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場》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7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牧場》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牧場》讀後感

《冬牧場》讀後感1

20xx年冬,女作家李娟一路跟隨哈薩克族牧民居麻一家親身體驗遊牧民族的冬牧轉場、冬季放牧生活,並以35篇散文真實地紀錄下了3個多月在轉場和荒漠深處牧場上生活的點點滴滴,結集而成《冬牧場》。本書沒有嚴格的行文構思,沒有新奇入勝的故事,也沒有風起雲湧的歷史畫卷,作者本真地描寫牧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甚至顯得瑣碎繁宂,但透視性地展現了牧民的生存境遇。

作家對這些易被忘卻,易被忽視的凍土、冷點和微弱羣體投射了人文關懷和飽滿熱情,將這些大地最隱祕微小的褶皺,這每一處最狹小脆弱的棲身之地中沉默無聲的青春、愛情、生命和希望呈現給了大眾,讓我們看到各異的'社會、生活,領略到多彩的生態和頑強的生命力量,是值得讚許和誇耀的,這可能也源自“非虛構寫作計劃”的初衷。頭戴鋼盔走天涯,四海為家的物探人與牧民何其的相似,看到書友們讀後感中講述的工地“小搬家”故事,五味雜陳,同路人之感尤盛,希望能有更多像李娟一樣的作家,去深入,去挖掘,去展現物探行業有骨有肉、有笑有淚、有血有汗的生活,為物探人而寫、而歌、而呼,或許我們都有去作“李娟”的潛在機會,更需要有“李娟”的責任感和情懷。

千百年來,遊牧民族靠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的社會形態逐步造就了草原文明,放牧轉場也成為草原文明的文化遺產。如果沒有轉場,草原文明不會像今天一樣形態化,地球上養育人類的草原等不到農耕和城市文明的來臨。遊牧民族依賴於自然,受制於自然,想存活於天地之間,就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停更換牧場,寒暑更替,南遷北返。轉場是牧人生存的必然,也是遊牧民族繁盛的必須。

沒有一塊土地永遠地鮮花長開、水草常豐。萬千生靈,莫不存於自然,囿於自然。北雁南飛、鮭魚回巡莫不是為生命存續,不得不轉戰、遷徙。循此理,人生轉場也不可避免,常言説,樹挪死,人挪活,無不是這個道理。面對人生轉場,有驚慌,存恐懼,是無奈被動,還是主動豪邁?人之常情,均可理解。

轉場是尋求一種嶄新鮮綠的出路,牛羊已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只要我們明白:人生轉場不是等死或瞎折騰,而是為了存活、更好生活的本質。我們將會坦然、淡然。因而,需要轉場的時候,萬萬不能自以為是,自我圈禁,自我封閉,一條路走到天黑,這時的守始如終並不值得擊節讚歎,實為不可取的愚鈍、固執。態度決定結果,如視轉場為機遇,主動出擊,理性思考,則轉場是生命之積極,是超越,是充滿自信,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否則,怕轉場,充滿恐懼,就會喪失創造新生的勇氣,只能是無所作為,坐等衰亡。究其本質,轉場與堅守並不相悖。相反,轉場就是在堅守一種生命的規律,進取的規律。在轉場中,獲取生命更多的希冀和新的支撐力量。

當然,放牧轉場對牧民來説是艱辛的、痛苦的經歷,特別是冬季轉場,寒冷令人痛苦不堪,甚至是生命極限的挑戰。但寒冷卻理所應當,因為,寒冬孕育春暖。在人生轉場中,我們要有應變而生的勇氣,逐光而行的堅持,也要有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萬千得失,不過一段燭光消逝的淡然,我們終會熬過寒冬,面朝大海,迎來春暖花開,我們也將因尋得了生活希望而享受幸福和快樂。

當下,遊牧業已趨於式微,成為歷史、記憶或將不遠,那麼物探行業呢?寒冬是不是正在遠去,亦或已拉開了轉場序幕?

牧民的一年是羊的一生,牧民的一生也只是歷史的一瞬。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轉場中,為了那一瞬光亮的綻放,我們準備好了嗎?

