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童年》有感[精華15篇]

來源:文書谷 4.61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童年》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童年》有感[精華15篇]

讀《童年》有感1

高爾基的《童年》讓我印象深刻。剛翻開這本書,我就被這本書給吸引了,我便一口氣讀完了它。《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四歲就失去了父親,跟隨着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搬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捱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保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這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

在捱到外祖父的毒打的時候,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和藹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燦爛的`,是多麼歡樂;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有人説,我們是小皇帝、小公主,這一點也不假。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能再奢侈,不能再浪費;我們要開始為長輩們着想,學會體諒他們;不僅如此,我們更應該開始懂得自己是多麼幸福,自己是多麼幸運呀!

讀《童年》有感2

今年寒假,我閲讀了《童年》一書。

《童年》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幼年喪父,從此被送往外祖父家生活,親眼目睹了這個俄羅斯下層社會人民的黑暗家庭的故事—外祖父殘暴,自私,喜怒無常.甚至為一點點的小事毒打阿廖沙。兩個舅舅爾虞我詐,為了爭奪家產鬥得你死我活,把自己的妻子活活打死。這個籠罩着黑暗與冷漠的家庭,空氣中充滿了殘忍的氣味,使我感到不寒而慄。

但是,在同時,微弱的光明也存在於這個家庭。外祖母就是這個家庭的光明。她用她的愛撫慰阿廖沙心靈的創傷,她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光明與希望。在他絕望的時候安慰他;在他高興時鼓勵他。善良的老長工格利高裏教會阿廖沙做一個正直的人;機靈可愛的小茨岡幫阿廖沙擋下外祖父的鞭打,教會他面對困難要樂觀,永不放棄。正是這些人的鼓勵與愛,使阿廖沙即使面對黑暗,始終保持着一顆友愛寬容的心。

即使我們的身邊只有微弱的一點光明,只要我們還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光明也會被無限放大,灑進每一處黑暗的角落,照亮你的心靈。

有一些人,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痛苦和絕望,他們的殘暴行徑甚至無時無刻不侵蝕着你的心。有些人因此墮落,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是,你要相信,黑暗過去之後,光明終會到來。無論在任何時候,信心都是讓你成功的強大支柱。即使現在身處絕境,亦當堅守,萬勿輕言放棄!阿廖沙也正是因為有了信心,才堅定地向着光明走去。保持不滅的信心,即使你的眼前還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仍是悲傷,堅持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再邪惡的實力也會在你面前望而卻步,再狡詐的心靈也會被你的光芒所掩蓋。

還有,我認為我們要能經得起誘惑。有一些壞的品行、壞的.風氣,都是因為經不起誘惑而一步步變得墮落。《童年》的末尾講述了阿廖沙跟一羣偷東西的孩子們一起玩耍,而最後又抵擋住了誘惑才保持住了自己的原來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學會抵制誘惑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我們現在的生活也許不像阿廖沙的當初,我們衣食無憂,我們在家長的寵溺下過着小皇帝的生活。在遇到困難時,我們就像折翅的鳥,沒有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過自己,最終的結果就是墜落。所以,我們也要做一個自強的人。人生自強少年時,在年少時就培養優秀的品質,即使以後遇到困難也能沉着面對。《童年》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阿廖沙艱苦又黑暗的童年時代,更是告誡我們在任何環境中都應該保持自己原有的態度,抵制誘惑,做一個自強、樂觀、富同情心的光明磊落的人。

讀《童年》有感3

這個暑假,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講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小時候的故事。

在那個充滿黑暗和不公的時代裏,阿廖沙的外祖父認為他父母兩個是所謂的“門不當,户不對”,使阿廖沙過早地失去了父親,也導致了阿廖沙的母親因失去了丈夫而終日鬱鬱寡歡,所以,小小的阿廖沙便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再遇到不公時也只有找和藹的外祖母傾訴。

隨着父母的相繼離去,小小的`阿廖沙變得十分地懂事,終日小心翼翼,生怕犯一丁點兒錯,天天受着外祖父嚴厲的斥責,得不到一絲温暖,唯一疼愛他的外祖母也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兩個舅舅也經常因為爭奪家產而大打出手,這也給小阿廖沙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一次外祖父的染色店裏有個學徒僅僅因為染壞了一塊布料,而被外祖父打得半死,這讓小阿廖沙對外祖父充滿了恐懼,而最終,因為外祖父斷了他和外祖母的生活費,阿廖沙被迫和祖母以撿破爛來維持生計。困難時房客給予的幫助,使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温暖。

