精彩瞬間。

3. 展示活動照片,體驗分享樂趣:

這個環節用電腦展覽活動照片,當幼兒看到自己或同伴時很興奮,滔滔不絕的介紹着自己在做什麼,大家在分享中得到了快樂的情緒體驗.這時候音樂響起,幼兒與我跳起舞來 (放音樂演示), 幼兒的情感在舞蹈中再次得到釋放.活動達到高潮。

4. 活動擴展,小手印畫:

激發興趣需要貫穿於活動的`始終,在活動的結束階段要把幼兒的興趣延展到對新活動的需求和期待,我手塗顏料在實物投影儀上印出一個小腳印來,幼兒看到小手還可以印畫,好奇心和求知慾再次被激發,為生成下一次活動做好了準備。

六. 説教學效果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其根本目的是通過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來帶動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本活動完成了教育目標,內容適合我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現有發展水平。手勢圖片的提供及手指遊戲《我的小烏龜》,讓幼兒小手動起來,促進了手的協調靈活性。觸覺道的提供讓幼兒的小腳動起來,使幼兒大動作得到發展。按摩球讓幼兒初步體驗了合作的樂趣,皮球的玩法多種多樣,幼兒盡情的變換,小手小腳都動了起來。活動中運用的音樂元素,給幼兒藝術表現提供了機會,使幼兒的情感得到釋放。本活動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及各領域的相互滲透,教學形式充分尊重了幼兒,真正做到了角色轉換,通過照相機記錄的形式幼兒分享了小手和小腳的遊戲經驗,發展了幼兒的思維。小手印畫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為生成下一個有趣的活動做好了準備。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在自主探索中不僅感受到了快樂,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活動中的不足: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美感還需加強。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4

一、設計意圖:

聖誕老爺爺又來了,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因為他們可以收到聖誕老爺爺送的禮物了。我的這個半日活動設計便是以聖誕老爺爺的禮物這一條線索貫穿始終。新綱要中“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的指導精神為依據。我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是通過自己想各種方法來通過障礙、達到目的地的體育活動,而第二個主題活動是由“製作聖誕禮物”這個想法的延伸添畫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聖誕為主線,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我設計的是大班的活動5—6歲的孩子肌肉以及骨骼發展較為完善,能夠基本完成爬、鑽、跳及平衡等動作,但是由於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獨立面對挫折、困難往望無以應對,針對這些情況,我將第一直主題活動《找找聖誕老爺爺》的活動目標指定如下:

1、通過到聖誕老爺爺住的城堡所經過的一系列障礙來訓練幼兒園爬、鑽、條及平衡的能力。這也是活動的重點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

3、教幼兒堅強、勇敢、努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意志品質。

二、説教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討論發法,、遊戲法、啟發提問發等教學方法運用直觀法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幼兒年齡小,利用多媒體動畫能更好的引起幼兒的注意及興趣。

採用提問發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的觀察,啟發幼兒的積極思維。

我運用啟發性的提問來引導幼兒觀察環境,找出解決問題方法。用討論法是幼兒最喜歡的方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法也是孩子最能接受的方法。

三、説活動準備:

高爾基説:“學習是最大的動力,就是對所準備材料星期,因此我做了豐富的準備工作

1、錄因機、磁帶2、場景設置3、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4、佈置一間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

四、説學法:

通過以上老師使用的教法為依據,整個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題,重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的學。並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通過啟發——觀察——實踐——的出結論

五、説活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經發育情況、新《綱要》精神,本次活動設立四個環節完成目標:

(一)導入:在歌聲中入情

(二)深入:在探究中激情

(三)活動:在情景中抒情

(四)延續:在擴展中生情

為什麼要安排這四個環節呢?

