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後感7篇

來源:文書谷 1.35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莊子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莊子讀後感7篇

莊子讀後感1

讀《莊子》有感 莊子是我國古代以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讀到他的作品《莊子》,心中感到異常興奮。在讀完之後心中有幾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為快。但終究是學習有限,故不能精確的明白,但也深的幾分味道。 莊子,原名莊周,是戰國時代宋國蒙縣人。莊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地生”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難看的樹被認為無用,有一個木匠要找一棵樹作房樑 ,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樑;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軲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

《逍遙遊》的想象奇特怪誕,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順其自然無所依,最終獲得無窮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句被普遍認為《逍遙遊》一篇主旨,同時也是《莊子》一書的主旨。這是一種心與“道”合一的境界。“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遊自得的樣子;“逍遙遊”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裏;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裏;當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這隻鵬鳥呀,隨着海上洶湧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這段充分的説明了莊子散文的特點:想象奇特﹑構思巧妙﹑形象生動。也體現了莊子“逍遙”的情懷。而“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則利用寓言故事,富有諷刺的意味,將莊子的文采表現的淋漓盡致。而翻譯過來“蟬與雀譏笑它説:“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碰到樹枝就停下來,有時飛不到樹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飛到九萬里的高處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帶上一日之糧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時間搗米準備乾糧;到千里之外去,三個月以前就要準備糧食。這兩個小動物又知道什麼呢?”就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寓言故事,讀來栩栩如生,簡單明瞭。令人

讚歎不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

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是這篇文章的主體表達了莊子的思想,以及他對當官的見解。反應了莊子不追求功名的消極的態度。

總體來説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以養天年。他對於世間的大小、貴賤、壽夭、是非、得失、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性的,對後世均有着深遠的影響。他厭惡那個“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着積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種妄想逃避現實,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這種思想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是—種消極的、不可能實現的絕對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齊物論》是莊子的又一篇佳作,所謂齊物論,顧名思義就是包含齊物和齊論,這便是其主旨。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行和感情,看起來千差萬別,歸根究底卻是齊一的,這便是齊物;而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千差萬別,但世界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是非與不同,這便是齊論。《外物》中有説“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莊子也許並不完全自食其力,但畢竟較接近勞動人民,所以對當時人民困苦生活有較多瞭解,而且自己一生窮困潦倒,這使他不禁對各諸侯提倡的仁義有更多的懷疑。當然沒有什麼能超越階級屬性,一定的思想總是為階級服務的。所以用腳趾頭想想也該知道那些諸侯所提倡的仁義肯定是為本階級服務的,又怎麼會顧及到平民百姓的利益呢?這就無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促使先進的人們{當然包括莊子]擺脱愚民的政策禁錮,開始思考人生,思考社會。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取決於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莊子揭露人的理性的侷限性,,認為人的智慧不能達到大道,人如果區分是非好壞,那麼就只是小成而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想必大家早就知道這句話。正如這句話所説,一個人若是鋒芒太露,必遭到別人的嫉妒。樹大招風啊!要知道一個人如果比別人好很多,別人只會仰慕你;而倘若你只必比別人好一點點,必會受到他人的嫉妒與排擠。針對這一點,莊子的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絕聖棄知,人們把明慧,聰慧,智慧,德性藏起來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莊子要人們大智若愚,不顯露智慧,事實上這是一種自我保全的方法。莊子的思想源於老子的思想,可是老子的哲學是“入世”的哲學,莊子的哲學則是“出世”的哲學。兩者似乎截然不同,但深思一番又是可以理解的。評定一個人的思想,必然要聯繫當時的時代特徵。當時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戰亂頻頻,而諸

侯殘暴。“衞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莊子生活在宋國,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無道,不得人心。莊子看到這些世間的苦難,不自覺的產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們還可以從莊子本人來看。莊子屬於“士人”,這是新產生的階級,本身無田產,卻又並不直接參加生產勞動。這一類人大概分兩類,一類作諸侯貴人的大臣門客,為其出謀劃策,鞏固其統治地位,而另一類則是不願與世俗同流的隱者,他們看到社會的黑暗,不願自身為人利用作爭權奪利的工具,他們大多生活貧困,莊子就是屬於這一類人。史記上記載了一個小故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這些話就説明了這個道理,當然就理解了莊子的出世觀。 從“大知閒閒”到“故寓之無競”,莊子在其中主要論述了各種主觀世界的爭論與糾結,是迷失自我的表現,是主觀成見所致。莊子認為想要停止爭論就得用“莫若以明”的認識方法,排除成見,開放心靈,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縱觀《齊物論》,我認為莊子的思想就是烏托邦。他在肯定客觀規律性,同時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莊子讓人消極適應自然,不為名利仁禮所動以求解脱,給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一條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這種完全忽視人的智慧與努力的方法是消極的,是永遠難以為主流社會所認可的。理想終歸是超越現實的,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世界,如桃花源般美好。在莊子的世界裏,萬物是合一的,一切都是和諧的,沒有戰爭,沒有殺戮與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那裏,人們是忘我是的,沒有成見,開放心靈。即使不能實現,也至少是其精神支柱,支撐着他活下去,也讓我們感觸頗深。

莊子讀後感2

暑假期間,我仔細品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有太多太多的感受。于丹超越聖人與凡人的時空界限,解讀當下社會和生活,讓我坦然微笑、掩卷沉思……

聯繫現實生活,就想談一點:做人,一定要做坦坦蕩蕩的君子,不要做心胸狹窄的小人。因為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勢利;君子愛講正理,小人總説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陽奉陰違;君子追求和諧,小人存心搗亂;君子嚴責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總在明處,小人常在暗處;君子不記人過,小人與人交惡;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幫結派;君子顧全大局,小人只顧已私;君子顧及臉面,小人不計影響;君子老實做事,小人弄虛做假;君子襟懷坦蕩,小人鼠肚雞腸;君子適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温和如三春暖風,小人陰險如冬日嚴霜。

寬容別人是君子之為。有位心理學家曾説:“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心胸狹窄、陷害別人是小人之為。他們不能接受身邊存在比自己強的人,有時候是因為比自己強的人會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狹窄的心胸使他們不能吃一點點虧,會想方設法消滅對手。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就像是一株小草,微風拂過,也能讓他們前俯後仰,方寸大亂。對別人一些無心的舉動,一些隨意的言談,都很敏感,在心裏形成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對別人的報復是與別人的能力無關的,只是因為別人不經意傷害了他們,他們卻無法釋懷。他們只想着怎樣讓別人也受到更大的傷害,只有別人受到的傷害遠勝於自己,他們才能感到一絲快感。和心胸狹窄的人在一起,會有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得罪到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對你進行報復。太可怕了!

