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8.52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洋務運動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洋務運動説課稿

洋務運動説課稿1

一、説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國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於理解以後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禦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瞭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説教具:

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説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閲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説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麼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麼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①在閲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c、慈 禧太后採取支持的策略;d、總理衙門的推動。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3)補充説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並請學生簡要回答:(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後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徵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七、練習鞏固:

i. 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 佈置作業:P39問答題第二題、P40閲讀與思考

洋務運動説課稿2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國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於理解以後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禦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基礎知識: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 加強思想教育: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瞭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強化能;力培養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閲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師生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1、 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麼不同?

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

③洋務運動為什麼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

①在閲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

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

c、慈 禧太后採取支持的策略;

d、總理衙門的推動 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

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

(3)補充説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 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並請學生簡要回答:

(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後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 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洋務運動説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您們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國中歷史《洋務運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構思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課介紹的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隆盛時代。可是到近代,卻飽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統治階級為了拯救沒落的封建統治而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持續了幾十年,它層層遞進、由表及裏、逐漸深入,使中國由經濟變革發展到改變封建統治的政治變革。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的歷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本章知識點包括:洋務派的產生;洋務運動的內容;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3、教學目標

⑴識記和理解

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原因和目的,記住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瞭解洋務運動的內容,掌握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主要企業,説出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⑵能力與方法

通過分析洋務運動發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並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通過組織課堂辯論,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評論的能力和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敏捷答辯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洋務運動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國、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進程,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評價、辯論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和人類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吸取洋務運動留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4、教材的重點、難點

重點: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

難點: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二、教法設計

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高效率地實現教學目標,我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在啟發式教學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採用創設情景法,直觀演示法、整體教學法,誘思導學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指導

根據國中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的實際情況,我讓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閲讀法、發現法、歷史聯繫法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深化對教材的整體認識,把握洋務運動發展的內在聯繫和洋務運動的巨大歷史作用,並提倡學生與教師互動,使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融為一體,從而達到“學而思,思而疑,疑後悟”的目的。

四、教學流程

1、設計理念

鑑於對《新課標》的理解,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我在教學中精選了教學內容,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通過歷史學習,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2、教學過程

在整個新課教學中,我以“自主學習、實踐、創新”為主線,對本課教學環節作如下構想和設計:

[引入新課]

在新課的引入中,我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先創設一個重回洋務運動的歷史現場,新穎別緻的動畫片不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針對這個動畫片我巧妙設問:“片中的曾國藩是什麼時代的偉人?與他同一時代的人物還有那些?”學生回答後進一步指出:“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清朝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在屈辱中掀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洋務運動”自然導入了本課主題。

[新課講授]

1)洋務派的產生

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思維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本章內容的第一個子目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先採用情景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給學生放一段錄象,然後根據錄象內容和教材的內容,設計出如下問題:結合課本知識談談洋務派是在什麼形勢下產生的?他們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們推動洋務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你會怎樣做?通過情境再現,學生從歷史場景中吸取信息,然後聯繫所學知識發揮想像,暢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歷史現象,又能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展示一則材料“購買外洋器物,……尤其屬名正言順……可以剿發捻,勤遠略”來總結洋務運動的原因和目的。進一步指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統治階級內部才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創辦軍事工業。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子目錄——洋務運動的內容。

2)洋務運動的內容

在第二個子目錄的教學中,主要是講述洋務運動中產生的企業,我根據課標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採用有利於加強學生記憶的直觀演示法。首先向學生一一展示洋務派創辦的軍事企業和創立者,讓學生直觀,形象的瞭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記憶。在學生認識了洋務派的軍事工業後,我設計了問題“洋務派前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軍事工業,説明了洋務派是以什麼為旗號?”在學生回答後,教師

進一步指出,隨着洋務運動的深入發展,這些軍事工業都面臨着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的窘況。然後我根據這個窘況提問:假如你是洋務派大員,你打算怎樣解決這種問題?過渡到洋務運動第二階段的內容。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展示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和創建的海軍圖片。要求學生從所給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出洋務運動不同時期的不同內容,並探索不同時期的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繫。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推理能力。最後指出洋務派在後期創辦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説明洋務派的旗號發生了變化:由“自強”發展為“自強和求富”並存。