1、導入:開始部分十分重要,如果能在這部分吸引幼兒的興趣,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能為後面的活動重點做好鋪墊。因此,我利用聖誕代表曲《鈴兒響叮噹》配合有聖誕氣氛的活動室安排,告訴小朋友,明天是聖誕節了。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5

一、設計意圖

音樂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尋找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歌曲《迷路的小花鴨》旋律優美、內容生動,在簡短的的幾句歌詞中包含了一個極富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三段歌詞描繪了幾種不同的情緒,第一段描述的是小花鴨迷路後傷心的情緒,第二、第三段則描述了小朋友送小花鴨回家、小花鴨回到媽媽懷抱的過程,情緒轉為活潑歡快。內容的淺顯生動和音樂不同情緒的表達,使這首動聽的歌曲成為孩子們學習有感情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大班幼兒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維方式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本次活動我將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通道,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及同情、關心他人的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二、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情感、態度、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讓幼兒體驗音樂的情緒變化,能隨音樂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2、激發幼兒同情、關心他人情感和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3、激發幼兒能表現自己地慾望。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的難點是:能根據歌曲的變化隨意做出傷心及快樂的'動作及表情,積極參加音樂劇的表演。

總之,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舉行過有關於迷路的談話,使幼兒對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有一定的瞭解。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多媒體課件、歌曲磁帶、鴨媽媽及小花鴨的頭飾。

3、空間準備:

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三、教法學法

科學教法——輕鬆引領師幼互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還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視聽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為幼兒提供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引導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和音樂的動人薰陶。唱就是指幼兒歌唱掌握正確地

唱歌方式,在體驗音樂不同變化的同時,能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2、情境教學法:這種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以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本次活動中,我還將採用審美薰陶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體驗音樂美的同時,達到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有趣學法——學海無涯樂作舟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活動,精選的學法有:

1、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觀看電教、情境模擬等手段,讓

幼兒體驗歌曲中小花鴨的傷心和快樂,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2、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説一説、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幼兒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程序

教學流程:激發興趣——欣賞歌曲——學唱歌曲——表演歌曲——延伸活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課件一的內容是:在碧藍的天空下,溪水潺潺、楊柳垂垂、荷花盛開,一隻可愛的小花鴨卻正在傷心的流着眼淚。)

師:小花鴨怎麼了?幼:小花鴨哭了。

師:它怎麼哭了?你們猜猜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創設這樣的環境就需要老師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儘量一問多答,充分挖掘幼兒的思維能力。在這個問題裏,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為什麼會讓他們積極地去思考小花鴨哭的可能性,並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回答問題。也許孩子會説:小花鴨跟好朋友吵架了,好朋友不理它,它就哭了;或者是小花鴨心愛的玩具丟了……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答案,只要孩子願意動腦筋,願意大膽地説出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就是我要求達到的目的。而且這樣設疑環節的設置也為下面的音樂學習做了恰到好處地引出,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很想知道小花鴨哭的真正原因了,我們可以很自然過渡:“讓我們現在就來聽聽,小花鴨到底為什麼哭了吧。”這時多媒體課件和音樂同步進行,孩子們不用你去費心地組織,都認真去聽了。)

(二)欣賞歌曲

1、第一遍有畫面欣賞音樂後,師:“小朋友們,歌中都唱到了誰?歌曲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這是一個概括性的問題,我認為大班孩子已有培養這方面能力的必要了,在孩子回答時,老師要鼓勵他們表述完整,並給予積極的肯定。)

2、第二遍無畫面欣賞音樂後,師:“聽了這首歌,你心裏有什麼感覺?”

幼一:“聽了之後,我的心裏感到很難受。”(這個孩子富有同情心,他可能正在同

情小花鴨迷路了呢!那我們可趁機教育幼兒要富有愛心,並鼓勵他們向歌中的小朋友學習樂於助人的精神。)

幼二:“這首歌曲真優美,我聽了還想聽。”(説明這孩子在單純享受樂曲的旋律美呢!老師在這時就可以順勢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的性質了。)

幼三:……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兒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那就需要老師不僅要博學多才,還要靈活機智了。)

3、欣賞教師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後,師:“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當小老師吧!”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將傷心、快樂等不同的情緒唱出來。《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

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三)學唱歌曲

1、用“啦、哩”輕聲哼唱旋律。

2、師生齊唱(師要有感情地演唱,引導幼兒唱時注意表情及語調的變化)

3、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個別領唱集體用單音字伴唱;給樂句末尾加後綴詞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四)表演歌曲(提供頭飾,讓幼兒進行音樂情情境表演)。

師:“小朋友們,這首歌曲真好聽,它還可以編成音樂劇呢!我們現在就來扮演一下歌曲中的角色吧!”

