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通用18篇)

來源:文書谷 2.82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通用18篇)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

一、本課的設計意圖

本課是一節聽賞課,《阿細跳月》是反映我國少數民族彝族阿細人在月下跳舞的情景。我在設計本課時除了讓學生欣賞到《阿細跳月》的歌曲外,還讓學生學習一些 “跳月”的音樂知識,初步瞭解我國少數民族彝族音樂的特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對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 本課的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面對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的出發點。

2、教師不僅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也是師生共同學習活動的平等參與者,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教師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3、教學在學生自悟、自學、探究的基礎上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因此,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5、讓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學習。

三、學生的起點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國小階段的低年級,他們已經初步撐握了音樂的`一些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新的知識也接觸的比較快,並能對所學充分發表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能夠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對人和事物有了自己的初步看法,正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給予正確引導的關鍵時期。本課在設計時緊密結合二 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愉悦性,通過欣賞、創編等音樂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音樂藝術的啟迪。

四、學習目標的定位

教學目標:

1、欣賞民樂合奏《阿細跳月》,初步感受彝族“跳月”獨有的歡快、熱烈情緒,想象音樂所表現阿細人跳月時的歡樂情景,並樂於與同伴一起分享音樂創作的喜悦。

2、欣賞民樂合奏《阿細跳月》,能初步瞭解彝族的風土人情,並感受力度、速度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

3、 學習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節奏型,學習彝族舞蹈的簡單舞步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為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環節:節奏引入,激發興趣

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兩條節奏,第一條節奏引出四五拍的節奏特點,第二條節奏練習阿細跳月的基本節奏型,兩條節奏都跟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入有趣的詞來練習,讓學生在學習節奏這一枯燥的環節上不感到乏味,在這一環節上基本本達解決了教學重點。

第二環節:聽賞樂曲 完成目標

本課設計三次讓學生完整的欣賞樂曲。第一次讓學生完整聽,感受樂曲旋律的歡快跳躍的感覺,第二次聽時讓學生思考問題去聽,第三次讓學生跟着樂曲作“跳月”的動作。三次整的欣賞學生對《阿細跳月》又有了新的瞭解。

第三環節:介紹樂曲,豐富知識

學生對《阿細跳月》的瞭解非常的少,教師簡單的介紹它的知識,再一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興趣更加的濃厚。

第四環節:聽唱旋律,解決難點

這一環節中,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主題旋律,並能夠跟着老師來學唱《阿細跳月》的主題旋律,還能夠自由地用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學生在這一環節中非常活躍,與教師的互動也很和諧。把課堂推上了一個小的高潮,不知不覺中解決教學難點。

第五環節:師生“跳月”,盡情參與

教師和學生加入彝族阿細人跳月(跳舞)的隊伍,在音樂聲中共同歡慶。教師和學生圍成圓圈參與音樂表現,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深刻地體驗到《阿細跳月》的情景。

小結本課

以上是《阿細跳月》的説課設計,為學生創設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2

一、説教材

1、教材:《小烏鴉愛媽媽》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上冊。

2、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教材簡析:

(a)這是一首以動物為題材的兒童歌曲。敍事性的歌詞,講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熱愛,教育學生要尊敬,熱愛自己的母親,從小就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b)歌曲為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大調式,2/4拍。歌曲曲調簡練,同音進行較多,具有敍事的特點。

4、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並有感情地進行演唱。

(2)創編歌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5、教學重難點:歌曲的學唱和歌詞的創編。

二、説教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兒童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創設情境。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4、激勵創新。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三、説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四、教學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伴隨《共產兒童團團歌》旋律進教室。學生根據音樂力度的變化,走出強、弱(重步,輕步走)。

2、新課導入

(1)出示圖片及播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依據歌曲中出現的事物,我運用多媒體創設圖片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圖片一:在美麗的樹林裏,有一隻小烏鴉在野菊花周圍飛來飛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尋找食物。圖片二:樹林裏有一隻老烏鴉躺在樹杈上的鳥窩裏,小烏鴉坐在烏鴉媽媽身邊,嘴裏叼着蟲子,一口一口喂着媽媽。)當學生觀看圖片,聆聽音樂之後,師問: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個什麼的故事?聽了這首歌后有什麼感想?

(2)出示課題及歌詞,集體有感情的朗讀。

(3)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4)教師範唱。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學生傾聽感受歌曲情感。

(5)學生學唱歌曲。(教師啟發學生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演唱。根據不同情況,教師應有提示或示範,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組織學生以“愛媽媽”為題,談談對媽媽的感情。如:幫媽媽做家務,愛惜媽媽的勞動成果,體諒媽媽的辛苦。

(7)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看圖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五、説板書設計

附板書:小烏鴉愛媽媽看圖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提示:一人演圈內的烏鴉媽媽,一人演小烏鴉,它在圈外自由地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五至八人組成圓圈似鳥窩,集體伴唱。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學生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在歌表演中,教師給每個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提示:一人演圈內的烏鴉媽媽,一人演小烏鴉,它在圈外自由地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五至八人組成圓圈似鳥窩,集體伴唱。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學生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在歌表演中,教師給每個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3

一、説教材

1、教材:《小烏鴉愛媽媽》選自義務教育人音版國小音樂教科書二年級下冊。

2、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3、教材簡析:

(a)這是一首以動物為題材的兒童歌曲。敍事性的歌詞,講述了小烏鴉對媽媽的熱愛,教育學生要尊敬,熱愛自己的母親,從小就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

(b)歌曲為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大調式,2/4拍。歌曲曲調簡練,具有敍事的特點。

4、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並有表情地進行演唱。

(2)創編歌表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從小養成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5、教學重難點:歌曲的學唱和打擊樂合奏。

二、説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運用多媒體創設與歌曲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

體驗音樂,使他們再樂中學、學中樂、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而且還能享受到成功創新及合作演奏的快樂!

三、説學法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打擊樂合奏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教學過程(我將通過五個環節來組織本節課的教學)

第一個環節:聽音樂進教室(播放音樂師解説:)伴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旋律走進教室,在這動聽的樂曲聲中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第二個環節新課導入(出示圖片 播放音樂)

師感情導入:同學們,看!在美麗的樹林裏,有一隻可愛的小烏鴉飛來飛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尋找食物。樹林裏有一隻老烏鴉躺在自己的病牀上,小烏鴉正站在烏鴉媽媽的身旁,一口一口喂媽媽吃自己捉來的小蟲子。)

當學生聆聽完老師的講述後問:這幅圖中的主人公是誰?講了個什麼故事?看到這幅畫面

你有什麼感想?是呀!這真是一隻愛媽媽的小烏鴉啊!板書課題

第三個環節:學唱歌及表演唱

1、學生回答完以後師説:“這是真是一隻愛媽媽的小烏鴉。出示課題及歌詞,師帶着學生集體有感情的朗讀。(烏鴉媽媽叫娃娃,烏鴉媽媽叫娃娃,媽媽老了不能飛,眼裏含着淚花花想起媽媽餵過我,拍拍翅膀飛天下,捉來小蟲我不吃,親親媽媽餵給她。)

2、和學生聆聽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們一起來聽。播放歌曲。用音樂加深學生的理解感悟,用樂曲使學生受到感染。

第五個環節接下來是教師範唱。播放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通過我的這一段演唱,使學生生動的感受歌曲情感。

(5)學生學唱歌曲。這是一隻多可愛的`小烏鴉呀!讓我們用歌聲來講講這個故事吧!師教唱。然後在學生唱熟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拍手唱。

(6)然後組織學生以“愛媽媽”為題,談談對媽媽的感情。如:幫媽媽做家務,看媽媽累了給媽媽倒水喝等,教育學生愛惜媽媽的勞動成果,體諒媽媽的辛苦。

(7)、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看圖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在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一人演圈內的烏鴉媽媽,一人演小烏鴉,它在圈外自由地飛來飛去,尋找食物。五至八人組成圓圈似鳥窩,集體伴唱。讓學生自編動作,進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學生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在歌表演中,教師給每個學生表演的機會,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親身去感受去體驗,使他們獲得快樂

