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的讀後感大全(8篇)

來源:文書谷 9.74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大全(8篇)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1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此時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推薦。圈圈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刻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能夠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個性是學鋼琴的能夠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此時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正因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此時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因此,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就應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此時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弗蘭西斯。培根曾説:“人類的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我們都渴望成功,期望做一番大事業,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忙你打開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2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

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説《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啟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閲讀。

因為,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閲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為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書筆記、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後目的。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3

《傅雷家書》,記得國中課本的課外閲讀裏有這本書的節選,因為當時看那一小段的節選很有感觸,所以印象比較深刻。雖然説從國中就知道這本書了,但是卻一直沒好好讀一讀這本書。今年暑假算是把這本書看完了。186封書信,不是單純地表達父母對身在遠方的孩子的思念與關懷。作為父母,傅雷夫婦不止重視子女們的起居飲食,冷暖開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同樣也重視對子女思想道德,情操和傳統文化修養方面的教育。

這本書除了傅雷不斷地傳授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傅聰儘量減少生活上還有學習上的阻礙之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點就是,傅雷夫婦完全把傅聰當做知心朋友,跟他交流藝術,向他傾訴生活裏的小煩惱和工作上的煩悶。我想別説在那個年代,現在也很少有父母會像傅雷夫婦一樣吧。

像一九五四年五月五日的那封信,可能是所有信中最短的.一封吧。信中傅雷就像對待朋友一樣跟傅聰交流,不是單純地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上遇到的煩心事也會跟孩子説。而在印象中,一般父母的想法是:孩子永遠是孩子,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懂也幫不上忙;又或者是,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作為父母,煩惱怎麼説都要自己抗。這一點我真的是深有體會。常常看着父母皺眉在想什麼事情,每次問了都是相同的答案:你好好學習就夠了,作業完成了沒有?然後就這樣被岔開了話題。我想也許是這種想法,使得孩子和父母的溝通變得不夠深刻,單純停留在父母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上,孩子不曾瞭解父母。不曾瞭解父母才會不夠親密。不夠親密,像“我愛你”這種可以輕易對其他人説出口的話對父母卻説不出來。所以我個人很喜歡傅雷跟孩子的這種像朋友一樣的親子關係。當然,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可以更主動一些去了解父母,至於怎麼主動,日後慢慢實踐。

另外,傅雷在信中常常跟傅聰聊藝術,像詩歌,繪畫,音樂,喜劇各種各樣的關於藝術的東西。其中説得最多的應該是音樂吧,對於沒有學音樂的人來説看這本書可能有時候會覺得看不懂,因為書中説到了很多鋼琴曲的欣賞和評價。當然對於我這種鋼琴菜鳥來説,有些也是看不懂……這些在日後值得好好去研究研究。當然,除了藝術上的東西,書中很多關於生活上思想道德上的東西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體會,這裏就不多説了。

總而言之,原諒我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我只能説這是一本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的書,如果好好去讀幾遍,相信是受益匪淺的,畢竟這是老前輩一輩子的生活經驗。用《傅雷家書》中的一句話來説就是: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有大錯。

以上便是讀了《傅雷家書》後有感而發的東西。書中有共鳴的東西肯定不止這些,但是不多説,留在腦袋裏好好體會。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4

家書,即寄往遠方的家信。裏面承載着深深的思念,或殷切的希望,又或者諄諄的教誨。《傅雷家書》不在僅是傅雷教育自己兒子的信,而是傳遍萬家的智慧結晶。

這本書那濃濃的“親情之韻”讓人讀起來似雲遊世 間的那份真情,直白又易懂,是一本值得我們好好欣賞的書籍。傅雷對兒子説:“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可見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見第二封信),並且“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對於感情的創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見第一封信)。二是“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這兩方面合起來,用通俗的話説,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得失泰然。第一封信裏所講的“心理相當平衡,不至於受傷”,“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第二封信所説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也都是這個道理。 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可以説還在於葆有一顆“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傅雷説“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勞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他就這麼的'操心,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直到孩子擁有了自己的天空。他仍期盼着自己能更瞭解這片天空,更希望能儘自己綿薄之力,讓這片天空更具色彩,或者更清澈。他做到了,不管環境如何改變,自己的處境多艱難,他那一份愛子的心仍在家書中對生活充滿希望。他愛自己的兒子,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畢生最偉大的藝術,流傳至今,

