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通用21篇)

來源:文書谷 3.02W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通用21篇)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

正值端午,一家人團圓的日子,我們這羣大學的兄弟們又聚在一起,卻是陰陽相隔,痛心疾首。

就在兩個月前阿俊結婚,大夥聚一起還在感慨,要聚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還約好六月聚你的新婚單身趴,而如今卻成了永別。

生命總是那麼脆弱,生死離別是人生中不得不經歷的事,雖然心中淡然,卻終究會來得猝不及防。

回想過往,自己近距離接觸死亡已有四次,那種死裏逃生後的竊喜和後怕,讓我很早就懂得珍惜當下所擁有的`。

前幾年有個同學問我,怎麼看你人家結婚你都好像有到場?在我看來,或許大部分人的一生就兩件重要的事,一個是結婚,一個是死亡。或許每一次重逢都將是最後一次,又何嘗不能在自己能抽出時間去做一件件有意思的事情。

珍惜當下,心中無憾,才能活出生命的通透。

現在回家時間越來越少,喜歡和家裏老人待一起,聽他們説説話或一起發發呆,總能得到心靈的慰藉。

趁現在有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些不做會後悔的事,當某一天面對死亡,也就釋懷了。

紀伯倫説: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祕,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祕。生和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

好好活着,好好死去!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2

阿圖·葛文德在這本書中討論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衰老和死亡。初拿到這本書,我沒有馬上讀。面對這樣一個敏感的話題,我內心是拒絕的,避之不及。而且,在二十歲的年紀,衰老和死亡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有一天無意中翻開讀了一段話,就被深深地觸動到,當即決定開始讀這本書。

葛文德圍繞衰老和死亡討論了三個話題:養老、臨終醫療和善終護理。從葛文德的文字中,我欣喜地看到,無論是罹患絕症的病人還是衰老脆弱的老人,好好活到生命的`終點不是不可能的。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改變觀念。我們在對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殘酷的失敗,是沒有認識到,除了安全和延長生命,他們還有其他優先考慮事項,譬如避免疼痛或不舒服,儘量保持頭腦清醒,偶爾能和家人外出,實現個人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覺。通過改變每個人生命最後階段的可能性這一方式,我們有機會重塑我們的養老機構、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對話。

有一些有意義的改變正在發生。對於老人,可以有比療養院更好的東西,譬如輔助生活。遭遇死亡,可以有緊急搶救之外的其他選項,譬如善終服務。患上絕症,醫生、病人及其家屬應該通過一系列談話,考慮清楚什麼時候從為時間而戰轉向爭取人們珍視的其他事物。

關於衰老和死亡,我們越早思考越好!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3

是鏡子起皺了嗎,剛取下來的耳環放哪了,姨媽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光顧了,聲音怎麼不清亮了,眼睛怎麼也開始模糊了,曬曬太陽竟然睡過去了,半夜如廁不小心摔倒骨頭碎了,吃的越來越少了,睡睡醒醒對晝夜沒概念了,總閃過從前的事認不得眼前的人,死在醫院或自己家,在搶救時或睡夢中,掙扎了很久或只疼了那麼一下。終是能親身確認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

有一天想到終會經歷以上。如果此生未得意外青睞。

自身變老、他人幫助、從家庭到療養院的轉變、姑息治療、善終服務、解釋型醫患關係、最後告別的勇氣…書中的常識,是集慈悲、人道、人文、現代醫學於一體的理論研究,可是實踐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當下國內的醫療大環境以及傳統觀念的桎梏中,即使是一個從醫多年慣看病、死的`老人,在面對自身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本能的求生欲也可能使他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兒女明知不可卻不加規勸的順從,也只能是用孝敬為痛苦推波助瀾,也同時深陷其中。

衰老和死亡,它們已經一前一後在路上。希望以後,不介意嘴角笑出的大括號,會選擇住進療養院,能和信任的醫生成為朋友,看見後輩漂亮小姑娘會咯咯地説“像我”,偶爾數落一下坐在餐桌對面的老頭兒,還是會嗔怪被玫瑰花刺扎傷了手,在一個晴日的午後,翻開年輕時的日記讀一讀,然後鋪開紙張,平靜地寫下遺書。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4

衰老與死亡於每個人而言是不可避免會觸及之事。但對於它,我們可否瞭解過思考過?又或者,我們從來都習慣性的傾向於選擇迴避,而回避最終又會帶來什麼?《最好的告別》帶我們瞭解衰老與死亡的常識,思考生與死的話題!

通過作者清晰順暢的語言描述,我們會明白:生命的最後時刻,有時候挑戰得不償失。忍耐着那些無法憑希望使之消失的限制,患者與親人都在不忍中迴避着、幻想着,身心在疼痛中不安着最終,未及告別卻終成永別,逝者在傷痛中長眠,生者在目睹至親忍受傷痛的折磨中耗盡了心力,那些還未及完全消散的傷痛情緒也終於在幻想灰飛煙滅之時隨着遺憾肆意在心中迷漫,甚至化作塵埃遺落於未來。那些日久難以平復之傷痛,或許只是因為對於最後的告別,我們從未去認真思考過,以至於在自然不可抗拒的衰老與死亡面前,我們只會深感自身的渺小,暫時還難以忍受那樣的傷痛與心的不安。

面對侷限,我們尚未強大到能理性去思考,思考如何善終,如何告別!我們尚不能像文中作者的父親那樣不帶幻想地看待它們、不假裝它們比實際情況要好――不粉飾太平。

細細想來,“不幻想、不粉飾太平”,何其不易!思之且行之,需要跨越的東西何其之多!這樣的跨越,何償不是來源於對生與死的深刻思考與認識。書中這句話説的好“思考死亡不是為了好死,而是為了活的更好”!

