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6個

來源:文書谷 1.65W

北漂 ,即在北京工作、生活,沒有北京户籍,有一定學歷或文化素養和知識技能,以青年為主體的人羣。他們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其生存狀況存在諸多難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歡迎閲讀!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6個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1:寧兆傑

1990 年,年僅18歲的他懷揣着僅有的300元錢,孤身一人踏上北上京城的列車,開始了自己的北漂征途;20xx年後,他在首都站穩腳根,投資80萬元成立公司。 20xx年來,他憑着百折不撓的韌勁和實幹創業的精神,實現了北漂草根的華麗轉身,成為文水在京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他,就是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兆傑。

北漂小子的創業辛酸史

1972 年7月的一天,寧兆傑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下曲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0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孤兒寡母9口人和一個一貧如洗的家。16歲那年,寧兆傑被迫輟學,跑到河北張家口賣豆芽賺錢以貼補家用。18歲時,懷着對北京的嚮往,他像一葉浮萍漂到北京,開啟了一個草根的創業夢。

剛到北京,和許多北漂族一樣,他也無奈地更換了不少工作,幹過臨時工、擺過地攤、賣過羊肉串...

1993年,母親的一句“要想富,開久鋪”,促使寧兆傑正兒八經地開了一家糧油店。此時,他已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了一位賢內助。夫妻倆同心協力、相互支撐地經營着自家的小店。

萬事開頭難。糧店剛開張那會兒,北京的糧油市場還沒有全面放開,貨源緊缺是大多數糧行面臨的困境,進貨渠道作為頭等商業機密,被個別糧油商死死掌握着。為了打破困局,寧兆傑無奈,只好採取“地下黨”的辦法。凌晨,他偷偷蹲守在人家糧店附近,耐心地等候着送貨車的到來...卸貨...返程,然後,騎着自行車,悄悄跟在後面奮力追趕。就這樣,兩個輪子攆四個輪子,竟從北京一路跟蹤到了河北唐山。雖然累了個半死,但終於找到了貨源,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

寧兆傑

漸漸,糧油生意蒸蒸日上,小日子也越來越幸福美滿,可是,腰包漸漸鼓起來的寧兆傑卻總覺得自己缺少了點什麼。如果不是妻子隨口的一句玩笑,或許寧兆傑今生就這麼小富即安地過下去了。

20xx 年底的一天,一輛“大奔”從寧兆傑的眼前緩緩駛過,當時,他正坐在自家糧店的門口悠閒地喝茶。望着絕塵而去的豪車,他説:“人比人,氣煞人。咱開的是麪包車,人家開的是奔馳車,甚時候就能活成人那樣啊!”妻子接話説:“開奔馳的我知道,人家是鬧實體的企業家。你一個開糧店的,八輩子吧能追上人家!”

妻子的話敲醒了寧兆傑,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生命裏到底缺少了什麼。當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這才是自己潛意識之中的夢想追求。

豁然頓悟後,寧兆傑開始謀劃全新的發展藍圖。

企業老總的轉型發展夢

寧兆傑不善言辭,可能正是“笨嘴笨舌”才造就了他敏鋭的市場洞察力。20xx年初,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有一家暖氣片廠因長期經營不善想要轉讓,寧兆傑聽説後馬上到實地察訪,經過一番調查分析,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決定接手這家企業。他的決定在親友圈中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認為他不自量力。寧兆傑堅定地説: “當年一介平民的劉邦見到秦始皇的氣派,就敢立志君臨天下,我為什麼就不可以冒險當一回企業家呢?”最後,他力排眾議,毅然拿出所有積蓄80萬元,盤下了這個無人問津的“爛攤子”,改創為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企業盤下了,公司成立了,壓力接踵而至。人才匱乏、技術落後、資金短缺......一個個難題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壓力,是一塊巨石, 弱者視為前進的障礙;而對於強者,則是勇於攀登的階梯。“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困難,寧兆傑迎難而上。沒有人才,他跑到天津禮賢下士;缺少資金,他多方籌措東挪西借......可還是不行,第一批產品質量不達標,一下損失了十幾萬元。望着一堆廢鐵,他的心情像鉛一般沉重,背地裏他狠狠地大哭了一場。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這一點,寧兆傑比誰都清楚。沒有今天的質量,就沒有明天的市場。擦乾眼淚,他重整旗鼓,再起爐灶,不分晝夜地守在生產爐邊,觀察、試驗、再觀察、再試驗......一干就是一個月。在這決戰的30天裏,他廢寢忘食,全力以赴。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全廠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產品質量大關終於被攻克。

