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73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繪本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繪本讀後感

繪本讀後感1

在國慶期間我和兒子共同看了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他爸爸一會兒“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一會兒又“像河馬一樣快樂”。一會兒“像房子一樣高大”,一會兒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孩子認為“我爸爸真的很棒”,還在書的最後宣稱:“我愛他”,“他也愛我,永遠愛我”。本來給小孩看的書就是以圖為主,以字為輔,這本書更是每頁上的字數不超過一行,再加上幾乎天天念,每天念上好幾遍,所以我早就把詞兒背下來了,一頁一頁翻書給孩子看圖,同時給他講解圖片的意思。

孩子眼中的爸爸,通常都是非常勇敢的、無比高大的、有過人之技的,等等。所以書中的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像房子一樣高大”,“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所以,每次孩子害怕的.時候,爸爸的擁抱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最有效的“眼淚停”。而且,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崇拜的人,通常也是爸爸。父親更多影響孩子的創造力,所以讓父親來輔導孩子的數學往往對孩子創造性的發展更有效。願每位父親都能成為孩子心中聰明的貓頭鷹。

當然,因為和爸爸朝夕相處,孩子眼中的他們除了崇高偉大外,也會有我們凡人的“特色”。例如,和孩子相比“吃得像馬一樣多”、“做一些傻事”及有點兒個人興趣愛好等等。也正是因為有這些平常性的“特色”,孩子對爸爸,除了崇拜,還會有更多的親密。所以,個別爸爸喜歡在孩子面前“偽裝”一下自己,以為太“俗氣”會影響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其實完全沒必要。爸爸之所以能和孩子親密,往往恰源於彼此都瞭解真實的對方。我們每次吃飯,兒子都會嚷嚷着爸爸吃得最多,有時還會説爸爸是大力士,但就是這樣,他好喜歡和爸爸一起吃飯,好喜歡爸爸抱抱,好喜歡爸爸碩大的身軀。這些,通常是孩子能感受到的爸爸最真實的存在。

也正是這樣既高高在上令孩子崇拜、又觸手可及讓孩子依靠的爸爸,像他們心中的太陽一樣,照耀着他們,給他們無盡的温暖。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陪伴、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寶貝加油,爸爸會和你一起努力成長的。

繪本讀後感2

當我第一眼看到《驢小弟變石頭》這本書時,心裏便充滿了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一個驢子為什麼變成了石頭?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驢小弟是一頭快樂的小驢子,他和爸爸媽媽生活在燕麥谷的松果路上,他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收集樣子特別的小石子。故事從他找到一顆火紅的,閃閃發光的小石子開始,那天下着雨,他在雨中找到了這個小石子,雨順着他的背滑下來,於是他説“真希望不要下雨了。”他話音剛落,雨立刻的停了下來,太陽也出來了,所有的東西都是乾的,像沒下過一點雨一樣,驢小弟覺的這一定是小石子的魔法,為了證明,他把小石子放到地上説:“希望再下雨。”結果什麼也沒發生,於是驢小弟把它拿起來,又説了一遍,這次天空立刻烏雲遍佈下起了傾盆大雨,原來這真是個有魔力的石子。他可高興了,他想着這石子太神奇了,要什麼有什麼,帶回家爸媽一定很高興,誰知道半路上遇到頭獅子,驢小弟情急下把自己變成了石頭,獅子走了,沒有危險了,可是驢小弟不能回家了,他變成了石頭,驢小弟的爸媽可急壞了,到處的找他,怎麼也找不到他,他的爸爸媽媽盡力想讓生活和以前一樣,可是以前的生活裏面有驢小弟,現在失去了他,是不會一樣的。過了一年,驢小弟的爸媽去野餐,無意中發現了驢小弟,在小石子的魔力下,驢小弟變了回來。驢爸把小石子放進了保險箱,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覺驢小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很強,一追到底,反覆的驗證石頭的魔力,這種精神可以用在學習上,對不明白的事,不會的`題,反覆研究。鑽研,但是驢小弟遇到危險時不冷靜,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把自己變成了石頭,讓父母焦急萬分,擔心受怕。如果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考慮全面,不會化解了一個危險又來了另一個。這也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愛,他們是那麼的在意我們,那麼的愛我們,儘管驢小弟都走了一年多了,他們還是念念不忘,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我們走哪兒,父母的掛念就在哪兒,我以後不能光想着自己,也關心我的父母,注重他們的感受,不能像驢小弟這樣。?

