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年味作文【熱門】

來源:文書谷 1.8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找年味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找年味作文【熱門】

尋找年味作文1

春節是人們最隆重的節日。臨近年關,遠在異鄉打工和上學的鄉里人經歷“春運“的重重考驗,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共慶新年。

快要過年了,人們緊鑼密鼓地籌辦年貨。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擺滿了香噴噴的年夜飯。飯桌上,家人有説有笑,嘮嘮家常,合計合計來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節日的氣氛變得更濃了。飯後,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歲,祈求新年更加美好。大年七年級,家家户户張貼春聯、放鞭炮,歡渡春節。人們見面個個面帶笑容、互説吉祥話。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攢些壓歲錢。整個鄉村處在熱烈的喜慶之中。

特別在大年前後,小鎮上的集會便成了名副其實的`“相親會”。平時在外忙於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節回家的這次機會解決了婚姻大事,也好滿足家裏老人的心願。媒人約好地點,邀來男女雙方見面。媒人幫着搭橋牽線,忙着撮合。雙方的家人也都幫着仔細地打量。街上熱鬧的相親場面,成了鄉村過年風味獨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們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許多。尤其是與近幾年相比,人們更加懷念過去的春節。雖然過去的物質生活比不上現在,但是“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麼簡單。吃喝只是物質匱乏年代給人們留過的心理暗示,本身並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主要原因應該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缺失。大多數春聯由原先的家人手寫變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們已不能體會到裁紅紙、寫毛筆字、讀春聯的快樂了。人們過去之間的走親訪友也變為了呆在家中看電視或上網······於是人與人之間似乎多了層隔閡。

風俗正在簡化,人情也日漸淡薄。原因在與人們在追求更高物質生活時,卻忘記了生育我們的“傳統的文化”,令人擔憂的是,無論鄉村還是城市,這種趨勢還在上升。難道以後人們只能在記憶中追尋那種“年味“了嗎?

尋找年味作文2

年味是屋檐下掛着的那一塊塊金黃的臘肉,年味是那一幅幅火紅喜慶的春聯和門畫,年味是父親珍藏了一冬的那壇老黃酒,年味是母親辛苦張羅的那桌豐盛年夜飯,年味是那噼裏啪啦的爆竹聲和瀰漫在空氣中的火藥味,年味是親友間那一句句誠摯的問候和温馨的祝福,年味是心中那一縷帶着醇香的回憶…… “吃了臘八飯,快把年來辦”,這是我聽了幾年的一句民間俗語。以前,人們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只有等到過了臘八節甚至小年以後,才開始忙活着置辦年貨。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日子,彷彿一年四季都在過年。所以年味的到來,自然比過去提前了許多。這幾天,樹上的.麻雀突然多了起來,它們似乎也感覺到了年的到來,不時飛進院子裏啄着孩子們落在地上的殘羹剩飯。

中國民間到處都流傳着這樣的歌謠:“ 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 ”。可見在那幾個月不知肉味的年代,我們盼望殺年豬吃肉、迎新春過大年的強烈願望。我家鄉過年有個殺豬有個習俗,一定要選一個黃道吉日,並且這天的屬相要是二十四屬相個頭比較大的,還不能和家裏人的屬相相沖,而且不能説殺豬,要説“洗年豬”,這是人們對豬的一種敬意,也是主人家希望來年能夠圖個平安吉利的説法。 村裏的屠宰場就在我們房子後面,之間隔着一道土牆,父親一大早就趕到屠宰場排隊等候,我也跟着一起去看熱鬧。我小的時候經常欠肉吃,甚至有時欠的直哭,所以特別愛看殺豬,興許是望梅止渴吧。當時只要聽到院牆外有豬子“哼唧哼唧”叫喚的聲音,就知道隊上有人要殺豬了,趕緊爬上院牆邊的一棵桃樹,坐在樹丫子上看大人磨刀殺豬,如果遇上鄰居張家大伯或李家大嬸他們殺豬,他們就會隔着院牆扔過來一條豬尾巴。