自此,寧兆傑的人生樂章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十年來,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由小到大,滾動發展,已從一個單一散熱器生產廠家轉型為專注於集成採暖系統(壁掛爐、管網、散熱器、閥門、分集水器等)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現代化大暖通企業,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註冊資金 500萬元。所創名牌“歐朗德”全能散熱器被評為“中國散熱器十大品牌”之一,銷售範圍遍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等20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營業額突破4000萬元。

“夢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有夢就要去追逐,人生其實就是一個追夢的過程。只要你有恆心和毅力,只要你不放棄努力和追求,就一定能夠美夢成真。人生的價值,也會在追夢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這是寧兆傑——一個“追夢人”對夢想的解析和對人生的感悟。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2:陸毅

陸毅18歲從上海戲曲學校兒童劇演員班畢業後,分配到了上海兒藝,當時陸毅的身高已經到了180釐米,上台的機會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陸毅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辭職。辭職後,陸毅覺得北京的文化氛圍好,於是就來到北京,準備作個自由藝人,成為“北漂”中的一員。那一年的北京,格外的冷,但是陸毅的心更冷:已經演戲20xx年的他沒有接到任何一個戲。正是這個寒冷的冬天,使陸毅認識到自己在藝術的道路上,仍須繼續學習。於是,陸毅同時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本來已經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但父母希望他在身邊,於是他選擇了上戲。

陸毅

陸毅在進入上海戲劇學院之前,就算得上是一個小童星了。所以説起自己當年上考場,陸毅表示:“我考上戲其實挺簡單的,因為考官裏很多就是我在上海兒藝時的老師,他們教了我四年,對我也比較瞭解,所以我一點都不緊張。當時老師給我出的題我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好像就是讓十幾個人表演一下如果在飯店裏,自己會怎麼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表演真是很幼稚。”

雖然陸毅當年考上戲沒費什麼力氣,但是他也説,其實比起中戲、北電,上戲招生時對演員外形的要求很高:“我們那屆還好一些,班裏高矮胖瘦的同學都有。像任泉他們93屆的,以及我們下面的幾屆男生平均身高都在1米8以上,而且一個個外形也都不錯。”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3:沙寶亮

上週日晚的《蒙面歌王》中,隨着沙寶亮的榮耀揭面,“流浪者”的身份之謎也最終解開。對於這樣一位連續演繹小眾民謠的歌手,不少網友在讚歎其深情走心的同時,也難免發出“小眾歌曲會不會太冷門”的疑問。在記者的微信採訪中,沙寶亮也道出了自己的選歌原則,及早年北漂的經歷。

上週日晚,《蒙面歌王》有一位歌王榮耀揭面,他便是“流浪者”沙寶亮。揭了面的沙寶亮滿頭大汗,但是顯得異常興奮:“這個舞台讓我玩得很痛快。而且在‘流浪者’的背後,我可以用一些以前不常用的語彙唱歌給大家聽。”

在沙寶亮看來,“流浪者”面具是他是內心裏的一個人,一種狀態,一種生活的方式。

沙寶亮

沙寶亮的歌聲曾讓台下同時代的戴軍、孫浩等人紛紛回想起了過去的北漂生活。由於那時候唱歌還是個比較高端的行業,技術含量高,門檻兒也很高,與唱片公司簽約出唱片便成了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像“流浪者”一樣,沙寶亮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走場子、唱歌。但其實在圈內他已經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據其他北漂歌手回憶:“沙寶亮名氣可大了,當時楊坤還沒出名呢,沙寶亮是個很熱心腸的人,特別願意幫助人。”儘管音樂的路途艱難,但對音樂的堅持卻不可阻擋:“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懷疑啊,不接受你啊。但是我覺得,一個喜歡音樂的人最重要的是音樂在他的心裏,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音樂會不會給他的人生帶來快樂,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在開始唱歌前,沙寶亮還是一個雜技演員。在一期節目中,他展現的“瑜伽神功”就很好地迷惑了猜評團,讓他們以為自己是一個精通舞蹈的人。事實上,沙寶亮並沒有任何舞蹈或瑜伽的功底,這幾個動作實際上源於自己練習的童子功。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4:王佳佳