繪本讀後感3

好書是適合捧在手上一讀再讀的,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美國作家伯納德韋伯的《勇氣》。這是一本繪本,漂亮的插圖,簡單的文字,其中所藴涵的道理卻很多很多。我反覆咀嚼書中的文字,看似簡單的文字卻讓人回味。

勇氣是什麼呢?作者對勇氣作了詮釋:

“勇氣,是你第一次騎自行車不用安全輪。”“勇氣,是你有兩塊糖,卻能留一塊到第二天。”“勇氣,是你知道一個大祕密,卻答應對誰也不説”……

書中,35種可貴的勇氣,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馬戲團裏“空中飛人”的'表演,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上探太空,下探深海,這也是令人敬畏的勇氣。而改掉小小的壞習慣,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總之不管是哪一種,勇氣就是勇氣。

《勇氣》帶給我許多的感觸和共鳴,讓我不斷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我在環湖花園游泳館學游泳時,聽到媽媽讓我和夥伴比賽誰有勇氣——從岸上跳下1.8米深的游泳池並游回淺水區這個近乎“無情”的命令時,心驚膽戰的我連腿都瑟瑟發抖了。是媽媽不斷鼓勵我的眼神,是教練示範標準的動作,讓我終於鼓起勇氣,小心地踩到泳池的邊緣,再也不猶豫,往下一跳……哈!我成功了!這就是勇氣!、

當我第一次作為升旗手上台演講時,我的心別提有多緊張了。是台下一千多名同學讚賞的目光給了我無比的自豪和自信。我被授予升旗手緞帶,望着胸前鮮紅的緞帶,我的心中也升騰起一團火焰。我向前跨了一步,在熱烈的掌聲中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演講。這就是勇氣。

在生活中,勇氣無處不在。“5.12”地震時,林浩不顧自己的安危,從地震廢墟中背出兩名同學這是令人敬畏的勇氣;“11.15”膠州路火災中,消防員叔叔奮不顧身,衝向火場,救出了許多居民,這是令人敬畏的的勇氣;撿到錢包抑制住誘惑還給失主,這是平平常常的勇氣。

掩卷沉思,哦,我明白了——不管是哪一種,勇氣就是勇氣。因為勇氣是一種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獨自越過困難堆成的高山;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克服生活的磨難;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就能成為命運的主宰,揚起勝利的風帆……

繪本讀後感4

這篇文章叫做《安的種子》,很早以前就看到過,一直記憶猶新,這次看到就拿他轉出來給還沒有看過的父母。

我們的孩子從來不拿自己媽媽和別人媽媽做比較。

所以,媽媽們,我們也不要對孩子説,“你看人家誰誰誰怎麼怎麼樣,你看你……”

這句話最傷害孩子的心,每個人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也不要説給孩子聽。每個孩子都最愛自己的媽媽,在他們眼裏,無論自己的媽媽有什麼缺點,無論媽媽愛大吼大叫還是温柔體貼,都可以接受,都不影響孩子對媽媽的無條件接納和無條件的愛。

每個孩子都是這樣,看到自己的媽媽,眼睛都會發亮,會跑過去張開雙臂,迎接自己最愛的媽媽。孩子都可以做到這樣,為什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做不到呢?

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和孩子約定一個鼓勵的動作,可以是摸摸孩子的頭,可以是一個擁抱,也可以是一個拍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只要孩子有一個小小的更正,隨時隨地,鼓勵一下,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讓孩子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很重要。

有緣看到《安的種子》的人們——無論你是不是準備將它讀給孩子聽——也許都應該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輕輕地念給自己聽。然後想一想、再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得到過“千年蓮花的種子”?!

這個標題寫的非常的棒,回想起來,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用了太多的比較,“誰誰家的孩子考試比你好”,“誰誰家的已經鋼琴10級了”,“誰誰家的這次考入了北大”,然後末了再加一句“你怎麼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這些已經習以為常的話,我們可能料不到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多麼大的影響。

換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經常冒出來這些話:“誰誰的媽媽做菜比飯店還好吃……”,“誰誰的爸爸是哪個公司的老闆,一年賺100多萬”,“誰誰的爸爸,他生日的時候送給他一輛寶馬”,“誰誰的家裏,每年都要出去旅遊3次”等等……末了再加一句“我的爸爸媽媽怎麼這麼沒用?” 試問作為家長的你感受會如何?

希望父母能從小種下一棵種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就好。雖然需要你的精心澆灌,但發展成什麼樣子是沒有參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麗,百合一樣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必定也有他獨到的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長,還等不及開花就夭折......