3、課堂小結。孩子們,今天我們學會了這首好聽的歌曲,認識了一隻可愛的愛媽媽的小烏鴉。希望大家都能象小烏鴉一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4

設計理念:

本節課我的設計理念是本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表演,並能通過小組合作,以即興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創設音樂情境,營造和諧而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愉快。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表現音樂,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學習音樂、增長知識、培養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精心設計了本課的教案。

整個教案,我是按下面4個方面進行的:

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

一、首先進行的是説教材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話色彩的法國兒童歌曲,採用F大調,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躍,節奏簡潔。第一樂段旋律明快跳躍,敍述了小白兔來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樂段旋律在高音區發展,表現了小白兔害怕獵人的緊張心情和團結一致、不怕風險的決心。歌詞采用了擬人化手法,幽默風趣,易於兒童所接受,深受學生喜愛。

二、根據音樂新大綱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分別是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認知目標: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創造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和表演讓學生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教育誘導學生應該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三、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能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本課的教學難點:學生能在唱好歌曲的同時創編歌曲歌詞以及動作。

四、教具

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掛圖等教學工具。

五、教法與學法

1、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

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談話法、聽唱法、討論法、創設情境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學生的學習方法是:

本課主要通過讓學生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創造、模仿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並在教學中引導孩子們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六、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7部分組成:

分別是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情景導入\新歌教學\創編表演\課堂小結\組織下課7個部分

首先是組織教學

(一)組織教學:

播放《大鹿》的伴奏曲,教師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自由律動進入教室。

(設計意圖:在上課之前教師運用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無意中感受《大鹿》的旋律,也為學習歌曲做了鋪墊。)

(二)第二個環節是師生問好

師生問好:我改變了以往師生問好的形式,採用了邊拍節奏邊問好。

(設計意圖:這樣做既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上音樂課的積極性。)

(三)第三個環節是創設情景導入 教學

教師以情景導入,用多媒體引入課題

欣賞《大鹿》MTV;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為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flash。一開始大屏幕顯示,藍藍的天空飄着幾朵白雲,紅花在綠樹映襯下格外鮮豔,一隻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並向大家問好、自我介紹。這樣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順利地導入了新課,並板書課題《大鹿》。(本環節的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展示,創設情境氛圍,視聽結合、充分調動學 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慾望。)

(四)第四個環節是新歌教學:

1、整體感知 (16分鐘)

首先是欣賞歌曲《大鹿》MTV: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節拍、強弱規律有一個初步的體驗後,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最美的動作為歌曲配強弱規律的伴奏。

2、教師帶領學生拍着節奏朗讀歌詞。

(設計意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口與手的協調能力。)

3、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 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音和樂句重點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個大體的把握,為下一步的填詞演唱降低了教學難度、做好了鋪墊、起到了循序漸進的作用。)

4、讓學生輕聲跟範唱配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熟悉節奏旋律後,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鬆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歌曲接龍遊戲、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5、歌曲處理和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

在這裏我請學生來説一説,同學們!歌曲我們已經會唱了,那麼怎樣才能把這首歌唱的更好聽呢?(學生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根據“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原則,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採用啟發、點撥的方法,讓學生走向講台體會當“老師”的感覺,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激發學生得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五)第五個環節是創編表演

1、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首先以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四個組;

接着分小組討論創編一個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然後分小組表演並進行自評和互評。

2、歌詞與動作的創編:

教師要求學生以《大鹿》這首歌曲的旋律為基礎編出不同的歌詞來唱一唱。

(1)分小組進行歌詞及動作的創編。

(2)分小組上台表演,學生針對各組編創的歌詞和動作表演進行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

3、讓學生畫出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或是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4、遊戲《森林裏的大鹿》

讓學生戴着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和培養學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

1、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創編節奏、創編歌詞、創編歌曲律動、表演展示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作能力和用聲音表現歌曲的藝術形象的能力,體會集體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2、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互評、自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學生的鑑別、分析和表達能力。通過相互和自我評價,對學生的創作、表演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3、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體現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第六個環節是課堂小結

讓學生自由地説一説本節課學會了什麼,教師概括小節。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回顧本節的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情感性目標。)

(七)作業:戴着你做的頭飾,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歌表演。

(八)在組織教學中我適時地進行板書,本堂課完成後我的板書是:

《大鹿》

掛圖 多媒體

(九)第七個環節是組織下課:與上課問好相呼應,形成對比,留給學生美好的期待。

(十)學生聽《大鹿》的音樂做律動出教室:學生自始至終都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度過。

(設計意圖:設計本節課的意圖是讓學生從一上課就在充滿歌聲和歡樂的氛圍中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體。此外,採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們達到視聽相結合的良好效果。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造性,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以上是我對《大鹿》一課的説課設計。在此,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5

一、 説教材

我今天説的課件是市編教材國小二年級第一學期第四課《大鹿》。本課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是:

1、複習以前學過的d,r,m,s認識f(fa)

2、節奏訓練

3、學習演唱《大鹿》。在教學中,要重點學習f,唱準音階中的半音關係。在教學中,我以聽音連線,聽音打靶等遊戲,為突破口,認識並唱準唱名fa。同時讓學生來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音樂的特點。並學會用情景方式進行歌表演。

2、認識唱名fa (f)。並通過連線遊戲等來掌握其音高。

3、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韻律感。

二、 説教法、學法

1、 運用於“引—激—拓”的課堂教學模式。

2、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原則,發展學生的能力。

三、 説教學過程

本堂課我針對教學目標,為這堂課的每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FLASH課件,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實踐中。

本課件的運行程序是FLASH 5。下面,結合我的課件説説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首先是第一部分:基礎部分

1、 律動

聽音樂飛入教室後,進行律動練習1,2,讓學生跟着音樂動動手,動動腿。同學們可以跟着節奏做轉手腕、等動作,同時注意學生的動作是否協調,是否做得輕鬆活潑。

2、fa(f)的學習

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的音d, r, m, s , 然後出示多媒體,提示大家,現在我們中又來了一個新朋友。聽老師的琴彈奏後,大家唱一唱。這個環節可以讓大家初步認識F。

3、聽音連線

(請學生來移動鼠標,指向音符,彈奏後讓大家一起唱)

4、射擊練習

(請學生來射擊,教師範唱,彈奏後讓大家一起唱)

(3)(4)兩環節主要讓學生訓練後加強對剛才學習的知識的鞏固。

5、節奏訓練

先讓學生回憶我們以前學習過那些節奏後,逐步引入三種後面要接觸到的節奏

(1) 學生創編節奏,並做練習,邊拍邊唱。

(2) 同時,讓學生上來拖曳操作,並拍一拍。

第二部分 新授部分

在整個課程中,新授部分是最主要的環節,我運用FLASH 課件,使學生置身於虛擬環境中,使他們在具體情景的啟發下,有效地學習。同時,指導學生注意三種節奏。讓學生第一樂段 唱得短促,跳躍。力度控制適當速度慢。第二樂段 力度稍強,情緒飽滿緊張。

1、導入談話,創設情境。

2、揭示課題,多媒體範唱。這裏我把整首歌曲放完,大家可以看到範唱的效果。

3、在老師帶領下有節奏地朗讀歌詞,並拍一拍。

4、培養學生以表演形式接唱歌詞。請小朋友表演

5、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6、分組練習等。有範唱和拌唱可以練習。

第三部分 遊戲《森林裏的大鹿》

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和培養初步的表演能力。

然後小結談話,下課,飛出教室。

這堂課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與音樂課堂教學的結合,以FLASH 動畫,把聽覺和無法述説的感覺藝術通過情境創設的方法來演繹,而且通過人機互動,讓學生來嘗試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手段,並可以全面檢驗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FLASH動畫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當然,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並不能全部解決音樂課的全部內容,但是,我想要努力上好課教好學生,這才是最主要的。希望各位專家,老師對我提出寶貴意見和批評,多加指導,我將非常感激。謝謝。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6