“活的'更好”,為臨終者大限之前的善終,了無牽掛得以安息,為生者了無遺憾,未來身心安詳。就如作者在書中所描寫的那樣:“我們幸而能夠聽到他講述他的願望,聽到他跟我們説再見。通過有機會做這些事,他讓我們知道,他的心境安寧。這也讓我們心境安寧。撒完父親的骨灰後,我們又默默地在河面上隨波逐流漂了一陣子。當太陽蒸發了薄霧,我們的骨頭在陽光照耀下温暖起來。然後我們示意劃手可以走了,他撿起了船槳,我們向河岸駛去”

最好的告別,就是為這樣一份心安吧!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5

在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説想要看看《最好的告別》,然後告訴自己好好活着。

在第一次讀完以後,改變了自己單純的這種想法;現在,第二次讀完這本書,覺得這本書,糾正了之前的問題、回覆了當下的問題、揭開了以後的問題。

終其一生,我們要承擔各種各樣的告別,不僅僅是詩人筆下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類生離的告別;還要承擔“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死別。亦要承擔自己和自己的告別。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

我們大都喜歡“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我們排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面對總會感慨歲月如梭,自己一轉眼就長大的事實;卻總會忽略身邊漸漸變老的他們。當有一日,面對垂垂老矣的他們。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是選擇送他們去養老院,還是選擇讓他們在家中安度晚年?

這一話題,曾是演講的題目,曾是辯論的主題,很難説,哪一種是正確的選擇。對於此,因為老人地位的淪陷,因為子女的以愛為名,因為社會的壓力,因為太多的不確定性,會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局面。

正如董卿所言:“所謂父女母子一場,終究有一別,就讓我們一起懷着倒計時的那種心態,珍惜在一起的日子。這是一個空缺,但更是圓滿。”

喜歡一句歌詞,我能想到最爛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喜歡一句詩句,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

不曾忘記纏綿病榻的爺爺,有着奶奶的貼身照顧;不曾忘記爺爺在離世的時候,拉着奶奶的手,問奶奶:“我走了,你怎麼辦?”奶奶説那是爺爺今生最温柔的時候,奶奶説,我會好好活着,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去找你。

我們期待,同年同月同日的離開;但我們總不可避免的面臨,一個先走的困局。如何做到與他或她的告別,也是一種心的考驗。或許我們都曾想過,若有一日,面對疾病纏身的自己,我們會選擇怎樣的方式優雅的跨過生命的終點?我們會選擇把命運交由醫學、技術和陌生人來掌控,還是選擇在親人的陪伴下,躺在自己熟悉的家裏,安靜離開呢?

不曾忘記,同學身受癌症折磨,日漸憔悴的模樣;亦不曾忘記,自己在醫院的病牀上,拉着媽媽的手,和媽媽説:“我不想要來生,也不想要長壽,只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不要經歷病痛的折磨。”

曾想象,在未來的'某一日,躺在鋪滿陽光的牀上,嘴角上揚,慢慢闔上眼睛。這是自己所想的最圓滿的告別。

對於生命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期待,對於結局,我們大都寫不下最好的圓滿。或許有一日我們會面臨全身插滿管子的離開,或許我們沒有痛苦的離開,無論哪一種的選擇,都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告別。我們只能在自己所控制的範圍,做到最好。

無論衰老、無論疾病,都是我們終將面臨的問題。此書,僅以讓我們瞭解,讓我們思考,也讓我們有例可借。

遵從內心的聲音,尊重親人的選擇,多一些傾聽,少一些“以愛為名”的綁架。

努力做到最好,便好。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6

對於醫學工作者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我們一直都搞錯了。我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保證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實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我們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無論什麼時候身患重病或者受傷,身體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同樣的:你怎麼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後果?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你願意做哪些交易,不願意做哪些妥協?最有助於實現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麼?

本文末,譯者詳細的概括了本文的`內容,不在贅述。我主要講看完這本書對我的兩點啟示。

1、為什麼看這本書?一直想要了解奶奶的內心世界,以及對待奶奶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懼,那不是一種每天都處於恐懼的狀態,而是在你吃飯時,看書時,跑步時等等不經意間的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會擊敗你所有的堅強。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對待奶奶和自己的處理方式。感謝阿圖作者。

2、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去看待醫療對人的影響。以前理解的醫療就是要延長病人的生命,這也是我理解的醫療的終極目的,但卻忽視作為人才是醫療的目的。延長生命是好事,然而人之所以是人,不僅要追求活,而且更想要追求的是活着。文中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告訴我們,相反,為了延長生命滿身插滿管子去維持生命,不如採取姑息治療讓即將離去的人好好的度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説起來簡單,但到底什麼時候採取善終服務,這對於生人,醫生來説都是一個挑戰。你不知道這個決定對不對,適不適合。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7

在我過往的三十年中,歷經過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爺爺的離開,那種親人般離去私心裂肺的痛還長留心間。去年,我更遭受過我的第一個孩子在我腹中,未滿三個月就已經胎停的打擊。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離去及其愛人的永別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這是都我不可迴避的事實。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面前,無能為力。

於是我拾起了這本書《最好的告別》。作者阿圖本身是一名醫學工作者。在書中既有作為醫者的專業角度,也有作者作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書更多的是對讓我們很羨慕美國完善的養老機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無趣的講述養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還有作者的父親在罹難腫瘤的案例,我讀到最後真的是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關於衰老,首先我要承認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想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了就要承認,但是在老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優雅從容的老去,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坦然地去放手。

關於死亡,我從來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會死去,再也見不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就會感到一種難以呼吸的痛。我們總以為我們時間多到無聊,總以為有時間讓我們任性一回……誰讓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呢?現在的我,時間不在是“畢業遙遙無期”的那種慵懶,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緊迫感,我也終於意識到生命從開始就已經意味着結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嘗試,多經歷,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為我還有還多未完成的心願,可能真的捨不得死,因為留下太多遺憾。在書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對死亡的勇氣,雖然在死亡面前,我們是那麼的無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

