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莊子

《莊子》莊子•外篇•達生第二十四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七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李雲:“水生於春,壯於秋。”涇流之大,司馬雲:“涇,通也。”崔本作“徑”,雲:“直度曰徑。”兩涘渚崖之間,釋文:“涘,涯也。水中可居曰渚。崖,字又作涯,亦作□。”不辯牛馬。成雲:“隔水遠看,不辨牛之與馬。”於是焉...
《莊子》莊子•外篇•駢拇第八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是故駢於明...
《莊子集解》雜篇第三十一漁父
孔子遊乎緇帷之林,司馬雲:“黑林名也。”休坐乎杏壇之上。司馬雲:“澤中高處也。”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鬚眉交白,被發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八讓王
讓王下四篇,古今學者多以為偽作。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父,李雲:“支父,字也,即支伯也。”子州支父曰:“以為我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王雲:“謂其病深固也。”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山木
蘇輿雲:“此亦莊徒所記,旨同於人間世,處濁世、避患害之術也。”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釋文:“夫子,謂莊子。”舍於故人之...
《莊子集解》養生主第三
養生主第三補釋文:“養生以此為主也。”武按:篇中不以有涯之生逐無涯之知,與緣督以為經二意,即養生之主也。無論為善為惡,皆須用知,用知。則官知不能止,不止。則足以攖心而亂神,亂則神不欲行,於是不能緣督以為經矣。緣者,神緣之...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九盜跖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蹠。盜蹠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釋文:“李奇注漢書雲:‘蹠,秦之大盜也。'”俞雲:“史記伯夷傳正義雲:‘蹠者,黃帝時大盜之名。'是蹠之為何時人,竟無定説。孔子與柳下惠不同時,柳下惠...
《莊子》莊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工。文侯曰:“囗((左“奚”右“谷”)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
《莊子》莊子•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一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司馬雲:“從旁開為胠。”蘇輿雲:“説文:‘匱,匣也。'俗加木作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釋文:“廣雅雲:‘緘、縢,皆繩也。'李雲:‘扃,關。鐍,鈕也。'知音智。”然而巨盜...
《莊子》莊子•內篇•德充符第五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
《莊子集解》內篇第一逍遙遊
言逍遙乎物外,任天而遊無窮也。北冥有魚,釋文“本一作溟,北海也。”其名為鯤。釋魚:“鯤,魚子。”方以智雲:“鯤本小魚、莊子用為大魚之名。”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三天道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釋文:“積,謂積滯不通。”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宣雲:“神與化俱。”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宣雲:“至誠無息。”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釋文:“六通,陰、陽、...
《莊子集解》應帝王第七
應帝王第七郭雲:“無心而任乎自化者,應為帝王也。”正郭説非。“帝王”二字,須活看。如徐無鬼篇“雞□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之帝、德充符篇“而王先生”之王,若作實字詁之,則所謂應帝王者,言修道養氣之功,至乎其極,與帝王之...
《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五則陽
則陽遊於楚,成雲:“姓彭名陽,字則陽,魯人。”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夷節歸。成雲:“夷姓,名節,楚臣。王,楚文王也。”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司馬雲:“王果,楚賢人。”李雲:“譚,説也。”王果曰:“我不若公閲休。”釋文:“...
《莊子》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
《莊子》莊子•雜篇•外物第二十六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
《莊子集解》雜篇第三十二列禦寇
列禦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見列子黃帝篇。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李雲:“方,道也。”曰:“吾驚焉。”曰:“惡乎驚?”曰:“吾嘗食於十□,司馬雲:“□讀曰漿。十家並賣漿也。”案:黃帝篇作“漿”。而五□先饋。”釋文:“饋,遺...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李雲:‘隱出弅起,丘貌。'”而適遭無為謂焉。成雲:“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何從何道則得道?”從...
《莊子》莊子•雜篇•説劍第三十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説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
天其運乎?郭雲:“不運而自行。”地其處乎?郭雲:“不處而自止。”日月其爭於所乎?郭雲:“不爭而自代謝。”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三句分承“天”“地”“日月。”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成雲:“機,關。緘,閉也。謂有...
《莊子》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莊子•外篇•篋第十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
《莊子》莊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