一、教學內容

歌曲《數鴨子》是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巧嘴巴》中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數鴨子》是一首頗具説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羣遊過大橋、興奮地數鴨子的情景。歌曲前後皆有數板,説唱結合,表現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們在門前大橋下數鴨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爺爺風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別貪玩忘了上學,還形象地告訴孩子們考試時千萬別抱回“鴨蛋”,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數鴨子》,數板與歌聲能很好地銜接,把握節奏能跟着伴奏音樂背唱《數鴨子》。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進一步感受四四拍歌曲的特點。

教學重點

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數鴨子》並能跟着伴奏音樂背唱歌曲。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節奏型、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音樂的美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原則,發展學生的能力,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四、説教學程序

第一步:創設情景、激趣導入音樂欣賞

運用故事導入法,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出歌曲:《數鴨子》。

歌曲教學之前,設置二個聲部的節奏練習,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鍛鍊,培養節奏感和合作能力。

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念數板內容,一組模仿鴨子的叫聲。

甲:

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羣鴨0│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0‖

乙: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ga‖

第二步:學習歌曲《數鴨子》

(1)播放《數鴨子》,學生整體感知歌曲的旋律。

(2)誰聽過這首歌?你能為大家唱一唱嗎?(一部分同學肯定比較熟悉)

(3)讓學生找找歌譜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4)請會唱的學生跟琴小聲演唱歌曲。

(5)教師給予點評,並指導學生演唱歌曲中的難點。如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地方等等。

(6)通過各種形式演唱歌曲:接龍唱,男生、女生唱等等。只是會唱還不行,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演唱過程中,極容易拖拍子,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正確的演唱速度來表現歌曲的生動活潑和趣味性。

(7)小組表演唱:

①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節奏同時為歌曲伴奏。

②分小組練習後表演。(唱、跳、打擊樂伴奏)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最後,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生在《數鴨子》的音樂聲中有序走出教室。

五、説教學預想

這節課的設計,我本着推行教學民主的理念,從主宰變為主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整個教學始終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在教學方法上變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做到既能促進學生智能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7

一、説教材

《理髮師》是人教版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熱情、歡快而又不失幽默的澳大利亞民歌,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理髮工具發出的“沙沙”“咔嚓”聲,為歌曲增添了歡快的氣氛。它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理髮師老爺爺在工作時愉快的心情,以及為他人服務時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

二、説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歌曲《理髮師》的內容,能較準確、有表情地演唱《理髮師》這首歌。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嘗試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歌表演的創編,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領悟“勞動最光榮”的道理,樹立“愛勞動”的意識,培養學生大膽表現的信心和與人合作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這首歌曲旋律十分簡單,學生學唱很容易,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應放在為歌曲創編動作並表演上。

四、説教法、學法

在這節課,我將交互式教學這一理念滲透於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在體驗歌曲中交互,引導學生產生質疑,通過師生、生生討論,解決問題;在合作創編歌表演中交互,引導學生想像情境,創編動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觀看錶演。

首先我給大家出示了四張彩色圖片,讓學生説出名稱,並猜一猜什麼店需要這些工具,再創設情境,讓學生觀看老師和學生表演的小品,從而引入課題《理髮師》。這樣新奇有趣的師生合作,不只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理,更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在快樂、輕鬆、熟悉的氛圍中開始了音樂的學習。

2、師生交互,學習歌曲。

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了播放歌曲動畫的方式,給學生完整欣賞歌曲。激發他們學歌的興趣,讓他們瞭解了歌曲的內容,進一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節奏。

在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的教學中,我沒有硬性規定學生用什麼樣的情緒去演唱,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歌詞的理解,來體會這首歌曲的演唱風格。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理髮店的理髮師是誰?他的服務態度好嗎?你們要是理髮師會怎樣做?引導他們感受熱愛勞動、愉快熱情、樂觀向上的理髮師形象。向他們提出了要求:在歌唱中表現以上的情緒。為歌表演打下基礎。

3、拓展延伸,創編表演。

當學生把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之後,為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我設計瞭如下活動:首先,我用佈滿誘惑力的語言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當一名理髮師?”在學生的歡呼聲中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請學生進行歌表演的創編。教學過程按:分組討論——合作排練——歌表演展示三個環節進行。在分組討論環節中: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怎樣扮演理髮師及顧客進行歌表演。在合作排練環節中:發放教師事先準備的小剪刀,要求學生分工合作,編出新意,唱出情感,並且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在歌表演展示環節中:用出示多媒體圖片和播放歌曲伴奏的方法又一次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體驗、表現。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我又讓學生互換角色表演。這樣即檢驗了學習效果,又給了每一位學生表現的機會。最後我又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由老師到一位學生開的理髮店理髮,其他學生觀看錶演,這樣做拉近了師生距離。在學生出色的表演中、快樂的體驗中我結束了這節課。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8

今天我反思性説課的內容人音版國小音樂二年級下冊第7課《跳動的音符》中的歌曲《簫》。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課後反思後,將本課的再設計進行説明:

一、教材分析:

歌曲《簫》是一首2/4拍,五聲徵調式,抒情優美又不失愉快歡樂的漢族民歌。歌曲旋律悠揚,節奏較為寬鬆,以八分、四分音符節奏為主,偶爾在小節中出現附點四分音符。

二、教學目標分析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教材的編排特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處理,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演唱歌曲《簫》,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體驗歌曲所藴含的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形式學習歌曲、表現歌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運用連貫的氣息,用舒展、流暢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在歌唱中唱好一字多音的樂句,能夠按樂句進行呼吸。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通過演唱歌曲《簫》,讓孩子們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流暢舒展的旋律。能用連貫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來表現優美抒情的歌曲。

教學難點:

能運用連貫的氣息和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簫》,唱好一字多音。四、過程分析:

在教學本課時,我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首先我採用音樂導入法導入新課,先讓學生欣賞簫與鋼琴合奏的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做好思想和情緒的準備,在饒有興趣的情境中投入學習。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簫這個樂器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為接下來理解歌詞做好鋪墊。

通過上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對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將歌曲《簫》的第一樂句作為發聲練習曲,讓學生在聆聽、練唱中熟悉旋律。揭示課題後通過初聽整體感知、復聽哼鳴模唱、再聽尋找相同樂句,三次的分層聆聽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過聆聽老師範讀歌詞,讓學生記住歌曲的結構,幫助他們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在突破重難點時以問題“歌曲中哪一句唱起來有困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解決歌曲的難點。歌曲中最後一句一字多音是本堂課的難點,讓學生反覆聽唱,引導學生氣息平穩的唱歌,以及如何換氣,在哪個位置換氣。

在歌曲感情處理方面要求聲音既要明亮、甜美,突出民歌的風格,又要連貫、抒情,體現旋律的特點。當學生初步會唱歌曲後,指導學生用抒情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簫》。教師用自己的示範表演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藴涵的音樂美;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薰陶。

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本單元的單元課題為“跳動的音符”,基於不脱離單元背景的`思考,我設計了音樂創編環節。音樂是一門及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課標中提倡引導學生通過即興創編等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合作遊戲瞭解5個音的變幻能創造出很多美妙的旋律。

在上這節課前,我曾精心設計了這節課的教學。在沒有進行教學實踐前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應該算是完美的。但是上完這節課後,感覺到有不足之處。出於對學生不熟悉,與學生配合交流不夠好。如果我能在一開始就信任我的孩子們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充分發揮孩子們對音樂的獨立見解,或許更能讓音樂變成孩子們自己的音樂 。