《童年》一文敍述的是以沙皇統治為背景的故事。在那個充滿黑暗和不公的時代裏,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存在,在那些地主的眼裏有的只是“金錢”,在那些如同奴隸般人們眼裏有的只是“我希望能活下去”,赤裸裸的差距讓我們心驚,更讓我們膽顫,一個為了那些虛無的金錢而無情地掠奪着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的生存希望,這如同禽獸的行徑、手段讓我們覺得可恥。生命是那麼地脆弱,那樣地無助,卻被他們無情的摧殘,我覺得難過,同時又十分地無奈,一絲蒼涼感默然湧上心頭,不僅為那些生活在最低端的人民感到難過,也同時為那些為了爭逐名利而喪失人性的人感到悲哀。

《童年》中的外祖母讓我感受到了温暖,外祖父的無情也更讓我感受到人性的冷漠。像外祖父這樣的人,即使是在當今的社會裏依然存在。有一些願意為了金錢而拋棄了自己人格的人,如地溝油、染色饅頭、蘇丹紅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讓我們目睹了人性的醜陋和自私,也給這個社會造成危害與信任危機,眾人皆知的“小悦悦事件”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足以讓我們深深地反思,“扶不扶”也拷問着我們的心靈。

一本《童年》揭示了人性的醜陋和自私也展示了人性的偉大。也讓我們明白凡事都要樂觀向上,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童年》有感4

童年是漫長又是短暫的,當我5歲的時候,遙望那高大的學校,心裏不由得羨慕起來,覺得好想快快長大。可是,歲月如梭,一下子,我便成了一個學校的大姐姐,一個快要國小畢業了的學生。

老師前幾天借了我一本書,讓我好好地回味。我興奮不已,拿着書飛奔家門。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書中講述了作者童年時快樂的時光。因為作者小時候活潑好動,心裏“詭計多端”,才上1年級就退學。接着媽媽帶她來到了“巴學園”,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學生是在電車的車廂裏上課的,校長是極讓孩子喜歡的小林宗作老師。當作者來到學校時,便慢慢地迷戀上這座學校。在這裏,作者的性格逐漸地變好,逐漸地變乖,而且交了許許多多的好朋友。但最後,因為世界大戰侵略日本,“巴學園”被炸燬,小林宗作老師也沒有了。這讓作者感到最遺憾最惋惜。

作者在小時候,因為讀音的含糊,所以大多數人都叫她小豆豆。小豆豆特別喜歡跟別人溝通,這也許是她被趕出學校的其中原因之一吧!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學校的時候,需要面試。她來到校長的辦公室,校長陪伴着小豆豆整整聽了四個小時的話,這無論是以前還是在家,從沒有一個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説一些幼稚無聊的話,所以小豆豆也越説越來勁了。我想:這是校長的傾聽,傾聽孩子的心聲,是美好的,即使是一些自己不想聽的。學會傾聽,是對孩子的尊重,不管聽懂多少。我覺得這就是孩子們喜歡校長的原因。

“巴學園”的午飯是特別的,這是校長先生為此製作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目的就是想讓孩子們不挑食。當小豆豆頑皮起來的時候,校長完全不搭理,但這説一句話:“玩完了要放回原先的位置”。“巴學園”的功課表是特殊的。

這是多麼美好的童年啊!在學校度過的日子,變成了短暫,增加了快樂。這種童年令人嚮往。歲月不再漫長,不再遙遠。我真希望我們中國也有這麼的'一個學校啊!這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沒有了考試的憂傷和煩惱,沒有了我們心裏頭的殘缺。在我心中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在我心中的童年,沒有任何的煩惱。而這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還要想着回家的滋味。哎!

這本書,是一個作者真實的故事。回味童年,品位童年,找回自己童年最快樂的事情,忘記所有的憂傷,正是這本書的主旨所在。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着夏天。草叢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短暫的童年時光,只是我一生中的一小部分,但我期待着這童年過得慢些,再慢些。

讀《童年》有感5

童年是人生中美好的時光,童年的孩子是幸福的、快樂的,但著名的作家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殘酷的、無情的、不幸的。

高爾基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木工家庭,早年失去了父親,寄住在外祖父家,十一歲就走向了“人間”,飽嘗了人間的苦楚。他來自底層,自學成才,登上了文學的聖壇;接着他投身革命的湧流,成為了無產階級革命者。《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一部,裏面包括了他三歲到十歲的.生活經歷。

《童年》這本書很好的詮釋了“黑暗”一詞,它藉以主人公阿列克塞孩子的眼睛講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的黑暗社會,人們之間以各種仇恨恩怨作為紐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人們貪婪,自私,甚至可以為了利益而不顧一切。但正如那句話所説的:“有壓制的地方必然會有反抗,有黑暗的地方也必然會有光明。”這個世界裏也有一些高尚的人,像學徒岡茨和科學家“好事情”。他們都有着自己做事的原則,從而使自己被排在“黑暗”的圓圈之外,成為“光明”中的一分子。但他們的下場終究悲慘,這又該怪誰呢?追根到底,錯的,始終是這個人性泯滅的扭曲社會。

從另一種方面來説,其實,在當時那麼黑暗的社會中,主人公阿列克塞的童年可以算是幸福的了。至少他活下來了,免遭死亡的命運。雖然父親不在了,但他還有母親、姥姥,不僅不會無依無靠,而且也不必每日為一日三餐所擔心。

而現在的我們呢?和當時阿列克塞所處的黑暗社會相比,我們現在的社會治安好,不用擔心隨時會遭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命運;而且,要什麼有什麼,不用擔心飢寒交迫,風餐露宿的厄運,簡直太幸福了!

