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節選

來源:文書谷 1.08W

故事是傳承歷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歷史教學的重要部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故事節選。

三國演義故事節選

三國演義故事節選1:周瑜赤壁布火陣

曹操統一北方後,繼續派兵南下,進攻劉表和孫權。

這時,劉表剛死,繼位的次子劉琮被曹軍的氣勢嚇破了膽,立即派人求降。駐守在樊(fán)城(今湖北襄樊)的劉備聽説曹操大軍南下,急忙撤退。曹操親自率兵追趕,在長阪(bǎn)坡(今湖北當陽東北)大敗劉備,劉備只得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漢),曹軍依然緊追不捨,形勢萬分危急。

諸葛亮建議劉備與孫權聯合,憑藉長江天險,共同抵抗曹軍。劉備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派諸葛亮去見孫權。

孫權對曹操大軍南下早已坐立不安,他也有聯合劉備抗曹的想法,但是孫劉兩軍加起來兵力也不過三五萬,他擔心自己不是號稱八十萬人馬的曹軍的對手,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

諸葛亮一見到孫權,就挑明瞭來意:“將軍,曹操已經攻下了荊州,馬上就要進攻東吳了。將軍您是準備投降還是準備抵抗呢?我們劉將軍身為宗室後代,是決不肯向曹操低頭投降的。”

他彷彿一眼看穿了孫權的顧慮,又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將軍雖然在長阪坡戰敗了,但還有水軍二萬。而曹軍雖然兵力遠遠多於我們,但它從北方遠道而來,已經十分疲憊,況且根本不熟悉水戰,只要孫劉兩軍同心協力,是一定能打敗曹操的。”

諸葛亮的一席話終於打消了孫權的顧慮。他馬上召集部下,共同討論對付曹操的辦法。

恰在這時,曹操送來了戰書,威脅説將率八十萬人馬與孫權決一勝負。孫權看後非常不安,部下中有人開始主張投降,孫權舉棋不定,就把大將軍周瑜召回商量。

周瑜一開口就很堅定,他説:“曹操名為漢朝丞相,實際上是十足的奸賊,我們怎能向他投降?”

接着,他分析道:“曹操號稱八十萬人馬,其實只有二十萬,他這是在虛張聲勢,況且其中還有不少是荊州一仗中被打敗後收編的荊州兵卒,他們跟曹操並不是一條心,所以,我們沒理由害怕。何況兩軍對比,我們還有許多有利的地方。首先,曹軍習慣於陸上作戰,但現在要和我們打水仗,他們棄長取短,犯了兵家的大忌。其次,曹軍初到南方,定會水土不服而發病,戰鬥力必然大大削弱。將軍只要給我數萬精兵,我定能戰勝曹軍!”

周瑜斬釘截鐵的一番話使孫權最後下了決心,他表示與曹操勢不兩立。第二天,孫權就任命周瑜為大都督,與劉備水軍會合,共同抵抗曹軍。

孫劉聯軍和曹軍先頭部隊在赤壁(今湖北武漢赤磯山)相遇。這時,曹軍中已有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得了病,雙方初次交戰,曹軍就吃了敗仗,被迫退回長江北岸,而孫劉聯軍佔據了長江南岸,兩軍隔江對峙(zhì)。

曹軍的北方兵一點兒都不識水性,船一晃就暈船嘔吐,生起病來,曹操一直為此事發愁。後來,他採納了謀士的建議,把戰船用鐵環連在一起,鋪上木板,船身就穩定多了,不但人可以在上面走路,還可以騎馬。曹操認為這是渡江的好辦法,卻沒料到已經中了周瑜的“連環計”,因為這樣一來,戰船的目標很大,行動不便。

黃蓋向周瑜建議:“現在敵眾我寡,宜速戰速決。我們可以利用連環戰船難以解開的弱點,用火攻對付曹軍。”

這一建議和周瑜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周黃二人進行了周密的策劃,製造一幕“苦肉計”的活劇。

第二天,周瑜召集部下議事,黃蓋故意當眾提議:要麼馬上進攻,要麼趁早投降。周瑜大怒,要把黃蓋拉出去斬首示眾。在眾將士的一再勸阻下,周瑜才免黃蓋一死,但五十軍棍直打得黃蓋皮開肉綻,幾次昏死過去。

幾天後,黃蓋派人給曹操送去密信,表示願意投降曹軍。曹操原本疑慮重重,等聽到奸細報告了黃蓋被痛打的經過,這才信以為真,就與黃蓋約定了暗號。

火攻的前期工作都已準備停當,只差東風了。當時正值隆冬十一月,西北風颳得“嗚嗚”作響,這種風向只會將火燒到自己船上,周瑜整天愁眉不展。

一日,周瑜急火攻心,口吐鮮血,不省人事,眾將士急得亂作一團。諸葛亮笑着送來藥方,上面只有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還煞有介事地説自己能借來東風,甚至還説出了具體的時間。

周瑜雖然將信將疑,但還是吩咐黃蓋悄悄地準備了二十艘大船,船頭密佈鐵釘。船內裝滿蘆葦乾柴,澆上油,再用布幕蓋嚴實,插上軍旗。又準備了一些輕快小船拴在船尾。

一切佈置妥當,只等東風颳起。諸葛亮定下的那天終於來了,可是直到天色微明,依舊微風不動。一直到三更時分,忽然風聲大作,旌(jīng)旗飄動。周瑜立刻命令六支兵馬按照預先部署開始行動,又令黃蓋派人送信給曹操,説今夜將坐送糧船前來投降。

東南風颳得越來越急,黃蓋率領的大船扯滿了風帆,乘着東風飛速向江北的赤壁駛去。船隊駛到江心,黃蓋命令士兵高喊:“黃蓋來降!”