有反思,就有進步,相信我能夠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長。以上是我的反思性説課。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9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法國號》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美麗的圓”中的第一課時內容,它是一首節奏規整、圓舞曲風格的法國名歌。F大調、三四拍,歌曲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輕快跳躍和優美舒展的旋律交替進行,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對法國號的喜愛、誇讚。我認為這首歌曲的獨特之處是編者藉助這樣一首小小歌曲,作為學生了解各類樂器及樂隊等相關知識的一塊“敲門磚”。為此,我將積極調動一切有利因素,通過《法國號》的教學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幫助他們解讀人類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和人文知識。

2、教學目標:

①學唱《法國號》這首歌,並學習用渾厚而有彈性的聲音模仿、表現法國號的音色;用連貫而充滿熱情的聲音表現自信的“我”。並能用打擊樂器豐富歌曲的表現力。

②能認識法國號的外形,知道其另一個名稱——圓號,並熟悉其音色。

③通過《法國號》的演唱和聲勢的.練習,掌握四三拍的強弱規律。

3、教學重點:

①用連音、斷音的演唱形式表現《法國號》。

②感知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③瞭解法國號的相關知識。

4、教學難點:

①對最後一句音準的把握。

②用富有彈性、連貫、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法國號》。

5、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鋼琴。

二、説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一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學習。要使學生學得主動,必須靠教師的啟發、指導,“教”為“學”服務。只有遵循音樂學科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學時應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學習時保持主動、自然、愉快的心境。基於以上原因,我設計如下教法:

1、在本節課中,我層層鋪墊,以實踐為中心,以技能為手段,以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在音樂遊戲、音樂律動、打擊樂器伴奏中感知旋律、學習歌曲。

2、視覺圖象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直觀教具,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

3、從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分析,他們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學中就必須重視音樂欣賞形式,而利用各種形態,動作,遊戲,歌舞等形式參與欣賞,就可以適當而充分的發揮學生通感作用,培養學生專注地傾聽、傾聽、再傾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表現,將音樂這種極為抽象的聽覺藝術與視覺,運動覺聯繫在一起,發揮諸感官及意象之間的交錯,混合的聯覺作用,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幫助學生藝術、思維能力和審美心理的發展,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質。

三、説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主要通過學生的音樂實踐,採用“探究、自主、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音樂遊戲導入。

以《法國號》的旋律做遊戲音樂。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師生對唱遊戲內容,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法國號》的旋律。

(二)音樂律動。

以《法國號》的旋律做律動音樂。學生跟着老師跳起華爾茲。使學生感知圓舞曲的風格特點,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為學習歌曲做鋪墊。

(三)歌曲教學。

1、瞭解法國號。

欣賞吹奏法國號的視頻。出示法國號。請學生看一看、説一説、聽一聽、並試着奏一奏。

讓學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國號的形狀、大小、聲音、演奏姿勢等,同時讓學生知道了法國號形成的歷史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捧、搖、晃等有節奏的動作,與聽、視潛移默化地結合,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這實際上是為學生開放了多個感官通道,充分發揮了“通感”“聯覺”的作用,這比只開放一個聽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2、學唱歌譜

①初聽歌曲,體驗三拍子的韻律。教師鼓勵學生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四三拍的強弱規律。

②分句模唱。課件出示歌譜,對比樂句,説説異同點。

③突破難點:課件出示最後一句的旋律走向,師生用手跟着旋律線滑動。學生體會旋律的高低,把握第四樂句的音準。

④用“la”來哼唱歌曲旋律。

3、練唱歌詞

①歌詞分析;學生經過試着唱一唱,實踐得出唱“嗡巴巴”時,聲音要斷開,富有彈性。其它部分的聲音要連貫,像潺潺的河水,把二分音符的時值唱足。

②分句練唱;採用多種形式練唱;跟着伴奏有感情的唱;手捧“法國號”表演唱。引導學生分析樂句、節奏,體會三拍子的韻律。並通過哼唱、模仿圓號的演奏姿勢進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向高潮,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和對歌曲的表現能力。

4、打擊樂器伴奏

先分聲部練習,然後合奏練習,最後為歌曲伴奏練習。通過打擊樂器的演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小結、在歌聲中結束本次教學。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0

一、課題選擇的思考:

《咱們從小講禮貌》選自鄂教版第三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一個單元主題很鮮明,通過欣賞《講禮貌》《對不起和沒關係》《讓座》以及歌曲《咱們從小講禮貌》來教育小朋友們“從小講禮貌”。選擇這一課,是這一課相對於前面幾個單元的內容知識點有了一定的深度,也有了一定的難度。即對不同節奏型的接觸。還有就是如何在歌曲中深透節奏型,讓學生能夠熟悉它,掌握其節奏與節拍。挑戰這個難度我覺得很有意義,歌曲教學現在落入一種很粗糙很模糊的教學模式,課本上很多基礎的知識點都在淡化甚至完全忽略掉。二年級正是接觸基礎的時段,因此我想突破普遍畏難的心理障礙,給一點實惠的東西給學生。

低年級教學主張趣味性教學,讓一些難點的知識通過一些趣味的活動來解決。這一課就安排有一個很好的趣味性活動,即通過朗讀平時大家常説的禮貌用語來具體形象感知一些抽象的符號性的音符節奏,既讓孩子不知不覺地學習了歌曲中的一些基本節奏,又完成了對孩子講禮貌的教育。課堂具有了挑戰性,又加入了趣味性,就不會再那麼單調,那麼乏味。

二、目標設置:

雖然認識節奏作為這節課是一個難度的知識點,但是畢竟是二年級的學生,而且是剛接觸,只能讓他們先感性認識,通過“您好”“對不起”“沒關係”“謝謝”“早上好”等一些常用的禮貌用語來練習拍讀。

第二個目標是繼續鞏固已學的音階do——-sol。並認識新的唱名“la”,能獨立視唱歌曲《小星星》的曲譜,練習音高的穩定和基本節奏的穩定。為進一步的視唱能力提高打基礎。

唱會歌曲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歌曲教學一開始就應該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感,對音樂形象的感受力。習慣跟音樂輕輕劃拍子,並結合新學的節奏初步嘗試按節奏讀歌詞。這是基本技能的.要求。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上,一是用活潑自然、甜潤明朗的童音來表達早晨“晨風吹陽光照”那種愉悦的心情;二是通過歌曲表演和《對不起和沒關係》的欣賞中進一步明白要從小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

三、重點和難點:

學會歌曲並明白從小講禮貌是這節課的重點。還有音高的辯聽和視唱基礎訓練的複習雖不是重點,但是這個鞏固教學為歌曲中基本的節奏拍擊和簡單樂句模唱的難點教學起到幫助作用。

四、教學方法預設:

完成以上這些知識點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根據學生的學情,我思考了這麼幾個問題。

(1)運用一種什麼方法讓音樂課堂的愉悦性不被節奏模唱基礎知識的難度而破壞呢?

(2)如何讓學生在愉悦的學習中體驗到我認識新音符了、我會拍讀節奏了、我會跟音樂伴奏唱歌了的成就感呢?

(3)學習歌曲如何將形式豐富化,深刻化?在何時何處解決難點?

(4)如何結合欣賞《對不起和沒關係》來滲透講禮貌的教育?