于丹告訴我們,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人,我們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汗水,收穫自己的成功,這份成功才會有意義。

當然,芸芸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所以,看問題要多角度,學會換位思考。慢慢就會理解別人的處境,不會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改變生活態度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有決心,就要與身邊樂觀開朗的人多交流,慢慢體會。另外,要了解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面,選擇積極的心態就會變得心胸開闊。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複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道家提倡,活在當下。也就是説,儘可能地做好現在的事情,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從每一天中總結人生的意義,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能力;在人生之旅中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培養寬容這種良好的品質。

常用寬容的眼光看世界,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自己就一定會幸福、快樂。

做人,一定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春節的時候,央視十套《百家講壇》節目曾請了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的女教授叫于丹來講莊子,當時沒有在意,換台了。今年我們幼兒園在老師生日時每位教師都收了這樣一份生日禮物一本于丹的《莊子》心得,一開始我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翻了幾頁,看着看着覺得這本書寫得挺好的,挺實在的。於是思想上就逐漸地改變了態度,覺得好好地看完這本書,每天晚上認真地品嚐這本書、仔細地看了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

全書的內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於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説:“我們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裏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該怎麼活?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嚮往。過多地追求物質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心太少啊!正如書中所説,你可以瞭解世界,你可以瞭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麼別人都那麼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境更利於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並不愁苦。

人,生來,睡不過一牀,食,不過一碗。短短數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後的日子不後悔,現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裏面老師對達芬奇説: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無意中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一開始我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態翻了幾頁,看着看着覺得這本書寫得挺好的,挺實在的。於是思想上就逐漸地改變了態度,覺得好好地看完這本書,每天晚上認真地品嚐這本書、仔細地看了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

全書的內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於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説:“我們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裏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該怎麼活?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心。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嚮往。過多地追求物質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心太少啊!正如書中所説,你可以瞭解世界,你可以瞭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麼別人都那麼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境更利於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並不愁苦。

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思想也得以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否有利於我們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誘惑、疑惑,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否還會堅定從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變人生的方向,大迷惑改變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們的有兩個障礙:一是物質,二是世俗。物質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了物質的奴隸,精神也像幽靈一般飄搖不定。那麼,我們還能看清我們的內心嗎?還能看清我們自己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還未看清怎麼能看得清這個世界?心如明鏡,這需要我們釋放一切包袱,迴歸原本的自我,迴歸自然,這樣才能聆聽到我們內心最美妙的樂曲。

人,生來,睡不過一牀,食,不過一碗。短短數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後的日子不後悔,現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裏面老師對達芬奇説: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莊子讀後感3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

以上一段話深刻的説明了莊子之言的特點。《莊子》又稱《南華經》,是先秦思想家莊周及其後學者的作品,後世按郭象的編注共三十三篇。我擇其中一篇《齊物論》作評述,欲以一窺而見全貌。《齊物論》篇是內七篇之二,有人認為是莊子早期作品,其餘幾篇是《內篇。逍遙遊第一》《內篇。養生主第三》《內篇。人間世第四》《內篇。德充符第五》《內篇。大宗師第六》《內篇。應帝王第七》。《齊物論》篇,詞彙豐富,用詞華麗,構思精巧,善用連類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僅為説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來讀。莊子所謂的“齊物”,是指世界萬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異,其實是齊一的;所謂“齊論”,是指人們對世間萬物的認識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間萬物既然是齊一的,人們的認識説到底也應是齊一的。《齊物論》的開頭,莊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説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喪失了魂一樣,顏成子問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在這裏南郭子已經已經悟道了,而悟道後的失落感使他不適應,自己遠離了以前的世界,和別人的交流會有困難但他還是對顏成子説,你聽過人籟而沒聽過地籟,你聽過地籟而沒聽過天籟。在這裏,人籟是道體現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籟是道體現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籟是道本身的信息。而莊子追求的就是天籟。人籟、地籟和天籟的差別其實是道的差別。莊子追求的是廣博的知識,而不是狹隘的知識,莊子描述了人與外界爭鬥的表現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點名諸多情感是什麼,和歪曲道的體現。,莊子看到了是非心會歪曲道,認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應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道是大成,卻被小成掩蓋,而大言卻被知識掩蓋了。莊子在這裏提到了儒墨之爭,認為他們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莊子沒有完全否定它們的理論,只是認為是不夠的。儒家鼓吹仁義,而莊子認為仁義只是小智慧,仁義掩蓋了人的天性。莊子認為,事物沒有什麼差別,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從某個角度講沒有絕對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莊子用兩手指的關係來講,從別人的是非觀來看自己的是非觀。莊子在下面舉了很多例子來説明自己的看法。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莊子舉例説,早上給三個栗子,晚上給四個栗子,與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沒有區別。在莊子的理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莊子寫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識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莊子説:“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老子的“小國寡民”的思想被莊子發揮得淋漓盡致。莊子渴望這樣一個時代,人民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人與人之間不相爭,無慾無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的時代。莊子所追求的,不是現代,而是一個遠古時代,一個被美化的遠古時代。莊子對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持批判態度,認為“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

到了莊子的時代人們追求知識和區別,小成掩蓋了大成,小道掩蓋了大道。昭文、師曠惠子都是當代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籟,會將天籟掩蓋了,就如人的智慧,會掩蓋天的智慧一樣。有如《馬蹄》篇中的馬“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能至盜者,伯樂之罪也。”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莊子追求道心,即無我之心,“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莊子認為,順自然而生,不強求,才是道,不妨礙別人,不將自由強加於人,平等看待萬物,才是道。以仁義來説,雖然仁義是聖人之言,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盜賊也要聖明、勇敢、講義氣、有智慧,也必須要講仁義。而這些均來自聖人之言,借於聖人之言才成就了大盜,仁義為君王用,為普通人用,也為盜賊用。“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聖人把人的許多罪找出來,加以制止,從一方面而言難道不是教會了人們如何犯罪嗎?

