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作文15篇

來源:文書谷 3.05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的文化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的文化作文15篇

中國的文化作文1

世界上有八大奇蹟,又宏偉壯觀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又神奇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龐大的秦始皇兵馬俑。

最大的兵馬俑非秦始皇兵馬俑不可,我們最早發現的一號坑,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大約深五米。一號俑坑的左右兩旁也有兩個兵馬俑坑,就是我們的二,三號坑。這三秦始皇兵馬俑被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個個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馬俑陣勢磅薄,有的身穿戰袍,手持弓弩,是百發百中的弓箭手;有的頭戴長冠,身穿戰袍,戰靴,手中握着寶劍,是衝鋒陷陣的士兵……除了樣貌,他們的神態也不盡相同。有的怒目圓睜,彷彿要更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顯得十分悠然自得,也許是剛剛獲得勝利,還沉靜在勝利的喜悦之中;有的眉頭皺成了疙瘩,也許是大敵臨前,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低着頭,若有所思。大部分士兵肅然屹立,神態堅定又勇敢,好似整裝待發。

有一個俑,他十分與眾不同,這就是銅車馬。它寬7。8米,徑深8。8米,它的工藝之複雜,做工之精巧,體現了工匠們的高超技術,實在是巧妙之極!銅車馬上面還罩着一塊類似龜蓋狀的棚蓋,車主可以坐着,也可以躺下,非常寬敞,舒適……

這是秦始皇兵馬俑,以上所寫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巧妙之處等着被人發現,我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到驕傲。

中國的文化作文2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負盛名的皇帝,關於他的傳説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中可以讓我們現代人完美遐想相連接的就要數秦兵馬俑了。

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它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左右三千米處,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封土高40米,佈局模仿秦朝都城咸陽,共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大約2。5千米,外城周長約6.3千米,於1974年被發現,至今已經發掘四個坑,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

俑坑中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兵馬俑,因為年久風化,有些兵馬俑已經出現肢體殘缺,有些沒有了手臂,有些不見了手中的武器,甚至有的連頭也沒了。立射俑,顧名思義,就是部隊裏的弓箭手,他手持弓箭,搭上利箭,整裝待發。騎兵俑,站勢端正,正視前方,有萬夫不當之勇。跪射俑和立射俑一樣,都是弓箭手,但與立射俑不同的是它單膝跪地,箭指天空,彷彿等將軍一鼓令下就能開箭穿雲。將軍俑是整個作戰部隊中最顯眼也最有威儀的,它手持寶劍,身披盔甲,目光炯炯閃金光,隨時發令出兵。車士俑,它的姿勢與其他俑格外不同,雙腿筆直,手持韁繩,胯下有戰馬,身後是戰甲,衝鋒在前,死傷在後……秦兵馬俑的種類,真是數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1987年,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想了解兵馬俑的更多故事,不妨到西安親自感受一下吧!

中國的文化作文3

眾所周知,位於方山山脈一隅的九峯公園中,有一座名塔一一瑞隆感應塔。這座塔矗立於九峯公園的僻靜處,四周是連綿起伏的山,與蒼翠葱鬱的高大松柏。

瑞隆感應塔有七層,每層直徑自下而上逐漸縮小,是全國磚塔之中的代表。塔身原為白色,但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朝代的變遷,亦或是清晨金色的陽光過於耀眼,塔身已不是純白色,陽光射過樹葉,留下斑駁的影子,已分不清那是樹葉的倒影還是歷史的痕跡。塔身為柱形。那灰黑色的飛檐上,磚瓦鱗次櫛比,久經風雨沖刷,甚至長了短短的雜草。飛檐直衝天際,遮擋住了刺眼的陽光,撒下一片蔭涼。塔頂端立着一個葫蘆形的塔剎,為這蒼老的磚塔增添了一分可愛。

想想,從瑞隆感應塔建造開始,至今,已有一千零五十八年了。瑞隆感應塔建於公元963年,它見證了唐朝的繁華一世,看見過宋朝的分裂,知道明、清的腐敗,經歷過混亂的民國,最終到了強大的新中國。這座塔,它屹立在歷史中萬古不倒,它見到了歷史中未曾入冊的事、物,它是歷史的遺產,也是中國人民的寶物!