我們大家幾乎都是在父母的手心裏長大的,有父母疼着、愛着,所以對於父母們體貼入微的關愛,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了,不會想到要去珍惜,更不會想到要去感恩這一切,我們總認為自己擁有着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在這樣沒有硝煙的和平社會裏,我們不是更容易施展拳腳來為祖國的發展而努力?

我想我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就是: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好好珍惜父母、老師、同學對你的關心與幫助,好好讀書,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我們的生活的年代,是多少人做夢都得不到的。

讀《童年》有感6

童年時,我的幸福是與同伴一起玩踢毽子、跳繩子、跳房子,趴在牆根下用小木棍掏小蜜蜂,直到夕陽西斜,炊煙了了,便意猶未盡地喊道,明天再來玩。還有好多小玩意兒,現在都叫不上學名了。只要是能找到的,經過我們的手後都變成了我們玩的東西,如“碰酒瓶蓋子”、“拍火柴皮”、“滾彈子”、“鬥雞”、“踩高蹺”、“自制的滑輪車”。第二天一早,飯還沒吃完,碗一丟就飛出去玩了。

幸福,是一個多麼抽象的詞啊!抽象得連哲學家也無法給他一個合適的定義與闡述。幸福,有時又是多麼具體的一件事啊!飢餓的時候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寒冷時,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處所,這都是幸福!相比過去而言,現在的孩子無疑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衣食無憂,父母、家人對他們照顧有加。他們不用擔憂任何問題。父母、家人也認為他們的孩子不用擔憂任何問題。相比過去而言,現在的孩子無疑又是痛苦的。因為他們雙手被綁,頭腦被縛,靈魂失去了鮮活的東西。他們看不到湛藍天空的遼遠,他們觸不到曲折小溪的清涼,他們聞不到自然大地的泥土芬芳,他們離“自然之子”之名越來越遠。

所幸的是,無論是學前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學前理論研究者,還是幼兒園課程的具體實施者,他們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都想讓我們的兒童能夠更接“地氣”一點。畢竟,生活從來都是活生生的。生活不是按照考試大綱規定來考試,也不是按六十分來劃分及格線的。生活是有哭有笑、有苦有甜,也有悲歡離別,我們的孩子跟我們一樣,不管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在生活的海洋裏游泳。如果從一開始,就喪失了已經學會的游泳技能,最終會溺斃生活海洋之中。

課程,本身沒有任何意義,課程的意義取決於是否使幼兒獲得幸福與成長。

課程,尤其是幼兒園課程,不應只是高不可測,居於書本閣樓之上的東西。課程不應只是書本上的文本,更應該體現在幼兒生動的行為與豐富的生活中。“一葉知秋”——從一片飄落的秋葉裏,孩子會猜,大概是有風吧;有的孩子會猜,大概是樹葉寶寶調皮吧;或許還有的孩子會猜樹葉還會回到樹枝上的。這一切的猜想,都比不過自然這個生動的課程。感受風的存在,感受風的大小,觀察秋冬的樹和春夏的樹的不同,誰敢説,這些活動能在一個文本課程裏實現,能在教室的方寸之間實現。

有人説,生活就是課程。要把與生活有關的各個方面,各項內容都與幼兒園的課程結合起來。給兒童提供可操作的烹飪材料及安全的烹飪空間,他們也能給我們意外的'驚喜。給兒童開闢出屬於他們的種植園地,看着植物,從種子到秧苗,再到開花、結果、成熟,最後枯萎,讓他們能體驗生命的從無到有的驚喜,讓他們感受榮枯交替變化。給兒童準備專門的科學發現室,不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牛頓和楊振寧,只是為了一種精神的培養,一種“科學發現”的精神。給兒童提供表演場所和道具、服裝,不是為了排練某個成品的節目,只是為了讓他們能更自由地、更多樣化地表達、表現自己。我們的孩子終究不是完美的人,但他們有權利追求併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成為一個完整的、幸福的人,需要成人的呵護與守候。

我想説,不是生活的全部內容都能成為課程的內容,同樣,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是有意義的。學前課程之於孩子來説,任何生活中有益於孩子提升經驗、體驗幸福與滿足的內容,都可以納入課程之中。正如杜威所説的,“經驗分為有益經驗和無益經驗,不是所有的經驗都是有益的”。故而,即使是課程生活化的過程中,學前課程也應該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一、關注經驗的連續性;二、避免的經驗的無謂重複;三、注意剝離有害經驗。