曹營中的士兵聽到喊聲,紛紛出來觀看。曹操有個部下起了疑心,對曹操説:“這些船看上去很輕,開得又快,不像是吃水深的運糧船,恐怕其中有詐。”曹操猛然醒悟,下令不要讓來船靠近。

可是,一切都晚了。黃蓋高聲下令:“點火!”剎那間,所有的戰船同時點着了火,就像二十條火龍,乘着風勢直闖曹軍水寨,船頭的鐵釘一下子牢牢地插在曹軍的船隻上。曹軍船隻都是用鐵環連在一起的,火勢馬上蔓延開來,眨眼功夫成了一片火海,而且越燒越旺,一直燒到了岸上。曹軍士兵不是被燒死,就是掉進江中淹死。

周瑜看到赤壁上空火光沖天,知道黃蓋已經得手,立刻率兵殺了過去,一時殺聲震耳欲聾。曹軍早已無力抵抗,曹操帶着殘兵敗將狼狽而逃,孫劉聯軍窮追猛打,直打得曹軍大敗。

赤壁一戰之後,曹操、孫權、劉備各霸一方,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國演義故事節選2:羊祜懷柔服陸抗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魏國在滅掉蜀國以後,又派了羊祜去鎮守襄陽,以防止東吳的鎮東將軍陸抗的進犯。羊祜接到聖旨以後,立即整頓兵馬,預備迎擊敵人。羊祜鎮守襄陽以後,很受當地駐軍百姓的歡迎。吳國有投降過來的人又想回國的,羊祜都聽其自便。他又減少了在邊境巡邏的士兵,用來墾田種地。他初來的時候,軍隊裏連一百天的軍糧都沒有,可等到年底,軍糧積存足夠用上十年。羊祜在軍營中,經常是身着輕便的皮衣,腰繫寬寬的帶子,不穿戴銷甲,身邊的警衞也不過十幾個人。有一天,部將來到軍帳之中向他稟告:“偵察的人報告説,吳國的士兵防守十分懈怠,可以乘他們沒有準備去襲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大勝。”羊祜笑着説:“你們這些人小看陸抗嗎?這個人足智多謀,前些日子,吳國的國君命令他去攻打西陵,他斬了步闡及其將士好幾十人,我去救援都沒趕上。這個人作將軍,我們就只好守住邊境,等到他國內情況發生了變化,才能攻取,如果不考慮時勢而輕率進攻,這可是自己往失敗的道上去走!”眾位將領很信服他的這一番言論,於是便一心一意守衞自己的邊界,也沒有別的想法了。

一天,羊祜帶領眾位將領出外打獵,正巧趕上陸抗也出來打獵。羊祜命令道:“我方的軍隊不許超過邊界。”眾位將領接到命令,便只在晉國的地界內圍獵,不侵犯吳國邊境。陸抗見到此情此境,讚歎道:“羊將軍有紀律,不能夠冒犯他呀!”當天晚上,各自退回自己的駐防地。羊祜回到軍營,察問所獵到的禽獸,如果有被吳方先射傷的,全都送還對方。吳方的人自然高興,連忙來向陸抗報告。陸抗將送還獵物的人召了進來問道:“你們的主帥能喝酒嗎?”來人回答:“必須有好酒他才飲。”陸抗笑道:“我有一斗酒,藏了很久了。現在交給你帶回去,請轉告羊將軍,這是我陸某親自釀造供我自己飲用的,特此奉上一壺,以表達昨日出獵時以禮相待之情。”來人答應了,攜酒回去。陸抗身邊的人問陸抗:“將軍送酒給他,是什麼用意?”陸抗説:“他既然對我們表現出恩德,我怎麼能不予以答謝?”大家都感到十分吃驚。

再説來的人回去見了羊祜,陸抗的問話以及送酒的事,全都報告給了羊祜。羊祜笑着問:“他也知道我善飲酒吧?”便命令當場打開酒壺取出飲用。他的部將陳元説:“其中只怕有奸詐,將軍先還是別飲的好。”羊祜笑道:“陸抗哪裏是給酒下毒藥的人,不必疑慮。”竟倒出就喝。從此,雙方使者往來,彼此互通問候。有一天,陸抗派人去看羊祜,羊祜問:“陸將軍身體好嗎?”來人回答:“主帥卧病在牀,好幾天沒有出來了。”羊祜説:“他的病大概跟我的一樣。我已經制好了成藥,送給陸將軍服用吧J”來人帶了藥回去見陸抗。眾將領説:“羊祜是我們的敵人,這藥決不是什麼好藥。”陸抗説:“羊將軍怎麼會毒害人呢,你們不要多疑。”也服用下去。第二天病便好了,眾將領都表示祝賀。陸抗説:“他是施行恩德,我們總是施行強暴,這樣他就會不戰而勝我。從今以後,各自保衞好自己的邊界,不要貪圖一些小利。