這孤獨的塔啊,一直以來,瑞隆感應塔安靜地站在大山中,默默地聽着各處的事蹟。它對於我們而言,不僅是一處景點,更是一個久經歷史的“人”!

師評:今天的作文難寫,李老師就等着你這篇!豐富的閲讀量,一流的語感寫出了瑞隆感應塔歷史的滄桑感。

中國的文化作文4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包含着有剪紙、小孩穿的虎頭鞋、刺繡、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永遠是鈞瓷。

我有一個愛不釋手的鈞瓷,它是一頭小象,長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笨重的身體。一般來説瓷器有許許多多的顏色,有白色,有黑色,有紅色……這頭小象的顏色總體來説是紅紫色的。它是由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聽爸爸説它代表着吉祥如意,大富大貴的意思。

鈞瓷不僅漂亮,而且裏面還藏着許多祕密呢,據網上介紹,鈞瓷古代也叫“窯器”,關於鈞瓷的資料,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為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以瓷土為原料。二、經過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温焙燒;三、燒成後胎質堅硬緻密,色白,透明或半透明,叩之有金石之聲,吸水率在10%以下;四、表面上有在高温下和胚體一起燒成的玻璃質釉。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鈞瓷的國家,鈞瓷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由於鈞瓷潔面乾淨美觀,堅固耐用,又具有造價低廉,用途廣泛,而且原料分佈廣泛,藴藏豐富。被成為人類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引起了人類物質生活革命性變化,並極大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社會上還流行起一句話叫“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説法。

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鈞瓷。

中國的文化作文5

20xx年3月24日,南環中學師生們再一次走進沁蘭廳,去體驗那久違的崑曲。崑曲,對於我來説是一場熟悉而又陌生的夢……從小,我便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每晚少不了那纏綿婉轉的聲音伴我入睡。但自從和爸媽來到蘇州,那種熟悉的聲音便漸漸離我遠去。直到今天,崑曲再次扣響我的心門,拉開我對其興趣的序幕……

據説,崑曲起源於元朝末年的崑山地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因此,20xx年5月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從今天的觀賞可見崑曲是以抒情為主的,優美的唱腔與優柔的舞蹈相互結合,更顯其温文爾雅。你瞧,一位身着樸素的女子以她那柔漫悠長的聲音將我們從空蕩蕩的舞台上引向那百花齊放的園林裏。聽!我似乎聞到那美妙的花香;聽!我似乎看到了花開的瞬間;聽!我似乎感覺到主人公的心痛……每一回崑曲結束,總會沒回過神來,每次都會被那激烈的掌聲拉回到現實中。説實話,我不懂崑曲,但我願意欣賞它。欣賞它的一言一行,不願去探究其深意,只要被眼前的景象陶醉就夠了。沉浸其中,欣賞它的深邃,理解它的曲折,只願那一刻永遠存在……

隨着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興致早已改變。或許,崑曲成為遺產是如今人們早已默認的觀點吧!現實如今,有幾個人願在空閒時間來聽一段崑曲?除了那幾位懷舊的老人。青少年聽流行歌曲並不為過,畢竟它充滿活力,風靡一時。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也應該多去了解祖國的藝術文化,如崑曲,要知道經典的才是永恆的!

懂得崑曲!懂得自然!懂得優雅!懂得人生!——我的追求。

中國的文化作文6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花燈、放煙花等。

元宵節的下午,我來到奶奶家,二媽早已給我和小妹妹買好了燈籠。我的燈籠是一隻笑咪咪的小豬,它的樣子非常可愛,還帶了個小肚兜;小妹妹的燈籠是一隻小蜻蜓,它的翅膀可以來回扇動,像真的能飛一樣。晚飯之前,奶奶讓我們用燈籠照一下糧倉和牆角等地方,奶奶説這樣照過的地方一年就不會生蟲子了。

晚飯過後我們又到屋外放煙花,爸爸抱出一個很大的煙花,放在院子中間,點燃之後,只見,煙花中先是一個個小球一樣的東西飛到天空中,在天空中炸開後,有的分散成一個個金色的火花,每個火花又分散成更多的火花,天空中像下了一場流星雨;有的分散成五顏六色的火花從天空中嘩啦嘩啦地落了下來;放完了,天空中還會出現許多彩色的小紙片。看到這麼美麗的煙花,我和小妹妹激動得又蹦又跳。放完了煙花,我和小妹妹還放了小蝴蝶煙花,彩色的小蝴蝶可以旋轉着飛上天空,非常有趣。

