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3.0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集錦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藴,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温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當寫下這個題目時,便覺得一陣心如刀絞。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他們的心態已經在不經意間暴露無遺。也就是説,他們到今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 ――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起牀、匆匆忙忙上學、沒完沒了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

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藴,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温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題記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錢衝昏了頭,迷失了自己,將自己交付於貪婪。他們只有着極度虛浮的心,追求着物質,恐懼着百年之後的必然結果,卻從未想過,化成風沙,愛依舊可以存在,桃花依舊,西風依舊,流水依舊,而物質,卻不復存在。

只是,他倆,他和她,卻沉下心來,在孤燈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緒,編織成文,再用筆,將自己心中的點點滴滴記敍下來,寄給對方。熟悉的字跡,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辭,飛過海峽兩岸,飛過萬水千山,終是抵達,也終是釀成了佳釀醇厚的味道,不烈,不衝,不橫,只有平淡,卻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經意間,已然攜了時間的顏色,淡墨濃暈,鋪開在畫卷之上,兩代之間十幾年的代溝,一筆勾銷,只有心靈與心靈之間平等的對話。像是十幾年前親手埋下的時間膠囊,十幾年後又親手打開,泛黃的紙張,模糊的字跡,卻帶不走當年的心。

他是她當年埋下的時間膠囊,她是他未來的模子,一點一劃,刻下了他們之間相似的靈魂。

他們彷彿已經習慣了,一個星期的某個時候,一定會坐下來,在不同的燈光下,用不同的信紙,書寫着相同的內容——自己經歷的事與感悟。寫好後,投進不同的郵筒,然後,心底留了一個日期,那是對方信件抵達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終會在心底留下一個小小的角落,塞下一個小小的日期。

他們稱之為約定。

他們是朋友,可以談論一切的朋友。他們也是親人,身體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們稱之為——母子。

世界上最親密的兩種關係之一。

母親一生傳奇的色彩,絲毫沒有使她變得呆滯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興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兒子,他跳躍的.思維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為首先,她是一個母親,其次,她才是一個社會教育家,思想家。

他們之間的家書,內容並不是訓話。他們其實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們筆下的友人,他們交換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換對方的所有。

他們的背後,是愛。母愛,子情,支撐着他們一路走過。

忽然憶起,書的名字很温潤,不復母親從前的犀利與辛辣,叫做《親愛的安德烈》。

母與子,龍應台與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台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後,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裏行間躍動着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台女士對於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後,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於前兩者,龍應台回答的乾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説,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為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樑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氲出的裊裊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裏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後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為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説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脱落,最終,在之後的之後,化為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後,只餘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佔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雲,以另一種形式遨遊四海八荒。

龍應台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後,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願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

點評:

在翻閲成堆的作文時,這篇讀後感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讓我品味再三。小作者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切入,層層剝開,直入核心,寫出作家龍應台對生命和愛的思考,寥寥幾句話,就展示出龍應台的豁達、優雅與非同一般的氣度。最讓我吃驚的是小作者對龍應台所思考的生與死這個大命題的把握和理解,遠遠超出了她的年齡和人生經歷的限制,睿智而有深度,揭示了生命的一種真相,雖然蒼涼卻是現實,就看你以何種心態對待了。此文文筆簡潔、洗練,語言富有張力,意藴豐厚,結尾含蓄而有餘味,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人世間生生不息的、令人動容的愛。小作者是真正愛讀書並善讀書之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説,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題記

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台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温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P87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為是的心得。我只能讓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到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受辦公室同事曹一美老師的影響,到圖書館把龍應台出版的系列書借來看,首先看的就是曹老師寫了的《親愛的安德烈》。當看到以上這段話時,勾起了我一個回憶:曾經的初戀時光,曾經的花前月下的美好歲月,曾經的恩恩怨怨。引起了一個感慨:"我只能讓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到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對自己孩子的就應該這樣,明智的家長一定要放權,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去嘗試,去摸爬滾打,即使傷痕累累也不要後悔。世界上只有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愛是以不佔有為目的,是一種應該保持一定距離的愛,而不應該嬌生慣養,甚至溺愛孩子。

如果媒體不維持一種高度的批判精神,一個社會是可以集體變"笨"的是不是?

