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1.27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

9月11日,雖然天空下着綿綿細雨,但是也阻擋不了工作室成員參加培訓學習的腳步。來自中原區教研室的教研員王老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專題報告———《讓兒童生活更美好,讓兒童成長更精彩》。雖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時間,但是受益匪淺。

王老師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從理解課程、解讀教材、研究教法三個方面為我們進行教材的解讀與分析。王老師在調研聽課中發現,教《道德與法治》的老師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脱離了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侷限於書本的世界內,迴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很多老師基本靠説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課堂教學也就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未能真正從兒童的心靈深處產生觸動和影響,孩子理解不到、體驗不到、也用不到,這樣的道德學習也就成為一種無意義、無實效的學習。針對這些問題,王老師為我們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有國小思想品德教育脱離社會、家庭、學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學校生活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説到底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實際脱節、背離的原因。那設置這門課究竟是為了什麼?它承擔什麼樣的教育任務?我們可以從課程標準中找到答案,就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

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聽了王老師的報告,感覺責任重大,部編版《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強調:“迴歸兒童生活”是針對傳統德育“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弊端提出來的。傳統德育不能滿足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的內在需求,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使品德課脱離了生活實際,只有讓品德教育迴歸兒童生活,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才會使品德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我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藉教材呈現的話題、範例引導學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和優化教學內容,理解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構思能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地體現出來。這樣,教材才能用活用好。

課程標準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素養也做了明確的定位:“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教學中,我們要始終把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的核心素養貫徹德育的全過程,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能動搖。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總之,作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師,一定要樹立新的教材觀,認真鑽研教材,用好教材,把每一節課上好。

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2

9月11日上午我參加了焦作市名師工作室組織的《道德與法治》培訓活動。聽取了鄭州市中原區研究室教研員王老師的講座,收益匪淺。她從理解課程、解讀教材、和研究教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講解。最後還觀看了他指導的獲國家級獎項的課,不僅有理論的指導,還有更直觀的課堂教學。讓我對新編《道德與法治》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從而讓我懂得了怎麼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地去教,下面就談談幾點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王老師先分析了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嚴重脱離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侷限於書本的世界內,迴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人為地造成了“純而又純”的教育,很多老師基本靠説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反思我之前的課堂教學,也存在着這樣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不能脱離孩子們的生活。

專家又深入的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所在。首先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個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綜合性。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用“三條軸線”、“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負責人、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切記不能照本宣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的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藉教材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學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不能光看圖説話,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後專家結合三年級的教材給我們詳細的解讀了新教材。三年級上冊教材的學習對象是剛剛升入中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思維直觀、具體、形象。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開始形成,逐漸向深刻發展。三年級教材既兼顧兒童特點,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維含量。每個單元的問題域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道德與法治》是體現國家意志的課程,承載着重大的歷史使命,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具有其它學科課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着,老師就每一單元,每一課進行了簡要解析,讓我們對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之後,她又給我們講解了用好國小《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整體教學建議。最後老師又讓我們觀看了一節優秀的課堂實錄,讓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什麼樣的?真是到學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體驗,才能獲得最直接的感受。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要根據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搞一些適合自己本班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薰陶。老師要引領學生開展活動。玩耍也是學習,在玩中學,不是貪玩。關鍵是會玩。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玩中有收穫,在玩的過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規則,遵循遊戲規則。讓學生認識遵循規則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規則,不遵循交通規則,後果會很嚴重的。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體,美,勞中,德育為首。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讓學生懂得感恩,愛自己的學校,愛老師,愛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接納老師的不完美,接納同學的不完美。允許同學的不同,換位思考,團結同學。

引領學生髮現同學的優點,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讓學生天天誇自己的同學,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讓所有學生充滿自信,熱愛生活,愛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真正做到讓兒童的生活更美好,讓兒童的成長更精彩!

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3

8月22日,為期兩天的國小三至六年級的《道德與法治》培訓開始了,領導在培訓開始前對國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進行解讀,提醒大家認真學習,通過本次培訓對教材有進一步的理解,並把所學運用到自己以後的日常教學中,真正做到道德與法治從娃娃抓起,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釦子。

《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依據是《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綱》,在國小階段着重普及憲法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劃意識、誠信理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通過本次培訓,我對於《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用意和整體規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國小階段,我們需要摒棄那種認為法治教育就是講法條、講案例的觀念,把傳播法的理念、精神、價值貫穿於學生日常的生活當中。我通過培訓總結了該學科教學的三大性質: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

1、生活性

珍視學生的生活為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本身是學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

本課程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為課程的基本追求。

2、活動性

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傳遞和接受,以活動為教和學的基本形式。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各種主題活動、遊戲或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和主動建構來實現。

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3、開放性

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以及學生的其他生活空間;教學時間在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靈活而彈性地延展。

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對於國小生來説,行為合乎規範,要比記住許多該方面的知識、名詞、條例法規更為重要,這門課程不是要讓學生説出來,而是要他們通過自身體驗、探索、討論和總結後做出來。努力上好每一節課,真正從國小階段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及法治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全的人格體系和較高的公民道德素養,為他們以後在法治社會的生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科教材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9月11日,全縣國小三年級教師參加了《道德與法治》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雖然是網絡學習,但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網授專家的講解更是聲情並茂。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本學期我所任科目是三年級語文和《道德與法治》。説實在的,開學一週了,《道德與法治》我還沒有上過這門課程,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感覺這門學科抽時間突擊簡單講講就行,但今天聽了網絡培訓老師的講課以後,我感到上好法制課是多麼關鍵的事情啊!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地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想通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我們擔任此科目的老師們,肩上的膽子很重,我們必須把法制課當回事,還要把它上好。

二、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陶老師和章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再次感謝領導給的這次學習的機會!

此次培訓在專家和名師的精彩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理清教材中的明線和暗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用德浸潤和温暖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