繪本讀後感5

貝塔閲讀分享會的本期主題是“我是誰”。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組織……在全國各地的線上讀書分享會做得如火如荼,各創始人圈錢圈到手軟的時候,貝塔還在這樣慢慢的,只做線下,不收費,看“無用”之書。

好了,廣告時間結束。

今天本着“閲讀實踐”的原則,給各位大朋友們安利了一本繪本《佩澤提諾》。

“佩澤提諾”源自意大利語Pezzettino,意思是“小片、小塊”;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小小的一塊橙色方塊。

可是因為它的朋友們都好像是大個子,所以它常常懷疑,自己是某個大個子身上的一小塊,而不是它自己。

它問遍了身邊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大塊頭,自己是不是它們其中任何一個的一部分,大家都説不是。直到佩澤提諾去了砰砰島,一不小心摔成了很多小小的碎塊,它才發現,原來自己和大塊頭們沒什麼不同,也是有很多小小塊組成的。

這本書除了“發現自我”這個本身的主題外,其實還有了點科學和哲學的韻味。

在科學家的世界裏,萬事萬物的構成都是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

在哲學家的世界裏,萬事萬物的形態根本都離不開“唯物”、“唯心”的爭論。

在人類認知學中,缺陷最大的盲點是關於自我認知的盲點。

在我們出生以後接受的教育裏,不單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接受的都是去認知外界事物,從來沒有接受過對於自我認識的教育,從來沒有人教過你是誰,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如何學習才能成為“自己”。

我們所有的自我認知都是一種感覺和感觸得出的結論,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因為所接觸的外界環境,身邊的人和發生的'事故等等讓我們產生“迷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我們生於這樣一個處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

現實不能給我們任何答案。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境。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學問和知識,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對我們所置身的時空環境,我們總是儘可能想知道更多。當努力尋找答案時,我們樂在其中,並且發現它引人入勝(或許這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在?)

繪本讀後感6

《打開繪本之眼》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的大作,讀完以後印象深刻的是第1章和第6章。

第1章裏闡述了“首先要去感知”的重要性:

1 通過體驗通過感知去學習語言;

2 不斷培養孩子的感性,感受越深思考越深,語言也與生動;

3 只有耕耘好感性的土壤,才能培養出敏鋭捕捉實物本質的心理能力;

4 通過視覺、聽覺,將印象、聲音和語言融為一體。

這一部分的內容及本章的其他內容其實是告訴家長為什麼進行繪本共讀,當然美好的親子共讀體驗才是鬆居直老師最推薦的原因,借用老師的一句話“歡樂就是生命,就是生存的力量”。

第6章我覺得是很實用的一部分,這些教會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如何去共讀,共讀不是簡單的拿起一本書念給寶寶們就行了,在開始共讀之前,家長要對即將共讀的繪本進行仔細研讀,首先自己對繪本有深刻的感受,才能在閲讀時用豐富的富有感情的生動語言去講述,才能把這種美好體驗傳遞給孩子(那種教育性的説教繪本除外哦)。具體的方法在第6章都有詳細的説明,這裏簡單的記一個自己體會到的方法的outline:

1 首先先讀圖,不要去看文字

a)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仔細閲讀,觀察線、形和構圖(它們的組合隱藏着敍述故事的力量);

b) 注意圖章的細節,捕捉細節;

c) 注意觀察畫面的流暢性,就是觀察畫面間的連續性和變化,是否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是否具有戲劇性效果。(一本好繪本,光看圖就能讀懂故事)

2 以上方法讀完圖,再來閲讀文字。要一個字一個字大聲朗讀。讀文字也要注意故事情節和結構,通過這個兩個要素判斷繪本的適應年齡(故事長短不能作為依據)。文字也要足夠生動(留意文的敍述效果是否像用眼睛看那樣生動),如果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孩子腦海中的影響會中斷,孩子也會有理到故事世界之外。(説明性的文字是繪本的大忌)

此外,可以找別人讀給你聽,像和共讀中的孩子一樣去關注圖,能夠更好地對文和圖進型整合,體會文字給畫面注入生命的感覺,讓聽得人感受到插圖敍述故事的趣味。繪本讀後感我好生氣繪本讀後感

繪本讀後感7

在過去的一年半育兒生活中,我看了很多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捕捉兒童敏感期》、《窗邊的小豆豆》等等,也給孩子讀了很多很多書,不過繪本買的少也讀的少,原因是字太少不知道怎麼讀,哈哈。

