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5.84K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

書是知識的源泉,書籍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人曾經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孩子的閲讀興趣應從家庭開始,為她營造一份濃厚的讀書氛圍要比給她一百本書的效果會更好。和孩子一起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一有時間我就和孩子在一起讀讀書,討論一些書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孩子對課外知識的增長,還培養了和孩子的感情。

在陪伴孩子閲讀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收穫頗多。例如,我和孩子共讀了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海倫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她感到與世隔絕,她孤獨、古怪,直到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當海倫接觸到了知識,她就感到了光明,她開始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並閲讀了多部名著。這些知識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海倫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看來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將受益一生。親子閲讀,給我們家長和孩子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多了交流的平台。與好書交朋友,與孩子共讀好書,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讓書香飄滿我們的家庭。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2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講述了一位平凡的老師雷夫二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感悟。沒有刻意的總結,沒有煽情的表白,但細細品來,其中很多小細節讓我感受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專注與熱愛。正如伊建立在為本書寫的序中提到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

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看一下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

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鋭、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裏含着淚水。

為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着了都沒有發覺……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也許一個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事教學並不鮮見,也許一個教師為了工作而做出犧牲也實屬正常,但是一個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教學,並且將這種專注視為是正確前進方向的指引的話,那麼這位教師已經超越了這個單純的職業,而將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並且將這種精神轉變為了自己的信仰。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雷夫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一位可敬的教師楷模!《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我想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重新理解。“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這句話也將成為我的座右銘。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在殘酷現實摧殘下普通車伕的悲劇命運。故事主人公祥子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創造生活。他懷着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就像是一個旋轉的小陀螺。

終於,祥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車,那輛車對於祥子來説,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雙鞋換來的。但“天有不測風雲”車剛拉了沒幾天,就被官兵給搶了去,他恨世上的一切,憑什麼把人欺侮到這個地步,他不甘可是命運捉弄人,車接二連三的被人奪走,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地熄滅。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不斷地振作起來,再度奮鬥——他買到了車——但這卻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

好景不長,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賣了車,終於窮途潦倒,一切都化為烏有了,像用橡皮擦筆痕般,一切都揮發了,只留下幾條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卻永遠烙下了——他沒有辦法承受打擊,終還是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社會給打敗了,被社會給腐化了。他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沒有了幹勁。他沒有力量從那個極度黑暗的環境中站起來,而是永永遠遠地跌下去了,與那個墜落的環境同化了。祥子從此對世界充滿了敵意,開始報復身邊的所有人,開始遊戲生活,吃喝嫖賭;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他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逐漸消失在這座城門洞裏,不帶走什麼,只留下一個悲哀的故事……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卻使身心又一次的傷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掙扎,越陷越深,他漸漸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負且滿是骨氣的祥子,現在只有對錢的貪念而已。在社會的黑暗與金錢的誘惑下,祥子沒有了骨氣但是,我依然堅信,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挫折面前,敵人不是對手,而是自己。我們要把挫折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來珍惜,不要為一時的痛苦、失敗而蒙閉了自己的雙眼,而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自己來安排,努力找回自己的出路。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3

星期六,我和媽媽一同去書店借書。我的眼睛在書店裏不停的看着,我突然發現了一本書《愛心樹》,我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在書店跟媽媽開展了一次別樣的親子共讀。首先,先由我朗讀書中的內容。我説:“ 從前一棵大樹愛上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幾乎每天都會跑到樹下收集樹葉,給自己做一頂樹葉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中的.大王,也常常爬上大樹,在樹上盪鞦韆;有時候他還會吃樹上結的蘋果;與大樹玩捉迷藏;疲倦的時候,他還會在樹陰底下打一會兒小盹……

男孩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小男孩非常非常愛這棵樹。媽媽提問:“小男孩為什麼喜歡這棵大樹?”我回答:“因為小男孩在大樹身上玩的十分愉快。”媽媽提問:“為什麼大樹很開心呢?”我回答:“因為大樹身邊有一個快樂的小男孩。”我繼續朗讀:“可是,時間過得飛快,男孩漸漸長大,不再與大樹一起玩耍,大樹常常感到有點寂寞。有一天,小男孩來到樹底下,大樹對他説:“來吧,孩子。再到我的樹上盪鞦韆,或者到樹陰底下睡會兒覺。”“我已經長大了,不再玩這些啦。我現在需要些錢,你能幫我嗎?”男孩説。