圍繞這些問題,我承接前一課《小星星》的內容設計了一系列富有童真童趣完整的情境。即始終以小星星為情境創設點,以童話人物的形式參與這堂音樂,讓學生感受新奇,也感受互相對話和學習的快樂和輕鬆。具體過程如下。

五、教學準備:

星星卡片6張,頭飾一個,搖鈴一個。課件音樂。琴一架。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1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兒童在遊戲》是蘇少版國小音樂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旋律簡單又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歌曲為二拍子,大調式,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二樂句的旋律和節奏完全相同;第三、四樂句節奏相同,旋律稍有變化。歌曲用簡單、兒童化的語言,表現了孩子們玩各種各樣遊戲時的快樂心情,天真的孩童形象自然溶入其中。

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1、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展現小朋友們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成長狀態。表現自己玩遊戲時快樂的心情。

2、通過遊戲活動,熟練模唱《兒童在遊戲》曲譜,並通過演唱發現旋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饒有趣味地參與兒歌誦讀、節奏聲勢練習、音高模唱等音樂活動,表現出較穩定的節奏感與韻律感。綜合表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玩中體驗音樂的趣味和快樂。

教學重點: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熟練模唱曲譜、區分旋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説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幫助學生學,在教學過程中,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遊戲情境,所出示的旋律均藉助遊戲活動呈現在學生面前,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充滿童趣,使學生在情境中快樂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從旋律入手,學唱、創編旋律:

本節課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深挖教材內容,結合學生能力進行設計。學習旋律時,依舊緊扣遊戲這一主題,教學中從旋律入手引導學生髮現旋律的特點,找出相同旋律,學唱旋律,通過聽辨,分組競賽等活動,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知識由淺入深,為後面歌曲學習做鋪墊。

3、挖掘歌詞想象空間,激發學生創編熱情:

在歌曲拓展部分,教師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充分挖掘歌詞留給學生的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創編歌詞。需要學生創編歌詞的地方用填空的形式出現,一方面規範歌詞的韻律,一方面給學生降低了一定的難度,避免了學生想象的隨意性。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也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創編後請學生演唱自己創作的歌詞,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的成就感。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動”“評”“唱”等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練習節奏,找出相同旋律,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把握歌曲內容。

四、説教學過程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能否在導入部分抓住學生的新,激發他們的興趣,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

本節課的課題是“兒童在遊戲”,所以在課程設計上我以“遊戲”為中軸線,以遊戲導入,在遊戲中學習節奏,模唱歌曲旋律,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一)用遊戲導入、課堂的一開始我便採用,遊戲“擊鼓傳花”的方式導入節奏練習,老師將本節課的三個不同節奏類型在擊鼓傳花的過程中,敲擊出來。

例如:1 X X(整個傳花過程中使用該節奏型)

當花落到某位小朋友手中是,請他起立模仿出該節奏,(並給予鼓勵敲擊節奏)師出示該節奏卡片,(當熟練以後可以加入聲勢活動練習)並幫助學生鞏固練習

分三次將2 X X X 3、X X X X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能夠運用打擊樂器或者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是課標中創造部分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老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範圍和自覺探索的思維空間,又能利用這個素材有效的進行基本節奏型練習。當學生聽着音樂自主反應,快慢不同節奏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學生掌握該三種節奏的基礎上可拓展一下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這三種節奏

1、x x加油聲青蛙呱呱叫2、刷刷牙X X X 3、小雞叫布穀鳥X X X X }

二)遊戲“開火車”

進行節奏的創作訓練,每次由四個學生分別當做火車頭和車廂,其中一人舉

2/4拍拍號當火車,其他人分別舉起手中的1、X X 2 、X X X 3、X X X X

三張卡片當車廂,(提示只有兩節車廂)請同學們考慮他們可以組合成何種形式並思考該如何演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本環節的設計上引導學生自己你理解來創編開火車的節奏,不在是固定模式,教師提供,學生跟從練習,而真正將學生變為主體,在掌握了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創造思維,滲透節奏,不三種節奏型連接起來}

三)遊戲“找到雙胞胎”

師提示有幾個調皮的小音符今天來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並且早就悄悄躲在了小朋友的凳子裏,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在分好組的基礎中協力將其找出來(此處教師需提前設計好歌曲中的五組旋律分別暗藏在不同組中

例如教師出示旋律,然後請學生從凳子中找出相同旋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能最快找出,並且又能準確模唱出旋律(給予獎勵)在此基礎上共同模唱以學習旋律。

{設計意圖:聽辨是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通過分組,展開討論,共同找出與教師所出示的相同旋律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小組競賽唱出旋律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又激發了低年級同學好勝的心裏促進了課堂教學內容更好的吸收,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聽辨、模唱旋律的能力。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四)教唱歌曲

通過聽音樂——找情緒——接口唱、分角色——找出相同旋律——完整表演唱等不同形式學習歌曲,形式豐富淡化了教師的教,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地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歌曲。接唱要求學生不但要唱出自己的旋律,還要求學生傾聽他人的旋律,讓學生養成聆聽的好習慣,加強學生聽記旋律的能力。

五)拓展遊戲“舊貌換新顏”

老師出示樂句

一會()啊,一會()啊,

一會聚到一起啊,()比一比。

將原來的歌詞刪去,提示學生除了這幾個遊戲名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遊戲名稱可以加入?(挖掘歌詞的創作,引導學生創編歌詞)【丟手絹、鑽山洞、拍皮球、踩氣球、網小魚】

讓學生分組討論

1、可以加入那些遊戲名稱?

2、如何加入?

3、教師指導,學生展示自己創編的歌詞並演唱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創編的方法,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作熱情,同時也豐富歌曲的內容}

六)最後在學生創編展示的活動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2

一、説教材:

歌曲《雪花》是音樂教材第三冊第六課歌曲,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詞具有兒童特點、音樂形象生動,描寫了兒童對晶瑩的雪花感到好奇,以及數“花瓣”的情景,表現了兒童對大自然奧祕的初步探究。

二、説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可塑性強,理解力不是很強,並且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同時音樂知識的積累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主要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造。在遊戲中讓學生理解教材中比較抽象音樂記號的作用,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來設置的:

1、能夠用歡快的情緒、自然的聲音,準確地演唱《雪花》。

2、初步感受重音、頓音、休止符等音樂記號的唱法並能在歌曲中較好運用。

3、通過學唱歌曲,激發探索大自然的熱情。

根據以上幾個目標,我將教學重點放在

用歡快的音樂情緒準確地演唱歌曲,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把“唱準歌曲並能按照頓音、重音、保持音等音樂記號演唱歌曲。”作為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全面準確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我針對學生好奇、好動、思維活躍等特點,遵循直觀性、啟發性原則,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重點採用聽唱法、體驗法、情境教學,互動等方法設計本課教學過程。

1、情境教學法: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體驗法:通過拍重音記號來體驗歌曲。

3、互動法:通過與教師、學生之間的問答互動,不僅增加幼兒的興趣,還不斷的鞏固歌曲。

除此還有遊戲法、引導法等。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表現音樂,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學習音樂,增長知識。

為了使學生能主動的`突破難點,掌握重點,我引導他們採用的學法有:聽唱法、參與法、體驗法、遊戲法等

五、説教學思路

1、首先是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前通過小小的檢查,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轉到了重音記號上。然後再帶着重音記號進行問好,讓學生輕鬆感受到重音記號的作用,避免了音樂知識講解的枯燥性,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有了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輕鬆掌握了重音記號並理解了它的作用,也為唱好歌曲打下基礎。

2、感受歌曲,體驗情緒。

在體驗歌曲這個環節中,我從“初聽歌曲,找出重音記號——復聽歌曲,拍出重音記號——師範唱,用動作體會歌曲情緒”幾個步驟進行,學生在“找重音記號”、“拍重音記號”、“為老師伴奏”的過程中,逐漸熟悉了歌曲旋律。雖然都是聆聽歌曲,但每一遍我都讓他們帶着不同的問題或者不同的方式進行聆聽,避免了枯燥的重複性,這樣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步步將他們引入音樂學習中,從而為體驗歌曲情緒進行了更好的服務。

3、學習歌曲環節。首先隨錄音輕聲演唱,然後聽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每解決一處,就會從頭連貫演唱,既解決了難點樂句,也鞏固了前面的樂句。

在前兩樂句的學唱中,利用雪花旋律線吸引學生興趣,把抽象的音高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有利於學生對音高的掌握。通過接龍的遊戲,不斷地熟悉旋律,鞏固學生的音準。

然後再隨錄音再唱,再從演唱中發現問題。“雪花共有六個瓣”的難點在於“2 5 1—”的音準,如果單純的隨琴一遍一遍的糾正,二年級的孩子很容易走神,於是,我採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這樣,學生像是和老師做遊戲一樣,在模仿中逐漸掌握了音準。