結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學教育工作,在中學階段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死亡,消除和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明確健康和生命的意義。類似C同學的慘劇將不會在學校發生。更重要的要學生尊重生命的價值。瞭解死亡並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並不會讓人消極和悲觀,反而會促使人更加積極地思考該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氣,更有尊嚴的走向生命的終點。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別離,當臍帶被剪斷那一刻,寶寶和媽媽經歷了第一次“別離”。斷奶,寶寶和媽媽的第二次“分離”。上學時我們的第三次“別離”,孩子的青春期,我們的第四次“別離”。愛情使我們第五次的“別離”。永別是我們最後一次“別離”。一次次別離,一次次成長。

皮像再漂亮也會衰老,不變的應該是有趣而深刻的靈魂。多看書,看好書,也是變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8

《最好的告別》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國養老的發展趨勢。幾十年來,從救濟院到療養院,養老外部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但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嚴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終點到來之前,什麼是最重要的?“有一個覺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魚一樣。”這樣的.問題逐漸引起關注,改革人士們不斷探索出不同的新的養老之路,例如輔助養老機構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踐行。在傳統的養老院當中,安全生存作為第一要務,“老了但對生活的要求不能僅僅是安全。”在這些新型的養老機構當中,老人可以感覺像在家裏一樣,而不是像在機構中被各種規則所約束。例入引入兒童,動物,植物,“用兩條狗,四隻貓,一百隻鳥發起的革命”,“抗擊養院的三大瘟疫——厭倦感,孤獨感,無助感”,讓老人們的價值感得以體現,使其心靈得到滋養,實現最大可能的自主,免於強迫和限制,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中,書寫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講述瞭如何面對人生盡頭。醫學在面臨這樣的狀況,是放手,還是全力救治?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故事的訴説,讓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終點是多麼艱難。“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廁所”理解和接受人終有一死這個事實是需要勇氣的,同時也需要學習如何去面對——不光是自己,還是家人。在這一刻,選擇是多麼的艱難。

這是一本非常嚴肅的書,作者採用科學研究的態度,引用實證研究結論,儘量客觀、科學的陳述事實與闡述觀點。但同時,那一個個脆弱而真實的生命時刻,也常會人淚光閃現。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9

前段時間,在放寒假的時候聽説了一本有意思的-《最好的告別》,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的醫生,表面上是一本關於醫療的書,但當你讀完也許會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看這樣的書會不會太早,但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看的一本書。不論你是小孩還是大人,反而我覺得更早的去了解這樣的事情,對自己的人生也會有更多的認知,這是一本可以讓每個人成長的書,強烈推薦!!!

老實説應該沒有人可以戰勝死亡,當死亡降臨時每個人都會害怕,但死亡又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無一倖免。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離開這個世界,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既然每個人都一樣,那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會不能接受呢?

在這本書裏有一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當作者那時還是一名住院醫師時,有一位老人因得了癌症入院治療。這位老人的妻子也在幾年前癌症過世了,當時老人看着插滿了管子,呼吸機的妻子離開時,他告訴兒子:“當他生病時就不要治療了,不要讓他有太多痛苦。”可當現在兒子讓父親再好好考慮是否要進行有這巨大風險的手術時,老人説到:“難道你要放棄我了嗎?”最後老人因為手術後難以恢復而過世。當時是作者親手拿下了老人的呼吸機,看着他漸漸的離開人世。

事後作者也在書中感歎這件事的諷刺,明知道風險和痛苦,卻為了僅剩的生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老人不做手術可能還有一定的時間,而有的.時候這樣有風險的治療只會加快死亡的降臨,看來我們都要學會知足就好。其實我們總是因為害怕而失去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書中也一直在告訴我們,當病人經過治療是不可能在回到以前的生活常態,那我們為什麼不能認命呢?去好好享受自己剩下的時光,去完成自己還未完成的“夢想”,而不是在醫院裏願老天的不公,既然你體面的來到這個世界,那也要體面,平靜的離開。

在這本書中,作者用崩潰來形容死亡。崩潰是情緒一瞬間的爆發,而我們的生命也如同情緒一般跌宕起伏,當到了一定的積累就會不堪重負的崩塌,生命就是這樣的脆弱。很多年長的老人都害怕死亡,害怕生病,久而久之死亡成了我們不能觸及的話題,可誰不怕呢?只不過沒有人想要承認自己就要離開,可這世界上的每一人都在慢慢走向這個終點,不管你是18還是80。

死亡,疾病,離別,也許並沒有這麼可怕,當你越告訴自己你害怕,你就會越怕,只有人真正明白才能無所畏懼。我想可能我們只是需要一份勇氣,和對自己的心理安慰吧。

我很幸運在17歲的時候能閲讀這本書。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不想承認自己已經長大,老去,甚至死亡就近在咫尺,暮然回首,一切都已煙消雲散。既然人都是要面子,愛尊嚴的,就讓我們好好的雲淡風輕的去面對吧!

既然時間是有限的,那就努力不要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留有遺憾,活出自己最好的樣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讓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價值,這一切都是我們最好的安排。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0

作者是一個美國醫生,印度後裔。寫的三本書依次是《醫生的修煉》《醫生的精進》和《最好的告別》,大約能窺見一位醫者的思考。這本主要講的就是臨終醫療和養老問題。

儘管醫學進步解決了很多健康問題,但是不可否認還有非常多的未解難題。過度醫療一方面是醫生這個職業的定位,總是盡一切努力延長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對於醫學問題的不瞭解,以致於懷着過多的不切時機的期望,過度治療後不但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反而因為藥物併發症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

書中把醫患關係分為三類家長型、諮詢型和解釋型。家長型的醫生懶於溝通而自行決定治療方案;諮詢型更像銷售,擺出貨品、全憑患者自行選擇,似乎有些不負責任的意味。而解釋型是作者所推崇的醫患關係。

