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讀後感7篇

來源:文書谷 1.2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根隨筆》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培根隨筆》讀後感7篇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1

雖説已經初秋了,雨也不斷,但是夏日的餘温仍存,有時走在街上還能從地上看到從樹葉縫隙中傾瀉出來的陽光,淡淡的,斑斑駁駁。有一種東西呢,只要你體驗過了,就一直存在於你的腦海中,比如這夏日的陽光。

讀完《培根隨筆》感覺也是如此。一條條短小而精湛的短句,一段段富含深意的小文章,讓人記憶猶新。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多麼優美的一個比喻,恰到好處的指明瞭讀書的重要性,這是一個思想的傳承,把前人的知識與經驗以書本的方式完好的留給了我們,同時,培根也通過這種方式把他的思想和精神傳承給了我們。

”一個機敏謹慎的人,一定會交一個好運。“首先這是一個肯定句,也可以這麼説,如果我們做不到機敏謹慎就不一定能交到好運。這是一個看待問題的特殊角度。通常我們會説到倒黴與幸運,其實倒黴也就是説你根本就不夠機敏謹慎,這句話就清楚地告訴了我們這一點,毋容置疑。

這是兩個例子,這是培根的隨筆,他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他用他短小簡潔的句子直接詮釋了許多我們難以去理解的道理。

這是一本指導我們一生的書,它積極向上,從論人生,論學習,論書籍,論修養,論科學,論道德,論友情,論智慧,論時間等多個方面告誡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人生,面對困難的時候還能夠做到最好。這是我們無法靠自己淺薄的知識和經驗就能獲得和理解的,也不是我們能夠想出來的。

不過知識經驗容易得知,卻不一定能夠化為己有,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積極向上是很難得,成敗與否就在於你是否能夠忍得下來,熬得過去。

但願我能夠堅持的下來,敬愛的培根先生,讓我從時光的縫隙裏能夠有資格與您的精神相遇吧。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2

培根是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的58篇從各個角度論述廣泛的人生問題的文章,被收錄在《培根隨筆》一書中,由於這本書的精妙和裏面深厚的哲理,擁有很多讀者。我在暑假裏讀了這本書以後,有了很多感想。

我最喜歡《論求知》中的一句話:“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這句話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説明了求知慾的多少將左右人生的方向,

天資再聰慧的人,如果沒有求知慾,沒有了“我想學”、“我要學”的勁頭,照樣碌碌無為;天資不佳的人,即使愚頓,但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就如同有了一雙強勁的翅膀,照樣能展翅飛翔。“天才是1%的聰明加99%的汗水”説的正是這個道理。

《傷仲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天資聰慧的仲永為什麼後來會變得才學平庸呢?這就是因為仲永的父親不讓他學習和發展,而是讓他到處炫耀,從而扼殺了仲永學習的興趣,也就變得和常人一樣了。聰明的仲永因為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求知慾,只是貪圖眼前的成就,不為將來打算,所以長大以後也像其父一樣碌碌無為了。

有個叫“鑿壁借光”的成語,講的是匡衡小時候家裏貧窮,買不起蠟燭,於是匡衡便在牆上鑿一個洞,晚上利用鄰居家透過來的光讀書學習,最後成為偉大學者的故事。匡衡雖然貧窮,天資也不怎麼聰慧,但是他卻有着很強的求知慾,最終取得成功。

求知,是做學問的根本,天資固然重要,但假如沒有了求知慾,照樣成不了氣候,所以,在做學問時,一定要牢牢地抓住求知慾,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3

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但我卻不!我討厭這個站在貴族立場與男權視角的培根,我討厭這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我討厭這個擁有着功利主義思想、深諳於官場運作的培根!

不過,前兩天讀了《培根隨筆》後,我才發現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對哲學的執着,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度。我恍然明白:“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培根!”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備的男性帝王不説,這則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它着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善猶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於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宜人。”不錯,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內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屍走肉,又怎麼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讀完這書後,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如同培根所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説,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4

我一直以為愛情是一種美好的東西。愛的感覺是深刻而深切的,世上除了她恐怕就沒有什麼更值得人去親身體驗一番了。像我們這樣太過平凡的人,放棄我們觸手能及的,而去追求遙不可及的,那才是最最愚蠢的。超明通達的智慧應該是我的最終的追求,然而,當我確信真正的智慧不可能為普通的人獲得時,我雖未放棄原由的追求但獵獲觸手可及的愛情,不再讓我認為是庸俗和低賤的事了。當然我比誰都清楚,愛情有時就是一句咒語,一切的不詳都有可能隨她而來。“災禍”“昧心的愚蠢”“被戀者奉贈的輕蔑”。我都統統接受,因為我的心永遠在他們之上。培根的忠告應該記住,但愛情的'美妙也決不要放過。

“愛情總會得到報償,要麼得到被戀者的回戀,要麼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人的天性中潛藏着一種欲施愛於人的傾向,如果世人不只是將愛施與某人或某幾個人,那愛就會自然而然普及眾生,從而讓自己變的高尚仁慈。”