由著名導演何平執導,實力派文藝女演員王佳佳、知名演員張譯、王志文領銜主演的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入圍第40屆多倫多電影節,與國際12部優秀影片一同參賽競爭“最佳影片”!日前,王佳佳已經啟程出征第40屆多倫多電影節,並獲得國內眾多影迷和媒體的關注。

王佳佳

在影片《回到被愛的每一天》中,王佳佳飾演的女主角艾伶,真實映照無數在他鄉漂泊打拼的身影,影片以獨特視角記錄在北京大都市的瑜伽教練艾伶的情感與生活,住合租房、穿梭在大城市和故鄉小城、在愛情和親情之間幾經輾轉。素有“文藝片女王”之稱的王佳佳,不同於女星爭奇鬥豔在娛樂風口話題不斷,潛心角色創作,從《致青春》到《回到被愛的每一天》,參演影片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

據悉,本屆電影節於9月10日至20日舉行,《回到被愛的每一天》是唯一一部入圍多倫多電影節的亞洲電影,該電影將於10月29日在國內上映!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5: 大鵬

《煎餅俠》在上映首日,用17個小時破了一億票房。很難想到這還是一位新導演的作品,在這之前,幾乎沒有人看好一個在互聯網做出成功網劇的導演能在大銀幕上炸出什麼動靜。這部電影的導演大鵬最“笨”的辦法,跑了二十多個城市,每天出現在不同的影院宣傳自己的處女作《煎餅俠》。影片上映了,大鵬和他的團隊也都累病一輪。

很多人認識大鵬是因為網劇《屌絲男士》,他是這個系列的導演和主演。在這之前,大鵬已經因為主持脱口秀節目和春晚小品成為娛樂圈的熟臉,然而在連續拍攝了三季的《屌絲男士》之後,他玩兒了點大的。這個曾經做過朝七晚九的網站編輯、組過地下樂隊、一直被人視為小打小鬧做網劇的小哥拍攝了一部刷紀錄的電影《煎餅俠》。

《煎餅俠》獲得了掌聲,因為它充滿小人物的精神,這大概跟大鵬自己的經歷分不開。他就是一個長達十年的“北漂”,在大鵬從建築大學畢業來到北京的那年, “北漂”還是一個熱門的詞,用來形容到大城市尋找夢想的年輕人。幾經大浪淘沙,這些年輕人們或迴歸故里或融入這個城市,已經很少有人用到這個詞,創下了票房紀錄的導演大鵬最初也只是北漂中的一個。

星爺説 沒有夢想就是鹹魚

20xx年某天的清晨,大鵬還坐在奔馳的八通線上,在國貿換乘一號線,到還位於長安街的搜狐總部打卡上班。他22歲,身份是網站娛樂版實習小編,工作時間是早班7點到下午5點,最晚加班到凌晨兩點。

彼時的大鵬沒有什麼遠大的目標,實習之後是轉正,轉正之後擔心版面點擊率。有時候早上七點上班,夜裏兩點才結束,他要腫着眼睛坐回通州的便宜租住屋,睡一會兒起來趕次日早上七點的早班。像擠在八通線上的千萬年輕人一樣,一個禮拜都見不到一次太陽。實際上直到現在,他的爸媽都沒能接受兒子是名人的事實,在他們眼裏兒子跟別人家的小孩沒什麼不一樣,無非就是在北京上班,過得挺拼的。

在他爸爸的印象裏,大鵬就是老老實實坐在自行車後座上,跟他一起去親戚家看《霍元甲》的兒子大鵬,是那個把自己畫的聖鬥士星矢貼滿走廊的兒子大鵬。大鵬把動作連貫的聖鬥士貼滿走廊,然後從走廊一頭飛快地跑向另一頭,讓人物在牆上動起來,他不厭其煩地玩兒這樣的遊戲,走廊是他的電影院。而這樣的經歷,改頭換面後也呈現在大鵬的電影處女作《煎餅俠》裏。