解釋型醫患關係首先需要醫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溝通,從而發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為珍重的事務,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經受治療之苦,有人不想承擔一點點手術的風險而選擇保守治療,有人更看重生活質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幾周……瞭解了患者的需求後,醫者在據此制定配套的治療方案,這個過程中醫者不像是技術人員,而更像是陪伴人員。書中作者提到的幾位解釋型醫生,也的確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醫院度過生命終點的患者,又如何應對年老體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討論的另一個問題——養老。

除開子女護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夠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況鉅額的養老院花費和老人被虐待的報道是現實存在的。讀後感m書裏提到了非常偉大的兩個人,一個創造性地設立了公寓模式的療養院,讓老人們能夠擁有獨立自主空間的同時,能夠得到足夠的生活和醫療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攔地在療養院裏養了兩條狗,四隻貓和一百隻鳥,讓老人們能夠開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書,我都無法想象是怎樣的人能夠有這樣善意和創造力。

人是慢慢變老的,一個個的身體零件開始逐漸出現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補補不以為意,但總有一天機器會突然罷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長度外,生活的質量和尊嚴或許更為重要。

如何優雅地跨過生命的終點?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錯的解決方案,圖書館借的書,該還了,準備買一本偶爾翻翻。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1

生命,尊嚴,死亡……阿圖葛文德的這本《最好的告別》的標籤讓我在閲讀的時候一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確,死亡離我們很近,是每個人終將走過的宿命。但,我們要怎麼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麼?從生物學的角度,身體裏大多數細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還有人説,人會經歷三次死亡,當最後一個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這裏強調的是人的影響力;相似的説法還有文學家臧克家先生筆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裏更突出一個人的貢獻。

這本書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他先告訴,無論是從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質量上,我們對病人無微不至的,為了讓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顧未必對患者真正有用。在這一部分作者期望説服讀者,並不是活得越長的人生越有意義,以及現代醫療設施,比如手術,化療,很多時候並不能延長生命,甚至會讓情況變得更糟。而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本來就難以一概而論。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並提出“人們的優先需求顯著改變,他們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關注當下,而不是未來”的觀點,試圖説明幸福感讓一個人的人生有意義,而在醫院治療的方式顯然無法讓人幸福。

接着作者從美國現有的制度,或者説存在的機制,提出讓病人活得更好的兩種可能。在有活力的療養院裏,病人們能儘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接受臨終服務,讓一個人在臨死的最後時間裏儘可能舒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較兩種方式,我認為他們只不過是運作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他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病人儘可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説到想要的生活,其實真的不那麼容易獲得。第一,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這種生活不是簡單的可以複製的。這也是療養院的困難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説出自己不想要什麼,卻很難講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樣容易導致的結果是,病人總覺得不滿意(畢竟身體每況愈下是一個事實),更難得到自己想要的。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終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幹什麼”尤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類似於“有什麼可以替換的東西”,但我喜歡管這個叫生命的判準,或者底線,理解為一個人決定最想做的事情,最無法割捨的事情是什麼。可是這一點,自己尤不知道,何況是在危機時刻做決定的家人們?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治之於我最大的意義,在於他讓我開始思考我生命中難以割捨的東西是什麼?我在腦子裏搜索了一圈,答案還是不知道。我覺得,這樣子其實是有一點可悲的。

所以,為了讓人生更加豐富,為了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好好學習,出好作品吧。這樣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説出,自己這一生裏,最重要的是什麼。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2

看了美國作家阿圖·葛文德所著的小説《最好的告別》,幾度想哭。小説原名為Being Mortal作者是名醫生,他在書中寫到醫生和病患的關係,書中筆墨大多在老年社會學問題上。

近年來,全球老齡化問題日益顯著,各個國家也在積極地解決老齡人“衰老與死亡”的問題。面對老年人生活習慣以及不能自理時所採取的應對措施。從古至今,每個人彷彿都在追求“長生”,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都在進行自我欺騙。

作者的父親也是名醫生,年暮之人不願承認自己衰老的事實,即使人老了,也想保持自由,不願被限制,更不願讓別人照顧自己,害怕成為家人的負擔。只有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時,才會接受別人的幫助,甚至在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光裏,也不希望全身插滿管子,那樣對病人來説,實在痛苦。

作者用發生在自己身邊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尊重病人。可是現在有許多家庭一再違背病人的意願,不惜付出一切,挽救病牀上的親人,哪怕病人甦醒過來,成為植物人,家人也情願。

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同事外公去世前,那會老人已經意識不清,在昏迷中。醫生問老人的三個女兒接下來繼續手術還是用藥物,老人的三個女兒知道父親的病情,她們不希望父親在生命的最後還在疼痛中度過。她們是我見過的最理智的病患家屬。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人在生命的.最後能感受得到疼痛嗎?答案是能!子女為了讓父母多活一天,寧願讓老人身上插滿管子,有些家庭不惜傾家蕩產,他們這麼做是極不理性的。我家也面臨着祖母的養老問題,她年事已高,身邊沒人照顧,爸媽又不能時刻在她身邊,她走路傾斜容易摔倒,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幾乎沒人知道。

今天坐車回家時,一位老人走路不穩,顫顫巍巍的,聽力不怎麼好,和乘務員交流都是問題,他獨自一人坐車,旁邊沒有家人陪着,看到此,我眼睛濕潤了。老人的境遇讓我想了許多,兒女也需要工作,沒時間陪老人看病,讓人有點心酸。可見養老問題,現在急需解決。

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在一次訪談中,回憶到他最後悔的事情,便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身邊,想着能更好地照顧他們,卻適得其反。父母離開了生活了幾十年的家,來到他的新家,從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環境,他們一直在努力適應,生活的並不順心,但又不想給子女造成困擾。

現在好些年輕人把年邁的父母接到身邊,不管他們能否適應,不問他們的想法如何,只是單純地認為自己給父母安排的就是最好的。何為“孝順”?讓父母的老年生活裏高興順遂,不強迫他們尊重他們的想法,方可稱之為“孝順”。