3)洋務運動的影響

對於洋務運動的影響,我採取情景教學法、誘思導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等三種教學法並用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通過關於洋務運動的影響的錄象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取有關洋務運動的影響的歷史信息。然後我通過設計問題:“洋務運動為什麼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假如你是一個資本家,面對洋務企業的刺激,你會採取什麼行動?你採取的行動會有什麼作用?”一步步誘導和啟發學生深入理解洋務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培養學生從已學過的知識中提取有效信息,並充分利用有關信息對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進行分析、論證的能力。最後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追問,我們應從這場運動中吸取什麼教訓?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樹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化”意識和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念、科學價值觀念、人文價值觀念及人類價值觀念。

[小結]

深入學習後,為了體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繫,我安排了回顧全文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將教學回到整體,師生根據整課板書總結全文,構築本課的主體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

[知識鞏固與思維拓展]

為拓展思維,學以致用,在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之後,我再提出兩個探究性課題,要求學生討論“。

1、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你對這種看法有什麼評價?

2、我國現在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正在大力引進外資和向西方學習,請結合洋務運動的影響,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議。”學生的思維碰撞,相互啟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洋務運動説課稿4

一、説教材

《洋務運動》是人教版國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一課。從中國近代化發展的歷程來看,洋務運動發生於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這一課的學習為日後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這一系列專題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理解中國近代新的生產力的產生、早期維新思想等內容。

從近代歷史發展的大環境來看,洋務運動發生於清朝末年,此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入侵,洋務派試圖用近代西方科學技術挽救封建統治的危機,是清朝末年封建統治階級自救的手段之一,學習此課可與清末統治者自救的一系列變革相聯繫。此外,洋務運動與此時期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收復新疆等一系列活動相關聯,展現歷史橫截面。

二、説教學目標

本課內容包括“‘自強’與‘求富’”、“洋務運動的評價”兩個子目,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本課的課標要求,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三條。

1、學生能夠在三分鐘內説出洋務派出現的背景及代表人物,洋務運動的目的、時間及口號。

2、學生能夠結合洋務運動中提出的口號及歷史地圖,列舉洋務運動中創辦的各類工業。

3、學生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對洋務運動進行適當的評價,體會洋務運動產生的作用及其侷限性。

設計這樣教學目標的目的是,要求量化,操作性高,便於實現,同時也便於教師課後檢測是否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重難點

本科包含了兩個子目,分別是:“自強”與“求富”以及洋務運動的評價。“‘自強’與‘求富’”這一子目主要講述了洋務派產生的背景及代表人物,洋務運動的原因、目的、口號、內容等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習洋務運動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識,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對於洋務運動的評價,八年級的學生對於如何評價歷史事件還不夠了解,在平時的學習中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價也相對較少,評價的內容較為抽象,不易理解,這一過程相對複雜,,因而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廣州市八十六中學八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思維非常活躍,樂於與教師進行溝通、探討。同時,八年級的學生對網絡及電腦的使用非常熟悉,可以獨自蒐集材料。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本次授課採用的教法包括了講述法、講解法、演示法、辯論。

通過運用講述法、講解法和演示法,向學生講解洋務運動的基本內容,強化重點知識。

藉助課堂辯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開拓思維,突破難點。

學生的學法包括了自主學習、收集資料等。

五、説教學過程(課堂時間:45分鐘)

本科內容分為兩個子目,分別是:“自強”與“求富”以及洋務運動的評價。將課本內容重新整合,將課文內容變為三部分:洋務運動的興起、洋務運動的內容以及洋務運動的評價,這樣做使得課文內容條理性增強,更為清晰明瞭,助於學生理解。

1、導入(2分鐘)——回顧舊知,直接導入

學生剛剛學過本冊課本的第一章內容《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印象較為深刻,教師帶領學生回顧舊知,進而過渡到中國為了抵抗侵略而採取的種種措施,簡要介紹近代化的內容,隨即提出我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

通過直接導入的方法,温故知新,明確目標,方便導入新課。

2、洋務運動的興起(8分鐘)——帶着問題閲讀課本並回答問題;為劇本挑錯

八十六中八年級的同學非常活躍,學習熱情高漲,另外,國中歷史課經常被安排在課間操後或是下午,因而有必要通過閲讀課本的方式使學生逐漸進入學習狀態,平心靜氣。此外,這一部分的知識比較簡單,是基本史實,因而讓學生帶着問題閲讀課本,基本可以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知識提取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獨立閲讀、分析歸納的能力。

