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儀式,讓我作文

來源:文書谷 1.1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這個儀式,讓我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1

作為一個北京人,我卻很久沒有去天安門觀看升旗了。於是,今年寒假的一天,我們便準備趁人少時候早起去一次。那天早早地起牀出門了,讓睏意在清晨的寒風中消失。因為接近年關,街上沒有多少車輛和行人,朦朧一片的灰褐色天空漸漸褪色,北風捲着人行道上的枯葉打着旋兒藏進冬青樹中,彷彿也在迎接着這早晨的盛大儀式。

到了西單,我們便下車步行走向天安門廣場。人着實少了許多,但儀仗隊的軍人仍然像往常那樣傲然而立,在門洞中扛着莊嚴的國旗嚴陣待發——升旗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

這時,我注意到了遠處的一位老人。還沒有完全散盡的夜色襯托出他蒼白的頭髮,嶄新的筆挺軍裝使他更加精神和威嚴——啊,那是一位老兵。這時,隨行的朋友拽回了我的視線:升旗儀式開始了。

凜冽的寒風中,儀仗隊將國旗升向空中。激盪昂揚的國歌聲想起,紅色的國旗迎風飄揚,彷彿衝散了灰濛濛的天空。很快,在嘹亮的國歌和東方漸漸升起的彩霞中,莊嚴的升旗儀式結束了。我們隨着人羣即將離去。而只有一個人則是迎着人流而上,向旗杆靠近——是那位老兵。

我不由得好奇的回頭,停下腳步。他拖着不方便的腿腳,終於在國旗下停下腳步。只見他將軍帽摘下,微微顫抖的手將它握緊。他蒼老而明朗的雙眼中充滿着激情,空中飛舞的紅旗倒映在他深黑色的眼中。他挺了挺腰,展開肩,站立的更加筆直,抬起乾枯粗糙的手臂,對着國旗行了一個端莊的軍禮!風還在吹,而在他的周圍彷彿失去了寒冷。五秒、十秒、十五秒,他就那麼在風中站立着,彷彿讓我看到一顆屬於祖國的赤子之心,無懼無悔地奔向保家衞國的戰場。在震天動地的炮火中,在與敵人槍林彈雨的交戰中,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他堅信,中國早晚會迎來輝煌的未來!而現在,他也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炮火停止了,敵人打跑了,他與空中飄舞的.國旗,就像跨越世紀的老朋友,共同走進美好的今天。

在以後的每次升旗中,我總忘不了那次偉大的儀式,銘記那雙拿着軍帽的手,和風中飛舞的紅旗共同繪出的風景。在當下,我們更要加倍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長大後,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堅信,在我老了以後,也能同那個老兵一樣,見到我們紅色的“老朋友”,再次完成那盛大的儀式。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2

老家在黃土高原之上,悠長的歷史給了那裏的人不少儀式,那些儀式或是對土地的敬意,或是對節日的歡慶,而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那對故去親人的儀式。

又是一年清明,爸爸照例將故去多年的爺爺奶奶的照片擺了出來並供上幾個水果或糕點,對着它深重的磕了三個頭。我在一旁只是看着,並無一絲波瀾,也沒有任何情感從心中溢出。爸爸盯着照片看來許久,突然轉過身對我説:“兒子,今年過年跟我回陝西吧,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該去給你爺爺掃墓了。”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不去,之前我每次去都過敏,這次再去,肯定又要留疤。”爸爸情意懇切,但看我斬釘截鐵的樣子,只得作罷,轉身默默離去。看着爸爸微駝的背影,剛剛石頭般的心中有了一絲異樣。我看着爺爺奶奶那張泛黃的有些模糊的照片,陷入了回憶。

思緒飄到千里之外那片黃土高原上。上次回去正是爺爺故去的`那一年。那時聽到死訊,爸爸立即帶着我和媽媽連夜趕火車回到老家,路上沒有多少説笑,只有往日和睦的爸爸嚴肅的面容。當父親回到老宅時,天色已近黃昏,長途奔波讓我睡意朦朧,但爺爺躺在靈柩中平靜的姿態和爸爸跪在地上悲痛的哭泣聲卻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