作者阿圖葛文德在小説中描寫到醫患關係有三種,分別是:診斷型、諮詢型、解釋型,作者在書中還寫道:對於醫學工作者的任務是什麼……我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保證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實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我們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真希望國內和國外一樣,也有專門的“臨終”服務,這個詞聽起來不怎麼吉利,可確實是醫院所不能呈現的服務。“臨終服務”的工作人員。他們受過系統的訓練,也懂得基本的救助常識。他們從病人的心理出發,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他們並非只將“病人送走”,而是在病人的有限時間裏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病人心情愉悦地度過生命的最後。最開始讀到作者所説的“臨終”服務時,我不太能理解。總覺得國外人沒有人情味,病人還在病牀上,便想着接下來的事,未免太操之過急了。

讀到作者所寫的更多病例,越來越能理解作者所描述的“臨終”服務了。截止到目前,國內的醫療水平還趕不上國外,但國內的醫療水平也在繼續發展,預計以後老年人老有所養,老齡化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3

習慣了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閲讀,就很難再沉靜下來讀完一本書。於我而言,這事還不算難,看書是我的愛好。“果然還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讀更多書,像是活了更久”,這是到目前為止,看過的最喜歡的書評。

最近在讀美籍作家阿圖·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別》,作者還有另一個身份——外科醫師。全書站在醫生的角度探討如何迎接、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即衰老與死亡。該書一度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阿圖·葛文德除了是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可這些並沒有引起我的興趣,而是被書中的一句話吸引,“一個60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簡單的陳述句,卻有力的擊中內心,愈發增加了我對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終將衰老的無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話題因為過於沉重,幾乎不會被提及,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中,不會有人教我們怎樣去應對它們的到來。去年夏天因為身體不適住院就診,在ICU(重症監護室)住了兩晚,臨牀是一位高齡爺爺,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氣聲以及反覆重複的話語,讓我深刻感受到變老或者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在美國以及當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國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學醫生這一現狀,是值得全社會都該去思考的問題。在美國,身體還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獨自生活,獨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交際圈。兒女也會定期探訪他們,可如果一旦身體健康狀況變得不再良好,一切都會發生改變。

當我們衰老到不能照顧自己,進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時,該用什麼方式繼續有尊嚴的活下去?書中提及到養老院、療養院等等機構,但隨即作者也提出這些機構的弊端,它們與監獄有着相似之處,生活在一個被允許的範圍之內,會有人監督你按時做每件事,包括吃飯、喝藥和睡覺,日復一日,超出範圍之外的活動是不被允許的。我們老了但對生活的要求不能僅僅是安全,針對如何平衡善意的保護和自立的尊嚴,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晚年生活的伊甸園裏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護,有價值的生活也是我們需要的”。書中關於在生命最後階段的人什麼時候該努力醫治,什麼時候放棄治療,也提出了相應的觀點,作者試圖通過自身豐富的.醫師工作經驗讓讀者理解個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終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終點”。

思考死亡是為了活的更好。作為凡人,我們都將面對人生的終點,我們離告別還有一段旅程,在最後的階段到來之時,望內心能更從容。讀完這本書,我並非從此不再害怕衰老與死亡,還是會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經歷的時候,大家都一樣。生而為人,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狀態,也是我所理解和定義的最好的告別,對我來説,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4

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朋友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影響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阿圖葛文德。

作者飽含深深的人文關懷,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探討了有關衰老和死亡這一大眾都很避諱的課題。雖然該書是一本偏醫學類的書籍,但卻非常的真實、感人。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常常忘記時間的流逝,也開始反思自己對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觀點。

普遍認同的一種看待老人的觀點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樣。我也一直深深贊同。但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這種觀點背後的意味:我們是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會有哪個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看待,覺得自己是更為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覺得自己都是對的,老是愛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小孩的言行舉止進行指導,評判。那對於老人呢,也是一樣。把老人當做弱勢羣體,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導評價老人,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反正我都是為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老倆口平時老喜歡往地裏跑,即使是在天氣很熱的夏天。然後我們就特別義正言辭地“指責”爺爺奶奶:在家裏呆着休息多好,萬一中暑了怎麼辦。而且還心安理得地覺得都是為了他們好。奶奶有時歎氣説自己老了,沒用了,是我們的負擔。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裏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麼總是這麼悲觀呢。看了這本書後,有一點能夠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對以前自以為是的“我都是為了你們好”而感到羞愧。

變老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種能力,失去曾經構建起的人際關係等等。對於這一系列失去的過程我們最多隻能盡力理解,卻無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老人也一樣。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艱難地調整、改變,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無意義的,他們希望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爺爺和奶奶。他們去地裏幹活,只是想去做自己還力所能及的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想讓我們覺得他們是沒用的。這也是他們的尊嚴。

我們總是覺得衰老和死亡離自己很遠,因而很少去關注和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可是我們的親人已開始慢慢地從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經步入老年,他們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無論身心都需要做出艱難的調整,如果作為子女、孫輩的我們,能夠對於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瞭解,應該對他們也就會多一份理解,然後陪着我們最最親愛的人更好地應對他們生命中的轉變,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更進一步,我們終有一天也都會面臨衰老和死亡。其實換個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為有了衰老才會顯得特別美好;生命也正是因為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貴。正視、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實也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把握年輕,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後,有幸從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將這本《最好的告別》真誠地推薦給所有願聽我分享的你們。願有更多的人瞭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們的親人更好地應對生命中艱難的轉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彌足珍貴的生命。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5

最近對了一本書叫《最好的告別》,我緩慢的讀完了這本書,然後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 Mortal》,“凡人”,我們啊都要去面對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阿圖醫生講的是關於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卻不是從面對自己的衰老出發的,是告訴我們如何面對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開始還可以自己生活,獨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慢慢的開始不那麼靈活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強獨立生活;再然後反應變得有點遲鈍,容易被騙,需要子女幫忙來做決定;後來變得容易摔倒,好起來變得很困難,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後失能失智,連子女都無法照料,需要療養院。殘酷的是,不論是我在寫這段文字還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時候,都是希望他們能夠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們需要什麼呢?我們沒有想過,社會也不能提供這樣的幫助。阿圖醫生提到很多人在做這樣的嘗試,希望提供一個地方,能夠讓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樂,也能夠提供一些醫學上的幫助,讓老人依然能夠享有自由、尊嚴、快樂。即便是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一些療養院,醫生和護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動,要安排作息,按時吃藥,限制行動,只是活着。那我們必須要考慮,父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該怎麼做呢?同時想一下,現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覺得一個人多好,到老的時候真的是能夠很好的生活嗎?

