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7篇

來源:文書谷 4.12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7篇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我和爸爸最喜歡讀的書,從小爸爸就經常給我三國的歷史故事,因為爸爸認為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除春秋戰國時期外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歷史。當我讀到關羽之死的時候,不禁眼裏含滿了淚水,英雄末路時令人不勝感概。

關羽一生忠義、義薄雲天,人稱關公,温酒斬華雄一戰成名,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義無反顧......他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蓋世英雄。但是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失誤,而且是足以致命的失誤。“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父子同死,結果使得劉備從四川起兵東征為他報仇,卻又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夷陵,國力損失過半。諸葛亮隆中對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是,雄據荊、益二州,外連東吳,內修政治,然後兩道北伐,統一中原,恢復漢室。最後因為關羽的“大意”,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被破壞,兩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劉備大業終於無法完成。

關羽之死,自大之禍。他雖然勇冠三軍,但卻過於自負,甚至關羽最看不起的人是孫權,他把自己比為虎,比喻孫權作犬。結果卻被孫權的.大將呂蒙、陸遜出奇兵打敗。驕兵必敗,這是中國傳統的智慧。戰爭如此,我們在學習中也是如此,尤其是我在編程的學習過程中,看到好似簡單的題目,我就不自覺地説“垃圾”,結果卻因為一些小小的“大意”,程序調試卻花費了大把大把的時間。

牢記驕兵必敗的道理,刻苦學習,謙虛謹慎,不驕不躁,這是讀關羽大意失荊州留給我的啟示。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2

從國小三年級起,我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它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我知道無論是什麼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劉備就不會有強大的勢力,曹操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就會殺掉劉備;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周瑜在赤壁之戰中也難以以少勝多;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諸葛亮也不能把他的.”剋星“給活活氣死。在現在,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他就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相反,一個人要是有智慧,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會有很多益處。同時,我也認識到嫉妒別人的危害。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他在世時,曾經説過:既生瑜,何生亮。”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使得一個有用之才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在這個方面,我也有一些親身體會,那是四年級時的一件事,在一次考試中一個同學的成績超過了我,我心中就有些嫉妒,和她的關係也漸漸疏遠了,結果我在班級上的朋友也漸漸少了,成績也在“原地踏步”。自從看了這本是後,我改掉了這個毛病。從此以後,我在班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成績好了許多。還有一點,我意識到沒有一真誠的心和坦率得人態度是難以交到很多朋友的。《三國演義》中,正是因為劉備的坦率,才收到了張飛和關羽這兩位大將。正是因為劉備的真誠,諸葛亮才會幫助劉備爭奪天下,要是沒有這三位難得的人才,劉備哪會有當時的強大?現在也是如此,一個人有真誠的心,坦率的態度,就會有很多的朋友,就會進步。

智慧是最重要的,嫉妒別人是不好的,要有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度!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3

在那戰火紛飛的公元3世紀,天下大亂,各地諸侯紛紛起兵,各佔一方。這,就是三國,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年代。

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敬佩書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劉玄德(劉備)、張翼德(張飛)、關雲長(關公)、趙子龍(趙雲)等。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了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三人。劉備,字玄德,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他結交了被人們稱為“武聖”的關羽和愛結交天下豪傑的張飛。我還記得,他們走進桃園,備下青牛、白馬等祭禮,三人一起焚香跪拜,立下了誓言:“今劉備、關羽、張飛在此結拜為異性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下共戮!”是啊,他們有難同擋,有福同享,真是好兄弟啊!

我還想到了給關羽刮骨療毒的華佗。關羽在樊城之戰中,左臂中了毒箭,骨頭髮青。他四處尋找醫生,最後,華佗來了。他看看關羽傷勢,嚇了一跳:如果再不治,幾天後這隻手就廢了!華佗於是問關羽:“我需要把你的皮肉割開,刮骨頭上的毒。你能忍住嗎?”“我視死如歸,當然不怕。”關羽説。就這樣,關羽喝了幾杯酒,邊與馬良下棋,邊伸臂讓華佗醫治。華佗取出尖刀,讓助手捧盆在下邊接血。華佗割開皮肉,就“嚓嚓嚓”地刮起來。關羽邊喝酒吃肉,邊談笑下棋,全無痛苦。刮骨聲仍在沙沙作響。眾人屏住聲息,沒有一絲動靜。華佗鄭重地縫完最後一針,閉上雙目靜默了許久,彷彿剛從空前的激動中解脱出來,同時也佩服關羽的堅韌。

英雄就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4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

此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古人的足智多謀,比如説:諸葛亮三氣周瑜、諸葛亮建七星壇引東風等,還讓我知道了古代軍士的英勇善戰,比如説:趙雲殺進幾十萬人的.,如同入無人之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諸葛亮了,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民間,諸葛亮向來是位大紅大紫的風雲人物。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集於一身外,最大特點主要表現在一個“謀”字上面。諸葛亮的智謀,超羣出眾,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呼風喚雨、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用兵入神,百戰百勝,決勝於千里之外。觀其諸葛亮的一生,為了劉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謂嘔心瀝血,忠貞不二,鞠躬盡粹、死而後以,直到臨死之時,還念念不忘劉家的江山社稷大業。算得上模範軍師、模範丞相、優秀相父與師爺!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是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5

