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寬博,我的閲讀經驗

來源:文書谷 1.95W
固本、寬博,我的閲讀經驗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應把更多精力傾注於閲讀“本邦之本”與“異邦之本”當中;在沒有寬廣知識“面”的基礎上形成的所謂“專業深度”,在一定意義上,説不定是“偏狹度”!韓軍,1962年生,北京市特級教師,“新語文教育”代表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碩士研究生導師,曾憲梓教育獎一等獎獲得者,省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北京師範大學語文教材副編審 。代表作《韓軍和新語文教育》。韓軍也是我們《讀書週刊》的2004年十大讀書人物。日前,除了他在獲獎致辭中談到的教師讀書要“超越知識,讀出情懷”,他又補充了他作為教師的讀書經驗:固本、寬博。
談到教師讀書,我其實沒有多少經驗,更多的是教訓。
東西融合,以“本”固“本”
書分“本”、“末”。“君子固本”。堪稱“本”的書,構成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根本,“本”即經典。我們幾乎在每一本“末”的書中,都能夠看到“本”的影子。如《論語》、《莊子》、《孟子》、《尚書》、《易》、《詩》、《離騷》、《史記》、“唐詩”、“宋詞”、《紅樓夢》等等,構成了中華文化甚至東方文化的根本。還有更多的經典,構成了西方其他民族的文化的根本。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應把更多精力傾注於閲讀“本邦之本”與“異邦之本”當中;“本邦之本”與“異邦之本”、東西方經典,在每個人意識深處的碰撞與融合,才構成了“本人之本”。
“本”是民族精神的本源,民族認同的符碼,民族凝聚粘和劑,也是民族前行的“推進劑”。世紀之交,各種意識形態紛然雜陳、交疊碰撞,使得不少人失去“本然”,或者本來就胸無定“本”,隨波逐流。教師,應特別注重以“本”固“本”。一個普通人,胸中無“本”,或許還不十分可怕(但卻十分可歎),一代教師、幾代教師,若胸無定“本”,就極其可怕;當一個民族,在紛然雜陳中。胸無定“本”,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我曾在今年兩次會議上做現場調查,我問誰通讀過以下三種原著:《論語》、《史記》、“中國四大名著”?一次是問600多名國小語文教師,一次是問一所著名大學近百名語文 教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結果只有一名50多歲的國小語文教師通讀過《史記》。這是十分可歎的,也是令我十分吃驚的。當今中國,教中祕書工作文的教師和研究生,竟然如此冷落作為學科之“本”和“本邦之本”的“漢語原典”,更遑論教其他學科的教師!我的同仁的閲讀狀況堪憂。這恐怕是幾百年中國教育史上,未曾出現過的“傳奇”!
我要問,我的同仁,不讀“本”,在讀些什麼呢?
但願不是這些:教參和習題集、市民小報、時尚類“快餐”書籍!
文理兼通,不可偏執
教理科的,不妨多讀些文科書;教文科的,宜多讀些理科書。50多年來,師範教育大分科。新中國的基礎教育的教師,都是這種師範教育培養的。文科不接觸理科,理科忽視文科,且相互歧視。甚至,語文教師不懂歷史、哲學,化學教師不懂物理、數學,這是當今中國基礎教育裏發生的事實。以至於今天,即使在一些中國最優秀、最著名的中學,也難以找到一位基本合格的“文科綜合課”教師,或一位“理科綜合課”教師。學校開“文科綜合課”、“理科綜合課”,只能各科教師各管一塊,最後讓學生自己“拼盤”。試問,在中國基礎教育領域,有多少真正的“綜合課”?
一個學科知識背景過於單純的教師,思維視野肯定狹窄。從事中、小、幼教育的教師,面對的是“成長初階”的少兒,對這些教師,過分強調本學科專業“精”、“專”、“深”,不一定是好事。中小幼教師,在沒有寬廣知識“面”的基礎上形成的所謂“專業深度”,在一定意義上,説不定是“偏狹度”!