其次是“病”,年老的時候,各種病症都找上門來,不論是慢性病還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進了醫院,我們都沒有去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蹟治好了,人的身體也不會恢復了,不論是放療還是手術,都不能讓你繼續回到自由生活的狀態了,同時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這就是生病帶來的必然的後果。我們不能説醫生給的治療方案欺騙了我們,給了我們虛假的希望,只是説現代醫學還不能解決這些事情。我們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瞭解,那些對生命存活意義不大的手術要不要做,在知道手術可能帶來反作用的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我們或許需要聊一聊他們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樣活下去,能夠為一場手術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最後是“死”,我們總要學者去面對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術枱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長生命,只為了呼一口氣,最後死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做。很多人權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選擇了一個服務叫”善終服務“,減少痛苦,輕鬆地死去。而我自己還沒有能夠真正的面對這一點,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真的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如何告別?很艱難,但踏出這一步,一定會放下很多事情。記得奇葩説有一集的主題是“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活下去“,正反雙方的觀點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講故事,講自己親人離世時的痛苦與遺憾,告訴你他們面對的時候不知道才是更好的,讓人揪心難受的同時也要想想其實自己也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或許也可以有坦然面對這一切陰晴圓缺的勇氣,祝願你我都能有這樣的幸運擁有這份勇氣。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6

我一直覺得我是開心的,快樂的。

從咿呀咿呀説話,到跟着老師學拼音,學漢字,學英語,一直都在成長,一直都在進步,眨眼間讀完了二十年書。從穿着褲襠開始走路,到村口的石頭山上滑下去,褲子的屁股都磨出兩個洞洞,慢慢的學會了打乒乓球、打網球、踢足球,甚至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門晨跑,父親語重心長的説:“不要跑的太過了,不惑是道坎。過了這道坎,人的巔峯也就過去了,要注意保護自己。”父親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記得他十八歲就遠離家門闖天下,練就了一身的經驗和閲歷,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氣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來發現他的記憶力衰退,視力變差,聽力下降的很厲害,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擾着他。看着他滿頭的銀髮,花白的鬍子,因年長而鬆弛的皮膚,走起路來也不再精神抖擻。不得不感歎:父親老了。

母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經常忘記了鑰匙放在哪兒,經常忘記了冰箱裏的食物。衰退的記憶,變形的體型,衰弱的智力,突然發現,我母親怎麼就是這個樣子呢?原來只要教育兩個孩子就可以了,現在要教育四個“孩子”了,小孩子越來越好教,老孩子越來越難教。

《最好的告別》,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自己好好的審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們會發現自己真的老了,電視廣告裏的`腰痠腿痛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間發現自己老花了,不再擁有那雙洞悉社會的眼睛,忽然之間發現自己耳朵也背了,從未背叛的耳朵也不靈了,就這樣,通向世界的大門變得越來越窄,如同慢慢地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井裏,一天比一天深,離井口越來越遠,任憑你再怎麼呼喊都無濟於事。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更加多的責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撫養,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開始慢慢嫌棄這個眼花耳背的父親?

老了,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別肉體的勇氣,以及做好告別肉體的準備。總有一天,還是要告別的。不管是自己極不期望的方式,中風、大小便失禁、滿牀的大便、口齒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圍一個人都沒有;還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歲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後躺在牀上一覺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7

作為開年第一本書,《最好的告別》完全有理由勝任這份榮耀。此書是由作者[美]阿圖·葛文德創作的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作者直面常人不願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分別通過以下幾個內容來解讀美國社會對老年臨終關懷及服務的看法:

第一部分:獨立。

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年人似乎並不特別為孩子的離開而難過。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家庭規模從上個世紀平均7個子女,逐漸下降成為三個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問題的時間至少推遲了十年,甚至更久。當我們還未發現問題前,也許就已經不用再操心了。

在亞洲人的傳統觀念裏,年邁的母親獨自居住被視為讓子女丟臉的事情,而這樣的觀念正在被改變,獨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與其説老年人喪失了傳統的地位和控制權,不如説他們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權,現代化並沒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賦予人們,包括年輕人和老年人一種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這種完全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崩潰。

醫生的工作是維護病人的生命質量。這包含兩層含義,儘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擾,以及維持足夠的活力及能力去積極生活。對於一個老年疾病專家,雖然無法阻止身體和心智的變老,但是有辦法使這些問題更容易處理,並至少避免某些最壞的後果。

而老年病學,他要求我們每個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癒的情況,我們將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變,來重塑衰老。我們當然會儘可能維持並延長老年人的壽命,但是當多種疾病到來的時候醫生也許也束手無策,甚至採取措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三部分:依賴。

高齡老人,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們似乎屈服於這樣一個信念,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性,有價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們從未屈服,許多老年人奮起反抗,在每個療養院和輔助生活機構圍繞人應該具以生活的優先考量和價值觀都在發生着戰鬥。但是幾乎沒有一所療養院的工作人員會跟你一起坐下來,努力理解這種情況下生活對你到底意味着什麼,更不用説幫你建立一個家,一個使得真正的生活變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臨人類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最終將要面對的就是這種後果:各種社會目標的機構,這些目標從來不是對居住其中的人們要緊的目標: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價值?

