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七年級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3.89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七年級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史記七年級讀後感

史記七年級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一本關於歷史記載的書,名叫《史記》。《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 他記載了從炎黃時期到漢武帝時期共約三千年間的政治,文化,經濟等重要歷史。我發現,《史記》,它雖然是記載古代歷史的書,但不枯燥,語句十分優美,易懂。

《史記》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史記共有一百二十六卷。分別記述了許許多多懲惡揚善,捨己為人精神的故事。通過查資料,我知道了《史記》包括“本紀”、“世家” 、“列傳”和“書” 、“表”,共計一百三十篇,五十萬字。

《史記》中,有一個故事讓我很感動。是《五帝本紀·大禹制水》的。在堯帝在位時,就經常發生水災,堯帝就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接受堯帝交個他的任務後,下決心不解除水患就不回家。大禹在治水時,和老百姓一起開鑿大山,並不擺當官架子。在大禹治水的三十年裏,多次經過家門,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説。一次,他的 妻子生下一個兒子,大禹很想進去看一看兒子,可一想到沒完成的任務,昂首走過了家門。我真佩服大禹那勤勉不息的精神,為了治好水災,三次經過家門都不進去。大禹的手指甲都被磨光了,手和腳都長滿了繭,走起路來都痛。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我國曆史學,和文史學史上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只言 ”的偉大著作。我想:這麼好的一本關於歷史記載的書,一定深受讀者喜愛吧。事實也如此。

《史記》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我們應該都閲讀這類的書,瞭解更多歷史記錄,故事,增加讀歷史的認識度。查完資料,知道了那麼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知識,我更加喜歡《史記》這本書了。

史記七年級讀後感2

煮酒論劍、大義凜然,《史記》裏的人物哪個不是黜陟幽明。那蕩氣迴腸、終生難忘的故事仍為人們傳誦不絕。

《史記》的第一個故事便是五帝的傳奇故事:講了為人們的利益歷盡艱辛的炎帝,聰明機敏、明辨事物的黃帝,明察是非、做事一絲不苟的唐堯,謙讓有禮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他們都具有難得的品德,他們為人類發展進化作出了無量的貢獻。

《史記》中還有一個故事:晉公子重耳流亡時,絕糧斷炊,而他的隨從介子推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讓重耳充飢。當到達晉國成功登基後,其他幾位隨從都得到了獎賞,唯獨介子推什麼賞賜都沒要,而且還帶着老母隱居山中,重耳一氣之下下令放火燒山,其實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後還是燒死在了山裏。重耳後悔不已,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和謝意,重耳決定將這座山命名“介山”,並且規定每年這時家家都不可以生火,這便是著名的“寒食節”。介子推這種為主人無怨無悔而在所不辭的忠義、一身清風的廉潔令人驚歎和讚賞。

除了堅貞不渝的介子推和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五帝,《史記》還有許多故事:孫臏和龐涓之間的明爭暗鬥;愚蠢至極的秦二世;識大體的藺相如、知錯就改的廉頗;西楚霸王項羽的傳奇;匈奴首領單于殺父自立的殘忍無理;管仲和鮑叔牙的生死之誼;穩重謙和的晏子……這些故事離奇生動,攝人心絃。不愧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據史料記載《史記》作者司馬遷受過宮刑,在古代,宮刑對男子來説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但他在欲輕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終於,他想通了,也終於使他的死“重於泰山”。

《史記》是一部明寫歷史的書籍;是一本體現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書籍。看史記,也就是在看司馬遷的內心世界。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

史記七年級讀後感3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説,商周的史蹟,春秋戰國時期的動盪。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鉅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醜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

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同奸臣屠岸賈鬥志鬥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於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為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他們。《陳勝吳廣》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飛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衞國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人民的愛戴。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啟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我想每一個同學都應該讀讀這本書,一定受益匪淺。

史記七年級讀後感4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閲讀是一種汲取,而寫作就是一種訴説。閲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要想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學生盡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閲讀水平,增加課外閲讀量。王子豪同學從小就喜歡上了閲讀。在低年級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讀繪本開始慢慢的,相繼讀了《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狼王夢》、《海底兩萬裏》、《祕密花園》、《我要精彩》、《史記故事》、《神祕島》……每讀完一本書,王子豪同學都會寫一些小隨筆,一定做到有感有悟,內容的透徹,文筆的流暢,足夠讓你流連。只有有了足夠的閲讀積累與儲備,才能在寫作上,學以致用,遊刃有餘。真所謂“勞於讀書,逸於作文”。

隨着年齡的增長,媽媽也加入到讀書行列,每晚都會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親子閲讀。在今後閲讀中要有所選擇、甄別,多讀好書,多讀名著,讓精神境界獲得淨化,視野得到開闊,思維得以活躍,詞彙極致豐富。

培根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可見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五常仁德一小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讀書小明星、書香家庭、讀書推薦、讀後感演講等活動,培養了學生們的閲讀習慣,鍛鍊了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

學校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閲讀空間和展示機會,有更多的孩子在書海中收穫着、成長着!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在家裏父母也可以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更好地增強孩子的閲讀能力,又讓父母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增進了和孩子之間的交流。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閲讀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