星爺説,沒有夢想就是鹹魚。普通小編輯大鵬,即便處在這個被稱為“複製粘貼機器”的職位上,他的夢想並沒有被曬乾。為了吸引點擊量,大鵬琢磨自己錄自己做節目,自己對着鏡頭秀,然後剪成小視頻傳到網站上,最後做成了一檔互聯網脱口秀節目《大鵬嘚吧嘚》。這個北漂青年,真的“蠻拼的”,身上有多少才藝就迫切地展示多少才藝。一方面他很實際,連做夢都謹慎地只做可能實現的那種。另一方面,只要做出來的夢他就要變成真的,他豁得出去,一旦咬住了命運的魚鈎就不鬆口。他陸續出版了自傳體的《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和《先成為自己的英雄》,參加百變大咖秀,還拜了趙本山為師父,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大鵬

一朵實用主義的“交際花”

在網劇《屌絲男士》開拍之前,大鵬非常明白兩件事。第一,公司沒有預算,因為沒有人拍過,不知道能花多少錢,可以肯定的是不可能太寬裕。第二,不知道拍到第幾集項目就會被叫停,同樣也是因為沒有人拍過,不清楚網友是否接受,也許拍了兩集就不得不全劇終。此外,沒有人演,沒有人編,場地只能用免費的,演員不夠只能捉同事來湊數。

這真的是一個low爆了的劇組,情形跟《煎餅俠》電影裏描寫的差不多。然而大勢所趨,在恰當的時機恰當的場合裏,中國的互聯網需要出現這樣一部網劇,即使不是《屌絲男士》,也是別的什麼,大鵬非常清楚這一點,他覺得“那個”機會到來了。在開拍之初,大鵬與其説是在招兵買馬,不如説是空手套狼。他買了機票飛去全國各地段子手的家鄉,面對面跟他們談自己的網劇創意,邀請他們給自己的網劇寫劇本,每篇只有三百塊的稿費預算,相當寒酸。

然而仍然沒有奪目的明星主角撐場,大鵬深知即使自己上一百次“百變大咖秀”(湖南衞視綜藝節目)也不足以吸引挑剔的網友持續關注這個網劇系列。他想盡辦法挖掘自己在綜藝娛樂圈混跡多年的人脈。然而貴圈的友誼大都很實用——一個沒有成功過的網劇,一個零預算的劇組,一個只剪過選秀選手介紹小視頻的導演,哪家的藝人都不願意送來試水。只有柳巖一個人答應了他,那時柳巖也急於擺脱“性感”的包袱,她也需要拓寬自己的戲路。

《屌絲男士》一炮走紅,單日點擊率最高破一千萬。大鵬很是積極地為這部網劇做宣傳,即使在外拍戲,也會推薦給同劇組的大咖,吳君如就是在這樣的機會中被吸引,她太喜歡《屌絲男士》,一邊看一邊大笑,還拿去給劉德華和周星馳看,給他們介紹這個網劇的導演。不過大鵬其實並不是太相信自己的戰果,面對第一季《屌絲男士》的成績他有些心虛,一定要一口氣再拍一季。

在拍第二季《屌絲男士》的時候,已經有不少藝人主動送上門來,商量客串網劇中的角色。對送上門的明星,大鵬也小小拿了一下架子,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成功地安插進了劇集,有的則被以“實在不合適喜劇”為理由婉辭了。當然,在拍第二季時,編劇們的薪水也已經水漲船高。

他拍了一個自己拍電影的故事

《屌絲男士》第二季最後一集播完的午夜,大鵬帶着項目組的幾個小夥子興奮地裸奔了。他想不到別的辦法來慶祝,而且他有種預感——如果再不裸奔,以後就沒機會了。這是他對“真的要紅了”的預感,午夜降臨後,另外一個機會即將敲響大門。

隨後到來的一切果然令人目不暇接,有人找到他説願意投錢拍《屌絲男士》大電影,但出於對投資回報的考慮,必須選職業導演。許是命運使然,也可能機會鍾情於早已準備得過於充足的人,幾次篩選導演不滿意,大鵬得以親自執筒。此刻他還想不到什麼好故事,寧財神提醒:“你為什麼不拍一拍你自己拍電影的故事?”