大樹把蘋果給他去換錢,大樹很快樂。又有一天,男孩來了,大樹説:“來吧,到我的樹上盪鞦韆,你會很快樂。”“我有許多事做,沒時間。我需要建立家庭,要建一座房子。”於是大樹把樹枝給他造房,大樹還是很快樂。後來,男孩希望去遠航,大樹把樹幹給他造了船,供他遠足……最後,男孩變成老人回到大樹身邊,大樹對他説:“對不起,我什麼都沒有了,我只有一個老樹墩了,很抱歉。”“我現在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找個地方來坐下來休息。”男孩説道。於是大樹讓男孩坐到自己的老樹墩上來休息,男孩坐了下來。大樹很快樂。”媽媽提問:“為什麼大樹每次給小男孩東西時,大樹就會很快樂呢?”我回答:“因為大樹有一顆善良的心。”媽媽説:“大樹就像媽媽一樣,你小時候媽媽什麼都給你,只等着到長大了的時候,讓你報答媽媽,懂嗎?”我説:“媽媽,你放心吧,長大我一定會報答你的!”我們母子互相擁抱,結束了這次親子共讀。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4

《如何閲讀一本書》全書分為四篇,主要是介紹四個層次閲讀的區別和聯繫以及具體的閲讀技巧,這裏的聯繫是指四個層次的閲讀不是沒有聯繫的,相反是層層層遞進的。從第一篇《閲讀的層次》開始作者就提出了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四個層次大概定義和關係,並開始具體介紹前兩個層次,即基礎閲讀和檢視閲讀。

作者在第一篇第一章先是向大家説明了“主動閲讀”的重要性,另外還指出兩種閲讀目標的不同,即“為獲得資訊而讀”和“求得理解而讀”,當然為“求得理解而讀”更為深層次一點。在接下來的第三第四章,作者分別畫筆墨介紹了“基礎閲讀”和“檢視閲讀”。第三章中,作者通過簡單地舉例將基礎閲讀又分為“閲讀準備階段”、“識字”、“詞彙增長及對課文的運用”和“成熟”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可以用一個人在基礎教育求學的不同階段來形容,但並不代表基礎閲讀就是小孩子的閲讀方法。如上所上,層層遞進的關係使作者在第四章談到了閲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閲讀,檢視閲讀也被作者分為兩種,即“有系統的略讀和粗讀”和“粗淺的閲讀”。在説到略讀時,作者也向大家提了幾點建議,如看序、看目錄等;而在説到粗讀時,作者也提出了一項很關鍵的'因素,即第一遍粗讀時要毫不猶豫、一氣呵成地讀完整本書,即使有很多疑問,在這裏作者特別強調了速度的重要性。

第五章作者繼續了第一章對“主動閲讀”的敍述,繼續告誡讀者要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並提出了始終貫穿本書的“四個問題”——“整體來説,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作者系説了什麼,怎麼説的?”、“這本書説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和“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另外作者還簡單提醒了讀者幾種做筆記的方法和做筆記在幫助理解上的重要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5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温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體寫成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聖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典型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幹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後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鐘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那無辜的罪犯沫夫彼得。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欽佩的小英雄。看來,湯姆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其實孩子的頑皮有時候正好體現了孩子的天真爛漫。 這種童真過了孩童時代就很難再尋,能讓我們找到的,就只有一點點偶爾才會想起的甜蜜回憶。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艱苦,回想起來你也會很開心。誰沒有在小時候做過一件半件的傻事?當你越長大,你就會越覺得這些傻事有趣。 我説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時隔越久,嚐起來就越香,越純,越讓人回味。