尋找年味作文3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彷彿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裏面有氧氣夾雜着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着聞着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的`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非常鍾愛喝酒。在過年這麼重大的日子裏,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的,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別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温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尋找年味作文4

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聽牛通社大哥哥介紹,今天年俗活動主要有:寫春聯,打年糕,做臘肉,採草莓。聽見消息我們興奮不已。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打年糕了。首先,我看見一個石頭做的大缸,還有一個特別大的木錘子。只見示範的兩個阿姨,一個掄起木錘,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中間立刻變成了一個大坑,另一個阿姨沾了點水,把年糕翻了個身。只聽“咚”一聲,錘子又落了下來。我們一個個都圍着石缸,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終於輪到我了!我學着阿姨的樣子,與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把錘子舉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呀!年糕變成扁扁的了。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漲紅了臉,一錘一錘地敲打在黏糊糊的米糕上。原來年糕是由糯米、粳米和水,摻在一起,靠着這木錘子敲打才誕生的,還是挺費力的。

打完年糕,我們又圍着圓桌開始製作喜糕了。喜糕的原材料和年糕一樣、我們先把麪粉均勻地撒進模具,再倒出,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米糕捏一小團,放進模具,最後敲打模具,將喜糕整個兒倒出來,放在一張粽葉上。只見碧綠的粽葉襯着雪白的喜糕,有的像魚兒,有的像小花,有的像葫蘆,還有的像壽桃。一個個是那麼小巧精緻,讓人饞涎欲滴!我們眼巴巴地看着阿姨將喜糕放進了蒸籠,等待着熱騰騰的喜糕早些出爐,好讓我們一飽口福。噢!香噴噴的喜糕出爐啦!我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製作的'那一籠,立刻放進嘴裏。軟軟的喜糕,甜中夾雜着桂花的香味,真是美味極了!

大廳裏迴響着我們歡快的笑聲,這一幕幕充滿年味兒的活動,隨着相機“咔嚓、咔嚓”地留在了我們的腦海裏。回首望去,那碧雲花園天台上一串串的醬鴨、屋檐下一塊塊的臘肉、還有草堂裏一幅幅的春聯,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我們還將繼續循着年味,迎接馬年的到來!

尋找年味作文5

臘月二十九……

在外打工的人們都陸陸續續回來了,其中也包括我的父母。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都在精心置辦年貨,瓜子花生小糖、煙花爆竹、春聯……

爸爸帶着我來到一個外表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店裏,那裏賣的全是適合孩子們玩的小煙花爆竹,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琳琅滿目,看的我眼花繚亂。我們挑了許多好玩的小東西,其中有今年最暢銷的“小金魚”、“黑虎炮”、“小貓煙花”……爸爸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此,在二十九這天拿着平時節省的零花錢,到街上買點自己中意的小炮竹,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那真是最難忘的年味。

年三十……奶奶和媽媽在廚房裏忙活了大半天,終於聽到媽媽的'口令:可以吃年夜飯了!哇!明爐小火鍋、各式各樣的臘味、紅燒肉、紅燒魚……看的我兩眼放光,口水直流。爸爸吃着紅燒肉回味着説:小時候家裏窮,一年到頭難得吃幾回紅燒肉,即使偶爾吃一次,也只能淺嘗輒止,只有過年這一天能敞開着肚皮吃。每每想起這幸福的年味還是意猶未盡!

年七年級……

清晨,“起牀了、起牀了、拜年去咯”,爸爸大聲喊到。還在睡夢中的我立馬清醒過來,以光的速度把衣服穿好,別問我為什麼這麼快,因為等下有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等着我做:那就是拜年!

首先給爺爺奶奶拜年。聽爸爸説,他們以前給爺爺奶奶拜年是要磕頭祝福的,現在到我們這裏都省略了。但是有一樣最重要的卻不能省,那就是紅包!每年給爺爺奶奶拜年,他們都會包個大紅包給我。紅包不管大小,那都是長輩給予我們的祝福與希望,也是過年之必不可少的年味!每至年底,踏上歸途,尋一口年的味道!

