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_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小故事

來源:文書谷 2.53W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故事流傳於世,關於諸葛亮的小故事大家是很喜歡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_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小故事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1:諸葛亮舌戰羣儒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併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

於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難以説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説客。 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羣謀士,這些人並非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有學問的人。

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説:"聽説劉備到你家裏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為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麼主意呢?"

諸葛亮心裏想,如果不先難倒張昭,就沒辦法説服孫權聯劉抗曹了。諸葛亮説:"劉備取荊襄這塊地盤,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奪取同宗的基業,才被曹操撿了便宜。現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等閒之輩哪懂得這個。

國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論道,碰上事兒,卻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只能為天下人恥笑。"一番話,説得張昭啞口無言。

之後,一個謀士問:曹操屯兵百萬,將列千員,你説不怕,吹牛吧你。

諸葛亮答:劉備退守夏口,是等待時機,而東吳兵精糧足,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卻都勸孫權降曹,丟人吧你。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2:諸葛亮計激周瑜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説孫權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説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寒喧之後,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步水軍,共100餘萬。”

孫權不信。諸葛亮説:“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我只説100萬,原因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魯肅聽後大驚失色,一個勁向諸葛亮使眼色,諸葛亮卻裝看不見。

孫權又問:“曹操部下戰將,能有多少?”諸葛亮説:“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不下一二千人!”孫權道:“曹操有吞併江東的意圖,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下決心。”諸葛亮説:“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又新破荊州,威震天下,現在即使有英雄豪傑要與他抗衡,也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這裏。

希望將軍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他抗衡,就不如早一點與其絕交;如果不能,為什麼不依眾謀士的主張,向他投降呢?”

孫權道:“就如您所説的,那麼劉豫州為什麼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説:“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守節義,不受侮辱,更何況身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的劉豫州。事業不成,這是天意,又豈能屈處人下?”孫權聽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後堂。

眾人都笑諸葛亮不會説話,一鬨而散。魯肅則一個勁埋怨諸葛亮,批評他藐視孫權。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問我,我豈能説?”魯肅聽罷,趕緊跑到後堂告訴孫權。孫權回嗔作喜,又出來與諸葛亮相見,並設酒宴款待。經請葛亮一番實事求是地分析,孫權果然進一步堅定了抗曹決心。

周瑜系江東主戰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與諸葛亮相見時,卻故意反説宜降不宜戰。魯肅不知是詐,與周瑜當面爭辯起來。諸葛亮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然後説:“我有一計,既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

周瑜問道:“用哪兩個人?”諸葛亮説:“我在隆中時,就聽説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台,稱之為‘銅雀台’,並且廣選天下美女置於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説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發誓説:‘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於銅雀台,以樂晚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麼可恨的了。’

可見,他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後,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麼證驗沒有?”諸葛亮説:“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曹操曾經命他寫了一篇《銅雀台賦》。

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周瑜道:“先生還能記得這篇賦嗎?”諸葛亮説:“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把它背了下來。”説完,當即將《銅雀台賦》背誦了一遍。其中“攬‘二喬’於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一語,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周瑜聽罷大怒,站起來指着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諸葛亮連忙勸阻説:“當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麼可惜的呢?”

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之兄,其時已死)之婦,小喬乃周瑜之妻。”諸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説,死罪死罪!”周瑜道:“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於是,二人遂訂下聯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3:諸葛亮草船借箭

諸葛亮在推動孫劉聯盟的建立和運籌對曹軍作戰的方略中,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狹小的周瑜妒火中燒。為解除諸葛亮對他的威脅,周瑜又設下置諸葛亮於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盤是:一方面以對曹軍作戰急需為名,委託諸葛亮在10日之內督造10萬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並在物料方面給諸葛亮出難題,設置障礙,使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後周瑜再名正言順地除掉諸葛亮。圈套佈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眾將於帳下,並請諸葛亮一起議事。

當週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説:“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諳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説:“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説:“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説:“只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

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説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他才祕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説:“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裏,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儘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餘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從容地命令船隊調轉方向,頭東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並讓士卒加勁地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

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大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善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説:“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理豈能害我!”當週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歎不如。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4:蜀主八劍

據《古今刀劍錄》記載,章武元年,劉備在金牛山採得鐵礦,鑄造八柄寶劍,一把劉備自己佩戴,其餘七把分別賜予劉禪、劉永、劉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每把劍都取了好聽的名字,並讓諸葛亮在劍上銘字。

蜀漢滅亡後,蜀主八劍一直下落不明。後來諸葛亮佩劍章武劍被李師古所得,李師古將此劍據為己有,並改名師古劍。

相關發明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説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説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麪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又有一説,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

另外,相傳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時,因解決糧食問題,向百姓詢問了當時名為“蔓菁”的野菜的種植方法,並下令士兵開始種蔓菁,補充軍糧,後世便把這菜稱為諸葛菜。

亦有傳説指諸葛亮另有一兒諸葛懷與一女諸葛果。在晉朝時曾召錄漢代名臣之後裔到京城任職,但諸葛懷推辭,自給自足,在家終老。而諸葛果則相傳在成都西南乘煙觀修行和成仙昇天。