(由於這首歌曲簡單生動,故事內容比較完整,很適合排演音樂情境表演。在這環節中,要儘可能多地請小朋友來表演,可結伴演一個角色,提醒幼兒在唱後加上合適的語言,比如小鴨子……:媽媽,媽媽,你在哪裏呀?……別急,別急,我來幫助你。太好了,我的寶寶回家了!使表演更加生動。在表演時,提醒幼兒注意表情的變化,表演結束後請觀看的幼兒做裁判,説説誰的表現好,並要求大家向他學習。表演可進行2—3次。)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認為我設計的音樂情境表演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會是孩

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五)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會表演音樂劇了呢!晚上回家當小老師把爸爸媽媽教會,也在家裏表演音樂劇好嗎?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當小老師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6

一、説教材:

走進黑暗的世界裏,孩子們要面對恐懼,他們將依靠各種感官來認識自己生活的另一半世界,建構對黑暗的認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的一節課《不開燈的晚上》,讓孩子們對黑夜充滿好奇和無窮的想象。

二、説教學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夜晚的優美意境。

2、練習閉眼走,體驗閉眼遊戲的刺激和獨特感受。

三、説教學重點:

幼兒閉眼遊戲時,能自覺閉眼,不能偷看。

四、説教法:

本節課運用了講述故事,讓幼兒對夜晚產生好奇,同時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驗閉眼行走的樂趣。

五、説教學過程:

1、傾聽故事,教師提問:落兒住在什麼地方?每天晚上屋子裏是怎樣的?螢火蟲為什麼不肯進屋?落兒是怎樣做的?

2、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3、練習閉眼走,一個接一個。

4、分組遊戲“盲人取物”。

本節課整合了語言、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並以講述故事和遊戲的形式。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7

一、説教材

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認識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序數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知,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的序數感知的整合。但這些知識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呢?我嘗試用遊戲的形式,將“認識序數”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

二、活動目標

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動目標只定了認知目標,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活動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標。具體如下:

1.鞏固認識10以內的數、根據物體某一特徵進行分類、排序。

2.引導幼兒學習10以內的序數。

3.引導幼兒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數,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用1-10的數字卡鋪設去“數字王國”的路。

2.磁性教具:數字卡1-10被打亂順序貼在黑板上;“方向卡”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各1張。

3.課件。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通過去“數字王國”的遊戲情境的創設幫助幼兒鞏固認識了10以內的數以及他們的順序。這為幼兒進一步學習序數打下了基礎第二個環節通過給小動物排隊即對第一個環節的知識進行了複習和鞏固。又讓幼兒體驗了序數的概念。

第二個環節我給孩子們加深了難度,請幼兒排好隊,根據老師的敍述找出相對印的小朋友,引導幼兒將序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幼兒在這一環節中參與願望和積極性都很高。

這三個環節的安排,我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中的'科學指導要點的第一條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整個活動依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選擇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內容,注重整個活動的綜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於遊戲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幼兒探索,來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讓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達到認識序數的目標,並且能進一步學鞏固它。

 五、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中也存在不足,如由於教室內電視機較小,課件播放的效果不好,不便於幼兒觀察,在活動中老師應根據具體情況製作教學具,讓教學具為教學服務,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比較連貫的語句來描述同伴的髮式、衣着等外部特徵。

2、注意傾聽同伴的發言,並能根據言語描述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

3、遵守遊戲規則,愉快地進行遊戲。

二、活動準備: 蓮蓬一隻

三、活動設計:

(一)遊戲導入。

在這個活動的開始,老師和孩子們圍坐成半圓形,這樣就自然地縮短了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孩子們會覺得老師很親近自己,為遊戲情景的設置打好了情感基礎。