尋找年味作文6

一年四季卯足了勁兒,期待的大年三十就這樣平常稀鬆地走過了場。遙想當年待字閨中,守在父母身邊的年味,似乎是從第一場雪,或是從第一場霜開始的,母親開始着手納全家人過年穿的新鞋的底了,納着鞋底,大鐵鍋裏蒸着做凍水糖的糯米,而或是大鍋的熟紅薯條,囑咐我們:等到過年了就炒制好,給我們吃。年味在心裏會種上個大半年。

一待寒假開始,當老師的父親,便總被村人邀去做凍米糖,四個生產隊,百來户人家,大都是我那老父親踏制的。凍米糖是我兒時家家户户過年招待客人上好的零食。

過年豬殺了,父母們又開始炸油豆腐,爸爸掌勺,媽媽守灶火,濃濃的年味也穿滿了每一片瓦、每一塊磚,從門縫裏,窗户裏衝出屋外去。

哥弟們已把柴火堆得滿樓高了,就等着大年三十晚上火爐堆能通宵紅火、温暖。年味在醃肉的缸裏,年味在大缸中大白鹹菜裏,年味在剛制好的凍米糖裏,在剛蒸好的白饅頭裏,在鎮上放着音樂的大喇叭裏。

等母親帶着我大搞衞生,父親招呼我替他按好對聯的另一頭時,那真的是快過年了,做錯點事父母也不再大動干戈地批評了,殺雞了,平日裏板着臉的爸爸也特地不把公雞尾巴上的毛浸濕,乾乾地拔下,温和地遞給我,讓我做雞毛毽子來踢。

過了小年,耳邊總是鄰居們,和爸媽們的“今天廿七”,“今天廿九夜要燒年子了”。父母灶上灶下忙着,任着我們四個孩子上竄下跳,等到大年三十的那天,母親大人就早早地囑咐着,洗好腳,可以先穿新鞋子。那一刻過年的味兒已滲透到每一個毛孔裏了:等着我們的全是玩樂,美食,走親訪友這些開心的`事了。

呵呵,年味應該沒有淡吧?那淡的是什麼呢?淡的是沒有父親製作凍米糖的身影,淡的是沒了母親新納的鞋子穿了,淡的是不會再有我們哥弟妹四個排着隊等爸爸發配我們啃豬頭骨的情景了!

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鞭炮聲,窗外是晰晰瀝瀝的下雨聲,明天是大年七年級,新的年輪又另起了個頭,我願我有能力將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過出點“年味”來。

尋找年味作文7

有人説:飽嘗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樂。在以前我願意經歷寒冬,是因期盼呼吸過年的味道。現在春節一到,四處張燈結綵,炮仗聲聲,人來人往,隨處可見洋溢着幸福的臉。雖然空氣中的年味濃到極致,但是又感覺過年似乎離我很遙遠。

小的時候的我特別喜歡過年甚至有的時候特別希望天天都過年,但是現在想想當初的我多麼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過年。

記得小的時候每年,還沒有到年底,大人們就都積極行動起來,打掃衞生,添置物品;娃娃們呢,有時候也會幫大人幹些家務,但內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構思起一個個過年計劃。還記得那時的我,常常會在想到激動處忍不住地笑將起來。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了過年暖暖的味道。怎麼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一家人圍在桌子前吃着團員飯有説有笑的看着聯歡晚會,在零點鐘聲響起時會和約好的小夥伴出去放鞭炮像我這種不敢點鞭炮的人就會遠遠的站在一邊看着他們,小夥伴們還經常嘲笑我現在想想真那時的我真可笑,和小夥伴們放完鞭炮回到家裏總會有一盤熱乎乎的'到這香氣的餃子在哪裏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餃子因為據媽媽説在餃子裏會吃到硬幣會得到更多的壓歲錢……

