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説課稿模板

來源:文書谷 3.03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説課稿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説課稿模板

2023説課稿模板1

尊敬的各位評委:您們好!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人教版國中地理(七、八)年級第 章第 節: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和地圖、區域地理或氣温和降水)的相關知識,這為學習本節內容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聯繫,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促於學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為學好(區域地理)高中地理知識,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知識:掌握地球與地圖的知識,能初步説明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瞭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的相關知識。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技能:掌握閲讀和使用地球儀和地圖的基本技能;掌握利用文字、圖像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觀測、實驗、調查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知地理事物,積累地理表象;初步學會發現地理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見解或成果,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交流表達學習的體會、想法和成果。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好奇心,提高興趣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全球意識,樹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本課的重點: 。

本課的難點: 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 (注意活動)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説教法

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勵競爭教學法(2)問題探究法(3)合作討論法(4)趣味教學法

三、説學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到“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讀圖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展示法 歸納總結法

四、下面我重點説的是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內容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激情導入2.講授新課3.課堂小結4.板書設計5.佈置作業

各位評委,本節課,我根據國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本節課我做到了教師有意沉下去,學生激情浮上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特長,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輕鬆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2023説課稿模板2

一、學情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未知世界,對新事物有特別強烈的好奇心,我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給學生創造動腦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其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充分體現了我校“創新——為了每個學生一生的成功”的辦學理念。 二、分析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級中學課本思想政治高一下冊第六課第一節第三框題銀行的業務和作用學生經過第一框題與第二框題的學習已對銀行的產生與銀行的分類與職能有了初步掌握本框題進一步闡述銀行的業務作用,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對於學習存款儲蓄及債券與商業保險做好了鋪墊,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

(二)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通過讓學生自己到銀行或上網等到形式調查銀行的具體業務,從而分析銀行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作用,目的在於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自主學習,學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整合資料撰寫報告、論證觀點,並在這個過程中接受了書本知識,擴展了書本知識。

知識與技能培養目標:識記我國主要信用工具即:支票、匯票及信用卡的.主要用途;理解銀行在國家領導和組織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能力與方法培養目標:

(1)社會實踐能力(到一些商業銀行實地調查)

(2)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實地調查、網上搜索的信息進行整合)

(3)綜合概括、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對實地調查和掌握的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分析銀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4)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把所學信用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正確認識銀行利率的調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使學生在對銀行的調查實踐中感受到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隨着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如何應對急劇發展變化的環境是擺在中學生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現在學習經濟學的知識是為了將來更好地投身到我國這經濟建設中去,培養學生的金融意識,正確認識存、貸款利率的調整,理解,支持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提高學生參與現代經濟生活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銀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金活動的中樞,涉及到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個環節,特別是銀行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學習這些知識有助於提高他們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幫助他們依法規範自已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所我國銀行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同於學生平時對支票,匯票接觸少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把這方面知識列為難點。

(三)教學方法

(1)調查法:學生親自到銀行調查或上網調查

(2)對比法:對比不同商業銀行的具體業務,抽象出基本業務

(3)討論分析法:通過課堂上討論,分析總結銀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四)教學手段

依據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理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來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學過程設計

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學活動。

(一)課前師生準備工作

1、提出目標:通過對我市各商業銀行的基本業務的調查,分析銀行的作用

A、你所調查的商業銀行的具體業務B、轉帳結算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C、信用卡的種類、用途及使用方法

D、針對本組調查的具體業務,分析銀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

2、蒐集信息的途徑:親自到銀行去調查、通過報刊、雜誌、電視;通過互聯網;通過周圍人瞭解3、分組並佈置任務

將班級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對我市的商業銀行進行調查,組員自願組合,自薦組長,教師與組長及時溝通,從而隨時瞭解調查進展。對蒐集來的大量信息進行整合,撰寫調查報告。 4、提出報告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要求提交的調查報告要運用電子計算機手段,可以用Word、Excel、 PowerPoint形式,用軟盤交一份調查報告。

(二)課堂教學階段

1、通過學生展示自已的調查報告彙報,從銀行的具體業務導出銀行的基本業務。

教師引導同學們從個性抽象出這些商業銀行業務的共性。

2、對銀行的基本業務進行具體分析。

A、存款的________、貸款的方向、居民可以申請哪些方面的貸款?

因為學生們都親自到銀行去調查或上網調查過,所以下面不難導出存款的________和貸款的方向,學生們可以從家庭的實際情況分析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貸款。

B、轉帳結算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轉帳支票、匯票、信用卡。

同學們通過自已的調查可以得出結論,教師出示了來自同學們調查報告中的支票和匯票的票樣。

2023説課稿模板3

一、説教材

《珍珠鳥》是第一冊第五單元的閲讀訓練課文。該單元教學是在第四單元“觀察反映生活——人和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提高觀察反映生活的能力。該單元共有三篇課文,《百草園》寫童年趣事,側重於觀察自然景物;《螳螂捕蛇》是記述見聞的文言文,側重於敍事和狀物。而《珍珠鳥》主要記敍養鳥活動,着重描寫珍珠鳥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側重於狀物。三篇文章各司一職,編者意圖明確。本文旨在培養學生狀物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動物的實踐能力,明確觀察對寫景狀物、對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義。就其地位可言。如果説《百草園》旨在觀察自然景物,訓練靜態描寫,那麼《珍珠鳥>意在觀察動物,訓練動態描寫,併為後文《螳螂捕蛇》的狀物訓練奠定基礎,因此其地位可謂“承前啟後”,不可或缺。對七年級同學來説,這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細品。

二、説目標

《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敍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瞭解觀察對描寫動物的意義和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2)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

(3)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為:“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

三、説教法

採用“情境教學法”,也可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髮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童話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人與鳥的對話為表現形式,語言親切清新,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外形(頭、頸、肢、尾、羽等組成部分),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徵,有順序地觀察;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即動態的發展過程),注意動詞運用要準確、傳神;指導學生觀察動物時發揮想像和聯想,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四、説設計

1.導入新課。

導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可採用動畫情境導人新課,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聽錄音、看動畫)一對大珍珠鳥(夫婦)在森林搬家到城裏之前的一段對話,對話中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對人類的畏懼。此法形象生動又不一味地拘泥於文本,體現了具有創新精神的閲讀教學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閲讀教學的軟肋。教師應將全盤講授變為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點在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

(1)(珍珠鳥的介紹):主人對珍珠鳥的愛護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精心設置環境 ②不加干擾

歸納為“四不”:不看、不管、不趕、不寫(板書)

(2)(主人的介紹):小珍珠鳥對我的態度變化過程:

歸納: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通過珍珠鳥和主人的自我介紹,學生由聽到的信息中歸納出要點,點撥形式不拘一格,行之有效。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3.討論質疑。

設計討論質疑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説:“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於知識的本身,而在於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只有積極思考、獨立探究、善於發現、敢於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如:

(1)設計表格讓學生在文中找詞語,互改互評,理解文中內容。

小鳥的變化 活動範圍 動作行為 神態描寫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已經放心

完全信賴

(2)比較詞語,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比較優劣,培養學生語感,注意用詞的準確傳神,養成賞品語言的習慣。

A 大鳥“伸”出小腦袋

>小鳥“探”出小腦袋

B 幽深的叢林

幽靜的叢林

C 一個蓬鬆的.球兒

一個鬆軟的球兒

(3)設計問題供學生討論:“有人説,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此句的作用是什麼?談談你對文末最後一句的看法。你學習本文後,對觀察描寫動物有什麼啟示?