《談讀書》

讀書有三用:怡神曠心,增趣添雅,長才益智。蟄伏幽居時讀書怡神曠心,讀書對高談雄辯能增趣添雅,博覽羣書得來的才智會使人在需要運籌帷幄通觀全局時從容不迫,並能克服經驗只在處理熟悉事物時才得心應手的不足。

講究實際者往往鄙薄讀書,頭腦簡單者往往仰慕讀書,惟有英明睿智的人才會真真運用讀書。讀書可使人充實。讀史可使人明智,讀詩可使人靈透,學數學可使人精細,學物理可以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讀書要講求方法:有些書可淺嘗輒止,有些書可囫圇吞棗,少許重要的書則要細嚼慢嚥,認真領悟。讀書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亦不可尋章摘句和盡信書中言論。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5

一本《培根隨筆》,穿越了數十年的58篇短文,語言真實樸素,卻完美的概括了“生活”二字,一切生命中的旅程,都會在書中得到答案,每一個字都在閃耀着智慧與理性的光芒,閃耀在人們心中。

文章短小,卻是將宂長的文章精煉,提出精粹,在政治角度上,對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進行解剖,分析。而他談論的,不僅僅是正面的,還有一些負面的,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需要我們自己去掌握、控制的東西。不過對於它們,我們應該去正視,而不是壓抑在內心。培根是位偉大的學者,他用如此短小精悍的文章,就將一切完美詮釋,所有文章幾乎句句是金,都可以獨立出來成為新的格言警句,無不體現出培根的風采。

在這些文章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談友誼》。文章開頭便將沒有友誼的人視作孤獨的野獸,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我們將朋友當成是可以交換心聲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朋友,當你收穫了友誼時,你才真正遠離了孤獨。培根認為友誼的一個主要成效就是宣泄各種激情引起的心中的憋悶。非常直率的説法,沒有一點花哨,但對於我們這些熱血青年來説,我們都會和真正的朋友們一起同甘共苦。我們不一定有一樣的地位,一樣的生活;但我們可能會有相同的目標,相同的興趣使我們走到一起。可我們為何如此呵護這一份友誼呢?周國平曾經寫到“人人都是孤兒”“我們偶然的來到這世上,有必然的離去。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境遇,才有了愛的價值。”同樣的,對於友誼,更是兩個偶然的碰撞,就更值得我們去珍惜。所以找到一個知音朋友,才需小心謹慎。我們要將朋友當做明鏡映照自己,如果能找到你自己有“衣冠不整”的地方,你就應該整理好。

沒有朋友就是一種食人的生番。所以,把握好機會,找到自己!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6

睿智的人在許多事上都有與常人不同的見解。培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近,我讀了他所著的《培根隨筆》一書,對於培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感悟。

培根的一生為哲學和文學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本《培根隨筆》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首先,在觀念和視角上它具有獨到之處。對於死亡,培根告訴人們不要心生畏怯,凡是堅定執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都能避免死亡的痛苦。面對日趨嚴重的宗教衝突,他希望人們能以和平為本,對血腥的戰亂説"不,。我相信,倘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人民讀過這本《培根隨筆》的話,就不會讓巴以衝突日益惡化了。對於生活中的艱難挫折,他總是把它們當做上天給予人的磨礪白己的機會。他相信不懈的努力總能將厄運變成好運。面對許多人的迷信和盲從,他大膽提倡無神論,希望他們用理智和親情戰勝心中的'專制統治等等。其次,在此書中,作者不僅提出了獨到見解,還引用著名文學作品中的經典語句加以論證,這大大提高了文章觀點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培根隨筆》語言優美,層次清晰,讓人讀後有一種回味無窮之感。

讀完這書後,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建造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如同培根所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不得不肯定,從某一方面來説,這是一本使人上進的好書!

《培根隨筆》讀後感 篇7

培根,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濟論原則的哲學家,被羅素尊稱為”給科學研究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他一生追求真理,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的始祖,並且他也是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

培根隨筆在”論真理“曾説道:”人們寧願追求詭言,也不去追求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真理約束人的幻想,而且是由於詭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惡習。“其實,這只是人類的一種弱性。”論死亡“人們畏懼死亡,是因為死亡的神祕”,也正如培根所説:“伴隨死亡而來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論逆境“人人也都處在過這種不順利的環境中,因為相對我們或者各個層面的人來説,逆境也有助於激發我們的`潛力。孟子説:”生於憂患,死與安樂“我們只有在逆境中,把壓力變為動力,然後努力。”論家庭“所羅門曾告誡人們:”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父母對孩子不要太過於苛刻,應以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利為標準。

《培根隨筆》中還有許多為人所讚賞的至理名言,真理猶如珍珠,它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變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種紅玉或鑽石,需要藉助搖曳不定的燭光而煥發出五彩繽紛的色彩;復仇之心可以壓倒死亡,愛情之心能夠蔑視死亡,榮譽感可以使人獻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軟弱卻會使人在死亡尚未來到之前,心靈就先死亡了。還有許多至理名言,這裏就不多做解釋了。大部分的名言都能穿透事物的表層,引發人類的深思,並且讓我們從中吸取到這些啟示。

總而言之,《培根隨筆》可以説是一部少有的“世界書”中的一部,這種書不是為一國而作,而是為萬國而作;不是為一個時代而作,而是為一切時代而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