但是現在的過年與小的時候的完全不同了。小的時候還沒到年底家裏都會打掃購置新衣服但是現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掃除的時候才發現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東西都沒必要去收拾現在父母再帶我們去購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興趣好像覺得過年穿不穿新衣服無所謂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團圓飯一家人很安靜看着晚會偶爾會發出些笑聲敲了鍾該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會下去爭着搶着出去放而現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糾結着誰下去放炮以前的七年級會非常的熱鬧而現在的七年級與往常四會美聲麼不同不過甚至因為人太多了而在氣氛中顯現出一絲尷尬似乎現在過年都不像是在過年……

到底是時代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尋找年味作文8

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説有着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自己都一臉無聊地説,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一到過年,就想着的是壓歲錢,以往的街道已空無一人。大家都是出來謀生的,都回老家了,本地的居民看着,過年該熱熱鬧鬧,但大家都回家去了,城市都變冷清了,不就是在過年那幾晚放放鞭炮嗎?還有一些人也只能堅守崗位不能回家過年,讓過年都變得無味。年味就應該要有家的味道,家就是要全家團聚,吃個團圓飯,看看很久沒看的家人,給一年沒見的孫子孫女發點紅包,讓過年有點味道。

這一次我們是在舅媽家吃的飯,也就只有兩家人,也沒有非常的熱鬧,就像平常的聚一聚,沒有感受到一點過年的氣息,也就聊聊最近的事,吃吃飯,那時姐姐還在工作都沒有來吃飯,所以顯得很單調。家家户户也沒有了貼春聯的習俗,也沒有貼福了,年味到底是什麼?現在長大了,紅包也沒有收多少了,過了很久沒見的親戚連叫什麼都忘記了,見面也很是尷尬。越長大也越懂,親戚給我們發了紅包,爸爸媽媽他們也是要還回去的,所以都不敢輕易的收取紅包,就算收了,大部分也都要交給爸爸媽媽,難道錢就是親人們過年的味道嗎?不應該是彼此的祝福和團聚而歡呼嗎?現在科技的發達讓我們丟掉了傳統的習俗,照這樣下去,人們都玩着手機,似乎都會退化到遠古時代的低頭族。在吃飯時,所有人都捧着一台手機,那也是對那些工作人員的不尊敬,他們為了給你們過年,也丟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所以大家好不容易的一聚讓它顯得更有它的味道吧。

過年就要遵守過年的規矩,守歲的守歲,放鞭炮的放鞭炮,不要再用俗氣的錢來消度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了。

尋找年味作文9

今天,我帶着喜悦的心情去了安昌古鎮。因為,那邊有一派香甜而又忙碌的年味,使我和家人特別感興趣,打算去尋找一番。

走進古鎮的大門,就能聞到一股醬香的味道,那是安昌古鎮的特產----臘腸的味道。在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上,掛了許多臘腸、醬鴨、醬魚和醬豬頭,那濃濃的醬香味吸引着遊客們前往。不遠處一位老爺爺正在做扯白糖,我連忙拉着爸爸媽媽走過去看。原本是白色的白砂糖經過煎熬,已經化為一鍋黃黃的糖漿。待糖漿稍稍冷卻後,老爺爺拿起糖漿,把其中的一端放在廊柱釘着的一枚釘子上,開始拉扯一起,幾番用力拉扯後,軟軟的黃黃的糖漿逐漸變硬變白,最後變成了一根白白的“棍子”。老爺爺把扯好的'糖棍剪成一顆顆扯白糖,我連忙買了一包嚐嚐,真鮮甜啊。我也終於明白原來扯白糖是白砂糖演化而來的。這一路上我邊吃邊看,歡哥笑語,非常快樂!