誰能説父愛都是沉默的呢。傅雷表現的那麼的淋漓盡致,那麼的真。因為真,所以這些家書是那麼的動人;因為真,每一句話都那麼的循循善誘:因為真,每一句語言,都直擊我們的心。

“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無非是完美。但完美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所謂完美像水中花、鏡中月,始終可望不可及。”他這麼教導兒子。人人都説望子成龍,不假,傅雷也有此心。但,超越自己便可。不需做的太完美,也不需追求的太多,只要儘自己最大的付出,得到的,便是最好的。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不是可恥的事”。而我想説的事,不需偶爾,思念了便告訴你;犯錯了便教導你;驕傲了便讚美你。流露出最真實的情感,就好。

父愛的韻味如此的伸長。所以,你要認真且細心去品才好。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5

母親在我讀四年級時就為我買了這本書,便沒有去好好品味。這當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讓人怎樣兼顧事務與學業。有了它,我便確定了路該如何取走,事該如何處理,人要怎樣去做。

《傅雷家書》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兒子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温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兒子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書中我也讀懂了自我應對以後的生活不是手忙腳亂地去過。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讓自我的生活秩序有條不紊,不去正因瑣事而放寬自我的事業要求。不正因自我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影響了自我分內的學習任務。做好自我,老師的作業認真完成,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父母多溝通。分享自我的想法,讓他們明白你,懂你。

透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透過這1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之後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我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説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刻,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6

家書,是親人之間互相傾訴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為筆,以感為紙,書寫下句句行行。字裏行間流露的真情——擔心、思念、祝福、祈盼——祈盼對方也回一封,也好平了自己胡思亂想的心。

至少,我在《傅雷家書》中讀到這一點。

身為父親的訓誡

“人生的苦難,hm不過是這幾個,其餘只是varaou而已……”人生,一個抽象的名詞,從之前“高興,你又過一關”明顯看出,這只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戲中人影散亂。這個父親的心便隨着兒子的成功起伏不定。但同時他又給我了下文。

“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便可冷靜。”

看似是父親的開導,但其中還隱隱含着什麼。讓我們還原場景,略顯疲倦的`父親對孩子語重心長:孩子,你儘早瞭解愛中心酸,便會學着接受一些。流過的淚雖苦澀,卻可以在淚中微笑着向她説,願今生今世兩不相見!

不知那個父親是否身為過來人,可話中安慰的感覺卻不言而喻。於此,不是父親,而是身邊摯友,向初嘗禁果的少年勸誡。這是身為父親的嚴厲,冷硬卻夾雜着擔心與思念。

身後父親的心願

“總之,你無論再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情感方面,在政治行動方面,主要避免‘身不由主’,我寫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觸萬端,非筆墨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萬珍重,千萬自愛。”

多次強調,望君自重自愛。為父已無太多話對你説,滔滔江河提筆之時便化作一江春水緩緩流動。我寫這封信的心情非筆墨能形容,除此之外,還有嗎?跳過人物帶入,我們看到了不再年輕的父親提起筆為遠在他國的兒子寫信,只留。珍重!

兒子啊,你可知這一字一畫都刻在了你體衰的父親的心上,你能瞭解他嗎?我想父親一定會説:希望吧,若是不可,也不強求。只要你安好那便足矣。這是身為父親的軟言細語,真摯還包容着祝福、祈盼。

我見到書的特點

若是整張家書,全都是教育兒子待人謙虛,做事嚴謹;不氣餒,不驕傲;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的話未免有些冷淡。這是家書,面對學有所成的兒子,除了感到自豪,不應該還有一點寂寞嗎?畢竟……那是從小養大的兒子啊!《傅雷家書》還成功在那一絲人情味兒。不説全部,大致上寄給傅聰信的日期後,都會有一兩句描述家人近況的話。我還記得那一句。

“前幾日我連續着發燒,直到近期才有所好轉。”“你娘很想念你,何時你能寄一封信過來呢?”

