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七十章的文章

《老子校釋》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謙之案:“天下”二句,嚴本“天”上有“而”字。傅、範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言有宗,事有君。謙之案:淮南道應訓引二句同。文子精誠篇作“事有本”,微明篇作“事有君”,所引分...
《貞觀政要》卷十 慎終第四十 凡七章
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內安,必有外擾。當今遠夷率服,百穀豐稔,盜賊不作,內外寧靜。此非朕一人之力,實由公等共相匡輔。然安不忘危,理不忘亂,雖知今日無事,亦須思其終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貴也。"魏徵對...
《老子校釋》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嚴可均曰:“民之飢”,御注作“人之”。羅振玉曰:御注本、敦煌辛本諸“民”字均作“人”。“饑”,諸本均作“飢”,下同。謙之案:景福、慶陽、樓正、柰卷、河上、顧、趙、諸王本均作“民”,遂州、...
《老子校釋》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謙之案:淮南道應訓引:“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傅、範本同,唯無二“而”字,“也”作“矣”。文子符言篇引:“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李道純曰:“‘知不知上’,或雲知不知,尚矣,非。”是以聖人不病。...
《貞觀政要》卷七 禮樂第二十九 凡十二章
太宗初即位,謂侍臣曰:"準《禮》,名,終將諱之,前古帝王,亦不生諱其名,故周文王名昌,《周詩》雲:'克昌厥後。'春秋時魯莊公名同,十六年《經》書:'齊侯、宋公同盟於幽。'唯近代諸帝,妄為節制,特令生避其諱,理非通允,宜有改張。"因...
《老子校釋》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羅振玉曰:景福本“户”下及下句“牖”下,均有“以”字。謙之案:柰卷、室町及淮南道應訓、文子道原篇、治要、意林引與景福本同。又文子精誠篇、下德篇引“户”下有“以”字,淮南主術訓、後漢書張衡傳注、文選...
《老子校釋》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嚴可均曰:“知此兩者”,河上、王弼無“知”字。“孰知其故”,此句下各本有“是以聖人猶難之”。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景福三本均作“知此兩者”,敦煌庚、壬二本...
《老子校釋》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謙之案:禮記曲禮“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鄭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報。”老子所雲,正指太古至治之極,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相忘於無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紀昀曰:“‘下',永樂大典作‘不',吳...
《老子校釋》第七十六章
人生之柔弱,其死堅強。嚴可均曰:“人生之”,?本作“人之生也”,高翿作“民之生也”。“其死”,各本作“其死也”。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無兩“也”字,下二句同。敦煌辛本“堅”作“剛”。謙之案:諸河、王本、傅本均有...
《老子校釋》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嚴可均曰:“長久者”,河上、王弼“長”下有“且”字。謙之案:傅、範本同。遂州碑作“天地長久”。又“天長地久”,蓋古有此語,此引而釋之耳。故能長久。謙之案:“故”字碑本磨滅不明。...
《老子校釋》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嚴可均曰:“張弓”,御注、河上作“張弓乎”,王弼作“張弓與”。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無“與”字。御注、景福、敦煌庚本“與”作“乎”。謙之案:遂州、嚴本亦無“與”字。傅、範本“弓”下作“者歟”...
《老子校釋》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羅振玉曰:景福本“行”下有“者”字,“善言”、“善教”、“善閉”、“善結”下並同。廣明本同。謙之案:室町本亦同。嚴可均曰:“轍跡”,河上作“徹跡”,王弼作“徹跡”。樑簡文雲:“應‘車'邊,今作‘彳'邊者,古字...
《老子校釋》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嚴可均曰:“能守”,王弼“守”下或有“之”字。謙之案:傅、範本“侯王”作“王侯”,景福本“若”作“而”。“之”字,景龍、禦注、英倫、傅奕本均無,範本、室町本有。“無為而無不...
《老子校釋》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嚴可均曰:“我大”,王弼作“我道大”。“不肖”,各本上有“似”字,下“故不肖”亦然。羅振玉曰:敦煌辛本“謂”作“以”。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無“道”字。“不肖”,敦煌辛本“肖”作...
《老子校釋》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謙之案:廣明本“和”作“知”,彭本“怨”下有“者”字。葉夢得本無“必”字。文子微明篇引上二句同,第三句作“奈何其為不善也”,文意同。是以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嚴可均曰:“不責於人”,御注作“...
《宋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一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諱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欽聖皇后朱氏。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己丑生於宮中,赤光照室。初名傭,授檢校太尉、天平軍節度使,封均國公。元豐五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度使,進封...
《宋史》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律歷十○觀天曆元祐《觀天曆》演紀上元甲子,距元祐七年壬申,歲積五百九十四萬四千八百八算。(上考往古,每年減一;下驗將來,每年加二。)步氣朔統法:一萬二千三十。歲周:四百三十九萬三千八百八十。歲餘:六萬三千八十。氣策:一十...
《老子校釋》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嚴可均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王弼作“天下莫柔弱於水”。御注、王弼“強”下有“者”字,“先”作“勝”。河上亦有“者”字,作“莫之能勝”,高翿作“莫之能爽”。羅振玉曰:釋文:“河上...
《貞觀政要》卷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凡六章
太宗初踐祚,即於正殿之左,置弘文館,精選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學士,給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聽朝之隙引入內殿,討論墳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罷。又詔勛賢三品已上子孫為弘文學生。貞觀二年,詔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稽...
《老子校釋》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嚴可均曰:“以正”,御注作“以政”。武內義雄曰:敦、遂二本作“政”。謙之案:傅奕、邢玄、磻溪與文子上禮篇引均作“政”。柰卷作“以正之國”,顧歡作“以正理國”,河上公、王弼同此石。尹文子大道下引老子曰:“以政...
《元史》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世祖十四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朔,以日食免朝賀。日食時,左右有珥,上有抱氣。丙申,雲南行中書省言:“羅甸歸附後改普定府,隸雲南省三十餘年。今創羅甸宣慰安撫司,隸湖南省,不便,乞罷之,仍以其地隸雲南省。”制曰:“可。”戊戌,清州...
《晉書》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五行上夫帝王者,配德天地,葉契陰陽,發號施令,動關幽顯,休咎之徵,隨感而作,故《書》曰:"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昔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聖人行其道,寶其真,自...
《老子校釋》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而□之,熟敢?嚴可均曰:“民不畏死”,高翿“民”下有“情”字。“若使常畏死”,御注、高翿“使”下有“人”字,河上、王弼有“民”字。“□之”,各本作“殺之”,下倣此。羅振玉曰...
《貞觀政要》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 凡四章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廣造宮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東都,離宮別館,相望道次,乃至幷州、涿郡,無不悉然。馳道皆廣數百步,種樹以飾其傍。人力不堪,相聚為賊。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復己有。以此觀之,廣宮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
《老子校釋》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嚴可均曰:“大威至”,御注、王弼、高翿句上有“則”字。河上無“則”字,末有“矣”字。魏稼孫曰:御注“民”作“人”。羅振玉曰:敦煌庚本作“大畏至矣”,壬本、景福本均作“大威至矣”。武內義雄曰:敦、遂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