走累了,我們打算乘烏篷船出去。坐上船,我感覺船要翻了似的,心裏一陣緊張,還好有驚無險。河水非常平靜,有如一面鏡子,我們的小船輕輕劃過,一陣水波盪漾開來。我們坐在船上,看着兩岸的風景。一邊是熱鬧的街道,一邊是安靜的居民樓,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船老大還不時給我們講古鎮風情節的趣事。

上岸了,我們告別船老大,準備踏上回程路。這時眼尖的我看見一位老爺爺正在專心致志的畫糖畫。他那精湛的技藝讓我想起了“萬年牢”裏的父親。看着那一幅幅糖畫,我不由自主的留下了口水。媽媽見了,拿出錢讓我自己挑一個,我挑了一條魚。老爺爺二話不説,拿起了做好的糖漿,手輕輕一揮,一會兒一條魚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魚,害得我捨不得咬下去。

安昌古鎮的美體現在它的年味上!

尋找年味作文10

羊羊羊,洋洋得意;羊羊羊,揚眉吐氣。在五彩斑斕的煙花中,在恭喜發財的音樂裏,羊年大步流星地向我們走來。爆竹“嘭嘭嘭”的聲響,竄向雲霄,帶着人們的祝福,轉瞬即逝。孔明燈藉着東風,搖曳直上,帶着人們新年的願望,若隱若現地消失在黑暗的夜空。

擁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朔門街,掛起燈籠,燈上春聯,雖然有些年味,但是顧客稀少,只有稀稀落落幾家店開着,不怎麼熱鬧,一條街冷冷清清,居民們都躲在家裏或走親訪友,原本熱鬧的街市在過年反而顯得冷清許多。

紅色主題登上霸王之位,成為新年主角。紅燈籠、紅春聯、紅衣裳,全家圍在桌邊吃着年夜飯——意為守歲。紅色的高腳裏碗盛滿雞鴨魚肉,還要添上幾片紅蘿蔔點綴。廚房的'香味早已在屋中瀰漫,桂花糕是經久不衰的當頭炮,桂花象徵着香氣永遠籠罩着家庭;而年糕則象徵着年年高,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有魚諧音有餘,希望在新的一年裏能夠年年有餘……五花八門的菜餚有着各自的意義粉墨登場。當然收紅包才是我們小孩子重中之重的主場——意為壓歲。

過春節,猜燈謎必不可少,從古至今,猜燈謎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她閃耀着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燦爛的光芒。一條一條的燈謎紙上,記載着古代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一道一道的燈謎紙上,流傳着文人墨客動人的故事;一張一張的燈謎紙上,凝聚着古代帝王將相無窮的智慧。

中華是一個樸素的古老民族,無論從古老守歲,壓歲或猜燈謎,無不承載着對未來的祝福和期待。

尋找年味作文11

“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備壇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熟悉的歌謠再一次從奶奶的嘴裏哼唱了出來!

“奶奶,再講一講過年習俗唄!”

過年可是有習俗講究的:“打掃衞生”是要乾乾淨淨過大年;“收鞋子”——是不能讓“舊年的邪氣”擋了“新年的財氣、福氣、喜氣、好運氣”;還有一個重要的年俗——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户都必須擺上包裝漂亮的糕點糖果,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生活甜甜蜜蜜。

可是我發現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俗活動也是日益更新。以前拜年人們必須面對面説祝福話,發壓歲錢。可是現在人們為年俗做了現代化的改革。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的通過網絡、短信、微信等途徑來互送祝福,發紅包。一條條微信、一個個紅包寄託着一縷縷真心的祝願,向着親友們表達最真摯的祝願,這是春節最時髦的一種活動,快捷、方便、時尚又有年味,令人温暖。

傳統的年俗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這是過年期間最“響亮”的習俗。漫天的煙花,陣陣的鞭炮聲,讓年繁華了起來。可是今年習俗變了,因為今年冬天霧霾太嚴重了,我們為此還曾經停了兩天課,所以為了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污染,還我們一片藍天,今年過年政府明令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今年過年鞭炮聲的確小了,但濃濃的年味依然洋溢在人們的笑臉上,流淌在人們的祝福聲中。

偉大的“年”,偉大的春節,為我們帶來的太多太多,珍惜着一切吧,好好過年,好好尋找年味,只要你肯,那最濃的情意與最真的年味都將撲面而來!