有幸的是在上個週末參加了兩天的“繪本講師訓練營”,我認識到了繪本的魔力和魅力,原來繪本這麼有趣,圖畫是那麼的美,故事是那麼的寓意深遠,不禁被深深的吸引了。

課堂上老師發了《繪本之力》這本書給我們學習,一打開前言就看到一個悲傷的故事,作者“柳田邦男”在生命中遭遇巨大心靈磨難時,是繪本故事打動了他,他沉靜在一本小小的繪本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欣賞着一副副清新優美的.圖畫,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創傷慢慢的癒合了。

讀到這裏特別有共鳴,或許每個人愛上閲讀都有一段難忘的經歷,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因為成績不好,心情苦悶壓抑,一個偶然的機會走進學校的書店,隨意的翻着一本三毛的書,從此以後,迷上了三毛的浪漫愛情故事,愛上了閲讀。

閲讀對我來説,在痛苦、迷茫、困惑的少年時期,為我提供了一個精神的避難所,在不懂得自我排解,沒有人理解時,躲進書中,和書中的人做朋友,為他們歡喜和憂愁,暫時忘記學習的壓力和苦悶,獲得一點喘息的機會。

長大以後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好好讀書,偶爾翻翻雜誌,心理變得越來越浮躁,靜不下心來閲讀,直到有了孩子,瞭解到閲讀對孩子特別好,出於愛孩子的心,堅持每天為孩子朗讀;慢慢的發現自己與書的關係變得親密了,有閲讀的渴望了,讀後感.這一年多在給孩子買童書的過程中,順便給自己買了很多書,學到了很多知識。重拾了學生時代閲讀的愛好,和孩子一起養成了閲讀的習慣,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了。

“柳田邦男”在前言最後一句寫着:

“如果大人不總是把繪本置於身邊,不經常親近閲讀,怎麼有資格勸説孩子來閲讀繪本呢?”

從今天開始,我和孩子的書單再加一項最重要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

繪本讀後感8

《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來自愛爾蘭作者山姆·麥克佈雷尼的讀物在別人的介紹下,我與孩子迫不及待的一起分享了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栗色兔子和大栗色兔子在臨睡前的一段對話,可愛的小兔子用盡自己所有的想象力向大兔子表達了它是如何的愛大兔子,大兔子也告訴了它愛小兔子,在最後小兔子認為自己贏了並沉沉的睡去時,它不知道其實大兔子的愛遠遠多於它。

讀完故事兒子歡喜雀躍的學着小兔子的樣子,而我的心裏卻是有的感觸。這個温馨、充滿愛的小故事,雖然短小,但卻能觸動人心裏最柔軟的地方,讓我感到愛的偉大,愛的温暖。愛,充滿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的中的分分秒秒。每個人心裏都有許多許多的愛,我們對父母的愛,對孩子的愛,小時候對老師的愛,長大後對朋友的愛,等等數不勝數的愛,無時不刻的温暖着我們。

小時候我們懵懵懂懂,只有對爸爸媽媽的喜愛,對爸爸媽媽的依賴,長大後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所有華麗的文字都不能完美的表達出父母樸實又真摯的愛。他們為我們操勞一生,將能給予我們的東西,哪怕是一口好吃的,都給了我們。我小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時,我和弟弟總能吃到好的,當我們偶爾也奇怪為什麼爸媽都不吃那些好的時候,也會問:“媽,你怎麼不吃啊?”媽媽説:“我不愛吃,你們快吃。”我們便信以為真的自己吃起來,長大後才明白這是父母不捨得吃留給我們啊!每次想起這些點滴總覺得心裏酸酸的,總覺得自己虧欠父母太多,給予父母的愛不及父母給予我的一丁點,總希望能讓他們的老年生活能過得更好一點……

現在自己也是一個孩子的父母了,很自然的成了母親的另一個複製體,雖不再需要省出吃的給孩子,但是對孩子的'愛卻是沒有絲毫的遜色於自己的母親,並且伴隨着兒子的長大,這愛與日俱增。我希望我在兒子的生命中,既是母親,也是朋友,在充滿愛與平等的環境中讓他成長。有時候他一邊走路,會突然問我:“媽媽你喜不喜歡我呀?”我告訴他:“當然喜歡啊!”他會很高興的蹦蹦跳跳的走路,煞是可愛。同時也深深感到他對我的眷戀,幸福的感覺。不期望他能明白多少我對他的愛,只願他能快樂的成長。