接着,老師出示蓮蓬剝出蓮子“這是什麼呢?對,蓮子。我們要在池塘裏種上蓮子,明年才能結出蓮蓬。今天,請小朋友扮演池塘裏的泥,老師把這顆蓮子種到池塘裏,大家一起玩一個種蓮子的遊戲。”良好的遊戲情景自然的設置好了,這也是激發孩子們參與的興趣、集中孩子們注意力的一種很好的策略幼兒園中班聽説遊戲《猜蓮子》優秀説課稿範例幼兒園中班聽説遊戲《猜蓮子》優秀説課稿範例。

(二)交代遊戲規則及玩法。

遊戲規則有以下幾點:

1、扮泥的小朋友必須將眼睛閉起來,不能偷看,等兒歌唸完後才能睜開。

2、種蓮子的人會在兒歌結束前將蓮子放在一個小朋友的手裏,並且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這個小朋友的外貌特徵,請大家來猜。

3、被猜出的小朋友必須重複説出自己的外貌特徵。

由於遊戲規則中包含了活動目標,因此,老師需要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向孩子們解釋規則,老師解釋的同時可以示範舉例,這樣會加深孩子們對規則的印象。

(三)教師引導幼兒遊戲幼兒園中班聽説遊戲《猜蓮子》優秀説課稿範例文章幼兒園中班聽説遊戲《猜蓮子》

規則講完後,孩子們圍坐成半圓形,眼睛閉上,手背在後面手掌向上,這樣就可以接住老師遞過來的蓮子。大家開始念遊戲兒歌“種蓮子”:種蓮子,種蓮子,不知蓮子種哪家。東一家,西一家,到了明年就開花。老師邊説兒歌邊從每個孩子身後走過,並且把蓮子悄悄放入一個孩子手中。最後走到中央,描述這個孩子的特徵,如“我把蓮子種在一個短頭髮的女孩手裏,她穿着黃衣服、藍褲子和黑皮鞋”,請孩子們都來猜,猜對了,有蓮子的小朋友就要到前面來説“我就是穿黃衣服、藍褲子和黑皮鞋的短頭髮小女孩”,然後遊戲繼續。

在大家一起念“種蓮子”兒歌的時候,老師要注意糾正個別不正確的`發音,鼓勵孩子們聲音宏亮的念兒歌,提醒孩子種蓮子和拿到蓮子以後都要注意保密,為孩子們自主遊戲做好鋪墊。這一步非常重要。為了保證孩子在下一步按規則玩遊戲,在孩子感知理解遊戲規則的基礎上,老師根據孩子掌握程度可以帶領着多玩幾遍這個遊戲

幼兒園中班聽説遊戲《猜蓮子》優秀説課稿範例教學反思

(四)幼兒自主遊戲

在孩子們對遊戲內容和規則非常熟悉後,這時就可以請第一個猜對的孩子來種蓮子,這樣會提高孩子傾聽別人發言並能根據言語描述迅速做出正確判斷的積極性。

孩子的自主遊戲,是練習按一定規則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老師要放手讓孩子們愉快地玩,在必要時再指導孩子。比如,如果孩子們猜不出來,可以鼓勵種蓮子的孩子再重新描述一遍,使遊戲順利開展。

當孩子們比較疲憊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個分享活動也可以説是放鬆活動:品嚐蓮子。

這樣,圍繞着種蓮子、猜蓮子到品嚐蓮子,孩子們始終投入的玩遊戲,活動的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了。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9

活動名稱:

體育遊戲《螞蟻找食物》

活動目標:

1、掌握手腳着地鑽爬的動作要領。

2、能靈敏、協調地鑽和手腳着地屈膝爬。

3、體驗鑽爬的樂趣,萌發愛惜糧食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墊子,拱形門、獨木橋、蠶豆,螞蟻媽媽及螞蟻寶寶頭飾。