尋找年味作文12

記憶中的年味總是伴隨着恰如其分的皚皚白雪;記憶中的年味總是對辭舊迎新的滿滿期待;記憶中的年味總是浸滿了歡聲笑語;而如今,我似乎感覺到年味兒淡了,不同於小時候那般滿懷歡樂了。我想要找到記憶裏的年味。

小時候的我常常看着牆上的日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過年的日子早早到來。童年時過年的年味就是吃不完的美味佳餚,一年到頭來各種大魚大肉擺滿了飯桌。而我最為懷念的便是臘月二十八清晨的那一碗臘八粥,奶奶一大早就在廚房裏開始忙活,取出昨夜已經浸泡好的`小米、赤豆、紅棗和栗子,跟杏仁、花生一同放入鍋中,用湯匙來回上下翻動着這一粒粒顆顆分明光澤的穀物,加入沒過滴的清水,再改上鍋蓋,等到香味飄出來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就做好了。

我拿出一個小湯勺,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臘八粥,赤豆和紅棗的香味在口中瀰漫開來,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相處臘八粥的由來也有一個小故事。當年岳家軍討伐金虜在朱仙鎮節節勝利,卻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來,在回師路上,將士們又飢又餓,沿途的河南百姓紛紛把各家送來的飯菜倒在大鍋裏,熬煮成粥分給將士們充飢禦寒,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吃臘八粥的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怪不得每次吃臘八粥的時候,便開始全身發熱呢。

轉眼就到了除夕夜裏,窗外已經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我趕緊丟下了碗筷,興致勃勃地衝出家門奔向爛漫的紅色天地。各式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繽紛奪目,一束束禮炮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花兒,幽暗的夜空頓時變得色彩斑斕,那禮花在空中盤旋呼嘯了幾周便愈來愈暗消失殆盡了。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整個子裏燈火通明,照亮了院子裏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我們每一張的笑臉。在歡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我們迎接着新的一年。這噼裏啪啦熱鬧的聲音,給新年添上了一抹濃濃的年味兒。

其實,“年味”就在我們身邊,在熱鬧的窗外天地,也在餐桌上家人深切的關懷。我們只要細心觀察便會發現年味其實無處不在。

尋找年味作文13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到處都充滿着年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找找這些年味吧。

年味在哪裏?年味在一盞盞火紅的燈籠和一幅幅火紅的春聯裏。過年掛紅燈籠是為迎接新年的到來,過一個紅紅火火的吉祥年,還寓意着我們新年交好運。除了掛燈籠,家家户户的門上還貼上了嶄新的對聯,紅底黑字,散發着濃濃的墨香,表達了大家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年味在哪裏?年味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五彩繽紛的煙花裏。鞭炮的種類可真多啊!有的往上一扔,便發出“怦”的聲音;有的可以拿在手裏玩,火光閃閃發光,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還有的一點就會轉圈,發出“噼裏啪啦”的響聲。不過最漂亮的還是那些五光十色的煙花了,漆黑的夜空中,隨着一聲聲“砰”“啪”聲,一朵朵美麗的花朵綻放了,有桃花、有玫瑰花、有菊花……,紅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黃的賽金、藍的猶海……,真像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啊!

年味在哪裏?年味在美味的團圓飯和沉甸甸的紅包裏。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食,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在我們的傳統習俗裏,“魚”和“餘”是諧音,象徵着“年年有餘”,所以在過年期間,每頓餐桌上有一樣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魚。大人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小孩子們在客廳裏追逐打鬧玩遊戲,屋子裏瀰漫着幸福的味道。吃完飯,大人們給小孩們發紅包,孩子們捧着沉甸甸的紅包,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裏樂開了花。

年味就是喜慶、美麗、團員、幸福的味道,你們聞到了嗎?