大鵬沒把自己的第一部大電影拍成《屌絲男士》的電影版,而是重新創意了故事製作《煎餅俠》,類型是喜劇,主題是小人物的奮鬥史,形式沿用《屌絲男士》的明星實名出演,主創班底仍然是多年來跟着自己的老搭檔。此刻大鵬無比渴望一個人能參與進來,是他心中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周星馳是他和他的編劇組成員們都十分推崇的前輩,他們每個人都瘋狂地迷戀周星馳電影,如果他能出現在《煎餅俠》中,將是無上榮光。然而周星馳跟大鵬談了半天他的新片《美人魚》,他問大鵬怎麼看這個電影,有什麼好玩的想法。最終這次約請以失敗告終。

不久大鵬又隻身去了香港,揹着雙肩背,沒有助理沒有陪同。他約到了四個經紀人,一對四地坐在他們對面開始談判。大鵬告訴對方這四人的出現將是《煎餅俠》中最重要、最震撼的一個橋段,也是他認為必須要談成的一次合作。對方條件相當苛刻,四個人必須同一天同時出現,少一個其他人都不來。他們要求瞭解最詳細的拍攝計劃,拍攝場景,詳細到水缸的高度,分鏡頭的手稿。他只有十五分鐘時間爭取。邀約這些明星逐漸超出了預算,而將早已經單飛的四人在同一個場景裏重新集結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這次他成了,電影中古惑仔四人最終得以重聚。

大鵬看上去是非常務實的人,但有時候偏執甚至瘋狂。他動用師父趙本山的關係邀請來四位師兄,促成了另外一組不可能同時出現的“東北F4”出現在同一個鏡頭。最後他更天馬行空,豁出去了想,想請一個世界級的老牌功夫明星,最終,踢出經典一字馬的老偶像尚格-雲頓成行。後者倒是痛快,薪酬談妥就爽快來了。

儘管眾星雲集,《煎餅俠》在開拍初期並不被人看好,因為它具有某些被斥為“爛片”的國產鬧劇的典型特徵:明星多,網絡化,成本低,還有一個聽起來就很“山寨”的名字。然而就是這部頂着山寨片名講述廢柴故事的國產喜劇,成了,上映第一天,它就打破了國產2D電影票房單日紀錄,上映的首週末收穫超過4億票房。而這部電影的專業素質其實早已在上海電影節受到肯定,大鵬憑藉《煎餅俠》連獲20xx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最佳新人導演和最佳新演員獎。

鏡頭之外的大鵬

大鵬太熟悉媒體需要什麼,給他做採訪是一件既輕鬆又艱難的體驗。他很容易侃侃而談,提供採訪可能需要的“點”,然而也容易在與他的對談中不知不覺被帶走,到他想要去的話題上。

他有一個小本,就記錄笑點的小本子,這個本子跟隨他多年,在拍《煎餅俠》之前他已經在很多劇組跑龍套,現場的演員如何表演,導演如何指揮,他都先在一邊偷偷記錄在小本子上,儘管當時沒有想到這些東西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大鵬會主動坦承自己沒有什麼天賦,也根本算不上聰明,他有自信僅僅是因為做了最充足的準備。他像所有沒有什麼背景的普通年輕人,全力而為,小心翼翼。他有些故意壓制喜悦,據透露在點映場時他一直在做筆記,他躲在人羣中數笑聲,記錄觀眾喜愛的笑點。大鵬在每次試映都會記錄,最終會取一個笑聲的平均值,他用近乎考量KPI(關鍵績效指標)的方式量化自己的喜劇,相當“笨”。

當所有人在影院裏放聲大笑的時候,大鵬躲在人羣中拿出小本子偷偷記錄笑點和頻率。他相信數據,在沒有鏡頭對準時他嚴肅而實際,而面對鏡頭時無縫切換成帶着幾分表演性質的熱情。他不怎麼愛説話,講笑話也不太好聽,對敷衍的客套也有些不領情。這可能就是這位“屌絲男士”的風格,不聲不響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6:郭德綱

他21歲那年從外地來到北京拜師學藝,卻四處碰壁。不久,他和幾個朋友成立一個小俱樂部,靠在街頭賣藝混口飯吃。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別人都早早回到温暖的家,而他仍舊站在空蕩蕩的舞台上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直到練得嗓子有些嘶啞,舌頭不住地打顫才停下來。朋友們看不下去了,私下勸他,不就是為了混口飯吃嘛,至於這麼拼命嗎?

