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2.9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讀後感15篇

八年級讀後感1

最近,我的腦海裏總浮現出魯賓孫種小麥的情景,他那不怕苦、不怕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讓我感動。

《魯賓孫漂流記》是英國小説家笛福地作品。講述了魯賓孫在一次航海中遇險了,船流落到一個孤島上,獨自生存了28年,吃盡了苦頭,但憑着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智慧,不向惡劣地自然環境低頭,不輕言放棄,終於克服了所有的困難,重返故鄉。他那不怕困難 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在學習上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可以像魯賓孫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一樣來克服它們。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人,只要自己轉動腦子就可以想出來。如果你是一個並不聰明的人,就可以去請教父母,然後自己再努力地思考,也能想出來。也可能你是一個非常笨的人可你笨鳥先飛,自己動了一番腦筋,還請教了老師,才明白過來。不管你怎樣,任何事情都能解決,不能以哭來代替,要相信自己,就能成功。

在生活上,許多同學愛挑食,芹菜、胡蘿蔔……很多菜同學們都不喜歡吃,想想魯賓孫,他在島上生活了28年,早餐吃一串串葡萄乾,中午吃一塊烤羊肉或者烤鼈肉,晚餐吃兩三個鼈蛋。現在我們呢?很隨便,挑喜歡吃的,不喜歡就不吃,我們吃的`菜比魯賓孫吃的不知好多少倍,挑挑揀揀,有時甚至不吃。每天中午,看着學校食堂門口的兩大缸剩飯剩菜,難道我們不覺得臉紅嗎?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那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學會生活,熱愛勞動,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勞動中,還要不怕苦不怕累,也要愛護自然環境,保護花草樹木,作生活的小主人。我這樣寫並不是要大家去學習魯賓孫漂流,而是要大家學習他那不怕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要學習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八年級讀後感2

這篇文章的主角並不是一位大家都熟知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個無名無姓、普普通通的划船老人。他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運送食物、接送幹部和傷病員到村裏,全靠這隻破舊的小船。一次,老人護送兩名女孩兒到村裏去,誰知,其中的一名女孩被日本鬼子擊中了,老人痛苦地自責。他要完成自己對那個女孩的承諾,“他們打傷了你,留了這麼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第二天,他立刻將十幾個日本兵引到蘆花蕩去,與他們鬥智鬥勇,最終把日本兵全部殲滅。

看完後,我心裏不禁為之一震:這位老人,他既是凡人又是偉人。他平凡在只是個運物載人的老船伕;但他偉大在誠實守信,有勇有謀。

他先把新鮮的蓮蓬放在船頭,藉此來引誘那些在河裏游泳的日本兵。日本兵看到新鮮的蓮蓬,立即朝老人那裏游過來。緊接着,老人假裝很慌張,趕緊撐着船向前劃去。可是船突然就停滯不前,原來到了大鐵鈎的埋伏區。要是那些日本兵再注意一下水裏有沒有障礙物的話,或許也就不會被活活淹死。可是他們的心裏只想着:快些吃到這清爽香甜的蓮子。所以,這些日本兵最後全都吊在大鐵鈎上。這時,老人“唰”將竹篙舉起來,“啪啪啪”地打在日本鬼子的頭上。不一會兒,那些日本兵全部死了。老人在完成了他對女孩的承諾之後,也滿心歡喜的回去了。

這位划船的老人利用日本兵愛吃蓮子,但卻又不常吃的弱點,擊敗了他們,為那個受傷的'女孩兒報了仇。這位老人是個有智慧的人,是個有血有肉的硬漢! 他沒有名字,是個無名的英雄!

家長點評:小作者筆觸生動形象,將人帶到了那個意境中。將老人的樸實,勇敢和智慧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感想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八年級讀後感3

《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所著的一篇名著,作者因此獲得了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中桑提阿果爺爺是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勞動者,他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盡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桑提阿果爺爺是一個老漁夫,八十四天中,一條魚也沒打到。第八十五天,他打到一條十八英尺長的的大魚。正準備拖回家時,遇到了鯊魚羣。老人用盡全力與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到的肉全吃了後就走了,老人逃過了一劫。文中,老人八十多天都沒打到魚,但他沒有放棄。這是我們最缺少的堅持精神。

在老人面前,我們自愧不如。我們整天嬌生慣養,難以面對挫折,生活中遇到困難依賴家長;學習中老師、家長教給我們的.好習慣我們難以堅持。從老人身上,我們懂得了,堅持,就會有收穫;堅持,我們就會不斷成長!老人和鯊魚搏鬥時,武器都在緊要關頭斷了,但老人還是堅持跟鯊魚做鬥爭,用僅存的半截船槳打敗了鯊魚。老人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令我感動。正像老人所説:“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不能打敗他”。學習老人的這種精神,一切困難都會在我們面前低頭!老人的精神將使我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

