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史記》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6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史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史記》讀後感

大學《史記》讀後感1

關於西方文學的來源,好像有種説法是脱胎於吟遊詩人的説唱故事。而中國史官的來源卻很明確,是探查宿命的星官。我覺得嚴謹的説來,《史記》還是不太好作為純粹的文學作品來分析的。雖然她在文筆上有文學性,也可能確有作者個人主觀意圖的表露,但其根本目的依然是對既成事實的收集與記載(不管獲得的歷史資料是否真的是“事實”,至少史家總是努力尋求的)。

一方面,大型通史的史料來源是數代人的集體記憶,另一方面,即使整理者是史家個人,但其讀者主要針對的也並不是大眾,而是當時的政府與高級知識分子階層,目的是以史為鑑。所以史書必須把“果”的詳盡展示放在首要位置,並予以最大尊重,至於“因”,以及“因”與“果”的聯繫,那可以由讀者來分析推測,史家有參與探討的自由,但並不是他的責任。而除歷史小説外的文學作品正相反,即先有創作動機的“因”,後有內容的充實“果”。正是本着這個實際的出發點,正史書還是不能當作一種發自個人的心靈訴求的“創作”來看待的。

和《左傳》《資治通鑑》等可信度較高的編年體史書相比,《史記》之所以顯得更有文學性,因其開創了紀傳體形式,對歷史人物的描述方式是跨時間維度的單獨列傳。所以司馬遷不得不對人物的人生歷程有一個線性的展示,凡在當時得到公認的重要事件以及結局,他要設法以一種宿命的方式連接起來,並把當時別人對該人物的説法填充進去。即使在這個“連接”過程中有所發揮,那也是要參考一下是否符合當時的普遍看法。從《太史公自序》裏對自己年輕時四處遊歷的描述,以及對繼承史官父親遺志的強調,就可以聯想到司馬遷所秉承的著書態度。

那《項羽本紀》、《高祖本紀》、《伍子胥列傳》、《魏公子列傳》、《淮陰侯列傳》、《刺客列傳》等名篇裏,怎麼看待司馬遷對部分事件的大篇幅化以及對私人對話的詳細描寫呢?我覺得司馬遷是有一定發揮,但依然是有具體依據的。首先,作為史官能夠查閲到的史料在當時肯定是全國最豐富的了,其次,當時對歷史有所瞭解的人也不只一兩位,而是文人卿士階層普遍的知識儲備,民間對感興趣的歷史人物還會有各種傳説,所以對一個事件的描述往往可以有很多種途徑獲得,而且在司馬遷接手前應該已經開始文學化了。而司馬遷要做的就是,揀選出其中比較能貫通人物的宿命感,並符合當時人們的思考邏輯的那些史料與説法。

譬如,司馬遷對項羽,陳勝,刺客,遊俠的部分肯定,對當朝的高祖劉邦的缺點展示,似乎在二十四史裏後無來者,實際與當時儒家還未成為統治性的社會觀念有關。當時的社會本來就還殘留着重義好俠的風氣,況且武帝時期距離秦漢之際也就百年上下,是司馬遷上三代至四代的人所親歷過的。所以,劉邦的阡陌出身與大大咧咧,項羽的赫赫戰功與威懾力,還在當時老一輩人裏記憶猶新,這就像我們對建國初期乃至民國時期的回顧依然是一種集體記憶,即使是傳説故事,仍然是一種“集體傳説”,而司馬遷便是這一“集體傳説”的彙總與記述者。如果有很多細節是他虛構而與“集體傳説”不符的話,當下就會引起廣泛質疑,不可能得到長期的認同。只不過西漢對社會的思想禁錮還不算嚴酷,《史記》也還是半官史,半私史性質,所以“官方善惡史觀”的味道還不濃。