那次的葬禮十分隆重,在院中壘起灶台,連擺三天宴席。年幼的我也被大人披上麻衣戴上孝帽,但那時的我犯起執拗,對下跪磕頭十分反感,最終在極不情願下才草草完成。

此時看着眼前的照片,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愧疚,於是便答應了爸爸的請求。

幾個月後,我終於再次踏足那片黃土,再次沿着那條老舊的土路,走向那片墓地,一切都於十幾年前的場景一樣,彷彿時間在此凝固。跟着爸爸來到爺爺奶奶的墓前,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我依舊瞥見爸爸眼角的淚花。我的心不禁被觸動了,對於已去世的爺爺奶奶,本沒有多少留念。但爸爸那悲慟哀傷的神情讓我拋去了此前的冷漠。故人之思,親人之念在爸爸心中一直迴響,那磕下的每一個頭,燒去的草紙,都是自己對父母的懷念,這也是他十餘年擺出相片的原因。現在,那故園、故人之情也感染了我——這片從前不曾吸引我的地方,忽然成了精神牽掛之處。爺爺奶奶,諸位先人都曾生活在黃土之上,在此興盛。我和爸爸則是異鄉遊子,在此朝拜故人。

曾子曾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迴歸故里,祭奠故人也是中國人的遊子心態,鄉土情結。它們代代相傳,從遠古延續至今,始終伴隨我們左右。對亡者的祭奠,既是對親人的追憶,也讓人的心找到歸宿,紮根於故土。而我也帶着思念,離愁和深情,尊重地磕下頭,迴歸那片黃土。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3

我和老師從主席台上走過,走進那個紅框。只聽“咔嚓”一聲,我和老師的笑容,都印在這個鮮紅的紅相框中,愈加燦爛。這個儀式,不但讓我學會了感恩,也讓我明白,感恩要説出來,更要做出來!

開學初就是關於教師節的主題升旗儀式,我和我的語文老師受邀上台發言。升旗儀式在我心中只是簡單的升旗與發言,所以我精心寫好了發言稿,只待那一天的到來。

夏的氣息還沒有褪盡,一陣陣柔和的微風輕拂着我,面對台下成千上萬的同學,這風似乎給我帶來了自信與自豪。這時,我注意到了那個紅相框。那個紅相框快有一人多高了,普普通通的木質框外刷了一層鮮明的紅漆,主持人跟我説,在我們發言完畢後,要一同站到相框裏照一個相。我暗自納悶:發完言後我和老師在一旁照個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走進這個紅框呢?

“感謝老師,讓我們認識到了真正的自己。”伴隨着這樣的話語,我們的發言也就結束了。主持人引導着我和老師從主席台上走過,一同走進紅框中。紅相框很大,大得把我和老師的身體、我們的動作,我們的微笑全放進框裏。我的目光越過相框,看向主席台下的同學、老師,幾千雙閃亮的眼睛齊刷刷地都注視着我們,聆聽着我感恩的話語。我的心中湧起無限的.自豪:老師對我真的是細緻入微,從每一次作業的批改,到每一次約見時的諄諄教誨,無一不閃耀着老師對我的關愛,而我終於有機會可以向所有同學、老師,呼喊出我的肺腑之言了!

攝影老師趕來,用他那長長的鏡頭,把我們的身影、我們的笑容,永遠留在這紅框中。“咔嚓”一聲,照片留下了我們美好的回憶。我轉過頭去看老師,看到他眼中閃爍着喜悦的光芒,我好像明白了這個儀式的意義。在紅相框中留影,它提醒我們感恩不僅要大聲説出來,更要做出來,用行動來表達對他人的感恩。如果只是遲疑不決,那麼就是一次次的錯過,直至把愛藏成了回憶。我感到無比的幸運,這個儀式無聲地提醒我:行動起來吧!

課後去找老師答疑,老師打開手機,從公眾號中翻出那張我倆的照片,照片上我和老師笑的都是那麼開心。我心中一暖,趕緊坐下,向老師詢問疑惑之處,更努力地奮跑。校園裏,也有很多同學,拿着一個又一個的紅框,與同學、老師合影。我輕輕一笑:沒想到這紅框竟給我們帶來這麼大的改變。

如今我還時時翻出那張照片,目光時而落在我們的微笑上,時而落在那鮮紅的紅框上,心中充滿了感動。這張照片,這個儀式時刻提醒我;感恩,不但要説出來,更要做出來!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4

六月的一個早上,我們迎來了高三的送考儀式,學長學姐們站在熟悉的主席台上,嘴裏吐出的話語,字字璣珠,這樣的儀式令我振奮不已。

其中一位學長講到“現在我所講的話都很蒼白,就有經歷過這些活動的人才能明白它的難忘”,話音結束時,我身邊的時間靜止,一幀幀畫面如同電影膠片閃過,狂歡節、紅窗匯,最後定格在了我的最後一次遊學。