故事就在大兔子的一句:“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裏,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裏”結束了,雖然小兔子和大兔子比賽誰的愛一些並沒有分出勝負,或者説他們都贏了,但當很愛很愛一個人時,愛就不再是可以衡量的了,它只是一種感動,一切行動。

繪本讀後感9

我和媽媽最近一起讀了《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這是一個繪本故事。而且是人人都讀得懂,也聽得懂的故事,小故事很有趣,讓我讀完還想讀。其實故事是由一塊普通的藍料子開始的,主要講了慈祥的爺爺即聰明又心靈手巧,總是能把舊的看上去可以扔棄的東西重新變成新的,哪有神奇的魔法一樣,使人看見了,聽見了有一種吃驚不小的感覺,總是奇蹟不斷。我們也能像爺爺那麼能幹嗎?在普通的生活裏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嗎?

我來説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吧!當約瑟還小的時候,爺爺為他做了一條奇妙的毯子。這條奇妙的毯子不但舒服,而且很保暖,還可以把惡魔通通趕跑,不過約瑟漸漸長大 了,這條奇妙的毯子也變得老舊了。約瑟的媽媽説毯子太舊想把它扔掉了。約瑟説:“爺爺一定會有辦法的。”於是他就跑去找爺爺,爺爺一看説這料子還夠 做……就喀吱喀吱縫進縫出很快一件奇妙的外套就做好了。過了不久,約瑟又長大了,奇妙的外套也變得老舊了,媽媽又想把它丟了。可約瑟還去找爺爺, 爺爺又用同樣的辦法把外套變成了背心。接下來爺爺又把背心變成了奇妙的領帶,領帶又變成了手帕,最後手帕變成了鈕釦。有一天鈕釦不見了消失了,即使是爺爺 也沒辦法無中生有呀!第二天約瑟去上學,拿起筆在紙上刷刷的寫着,他説這些材料還夠用……於是就寫成了這個奇妙而又精彩的故事。

我還特別喜歡這本書的圖畫,因為在這個故事的每一幅圖下空有一個小老鼠的家庭,畫面上的他們沒有髒乎乎的下水道,他們每一隻小老鼠都有自己的房間,每間房間都很漂亮,哪裏的一切都充滿生活氣息,那麼温馨,那麼幸福,最主要是它們也忙忙碌碌着,在用爺爺剪下來的零碎布做牀單,窗簾,桌布,還有衣服等等,用勤勞的`雙手把自己的家庭裝扮得漂漂亮亮,看上去真甜蜜。真是美妙極了!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深深感到我的爺爺也是同樣愛我,經常給我買我喜歡的東西,從來不罵我,我好幸福,我也愛我的爺爺。還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養成節約不浪費的好習慣,更要認真學習,像約瑟的爺爺那麼聰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動動腦筋,多想想辦法,這樣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也能像爺爺那麼能幹,在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繪本讀後感10

認識繪本,還是在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當時,幼兒園的老師推薦了一套名叫?東方娃娃?的繪本。我一向比較喜歡閲讀就給兒子買了一套。沒想到,兒子拿到手就愛不釋手。就連我也被裏面

優美的圖畫,簡單有趣的文字給吸引住了。只不過不同的人讀出的感覺不同而已。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本名叫?狐狐?的繪本。

《狐狐》講述的是一隻名叫“狐狐”的小狐狸的故事。小狐狐從“靜悄悄”的家走抽進喧鬧的世界,自然界的各種聲響在它的眼裏像是一首美妙的大合唱,於是它開始模仿、演唱,嘰嘰嘰喳喳喳,嗡嗡嗡 嚶嚶嚶 一聲清脆,一聲低鳴,一陣低沉,一陣高亢。每每讀到這,正在學説話的女兒便會不厭其煩的重複一遍又一遍。而它的行為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全家再也捕捉不到獵物。這時故事情節出現第一個懸念:聖誕節的夜晚,狐爸爸帶着全家去雞窩,會一無所獲還是滿載而歸?這時,作者以極其幽默的想象設計了故事的情節——爸爸媽媽用繩子捆住了小狐狐的嘴巴,順利地捉到了食物。第二個懸念則是在狐狐全家被獵人抓住之後產生的:狐狐一家的'命運將何去何從?作者再一次用超乎常人的想象讓故事得以延續,狐狐用特別的方式救出了全家人,並從此一舉成名,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狐狐》這個故事中有趣的畫面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每一個細節都透露着作者的精巧構思。比如小狐狐家中的浴缸、爸爸的搖椅,甚至抽水馬桶上拉繩的吊環都是可愛的小鴨子造型;在描寫小狐狐全家肚子餓得“咕咕”叫時,畫面中並沒有出現狐狐全家,只是很形象地在馬桶裏畫上了蜘蛛網;狐狐演唱感動獵人時,作者直接將狐狐放到了月亮上,深藍色的背景,閃爍的星星,讓人彷彿聽到了寂靜的夜空中傳來的歌聲。像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每一幅都可以帶給人無窮想象的空間。而女兒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再講一遍,再講一遍......