就是在學生一遍一遍的演唱中發現問題,然後再帶着問題進行解決的。使整個學習過程中,都緊緊以學生為主體。

本節課通過以上幾個環節,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讓他們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逐步達到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整個過程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明暗兩線相互交融。無論是情境的創設還是內容的呈現,無論是問題的引導,還是遊戲的設計都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既注重趣味性,又具有時效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應該可以達到預定的目標。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3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這是什麼》 。

一、教材分析:

《這是什麼》這首歌曲選自人音版第3冊第三課。此課在本單元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在前一節聆聽《在鐘錶店裏》及《調皮的小鬧鐘》發現特點,在展開聯想的基礎上進行學習,併為下節的想象劇中人物形象,進行創作實踐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這首歌是以孩子們最常見的生活物品小鬧鐘為主題,通過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形象,體驗輕鬆愉快的音樂情緒,從而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

二、學情分析:

我所執教的二年級的學生對生活中的小鬧鐘都有着最直觀的感受,有些學生還通過不同的信息渠道獲得了不少有關鬧鐘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學聲樂或樂器班的學生,他們對於歌曲的旋律瞭解的更加專業。因此如何關注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選擇合適策略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應作為教學中着重關注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積極參與學唱《這是什麼》,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鬆愉快的音樂情緒,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既動口又動腦,學會交流與傾聽的好習慣。情感目標:激發學生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即興表演。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的形象,體驗輕鬆愉快的音樂情緒,從而認識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

五、教學難點:

能在學生主動參與為歌曲伴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為歌曲即興表演,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教學過程:

立足基礎、素養練習(5分鐘)

謎語導入,激發興趣(2分鐘)

聯繫生活、體驗情感(3分鐘)

主體參與,學習歌曲(20分鐘)

拓展延伸,即興表演(10分鐘)

立足素養、基礎練習

1、準備三角鐵、撞鐘,雙響筒,請同學到前面輕輕敲擊,其他同學做音高模仿、模唱比較、長短節奏練習

2、結合學習內容,進行節奏練習2/4

“退”回到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基礎點培養學生從基礎知識入手,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謎語導入,激發興趣我是這樣導入的,今天給你們出一個音樂謎語,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猜一猜,歌曲裏唱的是什麼物品?

“退”回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聯繫生活、體驗情感請學生看生活中的鐘表圖片,感受美麗的鐘表。 “退”回到生活中,感受美麗。培養學生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習用藝術來陶冶情操。

主體參與,學習歌曲

1、完整聆聽歌曲,請學生感受歌曲情緒並説一説。(歌曲是歡快的情緒)

2、學習識譜,同伴互助。

3、易錯之處,教師點撥(注意音符的“長短”、“強弱” 、“高低”,)

4、學生彈琴,教師引領,完整唱譜。

5、自主唱詞,聯繫實際,感悟詞義嘀嗒嘀嗒處,讓學生傾聽秒針走路的聲音,引導學生用清脆、短促的聲音演唱。傾聽鬧鈴的聲音,學生感受強弱,使之能辨別強弱音。

6、歌曲伴奏,學生自唱,提出問題

7、全班討論,突出重點(音符的“長短”、“強弱” 、“高低”,有感情的演唱。並伴有律動)。

8、學會歌曲後,啟發學生多種形式演唱。 o教師要勇敢地“退”,把舞台留給學生。 o要適時地“進”,把握課堂的方向和重點。

拓展延伸,即興表演

1、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樂器:三角鐵、碰鐘、串鈴、雙響筒或水桶、玻璃杯易拉罐等物品為歌曲伴奏。

教師勇敢地“退”,把舞台留給學生。

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音樂情感

允許學生的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展現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4

今天我以人音版第三冊第六課,我的小綿羊一課和大家共同探討教學目標的確立及過程,闡述教學思想及如何設定教學目標的思路。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人音版第三冊六課切實地根據這一學段的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興趣為主,根據學生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安排《我的小綿羊》這一課歌曲採用同音反覆,使旋律具有動力感,曲調具有風趣活潑的風格,歌詞簡潔明瞭,描繪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綿羊嬉戲玩耍的情景,在本冊教材中起到了發展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參與實踐活動的空間。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

1、模仿動物的叫聲,把模仿綿羊“咩”的叫聲加入到樂曲中模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編創綿羊舞的腳步節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意識。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感受樂曲活潑歡快動力較強的特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知識目標:

1、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物創編歌詞。

2、以互學法採用師生接唱的方式學唱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有感情地歌唱。

情感目標:

通過《我的小綿羊》捉迷藏的遊戲,充分感受小主人公和他的小綿羊嬉戲玩耍的情景,增進師生間的親和力,構建自主、民主、和諧的課堂。

教學重難點確定分分析:

音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用輕快而親切的聲音演唱,難點採用師生接唱的學生方法學習歌曲,並唱準處的不同音高,我將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及手段師生共同學習。

教學思想:

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提供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我的基本策略以興趣貫穿始終,以“唱”、“動”、“創”、“遊”為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強烈慾望。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過程與創造體驗。努力構建一個自主、民主、寬鬆、愉悦、互動的真情空間。

設定教學目標的思路: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將闡述如何設定教學目標思路的。歌曲《我的小綿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曲調具有風趣活潑的風格。旋律具有較強的動力感。是一首活潑生動的哥表演課,是一首益於培養學生二度創作的作品。我充分挖掘這首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這首樂曲的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興趣入手,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如二度創作設定為能力目標,我根據樂曲具有風趣、活潑這一特點,在雙基教學中以模仿綿羊“咩”的叫聲加入到樂曲中模唱,激發學生興趣,初步感受和熟悉樂曲。從節奏上分析,歌曲具有較強的動力強,可以設計成創編綿羊舞蹈的腳步節奏,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產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慾望,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好地去感受、體驗表現。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5

一、教學內容:

1.唱《牧羊女》

2.認do’ re’

3.做跟着老師拍、跟着老師唱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優美抒情的聲音,唱好這首輕快而活潑的三拍子歌曲《牧羊女》,並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

2.通過學習高音do’,知道大音階的構成。

3.通過練聲曲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並在歌唱中表現出來。

三、教材分析:

1.《牧羊女》是一首C大調式的捷克民歌,3/4拍,曲調歡快、明朗,充滿了熱愛美好生活的激情。

全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結構方整。第一、二、四樂句幾乎完全相同,並以舒展的節奏、流暢的旋律,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第三樂句以歡快跳躍的節奏與其它樂句形成鮮明的對比,非常形象的模仿了羊叫聲、歌聲、流水聲,使全曲更顯得生動、活潑、感人而又非常簡練。

2.認識“do 、mi、sol ”的新朋友do’,使學生知道do’是do的高八度,在音階圖上反覆指認,指唱。在這個環節上了多動點點子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認識、記熟、唱準音階各音(以後各課時中都應練練、唱唱。在這個基礎上高音re’的教學就不成問題了,教師還可順便問問高音mi’ 、 fa’ ……)。

3.拍節奏及跟老師摸唱可在不同課時內進行,不然學生會感到學習的枯燥而沒有興趣,可在每節課適當的時間自然的引入,讓音樂學習始終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連音的唱法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好《牧羊女》這首優美而又活潑的歌曲,並從中感受勞動的歡樂、生活的美好。

2.教學難點:要正確而自然地按三拍子強弱規律歌唱,特別是第四小節的“上”字,在第二拍的這個音不能唱成重音,並任意拖長。

五、教學方法:

在演唱這首歌時,可用中速、自然而柔和的聲音,表達對勞動和生活的讚美。教學時提示學生按樂句自然地換氣。第一、二、四樂句做到歌唱時氣息平穩、聲音連貫流暢,第三樂句要唱得輕快活潑,尤其在歌聲連接模仿羊叫時,要求學生運用f、p不同的力度,唱出白羊輕快而又温柔的歡叫聲及牧羊女對美好生活的歌唱,要注意控制好音量,唱得既優美好又富有彈性。為了增添情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可根據歌詞內容及音樂節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有條件的班級還可配上打擊樂伴奏。

六、教學過程:

1、進教室律動

《巡邏兵進行曲》

a、 b、 c、 d、

2、複習3/4拍:

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首先給大家聽一段音樂,請你們聽聽這段音樂節奏是幾拍子的,並請用你們的雙手拍出不同的`動作來告訴我。

聽歌曲《小白船》的伴奏。(放磁帶)

聽完第一段音樂後,教師在音樂聲中引導學生去聽音樂的強拍,帶領學生按三拍子節奏拍擊,在第三段音樂時讓學生自己將拍擊的方法加以變化,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這首歌的節奏是以三拍為一個單位變化的。

提問:大家有沒有發現剛才歌曲的旋律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生:慢。

師:是幾拍子?能聽出來嗎?