三國演義故事節選3:曹丕廢漢稱帝

孫權殺了關羽後,怕劉備來報復,乾脆與曹操修好,勸他早點當皇帝。曹操一直把漢獻帝控制在手中,要廢掉他讓自己做皇帝還不容易?但他考慮到漢朝有個正統的名義,自己把皇位奪過來有人會心中不服,所以寧肯自己不當皇帝,如果將來條件成熟,就讓兒子當皇帝,自己只稱魏王。

魏王曹操有二十幾個兒子,他最寵愛的是曹丕和曹植兩個,他想在他們中間選一個立為太子。

曹丕從小在軍營中長大,跟着父親南征北戰,十歲不到就已經會騎馬射箭,並且在父親的影響下,對於諸子百家、古今經傳也有較深的研究。曹植小時候就聰明過人,才華橫溢,長大後精通文學,是當時有名的詩人。

曹操在立誰為太子這個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他打心底裏喜歡才華出眾、激情澎湃的曹植,他曾經多次當面試探過曹植是否真有才華,結果曹植都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曹操就準備將曹植立為太子,但是不少大臣反對説:“自古以來,王位理應傳給長子,若傳給次子的話將會引起朝中混亂不安。”曹操聽了,覺得也有道理,就暫時把這事擱了下來。

曹丕雖然文才也不錯,但無論是才氣還是名氣都比不上曹植,因此他一直對曹植嫉妒在心,尤其是聽説父王有立曹植為太子的念頭之後,更是想盡辦法在父王面前貶低曹植,抬高自己。他利用曹植愛喝酒的弱點,背地裏做手腳,讓曹植誤了帶兵出征的大事,從而使曹操對曹植產生了不滿;他還在曹操面前表現出自己的忠厚仁愛,處處討曹操歡心。漸漸地,曹操就覺得曹植雖有才華,但不及曹丕寬厚仁慈,再加上一些大臣受曹丕的指使,在曹操面前替他説好話,因此,曹操就立了曹丕為太子。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做了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權。但是,曹丕心裏還是害怕曹植會跟自己爭奪王位,處心積慮找了個藉口把曹植抓了起來,向他興師問罪。

曹丕的母親卞太后不願看到兄弟殘殺,趕緊替曹植求情。曹丕無法違抗母命,就另想辦法刁難曹植。

曹植知道曹丕一向對自己有敵意,現在曹丕繼承了王位,更不知會出什麼花招來整治自己。因此他被帶進宮後,始終低着頭,一語不發,心裏七上八下的。

曹丕居高臨下地説:“父王生前一直誇獎你做詩做得又快又好,我還從來沒當面領教過。今天我就限你在殿上走七步的時間裏做一首出來。”

曹植聽到叫自己做詩,反而不害怕了,抬起頭説:“好,就請王兄出題吧。”

曹丕説:“我們倆是兄弟,你就以此為題做詩,但是詩中不許出現兄弟二字,否則的話,我是不會饒過你的。”曹植聽到“兄弟”二字,百感交集,悲從中來。他低頭稍加思索,悲憤地吟道:

“煮豆燃豆萁(qí),豆在釜(fǔ)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已唸完,站在一旁的侍臣連七步都未數完。

曹植在詩中把同胞兄弟比作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既形象又貼切。豆萁無情地燃燒着,豆子在鍋中被煮得“咕咕”作響,彷彿人在哭泣一般。這一擬人手法把曹丕步步緊逼、變相迫害的事實準確而不露痕跡地描寫了出來。曹丕聽了之後,想想自己對兄弟也逼得太過分,慚愧地低下了頭,免去了曹植的死罪,把他貶為安鄉侯。

雖然曹操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從不敢登上皇帝的寶座。但是,曹丕卻想把那個有名無實的漢獻帝廢掉,自己當皇帝。於是,一場禪讓帝位的好戲上演了。

曹丕的親信華歆(xīn)率領文武百官聯名上書,勸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曹丕。漢獻帝當了三十多年傀儡皇帝,頗有自知之明。為了保住性命,他十二分不情願地“主動”把皇帝的玉璽交給曹丕。不料,曹丕卻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假惺惺地把玉璽還給了漢獻帝。

漢獻帝戰戰兢兢地捧着玉璽,不知如何是好。在曹丕的授意下,漢獻帝命人搭了一座“受禪台”,又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曹丕裝成迫不得已的樣子,於公元220xx年受禪稱帝,為魏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

公元220xx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定都成都。公元220xx年,孫權也稱帝,國號吳,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至此,東漢王朝正式宣告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