我們站在安陽博物館前的廣場上,手中拿着老師分發的服裝,帶着疑惑和好奇的目光,我們打開了包裝,一件件黑色的絲綢漢服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隨之從包裝袋中飄落出的是一條條紅色腰帶。

老師同我們講到,這是古代書生所穿的服裝,我小心翼翼的拿起,穿在身上,最後將腰帶繫於腰間,再掛一玉佩,如同置身千年以前。

我們移步至廣場上,一位老師穿着同樣的漢服,頭戴官帽,教會我們師生間見面時候的儀式和禮儀,我們學着老師的樣子站好。

“老師好”三個字鏗鏘有力,撥動我的心絃。

“同學們好”四個字猶如清泉,流入我的'心間。

之後我們像古代書生一樣,坐在廣場下,聽老師講述中國傳統文化:“從唐朝盛世繁榮開放中華巨星的升起到清朝末年君主專制昏庸腐敗的巨星隕落;從三番五次被殖民者侵略壓迫到抗日戰爭的勝利;從無數條的喪權辱國條約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的大國崛起;從閉關鎖國的晚清落後政治制度到改革開放的繁榮發展……”這些歷史無一不向我們講述了中華民族的不朽魂魄。

老師又講述了很多的古文物,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甲骨文,我們坐在小桌前跟着老師的步伐,用水浸濕石膏塊,再用洛陽鏟進行發掘,最後用刷子揭開文物的神祕面紗。一個個中華文化的瑰寶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樣,我瞭解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精神食糧也讓我感歎不已。

儀式最後,老師用毛筆飽蘸硃砂在我們每個人的眉心點上了一個紅痣,這樣的儀式叫“點志”。莘莘學子,高遠騰飛,所有這一切,令我刻骨而銘心。

隨着老師的話音落下,身邊的時間又開始轉動,台上的主持人説道:“祝願高三的學長學姐們,歷盡千帆,榮耀歸來”。

這三年的儀式在未來,唯有“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可以講明,而中華傳統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傳承。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5

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六年,參加了無數次儀式。從剛上學時走的小紅毯到六十週年校慶,本該習慣了這一切才是;可當金帆號角最後一次吹起的時候,還是不禁留下眼淚——這是最後一次儀式了,畢業典禮。那最後一張畢業照應該是留給學子最後的禮物,兩年前清晨的朝陽彷彿就在眼前......

説是畢業典禮,卻怎樣也升不起一種儀式感:“咱們今天下午去看電影吧!”“暑假要不然全班聚會去吧?......”諸如此類,年少的我們似乎根本不知道所謂寫作“畢業”的字眼實則讀作“再見”。遠方傳來老師的呼叫:“十一班的學生—過來照畢業照了!”一窩蜂一樣的我們歡快的向主席台飛奔而去。巴掌大的照片,幾秒種就照好了, 看看相片裏的我們都是什麼樣子吧:“有的把着哥們的肩膀、有的伸出兩根手指給底下的朋友擺了個兔耳朵、也有摟着脖子的、牽着手的好不快活。隨着三十八個小博士帽像流星一樣散落在草坪上,揹着書包的學生一個個走出校門......當回家的路上只有我一個人時才猝不及防的察覺:畢業典禮早已結束,梧桐大道的樹葉再也不會為我遮風擋雨,一切童年的美好都在慢慢離我遠去;最後的最後只剩下一張照片與成長帶給我歲月的洗禮。

多年之後當我們再次歡聚一堂的時候,沒有人會再次提起當年的往事。我思索着到底是友情被歲月沖淡還是成長把童年踩在了腳下。最終當我看到校門口那句《五一賦》的碑文時,時光告訴我詩酒趁年華,任何的童年回憶山盟海誓終究要成為歷史的;人生有大大小小數不盡的.儀式,唯獨離別時的最加催人成長。

“巍巍五一,居海淀之西南,樓宇軒昂,磅礴大氣......”金色的碑文依舊屹立於校門前,那排排參天的梧桐還在不停的生長,昔日樹下的夥伴卻早已各奔東西......盛夏後剩下的是六年的悲歡離合。”