--讀書心得:這絕對是至理,錢學森之問:"中國為什麼沒有傑出人才出現?"這大概是一種最主要的原因吧。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媒體,我們的體制,允許批判嗎?有幾個當官的敢講真話?有幾個學生不是變得越來越大世故甚至越來越虛偽?我們的教師那一個在真正引導學生追求真理、追求公平正義、追求自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現在那裏還有這種豪邁的革命精神?

我推薦《親愛的安德烈》中第34封信《獨立宣言》給正在讀八年級的`女兒看,他看完無語,我問她有什麼收穫,她只能以"嗯"含糊地應答我。這聲音裏可能有佩服和感悟,但也許更多的無法回答:我們可以使用、有權使用"獨立宣言"並能成為社會風氣嗎?

正如我後來又追問她的反映她終於輕描淡寫地説了一句:"西方文化唄。"

寫到這裏,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20xx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中國的劉曉波,我們的整個網絡,整個媒體都是沉默一片,甚至封殺有關報道,零星的信息中都是譴責西方的別有用心,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説這是一件好事:至少人家拿中國當回事,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至少有中國人的聲音和身影;劉曉波也好,__喇嘛也好,個人追求方面至少有我們值得敬佩的地方。

親愛的安德烈

人生就是一次次地目送離開,親愛的安德烈。

這句是台灣的龍應台説的。她是台灣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識份子,著名作家,作品鍼砭時事,鞭辟入裏。在歐洲、大陸、台灣三個文化圈中,她的文章成為一個罕見的檔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響。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可是,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對於許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會不一樣,看了《親愛的安德烈》我被龍應台與安德烈之間濃濃的親情和和諧的關係所感動。他們用文字溝通,説出了自己的想法,瞭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許多周圍的好朋友之間,都曾聽到過這樣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長大後不如小時候聽話,我們則會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在父母看來卻是不聽話。龍應台在《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一文中説過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這樣的心態在我看來是很難得的.。許多人都認為,孩子長到八十歲,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而我們在漸漸成熟,開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夠不再被當成孩子,盼望長大,想要擁有自己的主見,因為我們也是一個個獨立的人。

安德烈寫信的時候和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龍應台覺得安德烈不夠嚴謹,而我卻覺得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寫作,什麼都是一板一眼的,那會失去許多真實的東西。或許成年人認為做好一件事就是該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輕輕鬆鬆的環境中完成,而不是成為自己的負擔和束縛。書信成為了兩人溝通感情的橋樑,可以暢所欲言,真是一個不錯的溝通方式呢。

父母與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他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或許有着許許多多的不知道和不瞭解,自然是比不上我們這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我們現在想要知道什麼事,上網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為傳播。曾經也聽媽媽説過她小時候的故事,可是,遠沒有這樣直觀的感受。看了這些文字,我理解了媽媽,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不一樣的。我們擁有的高科技產物,是他們小時候無法想象的,細細想來,真是有一份感動。

在比賽中,為哪個隊伍加油?是為自己國家加油還是為別國加油?這個問題,或許許多人包括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為自己的國家加油,因為這是一種榮譽。而龍應台則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會為弱者加油。在愛國的同時,龍應台看到了國家的另一面,並不完美的一面,這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時,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娛樂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曉,此時,就需要他們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藥”、“搖滾樂”,我想這只是一種比喻,而作為母親的龍應台卻因此緊張。我明白這是一種愛,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希望爸媽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會選擇深藏自己,因為我覺得很難過。信任,無論是在親人還是朋友之間,都是重要的。

這點點滴滴的一切,正是説明了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但是,能夠把這些差異變得和諧,互相之間能夠理解,真是很好。其實,我也很盼望這樣的和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9

喜歡讀龍應台,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國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説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説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悦,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台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説:“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為自己的城市、為自己的問題、為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為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為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説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説孩子們不是在為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

親愛的爸媽:

您們好!