莊子家並不富裕,《外物》中有説“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莊子也許並不完全自食其力,但畢竟較接近勞動人民,所以對當時人民困苦生活有較多瞭解,使他不禁對各諸侯提倡的仁義有更多的懷疑。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取決於他的心,平等的心,看到的事物也是平等的。物理現象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是看的人的心。莊子揭露人的理性的'侷限性,認為人的智慧不能達到大道,人如果區分是非好壞,那麼就只是小成而已。

莊子的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絕聖棄知,人們把明慧,聰慧,智慧,德性藏起來不炫耀,天下就太平安定了。莊子要人們大智若愚,不顯露智慧,事實上這是一種自我保全的方法。莊子的思想源與老子,可是老子的哲學是“入世”的哲學,莊子的哲學則是“出世”的哲學。帳子的思想與他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連。當時任命生活十分困苦,戰亂頻頻,而諸侯殘暴。“衞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莊子生活在宋國,宋王偃“射天答地”荒淫無道,不得人心。莊子看到這些世間的苦難,不自覺的產生“出世”的思想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們還可以從莊子本人來看。莊子屬於“士人”,這是新產生的階級,本身無田產,卻又並不直接參加生產勞動。這一類人大概分兩類,一類作諸侯貴人的大臣門客,為其出謀劃策,鞏固其統治地位,而另一類則是不願與世俗同流的隱者,他們看到社會的黑暗,不願自身為人利用作爭權奪利的工具,他們大多生活貧困,莊子就是屬於這一類人。史記上記載了一個小故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莊子的思想是消極的,他認為人生如夢,沒有必要執着。“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認為,人不知自己是人還是蝶,那麼蝶與人又有什麼區別呢?莊子在《齊物論》中表現了他齊是非、齊彼此、齊物我、齊壽夭的觀點,智慧有止而道無止,正如老子所説:“道可道,非常道”。

《莊子》的難讀體現在難以捉住它的中心思想上。而《莊子》的中心,卻在肯定客觀規律性,同時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上。《莊子》讓人消極適應自然,不為名利仁禮所動以求解脱,給在黑暗中的中國人民一條自我解脱逃避的道路。但是,這種完全忽視人的智慧與努力的方法是消極的,是永遠難以為主流社會所認可的。我們讀《莊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什麼是該吸收的,什麼又是該棄之不用的。作文

莊子讀後感4

兩千多年來,莊子在中國家喻户曉。莊子的智慧,藴藏在那汪洋恣肆的三十三篇文章裏。不讀《莊子》,不知中國文化的博大深邃;不讀《莊子》,不知中國藝術的高蹈出塵。“意出塵外,怪生筆端”是《莊子》的典型特徵和獨特魅力。然而,這些“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裏奇譎瑰麗的思想卻是很多讀者難以理解通透的玄妙。而當我讀到《莊子的世界》這本書時,才有了一點相對明晰的理解,同時也感佩於王景琳、徐陶兩位作者治學的嚴謹與勤奮。

該書的獨特之處,首先體現在作者把出於莊子本人的內七篇視為一個環狀結構的完整世界,而內篇中的每一篇,既相對獨立,又環環緊扣,首尾相接,構成了一個包羅萬象、完整的立體化的莊子的世界。幫助我們開拓生命的另一片天地,打開人生的另一重境界,推開藝術的另一層洞天。帶領我們在莊子的世界裏,乘着哲人神彩的翅膀,飛翔在美麗的廣袤的天地之間。

莊子的翅膀湛藍而闊大。

莊子在首篇《逍遙遊》裏盡情地渲染那隻由“鯤”變化而來的“鵬”,場景恢宏壯觀,神奇驚世。從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到蘇軾的“鯤鵬擊水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再到毛澤東的“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等等膾炙人口的名句,“鯤鵬”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後人們志向遠大宏偉的象徵,一直翱翔在中國人的心中。每一次在給學生們講析人教版語文必修五《逍遙遊》一文的節選內容時,我也會帶領着學生們一起感受莊子寄予大鵬的大理想、大抱負、大智慧、大情懷,同時還有莊子那面對現實欲飛而不得的無奈與悲哀。

但在《莊子的世界》裏,作者認為,莊子三次寫大鵬,兩次寫蜩與學鳩、斥鴳,得出“此小大之辯(辨)也”,並非是貶小褒大。莊子並沒有在大鵬的身上寄予任何宏偉遠大的志向,也不包含什麼對自由的嚮往。而是要通過“大”與“小”之間的強烈反差,説明世間萬物雖有大小之別,但也只是大小之間的程度之差,而無本質區別。這一點,從下一篇《齊物論》中“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萬物齊一”“道通為一”的思想論述可知。大鵬與小蟲皆是“有所待”,不自由,不是“逍遙遊”的境界。從而得出,真正的逍遙遊乃是突破一切限制的絕對的精神自由,“無己”“無功”“無名”,把自我與天地精神融為一體,才會進入“無待”,最終獲得一種自由自在、無所拘束的精神自由。