第四部分:幫助。

也許養老院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卻常常是子女們最後的無奈之舉。老人們被迫居住在僅能盛放簡單生活物品的房間裏,周圍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復始,老人們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甚至剝奪了他們的想法、生活方式。

該洗澡的時間就洗澡,該吃飯的時間就吃飯。老人們渴望着一扇門:一把能鎖上的門。甚至會選擇在家和養老院輪流居住,以尋求最後的妥協。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沒有變得不開心,而是隨着年歲的增長快的程度提高,他們比年輕時更少焦慮,壓抑和憤怒。他們只是覺得失去了做人最後的尊嚴。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8

近日得知一大學女同學因病離我們而去,心痛不已,那麼年輕那麼開朗的人,就這樣倉促地走向生命的終點,沒想到大學畢業的離別便是永別,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斷斷續續用三天時間看完了這本《最好的告別》。

生命是一條單行線,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漸喪失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我們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我們如何追逐純美的境界?完美永遠無法抵達,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親阿塔瑪拉姆·葛文德醫生,當他發現自己患有脊髓惡性腫瘤後,沒有像其他病人那樣進行常規治療,卻選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終服務,並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當競選了扶輪社區總監,參加59個俱樂的會議及演講活動,還跑遍了面積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區,更是會見了多達3700個地區扶輪社會員,甚至是在死亡臨門時還參加了兒子的畢業典禮。

雖然最後他也經歷了一段時間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選擇了坦然面對,選擇自己做生命的主,放棄了在生命最後由現代醫學器械帶來的無謂的掙扎和傷害。既然無法撼動時間和宿命,就讓生命積聚力量,把今天過到最好,而不是為了未來犧牲現在,這才是面對生命應有的態度。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19

這幾天北京的氣温特別冷,加班到很晚出來,一種透徹人心的涼。風也涼,心也涼,十月氣温突降的北京特別適合討論死亡。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想面對的話題。無論是告別自己的軀殼,還是告別身邊最親的人。《最好的告別》這本書的作者用一個個温情但是真實、殘忍的故事,捫心自問也問我們一個深刻的問題:什麼是最好的告別?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温暖還是用技術手段延長生命?醫療手段是真的萬能的麼?作者用他温暖的筆,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一、我們需要更多看護老人的專業人才。

正如李開復説的,未來十年,ai也許會消滅很多職業,但也會催生很多職業。一些低端重複的職業會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關懷、需要個性化服務的職業會出現。就如書中所説,美國每年有不到300名的醫生完成老年病學的培訓,遠遠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學醫生,更不用説滿足未來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醫生護士和社工也是同樣稀缺,供應情況也不樂觀,除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情況也沒什麼兩樣。老年病因為情況複雜,困難重重,反而成為很多醫院被取消的病種。但這不是正確的,整個社會需要在老年病醫療和看護上投入更多的金錢和人力。讓人成為人,而不是機器,可能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職業發展變化。

二、在老年,獨立生活是一種奢侈,也是一種積累,駕駛技術是必須。

正如書中寫到:就這樣,在一個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頭,一位老人開着車,紅燈亮起的時候,他把車穩穩地停下來,在應該打燈的時候打燈,轉彎的'時候不會急剎車。但實際上,85歲以上的老人司機發生致命車禍的危險,比十幾歲的司機高三倍以上,高齡老人是路上風險係數最高的一類司機。幾個月前退休銷售員喬治在洛杉磯被控過失殺人罪,她誤把油門當剎車,把她的別克車開向了農貿市場的一羣購物者,導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傷,他86歲。

書中的老人,雖然已經87歲的高齡,但是會開車,這極大增強了他獨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儘管這樣做的風險非常高。

在老年時代,能夠有健康的身體,自我照顧,有足夠的金錢養活自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我們看到很多新聞報道,有很多農村的老人,因為沒有足夠的照料,怕給孩子增加負擔,最後只能選擇自殺,其實,如果沒有很好的社會支撐,沒有很多的職業供應的話,老年的境況是非常悽苦和悲慘的。尤其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為了子女犧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時候的心裏狀態和情緒狀態非常差,很多人覺得自己不該活着,不該成為子女的負擔。給這樣的老人一種精神支撐,讓她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哪怕是為了他養的狗,也要好好或活着,這也是一種剛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這種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務的努力。

三、攜手相伴,找一個愛你並且你愛的人,度過餘生。

讀到這段,我突然間很感動,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歡的兩隻,都有這樣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這樣的一個人,朝夕與你相伴。正如書中寫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間還有他們私密的,幾十年來從沒停止過的對話,他從照顧她之中得到了極大的目標感,而他同樣在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極大的意義,彼此的實際存在,給他們以慰藉,他為她穿衣服,協助她吃飯,散步的時候,他們手牽着手。菲利克斯説那是他們最珍惜的時刻,他感覺他們比過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相知相愛。

老伴,老伴,老來相伴。我看完了這段和隊友説,你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你的,做你的眼睛,枴棍和你的耳朵。隊友説,就你照顧人的水平,估計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氣死的......

鍛鍊身體不是可選項,是必須要選擇的項目。因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顧你已經到晚年的父母,還要照顧你自己,你的伴侶。衰老是一系列的喪失,而我們只能努力去對抗他。

如此看來,人生不過短短80餘載,現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體還聽話,心智還健全,就去活到淋漓,盡情揮灑吧,寫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這些都是你們垂垂老矣時可以回憶的幸福點滴,儲蓄金錢和美好記憶,永遠不晚!