這是一個崇尚包容和個性發展的故事,給孩子最好的發展就是給與他最廣闊的空間。而我們作為教師,就是要用一雙慧眼發現並培養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

每天晚上回到家,和女兒坐在牀頭,靜靜體會繪本帶給我們的樂趣,感受其中簡單的快樂,驅走一天的疲勞,回到兒時的童真,淨化我們的心靈,這何嘗不是一種天倫之樂呢?

繪本讀後感11

“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這句話是《我爸爸》這本繪本讀物的第一句話,也是始終貫穿整本書的話。僅僅這一句話,就讓我彷彿看到了一位慈愛的、偉大的父親,他是孩子的驕傲。家長們,你是否是孩子的驕傲呢?孩子們,你們應該都有一個很棒的`爸爸吧!

“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孩子,你眼中什麼最可怕呢?只有童話故事中的大野狼了吧?因為你爸爸把你保護在他的城堡(我們的家)裏,你爸爸為了你什麼都不會怕,他會為了你戰勝一切困難。孩子,其實爸爸他還是有許多怕的東西的,他怕你生病,他怕你不開心,他怕你啊終有一天失去父母的陪伴,一個人覺得孤獨……爸爸什麼都不怕,是因為他愛你;爸爸怕許多東西,也是因為他愛你。

“他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還會走高空繩索(不會掉下去)”,因為他要跳給你看,他要走給你瞧;“他敢跟大力士摔跤”,是不是看台下有你?“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鬆鬆就跑了第一名”,不用説,你肯定在終點處給他加油呢!對不對?

你的爸爸不一定“吃得像馬一樣多”,也不一定“遊得像魚一樣快”,但在你的眼裏,他也一定有特殊的地方吧!

“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能夠輕輕鬆鬆地把你抱到懷裏、扛到肩上;他“也像河馬一樣快樂”,因為他要把快樂傳遞給你。我想,你的爸爸一定很棒!

爸爸有時會幫助你學習,加減乘除不在話下,他真是“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別不理他,他把頭髮梳成笤帚的樣子,那是在逗你開心。你的爸爸真的很棒!

你的爸爸可能舞跳得不夠柔美,歌唱得不夠動聽。但是,孩子,你是不是特別喜歡看爸爸跳舞、聽爸爸唱歌?因為他是在為你舞蹈、為你歌唱。你的爸爸真的“踢足球的技術一流”嗎?重點不在這個,重點是爸爸他在陪你玩兒,他想讓你天天快樂成長。

他常常逗得你哈哈大笑,對不對?

你的爸爸可能與書中講的不太一樣。但是,他真的很棒,對不對?

你愛他,對不對?

孩子呀,請記住,爸爸他可能不夠完美,但他為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因為、也只是因為:他也愛你,永遠愛你!

繪本讀後感12

——媽媽,我從來不拿你和別的媽媽做比較

《安的種子》是一本頗有禪意的繪本,每個孩子都是千年蓮花的種子,尊重它原來的樣子,鄭重地給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過程。

老師父分給本、靜、安每人一顆古老的蓮花種子。

“這是幾千年前的蓮花種子,非常珍貴,你們去把它種出來吧。”

拿到種子後……

我要第一個把它種出來!本想。

怎樣才能種出來呢?靜想。

我有一顆種子了。安想。

(對本來説,種子是否會發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個”!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如果不是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教導孩子要力爭第一,孩子可能就會成為本。)

本跑去尋找鋤頭。

靜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種子裝進小布袋裏,掛在自己胸前。

本把種子埋在雪地裏。

等了很久,本的種子也沒有發芽。

(萬物皆有時,生有時,長有時,衰有時,亡有時。本追求第一,卻不知道萬物有時,萬物有序。)