人總是會長大的,除了個兒長高了,身子強壯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長。你對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過人是要越變越好才是。千萬不能像歷險記裏的那個心狠手辣的壞蛋卓伊一樣,他壞事做盡,人見人憎。但最後他還是惡有惡報,得到了一個活活餓死在山洞裏的下場。

看完《湯姆索亞歷險記》,我真羨慕湯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經歷。這本書讓人看起來津津有味,甚至廢寢忘食。我想,《湯姆索亞歷險記》在你煩悶的時候或許能讓你一笑解千愁。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6

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們母子讀書的故事。

我家孩兒三年級,熱愛閲讀,愛體育,愛科學,是一枚標準的暖男。兒子的閲讀經歷從肚子裏開始,親子共讀繪本6000本次。今年,兒子的閲讀目標是200萬字,目標已經完成大半。現在我還會讀書給兒子聽,讀一些有難度的書。比如,一年級時,每晚我讀《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對話》給兒子聽,從中發現他唯對物理學者那篇文章記憶深刻。之後,陸續買來物理科普書,開展一系列趣味物理叢書閲讀。

一、把孩子“扔”進圖書館

無論孩子多大,都保持每月進入圖書館閲讀的習慣。好比練習游泳,誰會在自己家洗臉盆裏練呢?至少去游泳館練吧!我家娃從2歲2個月開始泡圖書館,至今……;開始時只能安靜的聽10分鐘故事,到現在投入而專注的閲讀兩個小時,一點一滴貴在堅持。圖書館的好處太多啦!那裏是書的海洋,孩子總能找到他感興趣的書。在那裏都是愛看書的人,孩子有認同感。也能讓浮躁的心,安靜下來。

二、固定時間閲讀

我家9年如一日堅持和保證孩子的閲讀時間。上國小以前,睡前30分鐘。上國小後,調整到晚餐後30分鐘,週末起牀後1—2小時。每週保證最少5小時閲讀時間。每個家庭生活習慣不同,只要固定下時間,堅持做,就是最好。

三、重視精讀

我家的精讀:語文課文和每年1—2本書。每篇課文,我都會聽兒子給我講,我們也會一起看全解,品味詞語與句子。課文是符合孩子心智成長的短文,所以我們很重視它。找到一本好書細細品,受用一生。比如《佐賀的超級阿嬤》,既有趣味,又藴藏生活哲理。並且大道至簡,孩子易於理解和接納。

四、泛讀原則:看愛看的書

為啥説看愛看的書呢?

其一,兒子讀的書,均來自圖書館和我購買,所以隨便看也不會有不好的書出現。這裏再一次強調圖書館的好處,哈哈~

其二,在兒童階段,閲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興趣的培養。

其實閲讀是個長力,是終身閲讀。並且孩子的黃金閲讀期在14歲之後,閲讀是心智成長、生活經歷、興趣偏好、閲讀能力等級的總和。

所以,我家主張讓娃看他愛看的書,同時我會選擇時機推薦好書。

比如娃從小就不喜歡看動物類的科普,以及故事書。我試着給兒子讀過一些,也推薦過一些,反響都不強烈。按照我家的原則那就只能放下。

最近,娃看了一本《讓我陪你重返狼羣》的動物小説,對裏面的情節唏噓不已,我抓住時機推薦了沈石溪、椋鳩十,姜戎的動物小説,和DK的科普書。我家的習慣就是這樣,讀就把這一類的書讀透了。

所以我想,閲讀涉獵廣泛,還要以一段時間,一年或者幾年來衡量。這個時間維度可以放長一些。

由此及彼,我作為一個閲讀者,也是一段時間內,沉浸在一個類別的書裏,當我把這一類題材的好書讀完之後,內心會有躍於天空的喜悦。

也會從一本書中一個線索為索引,去看另一本書,從而又開啟了另一個系列的閲讀。比如我愛看《圍城》,又將楊絳先生的書都讀了,不知怎的,又去讀了樑思成和林徽因的.書。

真的不要為了一本好書,孩子不愛看,就毀了孩子的閲讀興趣。不愛讀有以上總和中的諸多原因,給孩子讀一讀精彩章節,也許就愛看了;或是先放一放,孩子再大一點兒就愛讀了。因為閲讀理解能力是螺旋上升的。