《老人與海》這膾炙人口的名著也一定會永遠流傳下去。

八年級讀後感4

放棄,是指在面臨矛盾時,敢於面對現實、分析利弊、冷靜思考,然後捨棄不利因素,選擇自己認定的目標,並且堅持下去。

因此,放棄首先應該是一種自信的體現。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坦然放棄的,他們總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在自怨自艾中一次次錯失良機,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而充滿自信的人,則堅信失敗為成功之母,哪怕成功並不能立刻到來,他們仍然感受到陽光在不遠的前方,只要朝前看,努力不懈,最終會有回報。哼哼從開始猶豫不決到最後毅然邁出尋求新奶酪的一步,就體現了一種不自信到自信的轉變。

然後,放棄是來源於心智的指引。當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矛盾壓向我們時,幾乎沒有人不感受到恐慌,那麼,是被壓得錯亂複雜、惶惶不可終日,還是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呢?擁有智慧的.人,就明白是該作出選擇的時候了——哪些該放棄?哪些該保留?權衡利弊,用心思考,透徹地比較每種選擇可能產生的結果,得出自己要堅持的結論——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心智,而絕非一時的頭腦發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巨大的潛力,當這個潛力通過智慧表現出來時,就請抓住它!哼哼自己的思考以及他和唧唧的對話,其實就是心智的探索。

接下去,放棄還意味着不斷創新、不斷彌補、不斷完善!月有陰晴圓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是充滿許多缺憾,當我們作出某種選擇的同時,往往失去了另外的東西,比如享樂、金錢、地位、愛情、親情、名望……這也就是我們放棄的東西。但是,放棄並不是目的,放棄只是暫時的,放棄以後,要想方設法把它尋找回來、而且找回來更好的,當然可能也是更加辛苦。就象哼哼,在迷宮裏面,經過好多辛苦,終於又重新找回了奶酪。

八年級讀後感5

去年的熱播劇《奮鬥》風靡全國,人們街頭巷尾、茶餘飯後都在討論着劇情。帶着熱乎勁兒,前段時間,我又讀了它的續集《奮鬥烏托邦》。

“每個人都是城市中微小的塵埃,每個人心中都藏着一個宏大的烏托邦。”這是《奮鬥烏托邦》扉頁的卷首語。

它是《奮鬥》的續寫,以陸濤和夏琳在法國的生活為主線,描述中國當代80後年輕人自我、獨立、奮鬥的故事。在看完結尾合上此書的那一剎那,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天底下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感情!曾經説的山盟海誓在當以往的新鮮轉化為習慣之後,當視線從這個轉移到那個之時,人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奮鬥》故事裏的夏琳,獨立、有思想、好強、進取……可是她千不該萬不該表現的那樣不拿陸濤當回事兒。她沒有父母殷實的家底兒、也沒有萬分之一概率的機遇,但是,老天卻賜給了她最大的幸福——陸濤!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把夏琳刻畫的那麼要強,甚至過了頭兒。縱然她和陸濤都是設計師,但為什麼要賦予他們衝突?為什麼要讓夏琳活得那樣累、那樣自我、那麼的把理想當回事兒?這是個悲劇。所以,即使她離開了陸濤,也得不到幸福。

米萊、郭栩如,富二代。她們唯一不同的是,郭栩如知道自己追求的事業,她活得有目標。唯獨米萊,像她這樣的女孩兒不管是不是富二代,到人羣裏都措堆兒。倘若家境平平,也是這樣無味兒的走完自己的一生。米萊一直找不到生命的價值,説不好聽的她就是個造糞機。但是,沒想到續集裏她居然頓悟了,那我只能説,你這樣活着才有意義。

八年級讀後感6

列寧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好書可以在書中汲取精華,感悟真理!今天,我介紹一本法國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寫的《苦兒流浪記》。

本書主人公雷米是個身世不明的棄兒,他被法國巴伯蘭一家收養,和慈愛的巴伯蘭媽媽相依為命,日子雖然清苦,但卻十分快活。在他八歲那年,巴伯蘭覺得他是“累贅”,又把他像一頭牲口似的租給了一位有着神祕身世的流浪藝人——維泰利斯,從此,他們過上了流浪的`生活。踏上了朝天大路,常年與一些動物為伍,與他們情同手足,相親相愛。他們一行靠賣藝謀生,路途中風餐露宿,經受了生活的各種磨練,他們學到了不少東西,能夠不怕痛苦地忍受寒冷和炎熱,日曬和雨淋,飢餓和勞累!然而,不論環境多麼惡劣,雷米始終抱着堅定的信念,憑着頑強,堅韌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和生母及家人團聚了!