4.練習設計。

設計彈性選擇型作業,有利於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範圍之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因此,作業作為教與學的重要中介,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絕好環節。

設計形式多樣、角度多變、內容多元的作業,有利於調動學生手、腦、耳、目、口等器官,不僅使觀察、思考、想像、記憶等智力因素得到鍛鍊,而且使興趣、情感、意志、習慣、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也得以長足進步,真正實現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承前啟後、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機械重複的“題海戰術”所不能比擬的。

5.板書設計。

(1)養鳥的過程:我的愛護:不看、不管、不趕、不寫

鳥的變化: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2)作者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寫作啟示:A.抓住特徵

B.動態描寫

C.想像感受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於學生記憶,一目瞭然。

第三處寫作啟示由學生自己歸納書寫,則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

2023説課稿模板4

一、教材分析

水平三快速跑的教學,是在水平二走和跑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水平二同類教材的發展、變化和重新組合。教材內容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動作,沒有過細的技術要求。但是,教材的內容和形式要突出多樣性、娛樂性、合作性、競爭性、趣味性的特點,內容與生活相聯繫,通過多種方式的遊戲,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術和技能,發展位移速度,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跑的正確姿勢,發展快速跑的能力。以身體練習為主,在活動中使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三者都得到進步。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通過遊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快速跑,瞭解快速跑的方法。

2、技能目標:通過遊戲活動,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和快速奔跑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遊戲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在跑中手腳協調配合

教學難點:在快速跑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

三、學情分析

水平三的學生,處在長身體的時期,身體發育還不完善,心理髮育不成熟,但是,對走和跑方法有一定的瞭解,具有一定的奔跑能力。如果在教學中,以跑的各種遊戲來教學,使兒童在活動中掌握跑的.正確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身體姿勢,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發展學生的能力,結合趣味性強、形式多樣的遊戲,為兒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條件和機會,讓兒童體驗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身心得到發展,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枯燥的特點,結合體育與健康的教學新理念,大膽運用創新教學,一改以往先示範後講解再練習的常規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線。首先採用情緒激勵法和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還採用示範法,以正確優美的示範動作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我很想學”的情感,為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而打下基礎。

2、學法

本課,學生主要採用: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自身動作的問題。而後在練習中,通過學生間相互對比、交流、評價和小組探討中悟出動作要領。最後通過小組練習、個人展示相結合,解決所發現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五、場地設計與器材

一個籃球場 一台錄音機 45個小風車 40個小籃球

六、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1、師生相互問好。

2、提問導入:同學們想健康嗎?同學們想快樂嗎?那咱們就去跑步吧!

組織形式:

(1)由四列橫隊慢跑圍成一個圓圈。

設計意圖:

(1)利用教師憨厚的提問,充分調節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縮短師生間的距離。

(2)圍成圓圈的目的主要是,起到為課堂熱身活動散開隊形的作用。

(二)熱身運動(舞蹈:大笨象會跳舞)

(1)頭部運動 (2)擴胸運動(3)擺臂練習 (4)前弓步、側弓步 (5)腰部運動 (6)小步跑

(7)高抬腿(8)全身運動

設計意圖:

利用歡快的歌曲創設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熱身時,針對快速跑運動,重點做好腿、腰、肩的活動,防止出現韌帶拉傷和扭傷。

(三)展開

1、學生嘗試快速跑練習

小風車遊戲,教師做提示,同時講解活動要求。

組織形式:先讓學生分小組練習,後展示、講評。

設計意圖: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從生活實際出發,提問學生:大家以前玩過風車嗎? 通過提問使學生為之一振,激發起“玩小風車”的興趣和慾望。利用遊戲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的求學興趣到達最高點。最後通過提問學生:你們是採用什麼辦法使自己的“風車”能夠轉更快呢?就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快速跑>>。

2、 學生自由組合,體驗動作。

追逐遊戲: (1)拍背追逃 (2)剪刀、石頭、布 (3)貓捉老鼠

組織形式:讓學生(5—10人)自由結合組成學習小組,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組織遊戲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上應給學生一個較大的自由學習空間,自己琢磨動作、體會動作、與同伴互相學習、與教師商討動作等。在學生進行遊戲體會時,此時應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參與,鼓勵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集體練習,展示、講評。

遊戲:追雪球

組織形式:(1)學生列隊練習。

(2)教師巡迴指導並且激勵學生。

(3)讓學生上前展示相互觀察、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

(1)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鼓勵他們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學生均衡發展。從練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謙虛好學的學習習慣。

(2)充分發掘學生運動潛能,通過教師評價,學生間互評,促進學生改進動作。以完美的動作展示體現“我能行”。使學生能夠在展示過程中體驗成功。

(四)遊戲活動:<<織網捕魚>>

場地準備:一個籃球場即可。

設計意圖:

調節學生身心,培養機智、靈敏、奔跑、躲閃等能力,加強與他人團結合作意識。

遊戲方法:

(1)把遊戲者分成兩個組,一組當魚,另一組當魚網(互換)。

(2)教師發出“預備”的口令後,當魚的同學在規定的區域裏跑動,當魚網的同學手拉手準備捕魚。

(3)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雙方根據自己的戰術進行遊戲,當魚的同學採用奔跑、躲閃,當魚網的同學採用圍困捕魚。

規則:

(1)魚只能夠在規定的區域裏跑動,如果被圍困或跑出線外就算捕獲,應自覺加入魚網聯手捕魚。

(2)魚網必須手拉着手,否則就無效。

(3)最後在規定的時間裏,捕獲多者為勝。

(五)放鬆,師生道別

1、舞蹈放鬆(伴奏:小白船)

組織形式:學生自然站立,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跟着教師進行緩慢地反覆舒展動作。

設計意圖:

可以放鬆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2、師生小結、道別

設計意圖:小結是對本節課教學過程的歸納。在小結中,通過學生和老師評價、交流成功的經驗,使知識再現,激勵學生今後更加努力學習。

2023説課稿模板5

本節的內容包括欣賞音樂劇《演藝船》選曲《老人河》,《音樂之聲》選曲《雪絨花》,《貓》選曲《回憶》以及《芳草心》主題歌《小草》。

(教材分析)我對教材是這樣認識的,通過欣賞《音樂之聲》選曲《孤獨的牧羊人》片段和《演藝船》選曲《老人河》來了解音樂劇的定義起源,而選用《音樂之聲》選曲《雪絨花》和《貓》選曲《回憶》以及《芳草心》主題歌《小草》來展開對音樂劇發展的瞭解及藝術特徵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第一是知識目標:通過欣賞、瞭解音樂劇的定義起源和發展;第二能力目標:結合欣賞,多層次的瞭解音樂劇的藝術特徵;第三情感目標:感受體驗音樂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瞭解音樂劇的定義、起源和發展;而感受、體驗音樂劇的藝術特徵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鑑於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生的瞭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創設情景、互動探究、討論,自主創編等方法進行教學,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的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我重點説一下教學過程:這節課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啟發引導——知識新授——感受經典——拓展與鞏固——課堂小結

(一)啟發引導

課前播放超級女生張靚穎演唱的《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這首歌是音樂劇《艾維塔》的主題歌,尤其是超女張靚穎的演唱能很好的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並由此導入新課學習。

(二)知識新授

首先了解什麼是音樂劇?我並未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選用了綜合歌唱、舞蹈、劇情和表演有機結合的音樂劇選曲《孤獨的牧羊人》片段讓學生欣賞,觀察思考幾種音樂元素在音樂劇中完美自然的結合,然後通過交流總結出音樂劇的定義,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突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

掌握音樂劇的定義後,結合欣賞音樂劇《演藝船》選曲《老人河》,瞭解音樂劇的起源於發展。這樣學生會在本環節的學習中感覺自然貼切。

(三)感受經典

欣賞美國音樂劇全盛時期代表作《音樂之聲》選曲《雪絨花》和音樂劇《貓》的經典名曲《回憶》感受、體驗音樂劇的藝術特徵。

在《雪絨花》的教學中我首先在屏幕上顯示文字,讓學生閲讀,接着播放《雪絨花》的影像資料並讓學生隨唱,欣賞後讓學生總結影像資料中的演唱形式有哪幾種?在出示答案之後,再一次播放資料讓學生隨唱,之後我和學生進行簡單的合唱排演。通過以上實踐活動,學生了解了音樂劇中的音樂是聲樂和器樂的混合,聲樂有獨唱、重唱、合唱等幾種形式,同時,他們也深刻體會到音樂劇的藝術魅力。這環節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拉近了師生距離,營造了愉悦和諧的音樂情境,達到了高中新課標的要求。

對音樂劇《貓》經典名曲《回憶》的欣賞是本節課鑑賞的昇華,因為歌曲完美地表現了劇中人物內心世界複雜的變化。首先我讓學生靜靜地完整地欣賞《回憶》,感受音樂形象並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通過口述《貓》的故事梗概及《回憶》的創作背景,復聽《回憶》讓學生體驗音樂劇中歌唱、舞蹈、劇情與表演的完美結合。

以上兩個曲目都體現了音樂劇的藝術特徵,讓學生結合欣賞討論概括出音樂劇的藝術特徵共有三個,通過屏幕顯示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拓展與鞏固

鞏固本節內容時,我播放歌曲《小草》。因為這首歌學生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我國早期音樂劇《芳草心》的主題歌,放在這裏欣賞既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這首《小草》,而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熟悉的旋律中加深對音樂劇藝術特徵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

我們中國的音樂劇作品並不是很多,通過本節對音樂劇的欣賞,希望同學們以後更多的關注音樂劇,關注中國音樂劇,期待大家乘着音樂的翅膀充分展現自我!