朋友們的心意他領了,但他仍舊拼命地記錄、背誦、練習各種各樣的傳統段子。整整一年,他沒看過一場電影,沒逛過一次街,甚至沒好好睡上一覺。付出的汗水終究獲得了應有的回報。在短短的一年裏,他竟然能將600多個傳統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出來,在朋友圈裏小有名氣。

可命運似乎總愛和努力的人開玩笑,失敗一次次降臨,成功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默默耕耘、無人問津的日子過得異常苦悶。有一次,他仍像平時一樣練習到深夜才騎着自行車回家。可剛騎出沒多遠,自行車壞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車已經停運,而且他也沒錢打的,第二天下午還有一場重要的演出。他腳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車扔在路邊,硬着頭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去。

郭德綱

正值秋雨綿綿的季節,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他才回到住處,渾身上下濕漉漉的。頭暈目眩的他一頭栽倒在牀上,發起了高燒,他心裏清楚,這樣下去非出事不可。於是,勉強支撐起身體,翻箱倒櫃地找出一個破傳呼機,拿到街上賣了十多塊錢,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硬是挺了過去。

下午,當面色蠟黃的他趕到演出地點的時候,他的搭檔嚇了一跳,連忙問他出了什麼事。他笑着説了昨晚的遭遇。看着他憔悴的面龐,搭檔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搭檔在他肩上輕輕拍了拍,什麼也沒説,攙扶着他走上了前台。

一無所有的他硬是靠着這股倔勁在競爭激烈的北京站穩了腳跟。幾年之後,在一次比賽裏,他的自信從容、詼諧幽默引起了着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的注意,侯耀文通過別人婉轉地表達了自己想收他為徒的意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讓搭檔于謙打自己兩下。于謙扇了他兩耳光,他的眼淚忽地落了下來,兩個大男人緊緊抱在一起,孩子一樣放聲大哭起來。

幾年以後,他——郭德綱已經紅透了大江南北。有記者把他當年的這些故事挖掘出來,問他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他微笑着回答:“我小的時候家裏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裏等傘。可我知道我家沒傘啊,所以我就頂着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像我們這樣沒背景、沒家境、沒關係、沒金錢的一無所有的人,你還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北漂 ,即在北京工作、生活,沒有北京户籍,有一定學歷或文化素養和知識技能,以青年為主體的人羣。他們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其生存狀況存在諸多難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歡迎閲讀!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1:寧兆傑

1990 年,年僅18歲的他懷揣着僅有的300元錢,孤身一人踏上北上京城的列車,開始了自己的北漂征途;20xx年後,他在首都站穩腳根,投資80萬元成立公司。 20xx年來,他憑着百折不撓的韌勁和實幹創業的精神,實現了北漂草根的華麗轉身,成為文水在京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他,就是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寧兆傑。

北漂小子的創業辛酸史

1972 年7月的一天,寧兆傑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下曲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0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孤兒寡母9口人和一個一貧如洗的家。16歲那年,寧兆傑被迫輟學,跑到河北張家口賣豆芽賺錢以貼補家用。18歲時,懷着對北京的嚮往,他像一葉浮萍漂到北京,開啟了一個草根的創業夢。

剛到北京,和許多北漂族一樣,他也無奈地更換了不少工作,幹過臨時工、擺過地攤、賣過羊肉串...

1993年,母親的一句“要想富,開久鋪”,促使寧兆傑正兒八經地開了一家糧油店。此時,他已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了一位賢內助。夫妻倆同心協力、相互支撐地經營着自家的小店。

萬事開頭難。糧店剛開張那會兒,北京的糧油市場還沒有全面放開,貨源緊缺是大多數糧行面臨的困境,進貨渠道作為頭等商業機密,被個別糧油商死死掌握着。為了打破困局,寧兆傑無奈,只好採取“地下黨”的辦法。凌晨,他偷偷蹲守在人家糧店附近,耐心地等候着送貨車的到來...卸貨...返程,然後,騎着自行車,悄悄跟在後面奮力追趕。就這樣,兩個輪子攆四個輪子,竟從北京一路跟蹤到了河北唐山。雖然累了個半死,但終於找到了貨源,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合同。

寧兆傑

漸漸,糧油生意蒸蒸日上,小日子也越來越幸福美滿,可是,腰包漸漸鼓起來的寧兆傑卻總覺得自己缺少了點什麼。如果不是妻子隨口的一句玩笑,或許寧兆傑今生就這麼小富即安地過下去了。

20xx 年底的一天,一輛“大奔”從寧兆傑的眼前緩緩駛過,當時,他正坐在自家糧店的門口悠閒地喝茶。望着絕塵而去的豪車,他説:“人比人,氣煞人。咱開的是麪包車,人家開的是奔馳車,甚時候就能活成人那樣啊!”妻子接話説:“開奔馳的我知道,人家是鬧實體的企業家。你一個開糧店的,八輩子吧能追上人家!”