在深入地理解莊子的意旨之後,我想,我依然鍾情於這隻“其翼若垂天之雲”的.“有所待”的大鵬。中國動畫《大魚海棠》裏,援引了“鯤鵬”的意象,動畫裏那條名為“鯤”的大魚,狀似海豚,通體丹紅。

而我,在一次次讀着《逍遙遊》時,卻希望那隻神奇的在水為魚、在天為鳥的“不知其幾千裏也”的“鯤鵬”,它的身軀與翅膀都是如天似海的純粹的湛藍之色。在那湛藍且闊大的翅膀“怒而飛”的時刻,我們的靈魂擁有了如此神奇的想象和濃郁的浪漫。

莊子的翅膀純白且輕盈。

在“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孟子·《離婁上》)的亂世,莊子的哲學是人生哲學,是人於亂世如何安時處順的處世哲學。《莊子》的第二篇《齊物論》則指出了一條進入“逍遙遊”的途徑,這就是齊物、齊論、齊物我、齊是非、齊彼此、齊貴賤,最後齊生死。生死大問,是人生最難以參透的大關,也是人最無法逃脱的命運。對此,莊子感悟得最深切,理解的最透徹。

面對妻子的死,莊子鼓盆而歌,且通透地闡述着生命的本源與變化,人本無生,無形,無氣;變而有氣,有形,有生,終歸於死。人生就像四季一般循環往復,一切都是自然所賦予,聽其自然,“生死無變乎己”。妻子“偃然寢於巨室”,莊子坦然歌之處之。面對自己將死,83歲的莊子,無需厚葬,他把天地當作棺槨,把日月當作璧玉,把星辰當作珠璣,萬物都可以成為他的陪葬。以如此達觀泰然的胸襟做到萬物為一、以死為歸的人,就是能夠窮天理、盡道性的至人莊子吧。

劉武説“生則養生以盡年,死則委懷而任命。”史鐵生説:“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只有大覺悟的人,才能明白人生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一如李白,一如蘇軾。忘年,忘義,忘生,忘死,便是莊子“栩栩然胡蝶也”的境界。《齊物論》最後一個故事就是莊周夢蝶:在夢中,莊周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胡蝶,完全忘了自己是莊周。醒來的迷幻中,不知剛剛是莊周夢見了胡蝶,還是胡蝶夢見了莊周。莊子的“胡蝶夢”美麗浪漫,神兮恍兮,飄兮渺兮。這是一種迷離而愜意的精神境界,也是由生到死的“物化”境界,也是生之可善,死亦可善的天地境界。

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莊子之蝶,逸飛的翅膀應該是如雲似雪的純白且輕盈的。安時處順,逍遙無待,擁有這樣一雙美麗靈動的翅膀,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生命因內在的精神而放射出耀眼璀璨的光芒。

莊子的翅膀碧澤而葱蘢。

莊子在第三篇《養生主》中,連用“庖丁解牛”“公文軒見右師”“澤雉十步一啄”“老聃死,秦失吊之”等寓言故事,從不同層面描繪了“緣督以為經”“以無厚入有間”的處世方法,説明生於亂世的人們當如何才能保身、全生、養親、盡年。之後的《人間世》一文,前文講述了歷史上三個真實人物:顏回、葉公子高、顏闔的處世故事,孔子、蘧伯玉為他們提出了以“順”為主導的處世方法。而在後半部分,我們在莊子的寓言中,看到了更加高超的處世之道。

櫟社之樹。匠石到齊國曲轅,看見被人們稱為社神的櫟樹。那棵樹非常高大,樹蔭可以遮蔽數千頭牛,它的樹幹足有百尺之圍,樹冠高達山頂幾丈高後才長樹枝,可以用來造船的樹枝有幾十根。觀者如市,而匠石卻不顧。因為,匠石認為櫟社之樹不過是“散木”,無所可用:做成船它會沉沒,做成棺材它會腐朽,做成器具它會毀壞,做成門户它會流出污漿,做成柱子它會被蟲子蛀蝕。然而,比之於那些“文木”,如楂梨橘柚等果樹的被擊打、被摧殘、被折斷、被扭曲等,櫟社神樹,恰因是不成材的樹木,沒有一點世俗用處,所以才有如此長的壽命。這便是“無用之用”,無用之大用。

商丘之木。這是又一棵外形與櫟社樹十分相似的巨型大樹:分枝捲曲,不可以做棟樑,樹杆木紋鬆散,不可以做棺槨。舔一舔樹葉,則口爛舌傷;聞一聞氣味,竟讓人大醉,三天都醒不過來。而因其通體不材,故才是“全生之道”。

然而,莊子的“無用之用”並不僅僅限於通常人們所理解的是對社會、對他人無用而只對自己有用,這其中也包含着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因素。例如《逍遙遊》裏的大樗,雖是“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但卻可以“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讓人愜意地躺在大樹的樹蔭下享受逍遙無為的自由自在。櫟社神樹,可以“蔽數千牛”,作為一地之社神,供人們祭祀觀賞。商丘之木,可以“結駟千乘”,這都是它們的不同於世俗之用的用處。因而,莊子的“無用之用”是兩方面的,這些能夠終其天年的大樹恰是因為能夠處於“材與不材”“有用與無用”之間,一如莊子。這才是亂世之中,保身全生養親盡年的有效方法。

莊子之巨木,碧澤而葱蘢,神靈般舒展開青冠蔽天的枝葉宛若翅膀翱翔在廣闊無邊的天際。乘着碧綠的翅膀,進入奇幻的世界,在莊子儀態萬方的妙思奇想之中,我們終於明白在人生的絕境中,亦可用智慧發掘出光明的前景,找到實現突圍的路徑。

莊子認為,儒家提倡仁義禮智的意識形態讓人更虛偽;功名利祿讓人充滿了更多的慾望;是非榮辱讓人充滿機心與矯情。而在當今社會中,傷害人的自然本性的因素還有很多。在燈紅酒綠的是非地、形同苦役的名利場,“我”一旦在市場上滯銷、掉價、積壓而後處理,那麼,“我”便會難以承受,甚至抑鬱崩潰。對於這樣的“勞神累形”,莊子從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市場價格,堅定了生命的恆久價值。