我的説課就到這裏,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2023説課稿模板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説課稿 各位老師、 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要談的是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第一課時的教學。

一、 教材分析

z(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學習的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食物,由 Section A , Section B 和 Self check 三個部分組成。本節課是第六單元的第一課時,因此主要是 Section A 部分的內容。

教材內容圍繞着談論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展開,易於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

本課時以聽説為主, 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進行交 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説: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知識目標 1)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認識並掌握一些有關食物方面的 單詞,如 hamburger, French fries, salad, strawberry, broccoli. 2) 能理解並正確使用以下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2. 能力目標 1) 能用本課所學句型自由的談論喜歡喝不喜歡的食物。

2) 能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3. 情感目標 1) 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討論,互相幫助,團隊合作意識增強。

2) 能夠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學會關心父母。

(三)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各種有關食物方面的名詞;實義動詞 like 一般現在時的 疑問是及其答語。

2. 教學難點:如何談論自己的喜好和厭惡;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二、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愛表現,參與活動的熱情會很高。面對可塑性 很強的'學生,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所以,本 節課,我要求學生以小組活動為主,充分實踐,展示個性,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 來解決問題。同時多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 教法 依據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輔助於情景交 際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

根據課程的總體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任務活 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同時聯繫實際,創設情景,引入討論主題,讓學 生在交際中學英語。

四、 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合作學習法,在課堂活動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着 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和交流,發展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五、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易於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活躍 課堂氣氛。

六、 教學流程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任 務型教學模式,將教學活動氛圍以下五個環節,即 Warm-up;Pre-task;

While-task;

Post-task;

Homework. StageⅠ。Warm-up (3mins) 在熱身環節,我採用 Free talk 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的談論他們所喜歡與不喜歡 的食物。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自然地引入本課主題——food 以及 重要句型"Do you like??" StageⅡ。 Pre-task (10mins) Step1. Stage Guess &Learn 本環節主要是學習這節課的新單詞及重要句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 計了一個猜圖片學單詞的遊戲。

首先用多媒體呈現一些不完整的食物圖片,讓學 生運用想象力猜出食物的名稱, 進而學習新單詞。

然後通過師生間的問答與互動, 學習重點句型。

Step2. Memory Challenge 接下來,用多媒體課件快速閃現所學食物圖片及單詞,讓學生進行短暫記憶 後完成圖片與單詞配對練習, 為後面的中心任務做好詞彙鋪墊,同時培養學生的 觀察判斷能力。

Stage Ⅲ。 While-task (15mins)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幾個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操練所學單詞及 句型。

Step1. Make a survey &

give a report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假設某位學生要開一個生日 party,在去採購食物 之前,他首先要對同學的喜好做一個調查。活動內容是四人一組,()互相詢問對方 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然後,請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同學向全班彙報調查結果,培 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Step2. Watch &

listen 多媒體展示課文對話的教學錄像,讓學生邊看邊聽,同時完成一個與課文對 話內容相關的任務,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然後, 聽錄音, 完成課本上 Section A 中 1a,1b 部分的練習,加強聽力訓練。

Step3. Discussion &

report 活動內容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什麼是健康的食物,然後將所學實物 單詞分成 healthy food 和 unhealthy food 兩類,製作一個健康食譜。最後請一些 小組彙報他們的討論結果, 使學生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同時也為下節課進 行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學習做準備。

StageⅣ。Post-task (10mins) 針對本課涉及到的語言點如何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我設計了一個小 組競賽活動, 看哪個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地將所學食物單詞分成可數名詞 和不可數名詞兩類。把競爭機制引進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進小組合作與 交流。

接下來是一個評價活動, 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前面幾個環節中各小組的表現 做出評價,評選出最佳表現獎和最佳合作獎,給予表揚鼓勵。

StageⅤ。 Homework (2mins) 共分為 2 項:第 1 項是讓學生回家調查父母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並試着為 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讓學 生學會關心父母。第 2 項是用"I like ?,I don’t like ?."結構寫一篇小作文,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七、 板書設計 我將本課的板書分為左右兩個板塊,左半部分呈現單詞,右半部分呈現單詞, 並且上半部分都是可數名詞,下半部分都是不可數名詞。結構清晰,簡介明瞭, 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操練。

2023説課稿模板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國小二年學生。他們的天性是喜歡玩、好奇心強、爭搶好勝模仿力強、喜歡錶現,但好動,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一部分還存在任性、嬌氣等不良的心理傾向。他們也漸漸產生競爭意識,因為已經能夠判斷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發現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好或者差時,相應地會引起心理的變化。當別人不如自己時,內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為此,針對他們喜歡遊戲、喜歡展示的'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我選擇以跳繩遊戲為活動主形式,以繩激趣,營造濃厚個人競爭和團體競爭氛圍。

學情分析

我認真滲透素質教育思想,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以學生的心理趨向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貫徹落實"快樂體驗"的課題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跳繩》動作與方法的編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將自己的跳法大膽的向其他同學展示與交流,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通過遊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快樂鍛鍊,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知識與技能:發展協調、靈敏的素質,促進智力開發。

重點和難點

重 點:通過各種跳繩遊戲的體驗活動掌握一定的技能。

難 點:在練習中,能夠掌握跳繩活動方法,做到自主學練和合作鍛鍊。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有趣的遊戲情景最能吸引他們進入課堂角色。整節課,我將以"跳繩王國"為主情景,去激趣。一入課就在情景中帶領學生去旅遊參觀,學生的活動熱情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和調動出來。

(二)旅遊第一站------"過關"

通過創設"王國門崗",指導學生兩人一組,用腳玩"石頭剪子布"遊戲進行熱身活動。

(三)旅遊第二站------"踩蛇尾"

我設計踩蛇尾活動,通過"甩、踩"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開展熱身活動,發展學生的迅速反應、靈敏運動能力。

(四)旅遊第三站------"抓尾巴"

教師通過"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小動物園,瞧!裏面有很多的小動物,還有尾巴呢,我們來比賽一下,誰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談話引導,指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主體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兩人一組,一人把繩子綁在腰間,露出兩端"尾巴",想方設法保護好"尾巴";另一人使勁去抓它;並輪流活動。教師邊指導,要求注意動作規範和安全,邊參與學生活動。活動中,學生興致盎然,奔跑、躲閃,循環反覆,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達到了一定的鍛鍊強度。

(五)旅遊第四站------"拼圖"

本站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整合學科間的知識,以體育小組合作活動形式,促其思,啟其智,煉其身。首先,讓各小組在討論用繩拼圖創編的基礎上,先進行展示和交流。然後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拼圖,組成新小組進行有序跑跳練習、展示,讓全體學生沉浸在愉快地學、練氛圍中,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樂,陶冶身心。

(六)旅遊結束------放鬆總結

播放歌曲《小白船》組織放鬆活動,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課堂小結,評價,頒獎,滲透德育美育教育。

總之,本節課我將力求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學練、合作探究互動評價"等辦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及時鼓勵表揚,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高教學效果。

2023説課稿模板8

一、課程地位

應用文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處理公私事務時使用的一種具有固定或慣用格式的文體。其使用非常廣泛,實踐性很強。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用文作為信息載體和交際工具,應用寫作能力不僅成為了當今社會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內涵,而且還是企業所要求的八大職業核心能力之一。因此,《應用文寫作》既是一門文化基礎課,也是一門職業核心能力訓練課,更是一門人文素質課。重視《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建設和學生應用文寫作技能的培養,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而且可以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和實現職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應用文寫作》是各類高校開設的一門基礎課,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性質。在我校是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商貿等專業都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