泰戈爾曾説,幸福原本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拋開塵世的喧囂與紛擾,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真真切切地享受一份惟有自己知曉的歡樂。我想,童年的幸福,在於那一份自由空間的守護。

讀《童年》有感7

她馬上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瞭解最珍惜的人。——摘自《童年》。

我喜歡《童年》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有講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人,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地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樣嚴厲地處罰他們。一個善良的人又怎會喜歡在家裏發生戰爭呢?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他也是一人。她可以説是為自己而活,也可以説是為別人而活。

我的外婆與《童年》書中的外祖母很像,她的穿着樸素,乾淨。無論走到哪遇到多大的困難,他總是顯得那樣的樂觀,開朗,永遠對我也是那樣的温暖。包容我的小小的錯誤。在我心中她不僅是我的長輩,還是我的好朋友,在我心裏,外婆是一個非常疼愛小孩,從來不打罵小孩的老人。外婆是一個閒不住的老人,她愛和鄰居説説話。不管是下雨還是嚴冬只要他的鄰居在家他就立刻開始和他説話,外婆還是一個非常喜歡交心的人,和別人非常樂意説話,聊聊自己內心的感受,雖然他對我們的愛説不出來,但是可以體現在他的行為上。有一次,我的媽媽在打我,正好在外婆家外婆衝上來抵住媽媽的手,媽媽頓時也不打了,外婆説:“孩子還小,你這樣打她是不對的。”那一件事情,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裏,讓我知道外婆不僅是一個堅強的人,還是一個善良的人愛關心別人的人。我非常喜歡我的外婆。每次我到他家,他都會拿出他家裏最好的零食給你,讓你吃個夠,中午你想吃什麼飯他就給你做,還叫哥哥們起牀,疊被子收衣服。外婆還是個非常顧家的人,有一次哥哥和同學出去玩,路上回來的很晚,外婆對她説:“下次不能再這樣了,我擔心死你了。”哥哥也露出了暖洋洋的笑容,有一次,我想在哥哥家住幾天,媽媽偏不讓,説我太調皮,會給外婆添麻煩,外婆説:“沒事沒事,我會照顧好他的。”媽媽對外婆的話也無力反駁,看着快要哭的我,外婆把我挽留了下來。那次我是和哥哥睡,我們兩個晚上在看電視,外婆起來關心我們,怕我們冷,給了我們一個厚被子,兩個枕頭,我們看的太晚了,所以就將就在沙發上睡了一覺,醒來以後,外婆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晚餐,我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外婆以愛為線,將我周圍的一切都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他對我的愛,我永遠記在心裏,永生難忘。

讀《童年》有感8

這個星期,我們已經讀完了高爾基先生寫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就是小説《童年》。它主要講出了馬克西姆?高爾基先生小時候的生活。小説中,有温和的外祖母、嚴厲的外祖父、貪心的舅舅們、可憐但高大的母親、尚未懂事的高爾基先生……首先,我先向大家展示一下我最喜歡的一段:

她一下子把我從黑暗中領出來,走進了光明,還為我周圍的東西帶來了耀眼的光環!她是我永遠的朋友,是我最瞭解的人,我和她最知心!她無私的愛引導了我,讓我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都絕不喪失生的勇氣!

40年前的這些日子,輪船這樣緩緩的前行着。我們做了好幾天才到涅日涅,我還能清晰的回憶起最初那美好的.幾天。

天空晴朗,我和外祖母整天都在甲板上呆着。伏爾加河靜靜地流淌,秋高氣爽,天空澄澈,兩岸的秋色很濃,一片豐收前的景象。

橘紅色的輪船逆流而上,輪將緩緩的拍打着藍色的水面,隆隆作響。輪船後面拖着一隻小船,小船是深灰色的。景走船移,兩岸的景緻每時每刻都發生着變化,城市、山川、鄉村、大地,還有水面上漂着的那些金色樹葉。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哦,作者描寫的多麼細膩呀!第一段寫出了當年的小高爾基先生心理上受到的壓力,但外祖母把他領出了黑暗,走向了光明。哦,多好的一位外祖母呀!她好像是高爾基先生的唯一知心人一樣。

緊接着,作者將湖岸上的美景寫了出來,繁榮的大城市、高大的山川、美麗的鄉村、五彩繽紛的大地、水面上的金色樹葉。當我閲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的眼前就彷彿出現了這一美麗的場景,啊,作者描寫的實在太棒了!當時,我就心想,一定要好好讀完這本小説!