又譬如,《刺客列傳》作為對社會下層人物的事蹟描述,照理除了刺殺過程外,其他細節尤其是人物間隱祕的對話應該是不容易流傳下來的,可司馬遷依然對每個刺客都有比較清晰的人格展示,這似乎有點傳奇的味道。但要考慮到他們的刺殺對象都是當時處於社會頂層的統治階級,因此社會影響大,各個階層的人都會有所震動。尤其是民間底層的弱勢羣體更是會對他們的勇氣傾慕有加,從而使他們的事蹟能夠長期經口頭流傳,並讓其性格描述越發完善,英雄色彩越發豐富。而荊軻刺秦(前227年)雖是戰國末期,卻離武帝時期(前141~87年)才百年左右,刺殺的又是未來一統天下的始皇帝,這就像西安事變一般是婦孺皆知,太膾炙人口了。各種正史、野史乃至傳説性質的史料來源自然是多如牛毛,層出不窮,完全足夠司馬遷揀選整理出一套相當完整的線索了,此即典型的較有可信度的“集體傳説”。

因此《史記》中絕大多數的篇章依然是對人物事件的記錄,除開修辭造句方面的文學形式外,其敍事上的文學性則多是歷史的結晶,而非純粹個人的文學創作。對於戰國末期到武帝時期,由於史料較豐富且口耳相傳,則人物故事既詳細生動又比較前後一貫。一些人物的名言與慷慨悲歌不管真實與否,應該也是在社會上早已流傳的了。而越往遠的年代推,如果史料與傳説已殘缺破碎到無法把人物描述前後貫通了,則司馬遷就會提醒讀者是否為傳説故事,並會把不同説法羅列出來。只是在春秋至戰國初期這一最容易把傳説與史實混攪的尷尬時期裏,可能司馬遷自己也把一些傳説故事當作信史來看待了,才會難得出現像“趙氏孤兒”這樣的在過程上有相當虛構性的“完整故事”。

當然,司馬遷畢竟是人,而且是史家中少有的經過了極殘酷的肉體打擊後繼續掙扎着活下去的精神破缺者。由於時代與個人條件所限,他沒有為抒發內心的悲憤而專門去創作一套完整的文學作品(當時承擔這一任務的文學形式主要是詩歌)。但在對大量史料的編篡整理中,當遇到一些歷史人物的具體細節與他的人生經歷與心理掙扎有強烈的共鳴之處時,他確實會進行偶爾的大肆發揮。

譬如,在《伯夷列傳》裏,對司馬遷對伯夷叔齊的事蹟敍述只佔了小部分,卻罕見的用更大篇幅表達了自己對所謂無德者多安享富貴,有德者多遭遇災禍這一“不可勝數”的現實的感歎,乃至發出了“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這一強烈的質疑。這顯然是對自己和李陵的遭遇的映照。

而“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這段更是一副與古人同病相憐的心理寫照!並隱含表明了自己要為“同道人”著書立傳而揚其名於後世,由此,通過這種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而為自己對現實的悲憤給予一定的慰藉。

含有個人情緒流露的最典型例子則莫過於《淮陰侯列傳》裏蒯通對韓信一而再,再而三的遊説細節了。這段兩人間屏開左右後私下裏遊説“反漢”的文字詳盡地竟然達到千字以上,在《史記》裏顯的尤為醒目!顯然有着司馬遷特殊的寓意。

蒯通先是從客觀的角度來對天下大勢進行分析,提醒韓信擁有鼎足天下的良機。韓信表示感懷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信棄義。

於是蒯通又舉出大量的實例對君臣關係進行分析,警示韓信功高蓋主必遭猜忌,過去再有君臣之恩、親友之情、朋友之義,都難免在利益面前徹底翻臉,化友為仇。終於發出了“野獸已盡而獵狗烹”這一名言。這段遊説對讀者而言針對的已不只是韓信與劉邦兩人間的關係,而是借蒯通之口大膽揭示整個君臣體系的本質所在,明顯帶有司馬遷對個人際遇的強烈感悟了。

而韓信依然猶豫不決。於是,蒯通乾脆從主觀的角度把他對事成者的觀點和盤托出。“故知者決之斷也,疑者事之害也,審豪氂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什麼仁義道德都是次要的,關鍵是抓住機會,當機立斷。説到底,有野心,敢行動,搶佔實際利益才能成大事。這無疑把掌握生殺大權的統治者的本來面目與成功祕訣徹底的揭露在讀者面前。

由此觀之,司馬遷之所以用這麼多篇幅詳述了蒯通的遊説內容,一方面對韓信有着相當的同情,為他錯失良機而可惜,另一方面更是用春秋筆法對統治者的陰暗面進行了一次憤懣不已的揭露。