生:是三拍子。

師:是嗎?用你們剛才拍擊的動作來告訴老師。(老師和同學一起變化着拍三拍子)仔細想一想你們剛才拍的節奏,能告訴我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麼?

生:強、弱、弱。

師:真聰明!請看老師手中的三個綵球,你能告訴我哪個表示強?那個表示弱嗎?為什麼?

生:紅色的綵球表示強,綠色的綵球表示弱。因為三拍子只有一個強,而弱拍有兩個。

師:回答得真好!

3、發聲練習:

下面請大家仔細聽老師彈奏的一個樂句,試着自己用“lu”唱一唱,感受一下它是幾拍子的?

師彈奏:3/4 5 — 4 | 3 5 1 | 7 6 7 | 1 — — ║

生:是三拍子的。

師:對,請大家用輕柔的聲音跟着老師的鋼琴唱一唱。

師:再聽。

師彈奏:3/4 5 1 1 | 1 1 1 1 1 0 | 5 1 1 | 1 1 1 1 1 0 ║出示節奏板書。

師:這是幾拍子的旋律?

生:也是三拍子的。

師:這條節奏和剛才你們聽的那條節奏有什麼不同嗎?

生:剛才的節奏很舒緩,這條節奏比較歡快。

師:很好,大家聽得很認真。同樣是三拍子節奏,可以唱得舒緩,也可以唱得歡快。下面讓我們來試一試。

師:請大家注意,三拍子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你們剛才唱的時候表現得不是很好,讓我們再試試,讓歌聲更優美。

4、節奏

出示小黑板節奏:和。

師:老師現在這有兩個不同節拍的節奏,請一個同學上來把我們剛才看到的綵球貼到正確的地方。

(學生將綵球按強弱弱的規律貼到綵球的節奏下方)

在出示節奏:

師:我想請大家分別把以上的幾個節奏正確讀出來。

玩碰球遊戲:在遊戲中讓學生將歌曲的幾個難點節奏自然的掌握。

(例)師:我的A球碰B球

生:A球碰B球

師:請同座位互相出題聯練習黑板上的節奏。

學生自由發揮。

5、旋律

師:高才大家玩得那麼熱烈,老師也即興的根據剛才練習的節奏創編出了一段旋律,想聽聽嗎?

生:想。

師:老師有個要求。請大家跟着我的琴聲輕聲哼唱,好嗎?

生:好。

師:好聽嗎?

生:好聽。

師:今天老師還要給大家介紹一首很美的歌曲,讓我們先來認認它的歌譜,看看沒有老師的幫助你們能不能自己唱出來?

出示歌曲的歌譜。

師提問:請大家找出黑板上的歌譜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那個音?

生:“5 ”。

師:有哪個音我們還沒有學過?

生:在第四線上的音沒學過。

師:好,請大家把小手拿出來,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看看第四線上的這個音應該唱什麼?

生:高音“ 2 ”。

師:很好。那它的下方一個音唱什麼呢?

生:高音“ 1 ”。

師:解決了這個難點,其他的老師就不説了,給你們兩分鐘看看誰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

(學生自己練習)

師:我們先來一起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第一遍,教師用手指每一個音,帶着學生慢唱。

第二遍,教師用鋼琴伴奏,學生聽琴慢唱。

第三遍,教師伴奏聲音較輕,讓學生自己唱出音準。並強調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師:看來我們的同學都是最聰明的孩子。

6、導入

出示歌曲插圖。

師:聰明的孩子們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麼?

生:山、雲、路、草、羊、小姑娘。

師:在這麼美的地方,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在幹什麼呢?

生:放羊。

師:還有嗎?想想假如這個小姑娘是你,在這麼美的地方放羊,你一定會感到很輕鬆、很愉快。這時你會用什麼方式表現你的心情呢?

生:唱歌、跳舞、奔跑、躺在草地上等等。

師:我們來看看圖上的小姑娘怎樣表達的呢?(老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小姑娘的嘴巴)

生:她在唱歌。

師:她在唱什麼,讓我們來聽聽。

(放歌曲磁帶)

7、新授

師:這麼美的歌曲,聽得同學們都陶醉了。下面請一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讓我們再次陶醉一遍。

師:讀得真好。這麼美的旋律和歌詞,我們怎樣能把她唱得更美呢?在演唱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生:注意休止符的停頓和歌曲情緒的表現。

聽老師彈琴,同學們在心裏默唱歌詞。

教師彈琴,學生輕聲演唱歌詞。強調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師:聽磁帶第一段,説出磁帶中的演唱有什麼優點?

生:聽起來聲音很優美,很抒情。三拍子強弱規律表現很清楚。

師:那我們再模仿第二段歌的演唱。

老師用鋼琴伴奏,學生演唱第二段歌詞。

請學生自己説出還有什麼地方表現不夠好的,比如:聲音、強弱規律。

演唱第三段歌詞,把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充,修改。

請學生説説歌詞的描寫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為了表現什麼?我們在演唱時應該注意什麼?

生答略。

8、打擊樂器伴奏

師:大家知道在我國的什麼地方,人們會養很多的羊來放牧嗎?

生:在西藏、新疆。

師:哪裏除了有羊還有什麼?

生:牛、馬等等。

師:哦,在廣闊的草原上,有駿馬在奔馳,有奶牛在散步,有羊兒在吃草,那時一幅多美的圖畫啊!可是我們現在看的這幅圖上沒有牛和駿馬,你夢能不能想辦法讓老師感受到他們呢?

生:可以用雙響筒和木魚來模仿駿馬奔馳時和慢走時的馬蹄聲。

師:辦法真好!請大家開動腦筋想想用什麼節奏來來模仿?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雙響筒:

木魚:

師: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讓我們來聽聽歌曲是不是更優美動聽了。

全班同學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伴奏。

9、總結:

師:今天我們大家共同學習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同時我們也用特殊的方式感受到了我國少數民族夥伴生活的場景,希望有一天大家能真的親身感受到那令人嚮往的異域生活。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6

各位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20xx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七課《跳動的音符》中的音樂小屋一節,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開始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音樂小屋》這首歌曲輕鬆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構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節奏,給人一種柔和的感受。描繪了“叮咚”作響的玩具小屋給人們快樂,抒發了熱愛音樂的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二、説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學生能夠用輕快甜美的聲音表達快樂和高興的心情,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過程與方法:通過帶着任務聽學歌曲,讓學生在聽、讀、唱、動等情感體驗中感受歌曲,表現音樂。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準確的拍擊節奏,並在音樂活動中掌握為歌曲伴奏的方法。

2、教學重點:本課是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一步一步的教學,所以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學會有表情的演唱。教學難點: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和最後一句音準、時值地把握,打擊樂器的配樂設計。

三、我的設計理念:

本課音樂活動的設計是以“音樂小屋”為主線而展開一系列的藝術活動。即參與音樂小列車→參觀“音樂小屋”→豐富“音樂小屋” →我為“音樂小屋”添磚獻瓦。在設計本音樂活動時,緊緊地抓住以發展學生為本,注重參與音樂實踐,注重學生的表現與創造,將知識的學習融入音樂活動之中,整個教學過程以“遊”為主線,讓學生在聽、唱、動等多項音樂活動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培養孩子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創造

四、説教學過程

首先,播放《音樂小屋》的旋律,模仿列車的律動,讓學生從愉快的'氣氛中熟悉歌曲旋律,然後通過邀請卡設置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小屋的興趣和好奇,點擊課件出示帶音樂的美麗的畫面,讓學生對音樂小屋更加的嚮往,(我們已經來到了音樂王國,這裏好漂亮啊,可是,音樂小屋只歡迎懂音樂、喜歡音樂的孩子,所以音樂小屋要考考我們……)這時出示的節奏是從《音樂小屋》中提出的難點,讓學生先自己拍擊節奏,給學生自己主動權學習讓他們充分的探索,然後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糾正,再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掌握節奏、鞏固節奏,同時提出要求,節奏接龍要接的連貫,再把課中的難點句(音樂小屋在歡迎你歡迎我)提出來進行模唱,這樣層層深入解決書中的難點!