讀完這本小説,回想一下,小高爾基先生真的好可憐。小説一開頭,他的爸爸就死了,再往後,他又來到了一個不和平的大家庭,後來,他媽媽又死了。過了一陣子,他家的房子又被燒了。唉,他可真是可憐透頂了!想想自己現在的生活,我真的好佩服他,在那麼大的災難裏還能生活下去,要是我呀,早就垮了……

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想一想小高爾基先生的生活,我們也許就不會埋怨什麼沒錢呀、房子小呀……我們要記住,有父母已經是很好的了!要不然換你當一回高爾基先生試試,去到那麼艱苦的年代。最後,我還是要忠告大家一句,一定要知足常樂,這樣才是好孩子哦!

讀《童年》有感9

有一種東西,在不知不覺中煙消雲散,再不見它的蹤跡,只餘下記憶中模糊的往事。那便是童年。

手捧着高爾基所寫的三部曲之一——《童年》,細細的品讀起來。《童年》是高爾基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的一部小説,故事是從男孩阿廖沙的父親去世時開始寫的:阿廖沙的父親去世了,阿廖沙目睹了母親與外婆的悲傷。他們一起搬到了外公的家裏,加入到一個富裕而噪雜的大家庭裏。然而,在這個大家庭裏生活並不好,因為這個家庭一點都不和諧,兩個舅舅強烈地要求外公分家,以獲取自己的財產。成天雞犬不寧,只有慈祥﹑善良﹑樂觀的外婆,帶給他些許的温暖。一次次的災難降臨到這個大家庭上,終於,貧困和爭吵使這個家四分五裂……而母親的去世更是給了他更沉重的打擊,但他依舊堅強的活着。不久,他離開了家,踏上了“人間”這條道路。於是,便有了第二部《在人間》。

在整個故事中,給我留下影響最深的一個人就是阿廖莎的外祖母。她,又胖又圓,大腦袋,大眼睛,鼻子軟塌塌的,總穿着一身黑衣服,顯得線條柔和,十分有趣。外祖母總是跪在那裏,一隻手按着胸口,另一隻手偶爾不慌不忙地畫着十字。還總説她是有罪的,愚蠢的女人。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外祖母是一個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有一個寬大的胸懷,對誰都很忍讓的人。我想,在高爾基的生活裏,如果沒有外祖母的呵護,那這個世界上或許就不會有高爾基這個偉大的作家。

讀完這本書,我頗為唏噓。回想着我的童年,那完全是在吃喝玩樂中度過的,無憂無慮根本沒受過心驚膽戰的滋味,更不用説被捱打﹑捱罵,限制自由,總是一有不順心的事就哼哼,賭氣,比起他來真是不值一提。我小時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阿廖沙不是,他必須自己養活自己,放學一有時間就和小夥伴們去撿袋子,拿來換盧布,每當陰雨天氣時,便一起到河邊的草木房旁撿薄木,在大街旁尋找釘子,鐵片等,拿來換成盧布,不僅如此,它的外婆病了,他將自己的獎品(自己一直珍藏的書)都賣了,換成錢,交到外婆手上,維持生計。不久之後,他被外公趕出了家,獨自一人踏上了人間,流浪,謀生。

他的'命運是那樣的坎坷,無人心疼,無人憐憫,成長這一路,只是他一人默默的走來,那是多麼的堅強啊!雙親死了,他雖然很傷心,卻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堅強的活了下去,從沒停下遲緩的腳步。

由此,我想:一個人,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下,無論要承受多少風吹雨打,無論有多少次心靈的沉重打擊,都別停下腳步,都別停下前進的方向,要靠自己的堅強,堅韌,撐起烏雲密佈的天空,伸手扒開昏暗的雲層,讓日月重光,讓光普萬物。

相信吧,風雨過後現彩虹,就好像在寂寞無邊黑夜的盡頭一定是光華奪目的白天。

讀《童年》有感10

有時我觀望着深藍的夜空和天幕上偶爾出現的冷清煙火,覺得自己長大了那麼多,覺得自己離開童年已經走了那麼遠。看高爾基先生的小説《童年》時,我讀的是他的故事,震撼的是自己的心。

在高爾基先生那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那些吝嗇、貪婪的人們利慾薰心勾心鬥角。那些最黑暗的東西,他小小年紀卻經歷了那麼多。低沉,痛苦,無窮盡。可就算是這樣,這個世界上還有掩飾不過的光明和温暖。再黑的屋子裏點上一盞燈,也能照亮一切,人的心裏也一樣。就像他的外祖母哪樣博大的胸懷和真誠的笑容,帶給一個懵懂的.孩子的不是力量,而是勇氣、這樣的一部小説,能使人們從冷酷無情中看到善良的體現,能從粗暴專橫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在苦難中長大,苦難磨去他的稜角,卻意外地給了他勇敢和堅強的翅膀,給了他愛和陽光。