2、準備活動及放鬆活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螞蟻寶寶們,現在是什麼天氣了?(秋天)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螞蟻需要做什麼了?對,儲存足夠的食物準備過冬。今天媽媽就要帶着寶寶們到那片山上找食物,然後運回我們的家。可是找食物的'路可不容易走,會遇到很多障礙。我們在出發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二、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熱身活動。

學青蛙跳、用胳膊學大象的長鼻子、學狗熊走路、活動手腕腳腕、轉轉腰、高抬腿等,充分將孩子的關節活動開。

三、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幼兒進行遊戲。

孩子們,你們看我們首先要越過草地,然後過獨木橋,還要過山洞過小山丘,最後才能找到我們需要的食物。

1、提問:我們要怎樣過草地?(爬,一定要手腳着地屈膝爬)。怎樣過獨木橋?(走,)怎樣過山洞?(鑽)怎樣過小山丘?(跳)教師演示。

2、要求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領1粒豆子回家。教師指導,幼兒進行遊戲。

教師小結:小螞蟻們在草地時要注意雙手伏地,用腿的膝蓋向前爬行,在過獨木橋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我們小朋友可已將雙手伸開,幫助身體找平衡。

3、引導幼兒交流探索多種鑽的方式。

第一遍遊戲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多種鑽的方式,如正面鑽、側面鑽,請個別小朋友演示,鼓勵大膽表現,愛動腦筋的小朋友。然後讓每個小朋友都做一做。

四、小組進行競賽剛才我們一起找到了許多的食物,可是還不夠,還需要小螞蟻們繼續努力找到更多的食物。你們能做到嗎?這一次我們比一比男小朋友找的多還是女小朋友找的多怎麼樣?

1、男女分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的小螞蟻搬的食物最多。

2、萌發幼兒愛惜糧食的情感。

五、放鬆結束活動。

剛才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食物,冬天就不會捱餓了,真是太好了。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我們聽着音樂一起來放鬆放鬆吧。(小朋友可以互相捶捶後背,坐在墊子上捶捶腿,撈麪條穩定呼吸,學習麪條軟軟的樣子,小樹葉飄落的樣子等)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吃飯時不要浪費,不能挑食。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0

一、學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着。"

1、情趣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

2、角色扮演法:通過情節鼠媽媽帶鼠寶寶們參觀新家,並在新家裏聽音樂做遊戲為主要內容,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進入角色。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境的場景,以引起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説目標

1、願意隨着音樂的變化想象創編小老鼠的動作。

2、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遊戲,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三、説流程

律動導入——聽音樂想象、創編小老鼠的動作——遊戲《小老鼠和大花貓》——歌表演《小老鼠》

四、説過程

1、音樂律動:複習律動《可愛的小老鼠》,導入活動主題,進入角色。

2、聽音樂想象、創編小老鼠的動作:在快音樂時引導幼兒創編小老鼠的動作。

3、遊戲《小老鼠和大花貓》,在遊戲中感知不同快慢節奏的音樂並做相應的動作。

4、歌表演《小老鼠》:體驗成功的喜悦和音樂遊戲的快樂。

課後反思:

整個活動還是比較完整的,由開始的音樂律動,中間的新授,和最後的歌表演,各環節的`目標指向比較明確,層次也比較清晰。

能夠給孩子創設一個比較温馨、寬鬆的音樂遊戲情境。

教師的上課狀態比較飽滿,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結束前的歌表演《小老鼠》,是老師根據活動需要進行了對《小豬》進行創編,效果很不錯。

不足之處:

活動中,教師靠得太前,把應該小朋友説得都説完了,例:在完整遊戲前,師讓幼兒説説聽到快音樂時可以做各種開心的事,聽到慢音樂時要躲起來,可是老師顯得太急了,把遊戲規則自己重審了一遍。

教師的緊張導致在最後歌表演時把樂譜彈錯了。

在聽第二段音樂前,老師沒有把要求説清楚,應該讓孩子説説兩段音樂的不同之處,這樣對後面的音樂遊戲有幫助。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丈量也是測量的一種,是認識量的手段,幼兒的測量最早是“目測”,即通過感知比較量的差異,大班幼兒的測量活動是自然測量。自然測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腳步、鉛筆等)作為量具進行直接測量,即僅限於簡單工具的測量,而不是標準工具的測量。