本來我們還計劃去市政府廣場看花燈的,可今天颳大風,天氣很冷,媽媽怕我感冒,就取消了計劃,真有點遺憾。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過得很快樂,明天我就開學了,這個快樂的元宵節給我的寒假生活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國的文化作文7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古老的國家,一代一代的人相繼繼承並擴展上一代人的才藝與知識,將中國的文化永遠的傳承下去。可看看現在的中國人,一切都要追求潮流、時尚,將中國人以前的習俗、習慣通通拋之於腦後。在他們追求那些所謂的時尚的過程中,逐漸就迷失了中國人的本性。

西遊記,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以前,西遊記幾乎可以説是人人皆知,不論是三歲孩童到70歲的老人,提起西遊記,沒有一個搖頭説不知道的。可現在呢?曾經老少皆愛、膾炙人口的西遊記退位了,一個個他過制的影視出現在中國人電視的熒屏上。問問現在的小孩子,孫悟空是誰,十個裏面至少有七個是不知道的。

京劇是我國三大國粹之一。現在只有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偶爾會聽聽京劇,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年輕人都不會“浪費時間”去聽那些對於他們來説是無聊的京劇。他們覺得,只有那些節奏感很強的流行音樂才是現代人該聽的音樂,可現代人不是中國人嗎?中國人該做的事情不是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嗎?可是,越來越少的人去學習京劇,京劇的許多戲種也被慢慢的遺棄、丟失,等中國人覺悟、後悔,再回過頭再去找那些戲種時才發現,那些文化的瑰寶早已在他們追求時尚之時,遺失在他們自己的手中。等到那個時候再後悔,就遲了啊。

有的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自己應該愛國,但卻從來去做中國人該做的事,從來不去保護祖先留給後代的珍貴的文化財產,那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有什麼用?只不過是掛着愛國的名號欺騙自己罷了。

和他國相互溝通,相互取進固然重要,可千萬不要在這取進中丟失了中國人的本性!

中國的文化作文8

中國文化有五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高的。在這5000年裏,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和令人興奮的數字。讓我們一起記住昨天的那些數字。

首先,中國的三座名山。黃山的美景令人陶醉。自然風景讓人不得不愛上上帝的神奇作品。廬山一直是詩人描寫的對象,“人們懷疑銀河系已經陷落了九天,”和“但是透過這些雲,我怎麼能知道它是朝着山的哪個角落呢?”生動地描述廬山的美麗景色。還有一座美麗而簡單的雁蕩山。難道不應該記住祖國的這些名山嗎?

渤海,中國四大洋之一。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母親河的最終目的地。渤海的女兒——黃河在幾千年裏養育了幾代人?這份大恩大德讓中國人民別無選擇,只能銘記在心。黃海、東海和南海都氣勢磅礴,令人震撼。在世界各地,中華文明的血液流入中華文明。

中國長城的雄偉令人驚歎。長城的長度是21196米。八公里。它建於秦朝,重建並延續到明朝。它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防禦建築,並被列入世界物質和文化遺產。這是世界公認的奇蹟。“如果你不去長城,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人。”是的,如果不去北京的長城,你怎麼能意識到你祖國的偉大呢?

漢字生動而貼近生活。總共有85000多個漢字,中國書法是無與倫比的。漢字簡單易記。它們是計算機中最理想的語言。漢字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展示了時代的變遷。我們應該學好漢語,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座大明山和四個大海、長長的長城、美國漢字和許多記憶組成了中國文化,構成了偉大的祖國。

中國的文化作文9

一説到故宮,大家應該既陌生又熟悉,那麼,讓我來講講故宮的歷史,北京故宮建於永樂4年(1906年),明成祖下詔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恆,永樂18年(1420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成的。故宮歷史悠久,令人不禁讚歎——你好,故宮。

嘿!有人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故宮的景點不少,延禧宮、翊坤宮、慈寧宮、景仁宮、鍾粹宮等等,其中,午門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可是走進去轉過頭去一看,卻成了5個門洞,這就叫做“名三暗五”,神奇不神奇?