二、教學目標

《應用文寫作》側重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需要學生能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根據課程建設理念,我們將課程建設的目標分解為:

1、知識目標

通過對各專業各類常用應用文體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各類應用文體寫作的基本格式與寫作要求,掌握應用寫作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練地寫好與自己所學專業和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的常用的應用文,以適應社會實踐的需要,為學生未來職業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2、能力目標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各專業的職業流程和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活動策劃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三、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應用文寫作》是我校目前高職各專業正在使用的寫作課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__年出版。此教材是由長期工作在高職高專教學一線、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參與編寫,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目標要求;在內容設計上堅持“理論必需、夠用為度”,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突出文種訓練;本書從培養學生寫作素質和寫作技能的角度出發,以基於學習生活、工作過程的應用寫作這一編寫思路來安排內容。全書共分上下編共九個模塊,涉及各類文種60餘種。 (二)教學內容:由於我校開設寫作課為一學期共36學時,時間較短,所以我們在制訂應用文寫作教學大綱時,刪去了與學生今後實際工作相對較遠的黨政公文類、法律文書的

一些文體、選擇的一般都是最能與高職學生的專業和生活發生直接聯繫的文體。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求職、工作活動過程為導向,將學習內容重新組合為三大板塊、六大類。 (三)教學參考

由於應用文寫作課現在普遍倡導淡化理論的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再使

用更深奧的理論教材作參考,而是把尋找更貼合學生實際、有時代特色,能有效服務專業的典型案例、經典例文作為教學輔助。這些教學資料________於網絡平台、報刊雜誌及一些企業單位。

根據專業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參考資料更好地體現了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教學思想。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怎麼寫——知識目標

應用文種類繁多,在具體教學中,不同的專業各有側重,要求不一。但總的要求是:對與專業相關及使用頻率較高的應用文體則要進行深入詳細的闡述,使學生要掌握其文體的性質、特點及寫作要求,強化寫作能力。這對應的是我們教學目標當中的知識目標。針對教學找年我們提出的解決措施是:化繁為簡、加強練習、反饋評講、解決問題。

所謂化繁為簡就是在授課時淡化理論教學,將枯燥的知識點化為簡單的例文呈現給學生。講授大多數文體時,首先通過一些典型事例使學生了解每一文體的用途;再通過對事例的分析,引導學生歸納出每種文體的具體寫法和特點,使他們明瞭該如何去寫,並掌握最簡單、最實用的寫作方法,同時空出更多的時間用來讓學生練習和實踐;最後,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講評,指出作文中的不足,歸納出寫作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難點:寫什麼、怎麼寫——能力目標解決措施:圍繞專業精選案例、結合生活情景導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作為一門寫作課,僅僅教會學生掌握一種文體的'寫作格式與要求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應用能力。去年教研室進行了考試改革,試卷內容以實踐能力測試為主,讓學生根據設置的情境判斷應寫什麼文體,並寫出此種文體。從考試的效果來看,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不能正確做出判斷。以此我們認為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難點還是在如何提高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加強案例教學、結合生活情景導入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點。

運用案例進行組織教學,既重視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更重視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和成文的過程。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應用能力正是在這兩個過程中得到明顯提高。隨着教學內容涉及面的擴展,各種各樣的案例就把前後知識點系統地串聯起來了,使學生在興趣中潛移默化地加以掌握、理解和應用,從而有效提高了他們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理論講授與例文分析相結合

2、教師講授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注意運用比較法教學。

4、加強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四、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一)課程建設理念

作為一門基礎課,如何更好的為專業課教學服務,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競爭力,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和工讀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我們確立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素質和能力為本位,服務專業的教學改革指導思想。

(二)改革目標

按照課程建設的基本原則,我們需要根據學生職業人生設計教學項目,以職業工作流程為線索,以職場情境創設為導入,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在教學改革上確立以下目標:

1、建立“項目化”的課程結構。重點是突破學科教育重知識系統、重文體知識、重章節結構的課程體系,打破應用寫作課程以文體分類的慣例,以職業工作流程為線索,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對課程內容進行整體設計。

2、確定“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方案。為使學生適應本專業就業環境,注重強化訓練學生動手、動口和動腦能力。如採用情景模擬寫作、現場寫作、項目寫作、案例寫作、病文修改寫作、一個題材多種寫法的寫作、整理課堂討論結果的寫作和課外社會實踐的寫作等。

3、建立綜合實訓平台,積極與學校社團、團委聯繫,通過學生的一些社團組織,如校報記者團、營銷協會、設計工作室、網絡博客等平台,在社會實踐中,將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和應用寫作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4、改革考核方案,改進考試內容

我們目前的考核方案是按照學校規定的期末成績佔80%,平時成績佔20%來計算。但寫作課的課程特點要求學生平時要進行大量的寫作實踐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水平,所以建議學校增加本門課的平時成績在考試中所佔的比例。

為了檢查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我們在考試內容上作了大膽嘗試。改變了以往傳統考卷中填空、選擇、判斷、寫作等各項考題互不相連的單一模式,而是在設計題目時以職業工作流程為線索設置情境,將基礎知識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綜合考察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效果

課程的教學效果現在無法用什麼獲獎證書來證明,但學生完成的一份份格式規範的畢業論文、招聘會上拿着的一份份製作精美、內容充實的簡歷、求職信,都讓學生還未走出校門已經體會到本課程的重要性所在,它的教學效果將會隨着學生走向社會、邁入職場展現得更為顯著。

2023説課稿模板9

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石門縣楚江鎮第一完全國小的吳莉,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

一、 説教材

《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這節課的內容是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水"這個單元中的第二個課題《浮與沉》中的第二部分。這部分是在學習了第一部分物體的沉浮現象基礎上進行的,對於這部分的教材,我是這樣來處理的,將"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改為探究"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在寶貴的40分鐘裏,通過"怎樣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這個問題作為教學重點和突破點,作細緻深入地探究學習,從改變沉與浮一個層面進行探究,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理解達到一定高度後,"怎樣使浮在水中的物體沉下去"則可由學生課外去自行探究。

二、説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親歷"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科學概念:認識到物體的沉浮與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輕重及承載的'液體有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做中學"的探究樂趣,樂於交流與合作,培養孩子們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學難點:制定研究計劃,並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水槽、雞蛋、燒杯、食鹽、勺子、玻璃棒、橡皮泥、回形針若干、各種漂浮物、馬鈴薯

五、説教法、學法

教法:科學教學力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節課我將從學生實際出發,主要採用探究發現法進行教學,運用"情景法"、"演示法"、"觀察法"、"動手實踐法"、"多媒體輔助法"來輔助教學。並創設相關情境,適當點撥啟發、及時反饋評價。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合作交流,集思廣益,思維互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六、説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方法的設計,最終要在教學程序中得以體現,根據以上內容的分析,本着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繫三年級國小生的實際,我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激趣——探索——應用三個環節

(一) 以故事導入,激發興趣,發現問題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説:"教學藝術就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科學探究也不例外,因此教學伊始,我給學生講一個有關死海的傳説,聽完故事我順勢問學生:"這些奴隸是不是真有神靈保佑呢。"學生回答不是,是因為死海里含有大量鹽我繼續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説是書上看到的。這時候我從注重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增強他們的探究慾望着手説:"那書上的這種説法對不對呢?往水裏加鹽真的能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嗎?想不想親自動手驗證一下?"接着我們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 以活動展開,探索問題,獲得新知

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瞭解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我通過使學生親歷三個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究其方法。對於這三個活動設計我主要抓住結合生活實際,便於學生操作的特點來進行。三年級的學生沒有學過關於空間、體積、密度等專業知識,但根據生活經驗,他們已經知道,比較輕的、像船型的物體物體可以浮起來,另外,部分學生也已經從書上了解到,往水裏加鹽可以使物體上浮,但是三年級的學生還處於探究的起始階段,因此,我要對他們的探究過程多加以引導。