作為一個史官,更由於在人生後期作為一個沒有人身自由的宮人,司馬遷實際是沒有進行個人文學創作的自由的。所以他唯一留下的私人文字《報任安書》才如此珍貴,其中的肺腑之言才最具文學味道。而後來的正史著者,尤其從唐朝開始,要麼是吃官飯的,要麼直接就是當朝上層官員,從內容的靈魂上講,與文學精神可説是兩不相干了。

傳奇,戲曲,歷史演義故事乃至匯合而成的小説作品由於服務的對象不再只是士大夫與統治階層,而是包括了平民在內的各階層人羣,很多作品也先是以手抄的方式私下流傳,這才開始了作者的個性化和針對讀者的商業化,其故事性才更值得研究,也更容易研究。

大學《史記》讀後感2

看完了王立羣先生的新作《王立羣讀史記之項羽》,心中有一種感動,仿若穿越時空的界限,將項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見那個時代的殘血夕陽……項羽有太多的遺憾,或者説本該成為英雄的人卻無法成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質斷定了項羽這一生成就不了統一中國的帝業,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讓給劉邦。姑且不論項羽霸業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但是讀完此書後,覺得項羽乃至楚漢爭霸對現代企業管理有如下啟示:

1、單打獨鬥永遠<團隊作戰:“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古語在項羽和劉邦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前者是失敗的淋漓盡致,後者是成功的淋漓盡致。君不見,劉邦身邊人才濟濟,文有張良、陳平、蕭何等,武有韓信、樊噲、彭越等,也正是這些文臣武將充分彌補了劉邦個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型團隊,最終成就了帝業。而反觀項羽,絕對是當時的單打冠軍,名副其實的.霸王,但身邊真正派得上用場的得力助手又有幾人。我們能記住的好像只有“亞父”范增和“堂叔”項伯,前者説實話也不是什麼高水平的謀士,後者更是“吃裏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機的“親家”劉邦。

2、領導人永遠應當戒驕戒躁:項羽是霸業的創造者,同樣也是霸業的摧毀者。由於自身能力超強,所以在項羽的眼中和心中幾乎看不見能人,幾乎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項羽的“不容逆耳”、“剛愎自用”、“心胸狹隘”、“所封不當”早就婦孺皆知。這裏只想特別指出他性格上的一個致命弱點:易發怒。縱觀《史記》,有關項羽的記載用得最多的兩個詞就是“怒”和“大怒”。整個《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烏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實際上,項羽身上的弱點同樣在很多企業的創業者和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體現。無論如何,即使昨日如何偉大,如何成功,都應當戒驕戒躁,永遠不要成為企業繼續創造輝煌的絆腳石。

3、戰略永遠>戰術:對照項羽和劉邦,項羽是一個缺乏戰略大局觀的人,而劉邦在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則步步為營,很好地實現了起初的戰略佈局。滎陽會戰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這場耗時28個月的楚漢爭霸中最長的一場戰役中,項羽的疲於奔命就是“只重戰術、沒有戰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沒有大局觀念”的鮮明體現,雖然滎陽大戰從表面上看是以項羽的勝利而告終,但是真正的勝利者卻是劉邦,除了雙方“中分鴻溝、楚河漢界”,韓信還控制了整個黃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形成從北面、東面包圍項羽的態勢,為最終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石。

4、虛心學習競爭對手的優點:論個人天賦,項羽應當強於劉邦。但為什麼二流的劉邦最終戰勝了一流的項羽,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劉邦的“三善”:善聽、善用、善賞罰。翻譯成現代漢語,劉邦是一個從諫如流、善於傾聽;能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崗位;獎賞分明的優秀領導人。而反觀項羽,這三個要素沒有一項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終的勝負可想而知了。這點同樣適用於現代企業和企業家,重視競爭者研究,無論是系統的“對標”、“競爭者分析”還是“競爭者情報收集”永遠都應當是企