莊子是雄渾的,是嫵媚的,是鮮活的,他以其豐滿而神彩之羽翼,在我們靈魂的仰望中翩躚飛舞。學習領悟莊子的不執着於名利,超然物外,超脱世外之道,我們或許就可以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把人生整個的流光,以一種從容的姿態安詳走過。“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少一點紛爭,少一點矛盾,最終獲得一個圓融虛靜的、合乎道德合乎天地自然的生命境界。

莊子讀後感5

經過兩千多年曆史的洗滌與沖刷,先秦哲人為我們留下的智慧逐漸展露成經典,再逐漸延伸至遠,展現出其頑強的生命力,指引着我們心靈走向成熟與完美。在眾多經典之中,我最喜歡《莊子》的超脱豁達,毫不誇張地説,莊子本人就是一個經典與傳奇,閃爍着無比巨大的魅力。

偉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貧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達的心境,堅守者自己的原則,跨過那道坎,內心就明亮清澈了。莊子也不例外,“家貧,故往貸與監河侯”(《莊子 外物》),“衣大布而補之”(《莊子 山木》),穿着帶有補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貸以維持生計,但對於他所不屑的人物,絕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莊子對於魏王、曹商乃至惠子所悠遊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強烈的抵制姿態,其傲在骨,本有機會進入名利場,但他斷然拒絕了,認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樣,“衣以文秀,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於大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莊子 列禦寇》),希望像神龜一樣“寧生而曳尾於塗中”,辭去宰相一職,成為一個在污濁的世間還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念的人。喜愛莊子,喜歡他的恣意與快樂,喜歡他的瀟灑與坦然,喜歡他的率真與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處世態度教給我們很多。

在如今日益強調物質價值的時代,人們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內心的平衡,面對物我關係、人際關係,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慌、焦慮與困惑,甚至不知道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以至反過來又影響了物我關係、人際關係的平衡。儒家倡導建立大同和諧的社會秩序,可實踐起來非常艱難,而莊子提出了另一種認識世界的參考系,他的洞察與感悟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啟迪,幫我們找到了一扇審視生命及其意義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得和諧,目光總是停留在人類自身,約束個性,犧牲自我,以達成一致的共性。“和諧”的前提是制約,可它的負面是統治者對生命和個性的.漠視,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對名利的激烈的鬥爭。政教合一的“人治”體制,使人們同腔同調,甚至面孔也一樣,塑造國民內斂的性格,很難得到自由與快樂。而莊子的目光從個體生命出發,觸及整個人類,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然後又回到生命的,他獲得深刻的感悟:完成了生命個體的和諧,才能實現人類的和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 讓王》)。人自身的和諧體現生命遵循自然的最佳狀態,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與人並生,萬物與人為一,做到自身不與自然發生衝突,人必須為“真人”——充分呵護生命、張揚個性,不奴役和欺騙自己,懂得尊重萬物,不輕視他人的價值,這樣才能為創造人類的和諧提供必要的自然條件。真、善,才能讓人感覺到美,“謹修而身,慎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莊子 漁父》)。偽善的面具只能拉大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它是對自然秩序和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惡人、不真的人必然反過來傷害自身。人順其自然,做誠實的人從而獲得最大的善,使人際社會出現真正的和諧。

外界人際社會的和諧,還需要一顆開闊豁達的內心。莊子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穿越千年,柔和地撫摸着人類的靈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想讓自己獲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約束,可有的人很快樂,有的人卻鬱鬱寡歡,歸根結底,是應為人的胸懷有“小大之辨”。胸懷寬廣,不計較眼前得失,才能駕馭好自己的心態,“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莊子 逍遙遊》),瞭解自己內心真正的目標,不被外界現實所禁錮,在有限的條件下追求自己所要追求的遠大理想。大,才能眼光放遠,不為小事而牽絆。那條最經典的北冥之琨,“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 逍遙遊》),而同一片藍天下,有鯤鵬展翅,也有蟬和斑鳩“搶榆枋而止”,

終日碌碌無為。還有那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他們人生的悲劇就在於自己的心胸太小,裝不下天地。“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 齊物論》),天下沒有什麼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沒有什麼比夭折的孩子更長壽,而傳説中最長壽的彭祖卻又是短命的。在逆境中,豁達的態度才能帶來客觀的思考,換個角度天地變寬闊。

心胸開闊,個性率真是《莊子》中貫穿的精華,莊子反對那些所謂正人君子的“斂情抑性”的做法,人感情的外露釋放是正常的,人們互相之間也要有寬廣的胸懷去容納他人。該哭的時候就哭,改笑的時候就笑,生的時候與相愛的人水乳互相交融,愛人去世“鼓盆而歌”。個人的情感行為,不能求同於某種模式,況且愛是沒有模式的,“形莫若緣,情莫若率。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莊子 山木》),只要感情率真,性情順應自然,外在的表現就可以不必刻意追求,無論在哪裏,彼此內心豁達無疑。“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莊子 大宗師》),湖泊乾涸的時候,原先在水中嬉戲的魚都被擱淺在陸地上,它們要快乾涸死了,相互之間吹出濕氣呵護着,吐出唾沫濕潤着,多麼温暖感動,但它們並不希望這樣,因為在它們看來,與其在乾涸的陸地上垂死邊緣處相親相愛,還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各自快樂得遊走,貌似相互忘卻,卻又彼此想念。它們迴歸了自然,迴歸了真性,放下一切其它的包袱、威脅、條件,從此發自內心地真誠地思念。拉開距離,才知道最本真的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 山木》),不必刻意去做些什麼,自然而然地交往,清澈透明,君子之間的交情像水一樣,小人之間的交情故意拉近,做作諂媚,甘飴如甜酒一樣,可是,君子之間的交情雖然清淡但是親切,小人之間的交情雖然甘甜但容易斷絕,只是一種利交或勢交。真正的感情,心靈是貼近的,至於外在形式,順其自然,才能持久。