故事中我非常喜歡雷米,他善良,堅強,勇敢!我也喜歡維泰利斯,他教給了雷米生存的本領和做人的道理。還有阿根老爹一家人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米利根夫人、巴伯蘭媽媽。。。。。。所有與雷米曾經互不相識幫助過他的人,你們真是太偉大了,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讀完《苦兒流浪記》,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和感動!雷米能夠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而我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故事中有很多地方激勵着我們,指引我們前進的腳步。今後我也要學會堅強,勇敢,獨立,有愛心。《苦兒流浪記》讓我受益匪淺,所以多讀好書能讓我們明事理,長見識,以後我一定會在知識的海洋裏茁壯成長!

八年級讀後感7

《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一部世界名著,講述一位遇險的航海商人獨自一人飄流到一座荒島。他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靠頑強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在島上生活了28年,終於遇救返回故鄉。

這本書的主人公魯濱遜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整整28年,多麼驚人的數字。要是我在這個荒島上生活,恐怕一個小時,我也熬不過去,何況他還在荒島上憑着自己的雙手雙腳做出和利用船上的東西獲得生活用具。這樣一比較,我是多麼懦弱,而他卻多麼堅強。想到這裏,我就決定要以魯濱遜為榜樣,要學他那樣堅強,不能懦弱。我不是要像他那樣在荒島上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向他學習。例如:做人要堅強不要常常哭,遇到緊急關頭不能懦弱要鎮定的解決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在生活中堅強的表現。

魯濱遜的堅強不僅讓我佩服,他的樂觀精神也很讓我佩服。初到荒島,魯濱遜因為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勞力,費好長的時間。連做一塊木板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力氣,沒有成功,但他從不灰心失望,總是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辛勤的勞動換來了令人欣慰的回報,他最後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所房屋這些沒有一件不是費了很多力氣、克服了許多困難才得來的。看到這裏,我不禁反省以前,我做事一旦不成功,就會氣餒,然後就不做了。這樣是不對的,應該像魯濱遜那樣,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

我們要學習魯賓遜的精神

八年級讀後感8

我曾經讀過一本名著,它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基礎創作的自傳小説三部曲的第一部,名叫《童年》,它講的是阿廖沙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帶給我許多感悟。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卡西林家,外祖父是小業主,開了一個染坊,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他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呀佳科夫正在為分家鬧個不休。這個家庭裏四處瀰漫着仇恨之霧,連小孩也被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不喜歡外祖父,他能感到外祖父眼中的.敵意。一天,他受表哥的慫恿,把一塊白布投進染缸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的失去了知覺。但是,在這個混濁的環境裏,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裏有樂觀、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的曲調,外祖母跳着民間舞。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快樂又感到憂愁。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在這個家外祖母是最疼愛阿廖沙的。

後來,外祖父遷居到纜索街,外祖父的房客中有一個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好事情”,他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最後。阿廖沙的母親在飽受人間折磨之後,永遠的離開了他,埋葬了母親之後,在外祖父的勸説下,他開始到“人間”去謀生…….

這部小説,以一個孩子的眼光來描述,給一幕幕悲劇的場景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讀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偉大力量。

八年級讀後感9

馬克·吐温先生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説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她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

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十九個月大時,因為一場大病,使她從失去了視力與聽力。陷入盲聾啞的黑暗中,海倫感到非常失落、孤單。在她六歲時,安妮·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海倫第一次感到光明和温暖,莎莉文老師很有耐心地教她識字,寫盲文,學習説話,途中遇到了許多困難。然而,在一個無邊黑暗。沒有一處光明的世界裏,海倫竟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克利夫學院。畢業後,她用生命的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海倫非常渴望上帝能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想看人,第二天她想去看世界,第三天她希望看遍所有事物。三天光明,對與我們來説只是人生短暫一瞬間,而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説,卻是遙不可及的。她的生活中沒有陽光,而她卻堅強走出來,創造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要到失去時才後悔莫及,還要學會勇敢地去面對困難。海倫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精神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八年級讀後感10

朱自清《背影》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卻感人至深,膾炙人口。

《背影》表現了人間的至情――真摯的父子之情,描寫細膩、真實、深刻。作者二十歲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往世後,父親辦完凶事,父子同到南京,父親送作者上火車北往。在那特定的場合下,作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體貼、愛護,使兒子極為打動,這印象經久不忘,並且十年之後,想起來,那背影就泛起在晶瑩的`淚光中,使人不能忘懷。文章中父親從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往送;從尋找座位、反覆叮囑;到親身往買橘子,都體現了父親的愛。各種事情,都是極其尋常的,極其瑣細的,但從中表現出的感情,卻是極其貴重的,我拜讀後,也是深深為之打動。