説實話,信的第一句便把我糾結壞了。我該問好嗎?這樣的正式,會不會讓你們緊張?我該稱“您”們嗎?這樣的尊敬,是不是不符合我們相處的日常?我該稱“你”們嗎?這樣的隨意,怕不怕在外人面前“沒面子”?唉,三個問句,將自己連細枝末節都要糾結猶豫的天性暴露無遺,也揭示了,我對你們其實沒那麼瞭解。(爸媽,我決定用“你們”,這是我真實的聲音)

爸媽,你們知道龍應台和安德烈嗎?知道他們間有書信往來嗎?絕對不知道!不用問了!我們間的談話,僅限於衣食住行,尤其以“餓冷渴”為最。我們幾乎不談政治、歷史、文化的'東西,這些東西,與爸爸有關、與媽媽有關、與我有關;但是,與爸、媽和我,無關。嗄?什麼意思?天曉得!

當然,我們會一起吃飯、看新聞、越來越少的逛街散步,你們也會問起我的工作、關心我的身體以及未來的打算等等,但都被我三言兩語“打發”,或者岔開話題。機智如我,尷尬如我們。我知道,我們都潛藏着對彼此的愛意,但要説出、表達出,總覺得難以適從,叫人好生羞澀。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和中國式兒女。

爸爸媽媽,為加深瞭解,讓我來採訪一下你們:

問題一:爸媽,你們年輕時有過夢想嗎?是什麼呢?如今已經年過半百,夢想實現了嗎?

問題二:你們過往這幾十年,最驕傲的事是什麼?最委屈的事是什麼?

問題三:你們都不曾讀過大學,感到可惜嗎?

問題四:如果有一次乘坐“時光機”的機會,你們最想到哪個時間點?是過去,還是未來?抑或,你們缺乏這樣的想象力?

問題五: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是你們兒時的第一個偶像嗎?你們覺得,你們是我兒時的偶像嗎?你們有偶像嗎?任何領域都好。

問題六:你們的女兒,也就是我,令你們自豪嗎?叫你們難過嗎?自豪與難過,孰輕孰重?你們對我的期許是什麼?往昔二十多年,我達到過嗎?

問題七:你們最好的朋友是誰?保持聯繫嗎?你們如果聚在一起,會聊什麼?

問題八:爸媽,你們因為什麼而結婚?

問題九:爸媽,你們平常交流,除了兒女子孫,還有什麼?

問題十:爸媽,喜歡網上購物嗎?

問題十一:如果你們去旅行,會去哪裏?

問題十二:對於未來,你們嚮往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半生浮沉的你們,現今又恐懼什麼?

……

爸爸媽媽,我對你們有許多好奇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回答,又擔憂你們看到,勾起唏噓和傷懷。

唉,鄭板橋至理名言:難得糊塗!別回答了,距離才產生美,就繼續糊里糊塗生活吧!

  不孝女

  敬上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1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髮絲。教室裏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台説:“我可愛的安安,哪裏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裏去了?"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台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温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温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彷彿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薰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台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裏,隨處都能看見急衝衝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着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裏和媽媽一起去台灣誠品書店,在這裏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着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裏橘色而温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着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台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複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台給兒子的信後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裏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並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週,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樑。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2

“媽媽,你和我説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説,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明白,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説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樣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湧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台應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為母親的她們,應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刻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

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説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説。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貌。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應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發奮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3