《莊子》的經典,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率真超脱豁達,我們如果服從天地間的客觀規律,體察事物中的客觀規律,體察事物中的細微變化,將目光投向無窮的宇宙空間,那麼還有什麼能東西可以影響到自己呢?所以要想達到和諧的境界,就必須在精神上解放自己,由心而發,無欺無詐地與人相處,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享受到真正的幸福。與智者莊子相遇,看他瀟灑的身影,聆聽他一篇篇輕鬆詼諧寓意豐富的寓言和故事,他的自在得意,他的大度情懷,他的幽默風趣都感染了我;他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關愛,對自然的敬畏,對心靈的關照,猶如一盞盞明燈,在喧囂中靜靜地閃爍,幫助我們從陰影中走出,開闊心胸走向真實的自我,按照事物的規律,去設立奮鬥目標,去戰勝挫折與困難。

歷史選擇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經典的,智人與智慧,都是一塊無窮的寶藏等待我們去發掘,《莊子》是這樣,其他的經典也是這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永遠綻放着璀璨奪目的光芒,美麗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的人生。

莊子讀後感6

莊子,名周,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對他的瞭解,始於中學的語文課本,我所知道的關於莊子的一切都源於語文課堂,來源於各個老師的口中。因此,我對他的認識,只是各個老師心中莊子印象的總和。

在深入接觸他之前,我對他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莊周夢蝶""濠梁之辯"中那個思想奇詭而能言善辯的主人公,"逍遙遊"中那個遺世獨立,孑然一身行於世間的老翁。所有的老師都告訴我,莊子的追求是出世,是放蕩不羈,正如道家所講的無為一般。但老師所給我的莊子是如此的片面,灑脱到近乎消極的一個人,又怎會成為一代思想大家。於是我想要自己去了解莊子,找尋一個更加豐富的,屬於我的莊子,而不是別人口中的莊子。

認識莊子的第一步,我決定從"知其文"開始,一個人的氣質總會不經意的透露在他文章的字裏行間。《莊子》被金聖歎稱為是"天下第一才子書",莊子文章寫得好,也是大多數人的共識,可以説是千古之下無出其右者。好在哪呢?好在莊子的語言更有魔力。用我的話來説,莊子的文章更好看,更讓人看得懂,也更讓人想看。而這,大概就是源於莊子採取了一種寓言式的"言説方式"和"敍事策略".這也正是莊子與孔子不同的地方。孔子常常把自己參悟的道理直接告訴弟子,因此才有了《論語》,而莊子則更喜歡講故事,把自己所要説的道理,藏在故事裏,讓後人去參透。因此讀莊子文章的過程實則是一個探求真理的過程,更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要不怎麼説莊子是哲學家,寓理於事看似複雜且多此一舉,不如孔子來的直截了當。

相對於孔子灌輸式的説理,莊子多了些趣味,與其生硬的'接受,不如自己去探尋,這樣反而更易於接受,體會的更透徹。因此我覺得莊子比孔子多了幾分人文情懷,對於孔子的學生來説,孔子説什麼就是什麼,少了自己思考和探求的過程,莊子的學生則不然,你自己參透了什麼就是什麼,所得的道理更有現實意義。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讀莊子的文章,可能都會得到不同的啟迪。而孔子説的話,過了幾千年還是講的那個道理,雖説深刻,不免少了幾分靈活。

除了敍事手法的高明之外,莊子的文字和語言汪洋恣肆卻又不失優雅。用鄭開先生在書中的話來説,莊子的語言介於"固着性"和"魔幻力"之間。語言的固着性,即語言所能傳達給人的只是很有限地以抽象的形式傳達事物的一部分內容,因為活生生的精神經驗是難以表達的,語言的侷限性也正在於此。即使是像"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樣的詩句也無法傳達出賞煙花之人當時那種新鮮而興奮的心境。

長期以來,一切的物似乎只是成了代名詞,提到長江,大家想到的無非是一條很長的河,但這卻不是長江,他少了長江的奔騰萬里的氣勢,提到泰山,人們只是腦補出眼前有一座很高的山,但這座山磅礴的氣勢卻無法體現,説到底,用文字體現出來的事物畢竟是死的,少了幾分生命力。

"莊子對於語言有着極其深刻的洞見:一方面對於語言的侷限性他有着很深的體察,另一方面又充分意識到哲學思維實際上離不開語言,儘管任何語言都絕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道的真理’。"莊子是個哲學家,如何將他的哲學思想訴諸於文章是他所要研究的,語言要表達一個既是又不是的東西時,他會非常拙劣、不靈活。而我們的經驗往往正是這種既是又不是的東西,因此我們每次想要把經驗化成語言時,就會覺得特別困難,只會把這些語句弄得拐彎抹角,搞得很彆扭。老子洞見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常無名".

在某些地方,莊子像極了李白,這麼説可能不太貼切,但李白被人譽為"詩仙",而莊子則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李白的詩浪漫飄逸,莊子的文灑脱優雅。可能這也是鄭開先生説的"魔幻性".讀莊子的文章,有種讀詩的感覺。詩的本質是什麼呢?詩的本質是要去建立一個純粹的,玲瓏剔透的,金剛不壞的世界,使我們進入這樣一個空間。這就是詩的本質,不管它是以怎樣的一種形式。《莊子》則有了詩的特質。莊子把聲音分為三種"天籟"、"地籟"和"人籟"."無心之言"發乎天機則為"天籟";風聲、雨聲、萬物自然之聲稱之"地籟";人之聲就是"人籟".莊子想告訴我們的,卻難以直接明瞭的表達出來的,我想應該就是這天籟,而莊子以人籟和地籟這些人們習以為常聽得懂的聲音為契機和媒介,向我們傳達一種天籟之音。所謂大音希聲,天籟不只是用耳朵去聆聽,而是用心去感悟。

