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作文2篇

來源:文書谷 2.5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時珍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李時珍作文2篇

李時珍作文1

傍晚的陽光暖暖地灑在我面前書本的封面上,《本草綱目》幾個大字越發顯眼。真想去他的時代看看李時珍先生呀!我感歎着。突然,書彷彿應了我心中所想,一股強大的吸力把我拽進書中……

我又穿越了?!恍惚間,我已來到書中世界。這是明朝,我正在一個小山村中,周圍的小平房、百姓的穿戴讓我得以推斷。這時,我看到一位中年清瘦男子,穿着樸素長袍,正坐在一旁為百姓免費問診——那不正是李時珍先生嗎?

正好沒人排隊,我趁機上前坐在他面前。“李大夫,可以麻煩您為我診斷一次嗎?”李時珍親切笑道:“沒問題。”只見他挽起我的.袖口,將方巾搭在我手腕處,神色認真地為我診脈。“望、聞、問、切”後,李時珍收起方巾,淡定自若地説:“小姑娘,你肝火略旺,脾胃也有些不和,這是藥,每日燉煮1包,1日2次,分早晚,可以去肝火、養胃。”説完他取出一個藥包遞給我,温和笑道:“小姑娘要好好保養身體喔!”我臉一紅:“謝謝您!”“沒什麼,這是醫者的本分。”我感動地説:“您有什麼活讓我幫您吧,我對中藥很感興趣!”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李大夫終於答應讓我明日一起上山採藥。約定好時間,我朝他揮手告別,李大夫笑着衝我揮揮手,轉身投入下一位百姓的診斷中。

第二日一早,我換上耐穿的草鞋,背上筐,與李時珍先生一起上山採藥。這座山説高不高,説矮不矮,但當我一路彎腰採藥爬到半山腰的一個平台上時,我已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我坐在一塊石頭上,揉揉痠痛的腿,看着李大夫在周圍興奮地鑽來鑽去。我忍不住出聲問道:“您難道不累麼?”李大夫卻像沒聽見似的,全神投入挖掘採藥。

忽然,他興奮地將一株開着淡紫小花的草藥連根拔起,如數家珍般説道:“看,這是地丁!味苦,性寒,略帶澀,清熱解毒!”説着,他又舉起另一株草藥。我看着他喋喋不休,草快沒過他的腰,蚊蟲在他身旁飛舞,手上滿是草綠色的汁水、土褐色的泥土結塊。我沉默着,看不懂他的堅持。終於,我還是忍不住出聲:“……您又是何苦呢?”李時珍先生緩緩回頭,小心地收好草藥,風吹過,他的髮絲凌亂。我好似聽到他呢喃道:“醫者仁心,人之本性。人活一世,耗費了多少,又創造回饋了多少。這些都是自然的恩惠啊,我不過是個被自然選中的使者,把健康帶給百姓啊……那些耕作的農民、織布的婦女,他們日復一日辛苦地勞作,我這點苦又算得上什麼……”他淡淡一笑,雲淡風輕。轉眼間時空變換,一切風消雲散,塵埃落定。雲捲雲舒千百載,李時珍先生的精神從未改變。

那一天,我遇見了李時珍。他是一個偉大的自然使者,不忘仁心,不負使命!

李時珍作文2

説到《本草綱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其被譽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東方醫藥巨典”,著者是被人被世人尊稱為“藥聖”的李時珍。但少有人知道,李時珍並非天生善於醫藥,他曾棄文從醫。

李時珍生於一個世代為醫的家庭,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是當時的名醫。因為受家庭的薰陶,孩童時期的李世珍就知道哪些藥草能治哪種疾病。

但當時的醫生社會地位比較低,李時珍的父親不願讓他繼續學醫,而是鼓勵他考取功名。十二歲那年,他在父母的管教下攻讀詩書,14歲中了秀才。然而在三年後的一次鄉試中,他落榜了,而後又連續參加兩次,依舊名落孫山。

李時珍被科舉搞得身心疲憊,還因此換了怪病。父親用畢生所學,將其從鬼門關搶回,同時喚醒了他對醫藥的熱情。於是他給父親寫了一首詩:“身如逆水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表示自己放棄科舉,決心研究醫學的信念。

二十三歲,李時珍開始隨其父學醫,期間閲讀大量醫學專著,很快習得一身醫學本領,隨父學習三年後,李時珍開始獨立行醫,醫名日盛。

一天,李時珍正在診病,一羣人扯着一位老郎中吵吵鬧鬧的.衝進來,李時珍細問才知,由於醫書上記載有誤,藥鋪將老郎中處方上的“漏籃子”抓成了有毒性的“虎掌”,險些鬧出人命。李時珍向人們做了解釋並對醫生並對病人進行搶救。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李時珍發現古醫藥書籍雖然知識豐富,但有不少錯誤和紕漏,比方説一種名叫遠志的藥物,南北朝的陶弘景説它有乾燥的長莖,葉片很小,而宋代的馬志卻認為它長着小圓葉,還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運志。

於是,在李時珍行醫治病的第十一個年頭,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重修醫學經典《本草》,為了更正內容,弄清藥物的形狀,習性,分辨真偽,他踏遍大江南北,甚至以身試藥,花了27年,編寫出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藥書《本草綱目》,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事業。

在李時珍的那個年代,皇帝一心只想讓御醫練出長生不老丹,李時珍雖然也曾向皇帝提過重編藥書,但是皇帝卻不理不睬。是他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踏遍大江南北,嚐遍各種藥材,終於編出了《本草綱目》,在他的那個年代,甚至是在現在,也是非常偉大的。

李時珍一生救死扶傷,不求回報,對王室貴胄、平民百姓一視同仁,精神難能可貴。

———

本草綱目(節選)

明·李時珍

天生靈草無根幹,不在山間不在岸。

始因飛絮逐東風,冷梗青青飄水面。

神仙一味去沉痾,採時須在七月半。

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

——(中藥)浮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