歸納總結完洋務運動興起的基本內容後,教師將插入“一起來找茬”的環節,為新編歷史劇《洋務運動》的相關劇情挑錯,判斷其是否符合史實,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會積極與教師配合,為歷史劇挑錯的形式新穎有趣,極易吸引八年級學生的興趣。由於八年級的學生對文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夠,教師將會引導學生釋讀文言材料。這一環節可以提升課堂氣氛,中和之前相對嚴肅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可以加深對洋務運動有關知識的瞭解,鞏固剛剛學過的知識。

3、洋務運動的內容(12分鐘)——教師講授;看圖識記;表格歸納

此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內容,因而由教師進行講授。而八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而教師一味的講解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逐漸喪失興趣,因而會配合演示法,展示大量真實的歷史圖片,特別是歷史地圖,與課本內容相結合,講解洋務運動的各個發展階段及其內容,使學生印象深刻,集中注意力。基本內容講述完畢後,讓學生當堂完成表格,鞏固所學。

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材料豐富,講解到位,圖片信息可幫助記憶,當堂完成表格可鞏固課堂所學,加深印象,也便於教師檢測教學效果。

4、洋務運動的評價(20分鐘)——學生辯論;教師總結

八十六中八年級的學生非常活躍,敢想敢説,對歷史事件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儘管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但他們願意思考,敢於表達,積極與教師進行課堂的配合與互動。另外,“洋務運動的評價”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抽象,綜合性較強,需要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思考,若是採用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學生的理解或許會不夠透徹,因而採用課堂辯論——“洋務運動之我觀”,這樣可以有效的突破難點。

辯論的順利執行需要課前充分的準備。教師提前佈置辯論的任務,分好辯論小組,讓學生熟悉經過教師簡化的辯論程序,教師在上一堂課結束後為學生提供收集洋務運動相關資料的途徑和方法,同時提供示例,並在晚修或課間對學生收集的材料進行審核,使這一部分的教學由傳統的教師尋找、展示資料變為學生來收集展示,經過課堂上學生的資料展示與辯論,培養了學生交流、探究、分析、歸納、闡述的能力,培養學生“史由論來,論從史生”的求實態度。以上的準備可以大大節省課堂時間,並提高了辯論的可操作性。通過這一環節,培養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及運用能力,培養歷史辯證思維,提升個人綜合能力,開拓思維。經過辯論後,學生們會對如何評價洋務運動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最後又教師總結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5、總結(3分鐘)

以一首打油詩總結並回顧全課,並佈置作業。

作業設計:用圖片展示一系列由“中國創造”的尖端武器,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創造”與洋務運動時期的“中國借造”之間有什麼區別,對此有何感悟?

回顧整個課堂,教師講授的環節並不多,洋務運動的興起和評價等知識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教師起到了輔助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突出了學生的“靜學習時間”。

洋務運動説課稿5

各位老師好,我説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xxxx年12月高一《中國近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洋務運動,下面我分四個部分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從內容上講,本節課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着中國社會的一個轉折。是中國舊的統治階級中一些“清醒的人”應對時代的挑戰試圖挽救統治危機的一件重要歷史事件。它屬於中國近現代史裏中國人探索和抗爭這條線索的內容之一。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國開啟了一扇瞭解西方的大門,促進了中國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

2、教學目的: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高一學生認知特點和高一歷史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以及我校高一學生實際,我把教學目的分作三個層次。

第一,知識與能力:掌握洋務派和頑固派、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以及破產;通過對教材文字、插圖以及補充材料的分析,進一步提高閲讀並且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第二,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積極讓學生參與,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是一個主動參與,自己學會學習的過程。通過對洋務運動的正確評價,使學生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叢史出、史論結合。

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人和階級都不可能阻礙歷史的發展,我們只能並且應該積極順應歷史的發展做出適當的及時的改變和調整,從而樹立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人才觀。

3、重難點:

由於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過洋務運動的一些基本知識,我把重點放在洋務運動的內容和失敗的原因上。難點設定為如何正確評價洋務運動上。

4、教材處理。

按大綱要求一節。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按照課標的要求,我採用列表法、比較法、提問法、講解法、討論法。同國中階段相比,高中學生的抽象能力和對某些歷史理論的理解能力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過高估計他們對歷史理論問題的理解能力。因為大多數學生在國中時都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歷史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師仍需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識,採取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方法進行因勢利導,不斷啟發,點撥和矯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將採用複習導入法。提問學生:前面第一章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根據學生回答總結:主要內容有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統治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在封建統治危機和民族危機加深的情況下,在內憂外患的嚴重關頭,清政府內部發生了分化,出現了洋務派,他們掀起一場挽救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史稱洋務運動。