説莊子的文章寫得像詩,還有就在於要把內心的那個激情,那個感動,要充分有力的表達出來,其他東西也都不在話下。莊子想要表達的最深刻的東西,是無法用世俗的人類語言來表達的,因此他只能以"天籟"予以我們一些提示和啟發,其目的就是要召喚大家進入他的那樣一個世界,主動地進入而非被動的關照。

莊子確實是個詩人,他的文風似李白般清逸灑脱,所寫之物卻是白樂天的樸實無華之物。他所寫的物,比如蝴蝶,烏龜,溪水,皆是自然之中尋常到不能再尋常之物,由此可見,莊子實在是個熱愛生活,充滿生活情趣的一個人,這可能也是現代人讀不懂莊子的原因之一吧,越來越遠離自然,當然不能理解當時莊子的心境。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莊子果然是個智者,同樣的花鳥魚蟲,他卻洞見的物背後的本質。莊子就是能在幽微處發現人生的奧妙。禪宗的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莊子大概是已經明瞭了此種真意。上面説別人寫物只是物,而莊子卻能把物寫活,寫成人,這也是莊子的高明之處。莊子在他的文章中經常提及的就是大與小,物與道的辯證關係,可能我的認識還過於淺薄,在我看來物則是小,道則是大,物中參道便是小中見大。

《莊子》中的"大小"可能更為複雜些,《逍遙遊》開篇提出"大小"的問題,有較強的辯論意味。鯤鵬"扶搖直上九萬里",為大;蜩與雪鳩"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莊子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在哪,難道只是説鯤鵬為大所以能夠遨遊於世間而不受拘束嗎?仔細想來當然不是,莊子的眼界自然更為寬闊,他所求的逍遙並不是此逍遙。常人眼裏看來,小與大是對立的兩個面,而莊子則不然,在他眼裏"大小雖殊,其性一也",郭象認為,"大鵬"也好,"麻雀"也好,不管體型是大是小,只要有飛的姿態,動作沒什麼障礙,就可以適性逍遙,就可以盡他自己的性。在這點上,我的想法倒與郭象特別貼合,但後世流傳的《莊子》皆為郭象所著,他有沒有對其進行調整我們也不得而知,眾人對莊子的小大之辯眾説紛紜,我想這也正是莊《莊子》才是有現實意義的,這才是千百年來幫助士大夫們"解毒"的《莊子》。

"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莊子》。

人們讀莊子常常陷入一個怪圈或者誤區,前段時間我也陷入過這樣的迷茫,大家都認為莊子講求的遺世獨立,是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不需要在乎別人的想法意見。如果把這種想法無限放大,則勢必會導致一個極端,就是人們盲目的桀驁甚至演變成了囂張。這難道就是莊子給世人的開導嗎?我想顯然不是。後來我在瞭解了莊子之後才發現,他講的遺世獨立,是指一個人可以活於世間,而不影響他人。人與人之間應是一種"少害關係",人與世間則是一種承載關係,這與一般人認為的隨心所欲、肆無忌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甚至可以説是南轅北轍的。莊子所追求的並不是出世,而是豁達和剛健,初讀《莊子》只知莊子逍遙快活,不拘於物,再讀《莊子》才發現他才是更有温情和責任感的那個人,他教導世人應該更温和地剛健起來。是他在那些一流人物陷入困境時,與他們對話,給他們安慰,幫他們迴歸正途。

現在我眼中的莊子多少終於是豐富了些,但這也終是鄭開先生眼中的莊子。這本書我還只是初讀,只是大概瞭解了莊子的文和名,對於其中深意還知之甚少。我會繼續閲讀下去,弄明白莊子想要傳達的究竟是什麼。也希望在課堂之中,見到一個更不同的莊子,讓我腦海中的莊子更立體更鮮活。

莊子讀後感7

我選讀了其中的幾篇:

內篇:外篇:雜篇:

第一篇《逍遙遊》第八篇《駢拇》第二十六篇《外物》

第二篇《齊物論》第九篇《馬蹄》第二十七篇《寓言》

第三篇《養生主》第十篇《qu篋》

第四篇《人間世》第十七篇《秋水》

第五篇《德充符》

第六篇《大宗師》

第七篇《應帝王》

最後,在泛讀了剩下的篇目基礎上,對《莊子》全書作一篇總結。

《逍遙遊》

該篇是莊子思想和藝術的代表作,它主要説明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全面闡述了他無所待的思想:萬物如果以有所待作為運行的條件,就不能真正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遊於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遊”。

“逍遙”,得道後無所依賴,進入自由王國的一種境界。

《齊物論》

“齊物論”即“齊同物論”,闡述萬物平等觀。莊子認為,萬物在作為個體的存在意義上,主要表現為差異性,也就是對立性;而在“道”面前則是統一的,均齊的,“道通為一”。他主張應該拋棄萬物相對性的差異,而去把握道永恆性,絕對性的統一,“忘年忘義,振於無竟”。這些都是莊子對立統一觀念的體現。

《養生主》

本篇主要講述養生之道,“主”指的就是道。作者提出“緣督以為經”的養生方法,即養生要堅持中間路線,不要走極端。他認為人與其他萬物一樣,生死不過是一種轉化,人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就應當順其自然,遵道而行。所謂“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拋棄那些名利榮辱,按自己的天性去生活。

《人間世》

本文主要是討論處世哲學,“人間世”即人類社會。作者認為正確的年處世方法應堅持兩條原則:“虛己”與“順物”。也就是説,無論時事如何變化,都應當堅持虛己無知,不帶成見和主觀願望;要順物隨變,不固執己見,這樣才能夠擺脱世事的困擾而立於不敗之地,“不用為用”。