第一個活動:首先,讓大家猜,雞蛋放入水中會怎樣?這個問題一拋出,學生的猜測也就開始,有了猜想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去驗證,這時我請個同學將雞蛋放入水槽中,學生觀察到,雞蛋沉了。接着我又提出問題:"你能想個辦法讓雞蛋浮起來嗎?"學生受前面故事的啟發很快想到水中加鹽的辦法。時機成熟,學生現在急切的想驗證自己的辦法是否行,分組實驗開始。這是學生自我展示時間,當然我也要及時發現問題,對實驗過程加以指導。比如:怎樣放鹽及攪拌鹽的方法。實驗結束後,小組長彙報實驗結果,有的小組沒有成功,請成功的小組説説可能是什麼原因,再讓沒有成功的小組繼續試驗,直到成功為止。這樣就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一定要放足夠的鹽,雞蛋才會浮起來,也讓每個小組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和探究的樂趣。這一階段的探究活動完成了我們本課時教學目標中第一個要點:水中加鹽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活動二:那是不是所有的物體放入鹽水中都能浮起來呢,我緊接着出示一塊橡皮泥,問:"如果把橡皮泥放入鹽水中會怎樣呢?"學生結合上面的實驗活動都猜"浮上來",我請一個猜浮上來的學生來演示,將一塊橡皮泥放入能使雞蛋上浮的鹽水中,結果驗證猜測是錯的,橡皮泥沒有上浮而是沉下去了。 "怎樣才能使橡皮泥浮上來呢?"這時候我先組織讓小組進行討論,説説你的方法和理由,並把它記錄在實驗報告中,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通過小組討論後,再派代表向全班彙報他們的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方法:把橡皮泥捏成碗狀或船狀,把橡皮泥放在塑料泡沫上等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小組感興趣的方法分組實驗,這部分我這樣設計是為了給孩子自主的探究空間,發揮主動性,用個性化的方式去嘗試、去探究。實驗後交流,先讓藉助塑料泡沫使橡皮泥浮起來的學生説説是怎樣做的,實驗結果怎樣,並請一小組到前面演示,這樣做既讓他們有展示的空間,讓別的小組共同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悦,也讓學生們都瞭解:藉助漂浮物也能使物體浮起來。小結並板書。捏成船狀或碗狀估計有不成功的,讓成功的小組介紹經驗,不成功的小組繼續改進,還讓借漂浮物的小組也用這個方法試試,因為下面,我設計了一個競賽,待橡皮泥浮起來後。往"船"或"碗"裏放回形針,比一比在"小船"不沉的情況下,哪一組放得回形針最多。在課堂組織競賽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又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玩中求知。交流時,要讓裝回形針最多的小組介紹經驗這樣設計是為了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其他學生感受到原來橡皮泥越薄,裏面的空間越大,承載的物體就越多。小結並板書:改變物體形狀也能使橡皮泥浮起來,這一階段的活動指向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中第二和第三兩個要點:借漂浮物和改變物體形狀可以使物體浮起來。

活動三:我拿出一個沉有土豆的燒杯,採用變魔術的手法使這個土豆浮起來,土豆怎麼會浮起來呢,學生疑惑,開始猜測,我揭曉謎底,學生仔細觀察後發現:是因為這個土豆的重量減輕了,這時學生很想親自來驗證,我繼續組織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實驗現象,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兩點:1、明確減輕重量的方法2、要把土豆挖空到一定程度,實驗才會成功。這個探究活動是我根據書上所介紹的潛水艇沉浮的原理自己設計的,它便於取材,便於操作,便於理解,能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發現、善於思考,我們也能做科學,我們都是小小科學家。這個活動指向了本課時第四個要點:知道通過減輕物體的重量可以使物體浮起來。

(三) 以發現結束,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學習科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在第三環節中,我安排了兩個思考題,使學生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1、漁民想讓漁網在水中圍成一堵牆,將魚羣包圍住,我們能用什麼方法使漁網在水中立起來呢?

2、你能解釋潛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原理嗎?

縱觀全課,"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動手實驗——得出結論——實際運用"這樣的探究過程一直貫穿始終,以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會為主線,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能用多種方法,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我的説課完畢,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2023説課稿模板10

一、説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內容從宏觀上介紹細菌和真菌的知識,讓學生知道如何在培養基上區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認同細菌和真菌分佈廣,讓學生在探究實驗過程中學習接種和對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操作,體驗與人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學習生物技術打下了基礎。教育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瞭解身邊的生活環境,並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説出細菌和真菌的分佈特點。

2.嘗試採用細菌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3.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學會與人的合作與交流。

4.知道細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條件和不同細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條件。

5.認同嚴謹求實、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特點;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四)教學難點

探究活動中各小組成員要做好分工,在規定的時間做好觀察記錄。

二、説教法

以觀察、自學討論法為主,輔以講授、演示、閲讀等法。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嚴謹求實、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

三、説學法

通過觀察,使學生主動地獲取有關細菌和真菌菌落分佈特點的知識,使學生對細菌和真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學生圍繞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進行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提示幫助本組設計完善的方案,最後組織各小組彙報交流方案。 四、説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提前一個課時佈置探究實驗,讓學生設計《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方案,鼓勵學生提出多種不同的方案,並進行小組分工。設計實驗計劃,並按計劃實施實驗。對本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初步的小結,得出初步結論。

(二)、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討論法、觀察法等相結合。

(三)、教學步驟:

導言觀察講述討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綜合總結練習(四)、板書設計:

第四章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細菌

一、觀察菌落

真菌

二、細菌和真菌的分佈——廣泛

2023説課稿模板11

一、説教材

《菜園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中的一篇看圖歸類識字課文。本課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以一幅表現菜園景色的插圖,九個蔬菜名稱的詞語和一首生動活潑的描述蔬菜特點的兒歌組成。

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本課要求認識的14個生字分別在課題、蔬菜名稱詞語中以及兒歌中呈現,把識字與看圖學詞學句有機結合起來,既體現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這一特點,又分散了本課繁重的識字量,為學生創設不同的識字環境,避免識字枯燥。

二、説學情

這是一篇貼近生活的識字性課文,要求在圖片和拼音的幫助下集中識字。一年級的學生之前也已接觸過類似的識字課文,而且入學也已有大半個學期,因此對於識字,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況且很多學生在入學之前就有一定的識字基礎。更重要的是這篇課文中所設置的識字環境和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我覺得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困難不是非常的大。

我們一一班的小朋友雖説是農村的孩子,但除了個別的外地孩子以外,很多學生的識字基礎還是不錯的,所以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困難,可能就是個別的音需要特別強調下,如翹舌音、後鼻音等。

三、説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一年級教學以識字為主,我結合教材和新課標,把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1、認識“菜、園、豆、角、蘿、卜、心”七個生字,認識新筆畫卧鈎,會寫生字“卜、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樂趣。

2、通過拼讀音節讀課文,朗讀兒歌。

3、認識常見的一些蔬菜,知道它們的名字。

學習重點、難點: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瞭解有關蔬菜的'特點,識記生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識記生字,寫好心字是難點。

四、説方法

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我想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設置一個生動的情境,讓他們在這個情境裏快樂的學習,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接而綜合運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同桌的合作,讓學生藉助圖片和拼音識字,進行梯度教學,切切實實地讓學生掌握本課重點。

三、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如果設置一個生動的情境,讓他們在這個情境裏快樂的學習,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接而綜合運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同桌的合作,讓學生藉助圖片和拼音識字,進行梯度教學,切切實實地讓學生掌握本課重點。

三、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我採用的是情境導入法,一開始就帶領學生走進美麗的菜園,然後藉機教學“菜園”這兩個生字。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菜園裏》。我的這個設計讓學生走進一個特定的情境——菜園,在這個情境當中學習識字、課文,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這種情境教學還是比較適用有效的,較大地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和對本課的興趣。

在學習“菜園”這兩個生字時,我重點教學了“園”字,讓學生給園找朋友,還潛移默化地讓他們瞭解園的大自涵義。 (二)認識蔬菜,學習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用課件出示文中的9種蔬菜的圖片。(茄子、辣椒、黃瓜、豆角、蘿蔔、南瓜、白菜、捲心菜和西紅柿)然後讓學生和這些蔬菜娃娃打招呼,用上“嗨,茄子”的打招呼形式。同時老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在相應圖片下出示各種蔬菜的拼音和詞語。(藉助圖片學習生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這裏在認讀詞語的時候還用了一個打招呼的形式,使整個課堂較輕鬆活潑,這些蔬菜真的好想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一樣,跟學生們一起在交流,玩耍。)