五、適時的推一把

兒子的閲讀經歷了幾個階段:繪本(6歲前)—橋樑書(一年級)—短片小説(二年級)—長篇章節書(三年級)。

從繪本到橋樑書,讓《笨狼的故事》開啟自主閲讀之旅;從橋樑書到章節書,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挑戰自我;如何升級閲讀能力?《讓我陪你重返狼羣》讀的愛不釋手。每個閲讀能力上升的階段,我都會選一本,讓兒子蹦一蹦摸得到的書,增強他的信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7

讀一本好書,像是和它交朋友,像是給心靈洗澡,《做最好的老師》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震撼着我的心靈,一直讓我感動着。我深深愛上這本書,如同愛着我的孩子們,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李鎮西老師走進。

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紅燭。”、“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然而今天的教師不再擁有令人真正崇敬的榮耀和光環。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那麼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給我了一些啟示。 “有人説,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説,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為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説了一半。因為,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説,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説:“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説:“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職業教師選擇了我不是因為時代的需求,也不是李老師所遇到的那種原因,而是我自己的一些原因造成的,不管怎麼樣,有一句話説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但是當我面對那幫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做為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以上就是我讀完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後的幾點不成熟的感想。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8

賈梅和林曉梅是最要好的朋友,一次班上競選英語課代表,賈梅卻不小心把林曉梅的試卷弄丟了,兩人都對英語老師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情況,用誠信共同奪得了英語課代表的職務。

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是否誠實守信,是否放得下自己的私心,不為非法取得的利益所動搖。如果一個人連誠信也不講,那怎麼會重視友情,和別人間的關係一定會日益減退。沒有了朋友,形單影隻的,多孤單啊!

離株洲不遠的'長沙就有那麼一家米粉店,餐後都是客人主動付錢,老闆只負責做米粉。大家明知道可以逃單,可卻都交了錢,這就是誠信的力量。自開店18年以來,從沒有人吃霸王餐”真真切切地講誠信,從不貪圖一點兒便宜。

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吧!共同創建一個誠信的社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9

第二十章《閲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閲讀》開始敍述如何通過閲讀很多本書來獲得某個主題的方法,因為作者所分的`四個層次是層層遞進、互相依賴的,緊接着作者就開始強調“檢視閲讀”(第二個閲讀層次)在“主題閲讀”中的作用,即通過“檢視閲讀”來刪減書錄。然後作者開始説明“主題閲讀”的五個步驟,即“找到相關章節”、“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理清問題”、“界定議題”、“分析討論”,另外作者還強調“主題閲讀”時應保持“客觀性”,最後通過“進步論”來進行實例演練。

本章最後,作者又重新提出“主題閲讀”的兩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和主題閲讀本身。

第二十一章《閲讀與心智的成長》,此章作者重提“主動閲讀”的重要性,回答了閲讀最終目標是什麼?即提高心智,而不能是為了閲讀而閲讀。

最後本書在附錄還附上了作者推薦閲讀的書目和一些關於四層閲讀的測驗,書目當然本書中提到的書也包含在內。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0

牟娜很想交新朋友,卻害怕搭話;佑莉由於巨大的傷痛而緊閉心門;詩雅無法向媽媽説明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三個朋友所需的正是“勇氣”。我們常常以為勇氣是難以實現的,其實真正的勇氣就是無所畏懼的心。戰勝恐懼,打開心靈,才是最大的勇氣。牟娜和佑莉、詩雅會戰勝恐懼嗎?