《德充符》

本篇主要談論道德,“德充符”,道德完美的標誌。文中以五個寓言寫了六個肢體殘缺,奇形怪狀的人,但他們都是道德充實的形象;相反,盛名於時的孔子,鄭執政者子產,自命治國憂民的魯哀公都甘拜下風,這一切無非要説明:形體的健全並不代表道德的完善,而道德完善卻能夠彌補形體的殘缺不足。所謂道德,就是要做到因循萬物的變化,消除立德的動機。

《大宗師》

本篇主要討論道,“大宗師”即宗大道為師。“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死聲如一”的人生觀,“安化”的人生態度,“相忘”的生活境界,是本篇的主題思想。

《應帝王》

本篇主要討論政治哲學,“應帝王”就是應對帝王治國的需要做出的回答,也就是治國之道。莊子主張無為而治,為政之道在於順應人的天性,以完善的道德去潛移默化,而不是強加干涉。

《駢拇》

本文是一篇道家的人性論。作者認為“仁義”如同“駢拇枝指”,是人德行中多餘的東西。她用層層遞進反覆對比的手法闡明:最純正的人性是人本性的自然發展,而仁義不但不合人性,而且還防礙人性的發展。歡迎您訪問

《馬蹄》

本文承上篇進一步提出聖人所提倡的“仁義”是破壞原始道德的工具。作者以馬為喻説明原始野性才是人的本性,這不是強調復古,而是在倡導人性解放,迴歸純樸。

《胠篋》

本文從日常生活入手,防盜卻被盜賊所用這一實例,指出聖智禮法也是如此,本為護國為民反而成為“大盜”亂天下的根由,最終為害百姓。作者引古諷今,抨擊了以智法國的做法。

《秋水》

本文主要的觀點是在河伯與北海若的對話中凸現的:前半部分用大量篇幅論述物質世界在時間、空間上的相對性,人的渺小,自然之道的偉大,説明萬物齊一的正確性;後半部分佐以幾個小寓言進一步論述自然本性的可貴,鼓勵人們放棄名利,返本歸真,融於大道。

《外物》

本篇主要論述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作者用了幾個寓言故事,旨在闡明:凡事不可強求,要看到並克服自身與外界的矛盾,任其自然,不受外物誘惑,自身道德才能不斷提高,事物才能得以成功。

《寓言》

從全文來看,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學道方法的。開篇由對卮言重要性的論述(主要是卮言能夠隨自然的變化而變化)因出五個寓言故事,説明學道不可因利而改變是非評判,要忘親忘祿、要看破生死、要一切任隨自然而不問其所以然、要態度謙遜。總之,一句話,要排除主要因素,順物自然。

總結

在粗略讀完《莊子》一書之後,頗有感觸。不能説是我自己的獨到見解,因為我的閲讀還未曾上升到專門研究的階段,所以,以下的論述,是結合了他人研究成果及我自己尚膚淺的認識而總結出來的對,《莊子》一書的評價,主要有四點:

1.作為百家爭鳴時代產生的作品,莊子首要的特點就在於其內飽含道家深邃的思想。

眾所周知,《莊子》哲學思想源於老子,而有發展了老子的思想。“道”為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其外涉及政治、處世、養生、世界起源論和本質論、唯物辯證法等各個方面。它既是道家,用以認識世界的工具,更始其勸人律己的道德手段。“道”最重要的也是貫穿《莊子》一文始終的觀點是“順天”和“無為”。雖然各篇內容各異,思想浩繁,但我們多多少少都能體會到作者希冀的任天為之,不加外物束縛的自由境界。“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境界何等雄渾!

然而,一些消極避世,過分脱離現實的唯心主義觀點,顯然是不足取的。

2.正因為莊子本人的思想超脱萬物、穿越古今,必然要求文章中想像和虛構奇特磅礴,恣意汪洋。

寫大物,有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有呢感廕庇千頭牛的櫟社樹、有中央之帝渾沌;寫奇人,有乘雲氣遊於四海之外的藐姑射山神人、有御風而行的列子、有用五十頭做魚餌的任公子;寫怪事,有周夢蝶、罔兩問影、骷髏論道;寫隱士,有狂人接輿賢人肩吾、悟道者南郭子纂——總之,所繪之人、事、屋、物、景,皆使作者思想得以曲折的展現。

3.想像和思想有要通過特定的創作方法表現出來—“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卮言既出於心、自然流露之語言;重言為借尊者、名人之口,説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寓言是虛擬的寄寓於他人他物的言語。歡迎您訪問

其中,寓言是最有名的,通覽全書,無一篇不涉及語言故事的創作,而無一個語言故事不是獨出心裁,着意為之。《莊子》的許多思想艱深抽象,而語言卻化虛為實,將理論變得真切自然。重言也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借孔子之口到處道家觀點。這一點作者是矛盾的:道家避世自修的態度顯然對儒墨等積極入世的行為表示不屑;而當時儒墨並盛,孔子為名人,為了使自己得主張為他人所接受,莊子又不得不託己説於長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為曼衍”,層出無窮,散漫流衍地把道理傳播開來,這一點其實在諸子百家的許多著作中都存在。這裏將其提出,莊子是想證明:自己的語言皆從內心自然湧出,言為心聲,不能為外界功利目的而矯揉造作。

4。語言跌宕跳躍,句式錯綜複雜,論辯性強。

莊子擅用尖新奇特之詞,大段排比,反問,疑問的句式去論辯,讀之或鏗鏘有力,或發想無端,或尖鋭辛辣。當然,正是因為作者不直接表明態度,而是敍議結合地讓讀者去領悟其中的道理,加之作者思維跳躍較大,邏輯上往往會有疏漏,常常是開篇的寓言與後文銜接不上,最為突出的表現是《齊物論》和《寓言》。另外,篇末附及的一些寓言讓人感覺過於重複拖沓,沒有存在的必要。

附:本來,對內篇的七篇文章作了具體的結構分析(在我看來,除了《莊子》距今較遠,文字艱澀難懂之外,最麻煩的是如何將文章各個部分聯繫起來並最終凸現主旨),但因內容較多,只好算了。

熱門標籤