《三國演義》是我和爸爸最喜歡讀的書,從小爸爸就常常給我三國的歷史故事,由於爸爸以為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除年齡戰國時期外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歷史。當我讀到關羽之死的時候,不禁眼裏含滿了淚水,英雄末路時令人不勝感概。

關羽一生忠義、義薄哉軌,人稱關公,温酒斬華雄一戰成名,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義無反顧他是立下赫赫軍功的蓋世英雄。但是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失誤,而且是足以致命的失誤。“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父子同死,結果使得劉備從四川起兵東征為他報仇,卻又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夷陵,國力損失過半。諸葛亮隆中對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是,雄據荊、益二州,外連東吳,內修政治,然後兩道北伐,同一中原,恢復漢室。最後由於關羽的“大意”,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被破壞,兩道北伐成了六出祁山,劉備大業終於無法完成。

關羽之死,自大之禍。他固然勇冠三軍,但卻過於自負,甚至關羽最望不起的'人是孫權,他把自己比為虎,比喻孫權作犬。結果卻被孫權的大將呂蒙、陸遜出奇兵打敗。驕兵必敗,這是中國傳統的聰明。軍事戰役如斯,我們在學習中也是如斯,尤其是我在編程的學習過程中,望到好似簡樸的標題題目,我就不自覺地説“垃圾”,結果卻由於一些小小的“大意”,程序調試卻花費了大把大把的時間。

牢記驕兵必敗的道理,耐勞學習,謙虛謹嚴,不驕不躁,這是讀關羽大意失荊州留給我的啟示。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6

今年暑假,我看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聯繫了史實《三國志》,我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用了小説的手法,記錄了從漢末到晉初這幾十年的歷史。這期間,先是出現了許多的勢力,後來只剩下蜀、魏、吳三足鼎立,最後由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作為結尾。但這其中,作者總是有意神化蜀國,到後來,似乎劉備是正義勢力,而其他兩國都變成了反派角色了。

其實,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劉備、曹操、孫權其實都一樣。因為他們都是為了一統天下。所以,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樣。換種説法,如果三個人互相為敵,那麼每個人都會看到其他兩個人不順眼。而作者就是站在蜀國的立場上的。就説説咱們耳熟能詳的'諸葛亮吧。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羽扇綸巾明明是周瑜的衣服,羅貫中搬到了諸葛亮身上。火燒赤壁,周瑜好不容易等到了東風,卻變成諸葛亮借來的了。草船借箭明明是孫權乾的,卻又用來體現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周瑜之死與諸葛亮無關,把周瑜寫成心胸狹窄,讓他太委屈了。歷史上,諸葛亮是常敗將軍,而周瑜才是百戰百勝,而作者看待事物,就是從蜀國百姓們的角度來看的。

我們看事物,也要從多個方面來看。雖然説每個方面可能都沒錯,但是我們一定要用最冷靜的頭腦,最公平地看待事物。作文

三國演義故事讀後感7

三國是一本好書,就是一本好書讓我廢寢忘食。大清早的起牀看三國,坐在廁所上也在看三國,上學時希望趕快下課,讓我看三國,中午吃飯抱着本三國看,回家寫好作業還看三國,看了n遍青少年版的,終於看到了原版。

我看了n遍三國,信不信由你。今天我將寫我的三國讀後感。

《三國》是古今中華文學史上的明珠,它以三國這個歷史時期做底,描寫出誰都的`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在這些人物裏我最喜歡曹操和趙雲。

曹操,一個宦官家庭子弟,幼時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人們認為他是一個成不了才的人,可是有一道人説他是:“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給不出所料曹操成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雄。你們認為他是大奸雄,雖然英雄和姦雄只相差一個字但卻差之千里。不過我認為他是一個大英雄,為什麼呢?

1.東漢末年,漢氣以衰,漢肯定要滅國,不管是哪一個人只要他滅漢或挾天子都要被稱之為奸雄,但是奸雄只是一個名號,而挾了天子卻可以令諸侯其好處大過一個不好的名號,曹操看到了這一點為打下江山而做了基礎。

2.曹操有明治,在他治理國家時讓將士與百姓一起種田以增加國庫糧食,曹操在世時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鄉舒城建立的七門三堰一直到北宋時還能每天澆灌兩萬頃良田。

3.曹操不記前嫌,廣招人才。曹操曾3次發表求賢令以找人才。曹操還不計前嫌,張繡曾殺死曹操之子曹昂,曹操愛將典韋,但曹操不計前嫌,當張繡投奔時也收入門下。

4.曹操也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滅袁紹,除呂布,殺劉表,砍袁術,去馬騰,降服張魯,大戰馬超。

這是我心中的三國,一本好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