父子之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深沉的,細細讀來,不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那種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歸憶自己每次離開家和父親從我這裏離開的時候,自己的父親的背影,那種曾經面臨分離的無奈和無可奈何的表情,那種永遙難以名狀的矛盾心情。一個父親的愛,就是這樣,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歸報,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讀這篇披髮文,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一輩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諦嗎?父母關心子女、子女關心父母,我們關心別人,別人關心我們,我們所要建立的社會不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嗎?

八年級讀後感11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世界奇幻文學大師羅爾德。爾達寫的故事講述:一個小男孩查理,家裏很窮,他們家附近有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廠。一天巧克力工廠的主人威利。旺卡先生説他在5塊普通的巧克力包裝中分別放了5張金獎券,得到金獎券的孩子可以參觀巧克力工廠,還可以有一輩子都吃不完的糖果。貧窮的查理通過三次嘗試,最終發現了金券,成為了最後一位幸運兒。

參觀巧克力工廠的過程是一次奇特的經歷。第一個孩子由於貪婪,貪吃,在參觀過程中偷喝巧克力河中的熱巧克力時,不慎掉入河裏而被停止參觀;第二個孩子高傲自大,偷吃超級口香糖,被停止參觀;第三個孩子隨心隨欲想要巧克力工廠裏的松鼠,被停止參觀;第四個孩子看見旺卡先生能將電視裏的'巧克力變出來,便請求旺卡先生將他變進電視裏的槍戰中,而被停止參觀。

但查理不一樣,他很懂事,“不肯吃我們省給他的食物”;他很善良,生日得到的巧克力“要讓每個人都嘗一嘗”;他也很聽話,在工廠裏一直拉着爺爺的手;他能控制自己,雖然他特別喜歡巧克力,但如果沒有旺卡先生的允許,他從來不去碰一下巧克力糖果。最後,旺卡先生將整座巧克力工廠送給了查理。

查理是幸運的,但奇蹟的發生不完全是因為幸運,而是因為查理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應該學習查理,學習他的懂事、他的善良、他的自律,還有他對家人的愛。我們應該改掉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壞習慣,不自私貪婪,不任性狂妄,遠離電視(電腦遊戲),親近書本,做一個行為規範的好少年。

八年級讀後感12

親情是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小河男孩》這本書從另一種意義上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親情。

文中,傑西的爺爺患有心臟病,並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但他爺爺死前還有一個心願未了,那就是完成一幅畫,畫的名字叫“小河男孩”,傑西知道後,把自己的手變成爺爺的手,幫爺爺完成了那幅畫。爺爺畫那幅畫的目的是因為他從小就有一個——從小河的源頭遊向大海,但最終還是未能完成心願。於是,他便畫了這一幅美麗的圖畫。然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車去了大海邊的醫院,進行治療。與此同時,一個小男孩也希望從小河的源頭遊向大海,愛游泳的傑西聽後與他一起行動,他們在遊了十一個小時後,終於游到了大海。在大海邊傑西也如願以償的找到了醫院,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爺爺,可媽媽告訴傑西爺爺已經在半個小時前火化完畢,傑西十分傷心,把爺爺的骨灰撒在了小河的源頭和大海里。

這是一本我含着眼淚讀完的故事,文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動人的情節,更沒有過多的.字眼提到親人之間的愛,但我從他們的行動中理解了什麼是真正意義的親情和愛,親情是無法用語言衡量,無法用金錢買來的,好好對待你身邊的親人吧,哪怕是幫他完成一個小小的心願,好好地珍惜他們帶給你的親情吧!

八年級讀後感13

在到處都瀰漫着銷煙的戰爭年代裏,卻有着一個瀰漫着温馨之氣的葦塘,就在這密密的葦叢裏,這鏡子般的水面上,上演了一段動人的故事,一段蘆花蕩的故事。

一個平凡卻肩負着運送糧草等重任的撐船老頭兒,在一次運送兩個小女孩到葦塘裏的基地去時,不料被一直看守在那兒的敵人發現了。大女孩大菱掛了花,自尊心強的老頭兒於是許下諾言――一定會狠狠地懲罰敵人。第二天,聰明機智的老頭兒果然利用了鬼子的弱點,巧施妙計,讓日本鬼子見了閻王。