再走一會兒,就是故宮一大特點,御花園,那裏簡直是一個“大花園”。在這裏,有如霞似火的杜鵑花、嬌媚迷人的紅玫瑰、紅豔豔的牡丹花、高潔淡雅的菊花、潔白如玉的玉蘭花、清香四溢的茉莉花等,還種了許多翠綠色的樹,在花兒的襯托下,御花園增添了幾份端莊和典雅。故宮端莊典雅,讓我不禁讚歎——你好,故宮!

更令人驚訝的是,故宮有房屋9999間,若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如果在故宮每間房屋都住一個晝夜的話,等到他把故宮所有的房間都住完一遍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27歲的青年了。

故宮已經打開了塵封已久的門窗,讓我們來觀看他壯麗的色彩,來傾聽紫禁城的聲音,來呼吸歷史的`氣息,來感知中華文化的底藴。

你好,故宮!

中國的文化作文10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活的基本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維持生命。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傳統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在中國的文化上所佔地位之重。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味,每個民族的食品都各有千秋。我們家鄉就有一種獨特的食品——餃子。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古今中外讚美餃子的詩句也數不勝數,入“扁食捏似月牙彎”,但也許對它的來了還不太清楚吧!

餃子原名“嬌耳”,為東漢張仲景首創。相傳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見很多勞苦百姓忍饑受餓,耳朵都凍爛了。他便用羊肉、辣椒等祛寒的藥材在鍋裏煮,煮熟後切碎,用麪包起來,救治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便在大年七年級的三十吃“餃子”,所以才有了那句“今之餛燉,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現在的餃子什麼餡的都有了,而且成了大眾化的食物,但大都已不是手工做的了,但我們村在二十九那天,仍然是全家齊動員包餃子。包餃子應先把餡剁好、拌好,之後再和麪。把面和成麪筋,然後用刀把麪筋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用壓面軸把麪糰壓成皮,然後把事先和好的餡包在麪皮裏,煮出來的餃子鮮美可口,可真應了那句諺語“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過餃子”。

聽爺爺奶奶説,那時候包餃子都不是用麪包,而是用紅薯麪包。裏面也不是餡而是一些爛菜和樹皮等。聽了餃子的發展過程,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它正是中華的精神所在,它包涵了十三四萬人的心願。

水餃這種傳統美食,不僅滿足了我們的物質需求,更滿足了我們的精神需求。表現了我們中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質!

中國的文化作文11

中國文化,就是風雨中堅忍不拔的大樹,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無法將他打敗;就是風雨時同舟共濟的努力,團結一心用愛温暖每一個人;就是風雨後七色的彩虹,只有在與困難搏擊之後才會顯現。

5.12,我要愛。在5.12特大地震中,我們淚流滿面,在巨大困難面前,所有同胞眾志成城;2015,中國北京。在聖火遭遇困難的時刻,中華兒女不惜一切代價,在08奧運之風吹遍世界的時候,炎黃子孫熱情歡迎各國各族人民。這,不就是中國文化所倡導的嗎?這,不就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經久不衰嗎?

其實,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細小的舉動中流露。在早上,媽媽耐心的叫我們起牀;上學路上,不隨便攀折樹木;學校裏,見到師長禮貌問好;上課時,謙虛認真地傾聽;課間,朋友互相幫助,不恥下問……國學並不是一定多麼深奧的哲學,而是在最細微中體現的。人們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但是腹有詩書卻不能夠真正做到書中所講,豈不是變成了書呆子?!現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學問,卻顯得特別膚淺,是他們學問少嗎?不,是他們做不好。在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質”放在前面,是為了強調文明、禮儀、幫助、關愛、感恩等素質的重要性。而這些素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中國文化,這些中國文化,就是大家所説的國學。

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紀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發揚光大!

中國的文化作文12

我本來是不喜歡聽粵劇的,總是覺得曲中敲打的樂器發出乒乒乓乓的聲音,簡直就是在製造噪音,唱曲的人在那兒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唱什麼,反正就是感覺很吵鬧。我外婆卻是一個粵劇謎,幾乎每天都會去公園聽“私夥局”唱曲。看見外婆這麼如痴如醉,我懷着質疑粵劇魅力的心情,決定上網去了解一下粵劇文化。

原來,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説過“崑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把粵劇與中國最古老的崑劇相提並論,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從此,“南國紅豆”成為粵劇的美稱。