學習自然測量,可以加深幼兒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有助於幼兒對不同量的測量工具的初步認識,加深幼兒對10以內數的理解,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什麼東西可以用來測量?這個有趣的問題會引起孩子的好奇,促進他們開動腦筋,有步驟去探索、去發現,在動手操作中不僅獲得知識經驗,而且還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二)活動目標: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21世紀是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時代對幼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學會”到“會學”,即通過學習,不僅僅只侷限於學到某些知識,記住某些東西,而是更應該通過自身努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主動探索、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根據《規程》提出的“幼兒的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要求,結合本班幼兒對測量的認識特點,尚不能準確而又清楚的將第一次測量的終點,作為第二次測量的起點。因此,我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選擇和使用材料與工具,在實驗中積極思考。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喜歡動手操作,萌發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三)教材重點難點

幼兒主動參與自然測量的過程是重點,討論發現正確的自然測量方法是難點,因為只有強調幼兒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益,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聽、去思考,參與討論,動手操作,最終獲取知識經驗,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由於測量技能本身的要求大班的幼兒對測量的方法技巧,還較難掌握,幼兒獨立、正確地完成測量任務還有困難,因此幼兒討論發現正確的測量方法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二、説活動準備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與內容,我做了以下活動的準備工作:

1、在活動區裏準備:木棍、毛線、礦泉水瓶、筆等。為幼兒創設探索操作的條件,為突破活動的重點難點服務。

2、教師操作的教具一套:為幫助幼兒突破難點準備的。

三、説教法

作為教師,我們教幼兒,既然我們教幼兒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幼兒怎樣思維,怎樣學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注重手、眼並用,動靜結合,調動幼兒視、聽、觸覺運動等多種感覺分析器,學習丈量,從而萌發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採用了猜測討論法、探索操作法、發現法、遊戲法等。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1、猜測討論法

因為語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語言的調節。在大班,討論是激發幼兒思考和動手操作願望的重要方法。在活動操作前,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猜測答案和結論,為下一步幼兒操作檢驗做了很好的鋪墊。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有目的進行探索,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2、探索操作法

因為幼兒愛動、愛問、好學這一特點,讓幼兒自己通過動手、動腦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僅是複習、鞏固知識的手段,更應該成為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有效方法,這種學習方法符合幼兒思維發展規律,因為探索未知,僅用理解與記憶是不行的,必須進行主動地分析,綜合比較和初步的概括以求得測量的方法和結果,有利於認知能力的發展,我採用了這種方法,為突破重點難點服務。

3、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幼兒通過直接操作、觀察、討論等途徑,去探索、去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大班的孩子好動、好奇心強、好問的特點,而且又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基礎,通過發現法,讓他們在操作中,去尋找發現,滿足好奇心,從中尋找發現丈量的正確方法,為突破難點做為鋪墊。

4、遊戲法

採用遊戲法是根據幼兒喜歡遊戲,且活潑好動的天性,讓他們通過自選適用一種自己喜歡的工具去測量多種物體以比賽的遊戲進行,一個是激發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是為再次突破重難點服務。

四、説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官參加活動,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在操作中獲得探索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五、説活動程序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教學活動設四個環節完成目標。第一個環節是引發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探索發現;第三個環節是遊戲“量一量”;第四個環節是延伸活動。其中第二、三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之處。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這五個環節呢?