時過境遷,白駒過隙。八年級的我又將面臨分別,可能還會有人在分別的最後一刻嬉笑打鬧吧……但離別只是不論做什麼都會附着着一層悲傷。可千萬不要忘記,痛哭流涕之時也在潛滋暗長,靜待日後的厚積薄發、鷹擊長空!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6

春節,一個闔家團圓的時刻。車窗外大雪紛飛,通往老家的路開始有些擁堵,但我的內心早已如同壁爐裏的火焰那樣熾熱。因為在不遠處,爺爺奶奶家中,有這樣一個儀式,在召喚着忙碌一年的我們,奔回家中。這個儀式,讓我難忘。

“呀,乖寶回來了!”剛進門,奶奶就跑過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在種種噓寒問暖過後,家裏就迎來了忙碌的時刻。奶奶和媽媽熱火朝天地在包餃子,爺爺和爸爸則負責貼對聯,粘福字。我呢,則在一片忙亂之中抽離出來,想着那個期待已久的儀式。

“叮咚——”叔叔一家迎着家中餃子的飄香趕到了,激動的堂弟擁着我問:”姐姐,什麼時候開始啊?”我稍遲疑片刻,接着對他笑了一下,“馬上就要開始了!”一家人湊齊,在我和堂弟的吵嚷中,爺爺拿着儀式的主角——紅繩,來到了我們中間。那只是用紅絲布隨意剪裁而成的,不見其獨特之處,爺爺卻將每一條繩用手仔細展平,由粗至細依次排好。我望着那一條條普通的紅繩,卻不知為何總被它吸引。剛要伸手去擺弄,爺爺“噓”了一聲,示意全家人安靜坐好。

我屏氣凝神,聽着爺爺的述説。首先,爺爺將其中最粗的`那根取出來,系在爸爸的手腕上。環繞、拉緊、繫結,爺爺一絲不苟地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那紅繩就像一條乖順的游龍,在起承轉合間上下飛舞。繫好紅繩,爺爺輕撫爸爸的手掌,輕聲説道:“兒啊,作為家裏的頂樑柱,你要努力工作,疼愛兄弟姐妹,願你平安順利,身體健康。”那夾雜着口音的祝福與期盼中,不知凝聚了爺爺多少未曾説出的牽掛。爸爸謝過爺爺,再次輕撫紅繩,表示接收到了祝福。

就這樣,爺爺給家中每一個人都繫上了紅繩,祈求生活幸福,家人安康。我觀察着爺爺系紅繩的動作和祈福時的眼神,心中燃起了幸福的焰火。一根紅繩,世代相傳,無論在外遭受了多少不如意,回到家中,總有一個人在默默地為你祈福,堅持着這簡單卻飽含深情的儀式,幾十年依然不變。

我看着手上那充滿温情的紅繩,又看向正在辛勤勞作的爺爺,心中倍感温暖。這一次,我偷偷在家中尋到了一根紅繩,趁爺爺睡熟後,悄悄放在他枕邊。爺爺,您為我們祈福保佑了這麼多年,這一次,讓我來為您祝願。

映着窗外的煙火,新的一年悄然而至。這個簡單樸素的儀式,讓我難忘,我也會帶着儀式中的感動與美好,奔向新的征程。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7

儀式一詞,可大可小。大至國旗招展,莊嚴肅穆,小至漢服束腰,似簡而深,但於我,後者則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儀式。

第一次穿漢服便醉倒在中華傳統服飾之美中,錦緞輕紗,好不秀美!然而身穿漢服出門多少還是需要些勇氣,在門口躊躇一番,還是耐不住社員們三催四請,開始了第一次社團活動。

社長見我們五花八門的束腰方式,不禁淺笑出聲,“大家跟我重新束一遍腰吧,我看大家束腰的方式都不太對。”社長抬起手,耐心的教我們如何正確束腰,“再將左邊的繞過來……”社長耐心教導之聲迴響耳畔。幾位新社員跟之重新將漢服整理好,因為喜愛,對這些事總是上心些,不覺間竟生出幾分儀式感,頗有些將士奔赴戰場前穿戴鎧甲的感覺,隨後社長解釋了漢服的內涵,無非是些寬容、傳承一類的老字眼,我雖不是第一次聽,卻仍不解其含義,便不再去想。