這個故事講述了:牟娜獲得一根勇氣手杖,於是牟娜每天帶着它去練習跑步,身上就充滿勇氣,也就是因為這樣,牟娜認識一直不敢露面的佑莉,佑莉握住手杖,自己把面紗拉開,對鏡子看原來自己不是想象的那麼醜。詩雅也是一下子把心中自己想説得全部説出來……

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是否有懂得理解包容並伸出友愛之手的.勇氣嗎?我們有時候會以為勇氣需要巨大的心靈能量,但是這種能量往往來源於小小的温暖之心。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2

我覺得安利科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以順利成長,也可以從中獲取經驗。

勵志和成功方面的書現在社會上流傳很多,但當我的視線進入《我在為誰工作》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動了,一本不足百頁,僅四萬字的薄薄小冊子,竟有如此衝擊和震撼力,我想這就是這樣一本全球最暢銷書的魅力所在吧。我們正經歷一個多變的社會,體制的變革把我們從一條風平浪靜的計劃經濟的小溪推向了充滿驚濤駭浪的汪洋。這種變化是徹底的、革命性的,又是客觀的,必然的而《我在為誰工作》用寓言式的故事討論了二個鮮明的主題;那就是變化。在變化來臨之前,怎樣預見變化,在變化到來之後,怎樣對待變化、適應變化。

要知道,事物的變化是客觀的、絕對的,而不變是主觀的、相對的其實,我們周圍每天都在面對變化,只是因為這種變化是細微的,不易感知的,容易忽略。我們很多的人都習慣於這樣一種情形,即漠視身邊細微的變化,而面對急劇的變化表現出頑強的抗爭,抑或是徒勞的.抗爭。然而,問題是很多情況下,變化是在悄然間發生,卻未被感知和覺察,以至於鑄成悲劇,就像一隻扔進冷水裏慢慢被加熱

煮熟了的青蛙。當我們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習慣於自己擁有的工作、財富、幸福時,我們總是躊躇滿志,怡然自得或誇誇然暢談美好的未來,而很少想到萬一,想到去聞一聞“奶酪是否有變質”或看看否否正在少去。直到奶酪忽然沒有時,我們才開始追問為什麼,但為時晚矣。當我們真正意識到危險來臨的時候,可能已經無能為力,無法挽回了。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平時象哼哼一樣,面對失去的那份安天天叫嚷着:“我在為誰工作?”然後意志消沉,苦等所謂老天開眼的奇蹟,結局只可能是在空空蕩蕩的房間裏餓死。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書中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們的榜樣。居安思危,對多邊的“工作”變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掛在脖子上,隨時準備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尋找新的“工作”。只有敏鋭地注視着局面的細微變化發展,未雨綢繆,主動做好知識積累、技能積累、身體和精神積累,我們才能應付自如的面對發生的變化。

一本好的書就是能讀自己。從《我在為誰工作》一書中所能悟出指導工作、學習、生活的理念,正如劃出了一個人走向成功和新生活的航線。當然,真正啟動航程的還是靠你自己。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3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為教師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閲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

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4

讀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

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讀一本書的心得體會15

這學期我讀了《學會選擇學會放棄》這本書。深有感觸,以下是自己的一點小小感悟,學會怎樣的選擇和懂得怎樣的放棄在我們人的一生中是何等的重要啊!當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純真、少年的`快樂,在經歷了多次的失敗、打擊、挫折、坎坷中漸漸長大、成熟,才發現很多事情不能過於強求,無論內心的感覺如何,堅持一定不要欺騙自己,要懂得放棄。人的一生,可供選擇的東西並不多,而要放棄的東西卻很多,“棄也是一種智慧”,放棄是智者面對生活的明智選擇,只有懂得適時放棄的人,才會活得精彩。當然,放棄不是消極避世,而是另一種更實際更合理的追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無所謂絕對的贏,也無所謂絕對的輸。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怎樣生活和工作中是有所選擇和放棄的。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選擇也不懂得去放棄,那一輩子就永遠也沒有快樂,甚至會失去很多。

昨天的放棄決定今天的選擇,明天的生活取決於今天的選擇。人生如演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只有學會選擇和懂得放棄的人,才能贏得精彩的生活,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個選擇的時候,意味着需要放棄其他的觀念、想法、物質、甚至生命。選擇與放棄往往是同步的,選擇的反面既是放棄。放下一粒種子,收穫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收穫一片清涼;放下一種偏見,收穫一種幸福。當你放下足夠的時候,生命也將收穫一片藍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