尋找年味作文14

在高三緊張的複習生活中,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過。看着日曆上新增的劃痕,羊年的鐘聲快要敲響,而我卻在空蕩蕩的房間察覺不到新年的氣息。

或許是因為作為高三的學子有太多的學習任務,讓作業掩蓋了過年的痕跡;或許是在偌大的城市卻沒有親戚的走訪,聽不到過年的腳步;或許是因為科技的插足,玩耍不再是幼時的簡單快樂……總之,在春節前夕,我感受不到這個節日該有的紅火。

猶記小時候,過年是我們小孩子的日思夜盼。過年,意味着可口的美食,意味着紅包裏的壓歲錢,意味着一年之中難得的'團聚。年前,父母總會帶着還是小孩的我,佈置一大堆年貨,看着父母手上掛上一個個的袋子,在為如何帶回家而苦惱。那時家中還沒有車,要在春運前早早定好火車票,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從人羣中擠過,找到位置。聽着火車轟轟的響,我的心也撲通的跳,期待快點到那個熟悉的站口。十個小時,對於一個孩子太過漫長。滿腦子都是新年的歡喜,腳尖觸到實地的那一刻,便猛撲進家人的懷抱。

沒有煙火的春節,當時的我,是無法想象的。叔叔家開的花炮廠,是兒時的過年的好去處。各式各樣的花炮,在地上或天上舞動着,拖着七彩的尾巴。那淡淡的硫磺味,是我心中最歡樂的年味,無可替代。

如今的我已經長大,不在是那個只知美食和鞭炮的孩子。年的味道,是鼻尖的那一絲紅火,看見親人時迸發的迷人的香味。

高三的學子也許不該奢求假期,即使是這最紅火的春節,也應當它是一段潛心修煉。今年的年味,大概就是作業冊的墨香,一絲清冷和半點温暖。原想讓這千年造出的漢字陪我聆聽新年的鐘聲,到達新的一年。

冷清的房間卻讓我陷入沉思。

帶着一絲負罪感,我終究是抵不過那濃濃的思念,坐上小車,走在通往家鄉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車很多,車裏是和我們一樣的興奮雀躍。這漫長的旅途是否值得?我走下車,看着滿天煙火,和煙火照耀下的身影,心中釋然。

沒有家人,什麼味道都不是年味。

尋找年味作文15

“年味是什麼?年味是什麼?”我心中充滿了疑惑,爺爺説年味是家家户户貼春聯掛年畫,奶奶説年味是全家一起吃豐盛的團圓飯,爸爸説年味是小時候吃的東西,媽媽説年味是準備年貨守更待歲……可我仍不明白年味到底是什麼東西,但非遺館的年貨節讓我終於茅塞頓開,同時也品嚐了長輩們心心念唸的“桐鄉味道”。

在非遺館的年糕比賽場地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打年糕的師傅們先把糯米粉在鍋中蒸熟,再把蒸好的.糯米粉放入打年糕的石臼中,然後一個人掄起木槌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粉中間立刻出現了一個大坑,另一個人沾了點水,把年糕翻了個個兒,“咚”的一聲,槌子又落了下來。大家圍在石臼邊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輪到爸爸時,他學着師傅們的樣子,把槌子舉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年糕變得扁扁的,爸爸使出吃奶的力氣一槌槌地敲打在黏黏糊糊的年糕上,等到捶得差不多時,師傅們就把年糕切成了一塊塊小年糕,再印上漂亮的圖案,年糕就大功告成了。

打完年糕,我又觀看了製作劃雪糕。先把麪粉均勻地撒進模具中,把事先刻制好的圖案印在麪粉上並用小錘子輕輕地敲打幾下固定住形狀,再小心翼翼地拿開模具,再把一個個成型的劃雪糕放進蒸籠。我們便眼巴巴地等待着熱騰騰的劃雪糕出爐,好一飽口福。終於等到它出爐了,軟軟的劃雪糕放入口中,真是美味極了。

在年貨節上,引人注目的活動還有很多,如做糖人,製作大湯圓,胡峯窟等等,讓人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

年味有很多,關鍵是要花時間去尋找,今天這一行讓我找到了不少年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