在山區的居民過去要放送消息,會施放孔明燈,相傳是諸葛亮傳下來的。在雲南(三國時南中之地),佧佤族有傳説指諸葛亮曾教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傣族傳説指當地的佛寺大殿屋頂就是仿照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説諸葛亮南征時發明一種銅鼓,稱為“諸葛鼓”,白天做飯,晚間可敲它作警報。而現有許多俚語,如“事後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過後才發表各種高論,自以為先知;也有“三個臭皮匠,勝個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5:隆中對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裏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説:“這一帶有卧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卧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説:“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卧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説:“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徐庶搖搖頭説:“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着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裏接待劉備。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説:“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佔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裏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説:“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一説是襄陽隆中,也説是南陽,難定論?)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故事流傳於世,關於諸葛亮的小故事大家是很喜歡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1:諸葛亮舌戰羣儒

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併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

於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

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難以説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説客。 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羣謀士,這些人並非泛泛之輩,個個都是有學問的人。

東吳第一大謀士張昭首先發難,説:"聽説劉備到你家裏三趟,才把你請出山,以為有了你就如同魚得了水,想奪取荊襄九郡做根據地。但荊襄已被曹操得到,你還有什麼主意呢?"

諸葛亮心裏想,如果不先難倒張昭,就沒辦法説服孫權聯劉抗曹了。諸葛亮説:"劉備取荊襄這塊地盤,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奪取同宗的基業,才被曹操撿了便宜。現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圖大計,等閒之輩哪懂得這個。

國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實學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論道,碰上事兒,卻拿不出一個辦法來,只能為天下人恥笑。"一番話,説得張昭啞口無言。

之後,一個謀士問:曹操屯兵百萬,將列千員,你説不怕,吹牛吧你。

諸葛亮答:劉備退守夏口,是等待時機,而東吳兵精糧足,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卻都勸孫權降曹,丟人吧你。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2:諸葛亮計激周瑜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説孫權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説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寒喧之後,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步水軍,共100餘萬。”

孫權不信。諸葛亮説:“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我只説100萬,原因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魯肅聽後大驚失色,一個勁向諸葛亮使眼色,諸葛亮卻裝看不見。

孫權又問:“曹操部下戰將,能有多少?”諸葛亮説:“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不下一二千人!”孫權道:“曹操有吞併江東的意圖,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下決心。”諸葛亮説:“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又新破荊州,威震天下,現在即使有英雄豪傑要與他抗衡,也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這裏。

希望將軍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他抗衡,就不如早一點與其絕交;如果不能,為什麼不依眾謀士的主張,向他投降呢?”

孫權道:“就如您所説的,那麼劉豫州為什麼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説:“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守節義,不受侮辱,更何況身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的劉豫州。事業不成,這是天意,又豈能屈處人下?”孫權聽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後堂。

眾人都笑諸葛亮不會説話,一鬨而散。魯肅則一個勁埋怨諸葛亮,批評他藐視孫權。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問我,我豈能説?”魯肅聽罷,趕緊跑到後堂告訴孫權。孫權回嗔作喜,又出來與諸葛亮相見,並設酒宴款待。經請葛亮一番實事求是地分析,孫權果然進一步堅定了抗曹決心。

周瑜系江東主戰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與諸葛亮相見時,卻故意反説宜降不宜戰。魯肅不知是詐,與周瑜當面爭辯起來。諸葛亮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然後説:“我有一計,既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

周瑜問道:“用哪兩個人?”諸葛亮説:“我在隆中時,就聽説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台,稱之為‘銅雀台’,並且廣選天下美女置於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説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發誓説:‘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於銅雀台,以樂晚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麼可恨的了。’

可見,他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後,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麼證驗沒有?”諸葛亮説:“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曹操曾經命他寫了一篇《銅雀台賦》。

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周瑜道:“先生還能記得這篇賦嗎?”諸葛亮説:“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把它背了下來。”説完,當即將《銅雀台賦》背誦了一遍。其中“攬‘二喬’於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一語,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周瑜聽罷大怒,站起來指着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諸葛亮連忙勸阻説:“當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麼可惜的呢?”

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之兄,其時已死)之婦,小喬乃周瑜之妻。”諸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説,死罪死罪!”周瑜道:“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於是,二人遂訂下聯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三國演義諸葛亮小故事3:諸葛亮草船借箭

諸葛亮在推動孫劉聯盟的建立和運籌對曹軍作戰的方略中,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狹小的周瑜妒火中燒。為解除諸葛亮對他的威脅,周瑜又設下置諸葛亮於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盤是:一方面以對曹軍作戰急需為名,委託諸葛亮在10日之內督造10萬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並在物料方面給諸葛亮出難題,設置障礙,使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後周瑜再名正言順地除掉諸葛亮。圈套佈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眾將於帳下,並請諸葛亮一起議事。

當週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説:“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諳葛亮必死無疑。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説:“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説:“你自取其禍,教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説:“只望你借給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樹在船的兩舷。

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説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準備停當。可是一連兩天諸葛亮卻毫無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他才祕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説:“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裏,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儘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餘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從容地命令船隊調轉方向,頭東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並讓士卒加勁地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

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大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善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説:“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理豈能害我!”當週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歎不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