接下來我設置了一個練習説話的環節,我首先給學生們做了個示範:在這些蔬菜寶寶當中,老師最喜歡跟黃瓜交朋友,因為黃瓜全身綠綠的,吃起來非常爽口,聽説多吃黃瓜還很有營養呢。這些蔬菜娃娃中你最喜歡跟誰交朋友啊?(指名説,要求學生説話規範、完整,但不對句式做要求)這個説話環節的設計不但能鍛鍊學生的説話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片,對蔬菜部分特點進行初步的瞭解。

説完話之後我讓學生一起來“開小火車”,把他們最喜歡的蔬菜名稱響亮、正確地讀出來,在這期間,老師在讀音上作適當的糾正、指導和強化,比如“茄子”和“蘿蔔”的輕聲、“心”的前鼻音、“柿”的翹舌音等。這裏對出示的這些詞語的讀音進行了強化,讓學生們牢牢地記住。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對這些字更加印象深刻,尤其是對自己喜歡的蔬菜名稱。

接着我由簡入易,將課件中的圖片一一去掉,讓學生根據拼音認讀詞語,指名學生將詞語讀正確,讀響亮。再是去掉拼音讀詞語,這裏我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求把這些詞語讀得正確響亮,還要讀得親切,讓聽的人喜歡。並強調這個要求,如果學生讀不出這個效果,可以由教師進行示範。接下來就去掉詞語,以單個字的形式出現學習生字豆、角、蘿、卜、心,並要求給這些字找朋友。前面的根據圖片、拼音認讀詞語,都是為了之後能更好,更容易的記住生字,我就採取了由簡入易的方法,一步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反覆呈現這一課需掌握的生字,這個識字環節下來,基本上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這幾個生字。 (三)指導生字“卜、心”的書寫1、學寫“卜”字。

這個字比較簡單,先請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有幾筆?每筆在田字格的什麼位置?師範寫,書空練習。

2、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個新筆畫(出示:卧鈎)(課件出示:寫在田字格中的卧鈎)這個筆畫的名字叫“卧鈎”,跟我一起念他的名字。卧鈎他像什麼呢?卧鈎就像是一個人躺着牀上,抬頭彎腿鍛鍊身體呢!?(出示圖片比較)。怎樣才能寫好它呢?邊範寫邊講:起筆輕,運筆漸重,到鈎之前要頓一頓再鈎。(在桌子上寫)

然後再寫由卧鈎組成的字“心”。觀察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筆順,讓學生先觀察,觀察好了問學生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呢?重點教學三點的位置。(三點的方向不一樣,最左邊點的方向是向左的,後面兩個點的方向都是往右的。第一個點在橫中線下,後面兩個點都在橫中線的上面,緊挨橫中線。)師範寫,學生書空。學生描紅,書寫一遍。比一比誰的字寫的最漂亮,實物投影。在寫字的環節,比較注重學生,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然後經由老師歸納提醒,再有學生自己描寫,投影實物後,學生再在自己字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這個寫字環節做得很到位。

(四)拓展延伸,趣味識字

由老師用課件一張張出示蔬菜圖片,在圖片的旁邊打上拼音和字,出示6——8張,請一個小老師領讀。 (五)初學兒歌

讓學生把語文書翻到95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醒他們讀準每一個字音。接下來請幾個學生來讀讀,讀的時候,老師提了個要求,誰能把音讀準,課文讀通,誰就是小導遊,老師將送他蔬菜親筆簽名照。請其他學生仔細傾聽,看看誰是最棒的小評委。

比賽讀,給一位或兩位讀得好的學生髮蔬菜親筆簽名照。(鼓掌祝賀。)以比賽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尤其是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説。

(六)作業佈置

我讓學生在課後跟着爸爸媽媽去菜場仔細觀察下,蔬菜有些什麼特點,在下節課中進行交流。

四、説板書

由於這是一篇看圖歸類識字課文,因此我主要藉助的是多媒體設備,因此板書就相對簡單了。我的板書是這樣子的:菜園裏五、反思

上完《菜園裏》這節識字課的第一課時之後,如釋重負,感觸也頗多,我不僅感受到了學生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益處,也深切地意識到,最有效得教給學生識字內容和識字方法是多麼巨大的工程。

雖説是翻來覆去,簡簡單單的幾幅圖畫,幾個詞語和幾個生字,卻是讓我大費了一番功夫,真是越是簡單越是難上。在備課中,我還是實打實的一步步為學生設計了我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實施起來總沒有想象的那麼完美,一堂課下來還是存在着幾個問題。

首先是識字環節設計方面。我識字的環節是這樣設計的,先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認讀詞語,接着去掉圖片,根據拼音認讀詞語,再是去掉拼音讀詞語,最後才落實到生字。這個識字環節的設計從學生學習的情況出發,從簡到易,還是比較實在的,但是當中還是存在着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根據圖片認讀詞語的時候,我忽視了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應該在這個時候多強調難讀的或是容易讀錯的拼音。這個時候教學拼音重點有助於學生很好的記憶,那下面幾個環節當中如果學生還有不會的稍微再強調些就可以了,而我則是本末倒置了,在這些詞語首次出現的時候並未很好的強化,到後面幾個環節中則是反覆地叨唸,但是收效甚微。第二個問題就是在去掉拼音讀詞語的時候,把一些不需要認讀的生字、詞語也去掉了拼音,這就拔高了學生的要求,超出了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

其次是説話這個環節的設計,既然是説話,那就是説會讀詞語後的運用。可以放在去掉拼音認讀詞語之後,而我把説話的環節放在了根據圖片認讀詞語這裏,似乎有點超前了。最後是初讀課文這個環節當中,我要求學生不但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還要他們美美地讀出菜園的美麗風光。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這是相當有困難的。課文比較長,學生如果能正確流利地讀出整篇課文,那已經是相當不錯了,怎麼還可以要求那麼高呢?通過與其他老師的交流,我懂得了自己上課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緊扣文本,踏踏實實地備課,我相信只要努力,自己一定能更好、更快地成長。

2023説課稿模板12

一、 教材情況

(一)課程標準依據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中“認識國情,愛我中華”部分:“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理解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二)內容及地位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第15課《努力實現社會和諧》的第三目內容,從建設“和諧社會”是實現“小康社會”的保證入手,着重講述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基本特徵,明確了構建和諧社會是一種新的發展道路的選擇,提出了人人都應負起責任,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知道“和諧社會”的提出及變化發展。

(2) 明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義。

(3) 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2、能力目標:

(1) 培養閲讀、蒐集、處理和運用信息資料的能力。

(2) 發展學生的觀察、感受、體驗和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能力,使學生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得到培養。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 通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為和諧社會建設出一分力,添一分彩。

(2) 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大特徵,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原因:當一提到“和諧社會”時,學生最容易想到的,只是“人與人”關係良好,其實和諧社會有六大特徵。要全面把握和理解這六個方面,同時知道這些基本特徵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對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而學生只有在弄清楚這六大特徵之後,才能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形成基本的認識,並積極投身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之中,因此很重要。

2、“人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是難點。

原因:和諧社會雖然很美好,道理可能每個人都明白,但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之中,並持之以恆,真正發揚主人翁意識,對學生來説是一次考驗,也是一個難關。

二、 學生情況: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我國現階段最基本的國情、國策和戰略,同時瞭解堅持正義,維護公平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構建和諧社會,學生理應能接受和理解,這其中必須要把握好過去、現在和未來三者的關係,滲透和貫徹可持續發展思想,對此學生可能體會不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激發他們的思維。相信學生對“和諧社會”這部分知識還是很感興趣的,教師要以此為契機,促進他們的主動參與精神,使他們能夠真正全面投入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中去。

三、 教學方法

1、講“和諧社會”的提出和發展時,引導學生課前查資料,自主學習,這種教學效果遠甚於教師生硬的説教。

2、介紹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特徵時,列舉一些學生感性的實例,深入淺出的一一説明,這樣會加深學生的印象。

3、關於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要採用講解法,同時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認識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所有人共同的任務,需要人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

四、 學習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主要學法包括閲讀材料、觀察思考、分析歸納,聯繫生活實際,積極與老師配合,以小見大,逐步認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義、特徵等。

五、 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入

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積澱厚重,博大精深,如“國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等,就是以往人們對穩定和諧的社會的描述,“小康”、“和諧”更是體現了中華兒女對未來理想社會、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查一查“和諧”的含義,試着描述自己所理解的和諧社會是怎樣的。

(二)講授新課

1、“和諧社會”的提出及發展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義

3、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突破和解決的方法是:

首先把六大特徵列出表格,讓學生對每一個特徵的含義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然後列舉一些學生感性的實例,深入淺出的給學生介紹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比如介紹“發主法治”,就具體介紹一些民主制度、民主現象、法律法規和典型安案例等。介紹“公平正義”時,補充一些公平正義得到維護的事例,像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等等。

這六大特徵是:

(1) 民主法治

(2) 公平正義

(3) 誠信友愛

(4) 充滿活力

(5) 安定有序

(6)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過渡:儘管和諧社會十分美好,可是從“一封來信”,引出在我們身邊還存在一些不和諧現象,再讓學生列舉還有哪些不和諧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

4、人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

這是本課的難點,突破難點的方法是:

教師先引導學生閲讀教材資源鏈接介紹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十項重要任務。 教師再啟發學生思考:

實現這十項任務需要哪些人共同完成?