等時間再過去些,我們便開始了遊園。與平時大不相同,這次我們幾乎是頂着所有人的目光進園,也不知是陽光灼熱還是緊張,手心裏止不住的冒汗,回想起剛才社長所提到的包容,不禁暗暗在心中譴責那些人不懂得包容文化的多元,步子也快了些,像是要逃開那些目光和議論似的。不得不承認那天的議論中確實有不少讚美之聲,可我卻聽不見讚美,一心只想那些譏笑、嘲諷或是不解,他們都戴上了惡意的.面具,凝視着不知所措的我,“你看,那穿的是古裝吧!”“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那麼肥大一點也不美啊!”“就是!還很長,一定很熱吧。”這些聲音刺痛了耳朵,讓我萌生出逃避的想法,這時一個聲音響起,“這個不叫古裝,叫做漢服,寬袍大袖也是古人留下的傳統,寓意是人要包容,而且這袖子兜風,很涼快的!”社長回頭笑着解釋道,就在她對那些人笑的瞬間,我突然明白了社長所解釋的內涵,所謂包容,不就是兼容文化嗎?不就是面對非議仍能笑着解釋嗎?不就是能坦然應對誤解嗎?社長轉過頭,緊了緊束腰,笑着一擺手,頗有幾分得意地説到:“瞧咱們漢服的魅力多大!”這時的社長與剛才為我們講解的社長漸漸重合,剛才那場儀式在不知不覺間又被賦予更深層的含義。

原來所謂內涵並不僅是嘴上説説,更是在不知不覺中融入行動,而今我也常穿漢服,每一次穿的過程都像是一種神聖的儀式,最後束腰便將那經五千年歲月所傳承下的善意和包容緊緊束在腰間。

這個儀式,意義非凡。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8

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固定的人們,我們即將迎來那一年一度的開學典禮。

無人機盤旋在上空,高大的攝影儀器也懸於正上方。我手中緊握那本“開學護照”,看着“九年級”二字,彷彿比直視太陽更扎眼,這個平時我頓感離我遙遙無期的時候總算不偏不倚的準時來到我身邊,給予我重重的一擊。八年級的虛度使我後悔不已。

“下面是師生交換籤字環節!”台上主持人激動地喊着,我坐在地上匆匆完善了個人信息,拿到離我最近的老師面前。“老師,您能幫我籤個字嗎?”我擦了擦汗,對老師笑着説道。“沒問題!你先去那邊陰涼的地方坐着等吧!”老師接過本子,和藹的説道。我表達了謝意後,坐在一側,觀察着萬物。湛藍的天空上有幾朵拉着絲的白雲,空中不時有幾隻飛鳥掠過。我嗅着四周時常有如甩了蜜般的花香,甜甜地沁布我心中。我計算着時間,回到了老師的身邊,接過那本“護照”,道了謝便回到自己的位置,迫不及待的打開那頁。幾個大字映入我眼簾。“在這個最重要的時期把握機會!老師相信你!加油!”

“請同學們回到原位!下面請已畢業歸校的學姐學長們進行經驗分享和演講!”主持人邊宣佈邊退場。

在聽後他們發言,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九年級學生個個鬥志昂揚,似乎不畏懼頭頂的炎陽般。我也不例外,我抬着頭望着台上的表演,聽着耳邊激昂奮進的音樂。內心中忽然平添幾分激情。霎時立志一定在九年級拼盡全力,扶搖直上九萬里。

主持人的激情,典禮的宏大,音樂的振奮,活動的'緊密,無一不在催促我向前衝。在典禮結束後,我回到那個老師身邊,充滿鬥志地,信心滿盈的力量由下而上,我對老師説:“謝謝您跟我説的話,我會努力的!”老師笑了,伸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有力的點了點頭,“嗯!我相信你!”並對我比了一個加油的手勢。

忽然,我望向那“開學護照”,“九年級”二字彷彿也不再扎眼,而是如太陽般耀眼。我緊握那代表了新學期來臨的本,暗許目標。

現在,回憶那時,仍不忘初心,在拼搏的路上不斷奮進,朝那日定的目標持續努力。現在距離會考不過21天。願自己仍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離不開那日的儀式,是它使我心生力量。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9

