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論語》作文

來源:文書谷 2.2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與《論語》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與《論語》作文

我與《論語》作文1

國小時,我並沒有接觸過《論語》,只知道它是儒家四書五經罷了。上七年級時,國家開始高度重視傳統文化,這才把《論語》拉入了我的生活。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簡單的幾句話,就教會我學習方法,做人根本與處世態度。“讀經,背經,誦經”加上一週七次的午讀,將《論語》拉進了我的學習。

我國古聖人孔子注重“信”的教育,他教導他的弟子守信。《論語》中多描寫了他的言行,使我更加守信了。學校的'孟老師是個極其熱愛國學的老師,每逢學校組織大型活動時,孟老師便帶領我們背誦《論語》以舉行“開幕式”。將《論語》融入了我的生活。

初學《論語》時,我感到不耐煩“整天念這所謂的經書,有什麼用呢?”

一天,放學回家,幫媽媽提了桶水(以前從未主動提過),媽媽誇我長大了、懂事了,這時我才知道,“整天念那所謂的經書”並不是無用。它正潛移默化着我們的性格、行為,告訴我們活着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論語》本身就是我國古代文學思想著作,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廣為稱頌,貴族們學習學的不就是《論語》嗎?漢朝時,文帝推廣儒家經典,在民間四書五經的傳頌已習以為常了,在皇宮,大小官員學習儒教,可現在,被丟棄的“之乎者也”仍然沒人過問,所以國家開始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

聽!一聲聲誦讀經典的聲音從教室傳出,彷彿又回到了國小那一聲聲“牀前明月光”,這聲音聽着多麼使人舒心。《論語》凝結了一代人的智慧,承載了一代人的經驗,傳承了百世人的信念。

誦讀經典,誦讀《論語》,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教會一種新的技能——立身處世,可以引領我們的未來,我相信我們可以傳承中華民族上千年以來的智慧結晶,讓我們一起“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伍”!

我與《論語》作文2

孔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偉大的文化大師。我對孔子的文學素養、政治覺悟和道德思想一直是懷着景仰和崇敬的態度。記得在三四歲的時候,我和表哥被送到經典誦讀班,跟着老師誦讀《論語》。在那個時候,我並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卻讓我認識了這位儒家文化的創始人。《論語》共分二十章,我較為關注的是《為政篇第二》這一章。

《為政篇第二》主要記載了孔子對學習、孝道和為政三個方面內容的言論。學習方面,最著名的是孔子對自己學術人生規律的總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還有對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總結:“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些話,對於國中生今天的學習依然有着指導意義。

在孝道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每一個人問孔子孝,他都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內容各異的回答,這也是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體現。同時,孔子對從政也有自己的理解: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可以説,孔子對“為學、做人、從政”的理解認識,有着一套完整的思想方法,告訴了人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認真學習理解掌握其中的思想精華,對當代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非常有益處。通過誦讀《論語》,使我跟孔子這位文化大師進行靈魂和心靈之間的溝通,受益良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