《冬牧場》讀後感2

向來,認為自己才疏學淺,沒讀過幾本書。兒時,受父親影響,家裏的哥哥們總能就某本書天南海北地神侃,我則呆坐一旁,努力跟上節奏,時不時假裝領會他們所言,極不合節拍地頻頻點頭。過後心裏頗不舒服,心裏很是沒底啊!如此種種“受虐”,我終下定決心“窮追猛打”,惡補名著,專挑名氣大的經典名作讀,如《簡愛》、《茶花女》、《漂亮朋友》等等。如此,稍稍心安......偶與別人談及名著,心裏竟然有些自豪,自認可與書中故人同呼吸,共悲喜。

偶然間,看到丁立梅叢書,先是被書的封面吸引,清新,淡雅;翻開書,僅讀幾頁,便不忍放下。自此,便喜歡上當代文學作品,温暖,舒適。又一個偶然,辦公室語文老師推薦李娟寫的《冬牧場》。光是聽她的描述及分外享受的表情,便痴痴地愛上這本書。回家,才發現,書,赫然立在書架。緣分吶!

《冬牧場》講的是李娟隨哈薩克牧民居麻一家遷移至冬牧場,在冬窩子過冬時的所見所感。文字質樸,接地氣,自認為越簡單樸素的文字就越是能夠觸碰人心。書中講述了許許多多動人的小故事,語言平實,卻不失靈動,讓人置身其中,不禁神往。

其中,最觸動我的是他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塊突兀的黑色沙窩子,有舊年的羊糞牆羊圈和三個低矮破舊的地窩子。我們將在這兒展開整整一個冬天。”他們剛到時,居所破敗不堪,地窩子被兩側流下來的沙子堵得嚴嚴實實,連羊糞牆都塌了一半......可兩天過後,經主人修整,裝飾,變得温馨而温暖。很難想象,住在用羊糞堆砌的'居所裏是什麼感覺,味道,衞生狀況堪憂,但它卻神奇地吸引着我,僅李娟因寒冷而在被窩裏的那緊緊一裹,便讓我身同感受,也極想去試上一試,就着羊糞味兒睡它個昏天黑地。

此外,文中一句“哪個生命不強烈”直擊心房。雖生活乏味,清苦,然那裏的人們依然熱情四溢,裝着對美好的期盼,按着自己的方式倔強卻堅強地快樂着。由此想到主人公居麻一家。男主人居麻,率性,幽默,時不時耍賴,撒嬌,胡鬧;但他真正的善良與熱情,在客人來訪時卻潑墨般濺滿冬窩子的四壁。居麻的妻子,寡言,勤勞,表情嚴肅,但內心温暖,對丈夫及子女毫無底線地寵溺。加瑪,居麻之女,美麗,善良。身處荒無人煙的冬牧場,卻也有着少女對美好生活的熱切的嚮往,對羊糞堆砌而成的冬窩子也竭盡全力地裝點,使其温暖而美好;每每出門,必精心打扮,對尊嚴的苛求及少女最質樸的情懷不得不讓人對這個女孩子充滿憐惜與喜愛......書中眾生,在李娟筆下,靈動,可愛,尋味無數,久久不能相忘。

李娟寫的故事是在遊牧生活快要消失的年代。看似一個個支離破碎的故事,李娟卻能把牧民轉場時的情形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把牧民生活的畫面表現得一覽無餘。這一切源於作者的真實體驗和她如水般安靜的心靈。靜靜地體味,靜靜地書寫。李娟寫故事時,遊牧生活快要消失。因此,同時,她也在靜靜地懷念,懷念即將消逝的冬牧場,懷念即將回歸平靜但清冷的冬牧場,多年後,依然幾座孤墳,依然黃沙漫天,依然默默守候。由於牧民定居點的慢慢完善,這種追着雪線放牧的生活方式將在這個古老的遊牧民族中消失,所以,我想,《冬牧場》帶給我們寒冬裏的温暖,卻也有細細品味後感到的絲絲悲涼。如此看來,《冬牧場》也算是對冬牧場的祭奠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