順便説一句:今天距離2019年還有83天。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20

最好的告別,讀到這個題目時,我便想哪有最好的告別啊,人們都是因為身邊那個人的羈絆才存活於世,如若離開,哪種告別都不算是最好的告別。

阿圖醫生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醫學在怎麼發憤圖強,依然無法擺脱一個很確定的結局,那就是永遠也無法戰勝死神,生命的最後一課必定是衰老與死亡。文中剛滿50歲的葛文德把目光聚集於人類的衰老與死亡的逼近與應對,他將自己的感慨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他講妻子姥姥高齡獨居的故事,這位老人從自信走向自欺,再到可悲的歷程;講一對醫學專家夫婦一步一步邁向衰老棧道,親歷失明、失智、生活品質逐漸下滑,最後滑向深淵;講一個有創意的社區醫生突發奇想改造傳統養老機構的故事;還講述了普通養老機構的各種死角與盲點。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可這件事是經不起琢磨的,仔細一想發現除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以外,對於死亡我們一無所知,有時,我想我現在其實已經死了,而我現在的生活是對所有過往的回憶,是我要留下這一生過往的一份記錄,雖然是無稽之談,可依舊深信不疑,或許是年齡還小對於生死毫無概念可言,認為生就生、死就死,可轉念一想又很傻,如果真對生死無謂,怎會拼命的好好生活。戀生惡死是人之常態,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是否財富五車,又或是庸庸碌碌,這都無法改變個體生命必死的`事實,人生最後的考題是如何面對死神的召喚、恐懼、沮喪以及憂傷是人之常情,再堅強、再豁達的人在死神面前也無法高貴、從容起來。現世的花紅柳綠、死亡過程的掙扎抗拒和對於來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臨時不可避免的糾結,但無論怎樣糾結,我們還是需要邁過那一道門檻,去遠方遨遊。如何安撫這顆不安的靈魂,那就是坦然面對。

我曾以為最理性的離世方法就是衰老的離去,可當我看文中的那些老人一點點的走向失去勞動能力、去無力的依靠子女之時,他們不會感知疼痛,可會感知到皮膚的皺巴,他們會看見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降世,可也在漫無目的的等着自己生命的盡頭,我的姥姥已經年邁了,她眼睛老化,看不清她愛的每一位親愛的人,只能通過聲音來判斷來的人,我怕她許久看不清我,都忘了我的模樣,她每日只是坐在窗前呆呆的坐着,她什麼也看不見,可她就是坐着望着窗外而已。我明白衰老是不可逆的,我們能做的便是如何優雅的老去,像姥姥一樣,即使看不清了也依舊朝着光的位置望去,而此刻作為子女的我們,要常去聆聽父母的心聲,給他們做主的尊嚴和獨立的空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終究是要經歷這一段艱難歲月,也正因為衰老,生命才得以完整。

對疾病和老年的恐懼不僅僅是被迫忍受對種種喪失的恐懼,同樣也是對孤獨的恐懼,當人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他們就不在要求太多,他們不在尋求更多的財富,不在尋求更多權利,他們只要求,在可能的條件下,被允許保留塑造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權利,衰老與生死是必須經歷的,人們真正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要離去這世上的無奈感與還未了卻心願的失落感,要離去這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是要有足夠的勇氣的,要放棄自己打拼多年的事業、經營多年的家庭,是何其悲哀,人們為了能夠多存活在這世上,過度治療,可最後還是遺憾的離去,想想與其這樣不如讓生命在舒適中慢慢流去,不為保留而存活,只為享受與相愛而存活,這才是生命本該擁有的非凡意義,世界之大,只有自己過最想要的生活,死亡便不會使人畏懼,正確面對死亡才是更好的活着。

生命是愛的澆灌,只要還有人記得你,即使不在這世間,你依舊活着,對於生命我可以這樣想,可對於家人我不能,即使我自己再騙自己能夠坦然接受至親老去的同時又能寬慰自己人生尚且如此,可內心總有聲音會告訴她老去了便會離去,從此以後你在也不能和她一起做很多你想做的事了,這難以接受,卻又無能為力,那麼就如那句"及時行樂",拼命生活,熱愛生命,無謂衰老,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好好的活着,坦然接受死亡。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21

衰老與死亡於每個人而言是不可避免會觸及之事。但對於它,我們可否瞭解過思考過?又或者,我們從來都習慣性的傾向於選擇迴避,而回避最終又會帶來什麼?《最好的告別》帶我們瞭解衰老與死亡的常識,思考生與死的話題!

通過作者清晰順暢的語言描述,我們會明白:生命的最後時刻,有時候挑戰得不償失。忍耐着那些無法憑希望使之消失的限制,患者與親人都在不忍中迴避着、幻想着,身心在疼痛中不安着……最終,未及告別卻終成永別,逝者在傷痛中長眠,生者在目睹至親忍受傷痛的折磨中耗盡了心力,那些還未及完全消散的傷痛情緒也終於在幻想灰飛煙滅之時隨着遺憾肆意在心中迷漫,甚至化作塵埃遺落於未來。那些日久難以平復之傷痛,或許只是因為對於最後的告別,我們從未去認真思考過,以至於在自然不可抗拒的衰老與死亡面前,我們只會深感自身的渺小,暫時還難以忍受那樣的傷痛與心的不安。

面對侷限,我們尚未強大到能理性去思考,思考如何善終,如何告別!我們尚不能像文中作者的'父親那樣不帶幻想地看待它們、不假裝它們比實際情況要好――不粉飾太平。

細細想來,“不幻想、不粉飾太平”,何其不易!思之且行之,需要跨越的東西何其之多!這樣的跨越,何償不是來源於對生與死的深刻思考與認識。書中這句話説的好“思考死亡不是為了好死,而是為了活的更好”!

“活的更好”,為臨終者大限之前的善終,了無牽掛得以安息,為生者了無遺憾,未來身心安詳。就如作者在書中所描寫的那樣:“我們幸而能夠聽到他講述他的願望,聽到他跟我們説再見。通過有機會做這些事,他讓我們知道,他的心境安寧。這也讓我們心境安寧。撒完父親的骨灰後,我們又默默地在河面上隨波逐流漂了一陣子。當太陽蒸發了薄霧,我們的骨頭在陽光照耀下温暖起來。然後我們示意劃手可以走了,他撿起了船槳,我們向河岸駛去”

最好的告別,就是為這樣一份心安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