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媜簡介

來源:文書谷 1.11W

典麗靈詭的簡媜散文

簡媜簡介

簡媜,1961年生於台灣省宜蘭縣,台大中文系畢業,曾獲吳魯芹散文獎、時報文學獎等。是《台灣文學經典》最年輕的入選者,也是台灣最無爭議的實力派女作家。著有《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私房書》、《下午茶》、《女兒紅》、《胭脂盆地》等十餘種散文集。

最早讀到的簡媜散文是《水問》、《漁父》、《四月裂帛》,當初的感觸很是強烈——她的語言跟我們慣常讀到的文字隔着千里萬里,罕見的典麗考究卻隨心所欲,許是平日粗茶淡飯慣了,讓她一下子拉扯着登堂入室盛宴款待竟有些扭捏受驚;二是她怎麼可以把散文寫得那麼長!三是讀她的散文很費力氣,通篇下來大開大闔上天入地。於是暗自警醒輕易不要動什麼寫散文的念頭,免得哪天開眼被簡媜這等高人逼到自廢舞(文墨弄之)功的絕路上。

稱量靈魂的羽毛

自1985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説詩歌文學作品集《水問》至今十多年,十多部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不同題材、不同的表現方式遇山開道遇水搭橋,與敏感多思的簡媜一路走來,日子在坎坷的心境裏去蕪存菁,幸運的是有文字作證。數算一下,那心路着實曲折,每一處的柳暗花明都像是一次陽與冥的告別———先是試過以典麗繁複的詞藻與怦然心動的情懷為青春結集(《水問》);繼而轉向佛祠,藉着翻譯佛經所得磨練出一副空靈文字,糾集世間恩怨參那緣起緣滅(《只緣身在此山中》);又化閩南母語於華語寫作,量體裁衣打造出貼身貼心的農村風土人情(《月娘照眠牀》);下來是《七個季節》;而平日寫札記的習慣又積壓了一本光鮮智慧的《私房書》;同年又出版《浮在空中的魚羣》;喜歡喝茶至想把凍頂烏龍茶列入殉葬清單的地步,就有了《下午茶》;接下來的是《夢遊書》和《空靈》;在都市台北住久了,連情書都不要在台北的夜間寫,那都會面貌有《胭脂盆地》紀錄;幾千年來,披裹萬丈紅塵顛躓前行的苦命女人從外到內到底獲得多少解放,在簡媜看來,女人真正擁有的是她自己的眼淚和經血(《女兒紅》);再下來,常常發誓不結婚的簡媜在她三十四歲上,三個月內不僅披上新娘喜衫還當上了準媽媽,於是當職母親作牛作馬忙裏偷筆,找回自我與家庭角色的彈性空間,有了《頑童小番茄》和《紅嬰仔》。許是發掘出千百年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人母命劫,這時期的簡於剛毅靈詭之外多了一份爽利的殺伐之氣。讀者全程跟下來,也是從蘇州園林、桃花源一路逛到夜市、產房、嬰兒牀。

在書寫中自療

文字之於女人,常常是自迷自誤的陷阱,又是浮華的雲裳羽衣可作遮醜媚人之用。於是,文字常常被女人充當戲劇的幻影術,一不留神戲裏戲外全成真的了。在華語女性文學中,簡媜是為數不多的自覺者,走的路子是潛入內在去揪出瘀傷與痛楚,自療,做自己的主人。讀這類女作家的小説詩歌文學作品,你不必想像她的花邊新聞,因為她不是那種因為迷戀葬禮的華麗哭着喊着捨生求死的鬧劇主角,其小説詩歌文學作品字裏行間已是內容形式的豐豐富富。這讓人想起三十年代的蕭紅,魅力的文字出自魅力的性情以及執迷不悔的靈魂戰鬥。用簡媜自己的話説,她是與這世界有時差的人,屬於“宿罪族裔”,“通常擁有稟賦與能量,能輕易獲得同儕企求之物,卻不易被窄化的體制收編、把靈魂繳交國庫……如此意興風發,宛若驕子,然而一旦碰觸生命議題,又比他人痛楚百倍;他們原應利用稟賦搜尋生命意義,可是那一分資質卻更優先地洞悉虛幻。”

散文是這樣一種滴水見海、杯水風波的文體,只是那海與風波載苦載樂,寫散文的、讀散文的也就都不寂寞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