高爾基先生的童年,怎樣一段單純可是卻近乎殘酷的時光裏,怎樣一種抬頭和低頭的姿勢裏,轟轟烈烈又平平淡淡,他就以這樣頑強不屈的姿態或者,像一株素面朝天不拘一格的向日葵,不曾被束縛過的向日葵。

我看見高爾基先生幼小時候的時光在我的掌心中翻湧、升騰,最後歸於平靜,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和似水一般温潤平和的年華。

那些明亮的眼神和温和的笑容都留在了他不斷向後奔跑的記憶中,一切都成了他難以撫平的傷痕和無法忘卻的幾年。他的童年如這般的坎坷悲苦,課高爾基先生卻在這樣的環境中煉就了自己頑強的性格,在逆境中成長,我想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學習的東西。

那段回不去的時間裏有他的那些笑那些年少時光,那些痛那些偽裝瀟灑。那麼小的年紀裏他懂了那麼多,那些悲苦的歲月中,那些善良向上的人們就是高爾基先生生命中不滅的燈光,他們源源不斷髮出的光芒照耀着高爾基先生義無反顧地向成長奔去,不會恐懼不曾恐懼。

這個世界給了我們太多東西當然註定會同時也奪走我們太多東西。我記得曾經有人説過,如果你為錯過夕陽而哭泣,那麼接下來你就要繼續錯過星星了。高爾基先生沒有錯過星星,他以如此向上積極的姿態奮鬥不息,他最終創造出了自己的輝煌成就。

我驚異於高爾基先生竟然可以用那麼淡然的語氣講述自己幼時的如此悲慘的遭遇,那筆調幾乎是可以説是有些樂觀的,帶着一種讓人向上的張力,帶着一種讓人不想放棄的希望。他寫出的文字抽象為一幅色彩明麗的油畫,直至人心底最純粹的快樂和哀傷。

最是夢迴在童年。

讀《童年》有感11

今夜月色皎潔,我獨自倚窗回憶高爾基的《童年》,今天剛看完,不禁納悶。説到童年,相信所有人都會很開心,因為童年的無憂無慮的生活是美好的,可以無憂無慮的玩耍,肆無忌憚的大笑。所以,我們可以説,童年是嚮往的天堂。然而,在高爾基的童年,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版本的人間地獄,一想到它就讓人不寒而慄。

高爾基從小就住在黑暗的祖父家裏。在這裏,高爾基不得不生活在一個紅着臉的環境中,他的叔叔們每天都為自己的利益爭吵,不得不與自私吝嗇的祖父交往。所以可以説,他的生活除了黑暗,就是陰雲密佈,只有他善良的奶奶給他展示了生活的希望。憑藉祖母的言行,高爾基成了一個善良勇敢的作家。

在這樣黑暗的環境下,高爾基能不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而成為偉人,無疑是一個奇蹟。但我覺得奇蹟的塑造離不開她奶奶的教導,更離不開高爾基那種立場堅定,不受家庭影響的良好品質。

與高爾基相比,我們是生活在天堂的孩子,我們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有慈愛的父母和温暖的家。但是,為什麼不能成為偉人,無疑是一個值得我們自省的問題。

是因為你不夠聰明嗎?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不是,是因為你不夠聰明,容易被周圍的不良氛圍影響。結果你從一個聽話聽話的好孩子變成了一個社會渣滓。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三好學生,是家裏父母的.好孩子,也是同學們在學校學習的好榜樣。可是,他就是這樣一個好孩子,看到社會上一些小混混抽煙喝酒,覺得自己好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和他們一起玩,一起混,甚至翹課上網。

沒錢的時候,他失去了家裏的錢,學習成績下降。他視而不見。最後,因為他對哥們兒的忠誠,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像高爾基一樣,在生活中面對不好的誘惑時立場堅定,那麼生活中這樣的悲劇就少了。

古人説,‘朱者赤附近,墨西哥附近是黑色的。“當然,這句話不是

無道理,然而,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墨時,如果能像高爾基一樣做到‘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那麼你將能化黑暗為光明,化污穢為聖潔。

都説艱苦的環境是造就偉人的舞台,而幸福的環境是摧殘人才的禍害,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自古偉人多出在貧苦人家吧。我們是幸福的90後,可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珍惜這大好的機會,好好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呢?在幸福的年代,我們更應該繼承高爾基堅定立場,不説外界影響的好品質,用它去打造自己,塑造一個嶄新的自己。讀《童年》有感1000字

讀《童年》有感12

《呼蘭河傳》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創做這篇小説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寫下了《呼蘭河傳》,《呼蘭河傳》這本小説讓我讀着讀着彷彿看到那裏的景色:灰色的天,灰色的人,灰色的景象,彷彿整個天和地都是灰色的,這裏經常發生一些離奇的故事如;有很多人或者牲畜掉到泥坑裏,有兩個學徒為了一個婦女而吵架……。我的童年生活原本是寂寞的,是祖父讓我的生活便得多姿多彩讓我的童年不再寂寞,而且我的童年也因此充滿了童趣。