(二)講授新課

一、洋務派和頑固派

1、洋務運動的背景(內憂外患)

讓學生聯繫所學第一章內容,説明“內憂外患”具體指哪些歷史事件,明確的告訴學生“內憂外患”使清朝統治集團分化,出現了頑固派和洋務派。

2、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

列表(要求同學閲讀教材相關文字填表)

派別代表人物思想主張異同點

頑固派

洋務派

明確指出洋務派與頑固派並沒有本質區別,要結合教材文字進行分析,特別是對教材曾國藩的一段話中的“剿發捻,可以勤遠略”做簡要辨證分析。達到讓學生及時把所學的新知識運用起來的左右,培養他們分析史料的能力。

(過渡)——指出:當時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爭辯是非常激烈的,(引導學生閲讀教材第一個小字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雙方不同的主張)在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不可開交的情況之下,在1861年通過政變獲得實權的慈禧太后表了態:暫時支持洋務派。(簡單交待慈禧太后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認識到要維護清朝的統治,必須依靠洋務派,所以,她採取了暫時支持洋務派的策略。)在這樣的條件下,洋務運動得以興起並發展起來。

二、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1、洋務運動概念

提問:什麼叫洋務運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答案的時候引導學生歸納出對一個歷史概念的掌握應該從幾個角度去思考,如時間、人物、目的、性質、基本內容等)

(1)洋務運動(時間,領導機構、口號、指導思想、基本內容)

在這裏有應該對其指導思想“中體西用”做必要的解釋。

(2)洋務運動的內容(列表)

時間內容代表

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軍事工業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局、滿人崇厚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後期以“求富”為旗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張之洞設立的漢陽鐵廠

19世紀70年代創辦海軍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

整個時期為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

——辦新式教育興辦新式教育,選送留學生和進修生出國

關於洋務派創辦的企業,特別提醒學生兩點:第一,張之洞在湖北創辦的企業。其中漢陽鐵廠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的鋼鐵企業。第二、李鴻章興辦了最大的軍事工業和最早的民用工業,為以後正確評價李鴻章留伏筆。

提問:洋務派興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在性質上相同嗎?(結合教材文字進行分析,並且提醒學生分析資本主義時可以從資本、市場、管理方式等方面去分析,同時通過材料的閲讀,讓可以使學生很清楚的看到這些企業裏好的方面和存在的種種弊端,為下一個內容洋務運動破產以及評價做好認識上的準備和伏筆)

(過渡)——洋務運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經歷了它的興起和發展階段,最終以破產的結局告終。那麼,它破產的原因是什麼呢?

三、洋務運動的破產

1、標誌: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

提問:洋務運動破產的標誌是什麼?

提問: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

注意: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要結合具體材料展開分析,材料來源於教材的小字材料,結合前面講解到洋務運動內容時涉及到的史料所反應出來的信息,很容易讓學生理解教材上的原因。

教材內容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希望培養學生閲讀材料、分析材料並且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四、如何正確評價洋務運動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前面所講解的內容以及相關史料,指導學生從積極性和消極性全面客觀的評價洋務運動。

注意:要引導學生客觀地、辯證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等。這裏特別歡迎學生展示在互聯網中收集的材料來證明他的觀點。

第一,洋務運動的破產,説明洋務運動不能使中國富強,也無法實現維護清朝統治的目的。第二,洋務運動的進步性表現為: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近代生產方式,第一批近代企業在中國出現了;培養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員;在客觀上對本國封建經濟起到一定的解體作用,從而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民用工業的興辦,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四、教學反思

我將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進行本節課的針對性的反思。關注到學生的參與情況,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加強教學語言的訓練,提高整體知識把握的能力等。

五、板書設計

第二節洋務運動

一、洋務派與頑固派

1、出現背景——內憂外患

2、洋務派和頑固派異同

派別代表人物思想主張相同點不同點

洋務派

頑固派

二、興起和發展

1、洋務運動的概念(時間、領導機構、口號、指導思想、內容)

2、內容

時間內容代表作用

前期

後期

19世紀70年代

整個時期

三、洋務運動的破產

1、標誌:

2、原因

四、評價

1、積極性

2、消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