如此,也難以造就真正優秀的“大師級”的中國基礎教育的教師,即使一些教師因“應試成績”突出,一時成為所謂優秀教師,也絕難形成“大氣候”。
至少,高等師範教育,應該形成大文科、大理科。而從事中、小、幼工作的教師同仁,讀書時,應正視並彌補自身的文理缺陷。
門派兼收,不可拘囿我發現,幾乎每個人,甚至有些專家,都在“小圈子”裏讀書。不信,你看看你自己的書櫃裏的藏書,大都是你自己最
喜好的書。其實這些書差不多都屬於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把你拘囿住。譬如,你為什麼只喜歡道家,不喜歡儒家;只喜歡魯迅,而不喜歡胡適;只喜歡白居易,不喜歡李商隱;只喜歡蘇軾,
不喜歡李煜;只喜歡古典詩詞,而不喜歡流行歌曲;只喜歡京劇,不喜歡歌劇;只喜歡哲學,而不喜歡小説;只喜歡曹雪芹,不喜歡蒲松齡;只喜歡中國,不喜歡西方;只喜歡文字,而不喜歡漫畫……
總之,每個人讀書,如果不是“急功近利”(考試、評職稱、做學問),應當努力從自己的“圈子”裏“探出頭來”。
那,也許是讀書大境界的開始,是大智慧的開始!
然後,你再走進你原來的“圈子”,你肯定會有飛越性的超凡的見地!宜掌握一門外語
哲學家説,“一種語言,就是一種生活樣式”,還説“語言是存在的家園”。如此説來,那些只懂得一種語言(母語)的人,只能體驗到一種生活樣式。豈不太可惜了。
我們為什麼不懂得一種外語呢?如果你是英國人,你願意讀英國人翻譯的老舍的英文版《四世同堂》,還是喜歡原汁原 味的老舍的中文版的《四世同堂》呢?
同樣,我們接觸外國原典,最好通過外語。外語書籍、外語培訓、外語廣播電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如果你想個人進入一種外語環境,完全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因而掌握一門外語,再也不像過去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難了。
有人問,我是教漢語的,我也需要學外語嗎?我説,一個人,如果不至少懂得一門外語,那麼,他沒有對比,就很難真正瞭解自己的母語。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讀讀“網絡”這本浩瀚的書
如果有一本自古至今卷帙最浩繁的書,那就是“網絡”。你不可不讀這本大書。網絡比所有報刊更鮮活、更生動、更真切、更豐富,更具有一種“原生態”的質感。
可惜,我們的報刊、書籍,大都把這種鮮活、生動、真切、豐富給“過濾”掉了。
網絡,已經以一種不可遏制的速度,衝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不但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我們的社會;不僅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甚至影響到我們的語言。
其實,靜悄悄地,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一場革命:基於鉛字的、平面的、二維的、單向度“印刷文化”,正在被基於電子的、立體的、三維的(聲音、文字、圖像)、多向度的“網絡文化”所取代。沒有宣言,沒有口號,但,革命卻已實實在在地發生。誰也不能否認,書的載體,可能不單是紙張與油墨,還可能是電子,正如紙張出現了,竹簡退隱。
仍有不少人固守文字印刷文化,把自己封閉在網絡大海之外。
當然,沉溺網絡,也會使人浮躁。
既讀且寫,由讀者變作者
你只讀別人的,為什麼自己不去寫?你為什麼只能是“讀者”,不去當“作者”?
讀者與作者並沒有天然的界限。作為一個教師,你不是不能寫不會寫,你並不缺乏寫的才能,你缺乏的只是“自信”與“勤奮”。你可能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幾乎所有的作者,當初只是一個讀者。
你在用眼睛讀別人的書的時候,你在用腳“讀”社會這本大書的時候,你大腦中也有過“洶湧”的思想的和感情的潮水。可是,當那些“洶湧”的潮水湧來的時候,你卻沒有用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作者”都是自己一轉念。成功靠人為,靠
自身努力,不是靠他人培養,記住,從來沒有一所大學有這樣一個系,那個系的名字叫:作者系!
由“讀者”變成“作者”,只在一念間!一個人人都可成為“作者”的時代正在來臨!
《中國教育報》2005年1月13日第8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