等不到種子發芽的本憤怒的`刨掉了地,摔斷了鋤頭,不再幹了。

我一定會種出千年蓮花的。靜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廟門外的雪掃一下吧。安想。

靜去查找種蓮花的書籍。

安去集市為寺院買東西。

靜將選好的金花盆搬來,放在最温暖的房間裏。

安接着清掃寺院中的積雪。

靜用了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小心的種下了種子。

安和以前一樣坐着齋飯。

靜的種子發芽了,靜把它當成寶貝,用金罩子罩住它。

(不以它本來的樣子愛它,而是以我要的方式愛它,足以害了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靜的小幼芽因為得不到陽光和氧氣,沒過幾天就枯死了。

(種子發芽需要陽光和自由,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

晚課後,安像往常一樣去散步。

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

不久,種子發芽了。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綠葉。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陽光下,古老的千年蓮花輕輕的盛開了。

(我們的孩子,何嘗不是一顆千年蓮花的種子?對他燦爛盛開的祝福和期望裏,我們是否給對了生根發芽的時節?是否武斷的拒絕了滋養他的陽光和氧氣?!)

繪本讀後感13

女兒在上繪畫課的時候,我在教室外讀了這本繪本。看到這本繪本,覺得很棒,這本書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愛哭泣?孩子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其實他們也不用知道為什麼。因為只要他們的家長讀懂這本書並將給他們聽就夠了!個人認為這本書其實更適合家長反省自己。

女兒會因為各種理由哭泣,每天很多次,我很討厭孩子哭鬧,長時間處於那種聲音環境會令人暴躁不安,負面情緒也會越來越多。我會因此對孩子發脾氣,這時她的哭泣不但不會停止,反而會更大聲、更激動!其實是我將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了孩子,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讓孩子停止哭泣並不難,這主要決定於家長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一顆糖、一個玩具、一個動畫片可以讓他們停止哭泣,可是我們怕有了這次還會有下一次,怕哭泣成為孩子要挾家長達到目的`的工具。但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真的真的只是單純的哭泣,打針怕疼、夜晚怕黑、想要擁抱、想要陪伴……

有一天我終於想明白了這件事,哪個孩子不在童年時哭泣,童年是該哭泣的年紀,孩子用最單純的方式表達情感,也用最直接的方式釋放壓力!

女兒今年六歲了,從以前一天哭十幾次,到後來一天五六次,到現在一天哭一次、兩次或者一次都不哭。她在成長,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接納這個世界,我能做的就是陪伴。我會經常告訴她,你想哭就哭吧,別憋在心裏!

女兒的街舞班裏有個男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就放聲大哭,他的媽媽訓斥道:“男孩子哭鼻子多丟人!”我告訴他媽媽,孩子六歲是該哭泣的年紀,他的委屈、不安、失落都可以靠眼淚帶走,我們都見過小男孩哭泣,但我們很少見到小男孩的爸爸哭泣,因為成年人懂得如何控制情緒、釋放壓力。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內心情感,這是我們家長該思考的。不要讓孩子太早的關掉與家長情感溝通的大門,教會他們如何釋放內心的壓力與焦慮,而不是全部憋在心裏。

我想對女兒説,親愛的寶貝,無論你什麼時候想哭,媽媽都願意陪在你身邊。當然,我知道你在一天天長大,會學會更多情感宣泄的方式,不開心時可以聽音樂,可以拉小提琴,可以運動,可以看電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聊天吃大餐,但只要你需要,我就願意傾聽,願意陪伴,願意做你的樹洞,永遠永遠!

繪本讀後感14

7月來了,家有小兒的父母們,暑假模式也將隨之開啟,是否早已謀劃好一些長長短短的旅行?旅行是難得的膩在一起的時光,也是難得的共讀時刻,最好帶上幾本輕便的書,適合大人小孩一起看,和旅行最配的書,莫過於日本繪本大師安野光雅的《旅之繪本》了。

《旅之繪本》是一套邊走邊畫的“無字手繪旅圖”,細密線條點點勾勒,淡雅水彩緩緩流淌,一個孤獨的旅人,漫無目的`地遊走,幽靜的村落,連綿的綠地,古老的城鎮,熙攘的集市,記錄風景,更記錄風景中的人。

因為安野光雅下筆極度細膩,畫面信息量又大,最初這套繪本是孩子爸借來看的,沒想到當時4歲多的女兒也十分感興趣,一頁頁反覆觀察揣摩,並發現了畫面中隱藏的一些小祕密。這讓我驚歎於圖畫的力量,孩子因為不識字,沒有失卻天然的讀圖能力,反而能更投入地品味圖畫;而成年人除非對繪畫或藝術有偏好,多數人並不會好好看一本圖畫書,或者看了也看不出所以然。