最後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所有人共同的任務,需要每個人增強自己主人翁的意識,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

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1) 在家庭中怎麼做?

(2) 在學校裏怎麼做?

(3) 在社會上怎麼做?

(三)課堂小結:

生:談談自己本節課最大的收穫。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和諧社會的提出及發展,掌握了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及其關係,明確了主動投入到共創和諧社會的意義,並能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為和諧社會建設出一分力,添一分彩。同學們,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心願,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吧!

(四)鞏固練習(白本上)

(五)作業佈置:探究與實踐

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某中學團總支開展了以“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1、請你為此活動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2、請你配合校團總支做一個關於“不和諧行為”的問卷調查。

3、請完成倡議書。

六、 板書設計: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和諧社會的提出及發展

2、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3、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

(1) 民主法治

(2) 公平正義

(3) 誠信友愛

(4) 充滿活力

(5) 安定有序

(6)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4、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和諧社會

2023説課稿模板13

《美麗的小路》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小路從美麗、乾淨變髒,最後又恢復美麗的過程,告訴學生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文章圖文並茂,人物語言活潑有趣,是一篇非常富有童趣的課文。在聽吳燕芳老師上課的過程中,有幾點做的非常好:

首先,這節課思路清晰,從整體感知到重點感悟,有條有理。複習完詞語後,吳老師用一句“還記得呀先生門前的那條銷路嗎?”打起了學生記憶的閘門,激起了他們的學習慾望,然後引導學生從小動物們的對話裏去感受“小路的美麗”,再讓學生通過圖片、對話感受“小路不見了!”,最後在“小動物怎麼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這個環節讓學生懂得我們從小要保持環境衞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的道理。一路執教下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理。教學過程還抓住瞭如“兔姑娘’輕輕地’走”“鹿先生慢慢的’走”這些重點詞語感悟讀文,培養了理解和欣賞能力。

其次,創設情景,調動情感。在語文教學中,只有調動學生情感的參與,教學才能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課上吳老師把多媒體引進課堂,讓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具體形象化:花花綠綠、鮮花盛開的小路;垃圾遍地,蒼蠅飛舞的小路;憨態可掬,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起了感情的共鳴。學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兔姑娘、鴨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讀課文,心靈受到薰陶。

師:還記得鴨先生門前的那條小路嗎?那是一條怎樣的小路?

生:一條美麗的小路。

師:讓你走在這條美麗的小路上,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生:我會很舒服!

生:我感覺花兒香香的,美美的!

師:讓我們走上這條美麗的小路,誰願意把心中感受到的這份美麗與大家分享?

吳老師把學生帶到了這條美麗的小路上,充分感受小路的美麗,體會小路帶給人們的愜意。走過小路,學生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花,聞到了花香,聽到了清脆的鳥鳴,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他們盡情説着自己的所見,這樣的感受是在情境創設的基礎上實現的。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從課上以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很濃,在閲讀時全身心投入。情境的創設,給學生以遐想的空間。

再次,表演朗讀,豐富情感。《美麗的小路》它通過童話的形式,形象生動地把“愛護環境”的道理藴涵其中。針對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好表演的特點,以情感為紐帶,在學生充分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吳老師巧妙地組織分角色表演讀,促進課文理解,使課堂充滿童趣。學生在讀故事中,體會到了表演的樂趣。通過提示加上表情,配上動作,輔以象聲詞,使學生即使在讀較長內容時,也始終保持興奮狀態並會樂此不疲。

在整個閲讀環節中,教師以合作者、促進者、調控者的身份出現,不斷調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採用自主讀、個別讀、表演讀、評析讀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達的情境中,用語感聯結了學生的感覺、感官和情感,學生自己的閲讀體驗代替了教師的範讀。“皺起了眉頭”、“捂住了鼻子”、“一拍腦袋”等貼切、生動自然的表演,把單調枯燥的言語配上動畫,讓學生配上動作讀,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還符合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提高了學生的朗讀勁頭。

最後,擴展文本,訓練説話。“美麗的小路如何不見了?”課文用一句話交待:“可是過了不久,小路上堆積了許多垃圾,蒼蠅在小路上嗡嗡地飛來飛去,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吳老師讓學生藉助文本大膽展開想象,説出自己認為的此刻的小路怎麼樣。學生在想象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此時教師出示變髒的小路,只見垃圾遍地,蒼蠅飛舞,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絃,走在垃圾路上,再次讓學生談失去美的感受,飯菜的酸臭味,紙屑水果皮等讓蝴蝶看不見花朵的美麗,蜜蜂聞不到花兒的香味,紛紛飛走了,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此時的課文朗讀,可以説是水到渠成,學生以驚奇、氣憤、着急、失望的語氣讀出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整個教學過程中,吳老師側重了課文的幾句對話的教學,結合圖畫觀察,個性化、多樣化朗讀,一步一步下來,非常紮實,讓學生從文本的情感昇華到自身的情感。

2023説課稿模板1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所説的課題是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斑羚飛渡》,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五個方面對《斑羚飛渡》的教學設計進行説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本單元編選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裏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描寫的是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羣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脱困境的壯舉,讓每個讀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因此,從內容來看這篇課文非常具有情感性,又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注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有如下特點與作用:

(1)課文體現了較強的時代的氣息,緊密聯繫社會實踐。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本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課文適應國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精神。

2、學情分析

一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扣人心絃,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藴含的哲理較深廣,七年級學生思考的深度不夠,所以感悟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生活的範圍窄,對本文了解缺乏一定的生活基礎,對事物缺乏理性認識。但是,學生已有兩年微機操作的經驗,已具備上網搜索與製作電腦小報的能力;並且社會課上及課後已做過比較規範的調查報告,只要稍加提點就能讓學生自組分工開展課外拓展活動。

3、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化、系統化、細目化、行為化原則,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知識與能力:

1、理清並感受文中生動、感人的情節;

2、通過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於自我犧牲、捨己為人的“斑羚精神”。

3、聯繫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複述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培養學生閲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有感情的朗讀文本片段,感受其中藴涵的思想感情。

3、通過“保護野生動物”活動設計,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感受動物自我犧牲、捨己為人的可貴精神,激發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

4、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通過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於自我犧牲、捨己為人的“斑羚精神”。

教學難點:聯繫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二、教法

關於教法,我想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據此,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的容量;幫助學生走近文本;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生的思想,開拓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

為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第二課時把班上學生按照能力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於同學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為了加強文本與社會實際的聯繫,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嘗試運用文字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二節課領學生到微機房去上課,運用微機課學習的上網技術進行“保護野生動物”實踐活動資料的蒐集和整理,語文教師要推薦內容對口的網站或網頁,為優化學生的設計多提意見。

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組織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主要貫穿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圖片導入和飛渡情景課件,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內心產生共鳴。

2、有情朗讀法。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某些語句的深刻含義。反覆朗讀才能感悟是斑羚從容鎮定、犧牲自我的精神。

3、合作討論法。自主學習,合作討論老斑羚的精神,發表自己的個性見解。

4、換位思考法。創設情境,角色體驗、聯想拓展,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

5、誘思探究法:即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探索——研究——運用” 的因果層次關係去安排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實現變教為誘、變學為思的目的。

三、學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倡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即“教是為了不教”。本堂課學習的學法如下:

1、自主圈劃詞語,朗讀感悟,特別是找斑羚飛渡的動詞。

2、朗讀法。重點朗讀飛渡的段落,自由選擇朗讀,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

3、討論法。學生暢談自己的看法。

4、習慣法。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細節習慣的培養。

四、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 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 而就在悲劇發生時,一對年輕的夫婦, 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 結果,兒子得救了,這一對父母卻失去了生命。

【説明】導語設計貼近課文內容,和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自然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二)、 整體感知

1、給學生觀看一段flash:狗吠聲、腳步聲、蹄聲,羚羣逃至懸崖。(斑羚飛渡故事前因)

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

“遭遇何種處境啊?”(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自由説)

2、打開課本,默讀1~4自然段,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3、讀完後,試用一句話概括回答剛才的兩個問題。

“斑羚羣被獵人逼至懸崖,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4、除此以外還提到了什麼?為什麼要交代這些?