第一個環節:引發興趣

幼兒對活動感興趣,便於在活動中學習和思考,在開始部分,我根據幼兒好動、好奇這一特點,讓幼兒自己去尋找可以用來測量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準備。

第二個環節:探索發現

首先,我讓幼兒操作前的猜測討論,使用這些工具可以測量什麼東西,怎樣測?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測量工具進行探索性地測量,並根據自己測量的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作法和想法説出來,起到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共同尋找測量的正確方法,然後教師採用幼兒正確的作法,共同研究、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並進行示範,通過示範讓幼兒對自然測量的方法有了正確的瞭解,這樣得到的.方法,幼兒的印象較為深刻,突出本次活動的重點,初步突破活動的難點。

第三環節:遊戲“量一量”

幼兒經過了第一、二環節的學習,此時幼兒已開始感到疲倦了,學習興趣也從高漲的狀態,逐漸轉向低谷狀態。因此,這環節我設計了遊戲“量一量”,讓幼兒在初步瞭解正確的自然測量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遊戲,既起到鞏固的作用,又起到了引新的作用(讓幼兒探索用同樣的工具測量不同的物體)。這個環節中,在安排遊戲之前,讓幼兒先討論設想操作結果—>接着進行操作遊戲—>最後進行討論。讓幼兒更明確操作的目的性,最後的討論一方面是講述自己實驗過程和發現;另一方面是檢驗自己獲得的結果與活動前的設想是否一樣,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也是進一步突破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節: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裏面為幼兒提供多種測量工具,讓幼兒尋找選擇不同的工具,去測量其他物體,探索發現,掌握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

這四個程序的安排,我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中的科學指導要點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整個活動根據幼兒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安排、討論設想到操作到再討論的形式,掀起一個個高潮,整個活動都是以幼兒動手探索發現為主,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培養幼兒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發現、去探索掌握知識的能力。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體驗遊戲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練習抓、縮等基本動作。

活動準備:

室內、户外均可以(場地不限,形式不限)

活動過程:

1、活動前準備:手指謠:一根手指點點,兩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彎彎,四根手指叉叉,五根手指開花。

2、今天老師和你們玩一個好玩的遊戲,聽:右手食指點在左手手心,念童謠:"紅豆角綠豆角,吹三口跑不了。噗,吹一口,噗,吹兩口,噗,吹三口。"左手快速抓,右手食指快速躲。什麼時候抓和躲?——聽到"吹三口"時再抓,躲。

小朋友遊戲。

3、創新玩法:

1)、兩個人互相遊戲和你身邊的小夥伴玩遊戲,一個小朋友是躲的角色,另一個小朋友去抓。邊念兒歌邊遊戲。

2)、一個人抓多個人點小朋友,誰願意點在老師的手心上,念兒歌遊戲。老師抓到了嗎?你們開心嗎?現在三個小朋友一組遊戲。

3)、多個人連起來遊戲現在小朋友的左手伸開去抓,右手食指去點。聽兒歌遊戲。

4、放鬆活動:

手指做運動:數指,彈指,叉指,握拳,甩指,轉指等。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3

一、教材分析水果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幼兒最熟悉的。通過這樣的材料讓幼兒來主動的探討和數數.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分蘋果"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並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但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的。"分蘋果"這個數學活動課,我將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總結出"兩數之間的多、大、少"的特徵。

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動手操作數數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數數,可能這堂課的要求會比較的低,但目的是讓孩子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能夠對數與數之間的"多、大、少"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三、目標確定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在接觸中發現,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於動動,數數,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啟發他們在操作後進行交流和討論,積累經驗,引導他們發現"分蘋果"的規律特徵。因此,根據《綱要》中數學領域的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的概念2、更進一步得理解什麼是點數。

對事物歸納總結的能力的提高,體驗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的能力",我決定從以下幾點來突破:

1、幼兒自己先自己來點數;2、教師示範引導,幫助幼兒瞭解每排2個的基本特徵.這裏,我準備水果卡片若干,首先,我將6個蘋果按兩個一組,擺放三組,那4個梨,小朋友也就會按2個2個來擺放,然後,我再請小朋友對6個蘋果跟4個梨來進行比較。

3、幼兒再次操作活動準備:

1.一張圖,6個蘋果,4個梨按每排2個用排列法排列2.卡紙做的蘋果和梨若干五、教學方法為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嘗試操作法、語言討論法1、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數"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每個幼兒發6個蘋果卡,4個梨卡,讓孩子們每排2個用排列法排列,然後選幼兒上來講講他是怎樣發現蘋果比梨多幾個的。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動開始時,我就引導幼兒先數數再討論,操作後再一次請幼兒討論6個蘋果比4個梨多,就是6比4多,也就是6比4大,(理解大、多、少的關係)六、教學流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方面的環節:

