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1.31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

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

在這兩天裏,觀摩了來自杭州、江蘇的幾位名師的國小語文優質課,觀摩了生動活潑的現場教學活動和精彩的講座,使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是我就聽課談談一點膚淺的看法。

在本次聽課過程中,幾位名師都注重朗讀的訓練,注重語言運用的能力的培養,引導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將所學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都注重在語境中教學。如,江蘇海門東洲國小校長祝禧老師執教的《桂花雨》這節課中,分三版塊進行閲讀教學:

一、在散文語境中閲讀;

二、在作者語境中閲讀;

三、在文化語境中閲讀。

借寫故鄉的桂花來抒發思鄉之情,讓學生寫課前學生舉出的家鄉特產來表達對故鄉的情感,在文化語境中初步體會借物抒情這種表達方式及其妙處。

杭州市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孔子游春》這節課給我帶來很大的震撼,同時也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視野。他倡導的“詩意語文”的理想和信念,在他的課堂中可以體現出來。並主張以發展學生的言語生命為核心,深化語文教育改革,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其中,多次創設情境,師生配合重點朗讀和品讀《孔子游春》中的“課堂”與“課文”。多種形式背誦寫課堂的語段,感知孔子的課堂與現在的課堂的不同。孔子的“課文”寫的是水,在孔子的`眼中,水是真君子。分析“課文”時,通過假設品讀(水是)“有德行”;引用古詩品讀(水是)“有情義”;想象畫面品讀(水是)“有志向”以及切記體察品讀(水是)“善教化”。

讓學生依託第八自然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進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最後,引用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對孔子的讚美感受孔子作為一位老師的偉大形象。王崧舟老師不僅課堂令人回味無窮,而聽他的報告後更為他那“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境界所仰慕。他的題為《語用焦慮與實踐突圍》的報告中,介紹了語用學的金三角,即語用、語義和語境。詳細闡述了語境教學和語用分析。從中,初步瞭解了三種語境,即言辭語境,文體語境和文化語境,以及三種語境中的語用分析。

另一位杭州市名師羅才軍教師也以其精心的教學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聽了這些專家老師的課後,感覺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有待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遇到問題積極向其他骨幹教師請教,不斷總結,提升素養。

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泰山腳下舉行的20xx年山東省國小語文優質課評選觀摩活動,此次學習讓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在教學《“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課時,他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他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行細緻的分析。最後,他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老師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某老師在上《乞巧》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人們美好的願望。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老師在上《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樟樹的語句,這是兩棵怎樣的樹?再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樟樹的蓬蓬勃勃?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作者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低年級教學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工作總結。

第五、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對“理解課文內容”這個層面研究得比較多,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但往往容易忽視“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在對學生的訓練中,我們不可能迴避或逾越“表達思想感情”這一關,卻又時有想感情淺嘗轍止,不深入不到位。而對於課文中語言文字表達形式語言文字的訓練,更是存在着疏忽和不經意。由此造成形式與內容、形式與情感的互相遊離,減弱了訓練的滲透力,難以達到訓練的理想效果。而此次學習中,講課的老師都對語言文字的訓練有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彰顯這一點。例如,在《畫家鄉》教學中,在學習“他畫的海那麼藍,那麼寬”一句後,訓練學生對…那麼……那麼……這一語言結構的理解和運用。

第六、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第七、今後努力方向。

1、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説,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特別是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而所有[內容來於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要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要讓新課程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要把新的理念滲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一名新課程理念的忠實實踐者。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閲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閲讀名著、閲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

2、要轉變教學觀念,做新課程忠實的實踐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教師在講台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