《旅之繪本》中有取之不盡的內容,“具有驚人才華的知性藝術家”安野光雅,將諸多世界名畫、建築名勝、歷史名人、經典電影以及童話形象畫進了風景,這也讓閲讀成為有趣的發現之旅,你會在英國看見牛頓被蘋果砸中,在中歐看見作曲的貝多芬和纏着繃帶的梵高,又會在丹麥遇見賣火柴的小女孩……前後場景中精心設計的連貫情節也是本書一大樂趣,這一頁中的洗衣婦,在後來收起了衣服;而那個抱着酒桶的人,在下一個場景中給人倒出了一碗酒。時光流逝中普通人的日常,被作者一一收入畫中,又散落在豐盈浩瀚的風景中,人物讓光景更温軟,有着窩心的美好和淡淡的傷感。

安野光雅始於上世界70年代的旅行,竟然像今日牛掰驢友般逍遙和隨性——“我選擇去旅行,不是為了增長見識,而是為了迷路。”真是羨煞循規蹈矩、不預訂車票酒店就不敢抬腿的我們。翻開《旅之繪本》,對安野光雅的豔羨更是綿延不絕,他竟然是自駕船和騎馬去旅行!當那個從海上來的旅人,越過多佛海峽,在異鄉的原野上休憩沉思,你就知道,他又要開始無法預知的美妙旅程了。

不着一字,卻勝過千言萬語,《旅之繪本》是那種“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的書,女兒經常會翻出來開始新的發現之旅,道路無限延伸,越過山丘,跨過河川,穿過漫無邊際的青青草地,生命就是一場旅行,重點是,旅行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繪本讀後感15

大馬熊和小睡鼠相遇在了一片夕陽照耀下的原野。大馬熊用小紅墊子交換小睡鼠的笛子,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有聽到美妙的音樂。

小睡鼠提出,拿音樂和它交換笛子,用指路交換讓他揹着,用幸運石和他交換跳舞,用幸運石交換讓他搖樹上的榛果,全部兑現成功。幸運石是一顆,他用他兑現了兩次,真是一隻絕頂聰明的小睡鼠。

大馬熊答應了小睡鼠一個又一個的“看似合適”的交換。特別是小睡鼠拿出幸運石讓他跳舞時,其實此時的大馬熊已經跳得頭暈眼花,撲倒在草地上,但為了小睡鼠的喜歡,他還是又跳了起來,歡呼着狂舞,直到筋疲力盡為止。

當小睡鼠第二次用幸運石讓他搖果子時,大馬熊也有過一絲絲猶豫“這不是我的嗎?”但馬上他就拋掉了這個想法,用力去幫助小睡鼠達成願望。

最後當卡在樹上的幸運石掉了下來時,他温柔慷慨地把幸運石送給了小睡鼠,他説:“送給別人東西的感覺很不錯。”他用幸運石交換一種幸福的感覺。

小睡鼠被他的大度,他的友情感動了,把“灑落在水裏的月光”和“風的細語”送給他。大馬熊把“花香”和“紅色,綠色,黃色,藍色”各種色彩送給他。

從此他們成為了朋友,一起採花,一起雨中嬉戲,睡鼠教他笛子,大馬熊把他放在手心摘果子,把一隻腳給他做小船在水中游。

故事簡單,道理“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也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但是還是被這本書吸引,故事用隱喻的`方法,細膩地再現了生活中的兩種人,是那樣的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一句“送給別人東西的感覺很不錯”久久迴盪在我的腦海和耳畔。活在當下的人,又有幾人找到了這種很不錯的感覺,不包括那些有錢買名的人,因為有所圖,有目的,我相信這種感覺不會像大馬熊那樣單純、精粹、幸福。

我們會選擇送給什麼人東西,在我們眼裏的親人,貴人,高人,能幫助我們的人,能帶給我們幸運和幸福的人。不禁自問,又有多少回我們會選擇,和我們沒有金錢和仕途、利益關係的朋友、鄰居,甚至是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些暫時不如意、暫時不方便的人。

人心,人性,總是在不經意間自我拷問。

做人要學小睡鼠,在感受到大馬熊的寬容和大度時,拿出自己的全部的一顆心,拿出自己所珍愛的東西相贈;心中的善良,只是暫時被遮蔽,在有些温暖的時刻能夠被喚醒,被擦亮。

做人要學大馬熊,儘管有些時候被所謂的聰明人看成“傻子”,但走過年輪,自我心懷坦蕩,寧靜幸福,經過時間的淘洗,身邊會有一幫善良、真誠的人越來越愛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