1、通過對水果的興趣進行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2、啟發誘導,在自由操作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先引導幼兒觀察圖案鼓勵幼兒自由的操作,在自由探索中發現分類的方法;4、幼兒再次操作;5、遊戲活動,擴展思路加深印象。

七.活動延伸讓幼兒在班裏尋找兩種物品進行比較,比如小椅子和桌子,男孩和女孩比較等讓幼兒加深多大少的理解

八.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能夠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自己動手操作感知按2個2個排列的排列方法和規律,並對按順序排列的概念和規律有初步的瞭解,獲得直接的經驗。不足之處在於,只進行兩個物品之間的比較可能過於膚淺和簡單,也許再增加兩種物品的對比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遊戲説課稿14

【活動目標】

1、鞏固對6以內數量的認識。

2、能用多種方法統計6以內的數。

3、有與同伴合作的願望,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1-6的數卡若干套,6-8張桌子。

2、學具:彩筆或者油畫棒每組一盒,記錄單每人一張,花片若干,盤子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幼兒嘗試自己選擇好朋友確立組。

(1)師:“小朋友今天高興嗎?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件高興的事,今天是好朋友的節日,所有的好朋友可以坐在一組,可以2個人坐一組,可以3個人坐一組等等但是每一組最多隻能做6個人。”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分組規則:今天一組最多坐6人,如果人數太多,超過6人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討論。結合幼兒討論的'結果讓幼兒知道若一組超過6個人,多餘的幼兒要到另一個好朋友組去。

2、確立小組名稱,並用數字表示比較每組人數的多少。

(1)師:“今天好朋友都讓小朋友找去了,老師一個也沒有找到,不過沒有關係老師下一次一定能找到好朋友,那麼老師今天就自己一組吧!老師想給自己的小組起個名字,就叫做大蘋果組吧!老師這一組有幾個人?可以用幾個圓圈表示?還可以用數字寶寶幾來表示?

教師引導幼兒設計圖案,如水果,動物等。請各組討論自己組的標記,最後每一個人畫出自己組的標記,並用自己的方法記錄自己組人數是多少。

(2)每組選一名幼兒或組長上來介紹小組名稱,展示小組成員設計的標記,並説一説自己小組裏又幾個小朋友。

(3)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表示分出了幾組。請每個組小朋友自己數一數本班共分了多少個好朋友組,並記錄。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去看看每一組設計的圖案名稱,並且用大屏幕幫他們展示,並驗證每一組的人數是多少。

(5)師:“哪一組的人數最多?是幾個?哪一組的人數最少?是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

(6)教師引導幼兒將記錄單的數字與相應組的人數做驗證。

(7)引導幼兒從記錄中比較發現:比6少的數有哪些?

3、遊戲:給盤子裝花片,比較花片數目的多少

(1)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好朋友組要進行一項比賽——給盤子裝花片。每個盤子裏裝的花片不能超過6個,看看哪一小組裝的方法多。”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每個盤子裏裝的是不是比6少的花片。

(3)每組請一個幼兒説説有幾種不同的裝法,每個盤子裏有幾個花片,數目是不是比6少。

4、活動:按物取數,按數取物

(1)找相匹配的數字。教師出示不同數量的糖果或其它物品,幼兒找合適的數字來表示。

(2)取花片,按數取物。幻燈片依次展示可愛的數字4、5、6。

5、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時,教師引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的《過生日》。

師:“今天是個快樂的日子,許多小動物都過生日。小朋友仔細看看,有哪些小動物過生日?我們看看蛋糕上插幾隻蠟燭,他們就過幾歲生日。請小朋友從不粘貼材料選出合適的數字貼在相應的蛋糕下面,然後再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動物圖標貼在方框裏。”使幼兒瞭解1-5的數序且瞭解數字和數序的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