首先,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着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着我們的成長。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生在中國,飽嘗着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説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脱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閲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台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説,認識一羣性格各異的12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着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説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説,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去改變,我們和父母、父子、師生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對方世界的橋樑。雨後的彩虹,就會在橋樑的上空,綻放!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4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時候,這本書就恰巧進入了眼簾。這本書是以龍應台和安德烈的書信往來的形式呈現給讀者的。是12-15年前的書信。但討論的議題和思考並不過時,起碼對於現在的我來説,是引發我思考與共鳴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強大的共情能力讓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有強烈地解決了我現有困惑的通透感覺,還是因為目前的我既不處於龍應台母親的位置,也達不到安德烈閲歷的廣度,又或者説我與父母之間的問題與他們之間的問題截然不同,導致我讀完書以後的思考並不在於親子的相處,更多的`是對多元文化,身份認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寫到這裏,我忽然又想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我在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書中關於討論這些問題時的精華。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問題再重新讀這本書時,可能或許也能發現我現在讀書沒有get的點,或者新的認知。並不能預知未來的我,還是先説説現在的感受吧。

我覺得我也是矛盾噠,龍應台與安德烈兩個文化,年代差異的母子所擁有的思想進行對話時,自己感覺有時候能從龍應台的文字裏找到歸屬,一會兒又覺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樣。所以,有時候自己也是困惑與矛盾的,他們的書信中所傳達出的思想來回博弈中感覺自己變的沒有那麼困惑了。或者對一些問題想的更通透了。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而母子之間的討論讓每個人都各抒己見又相互理解與尊重以後,或許就會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糾結的東西。

有一句話印象深刻,“沒有衝突,就找不到認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沒有比較,就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理所應當。我覺得有認同感是幸福的,但衝突在我們看來好像就是困難。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的“德語有個説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這讓我想起王小波説的“青年的動人之處,在於勇氣和他們的遠大前程”。感覺自己處於一種馬上看破雞湯的狀態,卻非常懷念自己被雞湯迷倒的過去。但因為後一句是“老了卻不保守,就是個沒腦的人”,又覺得處於一種看破而不説破雞湯的狀態也是很棒噠,兩種狀態瞬間轉換才是一種能力。

這篇讀後感前面那個關於龍應台對孩子讀書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認看到那句話已經讓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話的出處“給河馬刷牙”,會讓我們對這句話的思考更加飽滿。這或許就是片段化閲讀沒辦法帶給我們的完整感。

還有一些討論,也是讓最近的自己茅塞頓開,因為讀的很有趣,大概在從深圳飛回北京的路上不覺得坐在機翼旁邊轟隆隆的發動機太吵,不覺得三個半小時的路程太久。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5

人與人之間,有語言,但是沒有交流。這句話真是讓我感觸很深。龍應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她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兒子安德烈的內心深處,用温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説中國籍的媽媽為什麼會這麼想,這麼做,不為説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于丹《論語》心得裏面有這樣一段論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他們之間如此坦誠的交流.他們母子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心靈和世界。這是一種很好的`尋求母子溝通的方式,同時反映了當代青年與母親之間的代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讀後不由我想起來我與學生的溝通,在學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一味強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敗,對於成長中特別是逆反期的學生如何因循誘導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老師的壓力,家長的攀比,就業的壓力,我也曾經為學生飽受煎熬與不安,在面對面交流產生牴觸情緒時也採用過書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只有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孩子,沒有特權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學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成長只是在獨立與放手之間" 。

與學生個體的課外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習、生活以及今後的工作等方方面面,無論是書本上有的還是沒有的,無論是學科知識還是其它方面的,無論是答疑還是教師的有意引導,一般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現實性,都能為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能力的發展服務。我們的教育目的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協調地融人到社會羣體中,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滲透在交流中的真心與關愛,會很容易被感受得到,並對其內心產生震撼:既然教師在課外都那麼關心、愛護與幫助自己,沒有理由把教師拒之於心靈的門外。學生認同了教師,就會樂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親其師,信其道。"現在一些學生厭學、偏學,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良好的師生關係、適當的師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情緒,把他們引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待人處世的良好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歷屆畢業生的就業跟蹤中發現,那些善於交流、善於鼓勵又具有愛心 、責任心的教師,其教出的學生較受社會的歡迎,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對較高。其實,國外大量的實踐與研究早已表明,學生和教師的關係,影響着學生多方面的行為表現,對健全學生人格、培養他們對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