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5篇

來源:文書谷 1.8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5篇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1

《論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記錄的是孔子與其弟子的日常對話,卻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使在今天,我們的現代化社會,論語中的思想依然具有意義。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得我們變得浮躁,尤其是對於金錢名利的追求,有時甚至使一些人迷失了自我。而《論語》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 ”《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段對話講的是子貢認為境界,重在”剋制“二字,剋制內心的慾望而達到清心寡慾,實則可取。然而其危險萬分,稍一動搖,便至於不仁不義之地,實在不夠堅定。而孔子所謂的君子,則將德行化為自發之道,由內心順乎自然地感到快樂與敬禮,則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慾望功名如何進攻,都不可動搖,才是正道。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以為做到子貢所説的就好了,其實孔子所指的自發之道才是真正的境界。

為人處世方面,孔子更是都獨到見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意思是人不莊重,就無威嚴可講,品行浮滑,學問的根基也不能穩固。作為君子,應該有忠信的品德,不要輕教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過失,不要放棄對德行的'追求,不要害怕悔改。人誰無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不堅持過失,有不怕改正的勇氣。好的品行,不在步步不偏不倚,而在心中存在隨時把自己的行為努力向好的一方矯正。君子,不過是內在不”小“的那些人而已。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2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為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理解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為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通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助。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可以説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但今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認為,正是為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説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因為它能夠為時代所用,為人的行為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一定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不同人羣對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因為真理應該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説出來的,必定是偽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要為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3

關於《論語》的譯註,從古至今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為廣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論語集註》、清代儒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還有現代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等等。

最近我在讀《論語》的時候按自己的'明白譯了一下,以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為藍本,加之本人讀論語時的感受和想法,期望對那些和我一樣想透過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對自己有所裨益的人們有所幫忙。

起初我在編譯的時候能夠説隻字不敢有違楊先生的想法,原本抄錄。(veryok)但這天,摘錄到第三天,我有個感悟:這距今數千年的典籍能夠流傳到如今,時代背景完全不一樣,孔夫子如置身當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認為,正是為人所用的結果。

但是,朱熹、楊先生,也包括楊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們對於《論語》乃至諸子百家的經典的明白都遵循了夫子們那年那時的本意了嗎?我説未必。畢竟那個擂鼓震震、戰馬齊鳴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我們仍去誦讀經史子集,只正因它能夠為時代所用,為人的行為做嚮導。可見,真理亦或信仰,必須是不受時空侷限的,更不受人們的身份地位所限。雖然不一樣時代、不一樣社會、不一樣階級、不一樣人羣對它的明白不一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經典教與大家要仁愛,要寬容,要講孝悌,仍是我們如今的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因此,不好拘泥於某種解釋中,按自己覺得舒服合理的解釋去看它們,其實越是典籍離我們就越近,正因真理就應是最淺顯易懂的,晦澀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説出來的,必定是偽真理。

千人讀《論語》必有千種解釋。不好為了解釋而解釋,而是要用其中的思想去教化和提升我們的靈魂。否則,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4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説: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説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説做人要厚道,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關於《論語譯註》讀後感5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