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

《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1

假期裏讀了一本《構建教育新模式》,看到書名,我有點牴觸,以為是一本倫理性很強的書,誰知看了第一節後,就愛上了這本書。書中文字簡練、平實,讓人平靜,卻引人沉思。全書由十二篇文章構成。全部文章圍繞一個主題:重建教育新模式。作者的觀點鮮明,新模式的宗旨是重建教育結構。回想起去年讀的一本書《大教育論》,兩本書都對小組合作學習,課堂展示交流,學生評價等進行了重點的闡述。正好我們學校對教育新模式極力推崇。每當我審視自己的課堂,不得啟發,思維受阻之時,這樣的書,總是能讓我豁然開朗,越看越覺得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感想:

開卷之初,在《學習組織:從班到小組》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到,新教育模式最直觀的變化是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圍坐學習。和大家一樣,看到學習小組我也在想,小組一詞和小組這種組織形式是早已存在的,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我們的小組活動也一直存在着,小組討論、小組值日等。作者把班建制和學習小組進行了科學、系統、客觀的比較。從座位的.形式看,以小組為中心的圍坐取代了一教師為中心的排座,學習的基本單位既不是個體的學生,也不是幾十個人的班,而是學習小組。小組圍坐制有效的保障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人人都在參與,人人都是主角,這些都是排座的形式下難以實現的。

其次,學習秩序出現了“顛倒”現象,自主學習在先,課堂學習在後。學習的起點不再是課堂上教師的講解,而是課前的小組學習。

再次,“學時”取代了“課時”。講授式教學,學生的課前、課後等課外學習的時間遠不如課堂聽講那樣重要,而新模式下,把學生的學從課堂拉長延伸到了課外,小組的優勢在於課內、課外都可以開展,課時到學時的轉變可謂是巧妙。

最後,展示將成為重要的學習形式。當然,課堂展示的效果要取決於課前的充分準備和課上的默契合作。在我們改革的起始階段,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導演這個角色,指導學生了解展示的形式和方法。

作者在書中這樣寫到:在我家的廚房,我永遠是配角,我一般是站在我愛人的身旁,像一位國小生乖乖的完成老公佈置給我的一項項任務:洗碗,洗菜,剝蒜,遞醬油等。我很認真,很服從,也省心。有一天,愛人換了一種“領導方式”:做飯,炒菜我全權負責。我頓時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我可以獨當一面了。我要做的,不再是聽話,被動的接受,而是籌劃:我得整體考慮有多少事情要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快。這個故事很能説明問題。

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自由人與奴隸人的區別在於,奴隸人只知道要做某件事,自由人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我想,不管是怎樣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最終都歸於一句話:大道至簡。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讓我們的學生有魚,更要有“漁”,這才是我們一直要追求的教育真諦!

《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2

對於“教育新模式”這個名詞,我作為一個從教三十餘載的老教師聽的很多,也曾有所思考,但做的不是很多。當我讀完這本《構建教育新模式》書時,似乎看到了我們今後的課堂。利用寒假我讀完《構建教育新模式》這本書後,感慨萬千,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有所感悟。首先是預習。相信很多老師在課堂結束時,總會提個預習。而事實上這個要求很模糊,模糊到幾乎略去不考慮。絕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學習的開始是什麼時間呢?對一個內容學習的開始往往是在上課後打開教材才開始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多時候是非常無奈的進行滿堂灌,而學生又是被動的接受、沒有自己的思考,日復一日,很多學生就無法從學習中獲得收穫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區別於傳統模式教學,新模式(有稱之為項目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學案導學、小組合作學習或代表西方國家最先進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的課堂)從大體上的基本結構構成是三個:第一個是課前小組學習,第二個是課堂展示交流,第三個是課後鞏固提升。在這種新模式下,第一個程序是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要進行深度且認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到能在還沒有講課前,學生已經開始做題了,相對比較簡單的題都會做了,這就要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需要真正的去讀教材,去理解內容,自己能掌握的絕不帶到課堂上。