南方的冬天不甚冷,以至於仍有一些綠葉掛在枝頭。鞭炮聲響起,驚起一羣飛鳥。點燃一支香,煙霧繚繞,緩緩上升,融入天空。望着這裊裊香煙,我的思緒一下被拉回多年以前……

幾年前的一個年三十,在一個温晴的上午,我正和堂哥在院中嬉戲。爺爺這時走出屋門,手中還提着一個籃子,爸爸和叔叔緊隨其後。爺爺開口了:“我們今天去掃墓,你倆也去。”我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尾隨在後。一行5人,一路靜穆向山上走去。沒多久,三個大人就在一個青磚壘成的石堆前停了下來,他們從籃子中取出一碗飯、一碗肉和一碟糕點,拿出一掛鞭炮,用香點燃,默默站在石堆前,任憑鞭炮響着,卻一言不發,表情凝重。許久,才把香插上石堆。將東西收回籃子,向下一個石堆前進。我望向堂哥,他似乎也不甚明白,我們只好學着大人的樣子,跪拜,敬香,完成一個個動作。就這樣,走過十多個石堆後,我們下山向家走去,回去的路上,我不禁問:“我們今天是來做什麼的?”爸爸説,我們來“掃墓”,告訴祖宗們過年了。看着遠處的青山,我有些不解……

幾年後,一行人又沿着當時的路上了山,我和堂哥都長大了許多,變得懂事了,就跟着爺爺走過一座座墳。學着他的樣子,拿着香,拜了祖宗,再點燃鞭炮。看着沖天的火光,我想到了逝去的先人,並在心中默默祝福着他們。爺爺看着墳,説道:“你們要好好做人,光耀門楣,祖宗們才高興哩。”看着眼前的青石和漫石板的苔痕,似乎明白了什麼……

就在去年,我又回到老家。年三十那天,爸爸把籃子交到我手上,叔叔叫堂哥去開路。爺爺腿腳不便,已經不好上山了,只是在家中休息。上了山,來到墳前,我將貢品一件件地擺出,點上香,點燃了草紙,並拜了三拜,再點燃鞭炮……掃過幾座墳,我不禁好奇地問爸爸:“這些祖宗究竟是什麼人啊?”他看了看眼前的'墳:“他們走了太久了,我們也不得而知。”一直掃到最後一座墳,他才緩緩開口:“這座墳……是你太爺爺和太奶奶的……”這時,我注意到,爸爸的眼角有什麼東西在閃着光……

收起貢品,我看到了墳前,一枝嫩芽破土而出。望着湛藍的天空,我又想起了這幾次掃墓的經歷。我們從無知走向成熟,爺爺從健壯走向衰老……生命就這樣在延續和傳承着。正如參天的大樹,最終也有凋亡的一天,然而,新芽不斷破土而出,延續着大樹的生機與活力。歷史就是這樣一代代薪火相傳,綿延不息。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耳畔響起《論語》課堂吟誦的語句,裊裊香煙中,向着各位先人,我深深叩拜……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10

坐在霧氣氤氲的茶室裏,我捧着一杯黃山毛峯,心靈的震撼久久不能褪去。

我姥姥是安徽人。每個早晨她都會坐在搖椅上,捧着一杯黃山毛峯給我講家鄉的故事。小時候不懂事,只知道揚起小脖子去搶茶喝。姥姥見我愛喝,便教叫我沏茶。我當時啊,什麼也不懂,聽着茶葉入壺的叮咚聲,只覺得面前的一切充滿了儀式感。

幾年後姥姥駕鶴西去,我的心也彷彿少了點什麼一般,空落落的。

國中有幸參加學校遊學,去黃山參觀茶莊。雖然安徽黃山是我的故鄉,但姥姥去世後我就沒有再來過。老師帶我們來到了黃山的一個幽靜美麗的茶園,體驗採茶的樂趣。

茶!整片山佈滿綠油油的小茶樹,翠綠得彷彿要滴出水來。最高的茶樹也只到我的腰部,小巧可愛極了。還不等老師發號施令,我便衝進了茶樹林。

“啪嗒”,漫不經心地,我隨意拔下來幾根茶樹葉子,扔進筐裏。“小姑娘,茶可不是這樣採的”,當我即將再次對可愛的小茶樹伸出毒手時,一旁的採茶女工抓住了我。“你看着我,我教你。”她低下身子認真地尋找,直到她看到了那根最翠最嫩的茶芽之後,食指和拇指輕輕一捏一拔,那小芽便落入了她的手中。她是那樣認真,那樣動情,彷彿在受恩惠一般的把芽從樹上摘了下來,一種儀式感油然而生,我才明白,採茶也是一種儀式啊。

我學着她的樣子,用心地採茶。茶芽嫩嫩的扒在我的手上,柔軟的像個嬰兒。太陽的暴曬很快讓我撒下了豆大的汗水,長時間的弓着身子讓我直不起腰來。我終於承受不住坐下,轉頭看向女工。她聚精會神,像個永遠不知勞累的機器,虔誠而認真地對待每一枝茶芽。她那種儀式感讓我再一次受到了鼓舞,支持着我站了起來,繼續工作。