蕭紅作家的童年生活是十分有趣的,可以讓我們值得回憶與欣賞的。我的童年也是如此美麗充滿童趣的,記得我5歲時,我去老家玩,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去我的萍萍姐姐家邀請她到我家玩,她答應了,我和我的萍萍姐姐,一起爬樹摘果子吃,還比誰摘得多呢!那時候的我可厲害了,能摘到好多果子,也能爬的好高,摘果子摘得我們感覺差不多了,就從樹上慢慢的走下來然後便一邊倚着樹根一邊休息,一邊吃自己辛辛苦苦從樹上摘下的果子,那感覺可爽了。可我更喜歡和我的萍萍姐姐一起在田埂上種地一起種地,於是我便不停的'央求萍萍姐姐一起去田埂,起初她還不答應,可是呦不過我這個有點小可惡的表妹,於是便和我一起來到我家的田地,我先問爺爺和奶奶一起要了兩把鋤頭我用的是奶奶那把,我把爺爺的那把給了我最喜歡的萍萍姐姐。我們一起拿着鋤頭來到菜地上種地,我還是不太會這些東西,於是我就一直呆呆的看着我的萍萍姐姐是怎麼下種的。她先拿起鋤頭,把鋤頭豎着高舉過頭,然後往下一揮,看上去可好玩了。然後一直這樣不停的做,挖到了一定的深度然後把菜籽放進土壤裏,然後把剛剛挖出來的土壤放到他原來的位置上。我看着我心裏癢癢的也想去試試看種地是什麼滋味,於是也照着萍萍姐姐照做了。可是就這麼一鋤,我的臉上到處多是土壤,萍萍姐姐看到了哈哈大笑當時我急的啊都想哭了,我心想誰這麼好笑呀。把我心愛的萍萍姐姐都笑得肚子疼了。我頓時感到臉黏黏糊糊的,於是去找了一下鏡子,照了一下。一看,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我的臉真像一個小花貓,呵呵!

怎樣是幸福的童年呢?是父母之間毫無間隙,在温柔地愛他們的孩子時,同時維持着堅固的紀律,且在兒童之間保持着絕對一視同仁的平等態度。法國安德烈·莫羅阿:《人生五大問題》舉杯祝賀那個無憂無慮的黃金般的孩提時代,它就像冬夜裏的星星,五月的晨露。

讀《童年》有感13

有一個人,能在我們的童年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童年》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外祖母正是那個人。

外祖母出身貧賤,但她從小就勤奮而且有志氣。九歲時,她為了幫助乞討的母親養家餬口而學會了織花邊,並且在苦練後技藝精湛,譽滿全城。成家之後,她出生在一個野蠻混亂的家庭之中,她經常無緣無故遭到性格暴躁的外祖父毒打。她的兩個兒子貪婪,狠毒,他們曾將染坊裏的夥計折磨致死,小兒子還大逆不道的用磚頭打折了她的胳膊。而她的女兒,也就是阿廖沙的母親,也是一個苦命的女人,丈夫去世後,不得不改嫁,最後也是早早的就離開了人世。丈夫,兒子們的殘暴,女兒的離世,還有當時社會上的苦難,都沒有使外祖母絕望,她心甘情願,毫無怨言的把生活中的一切壓力都擔負起來。

每當看到外祖母為家人做的種種事情之後,我就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作為一位五十年代的'老年人,思想也是極其老派的,每次我和弟弟剩飯剩菜的時候,奶奶就會用她小時候的貧苦生活來教育我們。再者也是非常的勤勞。每天早上五點多鐘奶奶就會起牀,燒水、洗衣服。如果時間還多的話就會掃掃地,然後再叫我們起牀,送我們上學,空閒的時間,空閒的時間,奶奶就這轉轉、那轉轉,總會找到事情來做,一天到晚都手腳不閒的,因此,家裏總是被奶奶打掃的乾乾淨淨,整理的井井有條。

書中的阿廖沙身世坎坷。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享受父母的關愛。因此外祖母十分心疼這個可憐的小外甥,每天晚上睡覺前,外祖母都會抱着小阿廖沙,給他唱童謠,講豐富多彩的小故事。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成長路上的養護神,指引着他一步步走向光明。

聽我奶奶説,她年輕時是個赤腳醫生,我和弟弟便纏着奶奶為我們講她過去的故事。奶奶很護着我們,記得有一次,爸爸不知什麼原因對弟弟發火,眼看着巴掌就要落到弟弟的身上,這時,奶奶急忙撲上去,護着弟弟説道:“幹嘛呀?天天就打,好好説不行嗎?”有奶奶護着,爸爸也不能下手,這件事只好作罷。