妻子的話敲醒了寧兆傑,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生命裏到底缺少了什麼。當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這才是自己潛意識之中的夢想追求。

豁然頓悟後,寧兆傑開始謀劃全新的發展藍圖。

企業老總的轉型發展夢

寧兆傑不善言辭,可能正是“笨嘴笨舌”才造就了他敏鋭的市場洞察力。20xx年初,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有一家暖氣片廠因長期經營不善想要轉讓,寧兆傑聽説後馬上到實地察訪,經過一番調查分析,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決定接手這家企業。他的決定在親友圈中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認為他不自量力。寧兆傑堅定地説: “當年一介平民的劉邦見到秦始皇的氣派,就敢立志君臨天下,我為什麼就不可以冒險當一回企業家呢?”最後,他力排眾議,毅然拿出所有積蓄80萬元,盤下了這個無人問津的“爛攤子”,改創為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企業盤下了,公司成立了,壓力接踵而至。人才匱乏、技術落後、資金短缺......一個個難題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壓力,是一塊巨石, 弱者視為前進的障礙;而對於強者,則是勇於攀登的階梯。“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困難,寧兆傑迎難而上。沒有人才,他跑到天津禮賢下士;缺少資金,他多方籌措東挪西借......可還是不行,第一批產品質量不達標,一下損失了十幾萬元。望着一堆廢鐵,他的心情像鉛一般沉重,背地裏他狠狠地大哭了一場。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這一點,寧兆傑比誰都清楚。沒有今天的質量,就沒有明天的市場。擦乾眼淚,他重整旗鼓,再起爐灶,不分晝夜地守在生產爐邊,觀察、試驗、再觀察、再試驗......一干就是一個月。在這決戰的30天裏,他廢寢忘食,全力以赴。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全廠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產品質量大關終於被攻克。

自此,寧兆傑的人生樂章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十年來,北京二丁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由小到大,滾動發展,已從一個單一散熱器生產廠家轉型為專注於集成採暖系統(壁掛爐、管網、散熱器、閥門、分集水器等)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現代化大暖通企業,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註冊資金 500萬元。所創名牌“歐朗德”全能散熱器被評為“中國散熱器十大品牌”之一,銷售範圍遍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等20餘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營業額突破4000萬元。

“夢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有夢就要去追逐,人生其實就是一個追夢的過程。只要你有恆心和毅力,只要你不放棄努力和追求,就一定能夠美夢成真。人生的價值,也會在追夢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這是寧兆傑——一個“追夢人”對夢想的解析和對人生的感悟。

北漂一族的成功人士2:陸毅

陸毅18歲從上海戲曲學校兒童劇演員班畢業後,分配到了上海兒藝,當時陸毅的身高已經到了180釐米,上台的機會很少,在這種情況下,陸毅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辭職。辭職後,陸毅覺得北京的文化氛圍好,於是就來到北京,準備作個自由藝人,成為“北漂”中的一員。那一年的北京,格外的冷,但是陸毅的心更冷:已經演戲20xx年的他沒有接到任何一個戲。正是這個寒冷的冬天,使陸毅認識到自己在藝術的道路上,仍須繼續學習。於是,陸毅同時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本來已經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但父母希望他在身邊,於是他選擇了上戲。

陸毅

陸毅在進入上海戲劇學院之前,就算得上是一個小童星了。所以説起自己當年上考場,陸毅表示:“我考上戲其實挺簡單的,因為考官裏很多就是我在上海兒藝時的老師,他們教了我四年,對我也比較瞭解,所以我一點都不緊張。當時老師給我出的題我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好像就是讓十幾個人表演一下如果在飯店裏,自己會怎麼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表演真是很幼稚。”

雖然陸毅當年考上戲沒費什麼力氣,但是他也説,其實比起中戲、北電,上戲招生時對演員外形的要求很高:“我們那屆還好一些,班裏高矮胖瘦的同學都有。像任泉他們93屆的,以及我們下面的幾屆男生平均身高都在1米8以上,而且一個個外形也都不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