開花落,落葉歸根,不免有些淒涼;雨過天晴,百鳥齊唱,讓人愜意。自古離不

開悲歡離合,離不開風情萬種。昨夜賞花賞月,今朝回首,過去的終究已成為歷史,只是那屬於自己的,太平凡了。被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騒”的《史記》一書,是司馬遷經歷了這樣幾萬個日出日落而寫成的大作。區區風雪殘月,區區孤舟淚影,兒女情長都置於身後。哪怕戈壁大漠,驚濤駭浪,都成了過往煙雲,那只是生命沿途的風景,看似危機重重,對於司馬遷來説,想必更是情何以堪啊。

我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勇氣,這樣的靈魂。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帝,有多少情誼,多少無奈,多少磅礴,多少真理,那些不平凡的歷史有誰敢去觸摸,要知道,作為一名史官,是需要粉身碎骨的堅毅和對生命的執着的嚮往。正是司馬遷,一個勇者,一個英雄,用雙肩揹負起這個使命,從此把一生奉獻給它,奉獻給古人和來者。自己只留下一身正氣,一個不屈,永遠向前的靈魂。

的確是那樣意猶未盡,看《史記》不僅是看它的內容,還要汲取它的精神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看它橫穿千古,縱貫時光的豪邁和風采,讓我心生感激,想去擁抱奇蹟的衝動,大氣。

我喜歡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傳奇,這樣的感慨,字裏行間的嘔心瀝血,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的筆觸,寫下了一頁頁,一篇篇,一種種傳説,美麗的傳説。

春秋五霸,秦王贏政,我讀出了那種霸氣;四面楚歌,屈原投江,我讀出了它的滄桑。西施范蠡,亂世情緣;千金一笑,荒唐可恥;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完璧歸趙,大快人心。包攬了三千多年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歷史動態,以及帝王將相,儒林俠士,名人雅士的種種事蹟。

我喜歡這樣的語言,這樣的豐富,這樣的多彩。《史記》語言豐富多彩,具有辭賦的洗練,散文的曉暢,雜文的警策,它的語言風格也是精華。説《史記》具有史鑑的明智,詩歌的穎慧,數學的細緻,博物的深沉,倫理的莊重,邏輯與修辭的善辯,是不為過的。

這部恢弘鉅著,我不知該把它比作什麼,也找尋不到該用怎樣的心態去品讀它。或者説,只要有空閒時間,即使讀了上百遍《史記》,還會有不一樣的心得和體會。這分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要把它裝進心裏,那是簡單的,要把自己融入那個時代,就只有《史記》可以薰陶了。

我更多走進了歷史,在一樣的大地上,不斷演變着不一樣的傳奇。追朔過去,這本厚重莊嚴的文字記載了一切,如今,它又要從封塵中活躍起來,在中華大地上訴説不老神話。

窗外,是高樓,是大廈,是21世紀的科技。仰望藍天,仍是曾經的一幕,或許湮滅是塵土飛揚,更加蕩氣迴腸。

踏遍千山萬水,不如品味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與鴻毛。

我敬佩司馬遷能把《史記》寫得那麼深動,敬佩《史記》當中的每一個英雄人物,敬佩中國擁有那麼豐厚悠久的歷史。今天,我終於把厚厚的一本《史記》讀完了,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還真是不小。

《史記》這本書記敍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敍事簡明生動,非常得吸引人。《史記》是歷史的“實錄”,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它的文學價值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並且成功地塑造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馬遷真正做到了將歷史、人物和主題統一起來,這樣既寫活了歷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個人物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他還非常善於通過人物的言行舉止來完成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我覺得,《史記》的語言真不愧後來被奉為“古文”的成就。

在《史記》這本書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歷史故事是:《五張羊皮的故事》。這則故事主要講了:春秋戰國時候,愛惜人才的秦穆公為了贖回聰明才幹的百里奚,用五張羊皮去跟楚人交換他,最後,秦穆公贖回了自己最喜歡的大臣百里奚。讀了這篇故事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樣,他如果用重金去贖回百里奚的話,楚人覺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會輕易交換。但是如果用五張羊皮去交換的話,楚人必定會很輕視百里奚而同意交換。聰明的秦穆公就換了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最終如願以償。我覺得我應該向秦穆公學習。

總而言之,在《史記》這本書中,我瞭解到了中國偉大的五千年的歷史,同時,我還懂得了不少的知識,收穫了不少碩果。我認為,《史記》這本書值得一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