後記:看到書的前言,方知傅聰是在葬禮上趕到的。我儀表堂堂地歸來時,你已去了。黑白相片印着你曾經地容顏。因為時差,計劃中的正午到來已推移到黃昏遲暮。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一遍遍温習泛黃的紙信,想從墨香殆盡的紙張中看到昔日人。

我給您的回信,遠少於您給我的,連關心也是,有時幾個月也不會一封,可我卻不曾在意。

今日,我終究是慢了一步。

願天上的親人,一切安好。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7

傅雷家書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諄諄愛子之心,溢於言表。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讀了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很好的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兩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的讀後感 篇8

在後半本書中,傅雷再次對傅聰強調要調節生活節奏,要親近大自然。確實,大自然可以讓人放鬆心情,調節人的身心,減輕人的勞累。其實大自然也是很能培養藝術細胞的,大自然可以使人恬靜曠達,維持精神與心理健康。由此可見,大自然對於我們來説真是非常重要,能夠給予我們很多。每逢節假日或有空的時候,父母都會帶我出遊,親近自然,放鬆心情,調節狀態。大自然對我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同樣,博物館和人文景觀也值得觀賞。傅雷在書中也建議兒子傅聰可以去博物館,看看美術作品,陶冶藝術感。我想人文與自然一樣重要,也都能調節身心。因此,我也經常遊覽博物館或人文古蹟,它不僅能夠給我們更多的知識,而且對我們的身心也有極大好處。傅雷在家書中對自然和人文的重視及這背後對兒子的愛與關心就體現得十分明顯。

在後半本傅雷家書中,令人愈發感受到傅雷夫婦的衰老多病和處境艱難,也正因處境艱難,太過勞累,財資又不夠,所以更加多病。他們的境遇令人十分的同情。傅雷曾在信中寫過“我素來對生死看得極淡,只是鞠躬盡瘁,活一天做一天的工作,到有一天死神來叫我放下筆桿的時候才休息。”確實,衰老只有早晚之別,絕無不來之理,我不禁為傅雷的看淡生死十分敬佩,同時我也覺得我也要像傅雷一樣,坦然地面對困難和命運,該來的總會來。同時傅雷的那番話也體現了他對工作的熱愛,有責任心,他和兒子傅聰一樣,總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工作上,不知疲倦。我想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工作和學習是必要的,但也要適當休息,陪伴陪伴家人,做到勞逸結合,就如信中的勸告:“見信後望立即收拾行裝,出去歇歇,即使三五天也是好的.。”

文中寫了傅雷和傅聰父子都有一個壞毛病:總是為了一些小事生氣、暴躁。這確實是一種有損家庭和睦的習慣。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就急躁,與家人翻臉,這是對他們的不尊敬。我們要養成像彌拉和傅聰媽媽一樣的性格,温和、善良、寬厚,儘量避免衝突與火氣,對家人或他人的生氣行為也要有一定限度的寬容善良,要維持好家庭和社會的友好和諧。

文中還寫到了傅聰對黑人的同情以及想要為黑人義演,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和想法。我想如果所有人都能夠恨殖民主義者的欺凌弱小,對世界上一切醜惡憤懣,充滿熱情,充滿愛和正義感,那麼世界人民必將迎來美好與平等。種族歧視是一種極不好的現象,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能有任何歧視或不公,畢竟黑人沒有做錯什麼,不能因為他們落後就不平等對待。

信中父母對子女的愛體現得依然十分明顯,傅雷夫婦時常催信,兒子、兒媳的一封信能看上幾遍,且時常教導傅聰和彌拉婚後應怎麼做,分享自己的經驗之談,夫婦倆還積極為傅聰、彌拉的結婚挑選禮物,為新生孩子想名字……父母對晚輩的愛體現得淋漓盡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