當然,看到這裏,很多老師可能會向我之前一樣存在這樣的擔憂:若學生沒有自主學習,又或學習了卻謊報已經學懂了,怎麼辦?但是看完這本書就會發現,學生進入新模式課堂是有門檻的,小組自主學習的標誌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這些內容哪些是我完全懂了,懂到什麼程度,懂到可以給全班同學講;第二個就是這節課的內容裏邊哪幾個還不懂,需要在課堂上解決。再是講授。看到這個詞語就可以想到老師站在台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的畫面,而這種現象,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將成為歷史。那麼,課堂幹什麼呢?那就是第二個環節——課堂展示交流。

近似於一個研討會,每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這個小組自己學習的收穫,在交流、展示過程中提不同的意見,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點撥,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次是不恥下問的精神。“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更有國外的學者説中國這個國家缺少一種精神————叩問精神。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有創新能力的人,為什麼缺少叩問精神?傳統的課堂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什麼東西都講清楚了,學生只有一個任務:記,他根本不需要思考,而在新模式下,小組探究制在機制上把探究這一理念落在了實處。最後是成績。據已經如火如荼進行新模式改革的學校來看,能夠穩步、全面提升學生的成績。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老師的任務以及作用是想辦法讓學生學起來、動起來、思考起來。老師的備課是要研究方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帶到學生學起來,老師需要關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學習才能更好的組織構思好一堂課。對於新課程的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對於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些疑惑也有了初步的想法。只是如何實踐到教學實踐中去,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的探索、學習、完善

《構建教育新模式》讀後感3

去年暑假繁峙“全員大培訓”時候,我有機會最早接觸了張卓玉廳長編寫的《構建教育新模式》一書。那時,對於新課改只是一知半解,對於“教育模式”這樣高深的理論也存在 敬畏,雖然書早已到手,卻一直束之高閣,從沒有認真打開過。

寒假的時候,接到局長的讀書要求,出於完成工作任務的目的,我試着翻看了這本看似沉重的著作。但沒看幾章,我就有種追悔莫及的感覺,整本書平實曉暢,無論教育的核心,還是班級的授課,完全沒有深奧厚重的感覺。這裏沒有佶屈聱牙的理論堆砌,沒有深刻尖鋭的現實批判,甚至省略了註解、引文,讀起來彷彿與一位學識淵博的智者娓娓暢談,沁人心脾。

現在,當我又一次認真翻看《構建教育新模式》一書,沒有了負擔,多了份享受,常常會不自覺得陷入沉思,彷彿進入一片新天地,清新的空氣和温暖的陽光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全書共十二章,各章相互獨立,從新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談到新模式的宗旨框架,從教師角色的轉換説到學習主體的變換。在它的指引下,各種課改的困惑疑難都迎刃而解。作為一名曾植根於講台的教師,一名跟隨課堂的教研人員,我願意關注的還是課堂、教學。所以我反覆閲讀了前七章,由於學識和見聞的侷限,對於心智品質和公共精神,我的理解還是比較模糊和淺顯的,不敢妄談。我還是得老生常談,關注教學的.主陣地——課堂。

其實,剛剛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次從理論上認識新的教學模式,我的內心是震撼的。人們認為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教育也可以有如此深的學問,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最初,老師抱着學生走。這是我讀書時老師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帶着教材走向學生。老師走向學生幹什麼?很簡單,三個字,“注”、“填”、“灌”,老師全然不顧學生是否有食慾,是否能夠消化,一股腦兒得往進塞。學生就像沒有感情、沒有知覺的機器人。目前,這樣的課堂,應該説是被徹底淘汰了的。

後來,老師帶着學生走。這是我剛登上講台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帶着學生走向教材。走向教材幹什麼?老師以各種美妙的語言,精巧的設計,激發學生的食慾,讓學生垂涎三尺。然後老師邊講、邊問、邊答、邊糾,直到學生弄明白問題。這種一般稱之為“啟發式”教學,比起“填鴨式”,這已經是不小的進步,因此,目前,這樣的課堂教學方興未艾。

但是,這裏的啟發還是老師啟發,“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老師精心設計的一個個有價值、無價值的問題綁架着學生走向文本,又帶着一堆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走出課堂。教師是權威,不允許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和創造。

現在,老師跟着學生走。這是新課改以後的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帶着教材走向教師。學生在前面幹什麼?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老師在後面跟着走,啟發、誘導、點撥、提醒、指引。這種局面才算得上是課堂師生關係的新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