粵劇又稱“廣東梆黃”、“廣東梆子”、“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舊時,佛山的粵劇戲班有一個慣例: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個戲班都會返回佛山,解散舊班底,重組新班。而新班的首場戲定要在祖廟萬福台上演,審閲通過之後,新班才可以乘着紅船下到廣東四鄉演出。粵劇結合廣東本地民間曲調,吸取弋陽腔、崑山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戲曲的優點,逐漸發展形成,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等地。隨着廣府人徙居海外開枝散葉,粵劇也變成了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可謂有華人的地方必有粵劇。

看來是我不會欣賞粵劇這一人類文化遺產,是我誤會了粵曲所藴含的文藝特色。粵劇簡直一個無窮無盡的海洋世界,以後我還要多點去了解粵劇文化,掌握更多粵劇知識,讓身邊的人都認識粵劇。

中國的文化作文13

頤和園是世界文化文遺產之一,而且他有許多的特點和美麗的景色,讓人孜孜不倦。

頤和園初始在北京,而且在北京也有許多著名的建築物。頤和園的長廊非常的美麗:全長728米,共273間。長廊以其精美的建築、曲折多變和極豐富的彩畫而負盛名,是我國古建築和園林中最長的廊。長廊還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餘幅,色彩鮮明,富麗堂皇,它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所以才説移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長,而且五彩繽紛又美麗的長廊。

佛香閣是一座宏偉的塔式宗教建築,該閣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興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層四重檐。閣高41米,八面,三層,四重檐。閣內有八根鐵梨木大柱內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燒香禮佛。遊人至此,居高臨下,可以飽覽昆明湖及幾十裏以外的明媚風光。昆明湖在頤和園內,面臨萬壽山前山。面積3300餘畝。

頤和園裏面有一座17孔的橋,名叫17孔橋。這座橋非常的大,很壯觀。十七孔橋是連接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清乾隆時(1736一1795)建。為園內最大的石橋。橋由17個孔券組成,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個。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橋額北面書靈獸偃月,南面書修煉凌波。

頤和園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多麼的美麗,多麼的令人流連忘返呀!

中國的文化作文14

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佔地約290公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頤和園的建築風格融合了是中國各地建築風格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和內廷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格,南部的湖泊區是典型杭州西湖風格,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格,北部的蘇州街是典型的水鄉風格。

頤和園最著名的景點當屬長廊了,長廊位於萬壽山南路。面向崑崙湖,長700多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遊廊。長廊分為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都知道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燬,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開放的頤和園也曾多次遭到破壞。清漪園位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1888年重建,被稱為頤和園,用作消夏遊樂地。1900年頤和園又不幸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2年大體修復。之後,頤和園又多次遭毀壞,多次被修復,它就如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見證了他所在時期下中國的成長。

現在我們在感受頤和園獨特魅力的同時,更應該好好保護它。

中國的文化作文15

秦始皇兵馬俑,簡稱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第一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秦始皇派能工巧匠精心製作兵馬形狀的殉葬品,是為了不要讓人們忘記秦國的輝煌歷史。秦俑享有如此高的聲譽,那讓就我們一起去探究那神祕的地下王國吧。

兵馬俑分為三個坑,一號坑最大,裏面有六千多個兵馬俑:戰馬成羣,馬車成列。這個大型軍陣,有精鋭的前鋒,強大的主力,靈活的側翼。騎兵,炮兵,矛兵,盾兵他們組成方陣。這些戰士有的頭挽髮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衝鋒陷陣的鋭士。有的免盔束髮,身穿戰袍,外披鎧甲,手持弓弩,揹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戰士虎目圓睜,好像在怒視前方的敵人;有的緊閉雙眼,好像在做戰鬥前的禱告;有的黯然神傷,好像在為犧牲的戰友悲傷。

二號坑裏有將軍俑、武士俑、鎧甲俑、陶馬等等俑。一個個挺着筆直的胸膛,目光中透出一絲堅毅,跪射兵那英俊瀟灑的姿態,彷彿發誓要與敵人決一死戰,同歸於盡,而那大腹便便的將軍俑,好像在大聲地發號施令,指揮着千軍萬馬。

三號坑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這就是一,二號坑的指揮中心。

這樣栩栩如生的雕塑,這樣震撼世界的偉大精品,它不僅僅反映了歷史的色彩,更體現了古代人們的勤勞和智慧。身為中國人的我為之驕傲,你們也一定要來領略這壯觀的景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