慈愛的外祖母使阿廖沙在黑暗的生活中重新看到了希望和光芒,而我的奶奶也用她的品質教育了我,讓我認識到了以前從未在意的小事。也許,等我長大成人,甚至步入社會,我都不會忘記曾給予我愛和關懷的奶奶。長輩的愛,對孩子的成長髮展是多麼重要啊。

讀《童年》有感14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題記

説起來慚愧,從小我就不喜歡看小説,因為小説一般都是篇幅長、內容多,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看完。所以,我從來沒有認真讀完一整本長篇小説。可是這本《童年》卻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居然破天荒的看完了整本書。

這部小説作為世界文學巨人高爾基的一部自傳體小説,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俄羅斯兒童,甚至俄羅斯民族成長的歷程。

小説《童年》最初發表於1913年,它和《在人間》、《我的大學》從側面反映了高爾基童年、少年、青年的成長經歷,描繪了十九世紀末俄羅斯的社會生活畫面。

阿廖沙在幼年時,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他,不得不使他感到孤獨寂寞,也不得不讓人產生憐憫之情。幸好阿廖沙的外祖母非常疼愛他並且經常講述優美故事來使他受到薰陶。可同時,他也親眼目睹了兩個舅舅為奪得家產爭吵打架,明爭暗鬥以及在生活瑣事上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早已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記印。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其實,高爾基就是阿廖沙的原型,高爾基用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童年。

比起阿廖沙,我們的生活已經是美好的不能再美好了。我們出生在新時代的家庭裏,有父母疼有姥姥愛有老師教有同學陪。可是有很多人並不知足,他們拼命要滿足自己無盡的貪慾,最終卻什麼也沒留住。葛朗台老頭所代表的守財奴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聚斂財富,守護財富。他的人生沒有愛,沒有情,到頭來只剩下金幣。他毀掉了女兒的.幸福,家庭的和睦。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慾望令他不得平靜,而最後一次伸向金子的手則不幸結束了他的一生。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他不知滿足。

不知滿足,人生可能會錯過很多美麗;學會知足人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因為知足者知道在誘惑面前何時喊停,而不知足者在誘惑面前不知停留,他們會一步步走向深淵。到頭來,不知足者生命的籃子,空空如也。

學會知足,才能讓人生明智而完美。

讀《童年》有感15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大多數人一直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可我們也必須承認,醜惡也是一種真實,而且它們從未絕跡過。讀完高爾基的《童年》,我對此有了更深的體會。裏面有許多個極其醜陋的鏡頭我是完全無法想象出來的。

在我們這些90年後的孩子中,我們都有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可高爾基卻有一個不幸的童年。小小年紀的高爾基離開了父母身邊,在他外祖父家目睹了舅舅們為了家產爭吵鬥毆,愚弄弱者,毒打兒童的令人作嘔的醜事。我雖然知道,那個時候的社會是黑暗的,低層社會的生活就是這麼無奈,可我無法想象一個小孩子在這種社會下是怎樣生活的。

在我印象中,有這麼一個鏡頭,一直在我腦海裏徘徊,想忘卻忘不了。小高爾基的舅舅們為了家產,殘忍的用十字架壓死了他們家的一個工人。這個工人無聲無息的死掉了,人們也很快忘掉了他,似乎從來沒有他這麼一個人,也從來沒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我無法理解,這就是人們對待生命的態度!我不敢相信,他們那顆肉做的心真的已經變成了石頭般堅硬!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底層社會是黑暗的,可高爾基並沒有被這黑暗侵蝕,他仍保持善良的品性,並且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於這點,我對高爾基感到由衷的敬佩。在《童年》裏有這麼一段話:“在這塊廣闊而又肥沃的土地上,醜陋,卑鄙跟健康,善良一同生長着,而後者點燃了我們的希望,因為幸福離我們不再遙不可及!”讀完整本書,我最不能忘記的就是這段話。雖然身處黑暗,卻不曾被黑暗所吞噬。在高爾基家的工人死時,無一人為此感到傷心,只有他為此感到難過;在他看到他外祖父毆打外祖母時,他會冒着被外祖父毒打的危險前去幫助外祖母;在他周圍的人都被黑暗籠罩時,他敢於衝破黑暗,走向光明。我敬佩他那善良純潔的心,他那敢於與黑暗鬥爭的勇敢,他那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童年》教會了我許多人生哲理。無論你生活在怎樣污濁的環境,始終要保持一顆善良正直的心,也不要放棄對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在我們當今社會中,也有醜惡的現實,它們是那麼沉重,那麼令人窒息跟作嘔,可我們要想將它們從我們的生活中清除掉,就必須瞭解它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勇於面對黑暗現實的決心跟勇氣。

《童年》講述了一個我們從未有過的童年,我們從高爾基的《童年》中,又在人生路上邁了一大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