錄音範唱:對學生適當的鼓勵(看,音樂小屋出現了,他已經在歡迎我們了,仔細聽聽,音樂小屋要跟我們説些什麼?……)歌曲的學習先進行曲調接龍(出示大歌篇)老師先範唱,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熟悉歌曲旋律,教師用電子琴彈奏學生跟唱,再以接龍的形式唱曲調(一是降低短時間內唱熟曲調的難度,二是變換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曲調不顯得那麼枯燥),然後再進行歌詞教學,教師先按節奏有感情的讀歌詞,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有感情的跟讀歌詞,(這樣為歌曲的演唱層層的做鋪墊)然後再讓學生聆聽錄音,通過在心裏記憶旋律,悄悄話的形式填唱歌詞,每一階段都給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有目的、有層次的學習,在填唱歌詞時讓學生自己找出唱的不準確的地方,再糾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還解決了預設中沒有想到的會出現唱得不準確的地方。老師範唱,讓學生評價與學生唱有什麼差別,從而引導學生有表情的、用輕快而甜美的聲音演唱,再分組比賽,即可以鞏固學生對歌曲的情感表達,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課堂的氣氛就更活躍了。

我為《音樂小屋》添磚獻瓦環節中,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同時還是讓孩子們在設置的情境中去完成,二年級的孩子對三角鐵、手鈴都並不陌生,讓學生自己嘗試敲擊合適的節奏,選擇其中的某一個或兩個節奏,全班一起敲擊為歌曲伴奏。分組合作進行三角鐵和手鈴的敲擊同時為歌曲搬走。最後總結説這次音樂會開得非常成功,音樂小屋裏面到處都是開心與快樂,希望同學們經常到音樂小屋來做客,希望音樂能永遠給大家帶來快樂,讓學生聽音樂《單簧管波爾卡》愉快地走出教室。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7

一、教材分析

歌曲《快樂寶貝》是一首歡快、活潑的歌曲,它跳躍的旋律、説唱結合的演唱形式,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歌曲的第1—8小節的節奏完全相同,四度、六度、七度的大調音程閃現在旋律進行中,增加了歌曲的動感,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跟着音樂跳起來的感覺。歌曲第9—12小節節奏舒展,旋律在高音區三度進行,使得歌曲在動感十足中增添了些許抒情的色彩。緊接着,切分節奏和附點節奏的出現,又使歌曲回到了歡快、活潑的風格上,全曲最高音出現在第16小節,將歌詞推向了高潮。最後,歌曲在“就是我”的歡呼聲中結束。歌曲中“跟着我叫”、“跟着我鬧”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與動感十足的旋律想得益彰,突出了“快樂寶貝”的主題。“嚕啦啦”的`襯詞增加了歌曲的時代特徵。

學生情況分析:

授課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共九人,一個腦癱學生,普遍智力水平為中度智力障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領唱與齊唱能否銜接得當。

2、情感目標:完整表達歌曲的情緒。

3、能力目標:律動過程中動作是否協調。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特別是有附點的節奏,附點對於中度障礙的學生來講完全理解是很困難的事所以我覺得只要會正確的打出它的節奏即可,我用了多種形式幫助完成這一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詳細描述。

二、設計理念:

根據《培智學校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講:“唱遊與律動——課程將音樂律動與舞蹈、遊戲相結合。通過音樂教學、音樂遊戲和律動訓練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覺、節奏感和音樂感受能力,補償學生的認知缺陷,提高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想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覺、節奏感和音樂感受能力,從而達到補償學生的認知缺陷,提高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

三、教法和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想、多做、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採取“寓教於玩”、“寓教於樂”等辦法。本着“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素質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在感興趣、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體現歌曲的美,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我先創設了一個神祕的“快樂城堡”裏有快樂獎章的童話故事情景,來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發聲練習:這裏我設計了一個請同學們搭乘“快樂小火車”去到快樂城堡的情景,用《火車開了》的小兒歌進行發聲練習。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發現學生對開火車的音樂活動十分感興趣因此用在這裏。

3、學唱歌曲:我用通往“快樂城堡”的五扇門,設計了五個內容,分別是

(1)幸福拍手歌。

(2)“快樂的節奏”。

(3)跟着《快樂寶貝》音樂一起舞蹈!

(4)學會唱《快樂寶貝》的歌曲。

(5)勝利!快樂寶貝就是你(發快樂獎章)。其中《幸福拍手歌》是用來做一個小小的節奏練習,為下面學習本課節奏做鋪墊;“快樂的節奏”則是學習本課重點節奏的設計,讓學生通過拍手、敲小鼓、用自己的小座椅當小鼓打節奏的多種形式,來學習和反覆練習所學節奏,這樣學習既有趣又能引導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現;接着是聽歌曲做一個小律動,這樣既初步感知了歌曲《快樂寶貝》又加入了小律動鍛鍊動作的協調性;教唱歌曲分成了三步:

一、按節奏拍手讀歌詞,

二、跟唱,學會接唱,(老師領唱學生接唱或找學生領唱其他人接唱等形式)

三、跟着播放的音樂一起歌唱。最後一邊唱一邊跳,在快樂的情緒中結束本課,每個人都戴上了快樂獎章成為了“快樂寶貝”!

國小二年級音樂説課稿 18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2、通過想象與聯想,結合欣賞樂曲,大膽創編,踴躍參與合作表演。

3、分角色進行表演,培養音樂表現力,感受音樂與形體表演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樂曲風趣活潑的特點。在樂曲感染下,熱情投入創作與實踐中,激發學生互動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實踐能力。

2、合理展開想象與聯想,創編出生動活潑、富於特徵的形象和情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總結本單元所學內容,歸納特徵,介紹形象,引出“閃亮登場”的“人物”──猴子,引出新課《猴子蒸糕》。

二、新課學習

1、聆聽歌曲《猴子蒸糕》,瞭解歌曲內容。

2、介紹背景──壯族民歌。(教師可收集壯族民歌的資料進行口述。)

3、教師出示《猴子蒸糕》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內容,朗誦歌詞。

提問:歌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情節。)

4、再次聆聽歌曲《猴子蒸糕》,對照歌詞,構思創編“音樂劇”。

5、給學生5到7分鐘時間,自由合作,分角色,分工,依據歌曲敍事情節創編“音樂劇”。

可同時安排3-4組進行。除了主演外,每組還可以安排“導演”“評判小組”“劇務”等,共同為表演出謀劃策,以提高表演效果,“分工不分家”,以增強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6、欣賞歌曲《猴子蒸糕》動畫,讓每個小組的.表演者邊聽歌曲邊構思進入“角色”。

7、《猴子蒸糕》分角色表演。

第一組表演完以後,可暫時做停歇,讓觀眾提出評價意見及修改建議,然後第二組出場。如是類推。

三、課堂小結:結合表演,對猴子與小狗的生活態度、行為做出價值判斷,深化思想認識。結合單元內容,強調進一步加強“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情感體驗,號召大家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還應樹立“尊重他人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勞動創造果實”的思想態度和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