很快一上午過去,我把才摘好的茶遞給了炒茶師傅。他笑眯眯的誇我能幹,接過茶後直接用手翻炒。認真的'眼神,辛勞的雙手,又是那種儀式感從內心升騰,給我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熱浪翻騰,老師傅一動不動,豆大的汗珠雨點般掉下來。“謝……謝謝您。”我呆呆地接過炒好的茶,深深地為老先生鞠躬。女工慈愛的看着我“小姑娘,這是我們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可是中國茶文化的傳人!”説完還調皮的眨了眨眼。

來到茶室,熱水入壺。綠茶入口,一苦二甜三回味。我認真的品着,因為我知道這是中國人對茶文化尊敬的特有意儀式,也是我,身為一箇中國人擁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儀式,如那女工一般認真,如老師傅一般不辭辛苦。我在茶汽氤氲中彷彿看到了姥姥,也端着一杯黃山毛峯,温柔的説“孩子,辛苦了。”淚水充滿了眼眶。

離開黃山,走之前回頭仰望半山腰採茶的人。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11

“歡迎大家的到來,這是為星星舉辦的儀式。”

我轉頭看了看正圍在圓桌旁畫畫的“孩子們”,他們手裏緊握着畫筆,專注的埋着頭往紙上填充着顏色,各式充滿想象力的圖案在紙上浮現,讓人感受到作畫者的天真童趣。可是再一看,手拿畫筆的人肩膀寬闊、樣貌成熟,他們已不是三、五歲的小孩,但他們心中卻永遠住着一個充滿天真稚氣的小孩。是的,他們是自閉症兒童,但我更願意叫他們——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的儀式是為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舉辦的,因為今天是他們的“成人禮”。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舉辦一次這個儀式,每年所有的星孩都會參加,不論他們的生理年齡是不是已經可已步入社會,不論這個儀式去年他們是不是已經參加過一遍,這個儀式是讓他們明白成年的意義,讓他們一點點“長大”。

儀式包括義賣環節。我站在攤位後向大家講解着:“這些作品都是由我們星孩們自己畫的,他們的作品售出後將會捐給這些星孩家庭,為他們出一份力……”攤位前的'人越來越多,每一位顧客聽後都會上前買些商品,雖然大家沒有這樣的經歷,但深知這些家庭的不易。

突然,後面一個“孩子”哭了起來,我急忙過去安撫,可是不管我怎樣説都沒有用,她只是止不住哭着,大滴大滴的眼淚從眼中奔湧而出,她一邊哭着,一邊看向別處,絲毫不想看我想要吸引她注意力的東西,正在我手足無措時,她的媽媽跑來了,拿着一個大大的棉花糖給了她。原來,她看見路對面的棉花糖要收攤了,想要吃,卻沒人聽見便哭了出來。看着她眼淚未乾卻又笑着心滿意足的吃起棉花糖,我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心酸與無助。

來自星星的孩子大多已經成年,本應承擔起責任的他們現在卻只能停留在兒童時期,看見喜歡的就笑,遇到傷心的就哭,生活在他們的家人幫他們撐起天空下。“我只想比我的孩子多活一秒。”這是來自自閉症兒童家長們的共同心聲,他們自願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卻在年老之時深感無力,我想要幫助他們,幫助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們,可是他們想要成長的無助又有誰能體會得?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12

去年的六月份,是我們為九年級學長學姐送考的升旗儀式,這個儀式令我至今難忘。

六月的陽光閃耀着光芒,五星紅旗像披着金甲,在雨後初晴的天空下閃着光,隨着清風盪出幅度。九年級的學長們堅毅沉着地站在主席台上,神情堅定,表情凝重。他們輪流説出激昂的話語,鼓勵着彼此,以鼓勵着我。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這樣一段話:“願我們在合上筆蓋時有戰士收刀入鞘之感;願我們不負眾望,勇敢前行;願我們胸有成竹,蟾宮折桂。”這樣一段堅定的話着實打動了我,像一塊巨石沉入了我的心裏,直至今日也難以忘懷。