傷心崖的地勢險要——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緊張氛圍

斑羚的跳躍能力——無法越過懸崖

5、“同學們,當斑羚羣面臨種族危險時,接下來,你想它們又會怎樣呢?”(讓學生展開聯想,猜測下面的故事)

【説明】首先創設情景,學生對故事起因、發展的.好奇自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再接觸文本,感受作者字裏行間渲染的故事的凝重氛圍,自然關注內容。

6、“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有誰不渴望生呢?讓我們帶着疑問打開課文,默讀剩下的內容,看看故事又有什麼波折?”

7、讀完課文後,誰能簡要複述一下接着發生了什麼故事?(指名複述)

其餘同學仔細聽,聽完後可適當補充或糾正。

【説明】這一環節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為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糾正概括中的不足之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8、能用一兩個詞語説説你讀完後的感受嗎?

“感動、壯觀、慘烈……”

(三)、研讀賞析

1、“在整個故事中,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動?讀讀感動你的相關情節,細細品品,你為什麼感動?”

(1)要求學生先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段,在書上作記號,自由朗讀揣摩,然後再班級交流。

(2)學生髮表看法。

可能談到的重點話題以及教師可作的引導:

關於老斑羚的試跳:

是否老眼昏花,逞能?

如果你就是目睹它跳崖的斑羚,你怎麼看待它的行為?

關於斑羚羣自動的分成兩撥:

意味着什麼?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

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會有哪些神情?

關於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

如果你是成功逃生的小斑羚,你會對他們“説”些什麼?

你又從中讀到了什麼?

關於第一對試跳的情景:

這一情景中哪些話最令你感動?為什麼?

從作者的描寫中,你看見怎樣的場景?(適時插入第一對飛渡的flash)

關於鐮刀頭羊的最終的消失:

它結局有哪些可能?

為什麼不直接寫它跳崖?

它應不應該跳?

假如你是目睹的獵人,你怎麼看待它的消失?

注:有關上述話題的語句或段落:分析前先讀,賞析後還要全班練讀,指名讀。

【説明】此環節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會談到:老斑羚以生命給斑羚羣作提示;文中有關鐮刀頭羊的消失;一老一少的斑羚試跳的語段等等,對文中這些重要詞句的分析及朗讀,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有利於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更形象、更直觀讓學生感受到一老一少斑羚飛渡的過程。

(四)、深入探究

1、“當我們的心一次次地被文中這些悲壯的場景所感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傷心崖上慘烈的一幕幕,是誰造成的?”

2、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動是恆久的,帶給我們的感悟是豐富的。請同學們説説你感受最深的一個方面,有條理的闡述這個觀點。

“請把你對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簡練的一句話。先在本子上試寫,再發言。”

3、分享你的感受。

(教師作為最後的參與者,總結羅列如下,作為學生回答的導向)

1、危難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自我犧牲精神。

2、人類的殘忍,對動物的虐殺;人類需要自我反省。

3、弱者對強者的反抗,不苟且偷生,視死如歸。

4、老一輩為小一輩所做的奉獻、犧牲。

5、為了整體的利益,犧牲局部利益的精神。

【説明】此環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從表層深入到裏層,多角度地看問題,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豐富情感。

(五)、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回憶講述生活中聽過或看過的與本文類似的故事,要求敍述清楚、準確、突出重點。

2、播放呼籲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加視頻)

3、教師結語:“相信大家都已經被這些故事深深打動了,課文《斑羚飛渡》給我們帶來的遠不只是簡單的同情、敬佩與感動,它為我們實現了一次心靈的飛渡!彷彿我們也變成一隻斑羚,從“自私”的山峯上,奇蹟般飛躍遙遙相距的山澗,輕巧地落在“奉獻”峯上。潔淨如洗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瑰麗的彩虹,隨着我們的“飛躍”跨過兩座山峯。”

【説明】有人説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六)、作業設計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設計了兩個作業: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為 主題的小報,可以是某一種珍稀動物的專題介紹,也可以是多種動物資料的彙編。

2、根據蒐集的資料,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小評論或簡單的調查報告。題目示例:

《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 《 談談人類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談“斑羚飛渡”中的美》 《 我要當好潮鄉的動物小衞士》

(七)、教師總結

教師結語:“相信大家都已經被這些故事深深打動了,課文《斑羚飛渡》給我們帶來的遠不只是簡單的同情、敬佩與感動,它為我們實現了一次心靈的飛渡!彷彿我們也變成一隻斑羚,從“自私”的山峯上,奇蹟般飛躍遙遙相距的山澗,輕巧地落在“奉獻”峯上。潔淨如洗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瑰麗的彩虹,隨着我們的“飛躍”跨過兩座山峯。”

2023説課稿模板15

一、説教材

本課敍述了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之間征戰勝敗的故事。越王勾踐敗不餒,忍辱負重,卧薪嚐膽,最後轉敗為勝;課文着重寫勾踐命運的變化,由此我確定了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勾踐如何卧薪嚐膽,轉敗為勝。卧薪嚐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恨

二、説教法

充分的朗讀。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文字淺顯易懂,學生易於理解,重點是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在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默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越王勾踐所受的屈辱以及他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堅定決心

合理的想象。我十分注重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比如"想一想吳國的謀臣們會如何向吳王提建議,吳王又是怎麼拒絕的 "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更深刻地理解了吳王的驕傲自大,對歷史人物加深了了解,也為後來吳國被越國滅掉作了充分的'鋪墊,同時這種形式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激起了學習的興趣。使表演成為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幫手,而不是"表演"本身。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多媒體。我的課件沒有花裏胡哨的圖片,真正體現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古代的馬車和舂米的石臼等遠離學生生活的物品,我選擇了在多媒體上用圖片展示和説明,在瞭解這些東西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勾踐夫婦在吳國所受的屈辱

卧薪嚐膽這個成語現在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為國家報仇雪恨。為了讓學生很好的理解這個成語的確切含義,我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每個字對應的意思,然後再讓學生完整地説説這個成語的意思,這樣從字到詞的理解,符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另外在找詞的過程中,我發現個別學生不能正確地找到"薪"這個字的對應解釋,我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的部首,讓他們從形聲字的特點出發,猜測這個字的意思,進而在課文中輕鬆地找到"薪"就是"柴草"的意思。這樣結合着插圖和文字,再聯想到形聲字的特點,學生終於戰勝了困難,讓他們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悦,體現了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三、課外延伸和思考

本刻是一篇寓含深刻哲理的歷史故事,離學生比較遙遠,怎樣把它的現實意義很好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並對自己有所幫助呢? 從而實現語文最本質的作用呢 我讓學生拿起筆寫一寫自己學本課後的感想,並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怎樣向勾踐學習,怎樣吸取吳王的教訓。讓學生從文本中走出來,讓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走進學生的生活,這也許該是語文的最終目的吧。另外,我還讓學生換位思考:兩千多年前我們都是吳國的老百姓,你願意越王這麼做嗎? 如果是別的國家的人民呢?進而讓學生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寶貴,教育學生珍惜眼前的和平,用自己的力量扞衞和創造和平。雖然由於時間關係,這個問題沒有來得及請學生回答,但是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會留給學生深深的思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