故事雖然簡單,但他的主人公――撐船老頭兒絕對不簡單。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同鬼子打交道,如果沒有真本領,是誰也不敢去冒這個險的。這個老頭子就是利用他的平凡,利用鬼子對他不設防,不起疑心,才使鬼子中了他的圈套,罪有應得。

自尊和自信是他的.最大特徵,在這樣的年代裏,也是最應具備的特徵。因為對自己多年來撐船經驗的自信,他冒着生命危險接下了這艱鉅卻關係到部隊成敗的重要任務。因為自尊,他使鬼子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是一箇中國人扛起抗日衞國大任的體現,就在這片葦塘中,一葉小舟上,一位抗日老英雄奇蹟般地誕生,為隊伍運送來了救命的糧草,護送來了重要的幹部,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只要稍有疏忽,都有可能丟掉性命。但是,一個英雄又怎會畏懼這些呢?

直至現在,我仍舊忍不住猜測在那個年代,真的有老頭子這樣的人或事存在嗎?我想,不管是作者虛構的也好,聽説的也罷,但是一個時代總會孕育出一個時代的人,在那樣的艱難的抗日的歲月裏,在那樣美麗、恬靜的蘆花蕩中,又怎會少了這羣英雄兒女的身影呢?

八年級讀後感14

這個暑假,我把《綠野仙蹤》這本書看完了,我很感動。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叫多羅茜的小女孩被捲到了芒奇金人的國度,之後和滿腦袋裝滿稻草的稻草人、碰到一點水就會生鏽的鐵皮人以及一個雖然是百獸之王,卻很膽小的獅子開始了旅行。後來發現銀鞋子就是回家的關鍵,在南方巫師的幫助下她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這本書中,多羅茜和她的`朋友不怕困難、相互幫助,先後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多羅茜也克服重重困難找到回家鄉的辦法。故事讓我懂得了只有相信自己、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記得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説是寫好了,可以去參加松江區的比賽。我心想:我的作文水平不怎麼好,應該不可能去參加比賽吧?而且週末待在家裏做做作業、看看電視不蠻好的嗎?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沒過一個星期,老師站在講台上宣佈:“要去參加比賽的人有劉震、孫詩彤……最後一個是宋佳奕。”“什麼,竟然有我!”下課時,我走到語文老師辦公室向老師“投訴”,可老師説我的作文水平還不錯,可以去參加這次比賽,還讓我要有自信,我説不過老師,只好先答應了老師,走出了辦公室。回家後,我把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媽媽説了一遍,本想讓媽媽去跟老師説,可沒想到媽媽和老師一樣的態度,也是想讓我去參加比賽。最後沒辦法,我只好去參加了比賽,沒想到的是,我最終還得了冠軍,並獲得了獎盃。

做人就應該相信自己,堅持不懈,就像錢學森説的“不要失去信息,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八年級讀後感15

不勞而獲有可能得到一時的榮耀,但不會長久,更不會有成就感,這是《寶葫蘆的祕密》帶給我的感受。

王葆自從擁有了寶葫蘆,可以説是心想事成,有時免不了弄巧成拙,笑話不斷,家中簡直成了展覽館,好在這只是一個夢,要不然就麻煩了,我突然想起讀過的《鷹的重生》的文章。

鷹的一生,最久可以活到七十歲!四十歲之前,雄鷹展翅,翱翔於天地之間,搏擊於雲海之中,貴為百禽之首,高傲而又逍遙!然而,四十歲時鷹的生理機能開始老化。這時,他們需要做出選擇,要麼悲涼等待死亡,要麼痛苦重生!

重生的過程是痛苦的,鮮血淋漓!鷹必須奮展沉重雙翼,飛到最遠的山峯上,築巢而居至少150天。飛行,此時已難如上青天,不停的飛,不能停息,一停息就意味着前功盡棄,就意味着屈服於命運,就意味着死亡!

尋到棲身之所,鷹開始了痛徹心扉的'煉化。它先是用喙猛烈啄擊巖石,讓老化的喙脱落,鮮血,一滴一滴地滴落,彷彿不知疼痛,一如既往。等到新喙長出後,把退化變鈍的指甲一片一片啄落,所謂十指連心,痛徹心扉。鈍爪消逝,新爪已成,鷹再用鋭利的爪一片一片拔掉全身的羽毛,這是一場意志與痛苦的鬥爭,慘烈,悲壯!待全身羽毛重新長出,鷹便完成了煉獄般的重生,可以再次展翅飛翔,笑傲蒼穹,重獲三十年的新生!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為了實現這個夢,大家也應該像鷹的重生一樣努力拼搏,歷經坎坷,在征程中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讓青春發出奪目的光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