升入九年級,每當我在學習困惑時,都會想起那位學長的話,猶如一泓清泉澆入我的心,洗滌我的困惑,銘刻在我的腦海裏。

今日是我們為高三學長送考的日子,和去年時的情形簡直一模一樣。高三的學長端立於主席台上,自信而篤定地説出鼓勵的話語,他們的發言更顯成熟,也更為堅定,但卻沒有那段話給我帶來的震撼之大,令我時時想起那次升旗儀式。

也許這就是心底的迴響,是心靈的共鳴。我所記憶的與其説是那段話,不如説是那次儀式。學長們言辭懇切,自信篤定,以及對八年級時我的鼓勵,都成為了我追尋終點路上的一部分,那次儀式令我記憶猶新。

一模後,我的成績下降,意志消沉,沒有努力學習的動力。老師和家長三番兩次的找我談話,卻都成效甚微。也許我本就是如此,我在心裏想。但當我回憶起那次升旗儀式時,心中升騰起的是勇往直前,不懈努力。在這一段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併為之不斷奮鬥。難忘那一次升旗儀式。

幾日後,我們也將為自己送考,九年級時的.努力都將化為考試的動力,鼓勵我不斷前行。那次升旗儀式上學長們昂揚的鬥志,殷切的期盼,不懈的努力,激昂的話語,都將化為我努力學習的明燈,指引我不斷前進,不斷進步。那一日的升旗儀式好像已經深深刻入腦海。

那一次升旗儀式,雖不是為我而設,卻帶給我鼓勵與希望,希望我能夠將這次鼓勵時刻銘記在心中,不斷努力,持續前行。像《莊子》中的鯤鵬一樣同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長空,翻卷四海雲水,遨遊九天。難以忘懷那次升旗儀式帶給我的啟發與動力。

這個儀式,讓我作文13

站在中央,唱着這被無數人詠唱的歌謠,肅穆地昂起頭,像每個面對戰火不願屈服的中華兒女一樣。目視前方那面高大的雕畫,無數個鮮活的形象浸濕了我的眼眶。這個儀式,讓我銘記過去那段艱難的,歲月。

這是每屆學子都要參加的儀式,我本以為會極其普通,不知為何,班主任總是叮囑我們要準備好一首叫做《長城謠》的歌曲,雖然有些不耐煩,但還是每日哼唱一遍,隨着對這首曲子不斷地熟悉,儀式的日子也將近了。

那日細雨拂面,踏着已被歷史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我們站在了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大廳裏,四面是抗日英雄們的浮雕,陽光穿越七十四年的的光陰,映在他們彷彿還要破畫而出,繼續浴血奮戰的側影上,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老師站在台上,宣佈儀式的開始,我不由得緊張起來,“儀式”這個詞,對一個孩子來説,有極重的含義,在思索中,忽然聽到老師的聲音,“儀式第一項,齊唱《長城謠》”。

熟悉的音調回響在耳邊,鋼琴沉重卻鮮明的曲調此刻格外讓人振奮,“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我隨着大家的歌聲,加入到合唱中。歌詞在腦中徘徊,我又想起了在紀念館中看到的那些英雄們的事蹟,他們那一張張剛毅的'臉上書寫着殺敵的決心和希望國家富強的深深願望,他們是否也曾在陣地裏,齊聲高唱,思念着祖國,思念着親人,思念着家鄉,再端起槍,衝出陣地,拼盡最後一絲力氣,血散疆場?是否也在離家前莊嚴地對母親説“敵不殺完,我誓不回來……”。歌曲進入高潮,同學們的聲音夾雜着鋼琴的氣勢磅礴,久久迴盪在大廳上方。我彷彿聽到了抗日英雄們在戰爭殺敵時的吶喊,那些無名英雄們踏着衝鋒號,衝向敵寇,心中充滿壯志豪情。我彷彿聽到了,過草地時那無力卻堅定地步伐,手挽着手邁過泥濘,我彷彿聽到了,瀘定橋上的鐵鏈錚錚,七七事變時愛國壯士的掙扎,南京百姓的呻吟哭喊。曲終了,我最後聽到了那聲飽含血與淚的“抗日戰爭勝利了!”,那聲在天安門上宣告世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一曲畢,臉頰上滿是淚水,目光卻是堅定。轉身,望見的是同學們漲紅的臉龐和堅毅的目光,耳旁響起老師緩緩的朗誦,心中亦是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僅僅是一個儀式,更是通過一首歌讓我們回到過去,更深刻地銘記今天,銘記過去,銘記未來。

我相信,中華民族的血脈永遠流淌,而此刻,也正流淌在我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